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多媒体技术关键特征

多媒体技术关键特征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多媒体技术关键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多媒体技术关键特征

多媒体技术关键特征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多媒体 小学英语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6.006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教育改革领域也将科学技术的运用作为改革的重要途径,期望依靠科学技术来提升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这是多媒体教学模式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原因。从教学实践的角度出发,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充分地应用于小学英语的教学中,发挥了巨大的积极作用,然而其也并非是没有弊病的。所以,在运用多媒体技术开展小学英语教学的实践中,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选择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从而使多媒体技术能够产生更大的积极作用,推动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发展。

一、多媒体应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优势

多媒体教学作为一种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被广泛地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这与多媒体技术本身的突出优势有着必然联系。不仅如此,英语学科教学本身的特征和小学生群体的学习心理特征都与多媒体教学能够相适应,这是多媒体教学应用于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条件。

(一)多媒体教学拥有丰富的教学内容,符合教学的实际需求

英语学科是一门语言性学科,其实际应用型极强,传统教学模式中仅仅运用文字来开展教学的方式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而多媒体教学中所包含的图像、音频、视频等方式,都使得英语教学的内容与形式更加的多样化。从英语教学的实际效果来看,多媒体技术让这些多样化的元素有机结合起来,并且融入到英语课堂教学之中,从而增强了英语教学内容的趣味性,I造出活跃的课堂学习氛围。同时,英语知识十分繁杂,仅凭教师的记忆与储备进行教学内容的全面讲授,这与学生学习的实际需求不相适应。但是,多媒体技术教学拓展了教学内容的容量,使得教师能够利用课件来储存和展示丰富的英语知识,这样的方式不仅提升了讲课的效率,也极大地提升了小学英语的教学内容的内涵,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升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多媒体教学具备多样化,有效激发学习兴趣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学科,其本身的特点是不同于汉语的。所以,英语学习的难度较大,特别是对于刚接触英语学科的小学生而言。从教学的实际情况来看,小学生认为英语学习的难度很大,部分学生甚至产生了厌学的心理。这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单一化有着紧密的联系。然而,通过多媒体技术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使得教学方式更加的多元化,提升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这样就会使得兴趣成为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进而解决了英语学习积极性不高的难题。多媒体技术中常用媒体音像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这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要素。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将图片、音频、视频、文字等多样化的方式融合起来,设计成富有趣味性的课件,从而有效地满足了小学生的好奇心,也能够促进小学进行积极主动地学习,最终提升了小学英语的教学水平。

(三)多媒体教学能够营造出良好的氛围,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由于英语学科的语言特点,英语的学习更加强调应用性。所以,为了有效地提升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效率,教师必须要运用合理的方法来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更加活跃地进行英语交流和表达,从而使得英语的学习效率得以提升。例如,在讲解my hometown该节教学内容时,教师应该充分地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作用,在课件中呈现出农村的树木、田野、动物以及城市的汽车、商场、办公楼等事物,为学生构建出一副生动形象的景象,从而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教师要进行有效地引导,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与表达,并且进行英语口语的练习,切实地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多媒体应用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科学策略

(一)以学生为主,设计教学课件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课件内容应该符合学生的学习特征。所以,教师在设计课件的过程中,要合理地把握和调整课件的难点和重点,提升课件的有效性和实用性。特别是针对班级学生的不同层次,要设计出合适的课件,确保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得到进步。因此,教师要深入地研究教学内容,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制作出有效的课件,从而保障学生能够学习到自己所需的知识,实现综合能力的发展。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有效讲授知识点

从小学英语的教学实践来看,教师对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水平还有待提升,这也是影响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因素。若教师在制作课件时纳入了过于丰富的内容,虽然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其学习重点也转移到视频和图片等方面,从而忽略了本来应该掌握的英语知识点,最终导致了英语课堂教学效率低下,学生学习英语的效率也低下。所以,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必须注重多媒体技术的合理运用,不要将教学的重心完全转移到学生的积极性上,而是要把握知识的讲授,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点进行理解和掌握,要切实地保障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师要合理地利用学生的学习好奇心,有效地讲授相关的教学内容,这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要点。例如,在讲解单词的过程中,monkey,spider,butterfly,snake等,通过硬性记忆来掌握单词的拼读和含义是很难的,然而通过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相关的图片和影像就能够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增进学生对单词的理解和记忆,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三)发挥多媒体技术优势,加强英语听力锻炼

