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气候变化基础知识

气候变化基础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气候变化基础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气候变化基础知识

气候变化基础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审题,巧解,选择题

近几年的中考政治试题中,选择题是较稳定的一种重要题型,它能有效地考查考生识记、理解、比较、辨析、推理、综合处理信息等方面的能力,选择题在试卷中的比重很大,分值较高,稍有不慎,容易失分。同学们应该在全面复习、夯实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做题时重点把握好"审题、排除、比较"三个关键环节。下面以近年的高考题为例,分析说明在解答选择题过程中的解题思路和答题技巧。

一、审清题意

1.审清题干

这是做好题的前提条件。审题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全面、仔细、正确的理解题干所提供的各种信息,弄清题干的中心思想;二是准确把握关键词语,因为它确定了题干的特殊规定性,只有准确地把握关键词,才能准确理解材料的意思,使思路迅速地进入到试题中去,选择题肢才有明确的目标。

例:小张在商店里购买一件打折商品,原标价为人民币50元,实际支付40元,在这次购物活动中,货币执行的职能是

( )

A.支付手段 B.流通手段

C.价值尺度

D.贮藏手段

解析:该题中的关键词是"购买"、"货币"、"职能"。从这些关键词可知,本题考查的是货币的流通手段的职能,即可直接选出正确答案B项。

另外,审题干时还要特别注意设问,看设问中是否有限制性词语。

(1)注意范围限制

注意设问究竟考察的是经济常识、政治常识、哲学常识中的哪一方面?

例:2009年12月19日,外交部部长杨洁篪在谈到哥本哈根气候变化会议变化成果时说,应对气候变化任重道远。哥本哈根会议不是终点,而是起点。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气候变化问题是不可能解决的 . B.要正视前进道路上的曲折,坚信前途是光明的

C.各国应兑现各自的承诺,履行应尽的义务,做出不懈的努力

D.要正视气候变化的复杂性

解析:C、D两项不是哲学观点,均应排除,A项没有看到人具有主观能动性,故正确答案选B项。

(2)注意词语限制

注意设问中的限制性词语。例如:是"主要"还是"重要";是"根本"还是"一般";是"决定"还是"影响";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等等。

例:决定居民消费从低级逐步向较高层次发展的根本因素是( )

A.对外开放程度

B.经济发展水平

C.财政收入状况

D.通货膨胀水平

解析:审好设问中的"根本因素"就能选准正确答案B项,A、C项不符合题意,D项的通货膨胀水平与影响居民的物价水平相吻合,但不是根本因素,故不能入选。

2.审清题肢

认真、准确地理解每一个题肢,掌握各题肢之间的细微差别,把握题肢的基本含义,根据题干的规定性对各个题肢进行的鉴别,判断每一个题肢的说法是否正确。在一般情况下,如果题肢本身说法错误,可直接排除。

例:胡杨树生长在中国西北浩瀚的沙漠中,它扎根深、抗干旱、迎风沙,生命力极强。人们赞美它"生而千年不死,死而千年不倒,倒而千年不朽",称其为"英雄树",誉之为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精神的象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 )

可以激发人们昂扬的精神状态,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积极地反作用

可以为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相对独立性

可以调动人的精神能量,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特殊决定作用

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体现了意识对物质的依赖关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解析:意识在任何时候对物质都不起决定作用,可直接将③排除。④中的"依赖"关系与前半句中"促进"作用不相符,可直接排除,所以最佳答案应为①②即A项

3.审清干肢关系

把题肢和题干逐一对照,认真分析题肢与题干间的内在联系,即题肢是否符合题干的要求和规定性,一般来说,题肢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干要求和规定性的,则不能入选。

例: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哲学寓意是( )

A.人有时候能认识规律,有时候不能认识规律

B.规律的存在和发生作用是有条件的

C.规律是客观的,具有不可抗拒性

D.事物的运动变化是无章可循的

解析:题干强调了规律的客观性,规律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C项正确,A、D两项均错误,B项虽然正确但与题意不符。

气候变化基础知识范文第2篇

摘要:农业气象课是农业相关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此课程的教学任务是使学生掌握与农业生产有关的气象基础理论知识和气象观测的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科学思维能力、不断获取和更新知识的自学能力以及应用气象学知识分析解决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相关问题的能力。本文针对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对农业气象学提出新的要求,提出应该使学生明确农业气象学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改进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几点探讨。

