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咨询调查行业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可能大部分公司人都会觉得这个和自己没什么关系,他们的老板才更应该也更有兴趣看这样的报告。其实,这一类调研报告大多也对公众,作为公司人的你可以在机构的网站上或者媒体上找到这些报告的具体内容。
虽说报告的出发点面向的是企业雇主,但其内容同样与我们的工作相关。具体说来比如平时的敬业度指标考核、升职时的奖酬变动范围等。
与此同时,你也免不了化身成为一个数据的组成部分,进入一些报告之中,比如薪酬福利报告、雇主品牌报告、敬业度报告等。
这类和公司人职场有关的调研报告多出自人力资源行业中的第三方机构。
其中一类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出售的是具体的人才派遣、招聘/猎头、人力资源外包等服务,他们的报告多以“数据+分析”的形式呈现,同时给企业和公司人提供参考,以增加自己对这两类客户的影响力,因此这一类报告多从具体的某一个角度解读人才市场的发展趋势,分析背后的原因。
与一般的市场调研机构仅仅针对调研的统计分析出具研究报告有所不同,这一类的报告一般都更侧重于将企业管理或者人才市场上的一些问题呈现出来,辅以数据分析作为该结论的支撑。
普通公司人可以从这些分析中得到和诸如职业发展之类的职场问题相关的一些参考信息。
另一种报告来自人力资源行业的管理咨询机构。由于他们出售的是组织管理和人力资源解决方案,面向的客户是公司HR或管理者,因此他们的调研报告多和自己所提供的解决方案相关。
比如报告中的数据统计或最佳实践案例,更主要是为了让管理者和HR在制定决策时得到更多的指导性。所以这一类报告更应该看作是一种对解决方案的增值服务。
从专业度来说,这类公司有专门的数据类服务业务,也有更为具体的操作类调研。但普通公司人在不需要具体操作的情况下,报告内容的参考价值就不是那么大。
从和我们的职业相关的角度去看待这类人力资源相关的报告,也可以发现大多数调研报告的内容都涵盖了这么几项信息,比如你的老板和HR在关注什么、你所在行业的发展趋势是什么,以及人才市场的竞争态势是什么,等等。如果敏感一些就会发现,这些都是可以用来评估自己职业发展的状况及前景的有价值的参考信息。
当然,各种主题的报告对每个人的触动点不一样。想要从调研报告中找到对自己职业发展有价值的信息,学会用对的方式去读报告才是王道。
提供数据分析和提供解决方案的报告要分清
以薪酬相关报告为例,服务机构的报告多为评价和分析市场现状,从薪资福利的角度来为企业吸引和保留人才提供建议,而管理咨询公司的报告更具操作层面的指导性,比如告诉负责薪资福利的管理者其它企业和市场上的调薪情况。
点评
人力资源管理咨询公司的调研对象往往多为公司/雇主,而服务机构调研的是数据库中的候选人,他们代表人才市场的流动情况,因此调研中的薪酬变化反映的是某类人才在市场的供求变化。自己对公司的价值越高。
从行业报告中还可以积累与合作伙伴的共同语言一个公司人的职场合作伙伴既有公司外部的客户、供应商,也可以包括公司内部的HR、直线经理、高级管理层等,在和他们往来的过程中,涉及行业、市场、产品、组织结构等各方面的内容都会成为很好的话题。
点评
如麦肯锡等战略咨询公司经常会针对某行业的年度调研报告,内容可以说是对一个行业的全角度的扫描,公司人不妨从中汲取感兴趣的信息。其实,对于想要增加职场竞争力的公司人而言,查阅一些行业报告也是自己学习提高的一种好途径。
从数据和文本内容的相关度判断报告的科学性
非专业人士没办法从方法论和逻辑化等角度来判断一份报告的科学性,并且人力资源类调研所采用的方法论和理论体系通常也不会出现在报告内容中。但对公司人来说,一定的职业经验可以帮助区别哪些是前沿的、最佳实践的,甚至是学术的;哪些又是灌水的、卖产品或服务的,甚至是卖排名赚钱的报告。
点评
其实,选取一部分内容留意查看其中数据和文本分析内容的相关度,可以很大程度判断其准确性。若是从数据来源和统计结果来看,则应和你所了解的行业总体情况相似或在可接受的范围内。
从行业报告中还可以积累与合作伙伴的共同语言
一个公司人的职场合作伙伴既有公司外部的客户、供应商,也可以包括公司内部的HR、直线经理、高级管理层等,在和他们往来的过程中,涉及行业、市场、产品、组织结构等各方面的内容都会成为很好的话题。
点评
如麦肯锡等战略咨询公司经常会针对某行业的年度调研报告,内容可以说是对一个行业的全角度的扫描,公司人不妨从中汲取感兴趣的信息。其实,对于想要增加职场竞争力的公司人而言,查阅一些行业报告也是自己学习提高的一种好途径。
也可以参考旧报告去总结出变化趋势