听力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媒体教学具有突出的技术优势,能够帮助学生有效地提升英语听力水平。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能够拓展英语听力的素材和教学方式,使得学生专注地进行听力训练,创造出良好的听力学习环境,从而促进学生英语能力的发展。

多媒体技术关键特征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多媒体技术;计算机技术;心理学;教育

多媒体教学的发展,与其技术的发展有直接关系。在一些相关论著中,学者们更多的是对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论述,强调的是技术,而很少涉及学习者和教育者这样的“人的因素”。虽然对多媒体教学技术的研究是不可缺少的,但是探索多媒体教学的心理机制和教育基础则更为重要,因为人类是以完全不同的方式来加工多媒体教学的。只有这样,才能在多媒体教学中考虑学习者和教育者的主体性。

一多媒体教学技术及其计算机基础

多媒体与多媒体技术应视为同义词。关于多媒体技术的特点虽然还没有形成共识,但是,也有一些基本的共同之处。多媒体五大特点:1.将不同的媒体数据都表示成统一的结构码流;2.实行新的技术标准体制,以适应系统级集成和规范相关产品的性能指标;3.建设“全球信息高速公路”;4.应用“双向性设计”,统一信息提供者、接受者和控制者的关系;5.赋予信息系统对客观世界信息的自然模拟与处理能力。

(一)多媒体技术的特点

1.整合性。多媒体实时地综合,把文本、图形图像、声音、动画以及视频这些媒体中组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结合体,为的是借鉴各种媒体的优势,形成一种在功能上更加完善的体系。

2.集成化。多媒体表示的并不单纯是信息的多样性,而是通过多种媒体表现、多种感官认知、多种仪器设备、多学科汇聚、多领域应用等交互作用,集成信息码流、设备控制、人与客观现实关系的一体化。

3.多维式。多媒体是趋于人性化的多维信息处理系统,目标是要尽可能实现让人类在现实生活的自然环境下,保持信息交流的高保真效果、通信带宽和交互控制能力。

4.数字化。多媒体具备数字化处理系统,其信息是一种数字化的信息,其信息结构是一种超媒体的网状式结构,所以高速宽带网络支持多媒体通讯和资源共享,建造全景化虚拟世界数据库成为现实。

5.分布式。目前,多媒体技术正朝着分布式的方向发展。分布式多媒体是一门综合性技术,它集计算机的交互性、网络的分布性和多媒体信息的综合性于一身,突破了计算机、通信等传统产业间相对各自独立发展的界限,是计算机和通信领域的一次革命;分布式多媒体的发展涉及两个关键性的技术问题,一个是多媒体网络技术,网络的频宽、信息的交换方式及网络的高层协作,这直接决定着网络质量;另一个是数据压缩技术,使信息量巨大的多媒体数据、特别是视频和声频数据得以在网络上传输;分布式多媒体向社会提供全新的信息服务,使用户不但可以选择播放的节目以及内容,而且还可利用此系统得到诸如咨询、交流等信息服务。

(二)多媒体并不是多媒体计算机的代名词。

多媒体计算机只是多媒体的一个特例。它既有计算机的显著特性,又有多媒体的功能,所以学校进行多媒体教学时,通常以多媒体计算机为载体。然而,多媒体计算机仅仅是多媒体系统中的一个分系统,因此,它常常被认为是多媒体中的一个典范,或者说是多媒体的一种狭义的范畴。

二多媒体教学技术及其心理基础

从媒体技术的基础来分析,多媒体教学技术离不开视觉媒体技术、听觉媒体技术和触觉媒体技术等。多媒体信息是这些媒体信息数字化后整合而成的,如前所述,数字化技术是多媒体技术的基础技术。在数字化的过程中,各种单媒体有各种不同的国际标准,然而,如果重视“感觉通道说”,那么就要在探讨这几个方面的媒体技术问题的同时,必须揭示使用者(尤其是学习者)的感觉、知觉的心理机制,特别是人的视觉和听觉特征。

