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教育生态系统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布朗芬布伦纳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医德养成教育 医学生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是由已故的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著名心理学家布朗芬布伦纳(Bronfenbrenne)于1979年提出的一种理论模型。他从个体所处的生态环境出发来研究人的发展,认为人的行为不仅受社会环境中的生活事件的直接影响,还会受发生在更大范围的社区、国家、世界中的事件的间接影响。布朗芬布伦纳的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对于当前高等医学院校的医学生医德养成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
一、布朗芬布伦纳的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简介
(一)布朗芬布伦纳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哲学基础
布朗芬布伦纳的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哲学基础就是生态哲学。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生态哲学,是运用生态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观察现实事物和理解现实世界的哲学理论,其代表人物是德国的萨克赛(H.Sachsse)和奥地利裔美国的卡普拉(F.Capra)。在生态哲学领域,尽管不同学者的理论观点仍然存在着分歧,但是在生态哲学的基本框架上他们已经达成共识。在本体论上,生态哲学坚持世界的关系存在论和过程存在论,认为世界是“人――社会――自然”活的复合的生态系统,这个生态的结构和过程相互关联,但过程更为基本。在认识论上,生态哲学反对绝对的主客二分,认为主客的统一更为根本,人的认识是在主―客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进行的。在方法论上,生态哲学坚持有机论的思维方式,强调人与世界是一个整体,认为整体决定部分,部分只有在整体中才能获得它的意义。
(二)布朗芬布伦纳社会生态系统理论的基本内容
生态哲学为布朗芬布伦纳的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提供了基本的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框架。在此基础上,布朗芬布伦纳于1979年创立了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该理论认为,影响个体发展的环境是一个层层镶嵌的多元系统,由近及远依次是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部系统和宏观系统。微观系统是个体直接参与的环境系统,比如家庭、同伴群体、课堂、学校等,它们对个体的成长发展产生直接影响。[1]中间系统是指个体直接参与的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微观系统相互连接而形成的系统,例如课堂与同伴群体相互联系形成的系统,就是一个典型的中间系统。中间系统内部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是否协调一致,将直接关系到个体的优化发展。外部系统指个体没有直接参与,但对他参与的环境发生更大影响的系统,比如父母的工作环境会通过家庭环境对个体产生影响;宏观系统是指嵌套于微观系统、中间系统、外部系统中的文化、亚文化和社会阶层背景,它是一个广泛的文化意识形态系统,对个体的成长发展也会产生间接的影响。他同时还指出,每一层次的系统都与其上级和下级系统相互作用,构成了个体成长的生态背景。与每个同心圆相通的是时间系统,指每一个同心圆系统的内容都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通过这样的结构,将个体发展放在一个宏观的、多层次的生态系统中加以考察。
二、布朗芬布伦纳社会生态系统理论对医学生医德养成教育的启示
(一)发挥家庭在医学生医德养成教育中基础性的作用
家庭是布朗芬布伦纳的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中微观系统中最为重要的一个系统,因为自人的出生之始,他就生活在家庭环境中。家庭是一个人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养成的第一场所和重要环境,因此,作为家庭核心人物的父母对良好家庭环境的营造和正确教育子女思想的养成具有义不容辞的责任。[2]医学生是将来走向社会的医务工作者,家庭除了教育医学生子女在校期间认真学习医学知识、医务技术外,还应重视对医学生医德教育的培养。一名合格医务工作者,不仅应当具有高超的技术,而且还应当具有高尚的医德。因此,家庭应重视对医学生正确的从医价值观的引导,去除其功利性,避免他们将来从事医务工作打后价值天平向物质利益倾斜,倡导“医乃仁术”、“大医精诚” 等传统价值观的回归。医学生是未来从事医务工作的主流群体,他们医德的缺失将直接导致就业后一线医务工作者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滑坡,并阻碍社会的良性运行及和谐发展,所以家庭成员应帮助教育医学生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履行好自己角色所赋予的历史使命,增强医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他们在未来的医药卫生岗位上能秉持医务工作者的职业操守、治病救人、救死扶伤,真正做到“一切以病人为中心”。
(二)加强课堂教学与医学生同伴群体的互动
课堂教学与医学生同伴群体的互动是医学生医德养成教育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二者的互动可以归属于布朗芬布伦纳的社会生态系统理论中的中观系统。课堂教学是医学生医德教育的一种重要载体,医学院校教师必须重视通过课堂教学来增强对医学生的医德养成教育。为此,就课程体系而言,要开设一套比较完善的具有医学特征的医德课程体系。首先是医德基础理论课,如哲学、伦理学、法学、心理学的开设。其次是作为医德主干课程的医学伦理学。最后是选修课的构建。由于课时的限制,可以通过开设选修课的形式将一些课程补充进来,如可以通过选修课讲解医德历史等。就教学方法而言,应摒弃那种传统的单向灌输的方式,促进医学生在道德学习过程中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师应当运用启发式讲授法,通过启发式教学,引起医学生的共鸣,使医学生在经过自己思索后,自觉地得出结论。
但是,道德并不是脱离特定问题情境的条件下以抽象的形式存在的客观的、普遍的、绝对的知识,作为调节人们相互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是人们社会交往的产物,仅靠课堂的讲授很难有效培养医学生良好的医德和完整人格。同伴群体是“由年龄、性别、兴趣爱好、职业、社会身份、价值观等方面大体相似的个体所组成的关系相对亲密的一种非正式群体”[3],同伴群体中成员的医德的交往对医学生正在形成中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直接的、巨大的影响。因此,应重视和加强课堂教学与医学生同伴群体之间的互动,使同伴群体成为医学生医德培育的重要参照系统。高等医学院校的德育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一些方式将课堂教学延伸至医学生同伴群体的活动。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布置有关医德的教学任务后,让医学生在课下自动分成同伴群体讨论小组,各学习小组针对一个关于医德的话题展开讨论。在这种同伴群体的讨论中,医学生能够在一种自然、放松的状态下各抒己见。而对于一些讨论无法达成共识的问题,还要回到德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对这些有争议的问题重点讲解。通过这种课堂教学与医学生同伴群体的互动,形成了“课堂德育教学―课下同伴群体讨论―课堂德育教学”的行进路线,最终将有利于提高医学生医德养成教育的实效性。
(三)重视完善我国解决医疗纠纷的相关法律制度
