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气候变化研究报告

气候变化研究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气候变化研究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气候变化研究报告

气候变化研究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气候变化;发展;人类活动

中图分类号:P4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4-0224-2

基金项目:天津市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超越博弈:国际气候合作进程中的国际制度构建研究”(20092701)

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当前面临的最重大的环境问题,也是人类必须做出回应的最复杂的挑战之一。气候变化主要是由人类发展进程中的人类活动造成的,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但归根结底是发展问题。气候变化的影响范围已经从单纯的环境领域延伸到国际政治、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等领域,而且这一趋势在经济全球化和环境问题全球化的双重背景下将继续得以强化。因此,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是人类必须作出的回应。

1 关于气候变化的定义

根据导致气候变化原因的差异,对气候变化的定义也有所不同。目前最常见的定义有三种:

1.1 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定义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平均状态和离差(距平)两者中一个或两者一起出现了统计意义显著的变化。离差值越大,表明气候变化的幅度越大,气候状态不稳定性增加,气候变化敏感性也增大。

1.2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定义

气候变化是指气候随时间发生的任何变化,无论其原因是自然变率,还是人类活动的结果。

1.3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定义

气候变化指除在类似时期内所观测的气候的自然变异之外,由于直接或间接的人类活动改变了大气的组成而造成的气候变化。

当前国际社会开展的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行动,主要是针对人类活动导致的气候变化而言。因此,本文所论及的“气候变化”采纳《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定义,主要是指由于人类的经济活动,尤其是工业革命以来化石燃料消耗的急剧增加,大规模土地利用和植被的变化,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浓度,改变了地球表面的辐射平衡,从而导致的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气候系统的变化。气候变化一般包括气温、降水和海平面变化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中,全球变暖是焦点,国际社会所称的“气候变化”通常主要是指全球变暖。

2 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

2.1 温室效应与气候变暖

越来越多的科学家相信,温室效应是造成近期地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温室气体是大气中的微量气体,包括水汽、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等,其中二氧化碳是最重要的温室气体。温室气体能够使太阳短波辐射透过并到达地面,从而使地球表面升温。IPCC第四次报告指出,由于人类活动影响,主要温室气体都出现了明显的浓度升高。二氧化碳对气候变化影响最大,其导致的增温效应占到所有温室气体总增温效应的63%。最新数据显示,二氧化碳浓度已经由工业革命前的280ppm增至目前的379ppm,达到过去65万年的最高值。这主要归因于人类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甲烷浓度由工业革命前的715ppb增至2005年的1774ppb。氧化亚氮浓度由工业革命前的270ppb增至2005年的319ppb。

2.2 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关系

2.2.1 IPCC第一次报告结论(1990年) 近百年来气候变化可能是自然的波动,也可能是人类活动造成的,或者是两方面共同作用造成的。

2.2.2 IPCC第二次报告结论(1995年) 尽管定量确定人类活动对全球气候产生的影响存在能力上的不足,同时某些关键因子也存在不确定性,但是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人类活动的影响被觉察出来了。

2.2.3 IPCC第三次报告结论(2001年) 新的、更有力的证据表明,过去50年观察到的大部分增温可能归咎于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浓度增加。

2.2.4 IPCC第四次报告结论(2007年) 20世纪中期以来观察到的大部分全球变暖,很可能是由于观测到的人为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所导致的。

对比四次报告中的措辞可以看出,国际主流科学界对人类活动影响气候变暖的认识经历了从模棱两可到“可能”再到“很可能”的一个变化过程。根据IPCC报告的术语说明,“可能”表示发生概率大于66%,而“很可能”则表示有90%以上的可能性。IPCC第四次报告虽然只是把第三次报告中的“可能”换成了“很可能”,实际上却把人类活动影响气候变化的可能性从66%提高到了90%以上,基本上等于确认了人类活动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影响因子。

3 气候变化问题的实质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开篇即点出了气候变化问题的实质:“气候变化既是环境问题,也是发展问题,但归根结底是发展问题。”主席指出:“气候变化问题,从根本上说是发展问题,应该在可持续发展框架内综合解决。”总理在“应对气候变化技术开发与转让高级别研讨会”上也讲道:“气候变化是重大环境问题,但归根结底是发展问题。”将气候问题的实质定性为发展问题,是从气候变化问题的产生根源、与发展模式的关系以及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措施等方面来理解的。