时间点也是机构考量的重要维度之一。在计划的调研之外,服务机构还会根据社会与行业的热点一些特定主题的调研结果。如果从过去的各类主题报告中选取些信息,结合全面性程度较高的现状类调研进行纵向比较,也可以了解到相关的趋势变化。
点评
要注意即使是一些热点行业或职位一般两三年才会发生较大变化,所以有时候纵向看不会感觉有连贯性。反之,若几年内并无某特定主题报告持续推出,则说明该调研人群所处市场变化不大。
换工作时看薪酬报告不如看涉及目标公司的报告
调研报告也增加了我们了解一家公司的途径。在公司人考虑更换工作时,往往有一到两个主导因素,比如公司现状、薪酬、工作环境与上下级关系、职业向上空间以及行业发展趋势等。薪酬福利虽然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依据,但绝不是作为是否选择一家公司作为自己未来雇主的唯一判断标准。
点评
换一种思路:想换工作时,列出一两家目标公司,在报告中以公司名为关键词检索。可能在不同种类的报告中,公司相关的情况会出现在调查对象、数据分析解读、案例实践等多个部分,可做参考。
从个人职业角度理解报告中老板对人才管理的想法
如果报告给出了一些管理者对现有人才结构的评价和期待,这也能供你对照看待自己是否处于优良的能力水平上。另外,一些提供给管理者解决方案的人力资源类报告中常常会有最佳实践的案例描述,可做参照。
点评
一些趋势类的报告会从企业的角度出发,针对市场供需情况来描述某一类人才的紧缺程度,而公司人则可以以此来评估自己在现在和未来的可替换性程度,判断自己在整个人才市场中的竞争力,可替换性越低,表明自己对公司的价值越高。
想知道公司/雇主关心的话题可以看摘要部分
由于大多数报告的对象是雇主,报告撰写者往往会把对他们最有吸引力的内容集中在报告的摘要部分。这部分内容可能以目录或模块式呈现,包括问题或现象的描述、调研的结果、观点的陈述以及原因分析的提炼。对于一些本来不感兴趣的报告,浏览一下摘要部分并不会花费太多的时间,但对于你了解公司管理者关心的话题可能有所帮助。
点评
从另一个角度说,公司所关心的话题或问题,可能正包含了你未来的职业发展空间。不管哪一个主题的人力资源类报告,对公司人最大的意义其实体现在用来对照自己目前阶段的工作和职业发展情况,明确自己在人才市场中所处的位置和了解自己的竞争力。
不用懂方法论,但可以适当了解该调研项目的背景
不管哪一类调研报告都有一套方法论,这些通常不会出现在报告内容中,并且公司人没必要细究那些理论框架。不过,基本每一份报告都会在第一或最后一部分交代本次调研的背景,包括调研实施方、调查对象(性质和数量)、覆盖范围、起始和结束的时间等。将报告正文中的数据分析与这些信息结合起来看,可以让自己更明确它的参考价值。
上世纪90年代末,中国的职业大典中甚至还没有出现“心理咨询师”这个职业类型。
当时还是教师的林紫看到,有些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问题,并因难以被家长和老师理解而深受伤害。
“孩子由于心理问题导致的一些行为,往往被家长或老师理解为故意跟大人作对,或者被归类为道德品质问题。”林紫告诉《t望东方周刊》。
1998年,想要保护更多的孩子,让他们更多地被父母和老师理解的林紫,在上海创立了一家知心姐姐工作室,既接个案咨询,也做公益性的心理知识科普。这是她后来创立的上海林紫教育咨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林紫)的前身。
刚踏入心理咨询领域时,她没有想到,这个行业的发展会如此艰难――社会的误解、人才的匮乏、还有监管缺失造成的无序发展。
偷偷摸摸去看病
在创立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上海林紫都要面对不被社会理解的尴尬。
“虽然创办之后就有人过来做咨询,我们也跟媒体合作做一些普及性的工作,但得到认同却经历了相当长的过程。”林紫说。
其实,中国人对于心理咨询的排斥和误解由来已久。
北京大学心理咨询和治疗中心主任方新至今还记得,上个世纪90年代末她刚刚从业时,一些来访者偷偷摸摸进咨询室的情景:他们大多在门外假装若无其事地经过,紧张地观察着过往的人群,看到没有人注意时便夺门而入,然后长吁一口气。
方新认为,之所以呈现出如此强烈的病耻感,最主要的原因是,“那时候人们认为出现心理困扰是由于一个人意志力不够强、思想觉悟不够高”,甚至有人将心理问题与精神病画了等号。
传统社会文化则加重了这种耻感。
“中国文化讲究克己内敛、家丑不外扬,鼓励大家独立解决问题,面对困难,往往要求社会成员,尤其是男性成员勇敢坚强,对脆弱者的社会容忍度较低。”华中师范大学心理辅导研究所所长江光荣在接受《t望东方周刊》采访时说。
