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急性心肌梗塞的处理方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于心肌梗塞患者来说,老年人属于高危和高发人群,该疾病的诊疗措施具有一定的自身特殊性。同时,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剧,该疾病的发病率也是不断增高。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64例,对临床资料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特点,为老年心肌梗塞疾病的合理防控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4年11月收治的老年急性心肌梗塞患者64例,所有患者年龄均≥60岁,同时所有患者均符合《急性心肌梗死诊断治疗指南》中的急性心肌梗塞诊断标准。对64例患者的性别、年龄、心电图定位、冠心病危险因素以及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等其他数据进行记录和分析,同时对全部患者的体重、身高以及计算体重指数,对患者的病例进行完善。在本研究中,将患者分为男性组和女性组,根据年龄来划分为60~69岁组、70~79岁组以及80岁及以上组,同时对患有该疾病的心肌梗塞的特点和治疗手段进行分析。
1.2方法 对患者进行心肌梗塞的心电图定位:前间壁:V1、V2、V3,前壁:V2、V3、V4,前侧壁:V5、V6、V7、I、aVL,下侧壁:V5、V6、V7、II、III、aVF,下壁:II、III、aVF,正后壁:V7、V8,下间壁:V1、V2、V3、II、III、aVF,高侧壁:V6、I、aVL,下侧壁:V5、V6、V7、II、III、aVF,广泛前壁:V1~6、I、aVL。对于老年急性心肌梗塞疾病来说主要的治疗方法有三种,分别为内科综合治疗和PCI治疗以及溶栓治疗,内科综合治疗主要包括一般处理+改善血供、调脂、抗凝、抗血小板聚集以及对血管内皮功能进行改善,同时对心功能以及心室重构进行改善;PCI治疗的方法为PCI+综合治疗;溶栓治疗的方法为静脉内溶栓+内科综合治疗。
1.3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1.0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采用t对数据进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进行检验,P
2 结果
2.1老年急性心肌更塞患者的临床特点 本研究中老年急性心肌更塞患者64例,合并高血压患者显著高于吸烟史患者,吸烟史患者显著高于合并糖尿病患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不同年龄老年急性心肌更塞患者的各项指标 本研究中根据年龄划分60~69岁组、70~79岁组以及80岁及以上组,见表2。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塞严重威胁老年人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是老年群体中常见的疾病。本研究表明,患者的年龄、遗传因素、糖尿病、吸烟史以及高血压等都是诱发急性心肌梗塞的主要原因。
再灌注治疗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最为重要的干预措施,其主要的治疗方法为冠状动脉搭桥、溶栓以及PCI。患有老年急性心肌梗塞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临床表现不典型、发病隐匿、语言和行动方面相对来说都比较困难,在就诊时往往会错过最佳的诊断和治疗时间,同时在对患者进行溶栓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定的限制,因此在实际治疗过程中很少采用溶栓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PCI的出现和推广应用,使其成为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更塞的主要方法,但是主要针对80岁以下的患者。
随着我国人口的老龄化,老年急性心肌更塞的发病率正逐年增加,能够对该疾病的临床诊疗特点进行掌握和了解,能够有效提高该疾病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中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蒋世亮,楚玉峰,季小平,等.原发性高血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预后的影响[J].中国高血压杂志,2008,16(7):651-652.
[2]曹春梅,黄鑫.281例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8):70.
[3]DiMario C,Dudek D,Pise ione F,et al.Im m edia te an gio plasty v ersu s standard th erapy with rescu e angiop la sty after th rom boly sis in the C om bine d Abe ixim abRE tep lase Sten tS tu dy in A c ute M yocard ia lInfaretion (CA RE SS-in-A M I)a n open prospective,randomized,multicentre trial[J].Lanct,2008,37:559-568.