目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我国解决医疗纠纷相关法律法规在这方面规定的模糊和缺位。按照布朗芬布伦纳的社会生态系统理论,我国目前的医疗法律环境是我国医学生医德养成教育的一个外部系统。虽然医学生并不直接参与这个环境,但医疗法律环境通过微观系统和中观系统对医学生的医德养成产生影响。目前我国诉诸法律解决医疗纠纷成本过高、程序较复杂,加之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在这方面规定的模糊和缺位,近年来通过法律渠道解决的医疗纠纷呈下降趋势,取而代之的是“闹”的方式,甚至靠暴力解决医疗纠纷,陷入“不闹不赔、越闹越赔、越赔越闹”的怪圈,波及全国的“医闹”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4]这种现象如果得不到及时有力的制止,往往导致医疗纠纷升级,最终酿成。因此,应当完善解决医疗纠纷的相关法律制度。畅通解决医疗纠纷的渠道,既要规范医者的行为,保护患者的合法权益,又要减少“医闹”的发生,维护医者和医院的正当权益。这对于增强医学生利他素养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四)构建“义利兼重”的文化意识形态系统
布朗芬布伦纳的社会生态系统理论认为,一个社会的文化意识形态系统对生活于其中的个体的成长发展会产生间接的影响。目前,中国社会有两种错误的文化意识形态系统对医学生医德的养成产生负面影响。一种是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中国传统义利观。 这种传统义利观主张“崇义轻利”,过分强调社会整体利益,忽视、贬低甚至完全否认个人物质利益倾向的传统义利观直到今天在一些人的头脑中仍然存在。他们认为医生是“白衣天使”,就应该无私奉献,导致一部分患者对医生的工作不理解,缺乏一种包容心,增加医患之间的不信任。应当认识到,这种“崇义轻利”的传统义利观是与封建的生产方式相联系,已经与现代社会的文化价值观念不相契合。而另外一种错误的文化意识形态系统的影响面更大,它伴随着中国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而产生。这种文化意识形态系统只强调经济利益,而放弃道德之“义”。 唯利是图、见利忘义、利己主义是其典型表现。在医疗领域的具体体现表现在,一些医务人员受到经济利益的诱导,开始为处方权寻找“租赁”对象。医生开始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影响医生处方权的已不再是患者病情、药品疗效等因素,患者利益最大化被严重忽视了。这样两种错误的文化意识形态系统必然会对医学生的医德养成教育产生负效应。因此,构建关于义利观的正确的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系统已成为当下我国医学生医德养成教育的必要途径。在现代社会中我们应当大力提倡“义利兼重”、“见利思义”的义利观,一方面我们反对用整体利益碾压和僭越个人利益的观点;另一方面,我们对个人的“利”要有一种理性的制约,不受不义之财,鼓励个人通过辛勤劳动活动应得报酬。这种“义利兼重”的文化意识形态系统的构建,将有利于提高医学生医德养成教育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 刘宇.学生课程参与论[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 106.
[2] 丁文敏.大学生责任教育概论[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12: 228.
关键词:《诗经》;《诗经》学;文化生态系统;文化传承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242(2013)05-0110-06
收稿日期:2013-04-21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说文》所收《诗经》用字研究”(12YJAZH046)阶段性成果;河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说文》所收《诗经》用字考”(2011BYY001)阶段性成果;河南省软件科学项目“《诗经》文化旅游开发与中原经济区建设协调发展研究”(122400450390)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康国章(1971―),男,河南商丘人,安阳师范学院《殷都学刊》编辑部副教授。
文化生态学是由美国人类学家斯图尔德于1955年创立的,它主要用来研究某种文化与其生存环境及特定人群的关系。文化生态学的出现对于文化人类学和整个社会科学研究都意义非凡,有学者评论说:“它弥补了20世纪早期人类学家在进化论框架之下的许多不足,使人们更为清楚地认识了生物性基础、文化形貌与自然生态环境三者之间的复杂关系。”20世纪80年代,文化生态学传人中国,给国内社科研究增添了无限的活力和生机。20世纪末,中国学者把系统论方法引入文化生态学,形成了文化生态系统理论。1999年高建明、黎德扬最早界定了文化生态系统的概念:“文化生态结构既是一个动态结构,也是一个包含多层次、多要素的结构。随着时代的发展,通过与生态环境的相互作用,文化生态结构不断演化,在演化中,文化越来越成为一个庞大的系统,而越来越丰富的文化又为文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2003年,黎德扬、孙兆刚则进一步深化其理论体系,指出:“具有自身价值的每一文化群落,作为人类文化整体的有机组成部分,参与整个人类文化的流动和演化,显现其独特的作用。我们把这一动态的文化有机整体,称之为文化生态系统。”文化生态系统理论主要用来分析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已有的研究成果如宝艳园博士的《中华文化生态系统理论探略》(《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07年第5期)和赵艳喜博士的《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系统》(《民族艺术研究》,2009年第1期)等。前者采用文化生态系统理论探讨了中华文化体系的结构、特点及维护条件,后者则论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态系统结构和生态保护。但由于该理论是新兴理论,相关研究还比较薄弱,研究成果也比较少,尤其是采用文化生态系统理论观照《诗经》学体系的结构特征及演化规律,至今还没有相关成果出现。笔者愿从《诗经》人手做一次尝试,把文化生态系统理论运用于分析研究某一具体的华夏精神文化遗产,力图为《诗经》文化传承和创新提供新的理论支撑。
一、《诗经》文化生态系统的结构
文化生态系统的结构是指构成文化体系的诸要素之间彼此关联、相互制约的方式,它既包括不同等级的层次结构,也包括以立体组合关系为特征的空间结构。文化生态系统有多种组合要素,它们处在不同的结构模型和范围内,彼此相互关联、相互作用,总体上保持着动态的平衡。
(一)《诗经》文化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
《诗经》文化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包括不同模式、不同层次的文化群落和与之相关联的人类群体及生态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历史环境、文化环境)。《诗经》学体系下的文化群落又各自组成结构独特、功能相互差异的文化体系,形成《诗经》文化生态系统的众多子系统,其中最具有鲜明特征和功能价值的,可以区分为山川地理文化子系统、民俗文化子系统、饮食文化子系统、名人文化子系统、乐舞文化子系统等。
《诗经》学体系的人群要素,以与《诗经》学关系的亲疏来说,首先是《诗经》篇章的作者和《诗经》中的人物形象,居于这一文化要素的中心轴。其次是为《诗经》学传播做出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诗经》学体系中的自然环境要素,最主要的是孕育《诗经》文化的、以黄河流域为中心(向南延伸到江汉一带)的原野、山脉、河流等,它们伴随着《诗经》学的传承而穿越数千年的历史,成为《诗经》文化生态系统中最为稳定的组成要素。历史环境要素方面,《诗经・商颂・玄鸟》言“天命玄鸟,降而生商”,说明那时人类还处于知其母而不知其父的母系氏族社会;《诗经》从西周结集到孔子编订成型再到西汉的经典化过程,见证了我们国家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过渡和大一统的中华民族初步形成的进程;《诗经》在以后两千多年的传承中,既目睹了中华民族创造出的辉煌成就,也见证了中国社会在近代的痛苦转型;如今,我国正处于民族复兴的关键时期,为《诗经》学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文化环境要素方面,《诗经》与儒家学说的关系最为密切,和中国文学、民俗、宗教、音乐等方面也有着一定关联;《诗经》学与史学的关系也非同一般,司马迁著《史记》时在探讨殷、周起源问题上广泛采用了《诗经》的说法,清代史学大师章学诚在《文史通义》中甚至提出了“六经皆史”的观念。
