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居住空间设计的现状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环境设计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和创造性极强的专业学科。在环境设计教学中,无论是专业基础课程还是专业核心课程,都必须将项目实践操作纳入到自身课程教学体系之中,并把课程培养实效评价反馈的重点放置在对动手实践操作能力的考核上来。在环境设计教学过程中,素质拓展与实践操作教学的地位是人才培养方案中所有要素都无法匹敌的。近代设计教育发展的转折性标志――包豪斯其核心理念就要求设计教育应当从理想主义回归到现实主义中来,而设计艺术中的现实主义源头和归宿恰恰都需要通过实践来发掘寻找。学生在素质拓展与实践教学中还可以锻炼社会交往与沟通能力,塑造了学生的职业观念、职业道德操守和社会责任担当。当然素质拓展与实践教学实现了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有效沟通,让专业人才培养的目光更为长远更为广阔,走出课堂、走出校门、走向企业生产第一线,走向社会发展的时代潮流。把校、企、院、地充分融合在一起,既打破了传统培养方式中学生业务实践能力不强的短板,也为环境设计专业的学科发展和建设提供来自行业发展一线的、最为鲜活的、生生不息的动力。
《室内外环境设计》是环境设计专业核心课程中的重中之重,该课程根据教学内容、目标定位和授课对象的不同分为居住空间、餐饮空间、商业空间设计三类。在“居住空间”部分具体教学实践过程中,教师要把教学的知识目标锁定在了解室内空间设计的概念与定位、历史与现状、功能与要求,熟悉居住空间设计艺术的各种风格与流派,了解并且掌握居住空间设计的各种空间类型、居住空间设计的材料与构造、施工及安装方法,掌握居住空间设计中的色彩设计、照明设计、家具设计、陈设设计及绿化设计,能够熟练运用设计程序、设计原理与相关方法,具有较强的居住空间设计能力、实践能力和理性与非理性思维能力。教学内容及安排基本分为三个板块:理论基础、专业基础和实践练习。理论基础板块教学安排主要在居住空间设计总论、居住空间设计艺术风格与流派、居住空间组织与分析等方面展开。专业基础板块分为室内与室外两部分。室内部分通过讲授居住空间设计的材料与构造理论,让学生了解相关的主要材料、辅助材料、装饰材料,进而从单项设计的角度搞清楚居住空间设计中的色彩、照明、家具、陈设、绿化等方面的设计原理,从居住空间的角度掌握不同室内空间的设计原理。室外部分主要涉及室外景观的规划、植物配置及景观小品设计等教学内容。理论与专业基础教学环节完成之后就进入实践练习阶段,通过典型案例和经典作品分析了解室内外环境设计的思维方法、程序步骤、方案探讨以及学生自主实践练习等。
通过学习“餐饮空间”部分,让学生全方位了解餐饮空间的功能特性、布局特点、空间氛围、材质选择及色彩搭配等内容,掌握在人性化以及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理念基础上空间设计的一般程序、基本规律和系统设计方法。此外,该部分教学还应着力培养以人为本的整体设计观念和人性化关怀的价值取向,让学生充分认识室内外尤其是餐饮空间环境设计的复杂性、综合性和整体性。落实到课程教学过程中,其主要教学实践活动就是在掌握餐饮空间设计原则和一般设计程序的基础上,要求学生将环境设计最核心的基本理念如以人为本原则、功能性原则、绿色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原则、技术合理性原则、经济性原则等内化为自身特有的设计理念。要使学生掌握系统的设计程序和方法,通过了解餐饮室内空间设计各种空间形态、功能布局和序列关系,掌握空间的分隔与联系、空间的导向、空间比例尺度控制、流线的安排等设计方法;通过对餐饮空间的材质及色彩搭配了解,掌握餐饮室内空间的材质及色彩搭配的一般要求与设计方法;通过对餐饮空间家具及陈设的了解,掌握餐饮空间的家具及装饰陈设选配的一般原则。参观调研环节安排学生到设计较为成功的餐饮空间实体、装饰材料市场、灯具家具市场等地调研学习,了解餐饮空间设计的最新动向。
通过对“商业空间”设计部分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商业空间的功能特性、布局特点、空间氛围、材质选择及色彩搭配等内容,掌握在人性化理念及可持续发展原则基础上的空间设计一般程序、基本规律和系统的设计方法。此外,本课程还着力培养以人为本的整体设计观念,让学生充分认识室内外商业环境艺术设计的复杂性、综合性和整体性。对于商业空间设计课程的教学和要求主要分为理论原理和实践训练两部分。理论原理教学通过介绍商业空间设计原理和商业空间设计原则与程序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商业空间设计所包含的基础知识。其中商业空间设计原理、商业空间设计原则是本部分教学内容的重点。通过介绍商业空间的分类及功能分析教学要求,让学生掌握常见商业空间的分类方法,了解商业空间主要的功能构成。通过介绍商业空间设计内容理论,使学生对商业空间中各空间形态、功能布局和序列关系,掌握空间的分隔与联系、空间的导向、空间比例尺度控制、流线的安排等设计方法形成清晰认知,并同时掌握商业空间的材质及色彩搭配的一般要求与设计方法和商业空间的家具及陈设选配的一般原则。通过学习商业空间设计理念,除了要求学生了解商业空间的功能、企业形象的展示方法外,商业空间中交通流向的组织及艺术性表现也是本部分的教学重点。通过对商业空间灯光设计与绿化陈设的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商业空间的基本照明、重点照明、装饰性照明的设计,了解商业空间的绿化与陈设设计。在实训环节中,安排学生到设计较为成功的商业设计实体、装饰材料市场、灯具家具市场等地调研学习,了解设计最新动向。