生存和发展是人类社会追求的永恒目标。自人类出现以来,自然界及其资源就成了人类索取和利用的物质基础。“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在对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认知上,人类中心主义的发展观长期居于主导地位。发展观是一定时期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思想观念层面的聚焦和反映,是一个国家在发展进程中对发展及怎样发展的总的和系统的看法。确立什么样的发展观,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它也是伴随各国经济社会的演变进程而不断完善的。

传统的发展观将发展片面地理解为经济增长,到工业革命时期又表现为“工业化实现观”,它以工业增长作为衡量发展的唯一标志,把一个国家的工业化和由此产生的工业文明视作现代化实现的标志。反映在现实经济生活中,这种发展观表现为对GNP、对高速经济增长目标的积极诉求。现实主义政治大师汉斯•摩根索(Hans Morgenthau)和历史学家保罗•肯尼迪(Paul Kennedy)就持这一观点,认为人口数量、先进的技术和丰富的自然资源构成了一个国家成为强国的必要前提。然而,从对自然界的影响来看,人口数量越多,生产技术越先进,却意味着更多的自然资源被开采和利用,自然界遭受的改变或破坏越严重。这种发展观所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环境急剧恶化,资源日益匮乏,人类的实际福利水平不断下降,最终危及到人类本身。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工业化的进程正是在传统发展观的指导下完成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制造了节省劳力的机器,而第二次工业革命则正在制造取代劳动力的机器。”工业革命提出了更多的能源和资源要求,而获得渠道只有向自然界索取。能源和资源主要集中在煤炭、石油、天然气和钢铁上。英国的煤产量从1770年的600万吨上升到1800年的1200万吨,然后到1861年的5700万吨。钢铁的产量在同一时间分别为5万吨、13万吨和380万吨。再以石油为例,美国在19世纪末打出第一口油井,十年之后的产量已经达到520万桶,到1900年已经接近1亿桶。 新技术和农业机械的普及为粮食产量的大幅度提高提供了条件,加之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世界粮食的产量大大超过以前的任何时期。对粮食产量的追求又促使人们将视线投往森林,大批森林被砍伐改作农田,这对自然界又是严重的破坏。

工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加上医疗水平的提高,人口数量也获得了膨胀的机会。世界人口从1650年的5亿一直攀升到1990年的52亿。工业革命的深入和人口激增导致了前所未有的城市化浪潮。人口稠密的城市大都分布在大河流域和冲击平原,如尼罗河流域、两河流域、印度河流域和黄河流域等,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展又不断地吞噬着周围本可用作耕地的良田、森林、草原。

科学界已经证实,工业革命以来大气中温室气体浓度的明显增加是人类使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化石燃料,以及加速毁林和破坏草原所导致的结果。工业革命因为遵循传统发展观而忽视自然的能动作用,把人和自然完全对立起来,片面追求经济的增长,全球变暖是自然界对人类这种不正确发展模式的报复。对于这种结果,恩格斯早就警示人类:“但是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起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因此,从气候变化出现的根源来看,其实质就是发展问题。这样讲,并非否定人类发展的要求和发展所取得的成就,而是就发展观而言的。

发展就是经济和社会循序渐进的变革。环境问题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总的作用的结果。从人类的历史可以看出,环境问题(不考虑自然灾害),大多是伴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出现的,尤其是与经济活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如废水、废气、固体废弃物、有机化学物品污染,都是经济活动直接或间接的结果。社会问题,如人口膨胀、科学技术发展也与环境问题关系密切。人口急剧增长的压力会产生环境问题,科学技术水平又制约着人类解决环境问题的能力。

在环境问题解决途径上,以往存在两种发展道路。其一是“先污染,后治理”的强调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保护的道路,这也是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模式。其二是放弃发展。这种道路的核心观点是既然环境的破坏来自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那么停止发展就可以从根本上杜绝环境问题出现。

