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态资源监测

生态资源监测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资源监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态资源监测

生态资源监测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绿色建筑;绿色建材;指标体系;实施策略

Abstract: In order to better implement the material resource use in green building and building materials industry,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content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domestic and international green building standards system, the study presented in green building "material resource use" index system should follow, supporting the work of the relevant standard. On this basi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of material resource use.

Key words: green building; green building materials; index system;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中图分类号TU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面对当今世界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巨大挑战,绿色建筑已成为建筑领域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绿色建筑“四节二环保”的重要一 环,对“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开展研究和实践,使其科学合理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绿色建筑材料

1988年,第一届国际材料科学研究会提出了“绿色材料”(Green materials);1990年,日本科学家山本良一提出“生态材料”(Eco-materials);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与发展世界首脑会议”,通过了《21世纪议程》,并提出绿色建筑材料。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围绕环保、循环再生等角度对绿色建筑材料给出了不同的定义。笔者认为,不同于单一性的新型功能建筑材料,绿色建筑材料是在满足建材行业基本质量标准的前提下,在原料采集、生产制造、材料使用、废弃再生的全寿命周期过程中减少对地球资源、能源的消耗,降低环境的负荷,有利于建筑使用者身心健康,满足建筑可持续发展需求的建筑材料,其内涵与绿色建筑中“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是一致的,主要体现在六大方面:

低消耗,主要是指在建筑设计中,减少材料的用量,达到减少材料资源消耗的目的。

低能耗,主要是指在材料生产过程中采用新工艺减少能源的消耗水平,或在材料使用过程中能降低建材能耗水平。

低排放,主要是指在建材运输和使用过程中,减少对环境的负荷,如使用本地化材料,碳排放量低的建筑材料等。

无污染,主要是指材料在生产过程中清洁无污染,使用过程中对人体无害。

多功能,主要是指满足环境、健康、舒适、降噪等使用者功能需求的建筑材料,如抗菌材料、隔声材料等。

可循环利用,主要是指在全寿命周期内建筑材料的可循环再利用,包括可再循环材料、可再利用材料、以废弃物为原料生产的建材。

2、“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指标体系研究

2.1研究路径

从三个角度出发,对国内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相关指标进行研究和对比分析,研究总结出适合我国的绿色建材评价指标体系。

2.1.1现行国标绿色建材指标体系

现行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一节,主要是围绕3R(Reduce、Reuse、Recycle)原则,对建筑项目进行合理设计及优化。在建设过程中尽量减少建筑材料的总用量,提高本地化材料的使用比例,降低水泥等高耗能高排放建筑材料的比重,尽量多地使用可循环材料、可再利用材料以及符合国家政策、技术要求并己成熟应用的以废弃物为原料的建筑材料,例如粉煤灰砌块、脱硫石膏制品等,以减少建筑材料对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影响。

2.1.2 国外绿建体系中绿色建材指标体系

笔者搜集了美国LEED、日本CASBEE、德国DGNB、英国BREEAM 等绿色建筑标准体系中和“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相关的内容,经过对比分析后发现,国外标准在某些关注点可供我国借鉴,包括:更高的建材环保性能;原有结构、构件的再利用;防火和建材排放值;建筑构件在全寿命周期易清洁和更换等。

经比较也不难看出,我国现有国标考虑范围己经较广,内容较丰富,有自身的特色。

2.2框架结构

在对绿色建材内涵的分析和对国内外绿色建材体系调研基础上,研究提出“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指标体系的框架结构。在国际控制项、一级项和优选项的一级结构下,指标体系可围绕“设计”、“安全”、“耐久”、“再生”和“功能”十字原则展开,可通过权重表征评价指标对“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的贡献率,评价指标突出导向性,体现创新点,同时考虑将于施工节材相关的条文单列。

2.3重点内容

近几年通过对“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指标体系的研究,支承了绿色办公建筑、绿色医院建筑、绿色超高层建筑、国标修编等率建标准/细则的编制工作,笔者认为绿色建材指标体系的重点内容主要包括:

1)对建筑材料耐久性的要求;

2)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要求;

3)通过结构体系优化减少用材量;

4)高强性能材料的使用;

5)建筑工业化构配件、部品;

