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骨关节健康对人的重要性

骨关节健康对人的重要性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骨关节健康对人的重要性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骨关节健康对人的重要性

骨关节健康对人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中图分类号]R2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517(2008)12-0038-02

追求身体健康长寿,从古至今,是每个人的向往。两千多年前诞生的中医学、中药学研究的就是防病治病保健康;华佗创造的五禽戏,是运动求健康;传说唐明皇向药王求练丹药,也是想靠药物来长寿。结果呢?秦始皇活了49岁,唐明皇也只活了52岁,都没有长寿。而现代的人们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更加意识到了健康的重要性,因为一旦失去了健康,你所拥有的一切,什么事业、地位、财富、幸福等等……都将不复存在,剩下的只有痛苦的疾病、无奈的挣扎、懊悔和遗憾。所以权利是暂时的,钱财是子孙的,健康的身体才是自己的,健康对人类才是最重要的。

什么样的身体才算健康呢?世界卫生组织(WTO)指定的健康十条标准是:①精力充沛;②处事乐观;③善于休息;④应变力强;⑤免疫力强;⑥体重适当;⑦眼睛明亮;⑧牙齿健洁;⑨头发光泽;⑩肌肉丰满。

为了呵护自己的身体,使之保持最佳状态去迎接美好的明天,今天我就中医与养生保健等方面的内容与大家一起探讨,一年四季,春夏秋冬,风寒暑湿燥火六气随时发生变化,人如何顺应自然变化,必须应该知道四时养生保健。

1 春季易发疾病与保健

春季到来,气候渐暖,百花齐放,万象更新。然而春天风气当令,善行数变,如不注意防范,易导致旧病复发或花粉过敏、上呼吸道感染、关节炎、肾炎、春季皮炎等。春季养生应注意四个字:衣、食、住、行。衣:注意保暖,不厚不薄,不让寒从脚起。食:宜遵照《千金要方》“损酸增甘、以养脾气”的方法,以助阳气升发。住:春天易“春困”,宜早睡早起,忌抱头昏睡,室内宜开窗透气。行:春季是运动养生的最佳时机,宜多到户外散步、慢跑、打太极拳、郊游、踏青等。

2 夏季易发疾病与保健

夏季天气炎热,暑气当令,易耗气伤阴,因此夏季须防中暑。预防肠道传染病发生。夏季养生有六法:①慎起居:晚睡早起,中午适当休息。不可贪凉露宿,免受阴署;②重养神:不可过于紧张,避免剧烈运动;③调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食物,适当补充蛋白质;④勤换衣:前人谓“夏日汗多须换着”。所以应勤洗澡、勤换衣。以免发生皮肤病;⑤宜防暑:避免在高温或烈日下劳作奔走,适当准备防暑药和清凉饮料;⑥养津液:夏季汗多容易伤津耗气,因此要注意补充水分,多饮绿豆汤、饮,还要适当补充盐。

3 秋季易发疾病

秋季气候由热变冷,气温变化较大,往往认为是“多事之秋”。燥为秋季主令,所以要注意秋季保健三部曲:①初秋:气候炎热,称“秋老虎”,应预防中暑,此时也是菌痢、伤寒、病毒性肠炎、乙脑等病的多发季节。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应立即到上一级医院检查确诊,及时进行治疗;②仲秋:气候干燥,容易出现上感、口干咽燥、鼻出血、大便干结等;③晚秋:“月落乌啼霜满天”,气候转寒,易发慢支炎、肺炎、肺气肿等病。此时应注意添加衣服,加强锻炼,提高肺系抗病能力。

4 冬季易发疾病与保健

骨关节健康对人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关键词: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护理干预

1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分析

1.1心理因素 部分老年患者及其家属并没有充分认识跌倒,有些老年患者对自己的运动能力估计不足,存在一定的不服老心理,另外如果在进行康复行走锻炼时不合理也可能会引起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跌倒现象[3]。

