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气候变化带来的好处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茅先生:
谢谢您周到、具体的讨论,对我在这里的工作都有很大的启发。就这个项目而言,我从您的讨论中得到这样的结论――项目计划书中的命题基本能站得住脚。下面是我的一些回应和想法,写在您的看法下面了。
(1)有低碳约束和没有低碳约束下比较,肯定有约束对GDP的增长是不利的(这儿假定低碳不会带来好处)。
Lailai:低碳经济和GDP究竟在什么具体的方面产生冲突?它的“约束”到底在什么地方?特别是来自宏观方面的约束?因为在微观层面,有不少实例显示了低碳的经济效率和创造就业的成效。再有,即便低碳经济和GDP有冲突,那么这些冲突对人类的生活质量和快乐指数有什么样的影响?低碳究竟是否能带来好处?给谁(哪部分人)带来什么样的好处?这些问题在搞环境的人那里早已有“一家之言”,但因为没有经济学角度的分析,使那些现有的结论,在执行中变得无力与无奈。
(2)气候变暖对各个国家的后果是不同的。有的影响大,个别不但无害,可能还有好处。所以减少碳的排放是一个基于道德的国际协议。不能从利害得失来想,否则不可能取得协议。
Lailai:我支持您的这个观点。现在的研究结果对这个问题有所涉及,既有结论又强调不确定性和不确切性。如刚刚的《中国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中提到,气候变化会增加中国北方的降雨量,但随着气温的升高,也会提高蒸发量。所以,是否能改善中国北方缺水的状况,很难说。按照国际社会的研究,海平面的升高,一定会影响中国沿海地区的经济和建设。目前很多“adaptation”的策略是从安全角度出发的。所以,基于道德的国际协议,在目前科学结论不清的情况下肯定是需要的。
(3)中国不存在粮食危机。只要世界没有粮食危机,中国就也不会有。因为世界经济一体化。中国可以在世界市场上购买。如果世界市场被破坏,战争将不可避免。
Lailai:这个观点是这次“中国国家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中的一个重要观点,看来这也是和经济学家的一个重要分歧。通过研究,搞清这样的重大分歧和问题,正是这个项目的根本目标。我应该修改这段,把您的这个观点加入,使项目更具备合理性。
(4)当今的气候变暖问题,说老实话,责任在发达国家。他们过去排的碳太多了。这才有今天的麻烦。现在变暖问题变得严重了,大家都得想办法,穷国也需要减排。从公平来看是不公平的。所以今天发达国家承诺更多的责任是合理的,出钱帮助穷国减排也是对的,而且应该承认过去行为的责任,这才能服人。
Lailai:我支持您的这个观点。您提的问题,也一直是国际社会的讨论热点,争吵不休,始终没有结果。我想这个项目先不专门设计这个讨论。您说呢?
(5)减排的技术和专利应该免费给全世界用。专利费应该由联合国等机构支付,就像艾滋病的药那样。
Lailai:我也同意您的这个观点。但目前“知识产权问题”成为减排技术发展、传播的一个大障碍。欧盟国家和中国的分歧和矛盾也在于此。而一些大的技术公司,包括壳牌,却因为政府的干预和贸易保护主义的补贴,很难在此做相应的投资。从社会学的角度讲,如果“定/治罪”的社会成本高于相反,就不“定罪”。换句话说,既然减排如此重要,而在减排问题上,定义、执行“知识产权”和制裁所导致的社会成本如此之高,就应该换个“成本效益比”合适的方式解决。这种社会学的视角不知是否站得住脚。
(6)我个人的看法是认同气候变暖问题的现实性,但是其经济后果充满着不确定性。从安全出发,我同意采取措施减排,但是如果减排的成本太高,就需要考虑。可以先减最容易的那部分,然后再减困难的那部分。
Lailai:哪些是容易部分?哪些是困难部分?这个问题如果还没有系统性的清晰,那么这个项目旨在通过研究解决这个问题。
(7)从全球问题来看,气候变暖不是最紧迫的。战争与和平、贫困、艾滋病、武器竞赛、军费的无节制、权力欲望的肆无忌惮、民族矛盾的挑拨、霸权主义才是最紧迫的事。每天受罪的人,死去的人,有几个是因为气候变暖造成的?