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出现扩展了人们用视觉模式呈现材料的具体途径。视觉材料包括文本信息、图形图像信息、视频信息。这些信息通过视觉媒体技术数字化后整合为多媒体信息。

(一)为了使多媒体教学技术的视觉材料更容易被学习者所接受,就必须要顾及人的视觉心理基础,也就是说,上述视觉媒体技术只有通过视觉心理机制才能实现多媒体教学的目标。这里,我们也要强调四点:

1.多媒体技术要考虑光的物理三属性所引起的视觉的三种心理机制。视觉的刺激是光,光是电磁波,电磁波的范围很广,而人可见的电磁波只占电磁波的一小部分。波长不同,会使我们在视觉上产生色调的差别,从而产生不同的色觉。色觉不仅取决于由波长所引起的色调,还和主观感觉的明度和饱和度有关。明度是对光波强度(振幅)的反应,饱和度则由物体发射或反射的光的纯度来决定。所以,多媒体教学技术在视觉媒体设计上要处理好可见视觉、色调、明度和饱和度这几方面的关系。

2.多媒体教学技术要考虑对感光物质的视觉感受器心理机制。视觉感受器的真正感光器官是视网膜上的一些细胞,其中锥状细胞感觉颜色,棒状细胞感觉明度,这两种细胞中感光物质的化学性质不同,光使这些物质分解,色素被漂白,从而刺激了感受细胞的膜,引起神经冲动。所以,多媒体教学技术在视觉媒体设计上要研究这两种感光物质的化学性质。

3.多媒体教学技术要考虑视觉过程,即眼睛看东西是一个编码过程,视网膜上的不同感受野在视觉中枢有不同的神经细胞,各有其功能,不同的细胞对所刺激信息系统的不同特征分别反应,并像计算机那样编码,这种编码实际是对一些图像的辨认。所以,多媒体教学技术在视觉媒体设计上要利用好视觉感受野与信息的特征。

4.多媒体教学技术要考虑各类视觉现象,特别是决定视力高低的视角、强弱光下的适应、视觉后暂留的后像、不同背景的视觉对比、不同明度下对不同光波长的感受性等等造成视觉的各种差异。所以,多媒体教学技术在视觉媒体设计上要运用各类视觉现象产生的规律。

(二)在多媒体教学技术中,视听是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的。在计算机环境下,眼睛知觉动画图像,耳朵则知觉解说语言;在演讲的情境中,视觉通道加工投影仪上幻灯片的内容,听觉通道则加工演讲者的声音。听觉材料主要是声音,包括语言信息、音乐信息和效果声信息。这些信息通过听觉媒体技术上数字化后整合为多媒体信息。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从技术角度作如下三点说明:

1.声音信息尽管是一种一维的模拟信号,它可以通过采样、量化、码字分配实现数字化,但它比文本信息的数据量要大,通常采用呈现声音和声音合成技术。

2.声波是起源于发声体的振动,在弹性媒质中传播的是一种机械波。它在气体或液体媒质中传播的是纵波,在固体媒质中传播的则是纵波、横波或两者的复合。声音信号有时域特征、频域特征和声色与失真特征。

3.声频或音频是人耳可闻的振动频率,频率范围每秒钟约为20-20000次(赫兹),声频信息数字化后其数据速率大、保真度好和动态范围大。当然,对于不同类型的声频信号,其信号带宽是不同的,电话、调幅广播、调频广播和激光唱盘等的声频信号是有较大区别的。随着声频数字化的发展,压缩编码技术是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关键之一。(三)要使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听觉材料被学习者更容易接受,也必须顾及人的听觉心理基础。这里,我们仅作两点分析:

1.多媒体教学技术要考虑声音的物理三属性所引起的听觉的三个特征。正像光有三种物理属性一样,声音也有三种属性,即振动的频率、振幅的大小、基音与陪音的倍数配合关系,以及所产生的听觉的音调(或因高)、音强(或响度)和音色的三个特征。人对不同音调的感受性是有差别的,尽管声频在20-20000Hz范围,但声频为1000-4000Hz之间音调感受性较好(即阈限较低),这是由于耳膜神经纤维承担的振动频率所决定的。测量音强的方法以分贝(dB)为单位,这是物理学与心理学都认可的,即两个声音之间的强度比率为1∶1.26(1分贝),因为1.26是能清楚辨别出两个声音振幅大小的区别。人的音色是由基音和陪音的不同比例的配合决定的。在音调和音强相同的情况下,人们之所以能够分辨出是哪种琴所演奏的曲子,正是由于不同琴的基本振动(基音)与分段振动(陪音)的比例是不一样的,这种比例成整数倍数为乐音,不成整数倍数则为噪音。所以,多媒体教学技术在听觉媒体设计上要利用好音调、音强和音色的三个特征。

2.多媒体教学技术要考虑听觉的感受野。因为听觉神经细胞是有分工的,研究指出,听觉中枢神经细胞有40%只反应噪音而不反应乐音,另外60%的神经细胞对乐音的反应也有分工。冲动频可以出现在声音的出现时,可以出现在声音消失之后,也可以出现在声音出现和消失的一刹那;可以在声频降低时发生变化,也可以在声频升高时发生变化。

由此可见,我们在分析多媒体教学的相关技术的同时,也要注意学习者的心理基础,因为学习者是以特有的心理活动的方式来加工视觉和听觉等媒体信息的。

三、多媒体教学技术及其教育基础

(一)在教育中应用多媒体技术,首先是多媒体教学软件的开发,此外,创作工具和虚拟现实等技术也在教育中应用。每一种技术既为教育服务,又有其教育的需要和基础。由于教育对象是人,所以在教育中不管怎样去应用多媒体技术,都要体现每一种技术为人服务,并把学习者和教育者的要求作为出发点。

(二)多媒体创作工具是指能够集成处理和统一管理文本、图形、静态图像、视频影像、动画、声音等多媒体信息,使之能够根据用户的需要生成多媒体应用软件的编辑工具。当前,多媒体创作工具的种类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交互式流线或图标编辑控制型,编辑人员按照脚本的要求将选定的不同类型的图标根据需要一一放置于流线上进行编辑。

2.描述式页控制型,将多媒体素材根据需要编辑在一幅画面之中形成一页书,再将页与页之间按一定的调用关系联系起来以形成一本书的概念,不同页之间根据需要交互性地呈现即形成多媒体应用软件。

3.时间流程型,这类工具在编辑信息时显示出较强的时间前后顺序,即时间流程(TimeLine),主要用来编制一些简报类的程序。

[参考文献]

[1]吴炜煜.多媒体技术导论[J].多媒体世界,1996(1):11-13.

[2]傅德荣.多媒体技术及其教育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3.

[3]黄孝建.多媒体技术[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0:2.

[4]林众,冯瑞琴.计算机与智力心理学[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7:289.

多媒体技术关键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幼儿园教学;作用;反思

一、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

多媒体技术进入幼儿园教学的时间不是很长,但是取得的效果却是相当显著的。下面我们就来仔细地研究一下多媒体技术给幼儿园教学带来的好处和坏处。

(一)多媒体技术给幼儿园教学带来的好处

1.多媒体技术能够优化幼儿园的教学内容

多媒体技术的好处总的来说是可以帮助教师在视觉上给儿童一种提示,如果只是声音的传授,儿童很可能把它当作“耳边风”,但是有了多媒体课件就不同了,多媒体课件上生动的画面、丰富的色彩能够吸引住幼儿的眼球。幼儿通过这种形象的教学,儿能够更加容易地将知识记在脑中。多媒体技术可以将教学内容更加形象、生动、鲜明地表现出来,可以让单调、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可听、可看、可感。对于一些像算数这些比较难的知识,利用多媒体技术将这些知识点更加形象地展现在幼儿面前,幼儿记忆起来就会更加容易。