1.2生理因素 老年住院患者的个体因素(感觉迟钝、智力和生理功能减退、反应力差、疾病以及行动迟缓等)和环境相互作用是最容易引起跌倒的因素[4]。根据相关的统计报告可知,随着年龄的增加,跌倒病死率也会不断上升,患者年龄越大,出现跌倒的几率也越高。在老年人老化时,肌肉强度和张力会逐渐变弱,关节僵硬、骨质疏松,运动范围变小,这样肢体的协调能力就不强,身体姿势平衡的控制能力也会下降,导致老年人行动不便。另外老年人的神经传导会变慢,中枢反应时间变长,当出现危险时不能及时发现和躲避,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周围神经系统控制能力降低的情况下,老年人的平衡能力下降,从而增加跌倒发生几率[5]。

1.3疾病因素 要想保证人体姿势的稳定性,就需要保证感觉器官中枢神经系统和骨骼肌肉功能相互协调和一致,在感觉器官中枢神经系统和骨骼肌肉功能受到扰乱的情况下,机体内的稳定性就会受到破坏,从而引起跌倒[6]。对于冠心病、糖尿病、颈椎病、高血压患者以及存在消化道出血、电解质紊乱和禁食等患者,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体力下降和头晕,从而就可能引起跌倒。糖尿病患者周围神经病变、血管病变、足背动脉搏动异常、足部压力觉异常、视力异常、足部病变等都会直接诱发跌倒;肿瘤和肾病患者在长时间的疾病消耗下,营养物质流失,患者身体比较虚弱,所以很容易出现跌倒;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则会对患者的反应时间、平衡协同运动以及肌张力造成影响,从而引起跌倒[7]。

1.4管理因素 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工作中,管理经验缺乏,工作责任心不强,没有正确认识到安全护理的意义,在执行相关护理操作时没有严格按照相关的标准要求来进行,对跌倒发生的预见性不高,没有根据相关规范标准对病房进行巡查,这样就不能对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缺乏跌倒风险的安全防范意识,健康宣教工作不到位。这些管理因素都很容易导致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跌倒[8]。

1.5药物因素 我国大部分老年患者都存在长时间服药的情况,但是这些长时间服药的老年患者在实际服药时存在较大的随意性,缺乏医生对用药的正确指导和评估[9]。多种药物联合服药会让老年患者发生跌倒的几率增加,因为部分药物会对人的精神、视觉、平衡以及神志造成影响,从而增加跌倒发生的几率[10]。

1.6环境因素 根据相关资料显示,在年龄超过65岁的老年患者中,有1/2的老年患者会因为环境因素发生跌倒的,主要就是因为医院没有完善的硬件设施。如果病房内的地面防滑效果差,光线不足,开水间和卫生间地面潮湿,相关通道、走廊存在障碍物,楼梯不规则,病床高度不合理,没有护栏等,都会导致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跌倒[11]。

2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护理

2.1对跌倒风险进行有效评估 在对老年住院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时,首先需要对老年患者的跌倒风险进行评估,临床上在评估跌倒危险性时主要利用各种量表来完成的,比如利用各种量表来对患者的行走和站立进行测试,对患者的步态失衡进行定量测定等,通过相关的测试就能找出容易发生跌倒的高危人群,然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出有效的预防护理干预措施。根据老年住院患者的实际生理特点,需要对超过65岁的患者进行跌倒风险评估,这样才能根据老年患者的自身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风险制定有效的防范跌倒的措施,有效减少传统护理干预措施中的被动性和盲目性[12]。

2.2对相关疾病进行有效治疗 对于颈椎病、消化道出血、高血压以及糖尿病患者和需要禁食的患者,让其平衡功能得到有效改善,这样患者发生跌倒的几率就能降低;对于骨关节肌肉疾病患者,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功能锻炼,还需要加强饮食护理,保证患者摄入充足的营养[13]。