(二)《诗经》文化生态系统的子系统
关键词 生态系统 森林生态旅游专业 人才培养 三平台 双核双轨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Forest Eco-tourism Professional Talents Training
Exploration Based on Ecosystem Theory
LI Weijin[1], LI Sanqiang[2], LIN Guanghui[1]
([1] Yunnan Forestry Technological College, Kunming, Yunnan 650224;
[2] Yunnan Art University, Kunming, Yunnan 650500)
Abstract Forest eco-tourism professionals training exists training model cannot better adapt to the regional economy, industry an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the demand for talent, "industry,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ve education combination is not enough, personnel training mode features are not bright enough,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d other issues are not adaptive. Ecosystem-based theory, forest eco-tourism professional develops from five aspects to strengthen personnel training operating mechanism. First is to build an open ecosystem of professional training, the second is reform and innovation training objectives, the third, is to build three platforms for personnel training, the fourth, is the implementation of dual-core dual track training model, the fifth, is sound personnel training system protection.
Key words ecosystem; forestry eco-tourism professional; talent training; three platforms; dual-core and dual track
人才培养是教育永恒的话题。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森林生态旅游专业有着10年中专办学和9年的大专办学经历,2008年被评为学院特色专业和重点建设专业, 2010年被评为云南省特色专业,2011年参与“云南省高职高专旅游类专业建设”世界银行贷款项目。基于生态系统理论,森林生态旅游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不断进行探索和实践,力求在云南肥沃的生态旅游土壤上进行省级特色专业建设。
1 森林生态旅游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森林生态旅游专业发展至今,在人才培养上形成了一定规模,对云南的生态旅游、林业生态文化产业建设做出了一定贡献。但从人才培养上看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
(1)现有人才培养模式不能较好地适应区域经济、行业和企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一方面,旅游行业职业结构变动频繁,云南旅游经济发展日新月异,而专业发展需要一定时间来建设和完善才能日趋成熟。另一方面,行业与学校在人才需求信息传递上不够通畅,有时甚至存在屏障,人才培养过程中无法及时和深入地获得行业和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准确信息。所以,专业人才培养完全处于被动发展的境地,只能不断调整和兴办新专业,这样,既无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又不能保证专业办学水平。
(2)“行、校、企”合作办学结合度不够。产学研结合是高等职业教育的必由之路。随着高职教育的深入发展,学校在校企合作中主动寻求合作的机会,结合学生的实践实训和双师型教师的培养,与企业开展合作。但是合作不稳定、不深入,未涉及人才培养体制和机制方面的合作。企业对校企合作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不高。行业指导职业教育无论在人才标准和教育过程上都流于形式,在人才培养上没有发挥“行、校、企”合作的优势。
(3)人才培养模式的特色不够鲜明。人才培养模式桎梏于培养目标和规格、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手段、管理和评估制度等要素。这实际上是强调了人才培养中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模式,而忽略了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运行机制,以及培养过程中内外环境的分析。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以“产学研”结合、“工学”交替、“校企合作”为基础,但是一直忽视了政府主导下的“行业—学校—企业”所组成的高职教育环境的内涵建设,这极大地制约了森林生态旅游高职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加上严格的教学管理制度,无法使专业人才培养与灵活、多变的行业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变化同步。在云南建设生态旅游大省,昆明创建国际生态旅游示范城市这样的大环境下,出现了繁荣的森林生态旅游市场和日渐萎缩的生态旅游专业的尴尬局面。
(4)课程体系建设中的不适应性。人才的培养最终通过课程和实训环节来实现。在课程建设中,不适应性一方面主要表现为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和手段单调、落后。另一方面则是课程处理不好理论和实践的问题。高职以“应用”为主旨构建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通过实践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这在高职教育中已经达成共识,在教学计划中对实践教学的比例有严格的规定。而教学过程中往往出现两个极端。高职学生生源质量逐年下滑,教育工作的枯燥乏味使教师缺少主动积极地研究课程和教学的动力。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起着主导的作用,课程体系建设中的不适应性,追根溯源就是教师的问题,即是教师的培养问题。
2 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森林生态旅游专业建设
上述问题表明,人才培养的生态系统存在较多的不畅通,甚至是障碍,森林生态旅游专业教学资源不足,生源质量下降,毕业生就业压力严峻,使森林生态旅游专业微观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成为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最为薄弱的环节,迫切需要对森林生态旅游专业人才培养进行改革。