课程教学安排除了本课程除授课和设计辅导外,还可结合问题讨论以及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加深学生认识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以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表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别应注意各个环节的关联和各教学手段的配合。在实践性教学环节中,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及进行相关市场调研和商业空间设计课题。通过了解商业空间的设计流程与施工工艺和能熟练运用所学表现方法表达设计创意,来达到教学要求。教师提供商业空间平面图,辅导学生进行课程设计实践。作业可以设计作业为主,课堂讨论表现为辅,要求学生提交平面图、天花平面图、立面图、大样详图、分析图、设计说明、色彩透视图等作为成果。
关键词:老年人 ,景观空间,心理特征,传统,人性化
Abstract: the paper mainly analyses and tells the old house and its landscape of the status of the space and design elements and space characteristics. First of all, introduced the global aging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hina's aging population and the ageing population proportion. Second, the contrast analysis of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the old house and its landscape. Then, analysis the elderly life habit,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s well as to the residential houses and landscape space design of the influence. Finally,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Chinese elderly ideal residential houses and landscape design elements, the form of the space an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mode of the exploration prospects.
Key words: the old, landscape space,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traditional, human nature is changed
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二十一世纪人类将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由于经济的迅速发展 ;城市化的步伐加快,面对新世纪老龄化社会,社区服务项目和居住环境显的特别重要。近年来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家庭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而日益解体分化为小家庭。传统家庭对老年人的支持作用正在逐渐减弱。老年人晚年生活质量的好坏与所处的整体社会环境、居住环境、社区提供的服务项目的社会化程度有着极大的关系。所以老年人住宅及其景观空间的设计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1、老龄化背景现状分析
1.1老龄化背景