2.3对管理制度进行不断完善 让患者能认识到预防跌倒的重要性,从而强化自身的保护意识。

2.4创造良好的住院环境 医院应该根据老年住院患者的特点和实际需要,为患者创造良好和安全的住院环境。在患者容易发生跌倒的地方悬挂警示标志,这样才能有效提醒患者;要在走廊设置扶手,保证相关通道内没有障碍物,地面要保证干燥、清洁;在病房的走廊和楼梯口处设置座椅,从而有效满足患者实际需要;对病房设置进行有效的简化,合理摆放各种物品,保证病房的光线充足。

如果老年住院患者发生跌倒,就会让病情加剧,不仅会增加患者的痛苦,而且也会让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增加。通过对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给予科学合理的护理干预措施,让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发生率降低,从而保证老年住院患者的身体健康,促进患者更好康复。

参考文献:

[1]邱定荣,张广清.17例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J].现代临床护理,2009,04:14-16.

[2]李智英,郑志惠,黄燕梅.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的质性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17:1-3.

[3]吴琳娜,李芸,胡秀英,等.老年患者住院期间跌倒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干预路径[J].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02:222-225.

[4]谢志琼,吴分浪,陈明玉.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措施[J].求医问药(下半月),2012,01:314.

[5]胡艳芳,张红,韦月辉,等.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进展[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2,23:179-180.

[6]杨春娟,董海丽.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认知情况调查分析[J].齐鲁护理杂志,2012,34:67-68.

[7]马金玲.老年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分析与对策[J].中国现代医生,2010,08:46,53.

[8]张凌华,汪映丽.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分析及个体化护理干预[J].中国医药指南,2010,25:151-152.

[9]倪娜.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4,31:347-348.

[10]陈月娟,王荣,余小萍.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与护理进展[J].上海护理,2005,05:56-58.

[11]田义华.老年住院患者安全危险因素评估量表的研制[D].重庆医科大学,2013.

[12]崔妙玲,应燕萍,邓家忠.住院患者跌倒危险因素分析与预防对策[J].广西医学,2007,09:1346-1348.

[13]潘蓉.老年住院患者跌倒的危险因素与护理进展[J].医学信息(中旬刊),2011,04:1546-1547.

骨关节健康对人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勿急躁 勿烦恼

人到老年,由于各部器官的老化,功能衰退,一定要控制情绪,尤其是有心脑血管病的老年人,不能急躁,否则遇事激动会使心跳加快、血压升高,已经硬化的心脑血管易发生破裂出血或斑块脱落,引致中风或心肌梗塞。快节奏不适合老年人,老年人一切行动都要慢着点,悠着点,不能急躁,不然极易造成伤害和意外。