从气候问题产生的根源来看,人与自然的对立是最深层的矛盾。如何消除人与自然的对立,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解决环境问题的关键。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界,也不可能超越自然界的限制。但人类必须尊重自然规律,按照自然规律办事,对自然的索取必须控制在自然界的承载能力范围之内。气候变化问题不仅是气候和全球环境领域的问题,而且是一个涉及人类社会的生产、消费和生产方式等社会和经济发展各个领域的重大问题。减少人为温室气体排放和增加温室气体的吸收会是应对气候变化的根本措施。温室气体排放的主要来源是能源生产和消费以及农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气体,而能源和农业生产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部门,减少或限制这些领域的温室气体排放意味着限制一个国家的发展空间和权益。

能源产业部门是最重要的基础部门之一,为其他产业部门提供必要的动力来源。根据中国行业研究报告网的统计资料,2007年化石燃料消耗占世界能源消耗总量的89.8%,其中,石油35.6%,煤炭28.6%,天然气25.6%。 国际能源机构向联合国提交的一份报告称,在今后的20年中,化石燃料(煤炭、石油、天然气)将继续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多的能源,其中石油仍将是最重要的能源资源。化石燃料在世界主要能源构成中所占的比例将保持在90%。其中,石油将满足世界40%的能源需求。在2020年,全球的石油日使用量将从目前的7600万桶/日增加到1.15亿桶/日。由此可见,在世界能源结构很难在短期内发生重大变革的情况下,减排就等于限制能源产业发展,这对一国经济发展将形成严重的冲击。

农业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基本生活资料来源,是社会分工和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成为独立生产部门的前提和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也是一切非生产部门存在和发展的基本保障。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发展的规模和速度,都要受到农业生产力发展水平和农业劳动生产率高低的制约。要降低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势必要对农业生产方式、农业生产技术进行深入的改革与调整,这对农业占很大比重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其发展更是形成致命的瓶颈。减排对人类的消费方式也提出了重大挑战。消费是发展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没有消费就会使发展停步不前。当前世界消费方式存在严重不公平,表现为发达国家的“奢侈消费”和发展中国家的“生存消费”。无论奢侈消费(表现为消费品的高能耗)还是生存消费(为维持基本生存却低效率地利用能源),都属于不可持续的消费方式,都不可避免地制造出大量的温室气体,加剧了气候变化的趋势。要扭转这一趋势,人类必须在消费方式上进行变革,采取一种既能维持消费的可持续性又能保证资源的可持续性的双赢的消费方式。否则,不可持续的消费方式在将资源消耗殆尽之后,人类的发展也就失去了发展的物质基础。

参考文献

[1] 刘绪贻,杨生茂主编.美国通史: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85.

气候变化研究报告范文第2篇

就业

30.6%的应届生选择回家乡就业

人人网旗下网站人人校招目前《2013年应届毕业生求职意向调研报告》。报告指出,30.6%的应届生选择回家乡就业,22.7%的应届生选择北上广深,15.6%的应届生选择沿海发达地区,省会城市和其他二线发达城市随后。应届生在选择就业地点时考虑的三大因素分别为发展机会(29.6%)、家庭因素(16.6%)、生活条件(14.5%)。

在行业选择上,24.2%的应届生偏好进入政府/科研/公共服务类行业;14%的应届生选择IT/互联网/通信/电子行业,会计/金融/银行/保险类、广告/媒体/艺术/市场类、管理/咨询/法律/教育类行业分别位居第三、四、五位。

72%

社会

72%的网友因公务员竞争激烈,放弃报考

深圳新闻网近期发起“你会报考公务员吗?”的调查,结果显示,仅17%的网友表示会报名参加公务员考试。其中,65%的网友坦诚升官发财、实现自身的人生追求与政治抱负是自己报考的最大原因;另有27%的网友看中公务员福利待遇好,风险低,工作舒适稳定。

76%的网友选择不报考,这其中,72%认为公务员考试竞争太过激烈,只能选择放弃。另有6%的网友认为当公务员体现不出最大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

如果将社会上的人员分为5个等级,81%的网友认为公务员的社会地位在一级(最高级别),12%的网友认为公务员的社会地位在二级,仅有3%的网友把票投给了五级,也就是最低级别。

14%

职场

与同事闲聊最耗时,浪费14%的工作时间

图说网PicSays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和同事闲聊是最浪费工作时间的行为,它会占去14%的工作时间;没用的会议及电脑故障,会分别浪费11%;工作时间浏览无关网站会耽误9%的工作时间。