关键词:农业 气象 教学

农业气象学是研究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之间相互关系及其规律的科学,农业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气象学科中应用气象学的重要分支。农业气象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系统的学习农业气象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较全面地掌握光照、温度、水分、大气、风和气压等农业气象要素的意义、特征、变化规律及形成各种天气过程的原因;初步弄清天气与农业天气、气候与农业气候的基本知识,掌握小气候与农业小气候的形成、变化规律及调节原理,掌握基本的农业气象要素和小气候的观测原理、方法及气象资料的分析整理方法。为充分合理地利用农业气候资源,调节和改善农田气象环境条件等方面打下坚实的农业气象学基础。

一、农业气象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1.1农用气象预报服务

包括农业天气分析评估、农业灾害性天气、病虫害、作物适宜播种期、收获期、重要物候期、土壤水分、未来气候趋势预测和极端气候条件预测及对农林牧业生产影响的预评估等服务产品。同时预报服务也包括农业气象旬(月)报、雨情、墒情、温情、灾情、农业干旱监测专报,作物生育期间的农业气象条件分析,年度农业气候评价,气象灾害评估与风险分析产品等服务产品。

1.2农用气候服务

包括农用气候专题分析、作物气候生态适应性分析、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分析、农用气象灾害专题分析、农用气候资源开发利用、开展精细化的农用气候动态区划及成果推广应用、退耕还林草气候适应性分析等服务产品。

1.3特色农业气象服务

包括开展特色经济作物种植的气候环境评价。如中药材(当归、党参、黄芪、甘草);制啤酒原料(啤酒大麦、啤酒花);油橄榄、百合、黄花菜、花椒、白兰瓜、酿酒葡萄、苹果、桃、板栗等作物。开展特色作物播种期、采摘期等时机、适宜天气预报;开展特色作物对气候变化和极端天气事件的响应;开展特色物极端天气条件和病虫害预报等服务产品。

二、加强和完善现有的教学体系方法

2.1应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农业气象课程应强调理论和实践紧密结合。而过去传统的“粉笔加黑板”模式的教学方法越来越不适应现代职业教育教学的需要。在诸多的教学改革中, 建立在计算机技术上的多媒体教学, 是集文本、图形、图像和声音等多种传媒为一体, 具有集成性、实时性和交互性的特点, 为抽象的理论课教学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显示出其显著的优越性。所以农业气象课程的教学方法也适当运用多媒体教学, 改变原有传统的农业气象学教学模式, 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越性。

2.2突出学生创新思维,以能力培养为本位

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最重要的是培养他们在实践活动中的创新行为,有了创新行为,创新精神才有生命力,才有实际价值。生可以通过将科研与教学相结合来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行为。农业气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比如说农田蒸散量是由作物叶面蒸腾和土壤表面蒸发造成的农田水分损失量,它是决定农田水分状况,作物光合作用和生长状况的重要因素。对于蒸散量的测定方法很多,无论那一种方法的测定都会有各自的优缺点,针对此问题如何以一种创新的思维去理解农田蒸散量的测定,由老师加以引导,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理念,以期在测定方法上有所突破和创新。

2.3讨论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讨论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通过讨论学习训练学生自学能力、推理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师生共同参与。在这一教学过程中真正的主角是学生,学生通过对已掌握的知识进行重新分析、筛选与整合,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并将其观点与其他人探讨、交流,得出一定的结论。

例如,在讲灾害性天气时,教师首先提出讨论问题:你的家乡发生过什么灾害性天气?是怎样防御的?河北省有哪些灾害性天气?怎么形成的?采取什么防御措施?然后让学生课下查找资料,并对掌握的知识进行分析整理,形成自己的观点,课上分组讨论;学生讨论时教师在旁指导。

2.4增加实践教学比例

在过去的教学模式下, 实践教学学时有限, 上课时仅能安排学生做些最基本的认知性、验证性实验,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很难实施。同时, 农业气象实训课统计资料用时较多, 学生完成实验报告以后, 熟悉仪器的时间很少。对于仪器使用方面, 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理解和掌握, 教师只能越俎代庖, 由此造成了学生对教师过分的依赖。为克服这种弊端, 我们从教学计划、教学评价等方面入手, 增加实训课时所占的比例, 保证学生有足够时间了解仪器设备的性能与使用方法, 有疑问的地方可以向老师请教或者共同探讨, 逐步学会正确、熟练地使用各种仪器设备。

比如,利用我校现有的气象观测设备,完成对农田蒸散量的计算,通过学生对最高温度、最低温度、平均温度、风速、日照时数等气象要素的测定,利用Penman-Monteith公式推导农田蒸散量的数值,既加深了同学们对该知识点的掌握,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实践操作动手能力。