随着经济发展,医疗水平提高,大型战争远去,人的寿命也在不断增加,出生率持续下降,社会趋于老龄化。目前,全球进入人口老龄化的国家和地区已达到70多个。据联合国最新统计,目前全球老龄人口总数已超过6亿,平均每10个人中就有一位60岁或60岁以上的老人。到2050年,60岁以上的老龄人口总数将近20亿,占总人口21%。
1.2老龄化现状
现在,我们面对的是一个有史以来老年人所占比例最高的社会。中国自1999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目前已有26个省(区、市)成为人口老龄化地区。2011年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达到了13.26%,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经达到了8.87%。中国是现在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
2、中国与世界各国老年人居住模式的对比
为解决老龄化问题,我国出现了更多的养老院、老年公寓等养老机构。但大部人都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愿意在子女身边安渡晚年,而子女也将把父母送到养老机构视为不孝。然而造成这个现象的并不只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我国养老机构的不完善也是很重要的原因。在兴建养老机构的经验上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体现在起居饮食、医疗护理、景观环境等各个方面,并且我国现行的托老养老住宅多是由普通家庭户型、公共建筑改造而来,而专门为老年人设计的居住空间在国内仍是凤毛麟角。这就出现居住空间不适应老年人的需求,甚至严重干扰和破坏老年人的日常生活的情况,影响和危害到了他们的身体健康。
3、老年人生理心理特征对住宅及其景观空间设计的影响
进入老年后,人的生活结构发生了重大转折,在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都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影响了他们对环境的感知、判断、理解。在生理特征方面,老年人的各种机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退化,感觉能力、观察能力、行动能力等逐渐下降或丧失。因此,老年人的行为空间和环境设施须补偿他们各种能力的降低,并应维护和锻炼老年人尚存的生活能力。在心理特征方面,有安全、交往、尊重三要素,他们需要与亲人、朋友、同事、邻居广泛联系,寻求友谊、慰藉与互助;惧怕孤独、寂寞、无聊和被社会遗弃。在社会特征方面,希望老有所为、所乐、所学、所居、所养、所医。这些变化和需求对居住空间设计提出了新的课题。
4、探索中国老年人居住空间的未来
通过对老龄化背景现状,中国与世界各国老年人居住模式的对比,老年人生理心理特征对居住空间设计的影响等几方面的分析阐述,并结合中国的传统文化,生活习俗,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因素出发我们应该营造这样一个老年人居住空间:
4.1老年人住宅及其景观空间设计要满足老年人生理、心理的特殊需求;
居住空间规划的基本要求是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这种需求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得到修正和补充。在人口老龄化的状况下,整个社会的需求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住宅区的规划建设必须综合考虑这一新生的社会因素,使住宅区规划与社会规划相结合,居住区规划向社区规划延伸,把"社区"建设作为居住空间规划设计的深层次的研究课题,将住宅区视为整个社会发展与运动的一部分,从老年学、社会学、心理学、美学和医学等新角度来研究和设计老年人的住区环境,满足老年人在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种种特殊需要。
4.2以老年人为本的设计,体现人文关怀;
由于我们在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对老年人居住空间规划建设的影响方面缺乏足够的认识,缺少客观的、长远的、战略性的指导思想,没能把居住空间建设作为一个综合的、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来看待。那些大量对成年人、身体健康者来说是正常合理的居住环境却给这些行动相对困难的老年人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因此,"以人为本"的住宅区规划设计理念需要重新定位。在老龄化社会中,居住区的规划建设须从可持续性出发,应该更多地面向那些行动范围常常只能局限于住宅区内的老人,面向那些活动能力下降、行动灵活性差,视力听力下降、语言表达能力不足的老年人;应设身处地为年老人考虑,把他们对居住环境、居住建筑类型、设施配置和物业管理等方面的需求贯穿到住区规划设计和建设的个过程中,最大限度地满足老年人的生活要求。