(1)构建开放的专业人才培养生态系统。近年来,教育生态学以生态的视角,思考和解决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为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开辟了新的途径。森林生态旅游立足于云南的生态环境,培养出来的人才突出的特色是生态性,其人才培养的过程也必然需要基于生态系统理论构建具有生机和活力的教育生态系统。森林生态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生态系统是指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由森林生态旅游教育环境因子构成的,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复杂和动态发展的统一整体。系统的教育环境由内外两部分构成。外部环境是指专业服务的区域。潘懋元先生说过“教育必须与社会发展相适应”,这个社会就是教育的外部条件,及时和深入掌握外部条件的变化能为人才培养的生态系统提供准确的信息传递,增强教育与社会的适应性;内部环境是指专业微观环境,包括行业、企业和学校。内外部条件之间是互动的关系。内部环境因子直接参与人才培养,外部环境因子间接参与人才培养。研究各因子之间的关系、在人才培养中的作用和合作机制,有利于提高内外部环境的互动性;森林生态旅游专业教育生态系统是一个双核系统。系统的人才培养对应着两个对象,一个是显性的对象——处于主要地位的学生,另一个是隐性的对象——处于主导地位的教师;森林生态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生态系统具有两大特点。首先它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系统,人才培养的过程是物质交换、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的过程。其次是这个系统应具有自我调节、维护教育微观生态系统平衡的能力。
(2)改革和创新培养目标。森林生态旅游专业的发展依托云南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背景,其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应符合地区森林生态旅游发展的需要,同时体现出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21世纪,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呈现出由传统经济向生态经济转变的趋势。基于生态安全和创建“生态文化大省”的建设目标,云南地区经济发展不再以经济目标作为唯一标准,而综合考虑对环境的损耗。森林生态旅游专业学生毕业后将从事生产和服务一线的技能型工作和基层管理工作。通过行业调研和对工作岗位群能力分析,对专业人才资源需求数量与标准的分析,将森林生态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从过去的“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调整为“培养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即具有高技能、高素质与较高的生态文化素养的人才标准,我们可以理解为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生态型人才标准。高技能是指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和服务技能;高素质是指较高的职业素质,满足学生就业和职业发展的需要;较高的生态文化素养是指生态知识素养、 生态伦理素养、 生态审美素养和生态行为素养,具备对具体生态事项作出正确判断和决策的能力。
(3)搭建人才培养的三个平台。森林生态旅游专业“生态型人才”目标的确定是培养什么样的人才与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的直接对接,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势必需要社会的共同参与。过去,企合作因为缺少与企业的天然联系,很难找到合作的有效途径。来自森林生态旅游企业、行业以及学校三方的力量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构成了生态型人才培养的三个天然平台。一平台是搭建学校与林业产业协会以及成员企业之间,学校与林业厅保护办、国家公园管理办的对话与协作平台,准确掌握本专业毕业生就业背景及人才市场需求情况,制定合理人才培养方案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实时掌握生态文化建设前沿动态,培养学生的生态文化素养;二平台是完善在教学、科研、服务、培训的办学过程中学校与企业之间相互融合的一体化合作平台,培养学生的企业工作经验、实践技能和职业素质;三平台是探索森林生态旅游专业职业能力认证体系和就业准入制度平台,依据行业规范和国家职业标准培养人才。三个平台建设以职业能力为核心,以生态型人才培养为目标,重点培养生态型人才所应具备的高技能、高素质与较高的生态文化素养。在三平台的建构过程中,吸收企业人员全程参与、指导、组织召开企业专家研讨会和人才培养方案论证会,对人才培养方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进行全方位论证,接受行业、企业、同行专家的意见,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梯度推进式完善和修订。
(4)实行双核双轨的培养模式。当外部环境对人才需求出现变化时,形成了对人才培养生态系统的冲击和压力。化解这些冲击和压力的方法就是双核双轨的培养轨迹。森林生态旅游人才培养既是对学生的培养,也是对教师的培养,实行学生与教师双轨道培养模式。在系统中的主导地位决定了教师对课程体系建设具有决定的作用,教师的成长不能脱离专业人才培养生态系统,教师的质量决定了人才的质量。森林生态旅游专业通过鼓励教师提高学历、自主学习、参加培训,顶岗实训、获取职业资格证等多样化的方法,加速教师专业发展进程。教师在专业和社会两个生态圈中的发展都与专业人才培养的生态系统密不可分。教师的发展一方面激活了教师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自主性,使其朝向高目标发展,进而带动专业人才质量的提高。另一方面,教师专业能力增强,与行业、企业、社会的深入和有效沟通,在一个层面上畅通了人才培养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并且成为系统能量流动的原动力。同时,教师将外部环境对专业人才需求在规格上的新要求渗透于教学过程,弱化了外界对整体系统的冲击,增强了人才培养的适应性。教师的成长有利于促进人才生态系统负反馈的生成,有利于维持系统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5)健全人才培养的制度保障。长期以来,高职高专校企合作因缺乏稳定的制度保障,而无法将校企合作落到实处、深入和持续地进行下去。为此,森林生态旅游专业将行校企合作发展常规化、制度化,进而为实现稳定的制度保障奠定基础。构建特色鲜明的“行业—学校—企业”三维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森林生态旅游专业群根据专业群特色,依托生态文化与传媒系与企业建立的良好的合作关系,探索以顶岗实习为重点的校企合作方式,构建了“入学教育—课程实训—综合实训—顶岗实习—职业技能鉴定—职业技能竞赛”的实践教学体系。社会参与人才培养的过程应是一个互惠、双赢、互动的过程。森林生态旅游专业在三平台建设中着重从厘清责任、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上加强合作,与企业就人才培养模式及培养过程签订一体化合作协议,进一步拓宽和提高学校服务企业的社会功能,切实实现专业与企业对接,专业与岗位对接等大力深化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关系,建立稳定和长效的合作机制,为构建长期和稳定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保障。
3 总结与回顾
人才培养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间充满了许多的不确定性和困难,但也正是如此,人才培养才更具有挑战和魅力。审视森林生态旅游专业发展的19个岁月,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让我们清醒地分析和认识了森林生态旅游专业人才培养的问题,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给予我们专业发展的信心和动力。归根结底,是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为森林生态旅游专业人才培养开启了新的一扇门,这个理论将指引着专业人才培养的道路,使我们获得更多新的认知。
基金项目:2011年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森林生态旅游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2011C206)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 杨进.对我国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理论和实践的审视[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17-20.