结束语

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农业气象学在观测手段研究方面正逐步实现自动化、遥测和精确化。在作物气象条件研究方面,从过去单因子研究向多因子综合研究发展,其方法上突出的特点是开展数值模拟和模型实验。为了适应目前新形势下农业气象学的新任务和农林专业学生发展的要求,农业气象学必须进行积极的教学改革和思维转变。只有通过不断优化该课程的知识体系,做到以能力培养为本位,才能够更好地为教学、科研和农业生产服务。

参考文献:

[1]郭淑云,林国智.农业气象课程教学改革探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0,07.

气候变化基础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低碳理念;低碳生活;环境保护

在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工业造成的大气污染,农业造成的生物中毒,捕杀造成生态不平衡,生物链正在遭到破坏。环境问题正在成为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环境问题大多数与物质、化学过程有一定关系。掌握化学知识是认识这些环境问题的基础。所以,低碳理念深入人心归咎与人类因气候变化、能源短缺而对未来产生的担忧。低碳理念的核心在于加强研发和推广节能技术、环保技术、低碳能源技术,促进森林恢复和增长,增加碳汇,减缓气候变化。

新课标中学化学教材中编入了大量的有关环境教育的内容。如“硫和硫的化合物”“硝酸”“金属的冶炼”“石油和石油产品概念”“煤和煤的综合利用”“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有机化学”“化学实验”“新型材料”“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等章节中均涉及到了节约能源、消除污染、保护环境的内容。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进行低碳理念教育,让学生从接触化学开始就形成低碳意识、环保意识,是向学生传授化学知识,提高科学素养、培养化学学科意识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化学教学中培养低碳意识的重要性

在化学教学中大多数教师只重视课本知识的讲解,而忽视了环境意识教育,这显然与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新课标中学化学教材中蕴含了丰富的低碳生活教育素材,掌握环境化学发展新动态,以便将有关环境问题方面的知识渗透在化学教学中,使学生乐于接受。

比如在学习了初中化学的“碳的氧化物”知识后,可结合CO、CO2的污染来源,造成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的破坏等的危害采取的预防措施方面加以介绍,进一步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清楚控制污染源,减少含碳物质燃烧对保护环境和人类生命健康的重要性,以及充分利用太阳能、水能、风能、核能等一次能源,同时开辟新能源,积极营造低碳生活环境的必要性。

二、注意引导学生树立环境保护的低碳理念

环境问题的产生可能来自某一国家和地区,但环境问题造成的影响是全球性的,在高中有机化学中介绍卤代烃、酚、甲醛、甲醇、农药、塑料、橡胶等的污染时,可以从卤代烃等有机物的危害方面入手,使学生明白减少氟氯代烃的使用,寻找新的低污染制冷剂,开发无氯农药,有机化工厂的“三废”经处理后再排放等是防止污染、保护环境的有效措施,还可以结合“金属的冶炼”知识介绍矿产资源的综合利用与节约环保的关系,向学生渗透低碳生活理念。

三、充分挖掘教材,结合实验教学,培养学生低碳生活行为

在实验基本操作中可以培养低碳行为。要求学生做到药品节约、防止浪费、污染,尽可能使药品循环使用。例如,利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后的残留固体可用作氯酸钾制氧气的催化剂,最终残留固体还可以用于钾的焰色反应实验,或用于花草的花肥等。

在实验设计方面培养节能环保意识。实验设计应要求做到实验步骤简明、操作简单、现象明显、节省能源、减少污染。鼓励学生多设计微型实验(如简易实验、套管实验、点滴板实验等),这样不仅节约药品,也减少“三废”的排放。

四、结合课外活动,培养学生低碳环保习惯

根据学生的爱好、特点和兴趣等,有计划的安排一些课外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周边环境的变化,在活动中增强低碳节能的环保意识。可组织学生测定土壤的酸碱度,到周边的村庄调查农药的使用,水质的变化,到附近的工厂观察污水排放和净化过程,共同倡导低碳生活方式,对气候变暖带来的挑战采取积极的“绿色”行动。

学习化学不仅要掌握有关的化学原理、化学反应过程、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还要了解污染的产生途径、治理环境污染的重要性。让学生意识到废物对环境所造成危害,并尽可能让学生对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或进行无公害处理,化害为利,变废为宝,使学生从我做起,养成保护环境的良好低碳生活习惯,也是现代人必须要有的一种科学素养,进而认识到化学与社会和谐发展的关系,形成低碳生活理念。