在所有接受调查的员工中,64%的人每天会在工作时间浏览与工作无关的网站,其中,60%的人会将这个时间控制在两小时以内。37%的人认为会议中至少一半时间纯粹浪费。在经常开会的人群中,会议时选择经常做白日梦的有91%,会做其他事的占73%,选择打瞌睡的有39%。

3

高校

全球高校教育竞争力中国排名第三

波士顿咨询公司(BCG,世界领先的商业战略咨询机构)近期通过教育开支、学生人数、工程设计人才、精英学府四个因素考核了各国的教育竞争力。结果发现,美国和英国分列第一和第二位,主要因其教育开支较高,且在全球排名靠前的大学以及工程类院校数量多。中国排名第三,德国第四,印度第五,主因是在校就读人数多。

调查显示,美国用在教育上的花费最高,每年的教育开支达9800亿美元,是中国的两倍,印度的五倍。美国还是生产工程设计人才密度最大的国家,每一百万名居民中就有981个工程专业毕业生,而中国和印度分别是553个和197个。

3~6

健康

下午3—6点运动最不易受伤

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分校的生物医学工程兼职教授迈克尔·斯莫伦斯基近日研究发现,按生物钟锻炼身体更有效。身体活动能力最强、受伤危险最小的时候通常在下午3~6点。肌肉力量一般在下午2~6点达到最高值,比一天中的低值时高出6%。肺在下午5点时的效率比中午时分要高17.6%。眼手配合最好的时候是在傍晚,关节和肌肉在晚间的灵活度比其他时候高20%。有没有最佳的吃饭时间?实验表明,只在活跃时间内进食的老鼠脂肪要少40%,胆固醇和血糖含量也都更低。因而进食的时间要限制在活动最多的时间段。

3.2%

未来

气候变化将导致2030年经济增长削减3.2%

由20个政府委托人道组织DARA进行的一份气候影响经济的研究报告称,在气候变化和碳排放的双重危机下,从现在到2030年间将有1亿人因此丧生,其中超过90%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报告显示,气候变化产生的影响,已导致全球GDP下降1.6%,相当于每年损失大约1.2万亿美元。若全球气温继续上升,到2030年全球GDP将下降3.2%,到2100年下降幅度将超过10%。贫穷国家受到的影响会最大,到2030年贫穷国家的GDP平均将会下降11%。

107

经济

全球经济自由度中国大陆排名107位

美国智库加图研究所近期公布全球经济自由度报告,中国香港被认为是最自由的地区,蝉联全球第一位。美国跌至第18位,中国大陆排名第107位。

研究报告以政府规模、司法与财产保障、资金、国际贸易自由度与行政规范等项目为评分标准,显示全球经济稍有进步,平均得分由2009年的6.79分,微升至2010年的6.83分。其中,香港获8.9分;其次为新加坡(8.69分)、新西兰(8.36分)、瑞士(8.24分)、澳大利亚(7.97分)、加拿大(7.97分)、巴林(7.94分)、毛里求斯(7.90分)、芬兰(7.88分)、智利(7.84分)。中国大陆的经济自由度排名第107位,评分为6.35,比2009年的排名103位略有后退。

1/3

健康

气候变化研究报告范文第3篇

美国总统选举结果:目前,唐纳德・特朗普当选为新一届美国总统,但是美国气候专家对于特朗普的当选感到忧虑,据称,特朗普竞选时曾公开表示反对《巴黎协定》和奥巴马政府提出的清洁能源法案。同时,调研机构分析称,特朗普的当选可能会使美国碳排放增加16%。

二氧化碳平均浓度达到400 PPM:2016年10月24日,世界气象组织在日内瓦宣称,2015年全球二氧化碳平均浓度首次达到400 PPM(1PPM为百万分之一),预计2016年二氧化碳平均浓度或将再次刷新纪录,因为2016年气候深受厄尔尼诺现象的影响。

南北极海冰面积降至最低:截至2016年12月4日,全球南、北极海冰面积创至新低,消失的海冰面积相当于一个印度面积。目前,北极海冰面积仅为1 025万平方千米,是2006年以来最小面积。

气候难民已成现实:由于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升高,2016年科学家表示这种气候变化所带来的生活变化将更加糟糕。美国宇航局人造卫星发现全球海平面每年升高1.9毫米,计算模型预测称,如果全球气候转暖仍然持续,下世纪海平面将升高6.4米,气候难民已成为无法避免的事实。