2.多媒体技术可以优化幼儿园的教学情境

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的品性、爱好都还没有固定,所以幼儿园是一个培养幼儿爱好的非常重要的场所。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应用可以让幼儿在内心里明白其实学习可以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情,相信没有什么知识是不能够记住的。多媒体教学还能够让教师的知识传授与实际的例子演示集合到一起,对于一些不方便在教室中现场演示给幼儿看的例子,教师可以选择在课下利用摄像机等相关的设备将这些例子记录下来,然后在上课的时候将这些例子通过多媒体课件放映给幼儿观看,这样一来可以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二来可以优化幼儿的效果。在丰富多彩、多渠道的知识传输下,幼儿可以愉快、自然、主动地学习。由此可见,多媒体技术为幼儿园教学活动创设了良好的情景,营造了轻松自然的学习氛围。例如,在讲解“雨的形成”的时候,如果只是口头上的讲解,幼儿很难明白为什么地上的水会跑到天上去,然后又会从天上掉下来,这种事情用肉眼是看不见的。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很难解释了。现在有了多媒体课件,教师就可以利用图像将这种复杂的自然环境用动画片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一来幼儿很容易就能够理解了,教师也不需要伤透脑筋考虑怎么向学生解释这一现象了。总之,多媒体教学这种有声有色、情景交融的教学方式从根本上优化了幼儿园教育的教学情境。

(二)幼儿园多媒体教学存在的缺憾

多媒体技术进入幼儿园课堂,丰富了幼儿的学习生活,为幼儿创设了丰富多彩的学习环境,这种教学方式深受幼儿的喜爱。但是,在幼儿园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由于多媒体课件的内容非常丰富,如果教师在设计多媒体课件的时候,过多注重课件内容的趣味性,或者课件中的色彩过于丰富,这些内容都会分散掉幼儿的注意力,将幼儿关注的中心转移到这些花边上去。这样一来,不但不会对课堂教学带来帮助,还会起到相反的作用,这样也就得不偿失了。

二、 由多媒体技术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应用而引起的反思

多媒体技术关键特征范文第4篇

论文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大学物理教学 原则

论文摘要:分析了大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应用现状及不足,介绍了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大学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技术的一些探索和体会,在此基础上总结了关于大学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使用多媒体技术的一些基本原则。

多媒体技术具有信息呈现形式多样化、形象化的特点,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会实现对学生的多感官刺激,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因而,越来越多的院校和教师把多媒体技术引进了课堂。这种现象在各院校的大学物理课堂教学中尤为突出,有超过90%的大学物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都曾经或者正在使用多媒体教学。

一、大学物理课堂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的必要性

1.大学物理学科的性质及课堂教学特点使得多媒体技术的引入成为一种趋势

大学物理学科的教学内容理论性、逻辑性很强,要使学生对所学知识有清晰的认识,必须给学生一个鲜明的知识体系和框架,使他们从宏观上把握所学知识。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由于教室黑板面积有限,要实现知识在黑板上保留的完整性则只有一种方案选择,那就是把字写小,而大学物理课基本上都是100多名学生的大课,如果字写小则不能保证所有的学生尤其是教室靠后部分学生看清黑板,这势必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如果采用多媒体的投影,把内容的框架展现出来,与板书配合,则既能保证知识框架的清晰和完整,又能使学生看清内容。[1]

另外,大学物理的教学过程中常需要大量的理论推导和演算,这也需要大量的黑板空间,这同样涉及到黑板面积如何使用的问题,常常出现推导“用地”与内容保留“用地”相争的情况,这时,多媒体投影幕多出的这部分面积显得弥足珍贵。

再者,在大学物理教学过程中,经常需要作图。对于复杂的图形,即使是经验丰富的教师也不能保证一次就能画得成功。如果反复修改将耗费大量的时间,如果不修改,那么不标准的图形将会给学生误导。而如果采用多媒体呈现图形,则既能保证图形的清晰和规范,又能节省大量的课上作图时间,可谓两全其美。[2]尤其是对于动态变化的图形和物理过程,如果使用多媒体技术加以展示,将给学生一个深刻而清晰的印象,从而使问题得以简化,大大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果。

2.一些院校的办学条件也决定了教学中要使用多媒体技术

我国的高等院校办学条件参差不齐,尤其是近年来新兴的200多所独立院校,由于办学条件的限制,基本上都没有充足的物理实验设备,甚至全套的物理演示实验设备也不具备。而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环节的缺失将严重影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必须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把必要的物理实验现象通过多媒体动画模拟或者实验录像、视频等方式展示给学生,用以弥补实验条件的不足,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

