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再生资源产业分析

再生资源产业分析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再生资源产业分析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再生资源产业分析

再生资源产业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废旧机电产品;产业链关键技术;博弈论

中图分类号:F40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3)02025103

1引言

随着人类文明的高度发展,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为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环境友好和资源节约为宗旨的循环经济得到了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将传统单向的经济发展模式进行生态化转型,即将资源开发、利用的传统产业链转变成资源开发、利用、回收再利用的生态产业链。其中再生资源产业成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关键性产业。在发展循环经济中,尹琦、肖正扬最早提出生态产业链的概念,认为生态产业链是指依据生态学的发展原理,以恢复和扩大自然资源存量为宗旨,为提高资源基本生产率和根据社会需要为主体,对两种以上产业或产品的链接所进行的设计或改造并开创为一种新型的产业系统的系统创新活动\[1\]。这种生态产业链是通过在企业内部、企业之间建立产业链乃至大范围建立循环工业网络以实现物质的最优循环和利用,其中某个企业的工业“排泄物”通过系统的自身循环或外循环方式,再生转化为本企业或其他企业的“营养”来源。此概念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讲,只强调生态学原理,忽略了社会背景下产业链上各环节点之间的相互作用,未能指明产业链上各环节在实现提高资源基本生产率时循环的优先顺序。仍有学者从资源循环的角度对生态产业链给出界定,认为生态产业链是指某一区域范围内的企业模仿自然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以资源(原料、副产品、信息、资金、人才)为纽带形成的具有产业衔接关系的企业联盟,以实现资源在区域范围内的循环流动\[2\]。此概念的提出明确了衔接产业链的关键环节点,但忽略了一定区域范围内各企业之间的主观能动性,及在产业链上各个层面的企业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本论文对循环经济中的再生资源产业链进行了研究,兼顾了利益最大化这一指标在再生资源产业发展中的影响。

2再生资源产业链链接技术的内涵和定义

再生资源产业是循环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产业。再生资源产业是通过发展再生资源产业园区的形式,将可回收再利用的资源集中在园区中进行统一的拆解、再加工。园区中实行统一的环境技术标准,废弃物处置排放标准。这一过程避免在处理再生资源过程中产生的二次污染。而废旧机电产品产业链就是依据再生资源从回收至拆解再至深加工这一过程所形成的链条模式,它是循环经济产业链的一部分。具体来说过程如下:循环经济型工业系统中,同时存在着多种资源,这些资源通过类似于生物食物营养联系的工艺生产关系形成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链条,这就是“循环经济产业链”。它既是一条能量转换链,也是一条物质传递链。物质流和能量流沿着产业链逐级逐层次流动,原料、能源、废物和各种环境要素之间形成立体环流结构,能源、资源在其中反复循环获得最大限度的利用,最终使废弃物资源化实现再生增值。

在由一系列制造型企业和服务型企业组成的循环经济工业区内,企业间按工业“食物链”和闭路循环实现园区、企业和产品三个层次的管理。通过园区内数十家工厂的数百个不同种类、不同品质、不同大小的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进行集成、分析,最终形成物质充分循环利用、能量交换梯级使用和环境源头治理的循环产业链和循环生产网络。循环经济工业园区内彼此靠近的工业企业或公司的这种相互依存、类似于自然生态食物链过程的“工业系统”。

再生资源产业链是以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发展原理为基础,着眼于链条上再生资源产品拆解后的资源流向,通过由再生资源产品原材料的回收、拆解及深加工企业组合而成所形成的企业群,构成资源、企业、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上下游关系。由于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大多数是对废旧机电产品回收、拆解再利用,因此,废旧机电产品产业链结构是决定企业、园区及整个区域的再生资源产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2013年2月绿色科技第2期

刘光富,等:废旧机电产品产业链链接技术研究经济与管理

国内外学者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已有较多的成果。在循环经济产业链的研究方面,陈瑾瑜等从博弈论的角度对构建生态产业链进行了分析,提出在产业链实现帕累托最优策略组合的措施\[3\]。王兆华等对生态工业园区内的产业链间的共生机理、共生模式作出了研究,并基于共生原理对生态产业链结构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4\]。徐大伟和王子彦介绍了生态工业园的发展先驱——卡伦堡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历程,并运用共生理论对生态产业链中的企业链接关系进行了充分的分析比较,主要集中在关键项目、层级关系与互补性、多样性,资源的利用效率的研究分析\[5\];柴金艳在研究生态产业链的基础上,提出循环经济产业链,其兼顾生态学和工业控制系统原理,遵循循环经济3R原则的优先次序,从内涵和形式上进一步完善了生态产业链的概念,并将循环经济产业链划分为处级、复合和耦合3种不同的类型\[6\]。