深海珊瑚大量死亡:澳大利亚研究委员会称,2016年大堡礁珊瑚出现有史以来最大面积死亡,受灾最严重地区是大堡礁北部700千米长的珊瑚礁带,在过去8~9个月,浅水珊瑚平均损失67%。

冰盖融化或将释放冷战时期毒废料:随着全球气候转暖,大量冰川融化,随之暴露出多种安全隐患。科学家警告,如果全球气候转暖仍不断扩大,或将加速冰盖融化,埋藏在格陵兰岛冰盖之下的一个美军冷战时期放射物废弃基地的有毒物质将被释放出来。

气候变化研究报告范文第4篇

新年伊始,反常天气纷现世界各地,凸显出严峻的全球气候变暖趋势。南极上空臭氧空洞逐年扩大、北极熊无法冬眠、纽约冬季气温摄氏22度、海平面逐年上升等,类似报道在各大媒体上层出不穷。科学家甚至预测,受厄尔尼诺现象及温室效应的影响,2007年将可能超过1998年而成为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热年份。

那么,是什么引起了全球气候变暖?我们怎样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全球气候变暖已成事实

二氧化碳能让阳光顺利穿过大气层,并且防止地表的热量散失。在冰河世纪末期,地球大气的二氧化碳浓度只有180ppm,因此那个时代天寒地冻;此后大地回暖,二氧化碳浓度升高到280ppm;但在过去的一个半世纪里,其浓度已经升至380ppm,而且越来越高。在有记录以来的20个最热的年份里,19个发生在1980年以后。

对地球变暖感应最敏感的是南北两极,那里的冰川和冰盖正在不停地融化。英国南极考察站不久前发表的近30年气象数据研究报告表明,南极地区的变暖速度是地球平均变暖速度的3倍。2002年以来,南极冰川融化导致世界海洋水平面每年大约上升0.4毫米。北极的情况更糟,格陵兰岛冰川流失的速度在最近5年中加快了一倍。据估计,如果整个格陵兰冰盖融化,全球洋面将升高7米。如果整个南极冰盖都融化,那将更可怕,届时全球洋面将升高65米。

“地球变暖”这个概念对普通人来说可能多少有些模糊。不过,对于居住在北极圈附近的因纽特人来说,气候变暖已经切实影响到了他们的生活。

人类活动导致气候变暖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2月2日了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的梗概。这份报告认为,在过去50年中,“很可能”是人类活动导致了全球气候变暖。

在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用词中,“很可能”表示可能性至少在90%以上,这是这个委员会成立以来,首次使用这样严重的措辞形容人类活动与气候变暖之间的关联。而2001年的上一次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使用的词语仅是“可能”,“可能”表示66%的可能性。

报告梗概说,从1750年开始,全球二氧化碳、甲烷以及氧化亚氮的含量一直以惊人的速度增加,目前已经远远超出工业革命前的水平。二氧化碳的增加主要是人类使用化石燃料所致,而甲烷和氧化亚氮的增加主要缘于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

中国气象局副局长、国际地球观测组织联合主席郑国光表示,公布的这份梗概综合了全世界科学家6年多来的科学研究成果,与2001年发表的第三份气候变化评估报告相比,增加了科学性,减少了不确定性。他以预测海平面升高幅度为例说,在起草第三份评估报告时,科学界的依据仅有几项实验,而此次的依据是11个国家采用14种气候评估模式进行的58项实验。此外,对全球气温升高幅度的预测浮动范围也明显缩小,这表明科学界对气候变化的科学认知水平大大提高。

全球气候变暖带来多重灾难

科学家近年来对全球变暖的影响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虽然还不能全面预测全球变暖给地球带来的多种变化,但人类对全球变暖的负面影响已经有了很深入的认识。

一是水供需矛盾加剧。全球变暖导致降水变化,全球水资源供需矛盾愈加明显。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今年年初曾指出,如果地球平均气温上升4摄氏度,全球就会有30多亿人面临缺水问题。

二是天灾威胁加重。热带风暴和飓风的次数和强度都可能增加。

三是岛国命运堪忧。地球两极冰雪融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众多岛屿将被淹没,一些岛国可能不复存在,岛上及沿海居民生活受到威胁。