尽管较之于20年前,人们对心理咨询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改变――尤其是2008年汶川地震后的心理危机干预,极大地普及了心理健康的概念,但心理咨询在中国的普及率依然不高。
江光荣提供给本刊记者的数据显示:在开放程度最高的大学生群体中,心理咨询的普及率还不足20%。
北京大学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与互联网心理机构简单心理联合的《2016心理健康认知度与心理咨询行业调查报告》(以下简称《行业报告》)中指出,在其公开收集的1291份有效回答样本中,有21.5%的人选择任由心理困扰发展,6%的人表示坚决不会使用心理咨询。
更具体的调查结果显示,当面临职业规划、学习工作压力等困扰时,只有27.6%的受访者愿意进行心理咨询;当面临婚姻恋爱等情感问题时,这一数字略有上升,为29.4%;即便是面临自杀等极为严重的心理困扰时,仍然有将近一半的受访者不愿意接受心理咨询。
事实上,相当规模的人群正在受到不同类型的心理困扰。
在中国,目前仍然缺乏官方机构对人口心理失常的流行病学统计。前述《行业报告》指出,全球14%的人口受困于各种精神疾病,约有3.5亿人正在遭受抑郁困扰。
尽管中国人越来越关注心理健康,但仍有不少需要专业帮助的人徘徊在心理咨询室之外。
“我是心理治疗师,不是心理咨询师”
林紫告诉本刊记者,无论是18年前她刚入行时,还是现在,找到好的咨询师依然是一桩难事。
在行业发展程度较高的国家和地区,一般都设有统一的行业组织、专门的心理咨询从业人员的认证机构。
在中国,目前行业普遍认可的证书有3种――心理咨询师证书、心理治疗师证书、注册心理师证书,而这3种证书各有各的认证机构。
2001年,当时的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心理咨询师国家职业标准(试行)》,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心理咨询师的国家职业标准认证,对考试合格者发放心理咨询师证书。江光荣提供的数据表明,截至2016年6月,全国共有90.7万名持有此类证书的人员。
但有专家认为,这一制度的学历和专业受训门槛设置过低了,而且没有与心理咨询的学历教育相结合,又不属于强制性的执业资格证书。因此,其专业程度和含金量一直饱受诟病。
本刊记者采访时,甚至有从业人员再三强调“不要说我是心理咨询师,我是心理治疗师”。
相对而言,心理治疗师和注册心理师的专业化程度更高。
心理治疗师证书是由国家卫生部门负责考核与发放,取得该证后,一般可以为具有心理障碍的人群提供可以改变人格的深层次心理服务,服务方式仍然是谈话,也可配合药物进行。但进行药物治疗的,必须是具有医师执业资格的专业人员。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院长陆林曾指出,在中国,心理治疗师的数量非常稀少。
同时,中国心理学会也在推行注册心理师制度,该制度对申报者的学历要求、专业背景、受训经历和从业时间要求比较严格,专业程度在业内有较高的认可度。
据方新透露,目前全国注册心理师仅有1000多名。
多位业内专家表示,目前中国的心理咨询专业人员大致在3万名左右,专业人员与全国总人口之间的比例大约为1:43000。
“在美国这一比例是1:857。”江光荣告诉本刊记者。
发达国家的平均水平是1:1000~1:1200。如果按照这一比例推算,中国在心理咨询专业人才上的缺口约为100万人。
谁来监管
在本刊记者采访的多位业内人士看来,这个行业想要取得突破性发展,还需解决一个重要问题:监管。
对于在医疗机构执业的心理治疗师,已经明确由发证的卫生部门进行监管。
可大多数心理咨询专业人员是聚集在商业类咨询机构。
这些人员和机构并没有全国统一的行业组织推进行业自律,也没有政府机构进行监管。
个人成立咨询机构只需在工商部门进行简单登记,即可开门咨询,至于创办人员有没有从业资质、懂不懂心理咨询、其经营过程中咨询师是否严格遵守了咨询伦理及效果如何,并没有人监督。
也许是因为无从监管,北京、上海等地不允许设立带有“心理咨询”字样的机构,“一些人就以教育咨询、婚姻咨询之名注册机构,行心理咨询之实。”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称。
如果咨询师自身的专业化程度不高,再缺乏外部监管,极易出现咨询师违反伦理的情况,例如,诱导来访者支付更多的咨询费用,或者利用咨询中来访者脆弱的心理地位,对其进行人身甚至性的剥削。而对于此类可能出现的伦理问题,应由谁来调查和处理呢?