从研究的内容和方法上看,国内大多学者重点通过博弈论等经济学方法及系统耦合等生态学理论对循环经济产业链进行了构建与分析。这些研究大多从定性的角度分析了影响产业链构建的关键环节,并静态的分析了循环经济产业链之间的衔接要素,忽略了产业链上资源的动态流向的问题,未对产业链上所产生的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及经济效益做出评价。

3废旧机电产品产业链的提出

废旧机电产品产业链是再生资源在循环经济产业链流向上的具体应用。其产业链上的关键技术包括废旧机电产品的拆解技术、破碎技术、分选技术和回收技术。再生资源产业园区中废旧机电产品的拆解是再生资源产业链加工上的一个基础环节,它是运用机械拆解与手工拆解相结合的方式实现的。破碎技术是利用仪器或者设备克服固体废物质点间的内聚力而使大块固体废物分裂成小块或将小块固体废物颗粒分裂成细粉的过程。分选技术是根据粉碎物料中各组成物的物理特性的差异性,如密度、粒度、导电性、导磁性及表面特性等差异,采用质选、磁选、电选、涡流分选、形状分选、光学分选、气力分选及浮选技术来进行各个组分的分离富集,从而达到回收金属的目的。而回收技术就是通过回收工艺方法回收拆解、破碎过程中产生的金属及塑料,以避免二次污染。这些关键技术构成了再生资源产业链上加工的重要环节。再生资源通过关键技术的集合,结合不同的回收体系及对再生资源深加工程度构成当前我国两种区域产业链模式,一为集中式区域产业链模式,二为松散式区域产业链模式\[7\],其链接模式如图1所示。

集中式区域产业链链接模式与松散式产业链链接模式的主要区别在于深加工是否在园区内进行。当对再生资源进行拆解、处理后,以再生资源为原材料对其再加工,生产出新的产品,这种模式为集中式产业链链接模式。同样,如若对再生资源进行拆解、处理后,未进行深加工,而直接将其作为原料销售进入市场,则为松散式区域产业链链接模式。这两种链接模式在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园区的建设中都占有一定的比例。

图1废旧机电产品产业链链接模式4废旧机电产品产业链链接技术构建的

参考因素在构建废旧机电产品产业链链接模式的过程中,本论文运用博弈论的方法,对影响其产业链链接模式的要素做出了分析。根据现阶段我国再生资源产业园区的发展情况,拆解、破解、分选及回收的处理流程已日渐确立,两种产业链链接模式存在差异的关键因素大多数集中在是否具有深加工这一流程上,因此,在产业链构建的过程中,对此流程在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上产生的影响进行重点探讨。博弈论的观点,是强调以个人理性为前提,在给定的约束条件下追求效用最大化。园区是否引入废旧机电产品深加工的企业主要从两个角度进行考虑: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企业是否入驻园区主要从经济效益的角度进行考虑。园区和企业博弈的支付矩阵如表1所示。

表1园区和企业博弈的支付矩阵

支付矩阵1213深加工企业入驻1213不入驻园区1213引入1213-C1-C3+U1+E0

-C2-C4+U21213-C3-E00不引入1213-C1+U1+E0-C2-C41213-E00

其中,C1表示园区监管企业所产生的成本,C2表示深加工企业入驻园区后所产生的成本,C3表示园区引入深加工企业而给予的优惠政策所产生的成本, C4表示深加工企业为入驻园区而产生的成本, U1为深加工企业入驻园区后为园区产生的效益,U2为深加工企业入驻园区后得到的优惠,E0为深加工企业入驻园区后产生的环境效益。

园区及企业的策略取决于表1中各项收益的相对大小。考虑到发展再生资源的现实意义,为使园区及深加工企业达到双赢,支付矩阵的值是大于零,即最佳状态是园区引入深加工企业,深加工企业主动入驻园区。则意味着需下式成立:

-C1-C3+U1+E0>0

-C2-C4+U2>0

此式表明影响园区是否愿意引入深加工企业的关键因素在于企业入驻后,其为园区创造的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是否大于原先为引入深加工企业而产生的成本。同样,深加工企业是否愿意入驻园区的关键因素在于入驻园区后所得到的优惠是否大于其入驻园区前后所产生的成本。但由于这里环境效益的值是大于等于或小于零的,故在对环境不产生影响的情况下,园区可以选择不引入深加工企业,而深加工企业也可以选择不入驻园区。

5废旧机电产品产业链链接技术的优化

从博弈论的角度可以看出,我国废旧机电产品产业链链接模式是否将深加工引入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内的重点因素是,其入驻园区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将深加工企业引入园区内可以扩展上下游企业,延长废旧机电产品产业链的链条长度,节约因资源流动所产生的物流成本。但新建或迁入园区内部也可能会对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这些因素都需要进行综合考虑。因此,在原来提出废旧机电产品产业链链接模式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优化。对园区内深加工的企业引入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及经济效益评估模式,并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具体模式如图2所示。