4.3趣味性、合理性、中国味并存的户外空间
为老年人营造出一个丰富生动的室外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建议新建的养老机构选址在近郊,这样为老年人提供宽阔的室外区域就成为可能。室外环境大体可分为观赏区域和活动区域。
观赏区域应紧邻主体建筑,并与生活区域融为一体。老年人由于视力等感觉器官的退化所以对景观细节的要求更高些,而且怀旧情节浓厚,所以运用中国古典园林的造园手法对院落进行规划,步移景异,给感官功能退化的老年人以传统的但同时又是新鲜的感觉。具有浓郁中国味的建筑景观例如徽派建筑和庭院,北京四合院在设计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向人们表达这是一个中国式的场所,在老年人的心里这更是一种文化上的落叶归根。趣味性的空间设计可以给感官功能衰弱的老年人是一种人文关怀,它可以给老年人一种心理上的愉悦感,当穿过胡同和竹林这样狭窄的空间然后进入宽阔的空间可以给人一种豁然开朗的心情。活动区域的道路应区别于普通造园手法,尽量避免起伏和弯曲,以保证老年人节省体力和坐轮椅老人的方便。道路的铺装要丰富多彩,但要避免产生眩光,这种做法不仅是出于对美观的考虑,而且也是为老年人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导向系统,这一点对于患有老年痴呆症的人群是极为重要的。室外的绿化,在树种和花卉的选择上必须绝对避免容易引起皮肤过敏和刺激呼吸道疾病的植物。另外带有尖刺的植物也应尽量避免种植。树木的栽植数量和间距要科学合理,既要保证足够的树阴面积,也要保证人们视线的通透。
5 结束语
在全球老龄化如“海啸”般袭来的时候,老年人住宅及其景观空间的设计是我们所必须关注的课题。如何使其更有利于丰富和提高老年人的文化生活,使他们积极健康地去享受余暇时间,安度晚年;如何让中国的老年人过上他们所希望的夕阳生活,在中国式的空间结构里体验中国老人的快乐,我们必须根据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社会特征,建立与老龄化社会相适应的住宅及其景观空间设计,保持老年人的生命活力,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为这一庞大的群体提供一个宜人的生活空间。
参考文献
[1]张剑敏.适宜城市老人的户外环境研究[J].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1997,9
[2]张文苑.我国人口老龄化与战略性选择[J].城市规划 2002 2期
关键词:室内空间设计;老年人;集居化建筑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人口老龄化的发展状态下,老年人越来越需要特殊关注。一个合理的老年建筑将是提高老年人养老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在老年人居住环境研究领域中涉及到很多方面的知识,有生理学上的,心理学上的,行为学上的,社会学上的等。老年建筑设计并不能局限于机械地执行相关设计规范的规定,必须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贯彻始终,重视每一个细节的精细化设计,为老年人创造适居性的室内空间,使老年人在居室内既能舒适、安全地生活,又能够建立起与外界沟通的能力,最终推动老年建筑的开发和建设。
1、集居化养老建筑模式下室内空间设计的基本原则
1.1、强调集居化养老建筑模式下室内空间的可达性设计
空间的可达性设计是空间环境能够很好被利用的先决条件之一,室内空间之间应尽量保持顺畅,在室内各个空间之间形成“回游动线”,避免过于曲折复杂的交通路线。
1.2、注重集居化养老建筑模式下室内空间的安全性设计
(1)针对触觉衰退进行的安全性设计
老年人触觉的衰退也会导致老年人对冷热变得不敏感,对物体表面灵敏反应度降低,不能真实识别物体特征等。在室内空间界面布局上,宜根据老年人触觉衰退特点,对室内界面进行表面处理,其界面的材质选用及造型设计应做特殊处理。室内生活空间的界面应手感温润,无冷硬感,例如可选用透气性较好的天然材质为主的壁纸;界面怕磕碰的位置可使用软包,既温馨又能增加触觉感,同时也降低了安全隐患。
(2)针对听觉衰退进行的安全性设计
老年人听觉退化引发的听不清或听不到,会对老年人造成一定的危险。如:听不到煮饭、烧水的声音,甚至报警的声音,则可能使老年人发生危险。对于独居老人而言,听觉能力的下降带来的危险性会更大。针对老年人的听力特征,在进行设计时,可利用其他感官来弥补听觉障碍,如:增加灯光提示、采用有视觉信号的报警装置等,确保老人迅速了解周围环境的状况,保障其安全。
(3)针对视觉衰退进行的安全性设计
老年人视觉上的衰退导致其对障碍物的识别能力下降,因此室内空间设计要尽可能做到视觉上的无障碍设计,例如,合理布置光源、增加夜间照明等方式;采用大按键开关,加大字体,提高背景与文字的对比度,帮助老人识别与判断,从而提高安全度。
(4)针对身体机能衰退进行的安全性设计
