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计算机的知识

关于计算机的知识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计算机的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于计算机的知识

关于计算机的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计算机技术;机房;院校;分析

引言

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以及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计算机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已经深入到了高等院校。这样的形势下,促使计算机的使用范围加大,这也就促进计算机机房的管理得到了很好的发展。

1 高职院校计算机机房的重要性

计算机的深入校园,对计算机有使用需求的学员来说也是越来越多,这是一个广大学员练习使用计算机的地方。同时,计算机的互联是在网络连通的情况下实现的,计算机网络的相关技术的发展也使得人们在生活中越来越需要计算机的参与。这也就需要相关的教育机构 做好计算机技术相关基础知识的普及工作,在校园的计算机机房里面,是学校的每一个学员学习计算机的地方,每一个学员的学习效果和机房的管理有着直接的联系。因此,院校的计算机的机房就是一个有效开展相关的工作的地方,我们要充分的认识到其重要性。

2计算机控制

计算机技术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在网络和计算机的控制方面的技术已经非常成熟,对于控制中的相关控制指令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一般人们对计算机网络的管理通过相关的编程实现,就是实现计算机自身的程序接口之间的互联和互相控制,这在现实的计算机的控制和管理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机房的有效地管理也是提高计算机的利用效率的唯一的途径。就比如计算机的C/S的服务模式,这就是通过WinsoCk实现的一种有效的管理模式,不过对于WinsoCk他自身来说它就能够传输相关的数据,而不能实现比较难的计算机之间的互相的控制。计算机的控制技术属于网络程序的范畴,主要就是通过系统中的网络接口来完成控制和互联的,这也是能够充分的控制使用者计算机的一种方法。

3机房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

随着高等院校对计算机机房使用时间的加长,院校的机房管理也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不同的计算机机房的管理规模也不相同,相应的管理模式也不相同。

3.1机房管理系统的框架

3.1.1学生机

学员使用的计算机简单的称之为学生机,综合的来说学生机在机房中是最多的,他们之间的互联是通过局域网络的链接实现互联的,关于他们的网络通信,以及相关的网络访问也都是通过网络的互联实现的。在学生机的控制管理方面可以使用相关的木马软件,进而有效的控制计算机的相关的操作,完成中心的相关要求。

3.1.2机房管理机

关于学校计算机机房的管理方面,每一个独立的机房都要求有一台专业的服务机。这台服务机的任务就是实现学生机和服务器的互联和数据的通讯。假如有学员需要使用计算机,那么这台服务机的任务就是为学员,分配到一台适合的计算机位置上,并且从上课的管理方面来说,这台服务机能够有效快速的对出勤情况进行掌握,此外,这台服务器的功能开具由学员的上网导航和上网的安全保障能相关的功能。

3.1.3数据服务器

计算机机房中最重要的就是计算机网络的数据服务器,一般规模的机房只配置一个机房服务器,不管是网络的一些通讯还是学员们的相关上网信息都在服务器上记录着。通常情况下,考虑到网络的安全性,针对那些网络管理计算机上面要配置两个网卡,其中一个是和机房里计算机的网络接口相连接,另外一个网卡就要独立的同机房总的数据服务器相连接,继而把数据服务器和独立的计算机网络分开,使得机房总的数据服务器只能和机房中的管理服务机相互连接,避免学员的计算机直接同总的数据服务器相连接而产生的一些问题。在机房的管理方面来说,机房中的服务机要对学员机进行相关的管理,还要负责自己的学员机安全通讯问题,定时的对学员机进行检查。管理器在学员机的管控上都肩负着两份责任,那就是学员机的管理任务和服务器的管理任务。

3.2机房管理系统的模块功能

这个计算机机房的管理系统一共有四个相关的模块构成,他们自身的任务也不相同,独自的负责模块任务,并且最终实现信息的互联,学员上网凭证管理模块,是在每一台的服务机上实现的,特殊的情况下也可以在专业的计算机上面实现,机房中机器的管理模块同学员课表的管理模块在机房自身的管理机上实现,另外相关的查询和信息统计的模块要在数据服务器上实现。

3.2.1课表管理模块

学员在自身课程的管理上,可以通过机房中管理机上的课表管理模块实现,这个模块需要做的工作就是学员课表的录入和相关的课程时间的录入以及特殊情况下的修改工作。在学员要使用计算机时,根据自己的凭证找到自己的班级代码,再根据代码的相关信息就可以知道学员当时的上机计划,根据实际的情况判定学员的上机时间是否在课程的范围之内。

