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意义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意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意义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意义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化学教学;环保意识;教学情境;化学实验教学;课外实践活动

在高职化学课堂教学中,随着教学经验的总结和教学要求的提高,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基本知识,还应该培养学生环保意识,让学生通过化学课程的学习,注重对周围环境的保护工作,提高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因此,高职化学教师必须认识这项工作的意义,并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采取合理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环保意识的增强。

1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意义

(1)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化学知识应用能力。教学中通过采取相应的策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不仅能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而且通过化学实验操作,为学生布置相应的任务,让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化学知识应用能力,促进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的提升。另外,在环境保护的具体工作中,离不开化学知识的应用,而通过化学课堂教学,让学生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并在环境保护工作中进行合理利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2)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高职化学课程教学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容,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热爱我们生活的家园就是其中之一,而教学中采取相应的策略,通过引导学生对环保内容进行学习,不仅能够提升学生对化学基础知识的掌握,还能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2教学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策略

(1)合理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对环境问题进行思考与讨论。在高职化学课程教学中,需要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以引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提高自身环保意识,以便能更好地指导自己将来的工作。同时,将与环境保护相关的问题放到课程教学情境当中,让学生去思考和讨论,探寻问题的解决方案,让学生在分析环境问题以及探寻这些环境问题解决方案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自身的环境保护意识。

(2)注重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第一,合理设置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学生可以通过实验更加全面地了解实验现象,加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进而树立环境保护意识。例如,在添加化学药剂的时候,应该严格按照规定添加,需要添加几滴用量的不能超过1mL,而需要添加1mL药剂用量的则不能添加2mL,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试剂、药品使用量,从而减少化学实验对大气带来的污染,进而培养学生节约用药、保护资源、科学进行实验操作的良好态度,促进学生环保意识的增强。第二,注重对化学实验废弃物的处理。化学实验完成之后,学生应该立即对所产生废物、药品进行妥善的处理,掌握无毒无害的处理方式,提高处理效果,避免对周围环境带来污染。

(3)注重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利用节假日、夏令营活动对水土保持区、环境污染区等进行考察,让学生认识到空气、环境、温度、水土流失、森林砍伐等都与环境保护有密切的联系。还可以撰写调研报告,开展调查研究工作,进行宣传活动,让学生明白“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的道理,进而使学生增强环境保护的自觉性。

(4)重视法律法规的宣传工作,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例如,组织学生参加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活动,让学生知道这方面的法律法规,从而更好地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

总而言之,环保意识是每个学生应该具备的素质之一,高职化学课程教学有很多环保的内容,在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合理采取相应的策略,注重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参考文献:

〖=1〗赵艳凝,于洋.有机化学实验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01).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意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初中地理;环保意识;环保教育

当前,我国充分意识到了将环保教育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加大了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地理学科作为一门专门研究人类社会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科学,在环境教育中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它必然在初中学校环保教育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将环保教育融入初中地理教育中的必要性

1.时展的需求

保护环境就是通过一系列人为措施来保护人类的居住地,防止地球被严重污染。当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种重工业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众所周知,重工业对环境的污染是非常严重的。在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面前,保护环境就成为了当务之急。保护环境需要依靠全人类的力量,将环保教育融入初中地理教育中,培养初中生的环保意识,是满足时展需求的重大体现。

2.培养初中生环保意识的需要

初中生代表着祖国未来的希望,在环境保护工作中担当着重要角色。要想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就得从提高国民素质、增强国民环保意识上抓起。由此可见,教育在环保意识的形成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政府应该出台相关政策,推动初中生环保教育工作的发展。而初中地理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性。初中地理作为一门专门研究地球环境的学科,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学科。将环保意识渗透到初中地理教学中,既能够使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又能够培养初中生的环保意识,是促进我国环保工作取得更大的成就、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大举措。

二、地理课中进行环保教育的内容

1.让学生在地理课上了解目前世界及我国的环境状况

教师在上地理课时,应该向学生详细介绍世界以及我国的环境状况,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日益严峻的环境形势,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地理教师在初中生的环保教育工作中,担当着主要角色,必须发挥引导教育的作用。在地理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向学生展示地球被污染的状况,如向学生展示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并告诉他们这些空洞是如何产生的。教师也可通过周边的一些例子,例如,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环境污染问题,让他们清楚地意识到环境问题的严重性,从而产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