[4]马尼什,周淑娴,雷娟,等.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216例f临床回顾性分析[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08,2(8):892-899.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塞;护理
本文将对我院自2012年1月至12月期间前来就诊的32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给予临床分析,从而探讨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临床正确护理方法,为提高患者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最终保障患者生命安全,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有急性心肌梗塞患者32例,其中男性20例、女性12例,年龄在41至82岁之间,平均年龄(56.34±2.08)岁,心肌梗塞发生部位:前间壁5例、广泛前壁16例、下壁6例、局限前壁3例、正后壁2例。按照随机的方式将32例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16例。研究组与对照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在性别、例数、年龄、发生部位、教育背景以及社会经历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且P>0.05,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临床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一般临床护理方式,内容包括病情观察与生命体征监测、给药护理、护理、饮食护理、并发症护理等;研究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性护理措施,常规护理内容同对照组,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心理护理、环境护理、健康教育等。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抑郁(抑郁自评量表,即SDS)、心理焦虑(焦虑自评量表,即SAS)、患者对护理情况满意度(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以及护患纠纷发生情况进行记录,给予统计学分析,得出结论。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于计量资料用 ±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
2 结果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焦虑、抑郁情况变化结果以及患者对护理效果满意度、护患纠纷发生情况对比分析,具体见表一。
由表一可知,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焦虑及抑郁情况无显著差异,但经护理后研究组患者心理焦虑及抑郁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其对护理效果满意度、护患纠纷发生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塞,简称AMI,是临床血管内科常见病之一,其发病原因为患者体内冠状动脉发生闭塞,导致动脉内血流中断,部分心肌由于缺血而出现坏死,此缺血情况特征为具有严重性及持久性 [1]。急性心肌梗塞临床特点为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若患者未进行及时有效的临床救护措施,将发生致残甚至致死等严重后果。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临床表现为发生胸部闷痛,且程度较为严重,持续时间长,多数患者并发心力衰竭、休克或心律失常,根据患者具体情况不同,部分患者可能无胸部闷痛表现,研究表明,急性心肌梗塞是心脏猝死的主要原因 [2]。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临床护理内容:㈠常规护理①患者发病一周内应给予绝对卧床休息,严密观察患者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如血压、脉搏、心率、面色等,若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告知主治医生并配合其进行处理;②持续对患者进行吸氧,并保持吸氧管畅通,若鼻导管吸氧未能达到预期效果,应及时改用气管插管或呼吸机等方式;③患者发病初期前胸可能出现剧烈闷痛,应及时给予其止痛剂镇痛;④监督患者遵医嘱服药,并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发生异常情况及时处理;⑤建立静脉通道便于给药治疗,固定留置针及导管;⑥患者饮食应清淡易消化,发病初期应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饮食应富含维生素、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可适当增加膳食纤维摄入量,避免患者出现便秘增加心脏负担,必要时可给予缓泻剂,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忌烟酒。㈡护理干预①对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以及治疗措施,消除患者紧张、恐惧心理,指导患者家属积极配合治疗,讲解临床成功治疗病例,增强患者自信心;②保持病房环境安静,使患者得到充分休息,病房温度及湿度适宜,并定期对空气及地面消毒;③讲解良好的生活环境对疾病治疗及预后影响,指导患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综上所述,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应用常规护理与护理干预相结合的综合性护理措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心理负面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维持良好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关键词:替米沙坦片;急性心肌梗;心房颤动;疗效