3.2.2卡管理模块

学员的上网凭证方面可以通过上网凭证的卡管理模块来实现相关的功用,这个模块的主要任务就是对学员的上网情况进行详细管理的模块,针对这一模块来说这是学校机房有效的对学员的上网情况有效掌握的一个重要方法。通过这个模块把相关学员的信息整合到总的服务器上,为学员的上网凭证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也为学校上网机房的管理和计算机的有效使用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3.2.3查询与统计模块

机房管理中的查询和统计模块的主要作用就是对学员的上网情况进行有效全面的统计和记录以及必要的查询工作。这一模块的建立能够实现数据调取查询,针对报表的归纳整理方面要根据时间和日期的索引为主,根据实际的时间日期的限定,合理的找出自己所需要的日志文件的位置,达到一种快速便捷的查询目的。

3.2.4机器管理模块

学员计算机的管理模块,就是对学员的计算机管理,包括学员计算机的远程协助,开关机的操作,数据管理等方面。

结语

综上所述,高职院校的机房管理和计算机的控制方法,都能很好的实现现代化的管理要求,这些方法有很大的实用性。

参考文献

[1]李瑜波,冯永晋,何淑珍,曾颖. 开放式全自动化计算机机房管理系统的探讨与实施[J].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2:57-59.

关于计算机的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无纸化考试;系统设计;模块化设计;计算机应用基础

中图分类号:TP31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0)20-5643-02

Thoughts on System Design of Paperless Examination of Computer Application Foundation

ZHU Yue-lai

(Maoming University, Maoming 525000, China)

Abstract: "Computer Application Foundation " is a very practical course, Traditional examination can not meet the "Computer Application Foundation" in the assessment requirements, Use of paperless examination system for examination of this course has become a trend. This article proposed Design of System structure and function of Paperless examination system.

Key words: paperless examination; system design; modular design; computer application foundation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网络的普及,信息技术对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计算机应用基础》作为高等院校学生接受计算机教育的入门课程,成为每个大学生必须掌握的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考试是教学活动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它用来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由于《计算机应用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课程,许多知识点都需要通过上机实际操作才能掌握和巩固[1]。因而传统的纸质考试模式已不能满足《计算机应用基础》的考核要求。如何充分利用计算机平台和网络资源,按照实际操作要求实现无纸化考试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近年来,许多高校的计算机基础课已实行无纸化考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行无纸化考试的优点

《计算机应用基础》实行无纸化考试的优点主要有三个:一是能提供与实际要求一样的考试环境,能真实反映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二是能自动组卷,自动评卷。自动组卷能为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的不同学生抽取不相同的试题,这样考试作弊现象就会被杜绝,每个学生所完成的试卷都能更真实地反映学生的实际水平,保证了考试的公平性[2]。自动评卷能相对客观地为考生评卷,减少手工评卷带来的主观错误,同时能极大地减轻评卷教师的工作量;三是节约资源。由于无纸化考试全部在计算机上完成,不需要印制纸质的试卷,可以节约大量的纸张和印刷成本。

2 无纸化考试软件系统的基本构成

无纸化考试作为一种比较新的考试模式,它的关键就是要有一套成熟可靠的无纸化考试软件系统。一套成熟的无纸化考试系统应该包括题库制作及生成系统、考试及管理系统、成绩合并及管理系统等几个组成部分。如图1所示:而其中考试及管理系统是整个无纸化考试系统的核心与关键。

3 考试及管理系统设计

考试及管理系统包含了考生考试子系统及考场管理子系统两大部分。现在常见的考试及管理系统有单机版与网络版两大类,而网络版又分为客户端/服务器端(C/S)模式和浏览器端/服务器端(B/S)模式两种。单机版只有考生考试子系统,缺少考场管理子系统。它把考生的考试子系统与考生考试信息管理放在一起;网络版则把两者分开,把考试子系统放在考生机器,而把整个考场的考生考试信息放在服务器上统一管理。

3.1 考试子系统的结构与基本功能

考试子系统是实现无纸化考试的主要部分,考生的无纸化考试过程主要靠考试子系统来完成。考试子系统一般包括考生登录模块、抽题与组卷模块、考试时间管理和试题显示模块、交卷管理和自动阅卷模块等模块。