四是夏天热浪频仍。有关报告显示,如果全球平均气温上升3摄氏度,北美地区受热浪侵袭的次数将增加3至8倍,世界其他地方与北美情况类似。

五是生物链被打乱。由于气候变化,不少动物开始向南部或北部迁移,生物物种活动范围的变化将导致迁入地和迁出地生物链出现混乱,从而对农林业和渔业产生不利影响。

六是传染疾病肆虐。由于全球变暖,许多通过昆虫、食物和水传播的传染性疾病的传播范围将扩大,并对贫困地区的人口造成显著影响。

七是经济发展蒙上阴影。据统计,20世纪90年代,全球发生的重大气象灾害比50年代多5倍,因此造成的年均经济损失从60年代的40亿美元飙升至90年代的290亿美元。

虽然全球气候变暖也可能对少数地区有益,但综合评价其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已经成为人类未来生活的巨大威胁。

适应与减缓工作应同时进行

面对人们关于“减少二氧化碳可以减缓气候变暖的趋势,但在减缓的同时,能恢复回过去的样子;全球变暖对人类造成的影响是不是可逆的”问题,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室副主任徐影表示,从目前来看,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的影响是不可逆的。为了以后不再增加这种影响,我们现在要采取一些措施。大气中排放的二氧化碳在大气中存活的时间是200年,即使我们现在就减,或者一点不增加二氧化碳的话,它对我们的影响还会持续200年。

她同时表示,气候变暖造成的损失,目前已是现实,在减缓影响的同时,应该怎么去适应它,才是我们需要面对的新问题。面对目前极端事件频繁发生的现状,要建立一些预警系统,像现在的天气预报、沙尘暴的预警系统等。我们要提前知道怎么预防,才能将损失控制到最小。(摘自新华网、搜狐网、《广州日报》)

相关链接

二氧化碳为什么会影响全球气候?

二氧化碳是一种无毒的气体,对人体无显著危害作用,但它却能改变大气的热平衡。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不影响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层,但由于二氧化碳能吸收地球的红外辐射,会引起近地面大气温度的增高。近地面大气变暖会使地面蒸发增强,造成大气中的水汽增多,大气中的水汽增多又会使近地面大气对地球红外辐射的吸收进一步增强。如此相互作用,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增加改变了原有的大气热平衡,造成了全球气候变暖。专家估计:如果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25%,近地面气温将会增高0.5℃~2.0℃;如果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100%,近地面气温将会增高1.5℃~6.0℃。如果这种估计正确,到21世纪中期以后,二氧化碳对全球气候造成的影响就不可被忽视了。

奇思妙想救地球

除了敦促国际社会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之外,很多科学家都在想方设法“拯救”地球。尽管有的“拯救”方法过于异想天开,但也为人类解决地球变暖问题提供了新的视角。

二氧化碳埋海底。英国科学家近日表示,他们已找到一个解决全球气候变暖的方法,就是将导致温室效应的元凶――二氧化碳埋入海床下。科学家相信,他们每年可将数百万吨的二氧化碳重新泵回北海的海底,以减轻全球气候变暖的程度。科学家选择英国石油公司的米勒油田进行了首次试验。根据这项技术,发电站不再将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而是通过液化技术,经由一条废弃不用的输油管,重新泵回米勒油田。科学家表示,米勒油田每年可吸纳500万吨液化二氧化碳,并可将之储存在那里达1万年以上。

气候变化研究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 日本低碳社会情景 城市 农村社会体系

进入21世纪以来,“低碳经济”成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选择。发达国家举力推进向低碳经济转型的战略行动,争相抢占低碳技术的制高点。在此背景下,日本率先提出建设低碳社会,主张低碳理念不应仅仅停留在经济发展层面,而应渗透到整个社会发展层面。2004年,日本启动“面向2050年的日本低碳社会情景”(以下简称为“日本低碳社会情景”)研究计划,目的在于采用取倒逼机制法来寻求节能减排的有效途径。本文将介绍、总结日本“日本低碳社会情景”对城市、农村和社会体系的阐述,希望借此为我国的相关问题研究提供有益参考。