[2] 罗星海,吴一丹.高职人才培养制度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历程[J].教育与职业,2013(6):12-15.
关键词:档案学;生态学;档案生态研究;述评;展望
20世纪90年代末,档案界开始关切档案生态研究,尝试从生态学角度分析档案系列问题,初步提出了相关命题,开了档案生态研究的先河,为后期档案生态研究奠定了学术基础。今天,生态学普遍应用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中,成果凸显。在图书、情报、档案领域,利用生态学理论分析专业问题也不再陌生,相关概念如图书馆生态、信息生态、情报生态及档案生态、档案信息生态系统、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等被不断提及并被学术界持续关注,同时,国家各层次相关社科基金也纷纷为此研究立项,支持学术界持续、深入地开展相关研究。为此,本文将在文献综述基础上,梳理并分析档案生态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档案生态研究发轫
单纯从生态学融入人文社会科学的角度观之,环境问题是人文社会科学引入生态学理论的重要基点。正是在全球化的浪潮中,全球环境问题、地区环境问题等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生态学思想也恰好进入了人们的视野。由此,环保问题、生态安全问题、转基因问题、物种问题等,成为生物学家和社会学家共同关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相关的交叉学科不断涌现,相关的交叉研究层出不穷,相关的交叉成果琳琅满目。档案界也正是在此背景下,在信息生态的关注中开始关注并研究档案生态问题,提出了档案信息生态、档案文化生态、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等研究命题,为档案生态研究开了先河。
1.1生态研究及其应用。生态学(Ecology),是德国生物学家恩斯特•海克尔于1866年定义的一个概念:它是研究生物体与其周围环境(包括非生物环境和生物环境)相互关系的科学。英语ecology是由希腊语词汇“Οικοθ”(居住在同一家庭中的人)和“Λογοθ”(学科)组成,意思是“研究居住在同一自然环境中的动物的学科”,目前,已经发展为“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1] 20世纪40年代以来,生态学发展迅速,应用广泛,研究对象与领域不断拓展,相关分支学科不断涌现。[2]生态学发展至今,其内涵和外延都有了变化,尤其是随着全球人口猛增,环境问题和资源问题不断凸显,促使当今生态学研究日益从以生物为研究主体发展到以人类为研究主体,从自然生态系统的研究发展到人类生态系统的研究,因此,生态学的定义应当反映这种变化,把研究人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包括在内。为此,在集成众多生态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邹冬生、高志强认为,当今生态学可以定义为:生态学是从系统的高度,研究生物与其环境之间相互作用关系的科学,其中的生物包括人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而环境则包括自然环境、人工环境以及社会经济环境;[3]曹凑贵认为,生态学可定义为“研究生物生存条件、生物及其群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及其规律的科学,其目的是指导人与生物圈(即自然、资源及环境)的协调发展”。[4]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化的推进,生态问题成为全球问题之一,生态学也从诞生时的生物学范畴衍生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领域,尤其是在政治学与经济学领域,生态学的应用可谓百花齐放,各类成果不胜枚举。笔者认为,生态学由自然科学进入人文社会科学,最大的功效是为人文社科提供了思维导图,使人们尝试运用生态学理论从观察自然界转移到观察社会生活,如企业生态、政治生态、社会生态以及文化生态等。其中,生态位理论尤为明显,生态位概念揭示的是生态个体、种群和物种生存与竞争的普遍规律,该理论20 世纪80 年代开始被引入社会科学研究的领域,成为研究人类社会巨系统中的一个分析工具。[5]
1.2档案生态研究。档案生态问题,不言而喻,正是借用生态学理论和思想,参考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成果,积极地将生态思想引入档案学研究领域的专业学术研究,根本目的,是在拓展档案学研究视野基础上,为档案事业的发展出谋划策或者是提供思维导图。而如何去实现,如何去选择生态学的理论,怎样使得生态理论和思想与档案研究之间取得关联等,这便是档案研究者、档案从业者需要面对和思考的直接问题。随着生态学知识在图书情报档案界的应用,除图书馆生态、信息生态、情报生态研究外,档案生态研究也业已初步展开,并取得一定成果。据笔者通过中国知网以“档案+生态”为关键词,以“题名”为限定条件进行检索统计,截至2011年8月,显示相关文章98篇,与档案生态研究直接相关文章近20篇,其中,有关档案信息生态系统研究最能体现档案生态研究之思想,不仅积极引用借鉴生态学知识思考档案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档案信息生态系统理念,为学术界认识和研究档案问题奠定了基础。据统计,在目前有关档案生态研究的文献中,明确提出“档案信息生态系统”的有3篇,分别为薛春刚《档案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与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种金成《档案信息生态失衡问题研究》 [6]及葛翠玲的《档案信息生态失调原因探析》[7] ,其中,薛春刚一文[8]对档案信息生态系统进行了初步界定:它是指以实现档案信息的产生、积聚、传递、开发、利用等为目的,具有特定的结构和秩序的由各种要素组成的相互关系的总和,其组成要素有人、信息、设备及指导其运行的档案学术理论等。并指出,理想的档案信息生态系统应该是平衡的、稳定的系统,是“人造系统”、“开放系统”以及“动态系统”,突出强调人、信息传递、环境变换在档案信息生态系统中的表现。
目前,生态学理论和知识在学术研究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成为跨学科研究的典范之一。借鉴生态学知识开展专业研究,不仅适用于历史学、经济学、社会学等传统人文社会学科,也同样适用于新兴社会学科。尽管档案生态研究业已开展了初步研究,但不可否认的是,档案生态研究仍然处于起步状态,但研究的问题深度不够,成果不多,有关专著更是鲜见。为此,笔者以为,摆在档案生态研究面前的首要问题,是进一步推动档案生态研究的开展,使得档案生态研究在广度与深度上同时得到提高,即有更多的人参与档案生态研究,更多的成果体现档案生态研究,更多的问题驱动档案生态研究。
2档案生态研究现状