进食宜慢老年人在吃饭时要细嚼慢咽,才有利于消化,如进食过急,很容易噎着或让食物误入气管、引发窒息,或使鱼刺、肉骨头卡在喉头。

排便宜慢如果图快而过度用力,有心血管疾病的人会使血压骤升,导致脑溢血。

起床宜慢不论清晨或夜间都应参照洪昭光教授提议的“三个半分钟”,因为快速起床,突然改变会使大脑缺血缺氧,引起头晕,容易摔倒。

走路宜慢由于老年人多数骨关节呈现退行性改变,韧带僵硬,同时反应迟钝,遇有紧急情况,难以保持身体平衡,一旦跌倒,最易骨折。

说话宜慢速度快必然引起情绪高涨、血压升高、心跳加快,对心脏和大脑带来损害。

处事宜慢遇事要沉着气、多思量、别慌张,以免生错,特别是有心血管疾患的人不能急躁,一旦心急而动了肝火,会引起血压飙升而招致危险。

老年人一切都要慢,从饮食起居到说话做事、运动锻炼、上下楼梯、搭乘汽车、横过马路等。总之,“慢,慢,慢”是老年人的座右铭,只有遵行不悖才能保证平安。

烦恼是现代的流行病。心理学家认为烦恼是客观因素对人的精神产生的一种消极的心境。我们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老年人本应无忧无虑地安度晚年,事实上不容易做到。家庭里和社会上各种问题使人烦恼,如:夫妻关系、婆媳关系、子女关系出现的纠纷或不协调;子孙上学、就业、婚嫁、置房出现的不如意的事;朋友或邻居间的不和谐、亲人重病甚至病故等等都会使人烦恼;老年人身体各个系统的器官逐渐衰退、疾病多发,有的甚至卧床不起,忍受病痛的煎熬,这会引起不少烦恼;身边发生的许多不合理、不公平的社会现象自己无力解决也会引起烦恼。

人的烦恼如不及时排除,会产生抑郁感、焦虑感、失落感。美国医学家胡夫兰德博士在《人生延寿法》一书中指出:“一切对人不利的影响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就要算不良的情绪和恶劣的心境了。”不良情绪有许多种:烦恼、多疑、紧张、焦虑、愤怒、悲伤、恐惧、狂喜……不良情绪会在人体内制造毒素,同时抑制消化功能和干扰神经系统的正常活动,久而久之,身体会受到很大损害。而烦恼是最普遍和最易产生的不良情绪,也是最轻的不良情绪,但如不及时解决,会引起其他更严重的不良情绪。严重的不良情绪,可使中枢神经传导受阻、气机紊乱、体内各器官功能失调、免疫力下降,所谓“心病而致身病”。佛经讲:“身病起于心病,心若无病,身亦无病。”现实中身病起于心病并不少见。医学心理学提醒人们注意身心健康,认为患病的心理可影响躯体,而患病的躯体又可影响心理。心病即不良情绪对人的健康的影响不能忽视,轻则失去生活乐趣,重则危害健康。

要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学会自我调节情绪,遇到烦恼的事情,要尽量“化大事为小事,化小事为无事”,不要自寻烦恼,应该站得高一些,看得远一些,不能为此而食不甘味、夜不成寐,应该看到“柳暗花明又一村”。

如何消除烦恼呢?有许多方法:

1.宽恕法学会宽容,多宽恕别人,少与人计较,不要用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2.躲避法遇有烦恼事,尽量避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或离开现场,到公园散步或运动锻炼。

3.转移法心境不佳时,可找孙辈嬉戏,让天真烂漫的孩子的欢笑声冲掉一时的烦恼,或唱歌曲、听相声、赏名画、看电视、打电脑、玩扑克等。

4.释放法把有意见、不满意的事找亲人或知心朋友坦率地倾诉,使重负得以释放,达到心理平衡。

5.自励法出现烦恼时,可用生活中的哲理来安慰和激励自己,如钱物丢失了无法找回,应想到钱财乃身外之物,不必多计较;又如办事失败了,应想到“失败乃成功之母”,不要灰心。

6.对比法对比可以解忧,如年岁大、体力不行,生活上有许多不便,但应想到和过去相比,却有许多时间来安排自己的事。

7.替代法心情不要受困于烦恼而不能自拔,可追忆过去取得成功的业绩,与知己亲朋异域重逢的欢乐、游览旖旎风光的心旷神怡,把烦恼抛到九霄云外。

医学上认为急躁和烦恼是同一种类型,都是精神异常,躁是指外形热而内不宁,烦指胸内热而体不安,躁与烦往往出现在一个人身上,因此称为烦躁。中医认为烦躁的重要原因之一是肾不能固摄情绪,反过来会对肾造成伤害,理由是体内骤生出多余的火,这些多余的火(旺盛的肝火)伤了身体的水液,最终是伤肝损肾。

勿食饱 勿炸烤

关于饮食,近年无数专家建议要三多(多蔬、多果、多杂粮)和四少(少油、少盐、少糖、少酒),并要求质量高、品种“杂”、数量少,荤素菜兼顾、粗细粮搭配和符合有益、清洁、天然、新鲜、当季等原则,这些都是正确的,但我认为还必须做到“勿食饱、勿炸烤”。

