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方案

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方案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方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方案

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方案范文第1篇

一、审计工作目标

按照党的十、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八项规定”的要求,紧紧围绕税收中心工作,强化系统内部审计监督职责。以风险为导向,以内控为主线,以治理为目标,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强审计工作的意见》的精神,做好税收执法审计工作。促进规范管理,进一步推进审计结果的运用,督查问题的整改落实,促进各项制度的完善和贯彻落实。完善相关操作流程和内容,促进内部审计工作的进一步规范和发展。

二、2015年度审计计划

(一)今年,经局党组研究决定,拟对第一税务所开展内部审计“回头看”。

(二)根据工作需要和领导安排,适时开展专项治理、专项审计或审计调查工作。配合、协调做好州局对我局的审计工作。

三、审计内容及工作重点

2015年审计的重点内容:

1、内部审计“回头看”,着重检查第一税务所是否针对2014年《内部审计报告》中提出的问题,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时限,认真整改;是否举一反三,认真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排查管理漏洞;是否采取有效措施,逐一逐条整改;是否强化风险预警,完善相关制度防止类似问题再度发生

2、税收征管方面应强调税收征管职能审计,重点审计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的预征和清算、存量房的管理及评估价格调整情况;财政资金项目的税收管理情况;营改增后各项税费附加的征管情况;所得税政策执行情况;欠税上线管理等情况。

四、审计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抓好内审队伍建设

加强对内审工作的领导,高度重视并着力加强审计队伍建设,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能作用。采取以审代训、抽调业务人员及派驻纪检监察员参加内审工作等形式,不断提供审计队伍业务技能。加强项目审计实践,提升审计人员整体素质。

(二)创新审计方式,推进审计信息化

要充分利用征管软件和税收管理决策分析平台软件的数据,进行计算机辅助审计数据分析工作。扩大审计抽样范围,强化数据分析效果,降低审计风险,推动内审工作便捷高效,高质量开展。

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基层央行;内部审计

中图分类号:F83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0017-2015(1)-0090-02

在目前不断加大内审监督力度的前提下,如何建立有效的内审发现问题整改机制,杜绝屡查屡犯,增强内审工作的有效性,是基层央行内审工作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本文结合央行执行文化建设的实践,从组织执行力的基本内涵出发,在探析影响内审整改意见落实的相关因素的基础上,试图提出完善基层央行内审整改运行机制的措施和建议。

一、“执行力”的基本内涵及影响因素

执行力,是一个源自企业管理并且在近年来得到广泛应用的新理念。所谓执行力,就是组织完成任务的能力,是在人性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整套行为和技术体系,是企业在达成目标过程中,对所有影响达成目标效果的因素进行规范、控制以及整合运用的系统流程。它既是一个人或一个团队执行具体决策和指令的能力或完成一项具体任务的能力,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是一种组织精神、组织价值观、组织道德和行为规范、员工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是关乎组织发展的各种内在动力要素构成的合力。

影响执行力的因素很多,但对内审整改工作影响较大的,主要有以下几个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的方面:一是理念与认知。它是执行力文化的支撑,是形成团队执行力的前提。组织的“执行力”最终表现为团队力量,要形成强大的团队执行力,首先需要形成一种共同理念与认知,使员工看到组织发展的前途和方向,保持行为的一致性,不同的职能部门、不同的员工在工作中才能形成一股合力,从而更好地发挥出组织团队的力量,表现出知识与技能的聚合作用,为共同的奋斗目标而努力,可以有效地提高组织的执行力。二是制度完善程度和可执行度。它是高效执行力的基础。如果制度不完善,不健全,就会导致无制可依,或者执行效果大打折扣,若是朝令夕改,就会导致执行者无所适从,而两种情况都会导致执行力低下。三是领导与组织。这是如何高效执行的根本。执行,不是简单的战术,而是一套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采取行动的方式来实现目标的系统流程;一门将战略与实践、人员与流程相结合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学问。包括执行流程的组织领导、方式方法和高效的执行工具,是影响执行力的最直接的因素。四是方法、手段与工具。正确的方法、手段与工具是提高执行力的可靠保障。执行力是一个组织成功的必要条件,组织的成功离不开好的执行力,当组织的目标方向已经或基本确定时,执行力就变得最为关键。而在组织目标的执行过程中,如何进行决策、落实行动计划、明晰行动路径、监控部门业绩都需要从流程入手、借助于有效的管理方法、手段和工具,实现组织职能的成功分解与实现,保障组织职能的有效履行。五是员工的综合素质和协作共事的氛围。人的作用是目标到结果的关键环节,是影响执行力的关键因素。员工的综合素质直接影响到各类制度的贯彻执行,从而决定了执行力的高低。