通过“档案生态研究发轫”的论述,我们对档案生态研究的主题有了基本把握,也对档案生态研究的前因后果有了初步认识,为今后档案生态研究提供了参照。接下来,笔者将以传统文献综述的方式详细分析档案生态研究现状,为档案生态研究的未来提供系统的文献梳理和问题导向。
2.1文献回顾。档案作为社会存在一分子,档案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档案与生态有自然的内在关联,实际上,我们从传统档案管理实践来看,作为档案管理重要内容之一的“档案保护”问题,其实,涉及诸多自然科学知识,尤其是生物学知识和传统生态理念,这在《档案保护技术学》这门课程上得到鲜明体现。同时,告诉我们,利用生态学知识开展档案保护工作,也是档案事业建设与发展重要手段之一。前文中,笔者通过中国知网检索统计,截至2011年8月,显示相关文章98篇,其中,与档案生态研究直接相关文章近20篇。而在国家社科基金立项层面上,金波教授《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研究》课题、卞昭玲教授《信息生态学理论与我国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管理研究》课题,分别在2008、2010年度获得立项研究。通过分析检索出的文章,我们发现,档案生态研究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其中,《利用农业科技档案为生态农业建设服务》[9]一文,是档案界最早从生态角度开展档案研究的专业论文,作者从档案的角度,分析了农业科技档案为生态农业建设服务的系列问题,尽管,不是我们所说的档案生态研究,但对我们后期开展档案生态研究具有启发意义;而《档案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与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10]一文,应是档案生态研究的开山之作,该文旗帜鲜明地从生态学角度探讨档案信息生态问题,并首次从生态系统的高度,认识档案事业可持续发展问题,诚如其文所说,意在“着重探讨影响档案信息生态系统平衡的诸因素,及保持和恢复档案信息生态系统平衡的途径”。
新世纪以来,在上世纪末研究基础上,生态思想进一步被档案学界借鉴和引用。有人撰文提出建立“生态档案馆”,[11]当然,这纯粹是从建筑生态的角度认知档案馆建设低碳、环保问题,是传统档案保护技术研究的传承;有人提出,要关注“档案生态位”, [12]分析了档案作为社会信息群中的一个子系统,在社会信息系统中独树一帜的原因,指出,“档案,作为社会信息群中的一个子系统,……以它的真实性、开发性、系统性、滞后性等特点,区别于其他信息,而在社会信息系统中独树一帜,并由此,形成它独特的‘生态位’――司法工作的凭证,战略决策的依据,科学研究的参考,宣传教育的凭据等”,虽然文章较短,但“标题党”效应明显,明确地将处于生态学核心理论之一的“生态位”理论引入档案学研究,并提出“档案生态位”问题,至今不乏参考意义。事实上,这已经涉及档案与其他事务之间的生态生存问题,可以说,已经很“生态”了;有人提出“生态式思想与档案馆管理制度”,[13]此文已经将生态思想贯彻深入到档案管理制度层面,具有一定的研究深度;还有提到“我国档案业务工作环节的生态学考察”,[14]此文引入生态式管理理念,可以弥补传统“科学管理”的不足。生态式管理追求管理的整体功效,向一切等级制挑战,它使人生发新的潜能,使档案工作可持续发展,这已经从档案业务环节内部开始了档案生态考察,为我们全面认识档案管理工作开启了新的分析视角;同时,将文化生态有关理念引入档案学研究,也成为新的研究增长点。《从文化生态学视角看档案文化市场的构建》[15]、《文化生态与中国传统档案文化》[16]、《文化生态对中国传统档案文化的影响》[17]以及《试析档案文化的社会生态系统属性》[18]等文,这些研究,已经集中体现了档案文化生态研究的初步成果。《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建构》[19]一文,通过生态学的理念,全面引入到数字档案馆的研究中,把数字档案馆作为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系统分析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各生态因子及其相互关系,建构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结构模型,为数字档案馆建设与研究提供参考。而本文也正是作者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研究”(编号08BTQ040)的项目成果之一。而作者近年来以课题为支柱,已经指导多篇有关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研究的硕士学位论文,有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环境、结构、保障机制、运行机制以及评估等系列研究。南昌大学张东华则在《数字档案馆信息生态平衡及其策略研究》[20]一文中,论述了保持数字档案馆信息生态平衡的意义,分析了数字档案馆信息生态失衡的表现及原因,并提出了保持数字档案馆信息生态平衡的应对策略。
2.2研究述评。纵观上述文献回顾和分析,我们看出,目前,档案生态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研究成果还不是很多,尤其是专著除了传统档案保护技术学教材外更是鲜见。从国家社科基金的立项来看,反映了档案生态研究在档案学学术领域受到重视,且相关课题也被提到国家层面,需要开展深度研究以解决实际问题。从已有的成果分析来看,我们认为,主要研究突出表现在初步的借鉴层面,缺乏深度的专业研究且研究层面比较分散,呈现零星研究状态,缺乏系统深度研究层次。可喜的是,近年来,国家社科基金已持续关注档案生态研究,相信随着这类以课题为中心的档案生态研究,将会呈现出不一样的成果。
笔者以为,借鉴生态学理论研究档案问题、探索档案发展等,这其实是涉及学科嫁接这一基本问题,不算创新。若想提升至创新层次,迫切需要直面“如何选择、如何关联”问题,进而回答“如何实现”,即通过学科嫁接或者理论嫁接抑或思想嫁接,最终是“为我所用”,使生态理论为档案事业作“嫁衣裳”。虽然,档案生态问题客观存在,但实际上,档案生态却仍是个新生问题,相比相关学科而言,我们的交叉研究刚刚起步,我们的专业关注还很薄弱,我们的专业视野还很狭窄。为什么说客观存在?我们知道,生态问题与环境之间息息相关,档案与环境之间关系也很密切,相关的研究也很多,但缺乏理论深度和社会高度,生态学的问世及应用为档案与环境研究提供了理论视角和思想路线。作为新生问题,只缘从生态学视野关注、研究档案问题的太少,已经提出的档案生态问题声音太弱,迫切需要档案人开始高度关注,积极研究,充分应用相关研究成果,形成档案生态理论和思想,促进档案工作发展。
3档案生态研究展望
档案生态研究,尽管在20世纪90年代末业已开启,在新世纪初得以全面展开,并在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课题层面进入深入研究序列,可见,生态学与档案学之间的关联研究,业已获得了国家层面的认可。但从目前的研究成果来看,相关深度研究仍然缺乏,其研究空间仍然广阔,需要学人在前期研究基础上继续深入研究,不断拓展档案生态研究的广度和深度。笔者以为,在未来档案生态研究层面,可以从以下诸角度开展研究。