现在生活条件越来越好,营养过剩比营养不良的比重大得多。经常饱食的人必定是营养过剩,从而引致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痛风、肥胖症,甚至更严重的疾患。有人主张早餐和中餐应该食饱,其实任何时候食饱都不好。

1.加重胃肠负担,易生积滞,会引起消化系统功能紊乱,久而久之,会招致脾胃衰弱,严重的有在饱食一顿美味佳肴后引发急性胰腺炎或急性胆囊炎的常见病例。

2.由于胃脘胀满,影响心脏的收缩和舒张;加上为了消化食物的需要,血液集中于胃肠道,头部供血不足,甚至出现缺血体征,常见的现象是昏昏欲睡、短暂失语或肢体无力,严重的会伴有单侧肢体瘫痪,最严重的会引起脑梗塞(中风)。

3.饱食后血液黏稠度增大,血脂水平增高,血流速度减慢,外周血管阻力增加,心脏负荷加重,血小板凝聚,促使血栓形成,易引发心绞痛,甚至出现心肌梗塞。

4.饱食可诱发人脑内一种称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增生,导致脑动脉硬化、大脑早衰、智力减退。专家研究有30%~40%的老年痴呆症患者是经常饱食者。

5.食得太饱会引起免疫因子迟钝和无能,长期饱食而不加节制会促使癌细胞活跃,久而久之就会患上癌症。

瑞典哥德堡大学细胞分子生物学专家米埃尔·莫林教授领导的小组研究发现,人体内有一种酶是延缓人体老化的关键因素,它叫氧化还原酶。减少卡路里(热量)的摄取能够有效地保持这种酶的活性;这种酶还有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可以有效地保护我们体内的基因物质。目前尚不能解释这种“延年益寿”方法的原理,但这些研究者以猴子、鱼类、啮齿类、菌类等多个物种为实验对象,降低糖和蛋白质的摄入量,这些对象的寿命确实明显延长了3~5年。

我国古代有些养生家主张在一定时间内进行“辟谷”(断食),其用意按现代医学的解释是减少热量的摄取、降低机体的新陈代谢率和清除体内的腐败物。这种主张有一定的道理。“病从口入”不仅指食入不良之物(有毒或细菌感染),也指吃得过多。谚语云:“无求便是安心法,不饱真为祛病方。”

勿炸烤统指煎、炸、熏、烤的烹调方法。“食以味为先”的传统观念对健康带来很不利的影响,许多厨师把煎炸熏烤作为制作美味佳肴的主要手段不能不令人忧虑。这些烹调方法有两个特点:一是厚油,二是高温。

食油摄入过多的结果轻则引起消化不良、积滞便秘、咽喉肿痛,重则罹患高脂血症、心脑血管病变,如果在一个短时期内过度食用油腻之物,极易诱发急性胰腺炎或急性胆囊炎。

高温(>120℃)烹调下的食物容易产生丙烯酰胺,可诱发基因突变,免疫力下降,导致肿瘤;由于高温,食物会产生大量过氧化脂质,使代谢酶系统遭受损害,促使大脑早衰、萎缩;这些食物还会有较多的杂环胺类化合物和大量苯并芘致癌物。

中医认为煎炸熏烤这些膏腴之食品会“上火”,可引起脏器火旺、湿热内蕴、邪毒瘀积、伤阴伤血。经常食用这些食品轻则口干舌燥、咽红目赤、积滞难消、大小便不利、长痘长疮,重则肝胆异常、心血管病变,进而滋生癌肿。

在烹调时常常还会放进各种添加剂(人工合成的添加剂大部分来自煤焦油),据报载,国内已查出有毒的添加剂达151种,经过调查证实:爱好并经常享用这类煎炸熏烤的美味佳肴的人,患胃癌、大肠癌、胰腺癌、胆囊癌、肝癌、乳腺癌的比率超过60%。