1 “日本低碳社会情景”研究计划及其成果

日本《京都议定书》(1997)中承诺,2008年至2012年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将比1990年的排放量降低6%。为了达成这一目标,换届频繁的日本政府在低碳社会建设问题上保持了高度一致,各届政府都充分发挥了主导作用,使得相关研究得以深入持久地进行。2004年4月,日本环境省设立的地球环境研究综合推进基金开始了“日本低碳社会情景”研究计划。该项研究以国立环境研究所和京都大学为核心,由来自大学、研究所、企业等部门的约60名研究人员组成专家队伍,并划分为发展情景、长期目标、城市结构、信息通讯技术、交通运输等5个研究团队,通过采用“温暖化与能源的一系列综合评价模型”的情景研究方法,研究探讨温室气体的削减量、技术选择、能源选择以及其经济性等核心问题。此外,还包括由城市规划、国土利用、交通和信息系统等方面的专家参与研究未来的社会系统配置及相应的技术选择等问题。由此可见,该项研究是一项不局限于环境问题的,涉及能源、产业和国土规划等广泛领域的综合性研究。

2007年2月,“日本低碳社会情景”项目组发表了题为“日本低碳社会情景:2050年的二氧化碳排放在1990年水平上减少70%的可行性研究”的研究报告。报告阐述了日本2050年低碳社会发展的情景和路线图,得出了到2050年日本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能源需求的同时,实现减排70%的目标在技术层面上是可行的结论,并提出了技术创新、制度变革和生活方式转变等方面的宏观对策。在此基础上,2008年5月,项目组又发表了题为“面向低碳社会的12项行动”的研究报告,报告中的“12项行动”涉及到住宅部门、工业部门、交通部门、能源部门以及关联交叉部门,每一项行动中都包含未来的目标、实现目标的障碍及其具体战略对策。这两项研究成果成为日本政府制定低碳社会建设规划的重要理论支撑。2008年7月,日本内阁会议通过了《建设低碳社会的行动计划》,明确了日本建设低碳社会的目标以及全社会为此需要作出的各种努力。《行动计划》的出台并非政府趋于世界形势的权宜之计,而是在日本各界对相关问题深入研究基础之上提出的。从此,一场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低碳革命在日本正式拉开帷幕。

2 “日本低碳社会情景”中的城市、农村和社会体系

2.1通往低碳世界的两条路径

通往低碳世界有两条路径可以选择。一是通过技术进步,继续延续目前的能源技术社会;二是摆脱对能源技术的依赖向自然共生的社会转型。我们知道,石油、天然气等能源面临枯竭,煤、油页岩、沼气等虽然仍有相对较多的埋藏量,但由于受到气候变化的制约而不能无所顾忌地大肆利用,被称为低碳能源的原子能又存在核扩散等不安全患。因此,无论能源利用技术怎样进步,最终我们还是要受到自然资源的制约,能源技术社会向未来延续的结果只能是穷途末路。

既然如此,不如立即调整方向选择可持续发展的第二条路径。如今,在狭小的国土上寻求发展的欧洲社会已经在朝着第二条路径的方向努力,并且已经形成要领先世界的态势。“日本低碳社会情景”研究计划的实施,正是为了论证日本实现低碳社会和选择第二条路径的可能性,从而为产业界和全体国民提供明确的挑战目标和努力方向。

2.2能源技术社会的转型

21世纪的文明是以能源无限存在为前提,为追求更便利的技术而竞争的文明。以汽车为主体的移动方式、舒适的住宅、便利的家用电器、来自世界各地的食品等等,诸如此类的商品都试图满足人类的各种选择和欲望,无一例外的是,任何一种商品想要达到令人满足的便利性和舒适性都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2007年德国G8峰会的目标,是到205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要在1990年的基础上降低50%,这一目标何以实现?仅仅依靠推进原始能源的低碳化是难以达标的,必须从当前的能源技术社会转型为大幅度抑制能源需要的社会。

有人口专家推断,日本的人口到2050年会减少2至3千万人,加上家庭和企业等能源消费者的技术革新在不断推进,只要消费者能做出明智选择,能源消费就一定能够减少。所以,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物量能源消费文明,尤其是商品的生产方,不以“能源无限存在”为前提进行生产,向以更好的服务质量赢得利益的经营方式转型,依靠凝聚节能智慧的商品来满足消费者需求、配合消费者的节能行动。总之,我们必须做出决断:向第一条路径诀别。