现在中国尚无统一的咨询机构管理标准,也没有统一的心理咨询师执业规范。
2013年5月起实施的精神卫生法对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的相关内容作出了规定。但在一位要求匿名的专家看来,其对精神疾病的界定还不够科学,关于心理咨询的规定,也不过是要求其不得从事心理治疗或者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
另据一位接近政策制定部门的专家透露,目前相关部门已确定了一份名为《加强心理健康服务》的纲领性文件,文件涉及与心理健康相关的政策、立法、规则、人员培训、科研、政府责任、人才培养等多个方面。
前述专家还透露,从文件的导向看,未来国家对于心理咨询行业的监管会按照“谁发证、谁管理”的思路进行。
但如果做好顶层设计,从数据生命周期管理的理念来考虑现阶段信息系统的构建,就会从纷繁复杂的数据环境中理清脉络。IBM在近日了信息管理咨询服务和集成解决方案(Information Management Foundation,IMF),从数据的管理、整合、分析、治理四大角度为企业用户提供了一套经过实践的数据管理方案。
信息管理三大阶段
目前,金融保险业企业信息管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通过信息管理支持系统运营及企业的生产,这是信息使用最基础的目标。第二个阶段是管理业务信息,即管理已有信息资产,有效整合资源,如通过企业报表获取关键信息。第三个阶段是通过信息管理支持业务分析与优化,即通过对用户行为数据、历史数据等的分析,利用预测工具计算有效举措,洞察行业先机。
中国多数的金融保险用户都在向第三阶段迈进。他们面临种种业务困扰:在数据管理方面,大量复制不一致的数据导致规模巨大的冗余和临时数据;在基础架构方面,繁琐的架构有碍效率和优化,导致企业整体开发成本高且缓慢;在系统管理方面,不一致的系统管理导致无法对报表、分析工具等进行快速变更,从而造成客户群相对固定;在业务分析方面,无法通过客户行为设计商业活动,使得新产品推动阻力巨大。
IMF整合框架
从赛迪集团(即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简称CCID)的发展实践看,其发展壮大的历程就是一个以行业资源为中心,围绕行业提供信息服务、与行业共同发展的历程。
近20年来,信息技术作为现代科学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已被广泛运用到经济和社会的各个领域,“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已经成为覆盖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我国信息产业获得了飞速发展,其产值居国内各工业部门首位,已成为中国第一支柱产业。信息产业是中国工业行业中市场化程度最高的行业之一,自存在之日起,其技术与市场竞争就与全球市场同步,包括与全球同步的市场要求及与全球同步的市场化运作环境。这种市场化的运作环境,促使IT厂商对品牌的强烈需求,对市场行销的强烈要求。同时,广大读者对信息科技这一新兴领域具有强烈的兴趣,由于信息传播渠道有限,IT媒体成为了沟通厂商和渠道、厂商和用户、渠道与用户的重要传播手段,成为了IT厂商传播新技术、新产品和新应用最直接的通道,成为了广大用户获取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的最有效和最主要的介质。IT行业又是一个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不断推出的行业。这为IT专业媒体提供了不断的内容来源。信息产业发展速度快、市场空间大、附加值高,但又竞争激烈,这就使IT企业的广告费用投入较大,为IT媒体持续提供了广告收入的源泉。