3.1档案事业生态环境研究。目前,档案事业发展迅速,特别是在信息网络技术驱动下,档案事业发展呈现诸多新特点,如新领域的开拓(数字档案馆的建设与发展所带来的系列专业问题)、新环境的呈现(档案事业发展环境需要直面信息网络技术驱动下的网络社会现实环境)、新问题的困境(档案事业在“传统与现代化”的转型历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如档案信息化、档案信息资源组织、电子文件的采集与长期保存、数字档案馆等结构与功能等)等,所有这些新领域,均可归结为档案事业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需要学术界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研究,一方面,从生态学的视角分析档案事业建设与发展的新问题,另一方面,通过跨学科的介入拓展传统档案学研究的范围。
3.2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研究。实际上,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理念的提出,是基于生态系统的角度观察与分析数字档案馆系列问题,而提出的跨学科性研究课题。该课题,在金波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推动下,目前,已经取得初步成果。就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研究课题本身而言,我们认为,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理念的提出,是建立在生态系统理论对数字档案馆建设与发展的战略影响的前提下提出的全新概念,这也是近年来,生态学理论与生态系统理念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具体应用的进一步发展。面对未来,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培育与发展问题至关重要,这不仅涉及数字档案馆的进一步可持续发展问题,且关切到中国档案事业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领域的全面推进与发展。我们可以从生态系统理念的角度,提出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理念,并从战略上规划数字档案馆发展,为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培育与发展指点迷津。可以预见,随着数字档案馆建设投入的加大和相关研究的深入,该课题将会面对更多新情况,需要学人持续跟进,从生态学、系统学角度进一步研究和分析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相关的各类问题。
3.3档案文化生态研究。目前,文化生态研究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据百度百科解释,文化生态核心思想有三:[21]①广义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所显露的美好的姿态或生动的意态;②狭义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③泛指人类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状况和环境。档案作为人类文明的承载,它自身蕴含着丰富的文化特性,通过文化生态的引入分析档案文化生态问题。目前,档案界在档案生态研究成果中已有初步涉猎,有涉及档案文化市场研究的,如《从文化生态学视角看档案文化市场的构建》;有从中国传统档案文化角度分析的,如《文化生态与中国传统档案文化》与《文化生态对中国传统档案文化的影响》以及《试析档案文化的社会生态系统属性》。这些研究,已经集中体现了档案文化生态研究的部分成果,但还有待于进一步展开系统深入研究,从文化生态学视角,深度探讨文化属性层面的档案及档案文化与“大文化”、“文明”等关联命题。从档案自身文化属性以及文化生态研究趋势来看,系统从生态学、文化学等角度,分析档案文化生态课题具有广阔的空间,它不仅有利于拓展档案学自身研究的领域,而且,可以提升档案学研究的深度,也是传统档案文化研究的升华。
3.4档案生态管理研究。生态管理(ecosystem management,也有学者称之为“eco-management”),20世纪70年代起源于美国,20世纪90年代,成为研究和实践的热门。由于自身的复杂性,生态管理无论是作为理论还是实践至今仍处于发展中。生态管理的理论基础非常广泛,它跨越了生态学、生物学、经济学、管理学、社会学、环境科学、资源科学和系统论等学科领域。[22]生态管理思想是生态管理理念的集中体现,认为“生态系统是自然-社会-经济复合而成的系统,对于它的管理与调控,必须在遵循生态学原理的同时,受到社会、经济规律的调节和制约”,需要通过生态管理思维达到“维持依赖于自然资源的社会经济修通之间的一种平衡”。 [23]鉴于生态管理在社会领域的广泛应用,作为从生态学、系统学等多学科角度综合提出的档案生态研究命题,生态学自然对其影响深远,不仅是此概念提出的直接动因,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传统档案学学科体系中,档案管理学处于核心地位,这与档案管理活动的实践性以及档案学起源于档案管理实践密不可分。在生态思维大力引入管理实践的今天,作为管理性特征突出的档案管理实践来说,引入生态管理思想具有逻辑的合理性。我们认为,在未来档案生态研究中,引入生态管理思想渗透入档案管理实践具有必要性,借鉴生态管理理论研究档案管理活动具有实践的可行性。
档案生态研究尽管已经起步并有诸多成果问世,但学无止境,档案实践也在不断地变化发展着,需要学界同仁持续跟进,进一步探索档案生态研究的前沿课题,不断拓展档案生态研究领域,为档案事业建设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注: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研究”(08BTQ040)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维基百科.生态学 [EB] [2010-12-16]:zh.省略/wiki/%E7%94%9F%E6%80%81%E5%AD%A6.
[2]邹冬生,高志强主编.生态学概论[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3~6.
[3]邹冬生,高志强主编.生态学概论[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2.
[4]曹凑贵.生态学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
[5]庄悦群.从生态位到可持续发展位:概念的演进[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4 ):1.
[6]种金成.档案信息生态失衡问题研究[J].云南档案,2011(3):53~54.
[7]葛翠玲.档案信息生态失调原因探析[J].兰台世界,2007(7下):35~37.