正是基于以上诸多原因,多媒体技术越来越受到广大物理教师的青睐,多媒体技术全面走入课堂,更有甚者,部分院校在大学物理教学中已经完全不使用板书。然而,随着课堂中多媒体的使用越来越多,传统教学模式的板书使用越来越少,乃至不用,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

二、课堂教学中多媒体技术全面代替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首先,片面强调多媒体的使用已经严重限制了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事先做好的课件制约着教师的思路,教师变成了一个多媒体放映员和解说员,很难根据课堂实际情况调整内容顺序、节奏等,教师因材施教、因势施教的空间和余地越来越小,甚至消失。[3]另外,由于受到多媒体课件的制约,教师授课的激情也受到影响。[4]教师是课堂的灵魂,教师没了激情,课堂的感染力会下降,学生就容易产生倦怠情绪,甚至是反感情绪,这都将严重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其次,全多媒体的教学模式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性把握。教学内容如果全部都在多媒体上显示,一次课会有太多张的投影,每张投影停留的时间又太短,投影中的内容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印象太浅,这不利于学生对知识整体框架的认识。另外,如果投影内容多了,学生便疲于记笔记,这种视觉和手指的疲劳很难让学生喜爱所学习的知识。[5]

可见,多媒体技术和传统教学模式各有优长,都是不可替代的。那么,如何正确使用多媒体技术值得认真思考。针对大连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的情况,在广泛征求教师和学生的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对原有的多媒体教学进行了修改,并制定了一系列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的基本原则。

三、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的基本原则

1.课堂教学必须“以板书为主,多媒体为辅”

“以板书为主,多媒体为辅”是总则,是关于传统教学模式和多媒体技术在大学物理课程教学中的定位问题。大学物理课堂教学中既使用传统教学手段,又使用多媒体技术,并坚持以板书为主,多媒体为辅,两种方法有机结合、取长补短。教师要注意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习惯合理使用两种教学方法,注意两者之间的自然衔接,并在两种方法的相互过渡时对学生加以引导。二者的具体分工及制作要求在以下几个原则中详细阐述。

2.物理知识的整体框架在多媒体上显示

每节课按知识间的关系和内部逻辑整理出知识体系和框架,在投影上显示。每页内容应尽可能做到是一部分的完整内容,以便学生对知识整体的把握,构建知识体系和框架。

3.动态图像和复杂的物理图形在多媒体上放映和显示

多收集和制作图片、动画和视频资料,用多媒体展示物理现象和实例,从而把抽象的问题形象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注意这些素材的科学性和标准性,并根据需要把图形设置为分步显示,教师要做到边显示边介绍,以加深学生对图形的认识。

4.多媒体课件的页面要精心设计

多媒体课件页面显示的内容摆放要合理,符合学生的视觉习惯。字体大小要选择适中(一般选择32或36号字并加黑),多媒体字体颜色要搭配合理,既要重点突出,但也不能过于花哨。

5.多媒体课件的内容显示和页面切换速度要加以控制

每节课的多媒体投影页数不要太多,以每节课六七页为宜。同时,每页的内容也要进行精心的设计和筛选,不要一次显示太多的内容,两条内容之间也要留有充足的记录和思考时间。

6.物理定理、定律、公式的推导和论证在黑板上进行

物理定理、定律、公式的推导和论证过程要在黑板上一步步进行,得出的结论性内容要整理到多媒体投影上显示、强调和保留。

7.物理例题、习题的求解过程在黑板上进行

根据教学内容选择物理例题和典型的习题,这些问题求解过程在黑板上一步步进行,注意对学生的引导和启发,从题目中总结出来的结论性的重要内容可根据情况选择在多媒体投影上显示或板书。 转贴于  8.板书内容要精心设计

对于板书的内容也要课前精心设计和规划,板书的内容要布局合理、字迹工整、字体大小合适。

四、实例展示

根据以上原则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在教学中已经使用两年,深受学生的欢迎,课堂教学效果显著提升。在此节选“简谐振动的特征”这一个部分的内容展示给大家,以说明上述原则在实际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模式。