二、对强化内审整改执行力建设的建议

(一)转变内审思维理念。各基层央行要统一思想,从提高依法行政和央行治理水平的高度来认识内审整改工作,定期研究、解决内审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分歧,要加强对员工特别是重要岗位人员的教育引导,切实提高全员对内审工作的认同感。内审部门及人员要增强内审服务意识,寓监督于服务之中。被审计对象要正确理解内审工作的职能和作用,消除对内审工作认识上的误区,从内审工作是帮助自身改进工作的角度配合好审计工作。

(二)完善内审整改制度。一是要制定《落实内审整改意见管理办法》。该《办法》应明确建立内审整改意见落实长效机制、整改责任机制和督办责任机制。设定相关责任追究条款,同时还应赋予内审部门相应的情况上报权、审计情况通报权、审计结果公示权、移交移送权、建议给予处分权、申请强制权等处理权,以便内审部门在检查落实整改意见时,对落实不到位的责任人,可以按照规定给予必要的处理,以确保审计问题整改工作的权威性和效果性。二是要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解决执行制度监管缺位的问题。各业务管理部门要及时修改完善相关内控制度,确保各项制度执行到位,有效提高基层央行治理水平。

(三)强化执行控制力度。一是要强化审计问题整改过程中的领导力、组织力、协调力、控制力和约束力建设,明确审计问题整改的责任主体和职责分工,增强各主体的责任意识,确保整改工作不留死角。二是内审部门作为审计整改的督查主体,应依法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提出具体处理和整改意见,及时向被审计单位发送《内审结论和处理决定》,明确整改目标要求和整改期限等,并协调好相关业务部门,形成合力共同督促整改。三是被审计单位作为审计整改的执行责任主体,应依法加大对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力度,认真研究、制定整改方案,严格落实,并将整改结果在规定的期限内及时报送上级行和内审部门。四是相关业务管理和监督部门应在各自的职权范围内履行好督办管理主体的责任,分别负责组织和监督本部门依法落实审计整改建议,并对本部门审计检查发现问题承担直接责任。

(四)健全监督检查及整改机制。一是建立监督检查协调机制。要切实加强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将审计整改工作内容列入人事、纪检监察、办公室和相关业务管理部门检查督查的范围,明确各自的义务和责任,及时沟通监督信息,避免重复检查和多头检查,形成监督合力和联动机制,提高审计整改结果的综合利用效果。二是完善审计整改检查机制。内审部门要从“免疫系统”角度出发,将审计整改工作贯穿于审计实施全过程,按被审计对象建立审计发现问题整改台账,对被审计单位执行审计决定、采纳审计报告及建议等情况,及时开展跟踪检查和回访,做到审中谋划、鼓励整改,审后跟踪、促进整改,切实提高审计整改实效。三是建立审计结果运用机制,严格审计整改问责。要将内部审计整改情况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及述职述廉的重要内容,纳入被审计单位年度业绩考核和主要负责人年度工作考核,与单位、个人评先选优、绩效工资考核直接挂钩,促进审计整改工作的落实。四是建立沟通交流磋商机制。对审计中所发现的影响较大的问题,内审部门要及时与相关业务部门进行磋商,共同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对重大问题的整改意见与决定的落实和执行情况可提交监督联席会议会商解决。五是建立审计整改结果披露机制。内审部门要不定期地以情况通报、内部网络或其他形式的信息平台等方式,及时将审计整改情况在辖内通报,通过审计结果公开,增强单位领导和群众监督力度,扩大员工参与监督的范围,促使审计整改结果的透明化、公开化,促进被审计对象切实把整改措施落到实处。六是建立监督检查责任机制。对所有监督者实行再监督、再检查,加大对检查走过场或随意降低检查标准等相关再监督者的责任追究力度和处罚力度,促使其增强监督责任。

(五)提升员工综合业务素质。一是建立有效的学习、培训和教育机制,促进员工系统学习规章制度及法律法规知识,不断补充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努力提升内审人员按制度开展审计、用制度约束行为的自觉性,真正做到以制度规范人的行为,以人的规范行为防范风险,为内审整改工作奠定良好基础。二是内审人员要采取“走出去”的方法,认真学习汲取他人先进的内审理念和做法,借他山之石、攻自己之玉,着力破解内审整改机制中的难点问题。