[8]薛春刚.档案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与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J].档案与建设,1998(4):12~14.
[9]刘越男.利用农业科技档案为生态农业建设服务[J].档案学通讯,1997(4):37~40.
[10]薛春刚.档案信息生态系统的平衡与档案事业的可持续发展[J].档案与建设,1998(4):12~14.
[11]纵浩.论生态档案馆.宿州学院学报[J].2005(1):103~104,142.
[12]吴端端.档案的“生态位”.中国档案[J].2003(7):38.
[13]李伟.生态式思想与档案馆管理制度.兰台世界[J].2005(8):85.
[14]徐欣云,黄建连.我国档案业务工作环节的生态学考察[J].档案学通讯,2009(2):26~29.
[15]吴文斌,李亚珍.从文化生态学视角看档案文化市场的构建 [J].兰台世界,2007(7上):13.
[16]陈愚.文化生态与中国传统档案文化[D].成都:四川大学,2005年5月.
[17]杨道玲.文化生态对中国传统档案文化的影响[J].上海档案,2003(4):36~39.
[18]程颖.试析档案文化的社会生态系统属性[J].湖北档案,2010(10):12~14.
[19]金波,汤黎华,何伟祺.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的建构[J].档案学通讯,2010(1):54~57.
[20]张东华,鲁志华.数字档案馆信息生态平衡及其策略研究[J].湖北档案,2010(8):12~14 .
[21]百度百科.文化生态[[2011-7-13] .baike.省略/view/897522.htm.
[22]百度百科.生态管理[2011-7-14] .baike.省略/view/3601184.htm.
[关键词]互联网+;电子商务;创业教育;创业生态系统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2.190
[中图分类号]G712;F713.3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2-0-01
1 创业生态系统理论
2005年,Katharine Dunn提出创业生态系统的基本轮廓,但并没有对创业生态系统进行明确定义。2010年,百森商学院Isenberg教授明确提出了创业生态系统的概念,指出当创业者拥有所需的人力资源、资金和专家资源,并且处于一个得到政府的政策鼓励和保护的环境中时,创业最容易获得成功,这个环境就被称为创业生态系统。
2 高职院校创业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
基于先前学者关于创业生态系统的研究,笔者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提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生态系统的典型组成要素。
2.1 高职院校创业课程体系
创业活动归根结底离不开创业教育,创业教育的载体就是创业课程。创业教育不同于普通的教育,它应当满足学生个体的兴趣和需求。
2.2 高职院校创业师资队伍
教师是创业教育实施的基础,应满足学生创业教育在教师队伍数量、水平、资历等方面的需求。学校应多组织教师在创业教育方面的培训、交流,支持教师参与企业挂职锻炼,鼓励教师成为学生创业导师,改变教师绩效考核依据,分类管理教师教学活动。
2.3 高职院校创业活动组织
创业还应从实践中来。高校应着眼于实践和发现人才、发现成果,组织开展多种形式、多渠道参与的创业活动。组建学生创业社团,探索并试行社团的市场化运作,让学生用实践来体验创业理论。
2.4 高职院校创业基地
创业活动需要有空间平台,学校应通过申请政府资助、企业赞助、高校联合等方式,搭建“校地行企”多方协同的大学生创业基地,提供基础性的设备和条件,并能够政策指导、基金申请、技术鉴定、咨询策划等多类创业增值服务,以帮助和支持创业企业的快速发展与成长。
2.5 高职院校创业社会支撑体系
学校要积极关注并利用各级政府部门的政策和资金,为大学生创业活动提供软硬件支撑。还要积极联合企业举办一些创业活动和创业竞赛,多方面支撑创业者顺利开展创业实践。
3 “互联网+”环境下,高职电子商务专业创业生态系统构建思路
基于前述高职院校创业生态系统组成要素,笔者运用互联网思维提出以下电子商务专业的创业生态系统构建思路。
3.1 电子商务专业创业课程内容拓展
以慕课、微课、网络公共课为代表的互联网学习平台,大大拓展了专业教学资源,学校可以从更大范围上选择适合本地、本校创业教育的课程内容。除了对必修课程内容的创新,在互联网的支持下,校本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应用也变得天宽地广,越来越多的学校能够开设出上百门的特色校本选修课程。
3.2 电子商务专业创业教育师资力量开发
“互联网+教师”打破了教师身份制,不仅学识渊博、教学经验丰富的人可以成为优秀的教师,人人都可以成为优秀的教师。电子商务专业设计者要积极地利用各种有效的信息渠道,聚集各种创业教育教师,构建适合自己专业定位的教师网络资源库,注重专业性和实践性有机结合,完善了师资队伍。
3.3 电子商务专业创业教育教学方法改革
在“互联网+”时代,学生可以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进行学习,学习的方式也发生改变。因此,教师的角色将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和促进者。一些院校里已经开始尝试,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通过网络完成规定部分的学习。教师的课堂时间用于答疑、解惑,以提高教学效果。
3.4 电子商务专业创业活动组织
电子商务专业的创业活动要充分发挥互联网平台优势,选择企业真实项目,将目前以模拟为主的竞赛变之为以创业为主的竞赛,形成课堂教学、网络商务竞赛、校企合作业务代运营的“一二三”课堂联动教学模式。例如,可以举办创业文化节、创业设计大赛、网店装修大赛等;以微博、微信、移动App等社会化工具为平台,开展创业知识讨论、培训和分享,丰富创业教育活动的方式。
3.5 电子商务专业创业综合评价体系设计
为与创业教育和创业活动相适应,学生课程的考核不再单独理论学习为主,而是结合学习成绩与创业绩效综合来进行考核。电子商务专业设计者要制定创业学生教学管理方法和创业学生成绩综合评价方案,形成创业生态系统建设的闭环。
4 结 语
创业环境会对创业者的创业选择产生一系列正向或负向的影响,促进或减弱潜在创业者创业的有效性。创业教育必要构建与之相适应的创业生态系统。“互联网+”环境下,教育必须顺应这一时代的需求,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必须坚定信心,解放思想,聚精会神,锲而不舍,全力打造出世界先进水平的电子商务创业新教育。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