6)低排放建材;

7)环保建材;

8)管理节材;

3“节材与材料资源利用”实施策略及实践

3.1实施策略

绿色建材在绿色建筑中的应用,首先应结合当地资源、建材产业、建筑需要等多重因素因素缺点绿色建筑项目绿色建材总统目标并分解到土建装修等各个部分;其次是在建筑设计、材料采购和施工建造过程中,有意识地努力提高绿色建材在建筑中的综合使用率,在这一环节,需要绿色建材基础研发、行业推进、政府监管、认证体系的支持,也需要详尽的技术配套方案的支撑;最后,在建筑竣工后,总结经验,积累数据,建立、应用并完善绿色建材综合分析评价方法对绿色建材的应用效果进行评估分析。

3.2案例实践

生态资源监测范文第2篇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对策;应用对策

教育生态学注重揭示教育发展规律,研究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方向。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它在教育教学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所发挥的作用也愈加明显。为更好地顺应这种趋势,应该注重信息化教育资源的建设和应用,满足教育生态学的要求,推动教学资源优化配置,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提高课程教学效率,为整个社会培养更多优秀合格的人才。

1教育生态学视野下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意义

(1)时展的需求。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促进信息技术不断升级,并逐渐应用到教学活动中。教育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应用,更新了人们的教学观念,促进教学模式创新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应该改变传统模式,注重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可以看出,运用信息技术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是时展的需求。

(2)人才培养的需要。当今人才间的竞争愈演愈烈,为了在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应该注重提高综合素质。学校需要顺应这种趋势,加强信息化教育资源的建设和应用,让学生掌握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学生素质。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让学生通过文字、声音、视频、图像获取知识,激发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更为有效地投入学习活动,提高信息获取能力,在学习中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适应将来工作的需要。同时还可以让学生深化对所学内容的探究,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传统教学模式的呼唤。传统教学模式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利于激发学生兴趣,难以让学生有效融入学习活动中。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建设促进这种教学模式转变,强调学生在课堂的主导地位和作用,让课堂教学变得丰富多彩,改变教师主导地位,激发课堂活力,学生也更加主动地学习知识。时代在发展变化,教师必须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和教学观念,注重信息化教育资源的建设和应用,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及学习效率。

2教育生态学视野下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的不足

尽管很多学校和任课教师都认识到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的意义,并尝试采取相应对策加强资源建设工作,让信息技术在教学中得到更为有效的利用。但由于一些学校的领导重视程度不足,相关制度不完善,已有制度没有有效落实,资金投入欠缺,硬件和软件设施管理维护不到位,制约了信息化资源的建设和应用,难以满足教育生态学的要求l 2l。应该有针对性地采取改进和完善对策,从而顺应时展,促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推动教育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3教育生态学视野下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与应用的对策

3.1重视软件和硬件设施建设,顺应教育信息化趋势

为推进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加强软件和硬件设施建设是必须的。总的来说,具体措施包括以下内容。

3.1.1增加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更新和升级计算机设备

在学校建立区域性的教育信息网络中心,部署校园网络教学支撑平台,推进网络教学,培养全新人才,全面推进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

3.1.2加强学校计算机维护和管理

充实学校计算机维护和管理人才,推动学校计算机维护和管理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为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提供保障。延长学校计算机机房的自由开放时间,给学生以充足时间接触信息技术,提高学生计算机使用能力,将其有效利用到学习活动中。

3.1.3重视信息化教育的软件建设和开发

加大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的资金资助力度,注重购买教学软件,使教学软件更多,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满足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需求。建立与教学软件相应的选择标准与评价标准,对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效果进行评价,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购买教学软件时,注重软件开发,提高开发技术和开发水平,使教学软件充分体现特色,发挥不同教学软件的优势和特点,优势互补,提高教学软件的质量和效果,注重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1.4建立信息化教育数据库

为提高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效果,有必要建立数据库。可以有步骤、有目的、有计划地建立多媒体教学素材库、微教学单元库、学科科学案例库、学科网站。统筹规划,实行数据库管理规范化,建立数据库检索系统,方便资料检索。建立教学网站,丰富学习资源,促进相互交流与合作,为学生学习创造便利。