3.1.1 考生登录模块

考生登录模块的主要功能包括:验证考生输入的登录信息,如考号、姓名等,如图2所示;记录考生的开考信息,如具体开考时间、考生所用的机器名称等。为了防止考生故意退出考试系统答题,可在考生登录模块中增加二次登录需要输入密码功能。

3.1.2 抽题与组卷模块

无纸化考试需要考生用计算机来完成。由于受到计算机数量的限制,无纸化考试往往不能像普通考试一样,让所有考生在同一考试时间进行考试。为了保证考试的公平公正,无纸化考试中每个考生的试题都不是固定的,而是在考试题库中随机抽取的。随机抽题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预先在题库中编好多套试题,抽题时是整套题一起抽的;另一种是每道题目都随机抽取。采用前一种方法的,要求预编的套题必须足够多,不然重复几率太高就失去随机抽题的意义了。采用后一种方法的,则必须考虑题目难易的公平性,在同一考试类别的题目中最好能按难易程度和考试内容把题库的题目分级抽题。在抽题完成后,还要把抽取试题的具体信息也保存到考生数据表中,以此作为组卷与自动阅卷的依据。组卷完成后,还需在考生机器上自动为考生建立考试文件夹,并把该考生试卷中所涉及的考试原始资料下载到考试文件夹中。

3.1.3 考试时间管理和试题显示模块

在无纸化考试中,由于各考生用机不会完全一样,计算机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存在不可预知的突发故障,因此一般不像普通考试一样要求考生同一时间交卷,而是采用每台考试用机独立倒计时的方式来进行考试时间控制。如考试时间为1个小时,则采用60分钟倒计时,从考生登录考试系统开始计时,当倒计时为“0”时,则代表考试结束。为了保证考试用时的公平性,避免当考生用机发生故障时,发生计时混乱,应每隔一个3、5秒就把考生考试剩余时间记录到考生数据表中。另外在考生考试过程中,应把考生的基本个人信息和剩余的考试时间以及交卷按钮等在考试窗口显示出来。如图3所示。

图3 考生及考试信息显示

考试子系统应有试题显示窗口,用于显示考生的试题作答要求。当试题内容较多时,为了便于考生作答,应把试题按不同类型分类显示。如图4所示。另外,为了保证考生考试过程中考生数据的安全,在考试过程中考试子系统要定时把考生答题资料上传备份到服务器上。

图4 试题显示窗口

3.1.4 交卷管理和自动阅卷模块

当考试结束后,就进入交卷管理环节。交卷管理包括几方面内容:停止考试倒计时;把考生作答的客观题结果保存;关闭主观操作题的窗口,把主观操作题的文件和文件夹打包备份。把考生作答的原始资料备份,可有效防止在自动阅卷中,万一出现阅卷程序出错,无法正常评分时,可凭备份的考生原始资料,用其他途径来单独评分。交卷管理完成后,就开始进行自动阅卷。自动阅卷就是由程序按照评分标准对考生作答的结果进行评分。对于客观题进行自动阅卷是比较简单的,但对于主观操作题来说情况就复杂很多。因为对于《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来说,达到同一个效果,往往有多种操作方法,因此无法按照操作步骤来评分,只能按照操作结果来评分。那么如何让阅卷程序自动判别出考生作答保存的文件结果是否符合题目要求是整个考试系统的技术难点。

要解决考试系统自动评阅操作题的难题,首先要对OFFICE的文件内部结构要有一定的了解。在OFFICE文件中,许多内容是以控件或对象的方式保存在文件中的,我们所进行的许多操作,其实就是在设置或改变那些控件或对象的属性。比如:在EXCEL中,我们要在A3单元格输入“内容测试”这几个字,字体格式为:“隶书 16号”。用VB来编程实现上述要求的代码为:

Range("A3").Value = "内容测试"

Range("A3").Select

With Selection.Font

.Name = "隶书"

.Size = 16

End With

在自动阅卷程序中,我们只要加上判断语句去判断考生的作答文件中,上述属性的值与答案是否相同,即可实现自动阅卷评分的功能。用同样的思路和方法也可以对其他OFFICE文件进行评阅,从而实现对操作题进行自动阅卷的功能。