CCID顺应信息产业和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需求,将自己定位为“科技信息集成服务提供商”,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就提出了“媒体是一种商品,报业是一个产业”的创新观念,树立了市场化经营与产业化发展的理念,不断发现市场、服务市场,充分发挥科技媒体的作用,不断创新推出IT媒体与信息产品,为IT厂商、经销商、用户搭建桥梁,满足科技爱好者和IT消费者对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的信息需求,成为IT产业价值链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CCID建设行业资源中心和信息服务平台的实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依靠数字技术,建立整合的资源运营体系
数字技术的发展是一场深远的革命,每一次传媒的变革都和技术革命密切相关。早在1996年,CCID便开始建立了集报纸(《中国计算机报》)、网站(Info Web)、光盘(info CD)三位一体的技术运营体系,以报纸媒体为基础,以Info CD多媒体光盘和Info web网站为扩展,实现三者之间内容共享,充分发挥各自媒体优势,最大程度地增强媒体影响力。一是建立数字化内容实时制作、管理、及访问平台,在报纸新闻采编系统基础上加以扩展,包括内容管理系统和报纸电子化平台,配以全文检索功能,以及内容数据库管理、安全权限分配等,把报纸内容以全真版面形式实时地进行和管理,并提供互联网和光盘内容的全文检索。实现了报纸、光盘和互联网三者之间内容共享。二是面向网络读者扩展互动服务功能,在报纸电子化的基础上,扩展了面向网络读者的服务,可以进行实时IT重要会议的网络直播,提供了和读者交互的窗口等功能。三是面向光盘读者扩展服务服务功能,以内容管理系统提供报纸内容为基础,配以光盘全文检索技术,面向光盘读者提供服务。
今天,媒体的生产和经营已经从传统走向数字化。面对新技术带来的机遇与挑战,CCID立足于从传统运营向数字化运营模式转型,对媒体业务流程进行了全面梳理,建立以信息化、数字化为导向的内容生产、发行、广告及“1+1”业务协作体系,着力于多种介质、多种信息的整合传播,建立数字化信息运营服务体系,搭建数字化信息资源平台。
首先是信息资源及内容生产的整合。过去行业媒体所依赖的是报纸内部控制的单向采编系统。在数字化模式下,CCID采用网络等新技术,加强与读者的互动,实现读者、传播者和采编融合的双向信息生产。集团的16个报刊共有600名编辑,近十个研究机构,还有几百个研究人员,通过统一的数字化生产体系,将各种信息进行分类和整合,根据不同的媒介特性生产所需的信息,分别编辑为报纸版本、电视版本、网络版本或手机版本等。同时对采集的信息进行深加工,针对客户的特定需求提供更高价值的数据服务。
其次是服务的整合。过去,读者在阅读报纸时,基本上是一对一的被动接受共性信息服务。在数字化模式下,CCID致力于满足各种专业化、个性化的信息定制需求,实现与读者一对多,乃至多对多的信息服务。通过数据挖掘系统,识别、跟踪、发现报纸读者的阅读习惯和消费行为,从单纯的内容传播服务扩展为包括定向直投、专家型研究、广告效果评估等在内的多元化服务方式。
第三是营销的整合。过去,报业机构了解读者的需求主要依赖于发行。通过技术运用,CCID采用寻找用户的低成本市场营销模式,通过网络、手机、多媒体等多种营销手段,进行商机挖掘,同时改进服务或增值服务。
挖掘专业信息附加价值,提供信息产品集成服务
CCID充分发挥在行业和专业方面的资源优势,提供科技信息服务“解决方案”。
CCID通过600名编辑记者以及近十个研究所的几百名IT研究人员,采集并生产经过数据深加工和信息纵深挖掘后的“有价值的信息”,其中每年专业报刊信息传播量达24000万字;大型专业信息数据库超过100个、信息上亿条;每年的市场调查、市场监测、市场分析和咨询报告达1000余种。这些专业信息对IT企业客户、职业人士、广大读者和观众来说都是具有“必读性”的高价值的市场信息、产品信息和技术信息,为客户和读者带来了高效的商业价值,实现专业信息的高附加价值。
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建立全方位的行业信息覆盖能力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信息产业还是一个狭义的概念,主要指计算机市场。计算机行业的兴起需要一个综合性的行业媒体,CCID因应市场需求创办了《中国计算机报》和《中国计算机用户》杂志这一报一刊。随着市场的发展,计算机行业不断从行业本身向其他行业用户及大众消费者市场发展,CCID又相继创办了《中国电脑教育报》、《数字生活》杂志等媒体。随后,信息产业的范围从狭义的概念(计算机市场)逐步拓宽,实现了计算机、软件、电子以及通信市场的融合,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和市场。CCID在此过程中逐步发展(包括合并)了《软件世界》、《中国电子报》、《通信产业报》、《世界电子元器件》等媒体,初步建立覆盖整个IT产业的媒体信息传播服务体系。