3.2提高任课教师素质

面对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为促进资源的有效开发和信息技术的更好利用,任课教师应该主动学习,熟练掌握信息技术操作方法,主动参加培训,优化自身知识结构体系,掌握丰富的信息技术资源,指导教学活动。同时还要更新思想观念,创新教学方法,改进授课方式,发挥学生在课堂活动的主动地位,提高教学质量。同时,教师还要明确自己在信息技术教学条件下的角色和定位,在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学生应该成为课堂主体,教师教学时要围绕学生需求进行,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知识学习的引导者,加强对学生的引导,让他们掌握正确方法。提高课程开发能力,创新课程设置,优化课程内容,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促进课程教学效果的提升。

3.3注重信息化教育资源与课堂教学整合

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创设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从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走向开放式教育模式,有利于学生信息的获得或再创能力的提高。通过课堂整合,推动师生有效进行课堂互动,相互交流和学习,及时解答学生学习存在的困惑。信息技术为师生相互交流创设平台,有利于借鉴和学习,交流不同观点,取长补短,不断进步和提高。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和交流机会,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3.4完善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和教学评价系统

在教育生态学指引下,为促进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和应用,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对学生进行客观、全面的评价是十分必要的。要注重寻找学生的闪光点,让他们有效融入学习活动中,增强自信心,不断取得进步,激励学生更好地学习相关知识。注重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包括课堂出勤、课堂发言、平时测试成绩、任务完成情况等。倡导评价主体多元化,将教师评价、自我评价、同学评价结合,从多个不同角度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将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结合,促进评价方式不断改进和完善,为学生更好地学习信息技术知识创造便利,提供有效指导。最后,将学习任务评价和全面评价结合,培养学生自信心,激发学生兴趣。对学习成绩差的学生积极引导和鼓励,肯定学生成绩和进步,增加信心,注意挖掘学生特长和潜能,鼓励学生个性化发展,落实教学生态理念,推动信息化教育资源建设和有效应用。

生态资源监测范文第3篇

1.1多源遥感与定位观测有效结合提高监测精度

巴西国家空间研究院(INPE)等机构从上世纪70年代起就建立了以卫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的毁林监测技术思路,到LandsatTM和CBERS系列星等中分数据广泛应用,再到近年来SAR和Radarsat等能减少云雾影响的雷达影像的推广,遥感技术的发展使得监测结果精度显著提高遥感技术的应用解决了国土面积大人力资源不足与经济发展不快等因素的制约,确保了成果时效性和结果精度[6];实现了对亚马逊乃至全国森林主要分布区毁林开垦毁林放牧和滥砍滥伐现象的全方位跟踪监控和利用监管,切实提高了稽查成效此外,巴西遥感影像数据等基础资源免费共享,免费向环保农业林业等管理监测和科研机构提供遥感影像数据,支持各单位开展森林变化等各类数据的分析采集研究和监测工作,避免了基础资料重复购置,节约了成本,提高了监测时效性,为全面实时监测亚马逊流域的森林资源变化状况创造了条件,使得巴西森林与生态监测尽管起步较晚,却在短时期内取得了长足进展,在毁林监测等方面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同时,针对亚马逊流域森林破坏对区域生态功能环境变迁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建立了生态定位站点,建造了20个高达300m的温室气体通量观测塔,结合气象卫星,对地表水文大气养分循环土地利用与人类活动,以及CO2CH4N2O等温室气体通量进行连续跟踪监测在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过程监测计划中,在全国设立了12个长期生态研究站,每个站布设覆盖64km2长144km跟踪监测带,在其中5km×5km的范围内按1km×1km网格设固定观测样地,开展生物学调查生态系统过程监测,追踪生物多样性变化,以促进区域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管理。