此外,喜爱食用腌制食品也是很危险的,尤其是暴腌的菜和海味,此类食品含大量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很容易在体内合成亚硝酸胺而导致胃肠道的癌肿。

勿走少 勿跌倒

生命在于运动。医学之父西波克拉底指出:“阳光、空气、水和运动是生命和健康的源泉”,可见运动的重要性。无数研究证明,科学合理的运动,能改善人体各个系统(包括心血管、呼吸、消化、神经、肌肉和骨骼系统)的功能,是祛病延年、健康长寿的良方。

目前,老年人养生的主要问题是运动量太少。运动不足会给身体带来很大危害。由于运动量不足,心脏变得脆弱,稍一活动便会心慌气促;运动量不足,会引起血脂增高并使胆固醇沉积于血管壁,加速动脉硬化的形成;运动量不足会使消化功能降低、食欲减退,影响中枢神经系统的正常调节,容易失眠;运动量不足会造成身体各个系统的功能普遍下降,尤其是免疫功能的下降,各种疾患会接踵而至。所以运动量少是多病之因。

对于老年人,我们主张有氧运动,即规律性、反复性的慢速轻度运动,如步行、慢跑、游泳、打太极拳,练习八段锦、五禽戏、气功等项目,其中步行是最简单而人人都能做的有氧运动,更应大力提倡。中医认为,脚是精气之根,是支撑人体重量的“顶梁柱”,它处于人体的最下端,联络着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双脚共有穴位126个,占全身穴位总数的三分之一还多,有着丰富的毛细血管和神经末梢,是全身各器官的反射区,藏着人体健康和抗衰老的密码。所以,坚持步行可给脚部以良性刺激,达到活血舒络、补益精气、调和阴阳的目的,从而起到强身健体、防治疾病、延缓衰老的作用。

作为运动锻炼,这里讲的步行不是随意散步,而是快走,运动学家称它“健走”,它讲究一定的姿势、速度和节奏,要求昂首阔步、挺胸收腹,前脚着地,每秒两步、呼吸配合、双手摆动。关于运动量(包含次数、时间和强度),有些专家提倡五三七(一周五次,每次30分钟,心率为170减年龄);作为锻炼,这个运动量不够,我主张二三二(每天2次,每次30分钟,心率为200减年龄)。健走不受具体时间、地点和天气的限制,但最好选择阳光灿烂和空气清新的郊野、公园或河边进行,不宜在饭后和正午时段运动。如果感觉疲劳,运动量可以缩减,千万不要过度。

走路必须防跌。中央卫生部公布的《中国伤害预防报告》指出:65岁以上的老年人有23%男性和44%的女性因跌倒导致颅脑损伤、骨折或脾裂,许多老年人本来身体较健康,但一旦跌倒,状况就急剧恶化,有些人从此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

如何防跌?要重视生活细节。必须注意的事很多,如看护孙辈,切忌追逐孩子,这一动作最易摔跤;电话铃响,不要性急跑去接,要慢悠着点,不然很可能滑倒;有的老人身边没有子女或年轻人,遇有确需登高处理的事,一定要将梯子或凳子放稳,人上去要站定扶牢,谨防重心偏侧而摔倒;盥洗间是老年人跌倒的高发地,地面应铺上防滑垫,洗澡时坐在小凳上会稳当些,更换裤子应采坐位,切忌单腿站立;晚间不要摸黑行走,通道不要留下障碍物;起床时要参照保健专家洪昭光提示的“三个半分钟”,不要操之过急;上下楼梯时一定要扶稳踏实,以免扑倒或踩空;外出应避开人挤车多的街道并留心路面是否不平、有无积水或杂物、光线是否充足;走路要慢,要注意周围状况,免被急匆匆的自行车或行人撞倒;乘坐公交车尽量不要在上下班高峰时段,更不要追赶车辆;在车上要坐稳扶牢,以免急刹车时摔倒或被磕;有些治疗慢性病的药物会使人产生眩晕或嗜睡,服药期间尽量不要外出;走路不要背提重物,以免步履不稳,失去平衡;不要突然回头,这样会压迫颈动脉,影响脑供血,易致昏厥;运动锻炼时,应穿着胶鞋或胶底布鞋,裤子不要过长,以免滑倒或绊倒;外出旅游要结伴而行,登高爬山要量力而为,不可逞强好胜;高龄老人出门应带备手杖以增加稳定性,同时在衣袋内放置有姓名、地址和电话的卡片,携带急救药的则应写明用法,放在外衣口袋,以防万一;恶劣天气(大风、大雨、大雪、大雾)不要出门,以免发生意外。