随着媒体传播事业的发展,读者群体进一步“分众化”。产品供应商、经销商、消费者、专业人员、行业用户等不同的群体有不同的阅读需求,针对不同的分众群体需要提供专门的媒体。在确立《中国计算机报》作为覆盖广泛读者的综合性大报权威地位的同时,CCID通过《电脑商报》、《网管员世界》、《开放系统世界》、《视窗世界》等媒体不断加强了对“分众”读者群的服务能力。
当前,随着中国信息产业及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企业应用和大众消费成为IT媒体的传播重点。CCID不断探索专业媒体发展规律,制定了“定位窄众化、内容纵深化、报刊网络化、传媒数字化”的“四化”战略,以及以细分市场、多次传播、多重营销为重点的“1+N”模式,推出了新的细分媒体,服务产业中的新兴市场和热点领域。如《中国计算报》面对信息化细分行业市场,推出《电子政务参考》、《中国信息安全》、《存储世界》、《中小企业信息化商务周刊》等。细分市场专刊已经发展成为媒体业务新的增长点,取得了经营成功。
目前CCID拥有《中国计算机报》、《中国电子报》等16个报刊以及若干细分专刊、特刊,媒体业务覆盖包括计算机、软件、电子、通讯、家电、信息化建设等细分行业在内的,涵盖供应商、经销商到消费者的全线IT与信息化产业领域。集团平面媒体单期出刊1600多版,单期发行量超过100万份,年出版总量超过6000万份,覆盖读者超过1000万人,在中国信息产业中具有广泛的影响力。
以信息资源为中心,建立多次传播和多重营销的能力
在多元化传播格局下,媒体的核心资产不再是报刊、网络等“传统”或“新”的媒介形式,而是媒体的品牌和内容。“专业媒体”的范畴不只是报刊,而是以专业信息为基础的集成媒体,既包括报刊,也包括同一品牌的其它媒介方式,“专业媒体品牌”=“专业内容”+“专业服务”。CCID以专业内容和品牌为中心,针对不同的目标受众,通过报刊、网站、手机等多种渠道,进行精准定位的多次传播。
CCID原来的媒体业务主要是报纸和杂志,为了实现资源价值的最大化,建设立体媒体传播途径,CCID在1996年开始发展基于互联网的专业内容提供平台InfoWeb,并以此为基础在2000年成功融资900万美元建立了赛迪网。以后又相继发展了赛迪影视、赛迪电子出版等业务,将媒体业务覆盖到包括报纸、杂志、网络、影视、电子出版、图书等各种介质,建立了以IT为主的多种媒体复合传播格局,扩大对客户和受众的服务范围,减少对单一媒介的依赖。
当前,CCID紧紧把握新技术新媒体的发展机遇,以报网结合为重点,推进数字化发展,实现包括平面媒体+网站+ePaper+手机报等多种渠道的多次传播,推动中计在线、通信产业网、网管员世界等网站改版,增强了互动性。通信产业报社开通了手机报、二维码业务,开展移动增值业务;电子出版社开展了手机广告(即时传媒)业务;赛迪网开通了全网移动IVR业务。
CCID以精准的数据库信息为基础,根据客户及市场需求,提供公关策划、展览展示、会议论坛、教育培训、数据情报、咨询顾问、产品及技术评测等多种增值服务,深入挖掘行业信息资源及品牌的附加价值,形成了专业化整合信息服务的能力。集团旗下的赛迪顾问、赛迪数据、赛迪评测等企业都已成为业内知名的信息服务品牌。
在会议营销方面,CCID通过其积累的庞大行业资源,每年举行数百次会议、论坛等活动。集团承办的中国信息化推进大会(国家信息化办公室主办)、中国游戏产业年会(新闻出版总署主办)及主办的中国信息产业经济年会、中国IT市场年会、计算机用户年会、中国信息安全大会、中国工业设计年会、等众多特色活动已经成为行业盛事,具有重要的影响。同时也取得了良好的经营收益。
文献的意义和价值是潜在的。从馆员角度来说,馆员需要通过跟文献的对话来发掘它的价值;从读者的角度来说,需要通过与文献的对话来满足自身的需要,同时,又将不能得到满足的需要通过与馆员的对话反馈给图书馆,促使图书馆提高馆藏文献的质量与服务水平;文献、读者、馆员三者之间的对话是一个互相理解、互相支持和互相促进的过程,Xt话越充分、越深人,学科服务质量和水平就有可能越高。如果说馆员、读者和文献是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的三大要素,那么,对话就是将这三大要素串接起来的纽带。从对话这一视角来探讨高校图书馆的学科服务,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调査结果