1.2固定样地与景观尺度调查同步推进确保成果有效性

巴西森林资源清查将全国分为6大区域,以5年为一个调查周期,汇总产出全国森林分布图基于固定样地的森林蓄积量景观尺度的森林破碎化保护区资源状况和森林以外资源状况数据,以及森林对当地居民和社会经济影响数据等为确保清查成果的信度和效度,地面样地调查具体做法是通过在全国布设2200个样地群(每个样地由4个方向20m×50m的4个子样地群和样线组成),对幼苗幼树及直径10cm以上的林木和枯倒木进行实地测量,并在样地中心对土壤进行调查[3]与此同时,景观尺度遥感调查也同步进行,通过遥感判读获取景观水平的森林植被变化信息,另一方面通过社会调查了解当地社团如何看待和利用森林资源在每年清查工作中,将样地调查和景观尺度遥感调查同步进行,可同时掌握当地社团的森林资源保护和利用状况,使相关数据获取时间相对一致,确保了成果的说服力和有效性[7-8]。

1.3资源监测与行政执法协同合作保障监测实效

为减少行政干预,避免人出数据的情况,通过相互监督,避免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等行为发生,使项目实施快速高效,INPE及INPA等科研机构联邦环境部等部委下属部门各州政府部门环境稽查队巴西农业研究公司等单位建立了职责明确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实现了遥感信息提取采伐利用监测实地勘测稽查等各环节的无缝衔接遥感数据处理变化地块解译由INPE等独立的第三方机构承担,并通过互联网对外公开巴西环境与可再生自然资源研究所(IBAMA)每天根据INPE的遥感解译数据,定位新砍伐地块和砍伐发生时间,评定严重程度分森林保护区国有林和私有林确定警情和监管重点,通过数据传输终端在第一时间把信息传送给稽查队员开展现地稽查,查处违法行为,并定期汇总和报告,为联邦和州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提供了依据这种做法一方面使各稽查大队第一时间掌握了相关信息,可以及时开展现地稽查;另一方面,阳光操作的方式也引起联邦政府和相关部门的足够重视,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关注,减少了执法过程中的干扰,有利于公平公正处置各种违法行为,有效提高了森林资源监测的效率和权威性,也为政府制定相应政策提供了依据这种协同合作与快速反馈机制的建立,有力打击了非法采伐毁林开荒放牧等违法犯罪行为,保护了热带林资源,促进了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和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1.4国际多边援助与技术合作助推监测发展巴西在森林与生态监测特别是亚马逊流域森林动态变化的监测过程中,广泛开展了国际合作,对卫星影像数据雷达数据等不同数据源的监测效果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果以亚马逊森林为重点的热带林历来是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区域,为加强资源监管,促进森林可持续经营,自1999年起中巴合作研制的CBERS系列星成功发射并投入应用,为巴西政府实施相应监测计划,赢得亚马逊流域毁林状况的话语权提供了重要支撑[9]巴西林务局在FAO国家森林与生态监测评估计划的支持下,建立了新的森林资源清查体系INPE和INPA与FAO亚马逊合作条约组织(ACTO)美国NASA和环境部日本国际合作署(JICA)德国MaxPlanck研究所等机构广泛合作,争取资金技术援助,实施大规模的联合研究计划,开展技术培训和人才培养,为推进监测技术进步和提高森林与生态监测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撑这些国际合作项目的开展和取得的相应研究成果,对于提升巴西森林与生态监测水平和积极应对国际节能减排相关公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使巴西在大尺度生物圈监测毁林及土地利用变化与碳排放监测生物多样性评价与生态系统过程模拟等方面的研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2借鉴与启示

我国是一个森林资源相对缺乏的国家,林分质量不高森林资源总量不足人均占有率低生态功能脆弱产业发展相对滞后基础设施建设薄弱等问题仍很突出借鉴别国经验,促进森林资源培育,对于我国现代林业建设具有重要意义[10]巴西森林与生态信息采集成功管理模式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借鉴巴西监测工作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就今后我国森林与生态监测管理工作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2.1完善监测体系,促进信息共享

着力改革目前国家和地方监测各自为政评价指标内涵不一的状况,逐步实现向部门协作综合监测转变,提高数据采集的时效性,提升资源监测水平一方面统筹进行遥感数据的购置和处理,以中国资源卫星数据中心等为支撑,以各级规划或研究单位为用户,尽快研究民用遥感数据林业应用的范围和方法,制定相关制度,减少遥感等基础数据的重复购买,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要逐步建立国家和地方林业数据资源共享和合作机制,研究制定衔接规范的数据采集指标,避免数据重复采集;同时,还要逐步建立林业科研院所森林与生态监测机构的协同合作机制,实现森林资源监测和生态定位观测等联动,提升整体监测水平。