急性心肌梗塞又称为急性心肌梗死,是指由于心肌严重缺血,从而导致部分心肌急性坏死的病症。急性循环功能障碍以及心房颤动和心功能衰竭等均为该疾病的临床症状[1]。按其病变发展过程可分为陈旧性心肌梗塞、急性心肌梗塞;按其梗塞范围可分为心内膜下心肌梗塞与透壁性心肌梗塞。临床上将心房颤动简称为房颤,其在心律失常类疾病中较为常见,主要是由心房主导折返环引发一系列小折返环所导致的房律紊乱[2]。心房颤动可引起动脉栓塞、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对人类身体健康造成很大危害。医学界将其分为持续性心房颤动、阵发性心房颤动、永久性心房颤动。本文就替米沙坦片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治理疗效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现作如下相关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我院于2015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众多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中选取86例,并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3例,分别为一般组与特殊组。其中,一般组女患者有18例,男患者有25例;年龄为45岁~76岁,平均年龄为(56.37±1.48)岁;病程为1~12年,平均病程为(6.13±1.51)年。特殊组女患者有20例,男患者有23例;年龄为46岁~75岁,平均年龄为(56.28±1.53)岁;病程为1~11年,平均病程为(6.01±1.11)年。分析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病程以及年龄等一般资料,其比较结果显示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在对两组患者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一般组患者盐酸胺碘酮片(上海信宜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872)进行下一步治疗,其用法用量为:①治疗急、慢性心肌梗塞:口服,剂量为0.4~0.6 g/d,分2~3次服用,在用药1~2 w后依据患者实际情况调节用药剂量,用药剂量最小可减少至0.2 g/d;②治疗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心房颤动:口服,剂量为0.6~1.2 g/d,分3次服用,用药1~2 w后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增减用药剂量。对特殊组患者采用美卡素替米沙坦片(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J20090089)进行进一步治疗,其用法用量为:剂量为20~80mg/d,分2~3次服用,初始剂量为1片(40 mg),依患者用药后的改善情况适当调节用药剂量,最大剂量为80 mg[3]。
1.3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和记录两组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房颤动患者心功能恢复情况,统计舒张压、收缩压、以及心率变化等实际情况进行临床效果判定。痊愈:患者在经过治疗后,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其心率、心跳指数等生命体征恢复正常并且稳定;有效:在经过针对性治疗后,患者病情及症状均有所缓解和改善,其各项生命体征逐渐恢复正常;无效:在接受治疗后,患者所有的临床症状未得到任何改善,甚至导致病情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将整理录入的两组研究数据进行深入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通过t进行检验,使用?字2比较计数资料,若两者比较结果显示P
2结果
分析并对比两组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治理效果以及其在用药后的心功能情况。其中,特殊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一般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2.09%,前者治理疗效明显高于后者,且特殊组患者用药后的心功能改善效果显著优于一般患者,两组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
3结论
急性心肌梗塞与心房颤动的真正病因目前仍尚未明确,但研究表明,劳累过度、情绪不稳定等因素均对该疾病存在很大影响。胺碘酮作为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的常用药物,其对较为严重的房颤、阵发性心动过速等症状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亦可替代其他对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房颤动患者无效的药物进行治疗,但其不宜用于对室性以及房性早搏患者进行治疗,并且易导致窦房阻滞、窦性心动过缓以及窦性停搏等不良反应的发生,对患者病情以及生命健康存在一定的威胁。而替米沙坦片不仅对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房颤动等病症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且对血管紧张素具有很好的抑制作用,从而可达到降低血脂、降低血压以及改善患者心功能的治疗目的,对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亦是极佳,同时可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患者发生心肌梗塞的可能性,极大地提高患者的治疗效率[4]。除此之外,替米沙坦片还可与其他例如抗血小板药物、降压药物、降脂药物等在必要的治疗中同时使用,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以此亦可弥补胺碘酮不适用于对房性以及室性早搏患者治疗的缺陷与不足。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对比一般组和特殊组急性心肌梗塞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用药后的心功能以及治疗总有效率,特殊组患者用药后的心功能明显强于一般组患者;一般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2.09%,特殊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67%,后者以绝对性优势显著高于前者,并且两者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
参考文献:
[1]郑婷婷.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并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观察[J].社区医学杂志,2014,12(14):43-44.
[2]杨铭,张雪凤,何丽芹.替米沙坦片联合二甲双胍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胰岛素抵抗的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38):7-8.