综上所述,内审整改意见的落实受到诸多方面复杂而又相互影响的因素制约,其中最核心的因素就是“执行力”问题。本文提出的审计整改所包含的理念与认知、制度完善程度和可执行度、方法和手段与工具、员工的综合素质等五个方面,层层推进,缺一不可。当然,内审理念的转变与制度的规范等都是一个长期的改进过程,其中必然会受到管理环境和人员素质等因素的影响,因此,要彻底破解这个难题,有必要将内审人员上收一级统一垂直管理,建立内审片区负责制,常设片区内审小组,分片包干,平时分散工作,开展检查时集中行动。

参考文献

[1]付后裕.破解审计整改难的思考[J].审计月刊,2012,(4):23-24。

[2]黄忠.加强审计整改充分发挥审计监督作用[J].中国集体经济,2012,(22):164-165。

[3]王芬芬,刘正军.公司治理视角下的内部审计执行力研究[J].中国集体经济,2011,(21):143-145。

[4]熊文辉.当前审计整改工作之我见[J].审计与理财,2011,(10):50。

[5]徐国平.审计整改难的难点与解决途径[N].中国审计报,2013-1-9。

The Research on the Issues of the Internal Audit Rectification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Execution

FENG Jianxin

(Pingliang Municipal Sub-branch PBC, Pingliang Gansu 744000)

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事业单位 内部审计 纪检监察

1 纪检监察和内部审计的区别

纪检监察和内部审计二者分工不同,工作侧重点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两部门紧密结合,各展所长,从而能够更好的发挥作用。

1.1 纪检监察 《》规定,党的各级纪律检查委员会的主要任务是: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协助党的委员会加强党风建设,检查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的执行情况。监察机关是政府部门,是专司监察政府机构和政府系统公务员的机关。行政监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保证政令畅通,维护行政纪律,促进廉政建设,改善行政管理,提高行政效能。各级监察机关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履行职责。

1.2 内部审计 内部审计是一项独立、客观的保证和咨询活动,其目的在于增加价值并改进组织的经营。它通过系统、规范的方法,评价和改进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以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2 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工作结合的必要性

2.1 监督的局限性迫切需要二者的结合 内部审计能够起到监督作用,它通过对对同级财务和下属单位的各项审计,如财务收支审计、工程项目审计、干部离任审计等工作来及时的发现问题,并且通过调查总结规律,对那些具备普遍性,倾向性,苗头性的问题实时的提出整改方案,但却不具备处罚相应人员的必要手段。内部审计能够及时有效的发现漏洞,并且指出问题的所在,但却缺乏相应直接有效的措施来杜绝状况的发生,对其中的相关人员也没有惩罚教育的资格。纪检监察部门的主要职能则是通过监督检查对违纪政纪的人员进行相应的惩处,以保证国家的法律、法规能够得到有效的贯彻,保证国家政策能够全面有效的实施,保证事业单位内部能够政令畅通,保证事业单位的正常健康的发展。它可以有效的清理腐败问题,但却在人员配备,专业技能上缺乏的检查手段,而在发现问题和调查取证方面难以有所突破。如果内部审计和纪检监察能够合理有效的结合起来,就可以有效的促进党政机关内部的清廉,将纪检监察的工作的触角直接延伸到腐败源头,从而使纪检监察工作关口前移。

2.2 二者有机结合,能更好地提高监督效率 内部在传统的方式中,内部审计和纪检部门通常各自未战,具有双重的人员配置和资金耗损,但却达不到理想的效果,腐败现象的发生仍然屡禁不止,严重影响到事业单位的发展。如果两者进行有机结合,则可以在节约资源的基础上达到更为理想的效果。一方面内部审计部门可以利用自己的专业优势,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及时的发现那些常规性问题,对其提出出合理的建议和有效的整改措施,并对相关部门的业务行为进行规范;另一方面应由纪检部门应发挥其资源优势以及信息优势,及早对相关人员进行教育,使其警醒并认识到自身所存在的问题,以降低错误的发生几率。而对于已经发现的重大违规,则要发挥纪检部门职能,对违犯党纪、政纪的责任人员进行追究,对情节较重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以增强对违规违纪者的震慑力。两者合理有效的结合,将会更好的提高监督效率。