勿疲劳 勿感冒

疲劳虽不能算“病”,但却是发病的前奏,应该尽力防止。人在疲劳时会引起代谢失调、气血淤滞、排毒不畅;一般人疲劳时会感到头晕头痛、腰酸腿软、周身无力;有心血管病的人会因疲劳而引起血压波动甚至心绞痛;严重的会引起猝死;疲劳会引起免疫力下降,最易发生感冒,也会引发其他病症。

疲劳有许多种。

l.体力性疲劳 是由于高强度的体力活动导致肌肉酸痛、四肢乏力、关节屈伸不利,其原因是肌体在运动时产生了大量的代谢废物,未能及时排出。清除的方法有——休息、听音乐、按摩、热水洗脚、洗温水澡,看看书报,最好的办法是睡眠。

2.脑力性疲劳 是由于脑力劳动时间过长,出现头昏脑胀、食欲不振、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其原因是过度用脑,导致大脑供氧不足,调节方法——适当参加体育活动,如做体操、散步、打球,远眺室外景观或绿色植物或观赏花、鸟、虫、鱼,饮茶、饮咖啡或进食一些优质蛋白或富含B族维生素的食物。

3.精神性(心因性)疲劳 是由

于生活节奏快、心理压力大,导致精神紧张、情绪不宁、心烦意乱。这是经受强烈或持久的不良刺激引起的。解决的办法——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及时宣泄不良情绪,如找亲朋好友谈心,外出旅游或参加社会活动。

4.病理性疲劳是由于饮食不节或不调造成困倦,也有因某些疾病引起,要找医生查明原因医治。

感冒是最普通不过的疾病,但它是百病之源,不能掉以轻心。感冒分为普通感冒和流行性感冒。一般感冒的症状是局部性的,而流感的症状是全身性的。

普通感冒是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上感),可引起咽喉炎、敏性鼻炎、中耳炎、支气管炎,还可以引发肠胃炎、膀胱炎、尿道炎、肾炎、风湿性关节炎等,严重的可诱发心肌炎、肺炎或脑膜炎,甚至猝死。常见病原体为病毒,少数是细菌,全年皆可发病,但冬春季多发;如果没有并发症,一般5~7天可痊愈。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发病率高,易暴发流行,可分为甲、乙、丙三型(甲型病情较重),流感发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北方一般在冬季,南方多在冬夏两季。流感病毒有较强的传染性,通过接触或空气或飞沫传播。流感起病急,症状较普通感冒严重,可引发病毒性肺炎或细菌性肺炎,出现高烧不退、全身衰竭、剧烈咳嗽、呼吸急促等症状,死亡率较高,全球每年流感病例为6~12亿,病死率为8%~10%。流感还可引发肝脏和神经系统并发症、中毒休克综合症和横纹肌溶解症。

中医对感冒有不同的认识,认为病因出于六邪(即风、寒、暑、湿、燥、火),分型较细,治则以扶正与祛邪兼顾:风寒症,治则为辛温解表;风热症,治则为辛凉解表;暑热症,治则为清热解暑;风湿症,治则为疏风去湿;燥火症,治则为解表润燥。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骨质疏松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

中华创伤骨科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

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