Lailai:按照现在国际社会的统计,死于车祸、疾病、饥饿的人数是最多的。而他们与近些年来数量和严重程度都大大增加的突发性气候、自然灾害――干旱、洪涝、飓风、海啸有什么关系?目前的科学研究得出的一个结论是,这些突发性的灾害和气候变化直接相关。很多地区的贫困也和环境的退化相关。我插过队的内蒙古有些地方就是这样――沙进人退、老乡们不得不离乡背井。
最后,我会根据您的问题,修改我的计划书。同时,盼望您更多的指教。谢谢。
来来 上
2007年4月8日
来来:
我们共同的观点超过不同的。观点不同非常正常。在此回答几个问题:
(1)为什么有低碳约束比没有时要损失GDP?这或者用数学证明,或者用经济学证明(但是其基础还是靠数学)。用通俗的话讲,市场经济能够最大限度地生产出GDP来,任何其他的目标都会使经济偏离这个最优状态。比如讲,汽车用什么燃料,没有低碳约束时假定是用汽油;为什么用汽油而不用别的,因为比来比去汽油最经济。现在要求低碳,就得考虑用含碳低的燃料,比如氢气。氢气的成本一定比汽油高,否则老早就用氢气了。而且经过技术开发,也许用汽油也能够发明出成本更低的燃料。
如果没有低碳的要求,可以选择任何一种燃料,其成本是最低的。所以不受约束时,GDP的产出是最大的。经济学中没有考虑快乐,意思是钱就是快乐,GDP就是目标。这当然不正确,但是同样没有理由说低碳能使人快乐。现在之所以害怕高碳,碳使人不快乐,是宣传出来的。碳和是否快乐无关。
(2)关于海平面上升的说法,我认为是言过其实。筑一条堤坝就解决问题。有人估计过,美国为了防止两米高的海水,修堤坝的费用只及美国一年补贴牛奶业的钱。从荷兰的经验看,成本很有限。比修地铁的钱少多了。
(3)我近年来的研究发现,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争夺资源的战争将一去不复返了(二战前日本占领东北三省,就是为了争夺资源)。条件是市场在运作。如果市场被破坏,获取资源又要重新靠打仗了。现在的战争都是意识形态造成的(有些表面上好像是争夺资源,其实是、领土、尊严等等在作祟)。政治家的任务是保护市场,不是交朋友。
(4)减排的知识产权应该得到保护。但是使用的专利费应该由国际组织来支付。如果减排重要,这方面的开发应该有较高的报酬。不过这个报酬不由使用者付款。这样不会影响发明的积极性。
(5)哪些是容易的减排?哪些是困难的减排?这很容易解决。只要规定一个减排的价格就行了。比如每吨10欧元,那么成本低于10欧元的减排统统都能够减掉。将来把价格提高到15欧元,就能够把减排成本在10到15欧元的排放都减掉了。只要规定了价格,所有减排的机会都会跟这个价格作比较,一旦发现自己的减排成本低于这个价格,减排就能够赚钱。每个单位都会自己去寻找通过减排赚钱的机会(请参考我的环境经济学的光盘)。
茅于轼 上
2007年4月8日
茅先生:
关于低碳经济约束会损失GDP,我理解了。您谈到,这个问题“从宏观讲,比较复杂。要考虑汽油生产中涉及到的其他行业的利润。改用氢气后,其他行业的影响都得考虑进去”。
我从社会学的角度,理解您的这段话,里面涉及两个界限问题。第一,哪些“其他行业”应该被考虑进去呢 ?这是决策结果。第二,谁来决定哪些是应该被考虑进去的行业呢?这是决策程序。于是,决策变成了一个各方讨价还价的过程,用您一句最精辟的话说,就是“凑合”的过程。怎样“凑合”,结果如何,真是一个社会制度有效性的重要标志呢。环境问题就是最大的所谓“外部性”问题,而其受害者大多为社会的弱势和被边缘化的群体。
所以,我们讲低碳经济是否和快乐相关,不只是指“低碳”这个状态本身,更是指“低碳经济”的全过程。如果“低碳经济”比单纯追求GDP能创造出多的体面就业、不错的收入,少的废弃物或零废弃物以及良好的生活空间,那么“低碳”相对高GDP而言,就可能使人有多一些快乐。而人生的终极目标不就是“快乐”吗?