中国人民大学图书馆采用的是团队式的学科服务工作模式,将学科服务组分成6个大组。作为法政学科组的学科馆员,笔者曾与学科组的其他同事一起,多次深人院系,倾听读者的意见’以便更好地提供针对性的服务。
学科馆员与读者的对话有多种形式,我们采取的是直接座谈交流和问卷调查相结合的形式。为此,我们设计了一些问题,在法政组所属的学院师生中做了一些调查,调查对象包括教师(占17.65%)、博士生(占41.18%)和硕士生(占41.18%),共回收有效问卷463份。根据调查内容,了解到以下几个方面的信息。
1.1读者在咨询图书馆员时最希望采取的交流方式
排在第一位的是面谈,占41.18%;其次是利用图书馆在线咨询和QQ、微信等实时通信工具,分别占29.41%和23.53%;采用电话咨询的占5.88%(见表1)。
1.2读者在学术科研中最常用到的资料和信息
图书和学位论文仍占主要方面,比例分别为88.2%和82.4%;期刊其次,占70.6%;报告(行业报告、研究报告等)和报纸,分别占41.2%和38.3%;网络资源、统计数据和政府出版物分别占17.6%(见表2)。
1.3读者在学术科研中获取信息的途径
访问图书馆数据库资源,占88.2%;其次为到图书馆借阅专业图书,占76.5%;再次为访问免费的网络资源及利用GoogelScholai?等学术搜索引擎,分别占41.2%和35.3%;自行购买专业书籍所占比例为29.4%(见表3)。
1.4读者希望图书馆提供的培训
目前,读者最希望图书馆提供的培训内容为常用检索工具(SCI、SSCI、EI等)的检索技巧及深度利用,占70.6%;其次是专业学科资源的查找与获取方法方面和网上免费资源査询利用的培训,占64.7%;核心期刊投稿指南及文献管理工具(Endnote、NoteExpress)使用方法方面的培训,分别占41.2%和47.1%(见表4)。
1.5读者希望图书馆提供的学科服务
读者最希望图书馆能够帮助其获得本馆无馆藏的文献全文,占69.01%;其次是希望获得相关学科资源及服务利用方法的培训,希望图书馆提供跟学科读者相关的学科前沿、动态、研究热点等信息,均占50%多;希望整合学科网络资源、建立学科资源指南,希望学科馆员参与到读者教学和科研中,分别占36.62%和35.21%(见表5)。
1.6法学院师生经常使用的法律类数据库情况
《北大法宝》排在第一位,所占比例为89.3%;其次为《月旦知识库》和《北大法意》,所占比例为48.2%和41.1%;再次为《Lexics.com(律商网)》和《威科先行法律信息库》,所占比例为35.7%和28.6%(见表6)。
2学科服务措施
根据调査结果以及与院系师生座谈的情况,我们调整了相应的学科服务措施。
2.1以积极的态度多途径地开展学科服务
学科馆员要多途径地主动联系学科读者,随时了解和捕捉他们对学科文献和学科服务的需求意见;提供各种便捷的沟通渠道,方便不同学科读者表达不同需求。
既然读者在咨询图书馆员时最希望采取的交流方式为面谈,我们法政学科组就主动跟法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学院建立了学科联系,并指定了本院系的学科联系人;分3次分别走访了这3个学院,多次召开座谈会,倾听读者的意见。具体工作流程为:首先向院系师生简要介绍图书馆馆藏中跟该院系相关的专业资源,以及目前图书馆开展的各项特色服务,包括师生们很关心的文献传递和馆际互借、新型的服务方式一~研修间的服务提供等,还会留大量的时间让师生们提问和提建议,了解读者的具体需求,以学科读者的需求为本,做好学科服务工作。除了直接面谈,平时还会经常通过电话、电子邮件和微信联系,及时将图书馆的最新资源和服务项目告知读者。
2.2分层次向学科读者传达学科服务
学科馆员对不同的学科服务对象要用不同的沟通方式:对于教师、科研人员,最有效的沟通方式是电子邮件及面对面的交流;对于本科生或研究生,通过面对面的交谈或学科培训的方式更为直接。跟不同读者交流时,尽量说学科术语(行话),少用图书情报专业术语和语言来表达服务内容。在不同的交往场合,应采用不同的表达语言,让学科读者一听就明白、一读就感到亲切,这样有利于吸引读者阅读和聆听,得到读者回应和反馈。
2.3根据学科用户需要补充馆藏资源