2.让学生在地理课上学习到一定的环保知识

做好环保工作的前提是掌握环保知识,并将之付诸于行动。作为初中地理教师,在地理课上,不仅仅要让学生了解到严峻的环境形势,更重要的是应该让学生掌握真正的环保知识,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去保护环境。对此,就要求教师在向学生展示环境被严重污染的图片之后,应该详细解析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引导他们采取行动保护环境。例如:针对臭氧空洞问题,教师要告诉学生,臭氧空洞是由氟利昂引起的,而我们日常所使用的含氟冰箱,就会释放大量的氟利昂。教师在向学生进行了详细的讲解之后,可让学生告诉家长不要购买含氟冰箱。

三、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措施

1.充分利用地理教材中的内容

地理源于生活,并根植于生活。在初中地理课本中,就有不少关于环境问题以及环境保护的内容。如地理课本上的关于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以及危害等,都是与环境问题有关的内容,中学地理教师应该充分挖掘地理课本内容来实施环保教育。例如:通过课本上讲述的地球资源的有限性内容,告诉学生节约能源的重要性;通过“地球是人类共同的居住环境”等知识,告诉学生“保护环境人人有责”,培养学生强烈的环保意识。

2.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教学

在环保教育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地理教师的作用,通过教师的力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将理论知识转化成实际行动的能力。对此,要求初中地理教师应该灵活运用多种方式教学,提高地理课堂的教学有效性。例如:利用情境教学方式进行初中地理教学,教师有目的地创设一些问题情境,鼓励学生自主思考问题,深入体会教材深意,让学生发自内心地体会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3.加强地理环保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

掌握了丰富的环保知识,却没有将之付诸于实际行动,那么这些环保知识就毫无意义。很多初中生并不是不了解环保知识,只是不知道如何将它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致使环保知识缺乏实际的意义。对此,初中地理教师在仔细研究地理教材之后,应该采取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将生活经验引入地理课堂,将抽象的地理知识具体化,方便学生理解,并促使学生形成强烈的环保意识。

随着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保护环境已经成为了公众所关注的话题。将环保教育融入初中地理教育中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满足时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意义范文第3篇

关键词:教学;环境;学生

中图分类号:G6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1)06-00-01

我国自解放以来,由于提倡“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干事”等诸多观念,导致人口剧增,而人口增长过快则直接导致了环境的恶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高速发展对国民生活带来好处的同时,对人们生活环境也带来了极大的污染和破坏,环境问题也已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的突出问题,各国正在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作为一名物理教师,我有责任参与其中,利用学科优势,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意识,让学生在学习中增强环保意识。物理课程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一)声现象中环保意识的培养。声现象中“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时从物理学的角度看,噪声是发声体做杂乱无章的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噪声是指影响人们正常学习、休息和工作,以及对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我让学生欣赏古典名曲《梁祝》和听大街上杂乱无章的汽车鸣笛声,体验乐音与噪声的区别,同时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针对生活中的噪声,提出防治噪声的举措。学生经过热烈讨论,有说给摩托车和汽车安装消声器可以减弱噪音的;有说在道路两旁多植树可以有效地减弱噪声的传播的;有说课间不能大声喧哗、课堂上不能窃窃私语、尽量减少桌椅移动、要保持安静、提高课堂质量的。教育学生自觉遵守社会公德――公众场合不能大声喧哗。

(二)光现象中环保意识的培养。光现象中“光污染对人类的影响”,让学生了解光污染是指超量的光辐射对人类生产、生活和身体健康造成不良影响的现象。如城市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等装饰反射的太阳光,电焊时的电弧产生的强光,能使人产生头晕、目眩、失眠心悸、神经衰弱、严重者可导致白内障、神经疾病和心血管疾病。红外线是一种热辐射,较强的红外线可造成皮肤伤害,另外红外线对人的眼睛也有伤害,人眼长期暴露于红外线中可能引起白内障。通过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到光污染的危害,增强环保意识――减少光污染已刻不容缓。

(三)热现象中环保意识的培养。气温不仅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还受到人为环境的影响。城市的工业、交通和生活,每天都消耗大量燃料;农村麦收和秋天玉米收获的季节,田间地头大量农作物的秸秆焚烧;电力、冶金、石油、化工、造纸等行业,他们通过冷取水和烟筒等环境散热,造成工业余热污染;汽车、空调、冰箱等现代化家庭设备工作时,都向环境散发热量;城市里过多的人口散发的热量也很可观……燃料燃烧产生的内能,只有一部分做了有用功,大部分散失在周围空间,成为环境热源。特别是大城市散发的热量可以达到所接收的太阳能的一半左右,从而使城市的温度升高,这就是常说的热岛效应……运用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引导分析“热岛效应”,还应让学生通过讨论分析得出人类必须控制战争和固体废物燃烧,强化学生的保护森林,维护生态平衡的环保意识。