“碳”是否使人快乐这个问题,的确存在着未知数。目前的结论,大都基于理论和有限的经验。相比之下,“碳”这个过程使人不快乐的结论,特别是近年来却有大量的经验证明和来自于气候变化科学研究的支持。当然,我们也有权利去挑战已有的研究成果。而且,的确还有很多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来来 上
茅于轼,1950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从事运输经济、数理经济的研究,1993年退休后创办北京天则经济研究所,曾先后担任亚洲开发银行、非洲能源政策研究组、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顾问等。
李来来,北京环境与发展研究所所长,国际环境与发展学院中国项目主任,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博士,北京大学博士后,长期从事环境与发展方面的研究、信息传播与开发工作。现任斯德哥尔摩环境学院副院长。
这里刊出的一组通信,是李来来在筹备“气候变化经济论坛”时,与茅于轼就气候变化的经济影响进行的一组讨论,可视为代表了“社会学”与“经济学”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一次对话。
关键词:植树造林 全球变暖 造林方法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和生态重建是极为重要的。植树造林可使水土得到保持,哪里植被覆盖率低,哪里每逢雨季就会有大量泥沙流入河里,把田地毁坏,把河床填高,把入海口淤塞,危害极大。
一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暖将给地球和人类带来复杂的影响。随着全球温度的升高,副极地地区也许将更适合人类居住;在适当的条件下,较高的二氧化碳浓度能够促进光合作用,从而使植物具有更高的固碳速率,使植物生长增加,即二氧化碳的增产效应,这是全球变暖的正面影响。
1持续上升的海平面
过去的100年中海平面上升了14.4 cm。海平面升高的原因:主要是海水的热膨胀作用,当海洋变暖时,海平面则升高。全球升温会引起地球南北两极的冰山融化,这也是造成海平面上升的主要原因之一。
2影响动植物
气候是决定生物群落分布的主要因素,气候变化能改变一个地区不同物种的适应性并能改变生态系统内部不同种群的竞争力。自然界的动植物,尤其是植物群落,可能因无法适应全球气候变暖的速度而作适应性转移,从而惨遭厄运。以往的气候变化曾使许多物种消失,未来的气候将使一些地区的某些物种消失,而有些物种则从气候变暖中得到益处,其栖息地可能增加,竞争对手和天敌也可能减少。
3影响农业
一年中温度和降水的分布是决定种植何种作物的主要因素,温度及由温度引起降水的变化将影响到粮食作物的产量和作物的分布类型。气候的变化曾经导致生物带和生物群落空间分布的重大变化。除此之外,全球气候变暖还会使高温、热浪、热带风暴、龙卷风等自然灾害加重。因此,全球气温升高后,世界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和分布状况将会有很大变化。
4影响人类生活
人类健康取决于良好的生态环境,全球气候变暖将成为影响22世纪人类健康的一个主要因素。极端高温将对22世纪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困扰,主要体现为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尤其是疟疾、淋巴腺丝虫病、血吸虫病、钩虫病、霍乱、脑膜炎、黑热病、登革热等传染病将危及热带地区和国家,某些目前主要发生在热带地区的疾病可能随着气候变暖向中纬度地区传播。
二森林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
针对导致气候变化的两大主要因素,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中,正在采取两项战略措施:一是直接减排。即通过工业、能源领域的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来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二是间接减排。即通过以森林为主体的生物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将已排放到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吸收固定下来,以达到减少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的目的。直接减排十分重要,必须长期坚持;而通过森林来实现间接减排,成本低、易施行、综合效益大,是目前应对气候变化最经济、最现实、最有效的重要途径。
1森林是陆地上最大的碳库
森林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因其具有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的特殊功能。森林以其巨大的生物量储存着大量的碳,是陆地上最大的储碳库。
2森林有极强的碳吸附能力
森林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以生物量的形式固定下来,这个过程被称为碳汇。全球森林对碳的吸收和储量占全球每年大气和地表碳流动量的90%。
3森林是缓解气候变化的根本措施
恢复和保护森林作为减排的重要措施,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重视。与林业相关的措施,可在很大程度上以较低成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增加碳汇,从而缓解气候变化。许多发达国家已在实行森林间接减排。许多国家和国际组织都在积极推动森林间接减排政策的制定,以进一步发挥森林在应对气候变化中的特殊作用。
三科学植树造林的措施:
植树造林应该有科学的方法指导,科学的对待植树造林:
1多树种混交林
首先要转变人们的观念,特别是领导者的认识,科学地对待植树造林,每个工程都要因地制宜做好规划,适地适树,采用多树种营造各种方式的混交林,逐渐恢复自然界丰富多样的生态系统。因经济建设的需求是多方面的,经济林同样不能搞单一品种,其不能适应多方面的需要。
2造林工程的技术手段和科技含量