图2优化后再生资源产业链链接模式6结语

再生资源产业是发展我国循环经济的重要产业,也是处理、解决我国日益增长的废弃物的重要途径。然而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在兼顾环境效益的同时,也需要注重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一方面依靠国家的大力支持,另一方面依靠再生资源企业的发展。经济效益是企业得以维持的重要衡量因素,因此正确评估再生资源的市场需求对再生资源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此情况下,就需要园区评估中心对其做出科学准确的评估。

我国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步入成熟阶段,再生资源产业园区的发展也逐渐步入了饱和阶段。再生资源产业不仅为我国减轻了环境压力,也带来了经济效益。然而,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建设需要大量的土地等资源。因此,随着土地等资源越来越匮乏,生态环境的压力越来越大,正确评估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建设的必要性就具有了现实意义。

我国再生资源产业的发展是在借鉴其他国家的基础上,结合本国国情,探索出的一条发展之路。发展的过程中必有成败得失的地方。注重再生资源产业园区监管及反馈有利于修正发展中的不足,确保实时调整的同时,也符合科学管理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尹琦,肖正扬.生态产业链的概念与应用\[J\].环境科学,2002,23(6):114~118.

[2]唐晓华,王广凤,马小平,基于生态效益的生态产业链形成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7(11):121~127.

[3]陈瑾瑜,王朝全.博弈论在构建生态产业链中的应用分析\[J\]. 生态经济,2007(10):87~90.

[4]王兆华,尹建华.生态工业园中工业共生网络运作模式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5(2):80~85.

[5]徐大伟,王子彦,谢彩霞.工业共生体的企业链接关系的分析比较——以丹麦卡伦堡工业共生体为例\[J\].工业技术经济,2005,24(1):63~66.

[6]柴金艳.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优化\[J\].中原工学院学报,2006,17(6):12~16.

[7]刘光富.废旧机电产品综合利用工业园区产业链关键技术开发及集成示范\[D\].上海:同济大学,2011.

再生资源产业分析范文第2篇

目前我国的再生资源主要有紫杂铜、黄杂铜、废熟铝、废生铝、软杂铅、硬杂铅、极板铅、废锌、不锈钢炉料、重型废钢、中型废钢、统料废钢、轻薄料、灰口铁、白口铁、黄板纸、旧报纸和书本,共18种。可以看出,紫杂铜与黄杂铜虽然是不同的再生资源产品,但是其主要成分相同,通过一定的物理化学处理后二者便可以相互转化和替代,同样,铝、铅、铁和纸质品也存在类似的替代关系。值得注意的是,跨种类的再生资源也存在替代关系,例如,铁的合金在诸多领域可以代替价格较高的铜,精加工的纸包装可以取代部分金属包装物。这类替代关系随着技术的进步会变得愈加多样而紧密。可见不同种类的再生资源之间存在着复杂的替代关系,各个产品之间相互联系构成了复杂的关系网络。

模型描述

假设关联网络中包含N种再生资源,其价格的观测时间区间为t0,t0[+T]。在观测区间的任意时点t的再生资源i的收益率为:作为阈值。bij取0或1分别表示节点i和j有边或无边相连。以不同的再生资源为节点建立网络,该网络为无向无权网络,节点之间连边的有无表示股票之间价格波动的相关性是否显著,从而刻画出市场内部异质再生资源的价格联动关系。

分别采用节点的度来描述再生资源替代程度大小。一个节点的度k指的是与该节点相连的其他节点的数,度反映了复杂网络中节点与边的连接关系,某种再生资源的度越大表明与其他再生资源的联系越紧密。度为k的节点的概率称为度分布,是网络的一个重要统计特性。度分布服从幂律分布特征p(k)∝k-γ,则称该网络具有“无标度”性质。

数据选择

本文采集了北京再生资源市场从2009年2月到2011年12月的再生资源价格月度数据,数据由《全国再生资源市场信息》汇总计算而来,其中再生资源品类包括紫杂铜、黄杂铜、废熟铝、废生铝、软杂铅、硬杂铅、极板铅、废锌、不锈钢炉料、重型废钢、中型废钢、统料废钢、轻薄料、灰口铁、白口铁、黄板纸、旧报纸和书本,共18种,将其分别记作A1,A2,…,A18。由于2008年金融危机严重影响了整个宏观市场环境,故而数据选择从2009年开始。北京再生资源市场是我国发展最早、影响最广泛且再生资源品类最齐全的再生资源市场,具有较好的代表性,可以反映我国再生资源市场的价格波动及交易情况。