(四)能源与可持续发展中环保意识的培养。物理教学中,让学生理解能源的开发利用和能源的转化问题,从根本上了解能源危机的根源。能量在转化过程中,能量的可利用程度是逐渐降低的,例如各种形式的能和内能的相互转化过程中,总有部分内能以热量形式散耗到环境中,成为不可利用的能量,也就是可重复利用的能量减少了。让学生从根本上了解到节能的重要性,在行动上也做到节能,这样我们就有效地达成了教育目标――节约能源也是爱护环境的一种体现。

二、在课外开展与物理相关的环保活动,对学生进行环保观念教育

教师要充分学校开展的主题活动,结合学科知识,有关环境保护的纪念日活动和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环境热点问题,采用多种形式有计划地进行环境教育。学校可定期或不定期邀请有关环保专家作专题报告或讲座,同时可举行以环境教育为内容的演讲比赛,让学生畅谈自己对环保的看法。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的作用,组织学生实地参观,进行环保义务宣传等活动,加深学生对环境的了解,提高保护环境的责任感。组织学生参加社区服务活动,营造绿化带,种植树木花草,使学生在实际行动中形成环境保护意识,激发学生热爱环境的情感。

三、联系生活中的典型案例,引导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环境问题

教师还可通过生活细节,运用所学物理知识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联系我校地处农村的实际,夏收时节,秸秆焚烧现象随处可见,造成空气污染指数普遍提高。让学生讨论焚烧秸秆的多种危害及如何防止焚烧的污染等问题,学生提出多种措施,如炭化后用作燃料,或成为制作沼气的原料等,这样不仅防止了污染,还充分利用了能源,真正体现了“节能环保”。这样不仅使学生更好的掌握和运用了所学的物理知识,而且提高了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参与环保的自觉性,并很好地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当然,生活中还有很多小的细节问题也可成为学生运用物理知识来分析解决环境问题的实例,如室外光线足够亮时要及时关掉教室里的灯;夏天和冬天尽量少开空调节约用电;洗手时要节约每一滴水,保护珍贵的水资源等。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几乎都与环保有关,关键是需要教师去发现,并时刻提醒学生要注意环保,保护我们的家园――地球。

四、结合有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加深学生对环保意义的认识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意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村学生 环保意识 培养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和资源的过度消耗,人们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日益受到破坏。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有效应对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等环境问题,已成为全人类的重大课题,成为世界人民普遍关注的焦点。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推进,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环保也因此成为人们的新理念。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和2004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都要求中小学生加强环境教育。环境教育将成为我国中小学课程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渗透于各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环保意识也已成为中学教育的重要德育目标。目前,许多农村中学生的环保意识普遍比较薄弱,如随地吐痰、乱扔垃圾、肆意践踏花草……对农村中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培养,是环保教育实施的一条重要途径,是教育面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要求。新课改下我们应该重视农村中学政治教学这块重要的德育阵地,广泛利用教育教学资源,通过多种途径,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一、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主要阵地

关注环境问题、保护人类共同的家园,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的责任,并且充分体现在现行的中学政治课本中,如高中《经济常识》中关于“科学消费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生态农业”等内容;《哲学常识》中关于树立“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共同利益”的生态价值观的内容;《政治常识》中关于“国家履行社会公共服务的职能”、“落实科学发展观”、“当今人类共同的课题”等内容,此外,高考时政关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等专题教学,都是环保意识教育的教材。如教科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下)第一单元“自然的声音”,从人类的朋友、自然的哭泣、做大自然的朋友等方面很好地对学生进行环境教育和环保意识培养,要达到的目标是认识、了解、欣赏大自然的丰富多彩,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同时,让学生懂得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小树立节约资源、保护资源的意识。知道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培养收集处理相关信息的能力。如教科版九年级第十六课“可持续发展”,认识到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大意义,提高正确认识和处理人口、资源、环境之间关系的能力等等。

通过挖掘这些教材内容,渗透环保教育,指导农村学生从自然、经济、文化、政治等各个方面理解人类自身行为对环境所产生的正面与负面的影响,理解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全面看待环境问题,提高环境素养,树立环保意识和科学发展理念。

二、报刊媒体为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提供广阔视角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国家对农村教育投入不断加大,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计算

机网络以及学校、村社订阅的报刊杂志,为我们查找环保资料提供了广阔的天地。在政治课教学中,针对教学内容,指导学生上网、翻阅报刊,搜集环保信息,关注国家和全球面临的环境问题,正确认识个人、社会和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认识当今人类面临严峻的环境问题,增强保护环境、保护家园的忧患意识;掌握党和国家关于资源、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广泛收集环境保护及打击环境违法犯罪的典型案例,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三、校园环境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阵地