2.3 合力,能更好地促进事业单位的健康发展 内部审计和纪检监察部门的有机结合,可以健全事业单位的监督机制,建立一个更为综合高效的作业体制。这样不仅可以更好的规范事业单位的各项管理制度,又可以制约权力的失衡和滥用,为事业单位的发展提供一个更为有利健康的发展环境。同时能够更好的发挥两个部门的监督保障作用,以保障事业单位各项工作能够积极有效的推进,并确保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

3 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工作结合的具体措施

3.1 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实现信息共享 内部审计和纪检监察部门要定期召开联会,共同分享信息,建立一个稳固的合作方式。双方可以建立一个年度合作计划,共同商讨出实施方案,以确定审计对象,范围和方法,确保监督工作的高效性。内部审计和纪检监察双方都有可能最先发现问题,这就要求双方能够进行及时的协调和沟通。在联席会议上,纪检监察部门可以为审计部门提供信息,将平时掌握的群众的反馈信息提供给审计部门,以便于审计部门锁定审计重点;而审计部门也可以及时将审计过程发现额严重违规问题,及时移交给纪检监察部门,便于及早立案查处。从而使纪检监察部门可以利用内部审计经常性的监督优势,抓住案件线索,严查大案要案。

3.2 加强联合,定期组织风险排查 由于内部审计部分和纪检监督部门的主要职责就是检查监督,并不直接负责具体业务,因而相对单纯,两者就能够相互结合,可以从全局出发,积极排查各部门所存在的问题并且及早认识到各部门所存在的风险隐患。内部审计部门可以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同时结合纪检部门的消息来源,以及各种投诉热点,进行重点有效的审计。要认真查找出各业务部门的薄弱环节,对管理部门进行及时的预警,让该部门内部加强管理防范措施,同时对存在问题的部门也要内部审计和执法监察,切实堵塞管理漏洞。

3.3 紧密配合,推进干部离任审计工作 在对干部离任审计工作中,内部审计部门应切实加强和纪检监察部门的协调配合。审计部门要在离任审计进行之前,向纪检部门了解被审计单位和个人的情况,如有无群众举报等。在离任审计工作进行的过程当中,也要把该干部在任职期间对纪检监察工作的重视程度以及所取得的实效作为评价该干部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内部审计反映政绩突出、廉政勤政的,纪检部门按照规定给予表彰、奖励;对有问题的,视情况由纪检监察部门出面谈话提醒,或予以诫勉;对因工作失误造成严重损失或有经济问题的,予以调整职务或免职处理,构成违法犯罪的,移交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纪检监察部门要把运用审计结果与解决党风廉政建设中的热点问题结合起来,将审计结果归入干部廉政档案,作为对领导干部廉洁自律情况监督检查的重要依据。纪检监察部门要和内部审计部门密切协作,在共同分析离任审计的过程中,找出那些普遍存在的问题,同时及早发现苗头,要在体制,机制上建立一种完善的模式,从而正确有效的解决问题。

3.4 建章立制,为纪检监察与内部审计工作结合提供制度保障 如何整合好纪检监察与内部审计两个部门资源,实现资源最大化共享?这就需要有强有力的组织机构和制度来保证。应建立内部审计和纪检监察领导小组,由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负责协调组织两个机构的协作,使两个机构能够更有效的沟通。建立日常协作制度,建立严格的考评机制,使两个机构的协作常态化、规范化,从而使得两个机构能够更好的发挥其作用,为事业单位的发展做出良好的保证。

当然,目前内部审计与纪检监察的互动与联动机制所取得的成效还是初步,联动机制本身还有待完善和发展,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做,还有许多的困难去克服,还需要相关业务部门的参与和配合,还需要用更新的观念、更大的努力、更高的标准、更严格的要求去研究,更多、更好、更有效的办法和途径去整合与实践。这是一个不断发展,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两者的有机结合将会是大势所趋,只要实现内部审计和纪检监察的协同工作,相互配合,建立内部审计和纪检监察工作互动联动机制,就能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不断引向深入,从根本上杜绝腐败现象的发生,这对保证事业单位的发展来说将会是卓有成效的一步。

参考文献:

[1]陈冬梅.关于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的思考[J].中国审计,2010(6).

[2]胡高坤.企业内部审计发展趋势展望[J].致富时代:下半月,2010(9).