实证分析

以不同的再生资源为节点,资源间的替代关系为边,利用UCINET软件建立相关网络,见图1。

1无标度特性分析

考察再生资源价格波动关联网络的度分布发现,它并不符合幂律分布,说明再生资源价格波动关联网络不是无标度网络,目前的再生资源市场发展还不完善,相关市场机制还不成熟。不过我们也看到,各节点之间的连接状况(度数)表现出不均匀分布性,大多数节点度数较小,仅有少数节点度数较大,已经开始表现出无标度的趋势。如图1所示,黄板纸(A16)、旧报纸(A17)、书本(A18)、灰口铁(A14)等度数较大,处于网络的中心位置,这些具有较大度的节点称为网络的Hub点即中心节点,对于网络运行发挥着重要作用;黄杂铜(A2)、极板铅(A7)等节点的度数较低,替代强度较小;软杂铅(A5)的度为0,故而从网络中剔除。

2集聚系数分析

通过计算机仿真得出,整体网络集聚系数为0556,表现出强集聚性,这表明北京再生资源价格波动关联网络各节点之间形成短距离联系的可能性较大。大多数节点具有较大的集聚系数,少数节点表现出较小的集聚系数,如紫杂铜(A1)和废生铝(A4)的集聚系数为0、废熟铝(A3)的集聚系数为01、硬杂铅(A6)的集聚系数为0167。因此,集聚性不仅取决于节点之间的联系,还取决于节点的分布。总体而言,北京再生资源价格波动关联网络的集聚系数在空间分布上不具有连续性(图2)。

3平均路径长度分析

在北京再生资源价格波动关联网络中,网络平均路径长度代表再生资源价格波动的深度,即网络中两点要通过尽量少的连接就能够建立关联。北京再生资源价格波动关联网络中,平均最短路径长度仅为1809,表明2个节点间的分离程度很小,平均只需要不到2次中转就可以将网络中任意2个节点连接起来。网络具有很短的平均路径长度和较大的集聚系数,网络的整体结构表现为“小世界网络”。

4节点度分析

对北京再生资源价格波动关联网络节点的度分布进行分析,得出节点的平均度为6,即每个节点平均与其他6个节点有直接关系。度的积累分布符合指数分布特征(P(k)=1146×e-0133k,R2=0932),且具有较高的置信水平。多数节点只连接了较少的再生资源,少数节点连接了较多的再生资源,因此节点度越大,越可能与更多的节点发生关系,其价格影响力越大(图3)。

结论与思考

再生资源产业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逆向物流;调查;分析;辽宁省

中图分类号:F2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2-0165-03

一、概述

逆向物流企业包括传统的由制造/再制造厂销售分销商消费区域的正向物流,又包括由消费区域检测中心制造/再制造厂的逆向物流。正向物流是市场需求驱动的,而逆向物流则是一个供应驱动的物料流。整个过程是闭环的,再制造品类型不变,再制造品和新产品共用销售网络,两种产品的市场分相同与不相同两种情况进行考虑。在该网络中,可以把从消费区域收集报废产品检测中心检测拆卸制造/再制造厂视为逆向物流即再制造品原材料采购过程,把制造/再制造厂批发商消费区域看成再制造品的正向物流即销售过程(和新产品共用同样的销售网络),这样就构成供、产、销的再制造全过程。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资源消耗量的进一步增加,发展循环经济刻不容缓,充分利用资源、做好逆向物流工作更为迫切。为全面掌握辽宁省逆向物流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项目组于2012年4—6月对辽宁省典型的逆向物流企业进行了专项调查。

二、调查企业

1.沈阳明泰逆向物流有限公司。沈阳明泰逆向物流有限公司,坐落于辽宁省沈阳市东郊著名风景区棋盘山下,与世博园相毗邻的沈阳市东郊开发区东陵街道三家子村,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沈阳明泰逆向物流有限公司主要经营业务为轮胎翻新,厂区占地12 000平方米,厂房建筑面积6 000余平方米,为沈阳市“花园式”企业,是中国轮胎翻修与循环利用协会的会员单位,现已成为常务理事单位。

2.沈阳中弘逆向物流有限公司。沈阳中弘逆向物流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1月,注册资本金11 250万元人民币,注册地在沈阳市近海环保产业园,公司已经投资3亿元人民币,建设占地面积100亩的沈阳再生资源生态产业园。该公司主要经营业务为废旧汽车回收利用,具有年集散、加工100万元吨再生资源的能力,是国家第二批循环经济试点项目。