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的衰退,对环境的安全需求感增强,因此,安全性就成为了养老建筑室内空间设计的基本保障。老年人心理老化与生理老化两方面的影响导致老年人居住安全感下降。
1.3、集居化养老建筑模式下的室内空间设计应以人为本
人在进入老年阶段后,对室内空间设计的要求会有很多方面不同于一般人。在生理方面的各种衰退就需要有更多的辅助设施来增强他们的行为能力。由于年老而产生的寂寞和孤独感等心理特征则需要利用室内照明设施和室内环境的配色来缓解。
2、室内空间的营造
2.1、室内空间的类型及功能要求
养老建筑是指专为老年人设计,供其起居生活使用,符合老年人生理、心理要求的居住建筑,包括老年人住宅、老年人公寓等,属于特殊住宅。
养老建筑与老年人关系最为密切的室内空间主要分为四类:医护空间、活动空间、餐饮空间以及居住空间。
(1)医护空间
医护空间要满足老年人日常体检、基本治疗、保健的要求。主要包括诊断室、治疗室、保健室。
(2)活动空间
随着老年人身体的各部分功能的衰减同时给他们心理上带来自卑感与孤独感,内心孤独,渴望与人的交流。交流能促使老年人多与外界接触,与同龄人的交流有助于他们找到认同感同时也能排除孤独与被抛弃的感受,对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都有积极意义。
活动室要有良好的日照和光照度,以便于老人看报纸、打电话等;活动室自身的进深和开间要有良好的比例,过大的活动室容易造成坐席之间相隔太远,妨碍老人之间的相互沟通,难以营造亲切温馨的气氛。
(3)餐饮空间
餐饮空间要满足老年人日常餐饮、短暂休息,有时兼作满足特定活动的要求。包括用餐空间、操作空间,有的甚至可以设置小型舞台。
(4)居住空间
卧室是老年人生活的主要场所,除了承担老人常规的睡眠功能外,往往还会进行其他活动,如阅读报纸、看电视、上网等。相对于一般人老年人更注重卧室的私密性,老年人更需要完全性和舒适性。
卧室面积不宜过大,大多数老人倾向于15左右的卧室面积。这样的卧室面积既有足够的空间满足老年人日常修养活动,又不会过于空旷而使老年人产生孤独感和不安全感;老年人在卧室中停留的时间比普通人长,因此卧室内应有充足的阳光,良好的朝向。
2.2、空间形态
养老建筑的空间形态是氛围营造的重要方面。主要指通过空间尺度、形态、比例及空间层次关系对人的心理感受产生影响从而令人产生领域感、私密感、亲切感,同时根据环境功能的需要使人产生各类不同情绪。例如对称或矩形的空间的严谨性,能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典雅的气氛;圆形、椭圆形的围合及包容性特点,能营造出具有安全感及活泼的气氛;曲线动态的特点,能营造出自由、亲切、宜人的气氛,而且自由曲线由于其很强的自由度,更自然,更有生活气息,其营造的氛围容易产生积极向上的生命的力量,能激发使用者的情感,而引起共鸣感,而由此引发的心理层面的意识活动正是老年人建筑所需要传达的。
(1)居住空间的最小面积及平面形式
简洁的矩形平面形式能够营造出宁静祥和的氛围,符合老年人睡眠休息的特定空间形象;据实态调查结果显示,居住空间尺度的过大会给他们心理上带来荒凉感,同时也给老年人的日常生活也带来疲劳感,所以在居住空间尺度上宜偏重于实用紧凑,这有别于其他建筑追求大和宽敞,既没有紧迫感也不会感到空阔。居室空间主要功能是睡眠,老年人由于身体机能衰退,睡眠质量差,较普通人易受到外界因素干扰,为保证老年人的睡眠质量,在墙体的厚度、材质上有不同的要求,强化墙体的隔音效果。在设计平面时应当注意设置适当的灵活的隔墙或幕帘以维护老年人的私密空间;通过以上的方法以求营造出适合老年人舒适、宁静、私密、祥和的空间。
(2)高效安全的医护空间
医护空间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要求是其效率与安全性。老年人大多记忆力弱、空间辨识力差,这就要求医护空间内部各空间关系处理要直接、明确、清晰;内部流线畅通不迂回、便捷,提高空间的高效性和安全性。矩形的平面形式空间利用率高而且空间简单明确,符合医护空间的特点。
(3)创造舒畅、活泼的餐饮空间增添趣味性、层次性
餐厅要容纳多人同时用餐,因此平面应适当灵活且不失轻松活泼的氛围。通常采用六边形、椭圆形、圆形,这种空间内部呈曲线,曲线给人以活泼、富有节奏感、自由的的感觉,有条件的可以设置若干单间餐厅。可将食物操作台配餐台做成开敞的形式。
(4)活动空间形态的多样性提高参与性
活动空间应当营造出活泼、放松的氛围。其中重点阐述的是共享交流空间,阅览室及游艺室等不再赘述。共享交流空间由于是一种过度空间,空间形式多样,可以结合门厅、走廊、屋顶平台,有的受功能限制也可以结合餐厅,多种形式的过度空间也为各种形式交流创造可能性。
结束语
从国内的现状来看,关于集居化养老建筑模式下的室内空间设计还处于刚起步阶段,作为建筑设计人员,我们不仅要考虑老年人生理特征还要照顾其心理特征,为他们创造出良好的室内外空间环境和设施,让他们在晚年依然有精神上的享受,心理上得到照顾。使养老建筑更趋于人性化的设计,对养老建筑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万辉,王晓丽.集居化养老建筑模式下的室内空间设计研究[J].山西建筑,2013,13:1-3.