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建筑行业;会计;管理

近些年来,由于新的企业会计准则在建筑行业中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加之建筑行业国家特级资质的申报、评审工作中对建筑企业的会计核算以及管理工作的要求正在逐年提高,因此,整个建筑行业的会计管理工作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建筑行业会计管理工作者必须认清形势,顺应会计管理工作的时展新趋势,在充分了解建筑行业会计核算以及管理工作特点及现状的基础上调整管理工作的思路,大胆进行各种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尝试与改革,构建适应时展浪潮的新的会计管理工作框架,从而提高整个建筑行业会计管理工作的水平。

一、 建筑行业会计的特点

1、建筑行业常用的会计科目相对较少,但却相对集中。在建筑行业会计常用的会计科目中,核算的科目主要集中在成本费用类科目,而收入类科目相对较少。成本费用类科目使用频率较高的一般为: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其他直接费用、制造费用及间接费用五部分。

2、分级核算在会计核算中起重要作用。一般建筑企业的会计核算和财务管理主要分为本部集中管理(集权式,由公司直接编制财务报表)和项目单独管理制(分权式,由公司总部汇总报表)。采用本部集中管理的企业公司就只有一个账套,所有项目的账务都在公司的同一账套中处理,各项目只负责编制项目成本报表并对项目成本进行分析。分权式管理是公司各项目单独开设账套。每个独立的项目都设有单独的银行账号并单独进行相关的账务处理,编制财务会计报表。最后由公司总部汇总各项目的财务报表。

3、建筑行业的会计核算一般以单位工程或单项工程为对象进行成本核算和成本考核。一般建筑工程造价具有构成组合计价等特点。所谓按构成组合计价,是指一项建设工程是由若干个单项工程组合而成,而每一单项工程又是若干单位工程的组合。所以,建筑工程造价具有按工程组合计价的特点。比如,要确定工程的总造价,则应首先确定单位工程的造价。

4、建筑行业一般都是按在建工程办理工程价款的结算和成本结算。由于建筑行业具有施工周期较长、投入资金数额巨大等特点,因此,对于建筑行业的成品,往往给予某些假定的条件。从理论上来说,建筑业的成品应指在该企业范围内全部竣工,不再需要进行任何施工活动并具有完整使用价值的工程。但是,由于建筑行业的施工周期较长,如果只对具有完整使用价值的房屋、构筑物或其承包的房屋、构筑物的建筑部分或机器设备的安装部分全部竣工才进行核算和结算,就会占用很大一笔流动资金,给施工企业流动资金的周转很大的困难。所以,在核算和工程价款结算上,对于建筑业成品的含义,也往往给予某些假定的条件,即在技术上达到一定成熟阶段的建筑安装工程,就视为“成品”,又称“已完工程”,并与发包单位进行工程进度价款的结算。在实际操作中,施工企业一般会采用定期计算和确认各期已完工程的价款,并与甲方办理结算,及时收回资金的方法进行工程价款的计算和成本结算。

5、建筑行业工程施工成本的结转具有特殊性。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建筑企业成本的结转不再沿袭过去的将结算和收入确认合并在一起进行的方法而是将工程价款结算和收入的确认分开来处理。这样,“工程施工”帐户就能够反映自工程开工以来累计发生的工程成本和合同毛利。 转贴于

6、建筑行业协作关系复杂。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要同业主、勘察设计单位、监理单位、各专业施工企业,材料供应商、机械设备租赁企业等配合完成各阶段任务,会与这些单位发生经济往来,这些都是会计核算的工作内容,因此,建筑行业的会计核算相对较为繁琐、复杂。

7、建筑行业会计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相对于其他行业而言,建筑行业会计工作人员往往要在施工现场进行会计核算,因此他们的工作环境比较恶劣,而且流动性较大,工作地点、场所往往不是固定的。另外,建筑行业对会计工作人员的要求也比较高,一个施工企业的会计人员不但要具备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同时也要具备的相关的建筑知识,还要具有现场会计核算的工作经验。