3.沈阳秋实逆向物流有限公司。沈阳秋实逆向物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8年10月,注册资本金5 000万元人民币,是同沈阳秋实逆向物流集团有限公司与法库供销总公司共同出资组建,注册地点在沈阳市法库县东湖新城物流经济区内。公司以建设县域再生资源回收示范体系为目标,投资3 000万元在法库县建设一个集再生资源回收分拣、旧货交易、报废汽车回收于一体的再生资源集散中心。

4.大连圣达逆向物流有限公司。大连圣达逆向物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注册资金人民币3 300万元,公司按照“开垦再生资源,拓展资源再生产业链”的经营战略,建设从“废弃物—再生资源—产成品”转变的逆向物流产业链,形成特有的“静脉产业”运营体系,通过几年的开拓发展,现已成为专业从事再生资源回收、逆向物流、进出口贸易、工业加工为一体的产业集团,形成了以废纸类、废金属类、再生树脂类为主要产品的原材料供应基地。公司下设两家全资子公司:大连圣达塑料工业有限公司,大连系民环境资源有限公司。

5.丹东宝华逆向物流有限公司。辽宁宝华逆向物流有限公司是辽宁省环保局批准,东港市政府举办,由辽宁宝华实业集团投资建设的循环经济项目,是辽宁省唯一一家对“七类废物”进行废物拆解、分类回收及加工处理的公司,坐落在辽宁省“五点一线”丹东产业园区东港分园区内,是丹东产业园区重点实施项目之一。公司规划面积近2 000亩,一期工程现已全面开工建设,占地面积为66.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为71 227平方米。项目总投资为5亿元。年可拆解废料(废电机、废线缆等)50万吨,生产废钢铁30万吨,废铜5万吨,废铝10万吨,废塑料5万吨,实现销售收入63 652万元,实现税金2 777万元,总投资收益率为37.66%。

6.铁岭鑫兴逆向物流有限公司。铁岭鑫兴逆向物流有限公司落户在安民机械装备制造产业园区,是由沈阳阻燃电缆有限公司投资兴办的两家企业,是集有色金属回收加工为一体的逆向物流企业。项目一期计划投资2亿元,占地面积108亩。

7.抚顺业鑫逆向物流有限公司。辽宁省抚顺市业鑫逆向物流有艰公司创建于2006年,公司位于抚顺市望花区,距抚顺市火车站8公里。该公司主要是以金属产品回收加工为主,固定资产投资3亿元,占地面积60 000平方米,员工人数100人,厂内拥有工程人员及高素质技术人员,面对市场激烈的竞争始终坚持在任何时候为用户提供满意产品和服务,全方位满足用户的要求。

上述辽宁省典型逆向物流企业情况(如表1所示)。

三、辽宁省逆向物流企业发展现状

1.再生资源回收行业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随着辽宁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逆向物流业发生很大变化。辽宁省从事逆向物流及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的规模以上企业达452家,回收网点的经营面遍及辽宁全省,从业人员20多万人;2010年辽宁省回收各类废旧物资总量超过700万吨,其中废钢铁300余万吨、造纸原料140余万吨、废有色金属20万余吨、废塑料10万余吨、废玻璃80余万吨、报废汽车2.3万台,其他各类废旧物资100余万吨,年回收总额超过300亿元,逆向物流及再生资源也已成为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再生资源产业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不可再生资源;社会成本;外部性;合理开发;西部地区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6-0135-02

不可再生资源也称可耗竭资源,包括各种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以及非能源矿物质诸如铜、铁矿、重晶石等,它们是经过数百年的地质演变而形成的,储量固定不变,在某一时点上的任何使用都会减少后续时点可使用的数量,因此具有有限性和不可再生性。近年来,随着中国工业经济陕速发展,当代人急功近利的索取欲,使得资源被过度开发,普遍存在高消耗、高污染、资源利用率低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导致资源耗竭和环境恶化,由此凸显出一个不可再生资源不合理开发的高昂社会成本问题。因此,对于不可再生资源的一个核心问题是:如何从社会成本的视角规制不合理开发方式,以求得不可再生资源的合理开发。

一、不合理的开发方式导致极大社会成本

(一)社会成本的概念

社会成本是人类社会各利益主体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过程中,由于对资源利用的争夺冲突,而引发的不直接由索取者承担而给其索取者自身和非索取者带来的负效应,最终是整体社会资源的不合理损失。社会成本最原始形态的物质表现是公共物品的随意获取和利用,如水、空气等。而随着利益主体的争夺冲突加剧,这部分物品在许多地区逐渐地转化为经济物品。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这部分物品现在是并且将来还会是利益主体之间争夺的焦点。上述公共物品转化为经济物品的过程,简而言之,是一个资源利用的过程。这样社会成本损失问题的解决就转化为将资源不合理利用改造为合理利用的过程。

(二)不可再生资源开发与高昂社会成本现状

目前,中国西部地区不可再生资源利用中产生高昂社会成本的现象表现为两个方面:

1.资源利用效率明显偏低,浪费严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资源开采阶段浪费严重。中国不可再生资源总回采率仅为30%,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0%,对共生、伴生矿进行综合开发的只占1/3,综合回采率不足20%。二是生产过程中资源消耗量高。中国以位居世界第二位的资源消费总量支持排名世界第三位的GDP,单位GDP的资源消耗高于同等发展水平的国家。中国的能源消耗强度远高于发达国家,甚至高于印度等发展中国家。三是废弃资源回收率低。中国不可再生资源的总回收率只有30%比国外的先进水平低20%。

2.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由于开发成本、技术等因素的制约,中国不可再生资源的粗放型、掠夺式开发比较普遍,从而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二氧化硫超标排放,大气浮尘指数过高;二是“挖地球”式的采掘生产作业方式严重破坏地表植被;三是地下过度开采造成地面塌陷,危及当地居民与生态的安全。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造成了资源开发的高昂社会成本。

(三)贵州重晶石矿产资源开发现状

重晶石是一种最重要的含钡矿石,是制取金属钡及钡化物的主要工业原料。贵州省重晶石已探明资源储量排在广西之后,列全国第二位,可采储量1395.5万吨,全国排名第一。且资源分布集中度高,87.6%的资源储量集中在黔东南州天柱县大河边,8.35%资源储量分布于安顺市镇宁县。贵州重晶石资源量大、质优,且分布集中,是国内乃至全球集约发展钡盐特色产业最具优势的地区。由于历史的原因。贵州重晶石资源的开发利用,长期停留在分散开矿、磨粉出售原矿或重晶石粉的初级阶段,并末形成产业。尽管近年有所改善,但总体开采状况仍不乐观,主要表现为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式开采经营模式,循环经济产业链尚未形成,生态环境面临较大压力。开采企业普遍存在“小、散、乱”的现象,资源回收率低,选矿水平低,废石和尾矿乱堆乱放;资源未能有效利用,特别是大中型矿床未能做到规模化和集约化开发,浪费严重。这种无序开采带来的极大负外部性亟待规制。

二、资源不合理开采造成高昂社会成本的原因

1.矿产资源的产权模糊与社会成本。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矿产资源属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其在经济收益分配上体现为国家获得开发矿产资源的资产收益,资源开采企业只为开采出来的资源交税,而不必为矿藏长期的整体收益“负责”。因为矿产资源是全民所有,就是全民负责,而全民负责往往会导致无人负责,这实质上是矿产资源的产权模糊。资源开采企业的短视行为因产权模糊而产生,一旦面对旺盛的市场需求,短期丰厚利润的诱惑使企业“丢瘦拣肥”,进行“掠夺式”开采,造成资源浪费,严重破坏不可再生资源的可持续开发。

2.生产外部性与社会成本。“外部性”是一个经济学概念。萨缪尔森在其著名《经济学》中,对于外部性是这样定义的:外部性是指一件事对于他人产生有利(正外部性)或不利(负外部性)的影响,但不需要他人对此支付报酬或进行补偿的活动。当私人成本或收益不等于社会成本或收益时,就会产生外部性。资源开采企业的短视行为一方面满足了企业自身的利益需要,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不可再生资源在开采时期的巨大浪费和环境破坏,资源开采企业不为此而付出代价,外部性就产生了。这与资源的长期有效利用目标是相背离的,必然会带来整个社会的福利损失。

三、不可再生资源合理开发的规制思考

(一)改革资源税促进不可再生资源生产外部性内部化

如何有效开发不可再生资源是关系到中国西部“资源富集”地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而当前资源税改革所面临的直接问题就是如何在资源开采阶段减少浪费及减轻生态破坏,从而降低因生产外部性带来的社会成本。中国现行资源税存在较多不合理因素,如现行资源税征税范围过窄,调节广度不够,课税税额过低,计税方法不尽合理,税收调节效率低下等等。针对矿产资源生产外部性带来的高昂社会成本。急需对中国资源税进行改革。

1.扩大资源税的征税范围。将水资源、森林和草场资源等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且极易因资源开采外部性而受严重破坏的基础自然资源纳入征税范围,真正体现资源税的保护功能,使矿产资源地区生态保持良好,资源可持续开发,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2.采取从价定率的征税方式,设计合理的资源税税率。从价定率的征税方式可以将资源税收入与企业获得的级差收入内在地联系起来,使资源开采企业获得的收入在价格上涨时增加,应缴的资源税也相应增加,当价格下跌时,资源开采企业获得的收入减少,应缴的资源税也相应减少,这可以更