2.2健全管理机制,改进监测方法

适应现代林业建设需要,改进行政主导的监测体系,完善和改进工作方法,逐步实现由部门封闭监测向阳光监测的转变,提高监测成效首先要加强监测机构能力建设,推进实施由第三方机构承担森林与生态监测工作,减少行政干预,确保监测结果的客观性;其次要逐步完善清查成果信息制度,建立在线服务平台,使各级政府和社会更加及时地了解相关信息;再者要充分发挥行业监管与社会监督2个方面的作用,实现监测数据的及时通报和传达,试点网上公开,促进公开公平公正,提高监测工作的权威性和公信力;并且要改进森林采伐限额执行情况检查占用征收林地检查技术和手段,依托局直属院技术力量,广泛采用高分遥感技术,扩大监测范围,缩短监测时限,提高监测效率;最后还要加大国家财政支持力度,在人类活动频繁森林资源变化大的区域,实施以高分遥感为主的跟踪监测,增强监测针对性,提高监测为监管服务能力。

2.3加强国际合作,助推监测发展

着力强化森林与生态监测技术国际合作,实现由以单一目标为主的学术交流向长期的国际项目合作为主导的转变,促进监测技术发展,提升国际影响力一方面以国家林业局直属规划院和科研院所为主体,开展森林生态信息采集及管理技术研究,积极参与国际合作项目,提升我国在世界森林与生态监测技术标准监测方法制定等方面的话语权;另一方面依据生态工程建设目标,尽快开展林业重点生态工程固碳释氧等方面生态功能的监测评价,有效应对气候变化,拓展发展空间;再者要推进实施陆地生物圈与森林生态过程模拟生物多样性长期监测,丰富监测内涵拓展监测外延,促进森林与生态监测体系发展。

2.4发展资源高效利用技术,缓解保护与利用矛盾

生态资源监测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态学;生态监测;监测指标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及其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

中图分类号:Q1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环境问题不仅仅是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所排放的污染防治问题,而且包括自然环境的保护、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资源问题。人们开始认识到,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对环境生态的演化趋势、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动态监测与控制体系,这就是生态环境监测。可以说,生态环境监测是开展生态保护的前提,是实施生态管理的基础,是建立生态法律法规的依据。

一、生态监测

生态监测是采用生态学的各种方法和手段,从不同尺度上对各类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时空格局的度量,主要通过监测生态系统条件、条件变化、对环境压力的反映及其趋势而获得。从环境监测发展历程来看,目前所指的生态监测主要侧重于宏观的、大区域的生态破坏问题,它具有反映人类活动对我们所处的生态环境的全貌、有机综合影响的优点。

生态监测的对象可分为农田、森林、草原、荒漠、湿地、湖泊、海洋、气象、物候、动植物等。每一类型的生态系统都具有多样性,它不仅包括了环境要素变化的指标和生物资源变化的指标,同时还要包括人类活动变化的指标。

国内对生态监测类型的划分有许多种,常见的是从不同生态系统的角度出发,可分为城市生态监测、农村生态监测、森林生态监测、草原生态监测及荒漠生态监测等。根据生态监测两个基本的空间尺度,生态监测可分为两大类:宏观生态监测,微观生态监测。宏观生态监测研究对象的地域等级至少应在区域生态范围之内,最大可扩展到全球。微观生态监测研究对象的地域等级最大可包括由几个生态系统组成的景观生态区,最小也应代表单一的生态类型。

根据监测的具体内容,微观生态监测又可分为干扰性生态监测、污染性生态监测和治理性生态监测以及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生态监测。宏观生态监测必须以微观生态监测为基础,微观生态监测又必须以宏观生态监测为主导,二者相互独立,又相辅相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监测应包括宏观和微观监测两种尺度所形成的生态监测网。

生态监测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特点:

1综合性生态监测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交叉领域,涉及到农、林、牧、副、渔、工等各个生产行业。

2长期性自然界中生态过程的变化十分缓慢,而且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控功能,短期监测往往不能说明问题。长期监测可能导致一些重要的和意想不到的发现,如北美酸雨的发现就是典型的例子。