校园环境是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习惯培养和环保意识培养的重要阵地。作为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主渠道的政治课教学,能引导学生关注校园的环境问题,参与解决身边的环境问题,切身体验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获得人与环境和谐相处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环境责任感和参与环保实践的能力。从关心身边的环境问题入手,指导学生参与环保行动,为自己的生活、学习创造良好的环境,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讲究卫生、关爱自然的良好品质,形成保护环境的良好行为习惯和自觉参与环境保护的社会责任感,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广阔农村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实践阵地

广大农村是学生参与环保实践、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依托。政治课教学中,指导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深入村社进行调查研究,观察并分析周围环境的状况及其变化,在亲身体验中发现环境问题、反思环境问题,形成正确的环境价值观、与环境和谐相处的生活习惯,增强参与有关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决策与行动的意识;就农村存在的环境问题,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撰写调查报告和小论文,围绕环境问题,设计、实施和评价解决方案,增强责任意识;指导学生开展农村服务活动,明确参与环境保护的主要途径和方式,积极投身环保行动,学会关爱自然,尊重生命,形成有益于环境保护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实践中使自己的环保意识形成辐射带动作用,帮助村民确立环保意识,践行环保行动。

总之,在农村中学政治教学中,渗透环境意识的培养符合新课程改革和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教师应充分挖掘教材内容与环保教育的交叉点,走出单纯的说教,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善于捕捉农村中学的环境教育因素,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渗透环保教育,从而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并达到“润物细无声”目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环境教育实施指南.

[2]教育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实验).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意义范文第5篇

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并于1990年9月成为维也纳公约和蒙特利尔议定书的签约国。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保护好环境,对于人们的身体健康至关重要。2009年12月在丹麦的哥本哈根召开了以气候变化下的环境保护为主题的国际会议,被喻为“拯救人类的最后一次机会”的气候谈判大会上,齐聚了超过85个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以及多达192个国家的环境部长。在气候变暖等环境问题甚嚣尘上的今天,毫无疑问,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大会在很大程度上关乎着人类未来的福祉和命运,而握有决定权的,不是别人,正是人类自己。气候问题已经引起了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们的关注。因此,我们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利用化学实验多渠道提高学生素质培养能力的同时,更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和环保意识的培养。

一、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重视环保意识的培养是社会赋予教育的责任,目前环保已成为全球全人类的共同问题。教育影响着一代人的思想,因此,我们责无旁贷,而所有学科中与环保关系最密切的当属化学。近二十年来中国工业迅猛发展,人们在享受着它带来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遭受着严重污染的危害,臭氧空洞,温室效应,淡水资源缺乏,酸雨肆虐,光化学烟雾等,讲清楚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这远远还不够,要落实到每个人的行动中。环境保护人人有责,首先就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一点一滴做起,争强环保意识,在做实验时产生的酸、碱废液,不能想怎么倒就怎么倒。该回收的回收,该处理的处理,不能图方便,不嫌麻烦,不放任自流,不污染环境。另外,在化学实验中经常用水来洗涤仪器,配制溶液,我们对学生加强了水资源的教育,我国虽然地大物博,但人口众多,人均自然资源是贫乏的,水资源也是贫乏的,我国是个缺水的国家,在我们生活的世界上,有限的水资源很快耗尽。因此,我们要求学生节约用水.

二、 精选实验教学内容

为了保证和提高实验教学质量,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精选实验教学内容。化学实验有着特殊性,为了保证不污染或少受污染。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首先选择实验内容中使用的试剂无毒或毒性较小的。同时选择实验过程中不产生或少产生有毒气体或有害物质的实验。我们的实验教改方向是逐渐从验证性实验转向探索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既减少了环境污染,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又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动手探究,观擦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试剂用量少而精

在保证实验教学顺利进行的前提下,实验教学中,化学试剂的用量尽量少而精,通常化学试剂对环境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和污染,化学试剂浓度大,用量大都不利于环保,注意少而精的使用化学试剂培养了学生细心观擦,认真操作、勤俭节约科学的实验作风。我们把保护环境作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变为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的自觉行动,视为一种基础的素质教育,在整个实验教学中有意识的培养环境保护意识,灌输任何自然和谐共处的哲学思想,培养一种以生态文化为背景的价值观,规范人们的自我行为,使社会和自然环境共同发展,。

四、废液处理后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