当自动阅卷完成后,考试子系统还需要把考生的阅卷结果上传到服务器上。为了保证上传数据的安全,应对阅卷结果等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再上传。

3.2 考场管理子系统

考场管理子系统的主要作用是在考试过程中通过服务器上的考场考试管理程序,统一管理考生的各种考试信息。为了实现对考场考生考试信息的有效管理,在服务器上应建立一个考生数据表来统一管理考生信息。数据表应包括一些基本字段:姓名、考号、考生机器名、剩余考试时间、考生考题信息、考生答题信息、各试题得分、考试状态标记等内容。考试子系统在考试过程中应定时访问考生数据表,及时把考生考试过程中的各种信息更新到考生数据表中。由于服务器上存有考生的各种考试信息和考试资料,因此当某个考生考试机器出现严重故障时,考生考试基本不受影响,只需换台机器重新登录,由考试子系统通过考场管理子系统把考生的考试信息和资料下载到新机器接着续考即可。

考场考试管理程序还可以把整个考场考生考试状态用不同颜色直观显示出来(如:断线用红色表示、在考用绿色表示、交卷用蓝色表示)。同时还把考生基本的考试信息显示出来(如:姓名、考号、所用的计算机名、剩余考试时间等)。既方便了监考老师及时发现考生机器出现的故障,又能让监考老师及时监控整个考场各考生的基本状况。

4 结束语

无纸化考试系统,对传统考试方法进行了变革尝试,实现了一定程度的考教分离,系统的实施,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以上对无纸化考试系统的基本构成和设计思路进行了简单的探讨。实际上要设计出运行稳定、具有实用价值的无纸化考试系统,还必须考虑很多细节问题,特别是对出现异常情况的处理问题。如何进一步完善无纸化考试系统的设计,制作出功能更强大、应用面更广的无纸化考试系统,是我们继续努力的方向。

参考文献:

关于计算机的知识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云时代 高职院校 计算机教育 意义

一、引言

当前,我国绝大多数院校依旧采取教师授课的教育方式。如果想要把互联网融入教学之中,学校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思想,创立新的教学模式。实际上网络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网络的资源过于繁杂、网络资源水平参差不齐、很多知识素材不够同步,很难实现一个比较完整的教育流程。网络虽然很全能,但是它也不是万能的,很多冷门知识依旧很难找到。

二、云时代高职计算机教育的意义

(一)知识载体的变更

教育模式没有对错,只有合理与不合理。高职院校作为一个知识的传播组织,与时俱M是基本要求。随着互联网技术越来越发达,互联网更加深入地进入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现在的创新许多都是围绕着计算机网络,也可以叫作一种功能创新。近年来随着“云端”越来越热,每个人都有一个网络云盘用于存储数据和接收数据。现在的知识不仅仅是以书本为载体,在网络云端也可以进行存储和分享。过去学校作为知识的聚集地,现在网络时代,知识聚集地已经由学校转移到了网络云端中。

(二)实现完全学分制,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纵观现在的教学体系,依旧是采用学年学分制。这使得我国学生思想、知识领域受到束缚,不重视学生的个性发挥,削弱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世界上,这种教育模式也是落后的。这种教育方式已经不再符合现在网络化社会的要求。中国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早就在高职院校提出学分制的理念,但是由于技术不够发达、国家没有政策支持、传统教育理念根深蒂固等问题,使学分制无法完全实施。

随着云时代的到来,人们生活已经能够处处用到云端,恰好地解决了学分制的问题,有“上帝为你关上一道门,却给你打开一扇窗”的感觉。云端的到来让高职院校学生不再局限于课本知识,也不受限于学校与教师的知识。云端拥有各种各样的知识,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选择知识,这就为完全学分制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载体。云端不仅仅可以共享一些教育素材、知识文本,而且还可以分享图片素材和视频素材等,这样能够减少学校对教学器材的投资 。

想要真正的实现完全学分制不是一朝一夕、一校一人所能办到的,需要彻底打破传统的教育观念,这需要一个过程。现在一些大城市已经逐步建立学分制体系,北京、上海、广东、江苏等地一些高职院校已经在学校内部实行部分学分制,鼓励学生多积累知识,以提高综合素质为目的,明确指出学分制的重要性与超流性。随着世界不断一体化,我国传统教育观念也在时时改变,笔者相信完全学分制在未来十年之内就能够实现。