【关键词】 益心胶囊; 急性心肌梗塞; 高敏c反应蛋白; 白细胞介素-6
益心胶囊是由麝香、苏合香、丹参、黄芪等多味药物组成,对于心血管疾病有着良好的 治疗 效果。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长期使用益心胶囊可预防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生,减少致死性和非致死性心血管病事件的发生率,局限心血管病事件的发病范围及严重程度。WWw.133229.coM因此,我们采用结扎大鼠冠状动脉造成急性心肌梗塞模型,研究益心胶囊不同剂量预先给药对急性心肌梗塞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为其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必要的实验依据。
1 材料与仪器
1.1 动物健康sd大鼠70只,雌雄各半,体重200~220 g,购自河南省实验动物中心,许可证号:scxk(豫)2005-0011。
1.2 药物益心胶囊,0.3 g/粒,麝香、苏合香、丹参、黄芪等12味药物组成,郑州大学药学院药剂教研室提供;消心痛,10 mg/片,珠海丽珠集团,批号20080302;戊巴比妥钠,上海试剂二厂产品,批号2006080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20 ml/支(0.4 g),南京第四制药厂产品,批号20080307。
1.3 仪器ecj1550p心电图机,日本光电公司产品;dh150型动物呼吸机,浙江大学医疗仪器厂产品;beckman-coolter-cx9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beckman公司产品。ec-911放射免疫自动γ计数仪,中佳光电公司产品;cr3i多功能台式离心机,法国joudan公司产品。
1.4 试剂hs-crp试剂盒,上海医学科技有限公司产品,批号080405;il-6试剂盒,北京北免东雅生物技术研究所产品,批号080306。
2 方法
2.1 动物分组及给药sd大鼠70只,雌雄各半,适应性喂养1周,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其余大鼠依据性别和体重随机分为ami组、阳性对照组、益心胶囊大剂量组、益心胶囊小剂量组、假手术组,每组12只。分组当天,益心胶囊配成药液,分别以(2 g·kg-1·d-1)和(1 g·kg-1·d-1)给大鼠灌胃,阳性药物组以消心痛(10 mg·kg-1·d-1),1次/d,连续21 d。正常组、模型组和假手术组给予等量的生理盐水灌胃。
2.2 急性心肌梗塞模型制备末次给药后1 h,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大鼠行冠脉结扎术[1]。腹腔注射3%戊巴比妥钠(40 mg/kg)麻醉大鼠,静脉注射1mg/kg利多卡因预防室颤,将大鼠仰位固定于手术台上,除毛。消毒,沿胸骨中线自胸锁关节至剑突上切开皮肤,连接呼吸机(频率48 次/min),暴露胸骨及软骨部位,用手术刀在剑突下端上方1 cm处正中位劈开胸骨,沿胸骨正中向上用剪刀延长切口约3 cm,用小开胸器轻轻撑开胸腔切口,可见心包及搏动之心脏。用眼科剪将心包前部剪开,用止血钳将左心耳轻轻提起,用持针器持小圆变针在冠状动脉前降支根部穿一线,5o号线结扎之,于结扎后大鼠四肢皮下连接心电图机(纸速25 mm/s,电压10 mm/mv),以体表ecg 出现 st 段弓背向上抬高或呈坏死性 q 波,直视下可见被结扎血管供血区心肌变为暗紫色,并持续 30 min为模型成功标志,逐层关闭缝合胸腔。假手术组仅在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穿线不结扎。术后24 h,各组动物均有死亡。具体动物数见表1。
2.3 检测指标及方法冠脉结扎后24 h,股静脉采血,冷冻离心10 min(3 000 r/min),分离血清,置于-20℃冰箱内保存待测。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测定范围0.1~10 mg/l;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il-6,测定范围6.25~250 pg/l。表1 益心胶囊对急性心肌梗塞大鼠hs-crp含量的影响与ami组比较,*p<0.05,**p<0.01;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δp<0.05,δδp<0.01
2.4 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软件spss12.0进行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s表示,多组间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3 结果