2.3产业结构的调整与技术开发

由能源供给方主导的技术社会向有节能需求的能源消费方主导的技术社会的转变,势必会带来产业结构的巨大调整。例如,在很少有人通过的走廊里安装自动点灯传感器来降低能源消耗,这种消费方的节能行动,不仅可以减少消费方的费用支出,还可以增加自动点灯传感器厂家等高新信息技术企业的销售额,与此同时,作为能源供给方的电力公司的销售额相应减少,这就完成了迈向低碳的产业结构调整的第一步。国土基础设施建设和住宅重建、选择节能机器、国民的意识变革等,消费方的行动和技术选择将成为未来社会发展的关键所在。

温室气体产生于社会的几乎所有领域,因此,防止温室气体的产生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协作。从这个意义上说,没有一劳永逸的万能之策,只有在每个领域都不断开发更有效的节能减排技术。同时,为了能使这些技术在全社会得到有效应用和普及,必须坚持不懈地进行相关教育和宣传,引导消费者进行更明智的选择。

2.4自然共生的国土建设

日本正处在国土基础设施更新的时期,在人口减少、少子化和高龄化的社会发展趋势下,城市结构应该基于怎样的理念来进行怎样的调整,这是日本目前所面临的课题。今后,必须通过建设小型城市、防灾城市和高龄化适应城市等应对气候变化的策略来实现向低碳社会的转型。比如,在交通系统,一方面,

由于人口高龄化的加速,旅客交通的需求会自然减少,另一方面,由私家车向公共交通的利用转移也可以减少相当数量的能源消耗。再比如,由市街中心代替郊外大型购物中心,可以减少汽车的使用,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城市中心可以施行类似伦敦“拥挤税”的政策,彻底地实现公共交通优先,那么城市中心的交通能源需求就会减少,从而直接带动低碳城市的建设。

2.5农村的新作用

低碳时代中农村也将发挥新的作用。不管是作为生物量的供给基地,还是在森林和土壤等二氧化碳吸收源的保护方面,农村都将发挥更大的作用。从“食物里程”的观点来看,食物经过漫长的运送过程,不仅需要更多的包装与保存的材料,而其一路上交通工具所消耗的汽油与随之而生的废气,都将增加环境的负担。因此,食品的安全性以及地产地销的意义都应当受到更高重视。农村不仅是为城市居民提供安心、安全的丰富食品的生产基地,还是提供自然共生的田园生存方式的示范基地。在未来的气候变化中,自然环境的价值将变得更加重要,今后的农村被赋予了国土保护的新使命,其功能也将更加丰富。

2.6体现自然价值的经济系统

现在,稳定的气候已被视为人类共有的有效资源。我们必须对这一自然资源的价值,包括其非经济性价值进行正确的认识和评价。通过环境税、排出量交易等的制度化,使自然价值纳入经济市场之中,促进更加有效的能源利用。然而,由于稳定的气候是人类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资源,在经济系统中必须采取限制措施,避免投机者行为引发市场碳价格的极端变动,有效地保障和体现自然资源的价值。

2.7生活方式的变革

在社会系统相对成熟的先进国家,人们应该从通过物质享受获得满足感,转变为从高等教育、福祉、艺术等软服务中得到满足,实现价值观的飞跃变革。在发展中国家,应该避免重蹈先进国家的覆辙,探索出与上个世纪先进国家所推行的能源技术社会不同的生活方式,实现向具有本国文化特色的节能型文明社会的直接转型。

3 启示

如何以更少的能源实现更好的生活,气候变化带给人类挑战,也带给人类开始新产业革命的契机。转变传统的高消耗、高污染的经济增长方式,发展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标志的“低碳经济”,正在成为世界各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共同选择和行动。从“日本低碳社会情景”所阐述的低碳社会给城市、农村和社会体系带来的变化,我们可以看出,日本正以建设低碳社会是可行的为前提,在自然共生、技术革新、城市再生、国土保护和全新的生活方式等多方面探索通向低碳世界的路径。

中国作为温室气体排放大国,发展低碳经济有助于规避可能出现的“气候壁垒”对我国经济造成的实质损害,实现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目标。然而,中国在向低碳经济转型中,面临着特定的制约因素。因此,我们必须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积极开展低碳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和技术研究,探索符合国情的低碳经济发展之路。显然,日本建设低碳社会的举措带给我们诸多启示。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