(三)云时代改变高职院校的教学模式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和学生的统一上课模式,教师作为知识的载体,在上课过程中传播知识,课堂之中都是以教师讲授知识为重点。在云时代的教育模式下,在教学中必须配有计算机,计算机网络可以直接地将云端数据体现出来;课堂重点对象是学生和计算机,教师往往只是作为知识的补充、学生的辅助。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师不再是知识的载体,网络云端成为知识的主导载体,高职院校学生获得的知识绝大部分都来源于网络。

在云时代的课堂教学模式,学生不仅是为了学习课堂内容才接触网络,而且还要学习其他领域的知识,提高学生的自主性。可以根据学生自身的需求来学习课堂内容,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激情,而且还扩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提高了学生综合能力素质。由于现在智能手机的普及,学生想要上网就很方便,而且作为网络云端,它的方便性、随身性也方便了学生的学习,使学习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进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云时代高职计算机教育的一些问题

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其教育思想、教学模式还没有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准,云时代的到来对教育还是初探,在这传统教学与现代教学的转变中依然存在许多的问题,具体体现有以下方面。

(一)网络素材不够完善

现在的网络资料过于杂乱,没有整体性。学生查阅云端的过程中,所获得知识连续性差,网络素材质量参差不齐,一些冷门知识都难以找到,很多情况下找不到相应答案。现在互联网行业有很多网络巨头,例如百度、谷歌等,大部分是新闻类或者搜索类,在教育方面的内容却很少有人涉及。我国的教育网站比较大,教学内容也有一些,例如中国教育在线、中国知网、神舟学习网等,但是其中并不是系统类的教学,更严格地来说只是一个知识库,教学内容相对较少。教学的网站笔者只知道新东方集团,虽然是在线教学,但是其内容却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很多内容都侧面反映了我国教育资源和网络整合不够。

(二)我国高职计算机教学依旧注重理论

由于我国教育模式过于传统,教育思想相对保守,虽然现在云时代下计算机需求量越来越大,我国教育课堂中也逐步普及电脑,但是依旧是注重理论教学,对于实践教学不够重视。作为高职院校,其最具价值的就是帮助学生提高实际工作能力。而许多高职院校却是注重理论知识,而忽略实践教学,这与高职院校的初衷相违背。高职院校的学生大部分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他们学习理论知识是非常枯燥乏味的,对于实践知识则更感兴趣,这就使计算机教育失去自身的意义,没有真正地发挥其作用。在课堂上教师也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就使计算机教育课堂效果受到更大的影响。即使有一些学生会认真听课,学习的也只是理论知识,其实践能力并没有得到有效提高,培养出来的学生也只是会一些计算机操作,并不符合现在社会的需求。

(三)教学内容与实际相脱离

由于现在传统教育思想依旧有较大的市场,使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无法发挥真正的作用。作为新的教学模式,往往是在依靠传统教学模式,可以说计算机教育是为了辅助传统教学模式而设立的,这显然是背道而驰。新型教学模式应该是传统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发展,而不是一种衬托。有些教师的思想依旧非常传统,由于课堂时间的局限性,一些教师更加追求知识的全面性,让课堂时间变得非常紧张,这样学生去网络云端查找知识的时间就非常少。这也不符合云时代计算机教学的要求,学生无法学习到自己想要的知识,这与传统教学模式非常接近。并且一些高职院校对教材的更新不够关心。在这个互联网飞速发展的时代,教材也应要做到与时俱进。

四、云时代高职计算机教学的方法、策略

(一)学校自主上传网络视频

云端是任何人都可以拥有的,学校可以建立一个学校的云端供学生来获得知识。学校建立云端平台其实并不难,只是相对来说比较烦琐、麻烦。学校要建立一个学校云端,可以建立一个云端建设团队,主要负责在网络上搜寻一些质量高的教学素材,然后进行整理、分类,让云端知识流程更为合理,井井有条。对于一些知识空缺,可以选择校内教师自己录制教学素材,然后传到网络云端供学生学习。