3.1 益心胶囊对急性心肌梗塞大鼠血清hs-crp含量的影响由表1可见,结扎冠状动脉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mi组血清hs-crp含量显著增高(p<0.01)。而预先给药21 d的大鼠,与ami组比较,存活率均增加,益心胶囊组血清hs-crp含量显著降低(p<0.01),以大剂量组作用显著。阳性对照药消心痛亦可降低血清hs-crp含量(p<0.01)。
3.2 益心胶囊对急性心肌梗塞大鼠血清il-6含量的影响由表2可见,结扎冠状动脉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ami组血清il-6含量显著增高(p<0.01)。而预先给药21 d大鼠,与ami组比较,存活率增加,益心胶囊组血清il-6含量显著降低(p<0.01),以大剂量组作用显著。阳性对照药消心痛亦可降低血清il-6含量(p<0.01)。表2 益心胶囊对急性心肌梗塞大鼠il-6含量的影响与ami组比较,*p<0.05,**p<0.01;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 δp<0.05,δδp<0.01
4 讨论
急性心肌梗塞是冠心病的危急重症,属于中医“真心痛”“心痹”等范畴,为本虚标实之患,本虚以气虚和阳虚为主,标实以血淤、浊阻为要。益心胶囊为 治疗 心血管疾病的有效药物,由麝香、苏合香、丹参等药物组成。麝香开窍通络止痛为君;苏合香芳香开窍;丹参活血化瘀为臣;黄芪益气养阴为佐。全方配伍,共奏芳香开窍、通经止痛之效。
随着 现代 研究的深入,炎症在急性心肌梗塞的发生、 发展 和预后过程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2]。hs-crp作为炎症过程中最具有标志性的因子,已被证实是急性心肌梗塞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预后意义的指标,通常它在心肌梗塞后6h开始升高,24~48h达到高峰[3,4]。大量的研究已证实血清hs-crp水平升高与ami的发生密切相关[5]:它可调节巨噬细胞摄入ldl,有助于泡沫细胞的形成;刺激巨噬细胞产生血栓前组织因子;激活粥样斑块内的补体系统导致斑块不稳定;诱导黏附分子表达,如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致敏内皮细胞,产生c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造成损坏。
il-6主要是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分泌的一种促炎症细胞因子,为预测急性心肌梗塞的早期基础病变及严重并发症的指标,其血清浓度越高,其发生严重程度及再发心绞痛的风险越高[6]。il-6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表达黏附分子和其他炎症递质,增强局部的炎症反应;促进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第凝血因子,启动凝血过程;可刺激基质降解酶的合成,侵蚀斑块内的基质,从而导致不稳定斑块破裂[7]。
本实验结果表明,当结扎冠状动脉造成ami模型后,大鼠血清hs-crp,il-6含量大幅升高,而预先服用益心胶囊21 d的大鼠,其血清hs-crp,il-6含量均显著降低,且其降低程度与给药剂量呈相关,表明抗炎作用是益心胶囊预防心肌梗塞的作用机制之一,为ami临床治疗早期使用本药提供了依据。
【 参考 文献 】
[1] 徐叔云,陈 修.药理实验方法学,第3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23.
[2] mul vihillnt,foly jb.inflammation in acute cornary syndromes[j].heart,2002,87(3):201.
[3] koenig w.inflammation and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 overview[j].cardiol rev,2001:9133.
[4] yu h,rifai n.high-sensitivety c-reactive protein and atherosclerosis;from theory to therpy[j].clin boochem,2000,338:601.
[5] li jj,fang ch.c-reactive protein is not only an inflammatory maker but also a direct cause of cardiocascular disease[j].med hypotheses,2004,62:499.