气候变化基础知识范文第4篇

温度是果树生长发育的重要环境因子之一,也是果树生物学基础知识中的一个重要内容。不同种类及同种类不同生育期的果树对温度的要求不同,要使果树高产优质,首先需要正确地选择栽植地区、果树的树种、品种。根据果树露地栽培原则:果树对温度的要求把不同树种、品种安排在其所能适应的地区,而且把其产品器官形成期安排在温度最适宜的月份。我们可以看到,在热带起源的果树一般为喜温耐热种类,如香蕉、菠萝、椰子、番木瓜等,要求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栽培;起源于温带的果树种类,则为喜冷凉的果树,如苹果、梨、桃、李等,一般适宜在温带地区栽培。云南由于气候特殊,温度年较差小,地形复杂,具立体气候等特点,全省各地相同果树的适宜栽培地区不同;而学生来自全省各地,在选择果树的适宜栽培地区时,首先要掌握该种果树对温度要求的规律,再根据本地区的气候资料,了解温度变化规律,然后收集该种果树的栽培技术资料确定该地区的果树种类和品种,以此为依据推算其它地区的树种、品种。

二、根据果树对水分的要求规律确定水分管理措施

水分是果树生长发育必须的因子之一,是果树的组成成分,也是果树生物学基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果树对水分的要求不同,并且与其起源和形态有关,对于在夏季干旱地区起源的果树种类,如葡萄、杏等根系强大,能吸收较多的水分供应地上部,耐旱性强。而原产于夏季多雨地区的果树,如柑桔、砂梨等则需水量大,也较耐湿。同种果树不同生育期对水分的要求也不一样,与果树的根系深浅、叶面积、生长速度和生长量、产品形成等生物学特性有关,有其一定的规律,掌握了果树对水分的要求规律及气候变化规律,就可以灵活地实施果树的水分管理。在果树苗期由于根系浅弱,叶面积小,对水分要求严格、但需求量不多;植株旺盛生长期则因叶面积大,生长速度快需要大量的水分,而进入结果期后由于生长迅速果实,要达到高产优质,需要供应充足的水分。而云南干、湿季分明,气候特殊,一年需要进行4~5次灌水,即萌芽水、花前水、花后水、伏旱水和越冬水。掌握这些知识,能促进学生辩证的、正确的理解和应用果树的水分管理技术。

三、根据果树对营养元素的要求确定肥分管理措施

肥分是果树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中与产量关系密切又较易控制的一个因子,目前果树生产上还不能实现完全的配方施肥,但可以根据果树生长速度的快慢和产量的高低来确定施肥时间和施肥量;根据果树的根系生长特性估计其吸肥耐肥的能力;根据不同的树种和品种可得到施用肥料种类的大概比例。也就是说我们可根据果树生长发育与营养元素的关系判断果树对肥分的要求,进而确定施肥的措施和方法。对于果树的营养生长期,枝叶生长迅速,应多施N肥,一促到底;在果实发育期增施用P、K肥,以促进光合产物的运输和积累;原则上应注意合理配合N、P、K肥料的施用,同时施用有机能以满足枝叶生长及果实发育的需要。无论哪种类型的果树均在其生长速度最快,生长量最大的时期对营养元素的要求最多,如在果树的盛果期和果实迅速膨大期,是产品器官形成期,要达到高产优质,就需要在此期及时提供大量的肥料。如果我们不了解各种营养元素对果树生长发育的作用等有关知识,就不能正确地采取相应的肥分管理技术措施,造成劳力和肥料不必要的浪费,或者造成果树植株生长不良,导致果树产量低、品质差。

四、根据果树的生长特性确定嫁接及整形修剪技术

气候变化基础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共生领域;地理课堂;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133-02

地理教学与语文教学的结合,为地理教学增添了许多文学色彩。在地理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古诗词的引导与结合,能够起到一箭双雕的作用。对学生进行谚语的导入,能让学生对地理知识更加地了解。本文中系统地将地理与文学巧妙结合,是地理课堂的实用性明显提升,学生学习起来更加轻松。

1.结合古诗,一箭双雕

古诗词以其短小而精悍的特征,是语文课堂上的必学内容。在古诗词中,有很多涉及到地理知识的内容。这些内容在以往的教学中往往被忽略,使得地理课堂的教学内容十分地单一和枯燥,对于学生而言,这样的课堂,往往会使他们逐渐的失去兴趣。在我的教学中,经常会将地理内容与语文古诗词进行巧妙的结合。在讲解某一知识点时,引用古诗词中的某个字、词、句子,使得学生对地理更加的了解。