3复杂性生态系统本身是一个庞大的复杂的动态系统,生态监测中要区分自然因素(如洪水、干旱和水灾)和人为干扰(污染物质的排放、资源的开发利用等)这两种因素的作用有时十分困难,加之人类目前对生态过程的认识是逐步积累和深入的,这就使得生态监测不可能是一项简单的工作。

4分散性生态监测站点的选取往往相隔较远,监测网的分散性很大。同时由于生态过程的缓慢性,生态监测的时间跨度也很大,所以通常采取周期性的间断监测。

二、生态监测指标体系与优先监测项目

1生态监测指标体系

生态监测指标体系主要指一系列能敏感清晰地反映生态系统基本特征及生态环境变化趋势的并相互印证的项目,是生态监测的主要内容和基本工作。生态监测指标的选择首先要考虑生态类型及系统的完整性,一般说来,陆地生态站(农田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和草原生态系统等)指标体系分为气象、水文、土壤、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六个要素;水文生态站(淡水生态系统和海洋生态系统)指标体系分为:水文、气象、水质、底质、浮游植物、浮游动物、游泳动物、底栖生物和微生物八个要素。

从生态资源的环境价值、评价问题、所受的环境压力及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间关系的角度出发,生态监测指标可分为条件指标和环境压力指标,其中条件指标又可分为反映指标、暴露指标和生态指标。反映指标是关于生态系统中生物在各层次上(生物个体、种群、群落及生态系统)组合状况的环境特征的指标;暴露指标是关于反映生态系统中物理、化学和生物的压力大小的环境特征指标;生态指标是生态系统中受外来环境压力下,能满足生态系统中层次生物正常生活和循环的各种物理、化学和生物状况的指标;压力指标是关于自然力和人为因素影响生态系统发生变化的指标。

2生态监测指标体系的确定原则

生态监测指标体系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应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在可作为监测指标的众多要素中,科学性、实用性、代表性、可行性尤为重要。一般来讲,选择与确定生态监测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则:

2.1代表性指标应能反映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表征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

2.2敏感性确定那些对特定环境敏感的生态因子,并以结构和功能指标为主,以此反映生态过程的变化。

2.3综合性真实反映生态环境问题。

2.4可行性指标体系的确定要因地制宜,同时要便于操作。

2.5简易化从大量影响生态系统变化的因子中

选取易监测、针对性强、能说明问题的指标进行研究。

2.6可比性不同监测台站间同种生态类型的监测应按统一的指标体系进行。

2.7灵活性对同类型的生态系统,在不同地区应用时指标体系也应作相应调整。

2.8经济性尽可能以最少费用获得必要的生态环境信息。

2.9阶段性根据现有水平和能力,先考虑优先监测指标,条件具备时,逐步加以补充,已确定的指标体系也可分阶段实施。

2.10协调性多数生态环境问题已是全球性问题,所确定的指标体系,尽量和“全球环境监测系统”(CEMS)相协调,以便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

3优先监测的指标体系

优先监测指标体系必须满足对生态系统的生命支持能力进行评价的最大的要求。优先监测指标的确定原则是:当前受外力影响最大、可能改变最快的指标;反映生态系统的生命支持能力的关键性指标;有综合代表意义的指标。

根据专家意见和安徽省实际,下列指标可列入优先监测的指标体系中:全球气候变暖所引起的生态系统或植物区系位移的监测;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的分布及其栖息地的监测;水土流失面积及其时空分布和环境影响的监测;人类活动对森林、草原、农田等结构和功能影响的监测;水体污染对水体生态系统包括湖泊、水库、河流和海洋等结构和功能影响的监测;主要污染物(农药、化肥、有机物、重金属)在土壤———植物———水体中的迁移和转化的监测;水土流失生态平衡的监测;各生态系统中微量气体的释放通量与吸收的监测等。

三、结语

生态监测是环境监测领域的扩展和对环境监测的新的要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随着对生态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为满足更深层次的环境管理的要求,我们对不同的生态系统开展了一些生态监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张建辉,吴忠勇.生态监测指标选择一般过程探讨[J].中国环境监测,1996,4.