[2]迟文君.当代老年公寓建筑的适居性设计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8.
关键词:室内居住空间设计;环境心理学;影响;原则
室内居住空间设计的本质是为人创造安全、舒适、宜人和富有美感的室内环境。随着室内设计学科的不断完善,环境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并且成为现代室内设计的指导理论。了解人在不同室内环境下的心理和行为,科学而艺术地把握室内环境设计中各要素关系,创造符合需要的室内环境。环境心理学在室内设计中的应用,与以往相比,更加强调“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强调以人的感受作为设计的终极目标。我们研究人在环境中的行为、心理,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的目的就在于:了生活中人们的行为、心理倾向,从而使我们对人环境的关系、对怎样创造室内人工环境,都应具新的更为深刻的认识。使其及时地反馈到我们室内居住空间的设计中去,合理的组织空间,设计好界面、色和光照,创造出功能合理、舒适优美、满足人们质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内环境。所以,这就要求们对在室内环境中的人的行为、心理进行研究。
在人类社会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环境即“周围的境况”,相对于人而言,环境可以说是围绕着人们并对人们的行为产生一定影响的外界事物。然而人为什么会在不同的环境,表现出不同的表情不同的情绪呢?那是因为环境在悄悄地影响人的情绪。虽然环境影响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却是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所以家居环境的设计就变得十分重要,室内设计必须以环境心理学为出发点。在研究每个空间的用途所需要的效果时,要考虑到对其中活动者所产生的影响。
室内设计首先应该满足“用”的功能。在室内设计过程中首先应该考虑的无疑是空间的功能,不同种类的空间最大的区别无疑是功能的差别。在功能的前提下对空间进行分析是必要的,因为功能的需求是建立在人的需求基础之上的,人的生活、学习、工作等方面的需求不同就应该提供不同的空间来满足这些需求。人的基本需求有心理和生理两个方面。对于室内设计师而言,要理解室内空间的功能要求并不困难,但是要在设计的过程中恰当表现空间的功能性因素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于室内空间的功能源于人的需求,因此人类的不同需求就诞生了空间的不同功能。
以住宅空间中的书房设计为例:书房是住宅空间中的学习空间,这种学习空间与公共学习空间相比有相同的功能要求,但也有不同之处,例如私密性、随意性等。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家庭办公现象也越来越多,书房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又兼有办公空间的特点。书房的功能是为了让人们能集中精力,在宁静的氛围中进行学习、阅读、思考以及通过网络进行工作或对外联系。根据以上要求,书房应该具备以下条件才能够很好地为人服务:首先,房间里要有良好的自然照明或人工照明设施。
通常情况下用于学习的空间其照度在400~500勒克斯。这看起来似乎是一个最基本的生理条件,但是设计不当就不仅仅会造成生理的不适而且也会造成心理上的不适。实践证明,如果光线过暗会很快造成视觉疲劳进而产生心理疲劳,而光线过亮也会引起人的心里烦躁,光线直接影响人们的阅读情绪。从用眼卫生的角度考虑,书房最好选择自然光线比较好的房间。其次,房间要有良好的隔音设施,良好的隔音可以保证专心致志地阅读和思考。另外,家具陈设也应该体现文化氛围,让人们的身心都沉浸其中。