好地解决目前存在的企业税负不均衡、不对等问题。为了避免为获取短期超额利润而出现的采富弃贫现象,应将因资源自然条件不同产生超额级差收入部分收归政府,从而避免资源开采企业的短视行为。另外,应将税率与资源回采率相联系,使企业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兼顾资源的有效利用。

总之,地方政府部门应根据本地区资源环境实际状况,采取恰当方法,力求准确评估资源开采对环境的损害程度,采取相应的征税方式使资源开发带来的外部性内部化。

(二)促进产权市场化,强化政府监管

为保障国家和矿业企业双方的财产及收益基本权利,可通过招投标、公开拍卖等方式促进探矿权和采矿权出让进一步市场化,使一级市场向着公开化、公平化的方向发展。对二级市场交易问题进一步探索,逐步完善矿业权二级市场交易流转制度,培育矿业权二级市场,实现矿业权的有序流转,以加快探矿资本的回收,有利于缓解矿业资金的紧张状况,促进矿产资源的顺利开发。同时,要积极培育矿产资源市场交易评估的中介组织,使矿业权市场交易及矿产资源税的征收都建立在科学评估的基础上,在政府有效监管下健康运行。

(三)通过资源合理定价,促进资源合理配置

资源税的改革直接影响到资源产品的价格,中国目前资源税平均费率较低,加大对自然资源流量征税,自然会提高自然资源价格。资源价格的提高既可以体现不可再生资源的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又让人们意识到资源的枯竭性,以此鼓励并促使人们节约资源,更多地使用人力资源或可再生资源替代不可再生资源,通过科学技术进步来提高劳动生产率,缓解不可再生资源的枯竭困境,促进资源合理配置,使不可再生资源可持续开发。

(四)发展生态工业,减少环境破坏

以生态工业促进不可再生资源的开发,是降低因资源开发外部性产生的社会成本的有效途径。生态工业是模拟生态系统的功能,建立起相当于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还原者”的工业生态链,以低消耗、低(或无)污染、工业发展与生态协调为目标的新型工业。根据生态工业的生态链系统,把不可再生资源开采放人工业生态链相关环节。发展生态工业,需要构建工业生态化政策体系,把工业生态化和可持续发展理论植入工业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全过程,运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综合规制各生态链环节协调发展,以有效减轻环境破坏,降低社会成本。

参考文献:

[1]徐 娟.不可再生资源合作开发的博弈分析[J].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08,(9):88-89.

[2]董 颖.资源环境因素对资源型产业群发展的影响分析[J].生态经济,2007,(7):37-41.

[3]彭燕燕.傅建设.资源利用角度社会成本新思考[J].统计与决策,2009,(2):2.

[4]张伟.资源环境约束下西部地区矿产资源型产业发展模式研究[J].改革与战略,2008,(7):115-116.

[5]贵州省经济贸易委员会.贵州省化学工业协会[z].贵州省重晶石开发利用指导规划,2009:2-4.

[6]曲振涛.杨恺钧.规制经济学[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59.

再生资源产业分析范文第5篇

循环再生产业是直接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资源保障、环境保护和生态安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具有高度正外部性和弱市场竞争性,明晰其价值贡献边际、确立外部收益内部化是产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研究其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十分必要。循环经济运行机制是当前学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尤其是从价值链视角进行分析的研究众多,但是从产业层面分析其价值形成及实现尚不多见。本文聚焦于循环再生产业价值活动的微观机制和市场过程,试图构建其市场实现机制。

一、循环再生产业的价值形成

1、循环再生产业的价值来源

对循环再生产业的价值分析是建立在生态价值观基础之上的,即基于3R1H四原则的生态经济价值补偿和价值创造。循环经济不仅仅是一个需要投入的经济活动,还存在巨大的利润空间,主要的收益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废弃物转化为商品后产生的经济效益,二是节约的废弃物治理和排污成本。这种效益可以在不同的层次上以不同的规模和形式表现出来。

在企业层次,通过贯彻循环经济理念实现新业务的价值增值,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一是输入端的减量化,即减少进入生产过程的物质和能量的投入,形成生产成本的节约。这种节约可以通过产品工艺设计和生产流程再造等方法实现;二是过程控制,对资源的重复利用和能量的梯次利用实现生产成本的降低。这种节约可以通过合同能源管理、产品服务化等新型管理方式来实现;三是输出端的废物再利用,实现资源价值增值。它实际上包括减少废物排放带来的环境成本的节约和资源再利用带来的生产成本的节约;四是末端治理的无害化产生环境管理收益。这种收益通过引进污染治理技术或开发污染治理新技术带来环境成本的节约以及新技术的专利收入。

在企业间关系层次上,通过产业链接或产业共生,形成价值链条甚至是价值网络,企业不但可以得到上述活动的内部经济,还产生巨大的外部经济,包括来自系统集成的价值剩余以及网络合作剩余。产业共生形成的企业之间合作互利,对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对环境的压力。产业聚集形成区域内资源配置合理和高效利用,节约运输成本和物流成本,减少流通过程的资源损耗。