1.课程内容介绍

简谐振动的特征在实际授课时为1学时,具体内容分为三个方面,三方面内容设置方案如下。

(1)弹簧振子。本课程中以水平方向运动的弹簧振子系统为例讨论问题。弹簧振子模型是研究简谐振动不可缺少的理想模型,用此演示装置可以使抽象的物理问题形象化,避免纯数学推导的枯燥,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大大降低了学习的难度。但由于教学条件的不足,没有此演示装置,所以,弹簧振子模型是通过多媒体动画展示给学生的。

(2)简谐振动的动力学特征。动力学特征是指物体运动过程中的受力特征,此特征可以在黑板上作受力分析图得出,但如果通过多媒体演示整体的动画效果,然后在动画定格状态下引导学生进行受力分析,学生受力分析的速度和正确率都明显提高。对于受力分析得出的结论则要保存在黑板上,并在此基础上推导得出动力学特征方程,此推导过程同样是在黑板上进行的。

(3)简谐振动的运动学特征。运动学特征是指物体运动过程中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也就是简谐振动物体的运动方程。通常情况下,对于此特征都是采取解动力学特征方程的方法得出,但由于动力学特征方程是一个二阶线性微分方程,求解过程繁琐,加之大多数学生在学到此部分内容时,数学还没有学到二阶线性微分方程的求解,所以,大多数院校在处理此部分内容时都是只告诉学生方法,并不进行严密地数学推导,直接给出结果。笔者在讲授此部分内容时,通过带领学生分析弹簧振子的运动过程特点得出运动学方程。这种方法虽然也不十分严密,但相对前者,学生更为信服,教学效果更为理想。具体方法为:反复演示多媒体的弹簧振子运动过程的动画,边引导学生观察振子的运动特点,边在黑板作图,逐步得出运动方程。引导分析分为三层:1)振子的运动始终在一条直线上,所以位置用x轴一个坐标表达即可,因而要得出的运动方程应是x随t变化的函数关系。2)振子的运动在坐标原点两侧,x值有正有负,如果作出x随t变化的关系曲线,则曲线应在t轴上下两侧交替出现。3)振子的运动不是匀速的,因而x随t变化的关系曲线不是折线构成的,而是曲线。通过以上三层的分析,黑板上很自然画出一条余弦曲线,而写出这条余弦曲线对应的函数关系——简谐振动的运动学特征方程也是顺理成章的。得出运动学特征方程(振动表式)后,分别对其求一阶二阶导数,得到速度表达式和加速度表达式。

在以上三部分内容的讲授过程中,多媒体上始终放映的是弹簧振子的动画演示界面,而黑板上则进行了两部分内容的推导,以板书为主、多媒体为辅,二者有机结合、相得益彰,使得课程教学浑然一体。

总之,在物理教学过程中物理教师应努力使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板书有机结合,这样才能真正发挥传统教学模式和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要实现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手段的理想结合还有许多工作要做,还需要多与他人交流,多向他人学习。

参考文献:

[1]李明.对加强和改进大学物理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探讨[J].大学物理,2005,24(12):47-62.

[2]孙利平,王应德.大学物理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探讨[J].物理教育,2002,31(4):258-260.

[3]熊青玲,程衍富.大学物理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物理与工程,2008,(3):58-59.

多媒体技术关键特征范文第5篇

    对于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很多教师都着眼于其本身的生动形象性,停留在加快课堂教学进度,扩大学生视野和课堂容量方面。其实,多媒体技术的优势还不仅仅如此,还在于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探究能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与应用意识,为今后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下面笔者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开展创新教育的实践研究的基础上,对如何创造性地使用多媒体技术,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多媒体,让数学课堂更生动