卧室的设计要求就不同于书房了,由于卧室是所有住宅室内空间中私密性最强的空间,是一个完全属于个体的空间,因此卧室应根据使用者的年龄、个性和爱好而展开设计,舒适宜人是卧室设计的基本原则。卧室空间界面的设计和材料的使用要有充分的亲和力;界面装饰材料的肌理和色彩都不能过于强调变化;顶面装饰宜采用简洁的造型和淡雅的色彩,这样顶部就不会有压抑感。灯光的设计应该考虑其照明从亮到暗的层次变化,而且随着光线的变化其室内的氛围也随之发生变化,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处理界面时保持“含蓄”的特点。
另外,出于对人健康的考虑,通常情况下卧室在建筑设计时都会在建筑的南侧。这主要是考虑到对阳光的充分利用以及保证有良好的通风效果。对原有建筑通风不良的情况在设计中应适当进行改进;对安装空调的卧室,空调器的送风口出风方向不应该直对着人就寝的床等。
这些都是属于功能性的要求,功能性的要求一般都是比较明确、细致的。而且表面看起来似乎多与人的生理行为有关,但处理不好将带来心理问题。对于设计师来说,要求本身很容易理解,但是通过设计和施工过程实现这些功能时往往会出现偏差,因此设计师应该凭借经验对原建筑空间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并且在施工过程中很好地贯彻功能性原则。
任何种类的设计其开始都是为了“用”,室内空间的建造亦不例外。解决了这个基本问题后对美感的追求会随之而来。当然人类在造物的过程中也将许多属于“好用”的功能性因素转化为“好看”的审美性因素。在室内设计领域,环境心理的主题思想是研究人与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应该说现实生活中凡是需要进行设计的室内空间就不仅仅是为了解决物质的功能性问题。室内空间设计中的精神情感因素不是可有可无的,这是因为在当今社会人们对室内环境的要求不仅仅停留在物质层面上,而是开始重视精神与情感层面的要求,追求具有人文色彩与文化内涵的室内空间环境。④①
参考文献:
关键词:住宅建筑设计存在问题多元化
1 住宅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住宅的建设一直是城乡建设的热点,住宅建设也从一开始对量的追求逐渐过渡到对质的追求,特别是住房制度的改革,人们对住宅的使用功能、舒适度以及环境质量更关心。这就要求在商品化住宅设计中首先要建立商品价值观念,住宅的功能、质量都要与其价格相联系,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精心设计,反复推敲,力求使住宅精巧适用。纵观住宅设计与建设现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①与社会经济的发展不同步。多年来片面追求住宅数量,一味强调经济性,结果使住宅建设落后于现实发展,缺乏长远考虑,反而造成了居住质量的恶化和社会财富的浪费。②与居住行为脱节 片面理解住宅的面积指标,忽视了居住行为的基本空间尺度和面积的实际使用效率,造成居住空间的不合理配置,使居住行为不能有效地展开。③ 缺乏弹性和选择性 不同时期住户对空间的使用有不同的要求与选择 僵硬呆板的空间划分阻碍了生活质量的提高,造成空间的不合理使用 ④难以实现住户参与。定性元素的排列组合主要是在设计者进行方案设计时运用的。设计完成了,组合就结束了 住宅一旦建起来,变化就停止了 然而人的需求,特别是个性需求,却不会停止变化,需求的变化需要空间和实体的变化来适应。但在现在的体系化设计中小规模的空间和构件是定型的、标准的、不易变的。⑤过去的住宅设计受所谓的造价标准限制。只能搞雷同化的标准设计,造成雷同化的建筑、雷同化的居室、雷同化的产品,使人们的生活变得单调无味、冷漠,不能适应现代居民的需要。
2 住宅建筑设计
2.1居住功能多元化
当前,住宅从过去的主要满足生存功能向兼顾发展功能、享受功能过渡,住宅不但是一个生存空间 同时也是发展空间住宅除必须具备的基本生存条件之外。还要设计供住户及其子女读书学习、艺术培养、作画写书、健身锻炼、文化娱乐等的空间以及功能,使各自得到舒适享受、视觉享受、感觉享受的条件。
2.2住宅设计要求精品化
要摒弃那种照套图纸的陈旧设计手法 通过深入的市场调查,对各类住宅设计进行对比研究,多方面应用科技成果,设计出价值更高的精品。
2.3住宅设计要有超前性和弹性