2、循环再生产业的价值运动过程

循环再生产业价值活动体现出价值运动与资源流动的协同,即在价值投资、价值补偿、价值实现的经济循环过程中,资源也经过投入、回流、恢复的物质循环过程。这一过程通过三个不同阶段表现出来:一是价值投入与资源配置。循环经济是通过投入一定的人力来开发和利用各种资源的生态经济系统,而人们要按照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来开发并综合利用资源,进而形成循环经济的价值链过程。包括循环再生技术研发、产品试制、清洁生产、污染治理的资金投入,基础设施支撑、生态补偿以及对环境友好型生产方式的价值补偿;二是价值物化与价值增殖。在资源循环再生过程中劳动者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和劳动技能作用于物化劳动,通过活劳动的消耗将活劳动物化在资源开发、生态保护及相关的产品生产中;三是价值产出和价值实现。价值是随着循环经济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物质流、能量流得以产出和实现的。

二、循环再生产业价值链运行的成本障碍分析

决定市场中企业自制和外购决策的关键因素有两个:一是对生产成本的控制;二是做到及时适应。而市场适应性不如内部控制更有效(威廉姆森,2002)。不同行业有不同的要素品质、要素结构和特征,即资产具有专用性。因此资产要素在不同行业间的再配置必然涉及一定的费用而产生成本。根据交易成本理论,当治理成本和生产成本在边际上相等时,企业总成本最小。在总成本构成中,企业对组织成本和制造成本控制比较稳定,而交易成本和研发成本,对于静脉产业和动脉产业的企业来说,差异比较大,前者处于较高分摊水平且相对不确定。在市场竞争条件下,循环再生企业比动脉产业企业具有更大外部不确定性和内部资产专用性。与传统的常规性企业相比,循环再生企业的生产活动需要投入更多的专用性资本用于资源再生利用,包括技术型专用资本(如循环再生、替代优化、清洁生产等专用性技术、专用性工艺、专用设备、专用设施以及相应的专用人力资本)和关系型专用资本(如专用性产业配套、产业关联、战略联盟等)。因此,在治理成本上,循环企业面临更多外部交易成本上。循环再生产业价值链增殖要求在产业组织形式和公共政策层面改善产业链发育和外部性租金耗散状况,从治理结构和产业规制两方面降低交易成本。

三、循环再生产业价值实现条件及影响因素

1、影响循环再生产业价值实现的市场条件

要使循环经济顺利推行必须满足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合理性两个基本要求,即:循环经济导向的技术革新,确保循环经济生产的技术可能性;再利用和资源化物质的使用价格与其替代要素的价格之差必须足够小(邓永新、沈体雁,2007)。作为循环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循环再生产业价值实现同样要遵循这两个要求。

不同的技术形态,影响循环再生企业的成本曲线。循环再生技术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共性技术,二是专有技术。共性技术可提高循环再生产业的整体水平,导致循环再生产业平均成本下降,产生对传统线性经济的成本优势和资源优势;专有技术则为循环再生企业独有,将导致该企业循环再生成本曲线以更大斜率表现出来,获得更大垄断利润,产生产业内的竞争优势。但是,目前中国循环经济所需技术的发展尚不完善,设备更新成本、运行成本也较高,使企业实行循环经济的成本较高,需要政府进行补贴。

2、影响循环再生产品价值实现的主要因素

(1)循环再生产品的主要形态。循环再生产品是指通过实施循环经济活动而生产的产品。它通常是以再生资源或非初始性资源为基础,通过循环型技术制造而成。循环再生产品可分为三类:一是资源化产品,即把生产或消费活动产生的废弃物通过再生技术改造,作为其他生产活动所需要的资源或原材料;二是中间产品,通过再循环或再利用技术制造的产品,为其他经济活动提供生产资料或生产工具;三是最终消费品,通过循环再生技术制造的、为最终生活消费提供服务的产品。而循环再生资源价格的真实显示要求三个市场的完善:一是初级资源市场,对初级资源价格要能真实地揭示出来;二是再生资源市场,再生资源的生产是一个具有正外部性的活动,需要把这种正外部性内部化;三是循环型产品市场,避免非循环型产品对循环型产品的逆淘汰。

(2)循环再生产品定价基础与价格发现。对循环再生产品进行定价是基于三个原则:一是环境产品有价。根据生态价值论,资源环境作为稀缺性物品,不仅具有非使用价值,还具有使用价值;二是污染者付费。根据外部性内部化理论,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条件是让污染者承担污染产生的外部成本;三是再生产品的生产成本和营销成本,这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