    对于多媒体技术对小学数学课堂的正面影响,无疑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说起。首先,小学生活泼好动,有意注意的时间较短,而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数学知识有一定的抽象性与逻辑性,而这些思维特征正好是小学生所缺乏的,利用多媒体技术,我们可以很大程度上将数学知识的学科特征与学生的心理特征相吻合,在两者间寻到一个巧妙的平衡点,增强课堂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认识”一课时,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画面:一只小花猫在冬天寒冷的街道上不断地颤抖。教师旁白:在这么寒冷的冬天,小花猫需要一座温暖的小屋。用多媒体出示一座漂亮的小屋,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小屋中的各种图形,并用电脑勾画出各种图形。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对图形进行分类。这样,通过多媒体技术创设了一个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使学生注意力集中,产生学习兴趣,并且通过自己对图形的观察和分类,轻而易举地认识了三角形。

    二、多媒体,让数学课堂更新颖

    一般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我们都是依据教材例题进行讲解,然后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练习,最后进行拓展性练习。在没有多媒体技术的参与下,这种授课模式的周而复始对于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培养是一种阻碍,不能给学生以创新的榜样。在多媒体技术有效地参与进来之后,我们对于导语的设计,对于课堂环境的创造,还有教学模式的选择,乃至课堂练习的题目与容量制定就具备了更大的弹性,增加了多种选择,一方面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譬如,笔者在教学统计初步知识时,就撇开教材中的事例,选取学生津津乐道的动画片及他们课下所热衷的游戏活动等展开统计活动,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多媒体,让数学课堂更轻松

    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特征之所以以形象思维与直观感受为主,是因为他们的生活阅历有限,对于社会生活中一些抽象复杂的现象与情况不能有精准的把握。在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巧妙合理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能够有效突破这一教学难点,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基础。譬如在讲“除法的意义”这一章节的知识时,笔者就制作了一个Flash动画,展示学生喜欢的慢羊羊村长的形象。桌上摆放着6捆青草,慢羊羊村长要把它们平均分给美羊羊、懒羊羊、喜羊羊,只见慢羊羊先一只羊发了一捆,然后又一只羊发了一捆。这时,教师再给学生讲授,这就是除法,要把6捆青草分给3只小羊,保证它们手里的数量保持一致,这就是除法。如此一来,不仅使得学生清晰地理解了除法的含义,而且延长了他们课堂上有意注意的时间,激发了他们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对于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有裨益。

    四、多媒体,让数学课堂更广阔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其作用在于给学生打开一扇了望世界的窗户,但要真正欣赏到自然的美景,还需要学生自己睁开眼睛,用心灵去体验。数学教学自然亦是如此,教材中的内容只是一个开头,还需要学生用心灵感悟整个世界的五彩缤纷,丰富多彩。多媒体课件在拓宽学生的视野,扩展学生的知识面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譬如在讲授《圆的周长》一课时,对于教材中的圆周率的推导过程,很多教师都觉得单凭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很难讲解清楚,于是就采取了忽略不讲的做法,直接告诉学生结果。这种做法扼杀了学生对于数学领域深邃奥秘的魅力的好奇心,降低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笔者则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了图形演示,先出示圆,再依次出示圆内接正六边形、圆内接正十二边形、圆内接正二十四边形、圆内接正四十八边形、圆内接正九十六边形……正六边形的周长正好是圆直径的3倍,正十二边形的周长是圆直径的3.105828倍,正二十四边形的周长是圆直径的3.1320628倍……很好地突破了教学难点,给学生以极大的想象空间。

    五、多媒体,对它的使用要更科学

    多媒体技术作为教学的一种辅助设备,它的使用也是有局限性的。一方面,虽然多媒体技术的表现手法灵活多样,但一旦利用了多媒体技术,就不可能在同一时间对学生的动手能力、小组合作交往能力等进行培养,也就是说,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还不能达到多元的要求,所以必须慎重选择,科学利用。另一方面,教材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使用的局限性。如在教学“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时,教学目标是学会小数四则混合运算、提高计算能力,对此利用传统教学手段划划、标标,再让学生说说、练练就能很好地达到目标,如果利用多媒体技术反而显得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总而言之,与常规教学手段相比,多媒体教学在表现力、重视力、接触面、参与性、受控性等方面,都表现出了极大的优越性。在日益注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今天,多媒体教学无疑给素质教育的实施带来了明媚的春光。探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方法,构建多媒体教学体系,对教育事业的发展和育人质量的提高,都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