(二)注重学生实践学习

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必须要体现出高职院校的初衷,高职院校是以培训学生实践能力为出发点。随着计算机的普及,高职院校可以根据现在潮流开设学习课程,这样更能符合社会的发展需求。在现在的大环境下,高职院校应该把实践教学作为教学重点,理论知识完全可以通过云端自主学习,而且学习不受时间、空间限制,在学习的过程中还可以涉及其他领域知识。另一方面,学校应该注重教材的更新,做到与时俱进,让学生随时了解当代形式。虽然云时代已经来临,但是书本知识依旧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学习的基础,要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云时代计算机教育的作用。

五、结束语

随着计算机技术不断发展,在云时代高职院校教育已经有了一定的改变,虽然现在是传统型教育在向新型教育转变。我国新型教育作为起步阶段,虽然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但是笔者相信,随着时间的过去,新型教学模式会逐渐发展直至完善。

关于计算机的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计算机;改革;教学;实践

中职学生是未来在生产、技术一线工作的初中级应用型人才,

而因为计算机的应用渗透进各个领域,所以要求中职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学好专业技能的同时,必须适应社会需求,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技能。在新课标的理念中提到:以工作任务为线索,确定课程;以职业能力为依据,组织教学;以典型产品(服务)为载体,设计活动;以职业生涯发展为目标,明确定位。因此,为了更好地贯彻执行新课标的理念,中职计算机课程教学势必要进行改革。

在教学实践中,中职计算机专业学生普遍存在着这样的问

题。例如,大部分学生对计算机的基础知识模糊不清,在实际操作方面无法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连简单文件的收发都不能完成,哪怕是在网上报名填写信息也做得不尽如人意。这些问题的出现都应该在课程教学实践中得到改革。以老师为主导,对学生因材施教以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为教学目的,这应该成为教学实践的一项必要举措。针对中职学生这一群体的特点:计算机基础薄弱,好动好奇心强,但又缺乏毅力来进行课程学习。不仅如此,在面对普高和职高的学生时存在自卑感。所以,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是教师应该考虑的。

学校应该组织教师进行教材的选择,一份好的教材对学生的帮助是极其重要的。这份教材可通过工作项目和人物的形式,以当今主流系统软件Windows XP及应用软件Office 2003为平台,从公司的日常工作角度出发,分为六个项目。包括认识计算机、操作系统应用、网络应用、图文排版、数据处理和文稿演示。通过第一节理论课的学习,第二节进行实际操作,完成相应的任务。有些学生的基础较为薄弱,可采用分小组形式来解决。一个老师不可能一节课给每一个不懂的学生讲解所有不懂的问题,分好小组,从中推选或自荐计算机技能较好的同学成为老师的小助手,一对一辅导。这样既有利于教学的开展,又使学生之间的感情加深。其次可在班里组织小组比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在比赛中努力学好知识,活跃课堂气氛。

中职课程教学实践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必须时刻谨记以学生为本,教师在教学时要把这样的理念渗透进教学设计,从而更好地引领学生学习专业知识。

参考文献:

[1]黄云.探究教学在计算机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南昌高专学报,2012(1).

[2]姚刚,张欣宇.互动式分层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的运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8(21).

关于计算机的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职高专 计算机 基础考试 改革 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考试是检验这一阶段的教学成果和学习质量的最有效的途径,在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老师和学校可以根据考试的结果,对于学生之间存在的个人差异,制定严格的教学方案,搭建适合绝大多数学生学习的平台。高职高专计算机基础考试对于提高计算机课堂的教学效率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目前,我国处在现代化技术发展迅速的阶段,计算机基础作为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对于学生计算机的使用能力、计算机知识的普及很有帮助。因此,高职高专院校的计算机基础考试要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体系,实现计算机基础考试的科学化、系统化发展。

1 高职高专院校计算机基础教学的现状

1.1 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难度过大

由于高职高专院校的学生在家庭和爱好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也就导致它们自身所具备的计算机水平上的差异较大,给老师的计算机基础教学增加了难度。老师制定的教学方案常常与学生的学习不相符合,使得基础好的,学不到其他的计算机知识,逐渐失去了兴趣;基础差点的学生,就无法跟上老师的教学脚步,打击了他们学习计算机的积极性,学习质量一再下降,从而影响整个计算机基础教学的质量。

1.2 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不配套

计算机基础学习的重点就是实践活动的开展,将课堂上学习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在计算机上应用,以达到巩固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的目的。但是目前大多数高职高专的院校理论课与实践课的比率是1:1开设的,这就导致了理论课上大量的知识点不能及时得到实践应用,从而大大削弱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效果,影响学生自身素质的提高。