建立读者利用馆藏文献与学科服务的反馈机制,及时掌握哪些馆藏学科文献读者利用率较高,哪些利用率较低’哪些服务内容和方式受欢迎,以便进一步做好图书馆的学科服务工作。
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图书、期刊和学位论文仍为学科读者最常用的资料和信息,其次才是报告(行业报告、研究报告等)和报纸,网络资源、统计数据和政府出版物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据此,我们在为法律系设置图书馆的专业资源时,调整了以下的内容:重点增加了法律类电子书的购买力度,增加一些法律类经典好书(纸本)的复本量;加快外文纸本刊的更新速度;加大了一系列法律数据库的购买力度,购买了北大法宝、月旦法学知识库、HeinOnline法律数据库、InternationalEncyclopaediaofLaws威科国际法律百科全书、Jurion德国法律大全等各种法律专业数据库;还购买了民国报刊数据库;增加了日语资源的数量。另外,我们在跟学科读者交流的过程中,还建议同学们可以通过预约或借助馆际互借来弥补本馆馆藏的不足,并承诺对于预约或互借率高的图书会加以补购。
通过与院系师生的有效对话,了解师生对馆藏资源的需要,师生的反馈意见也将作为图书馆资源采购的重要依据。
2.4根据不同对象提供不同的学科培训内容
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倾听读者的需要,才能更好地完善学科用户培训工作。目前,我们已经根据不同学科用户的反馈意见,调整了用户培训时间和培训内容。
根据调查结果,读者目前最希望图书馆提供的培训内容为常用检索工具(SCI、SSCI、EI等)的检索技巧及深度利用;其次是专业学科资源的查找与获取方法和网上免费资源查询利用的培训;核心期刊投稿指南及文献管理工具(Endnote、NoteExpress)、SPSS软件的使用方法方面的培训需求也在不断增长。结合调査结果和座谈交流反馈的信息,我们还了解到:教师和学生对学科服务的需求不同,不同院校的师生对于学科培训内容的要求也不尽相同。为此,我们针对法学院的学生调整了学科培训形式与时间安排:第一,分层次进行培训,将新生导引和深层次培训分开进行,明确培训的受众;第二,以20人左右小班授课,以保证每个学生的提问都可以得到回应;第三,同一主题的培训不固定在某个时间点,而是在一定周期内都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时间自由选择;第四,将图书馆的培训跟学院的教学培养计划相结合,设定为必修学分;第五,在大三时开设检索课,跟学年论文需求相结合。在培训内容上,首先是侧重数据库的检索效率培训,根据法律学科的特点,重视数据的鉴别与筛选’以便筛选出高质量的数据;其次,强调面向课题的检索技巧解析,以案例形式讲解,比如在关键词途径检索不到的情况下,使用关联法条检出。通过交流座谈我们了解到:法学院的学生希望加强法律数据库检索的能力培训;在培训内容上增加学术规范的部分,弓j导师生重视被引资源的出处与引用规则的著录。
2.5以满足读者的各种需要来促进服务
有效的学科服务是对服务对象不同需求的满足。一方面是被动服务:如学科读者在教学与研究过程中遇到了问题和困难,向学科馆员求助’学科馆员直接提供帮助,指导读者获取学科文献的途径与方法、为读者提供代查代检和查收查引服务等。另一方面是主动服务:学科馆员在充分熟悉学科文献基础上,主动向读者推介或推送的能满足他们可能需要的服务。相对于学科读者来说,学科馆员的优势就是学科信息的优势。
图书馆员获得学科信息的途径更多样、方法和手段更专业,能够对学科发展最新动态和成果做出及时的反应。我们到学院进行交流座谈时,就曾推荐读者通过引文库及CNKI的学术趋势搜索去获取学科动态,获取本学科最新的前沿信息。为学科读者提供的服务内容是丰富的、是学科读者不易获得的,能够满足不同读者的不同需要,甚至在读者没有利用需求的情况下,也能有效地唤起他们利用的愿望,在读者已有的学科文献利用能力基础上,提高其学科文献的利用水平。法学院师生对学科服务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期望将学科服务落实到教学培养、课题研究乃至学术规范的建立健全中去。希望图书馆不仅做好科研辅助工作,力求在将来能够成为科研导师,能够以领域专家身份为课题研究提供全面的权威参考文献清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