[2]王洪庆,陶战.农业生态监测指标体系探讨

[3]张增祥,彭旭龙.生态环境综合评价与动态监测的空间信息定量分析方法及应用

[4]刘晓强,申田,连兵.生态环境监测的关键问题研究

生态资源监测范文第5篇

据常态测算,稻田可维持近10cm的水层,遇到暴雨可达15cm。每公顷稻田比旱地多蓄水1500m3。稳定水稻生产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石,一旦改变用途,夏季对雨水的调控能力就会下降,易造成水涝带来环境破坏。再次,生物入侵威胁到生物生态环境健康。外来物种入侵是生物多样性衰减和丧失的三个原因之一,而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一旦多样性受到了严重威胁,物种灭绝速度就会不断加快,遗传多样性急剧贫乏,生态系统严重退化,这些都将加剧人类面临的资源、环境、粮食和能源危机。最后,湖泊富营养化造成水体自净能力下降。现代工业进程加速了水中植物营养成分(N、P等)的过量积累,水体营养过剩,藻类等水生生物大量繁殖,致使水体处于严重缺氧状态,并分解出有毒物质危害水质生态环境。2007年无锡太湖饮用水水源地蓝藻的大面积爆发后,《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紧急出台,环太湖五市的苏州、无锡、常州、嘉兴、湖州频频推出重磅应急机制和措施应对日益恶化的水生生态,生态监测的开展刻不容缓。

2生态监测的学科综述

生态监测一直是较为争议的,主要表现在生态监测与生物监测的相互关系上,认为生态监测包括生物监测,如刘培哲认为生态监测是生态系统层次的生物监测,是对生态系统的自然变化及人为变化所做反应的观测和评价。生态监测包括生物监测和地球物理化学监测两方面内容。金岚等将生态监测与生物监测统一起来,将二者统称为生态监测,认为生态监测是环境监测的组成部分,是利用各种技术测定和分析生命系统各层次对自然或人为的反应或反馈效应的综合表征,来判断和评价这些干扰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危害及其变化规律,为环境质量的评估、调控和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前者侧重在对生态系统的反应方面,后者则包括生态系统各个层次,即对个体、种群、群落乃至生态系统对外干扰的反应进行监测。这种观点表明,生态监测是一种监测方法,是对环境监测技术的一种补充,利用的是“生态”来做“仪器”进行监测环境质量。

3生态环境影响评价

在工作中,我们主要通过对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I)来对一个区域进行生态的宏观评价。生态环境指数(EcologicalEnvironmentIn-dex)是指反映被评价区域生态环境质量状况的一系列指数的综合。EI=0.25×生物丰度指数+0.2×水网密度指数+0.2×植被覆盖指数+0.2×(100-土地退化指数)+0.15×环境质量指数生物丰度指数=Abio×(0.35×林地+0.21×草地+0.28×水域湿地+0.11×耕地+0.04×建设用地+0.01×未利用地)/区域面积。式中:Abio=692.096020,全国生物丰度指数归一化系数。归一化系数=100/A最大值,A最大值指某指数归一化处理前的最大值。植被覆盖指数=Aveg×(0.38×林地面积+0.34×草地面积+0.19×农田面积+0.07×建设用地+0.02×未利用地)/区域面积。式中:Aveg=601.110997,全国植被覆盖指数的归一化系数。水网密度指数=Ariv×河流长度/区域面积+Alak×湖库(近海)面积/区域面积+Ares×水资源量/区域面积。式中:Ariv=71.768110,全国河流长度的归一化系数;Alak=805.664908,全国湖库(近海)面积的归一化系数;Ares=88.36616016,全国水资源量的归一化系数。土地退化指数=Aero×(0.05×轻度侵蚀面积+0.25×中度侵蚀面积+0.7×中度侵蚀面积)/区域面积。式中:Aero=146.33,全国土地退化指数的归一化系数。环境质量指数=0.4×(100-ASO2×SO2排放量/区域面积)+0.4×(100-ACOD×COD排放量/区域年均降雨量)+0.2×(100-A-SOL×固废排放量/区域面积)。式中:ASO2=1.725721,SO2的归一化系数;ACOD=0.052749,COD的归一化系数;ASOL=2.424802,固体废物的归一化系数。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