例如:在讲解《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时,这部分知识是对地球自转的一个系统性的介绍,在讲课时,为了引起学生的好奇和注意,我在课堂上通过引用古诗来作为课堂的导入:"同学们,相信大家都知道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中写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中就蕴含这地球自转的概念,下面大家谁来说一说应该是拿句诗?"学生们陷入了思考中,这时我给出了答案:"同学们'白日依山尽',这句话意思是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从这句话中,我们就能够看到夕阳西下的景色。这句话也写出了地球自转的结果。"在我的,解释下学生们顿时恍然大悟,流露出心领神会的表情。通过古诗词与地理知识的结合,学生们对这节地球自转的地理知识理解的很快,也很透彻,地理课堂的有效性得到了提升。

古诗词的结合,为地理课堂带来了文学色彩,赋予了地理教学一定的多样性。在结合古诗的过程中,要对古诗词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要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对所学的地理知识尽快地了解和掌握,在思维中巩固地理知识。

2.融入V语,言简意赅

谚语属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部分,自古以来,谚语给人们的印象就只有在语文学科中才会出现。很多的谚语比较新奇,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谚语能够让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更快更迅速。在教学中,我将谚语知识与地理知识进行有效的结合,使学生们在学习地理知识时,通过谚语的理解,对地理知识记忆的更加深刻。同时也使得地理知识变得言简意赅,便于学生们的记忆和掌握。

例如:在讲解《气候变化及其对人类的影响》时,为了让学生对气候变化了解的更加透彻,我在课堂上引用了一系列的谚语:"乌龟背冒汗,出门带雨伞。"话音一出,学生们马上会露出疑问的神情,"乌龟背壳潮湿,壳上的纹路混而暗,是天要降雨的征兆;龟壳有水珠,像是冒汗,将要下大雨。"在我的解释下,学生们开始理解,并且对气候的特征熟悉一些,"'春季无大风,夏季雨水穷。'春季的时候,如果不刮大风,那么气候的影响下,夏季的雨水就会很少。"对于每个谚语,我都会进行解释,在讲解每部分的知识时,我都会尽量给学生寻找更多的素材,这些有关气候和天气的谚语,都是根据各个气候、季节的特点,对天气进行另一种预断。在讲解时,有一部分的谚语知识会引起学生们的验证好奇心,这时,我会鼓励他们去验证,这样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是一种积极的促进作用。

融入谚语时要注重谚语的真实性。很多谚语只是人们对于生活的总结而缺乏科学合理的解释。这类的谚语在对学生饮用时要尤其注意。尽量采取具有科学的判断的谚语,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有依据,在今后的其他知识结合方法上,能够进行更深入的探究。

3.联系乡土,恰到好处

地理知识大多能够衬托出地理文化,地理文化与乡土气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因此在讲解地理知识时,要适当的联系本地的乡土和城市发展。让城市发展渗透入地理知识中,使学生一边了解本地区的地方特色文化,一边掌握地理基础知识,为地理课堂的有效性再增添光彩。在本人的教学中,我非常注重乡土气息的知识、城市发展与地理知识的融合,通过巧妙的关联,恰到好处地将地理知识进行讲解。

例如:在讲解《城市发展与城市化》的内容时,讲课时,我将我们中学所在的城市的一些客观情况对学生进行了讲述:"同学们,在讲课的同时,我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所在城市的发展,截止到2014年,我们城市面积5845平方公里,国境线长148.075公里,辖11镇、7乡,2014年,总人口(常住人口)65.99万人;2014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33.4亿元。"有时,我会变化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提问,让学生自己搜集资料,在课堂上对其他学生进行讲解,用这种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实践性,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真正地占有主动性,无论学生是否能够完全理解,通过联系地区的当地的区域特色,对当地的风土、民情以及风俗习惯进行进行联系,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更加"饱满"的知识。

云南省是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区,这也是该省份的重要特色之一。尤其是在作者所处的中学里,对民族文化的联系更加地紧密,不仅需要在地理课堂上,更需要在各个学科中将城市发展进行融合。

共生概念是近些年来新兴起的概念。在共生视角下,高中地理教学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和任务。通过共生理论的指导,在地理的教学中我们既要让学生学会知识,又对学生的学习效率进行提升。而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探索。不断地创新教学方式,使地理课堂不断地散发光彩。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