2 目前我国计算机基础考试中存在的问题

2.1 考试方式过于单一

目前,我国的计算机基础考试都是采取笔试和上机考试两种考试方式,笔试考试有着严格的时间限制和空间上的限制,对于知识性较强的科目比较适用。计算机基础的内容较为广泛,知识点比较琐碎,相较于其它科目,计算机基础更注重计算机基础的操作和技能上的培养。单一的考试方式无法适应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考核,对于学生所具备的计算机基础知识无法全面地反映。而在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上机考试中,大部分的学生只是从同学那里拷贝一个就完成了,有的还进行修改一下,更有甚者连改都懒得改,老师在评分过程中,遇到这种情况,由于对学生的计算机能力不是很了解,无法判断出考试作业的真伪,导致了计算机基础上机考试也只是作为一种形式而存在。

2.2 考试内容安排不科学

目前的计算机基础考试的试卷是根据专业的不同而带来试卷考试侧重点的不同,同一个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考试的标准是统一的,出了专业的范畴,计算机考试的标准就有所不同。考试的内容也往往局限在课本的内容里,没有扩展性的实质内容存在,阻碍了学生计算机能力的增长,对学生以后的就业工作带来极大的阻碍作用。

3 计算机基础考试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关系

计算机基础考试对于评价计算机基础的教学成果有了系统、科学的评价标准,提高了老师对于计算机基础教学的重视程度,为了使高职高专院校的计算机基础教学能够适应时展的变化,加快了计算机基础教学的创新速度,改变了目前传统的应试教育的现状,也改变了高职高专院校学生对于计算机基础学习的态度。上机考试方案的提出,有利于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充分体现了计算机基础考试软件的开放性和可行性,老师也可根据计算机基础考试的结果,充分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能从根本上把握计算机基础的学习,是对学生课堂上学到的计算机基础技术的一次考核,提高(下转第122页)(上接第96页)了学校对于计算机硬件以及学习环境的资金成本投入,提高了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4 计算机基础考试改革的探讨

4.1 计算机考试重点内容的改变

计算机基础教育主要就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把计算机基础知识和计算机能力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对计算机的熟练应用来解决专业领域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培养学生对于计算机应用的力度。因此要把计算机与本专业的实际情况相结合,不断地改善计算机知识的结构,以提高学生对于计算机在本专业的应用程度。计算机的基础考试也需要紧紧跟随着本专业计算机应用的特点。例如,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进行计算机基础考试的过程中,就会考程序设计的内容,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程序编程软件VF语言,在针对Excel表格的考核中,就可以进行如下题型的考核(图1)。

例如:在Excel表格中,如果要统计图1中所示的得分状况,统计原则要根据下面的几个要求:得分≥90分,这就说明成绩为优,80≤总分〈90,为良,70≤总分〈80,为一般,60≤总分

图1 Excel表格

这种考试类型主要是针对学生对计算公式在工作表格中的运用能力进行考查,针对不同专业,同一题型的考察侧重点也就不一样。在计算机基础考试中,外语专业的应该侧重于考查计算机搜索信息、处理信息等方面的能力;艺术专业则要侧重考查对于图像、图片的处理能力。计算机基础考核的内容和重点也应该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地发生变化,以求计算机基础考试更加适用于现代化的发展。

4.2 计算机基础考试方式的多样

目前,我国针对计算机基础考试方式单一进行了计算机基础考试方面的改变,并参照外国先进的计算机基础考试,与国内的实际情况相结合,进行了计算机基础考试方式的创新,除了之前的笔试、上机考试,还出现了电子作业、开卷考试等扩展类型的考试方式,笔试是对学生计算机基础理论知识的考核,考查学生掌握知识的熟练程度;开卷考试则是对目前所学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的一个扩展,往往属于开放性的问题,比较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解决能力;电子作业可以很直观地反映出学生对于计算机操作的能力,主要是考查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上级考试则是电脑里已经存在了好几套的考试题目,让学生进行抽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于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融会贯通能力。这样通过考试方式的多样化,就可以全方位地考查学生计算机基础知识的能力和技能。开卷考试的形式主要是为了防止学生考试过程中出现抄袭的行为,运用开放性的问题杜绝抄袭行为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