关键词:心肌梗塞;溶栓治疗;尿激酶;中医药疗法
2013年10~12月,我们运用溶栓结合中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取得较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我院治疗的101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治疗组采取溶栓合中药治疗,对照组采取溶栓西药治疗。治疗组有患者51例,男35例,女16例,年龄为(37~45)岁,平均年龄为(53.0±16.2)岁,患者中,10例前间壁梗塞,21例广泛前壁梗塞部位,1例下壁伴右心室梗塞,5例正后壁梗塞;对照组有患者50例,男36例,女14例,患者年龄为(36~69)岁,平均年龄为(52.5±16.5)岁,患者中19例广泛前壁梗塞,13例前间壁梗塞,15例下壁梗塞,3例正后壁梗塞。患者对治疗方案、护理措施等有知情权,患者年龄、发病部位等差异不显著(P>0.05),具有可比性。
1.2选择对象 选取高于05H连续胸痛,心电图相邻两个或者更多导联ST段抬高0,在服用硝酸甘油后,症状没有得到缓解的患者。2MV,年龄
1.2方法 对照组①尿激酶(南京大学制药厂生产、比活9.4~10.5万/mg 蛋白,分子量6000),剂量150万u,用10ml生理盐水溶解,再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ml,在0.5h内1次性静脉滴注完;②患者先口服阿司匹林,其后给予患者静脉滴注尿激酶,300mg/d,连续滴注3d,3d后以50mg/d的剂量滴注,4w为总得疗程;③静脉滴注尿激酶12h以后测定凝血酶原时间或全血凝固时间(ACT),若较给尿激酶前少1.5倍,则用肝素7500u支下注射,每12h1次,共5d。治疗组①尿激酶用法同上;② 2h以后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加川芎嗪(北京第四制药厂生产,每支40mg)160mg 静脉滴注,1次/d;③5%葡萄糖注射液250ml加复方丹参注射液(上海市第一制药厂生产,每毫升含生药丹参1g,降香1g)30ml静脉滴注,1次/d,两种中药静脉滴注共7d。④方药如下;桂枝8g 瓜蒌15g 薤白6g 郁金10g 黄芪30g 红参6g 檀香6g 石菖蒲6g 生大黄6g (后下) 红花9g 三七粉3g (冲服) 水蛭粉3g (冲服),1剂/d,水煎服,疗程共4w。
1.3 观察项目 ①胸痛程度及皮肤粘膜、呕吐物、尿中有无出血征象;②心电图溶栓前作18导联心电图,溶栓开始后3h内每0.5h复查1次12导联心电图,例如右心室梗塞、正后壁作18号导联心电图;患者在溶栓后4w,在第1w 2次/d作心电图,从第2w开始,每周作2~3次心电图。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搜集的数据采用SPSS16软件分析,计数资料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计量资料行t检验,采用(均数±方差)表示,P
2结果
2.1观察两组患者的血管再通指征及再通1w内再闭塞指征,两组患者均参照我国心血管溶栓会议制定相关治疗方案治疗[1]。
2.2 两组血管再通率、病死率、出血并发症比较 本次研究中,治疗组血管再通率和对照组相比显著提高(P
2.2 比较两组患者各种严重并发症 本次研究中,治疗组并发休克,心理衰竭及各种严重心律失常并发症和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差异不显著(P
3讨论
急性心肌梗塞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这种疾病发病率较高,且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其发病率出现上升趋势,患者发病后更多的以溶栓治疗为主,这种方法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症状,使得血栓阻塞再通。这种论点已被国内外学者公认.本研究用溶栓加中药治疗急性心肌梗塞与对照组比较,血管再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死率和出现并发症明显低于对照组;休克、心力衰竭和严重心率失常明显低于对照组。
急性心肌梗塞属中医“真心痛”,病机多为气虚血瘀,阳虚血瘀。痰浊闭阻,治则关键是活血化瘀,益气通阳,化痰理气,方中桂枝、黄芪、红参益气通阳,扶正固脱;瓜蒌、薤白、石菖蒲、郁金、檀香理气化痰;红花、三七粉、水蛭粉,加之川芎嗪、复方丹参静脉滴注以活血破瘀。现代中药实验研究证实,中药红参,黄芪具有能增强心肌收缩力,抗休克、抗心力衰竭的作用。川芎、复方丹参、红花、水蛭具有增加冠脉血流量,减少血管张力、改善微循环、提高心肌的耐氧能力的作用,从而防止了部分心律失常的发生,可降低血脂、血液粘稠度,同时具有降低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或心肌损伤以及缩小心肌梗塞范围之功效[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