普通住宅应参照国家小康型示范小 设计导则进行设计并在套型、功能、环境、配套设施等方面适当超前,预留可以调整、改造的余地,做到20年~30年不落后,40年~5O年可改造 住宅由于居住者年龄、家庭成员的变化,或由于变换居住者,应在必要时对室内布局、分隔灵活调整,也可以两套合一套,三套变两套。
2.4居住空间设计的多样化
从平面空间设计向三维空间设计发展,根据市场要求,适当设计复式、跃式、错层以至跃复式合体、三层错层式等住宅模式,使居住空间更灵活,适合不同消费对象的爱好。
2.5住宅设计的科技应用集成化
新科技的发展、推广应用已由单一性逐步向集成化发展,住宅设计也应适应这个趋势。
2.6住宅设计走向信息化
应适应知识经济浪潮的发展 多掌握技术信息,包括设计理论、市场信息、设计科技、政府导向,不断更新知识,设计出具有创新价值的住宅。
3 套型的功能空间分离
3.1公私分离
就是把家庭生活空间分为私密区和公共区,把卧室、工作室、专用卫生私密性要求高的房间划分为私区,把起居室、餐厅、厨房、公用卫生间、门厅等划分为公区。按公私分离原则进行生活行为单元组合设计。
3.2餐寝分离、居寝分离
将用餐功能从厨房分离出来,同时又将起居功能从卧室分离出来。
3.3起居、进餐、就寝分离
在面积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应优先考虑设置专用的餐厅也可将用餐空间附带在起居空间内,或附带在厨房内形成餐
室厨房 也可附带在门厅内。
4 平面布局的多元化性,变异性和差异性
居住者层次不同。审美意向和价值取向不同。家庭结构不同 对住宅要求就不同:同一居住者在不同时期对空间的使用也有不同的要求和选择。因此在住宅设计时除了提供丰富多样的套型平面外,同时也要求住宅的平面布局能适应这种变异性和差异性。“部分灵活”的单元大开间虽有固定的厨房、卫生间、人口和单元的形状,但可划分成不同的平面布局,满足不同层次的需要。在考虑每套住宅内部的灵活与多样性的同时。也可以考虑“套”与“套”甚至“层”与“层”之间的灵活性 在套与套之间的适当部位预留足够尺寸的墙洞,必要时可打通,或在适当部位楼板可以抽掉,形成跃层式住宅,以解决住宅套型随着时间的变化而落后的现象。
5 提高厨房、卫生间功能质量
厨房应按家庭炊事行为合理设计灶台、案台、洗涤台、冰箱、排油烟机等的位置 根据洗、切、烧的操作过程,厨房的台面呈L形及n形柜式布置。较合理。并要求有足够长的台面能置放如电饭煲、微波炉等这些家电。厨房设备应满足人体工效学原理及炊事操作流程,炊具、料具、储藏等易清洁,使用方便且整齐美观 卫生问应随套型面积不断的扩大也相应增加。如建筑面积超过lOOm2时,设两个卫生间比较理想。一般卫生间有浴缸、坐便器、洗脸盆、洗衣机四大件,如家里人多最好是将洗脸、洗衣同浴厕二者之间用隔断分开。暗卫生间应有换气扇等换气设施,使之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厨房、卫生间、设备、设施、管线等二次施工安装、装修的管线置于本层楼板上,二次施工原则上不影响邻居 。厨房卫生间设计应充分考虑改造的可能性。
6,小区室内外环境
人们在生理上的需求得到满足以后,心理需求就变得越来越重要,如居住房间的领域感、安全感、私密感;居住环境的艺术性、“人情味”或高情感等。创造环境就是要在建筑内外创造具有大自然热点的舒适、健康、有益于人们活动的空间,特别是在公共活动空间中,布置有艺术性的绿化、水面、座椅、交谈的场所。在总图设计时尽量避免外部空间的呆板划一,努力创造一个活泼、生动有机的室外空间。其次是环境设计,多考虑一些人际关系。邻里交往的需要,设置必要的公共活动场所和交往空间。在绿化设计时,应根据树的不同)科目,不同形状,不同色彩,不同的季节变化
进行有效搭配,来增加绿化的层次感;用水面、绿地、铺地来划分地面,配置小品、雕塑,布置桌、椅,使绿地真正融入人们的生活。同时还要强调各空间的可达性,使人们不仅在交通上顺畅、安全、方便、易于接近,而且可使人们易于参加各种活动。与自然有良好的结合。充分利用地形。开辟视线走廊,在城市空间中创造自然环境之美,增加空间的场所感,给人以亲近自然的倾向。此外,在多样化、省地、节能、采用轻质高强材料减轻自重方面也有待于进一步发展,创造一个真正高质量、高技术、高情感的居住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