二、 建筑行业会计管理工作的现状

1、 主管领导的权力过大,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往往得不到保障。现代建筑企业一般采用集团式的管理模式,集团内部的管理层级较多,且较为复杂。会计的核算和管理工作也会相应的采取集中式、分权式或集中与分权相结合的管理模式。一般建筑企业为了加强内部资金的管理工作,都会在集团总部设立财务管理部,负责全集团所有子公司、分公司、事业部施工项目的会计核算及管理工作,在分公司设财务部,负责分公司施工项目的会计核算及管理工作,分公司的财务总监由集团总部直接委派,子公司的财务总监可自行招聘,但要报集团总部备案,项目上设立专职的财务核算人员。这样的会计核算及管理模式看似科学、合理、严谨,但是,这些财务工作人员在现实工作中往往要受多重领导的管理。对于最基层的项目上的财务工作人员来说,他在表面上是受集团财务部直接领导,但实际上还要受到项目经理的领导,而项目经理权力过大,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往往会插手项目上的会计核算工作,使得项目的成本收益核算的失真。各分公司、子公司的财务总监、会计核算人员也面临相同的问题。各分公司、子公司的领导会为了自身的利益直接授意或者间接要求会计核算人员在财务报表上做手脚,隐瞒公司承接工程的真实成本与收益,进而影响到公司的真实收入与利润。而集团的财务负责人也会处于各种目的在集团总的会计核算上做文章,影响整个集团会计核算工作的真实性以及准确性。

2、 会计核算、管理人员的素质良莠不齐,给会计核算、管理工作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建筑行业属于经验占主导的行业,故一般建筑企业的会计管理人员基本上都是年龄较大、经验比较丰富的会计人员。这些特点虽然有利于他们在日常工作或处理突发性问题是表现的比较得心应手,但接受新知识的能力明显不足,有的甚至对于新的会计准则或会计核算、管理办法等存在抵触情绪;而接受新知识能力比较强的新人往往缺少实际的工作经验,还需要长时间的历练才能完全胜任会计管理工作。有的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感不强,会出于对自身利益的考量主动或者被动参与会计资料的造假工作,亦或对其他相关人员的造假工作不予制止,造成会计核算资料失真,给会计核算、管理工作带来了相当大的难度。

3、 内部管控不利,各类违法违规的会计资料造假活动不能得到及时的发现、制止。虽然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在建筑行业得到了很多的推广,但落实情况仍不是十分到位,“人治”的因素仍然会起到很多的作用,各种违法违规的会计资料造假活动得不到及时的发现与纠正,严重的影响了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质量。

三、 建筑行业会计管理工作的改进措施

1、 加强会计人员职业素养的建设

做任何事,人的因素是第一位的,提高建筑行业会计的管理工作,改变会计管理工作的现状,首先就必须要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素养。第一,在招聘的时候,要有意识的选择一些原则性较强,有上进心,学习能力较强,同时有具备一定的吃苦耐劳精神的人来担当会计工作。第二,要在平时的工作中做好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工作,及时掌握更新会计法规、政策与方法,多搞业务知识技能培训与竞赛,对优秀的会计工作者要多进行各种形式的奖励,促使建筑企业的会计人员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更新会计相关知识。第三,要加强会计人员的考核管理工作,真正做到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发现问题能够及时进行处理。

2、 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控制机制

对于建筑行业而言,由于财务核算的特殊性,建立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控制机制就显得尤为重要。建筑企业内控会计监督控制建设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即控制环境、会计控制系统以及控制程序。控制环境是指建筑企业管理层对于企业内控制度及其重要性的整体态度、认知以及行动。具体可包括以下几点:企业管理层的经营、管理理念、经营管理方式及风格;企业内部的组织架构、权力和职责的划分方法;会计控制系统,是指企业内部用于确认、记录、计量和报告经济业务的财务信息系统,通过这些系统,企业所有的经济业务事项最终都会反映在财务报表中。控制程序是根据各企业的性质、业务、规模的不同而不同,主要有合理、合法性控制、授权、分权控制、组织规划控制、业务程序批准控制等。加强建筑企业内部会计监督控制制度的建设,能够预防、及时发现及治理会计舞弊现象,从根本上保证建筑企业内部会计活动按照相关的政策、法规规定运行,提供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质量。

3、 加强企业外部审计的监督力度

一方面,政府的财政、审计、税务部门应建立以判断建筑企业所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否合理合法为核心的建筑行业政府监督体制;另一方面建立业务素质高、客观公正、严格遵守职业道德和执业规范、社会信誉好的注册会计师队伍,完善注册会计师管理体制,加强对建筑行业会计行为的监督,依法实行企业年度会计报表由注册会计师审计的制度,提高会计信息的可信度。加强内部审计力度,保证审计工作的有效性。施工企业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审计监督对企业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加大企业内部审计力量,定期、不定期地对企业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会计活动进行审计和监督;及时发现企业会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

参考文献

1、梁文东;;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和监督有关问题的探讨[J];国际商务财会;2009年12期

2、孙碧森;;基本建设项目财务管理问题探析[J];财经界(学术版);2010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