植树造林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程,不能认为造林是简单的挖坑栽树,高标准的造林工程,从前期规划到选种育苗、培育养护,每个环节都要有先进技术和科学方法做支撑。人工林的密度应适当降低,使人工林形成多层结构的森林群落,这样才有利于人工林多种功能的发挥,提高人工林维护地力稳定性的能力。
3 封山育林
还应充分利用自然力发展森林,保护好现有的次生阔叶林。我国南北方的用材林基地,都存在着许多天然更新能力很强的次生阔叶林,这些次生阔叶林树种组成多,群落结构复杂,生产力高,对保护物种资源有重要价值。要营造这些森林并非易事,但如果采取保护或封山育林措施,营林效果将会很好。
四植树造林常用的方法
采用正确的造林方法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树木的成活率,常见几种植树造林方法如下:
1直播造林法
直播造林是将林木种子直接播种在造林地进行造林的方法。
2栽植造林法
用根系完整的苗木作为造林原料进行造林的方法。其特点是对不良环境条件的抵抗力较强,生长稳定,因此,对造林地立地条件的要求相对地说不那么严格。
3分殖造林法
一、WTO中的气候变化问题
气候变化是环境问题相互联系和作用的集中表现。气候变化的挑战涉及敏感的政治决策、艰巨的技术变革和深远的全球影响。虽然应对气候变化政策和措施与国际贸易规则以不同的方式运作,但是相互间存在着交集和融合,从而对多边贸易体制产生影响。
(一)WTO与气候变化的联系
WTO为全球贸易自由化和便利化提供了一个规则框架,为贸易进一步开放提供了一个多边谈判论坛。1995年签署的《建立WTO协定》明确提及了可持续发展目标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已将贸易自由化与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联系在一起,以确保市场开放与环境社会目标的协调发展。
尽管贸易及贸易开放对温室气体排放的总体影响尚不能确定,但一个简单而重要的观点是,贸易发展与开放有助于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比如,贸易开放可以促进世界范围内资源(包括自然资源)的有效配置,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进而提高人们对环境质量的更高需求),改善环境货物和服务贸易的市场准入。从目前看,WTO对应对气候变化的直接贡献就是通过多哈回合开放环境货物、服务和技术市场。
迄今,气候变化问题还不是WTO多边谈判领域的内容,WTO规则中也没有专门的、具体的关于气候变化的规定。但毋庸质疑的是,WTO与气候变化是有关联的。国家层面上的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采取的政策措施有可能改变一国的竞争条件,进而对全球贸易发展和多边贸易规则产生影响。WTO规则和机构对于应对气候变化也是非常重要的。WTO原则和规则提供了一个保证可预测、透明和公正地实施气候变化措施的框架,它可以对实施的气候变化措施进行审查,以保证符合援引WTO环境保护例外条款的条件。
WTO规则与全球气候变化制度并非独立运作。《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都明确规定,为了应对气候变化而采取的措施不应构成对国际贸易任意的、不合理的歧视或变相的限制,在实施有关措施时应尽量减小对其他成员方贸易、社会、环保和经济的负面影响。尽管WTO框架下没有贸易与环境的专门协议,但WTO规则也留下了足够的政策空间,有不少重要条款涉及到环境保护。WTO规则允许各成员以非保护主义的方式优先考虑环境问题,允许成员在特定条件下为了保护可能用竭的自然资源、为了保护人类、动植物的生命或健康而采用贸易限制措施。
(二)WTO与气候变化相关的活动
WTO框架下与气候变化问题相关的活动有三个层面:一是WTO宗旨明确“按照可持续发展目标,考虑对世界资源的最优利用,寻求保护和维护环境”,这在贸易自由化与环境保护及可持续发展之间建立了清晰联系;二是WTO多哈回合中有多个方面都与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相关,比如:农业谈判和渔业补贴、贸易与环境议题等,其谈判结果将对应对气候变化起到积极作用;三是在WTO日常工作中,也为从国际贸易的角度应对气候变化提供了一个平台。
1 环境货物与服务贸易自由化谈判
在多哈回合中,贸易与环境议题谈判的一个重要议程是开放环境货物和服务市场。WTO成员呼吁,酌情削减或取消环境货物和服务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提高全球市场准入,在更有效率、更多元化、更低成本促进贸易自由化的同时,有助于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已经建议了一系列的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技术,其中很多技术正在WTO的环境货物和服务项下进行谈判。
2 WTO与多边环境协定关系谈判
贸易与环境议题谈判的另一个议程是解决WTO规则与多边环境协定(MEAs)的关系问题。WTO成员正在寻找方法,以确保WTO规则与多边环境协定中旨在保护环境的具体贸易义务(STO)能够和谐共存。WTO成员希望加强它们之间的合作,促进自由贸易与保护环境、应对气候变化的相互协调与支持。考虑到目前国际社会对于追求多边主义和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共识,这些旨在促进贸易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多边谈判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3 WTO农业和非农产品谈判
农业和非农产品市场准入谈判会对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带来一些积极影响,尽管有些是间接的。首先,发达国家农产品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取消以及农业支持的减少会使全球资源配置和生产更加有效。其次,贸易谈判将提高发展中国家的贸易机会和贸易收入,收入的增加能增强贫困国家抵御气候变化的能力,比如增加灌溉方面的投资等。
气候变化的挑战促进了生物燃料产业的发展,因为许多国家认为生物燃料可以帮助他们达到《京都议定书》的温室气体减排的承诺。由于生物燃料的生产主要集中在消费国,目前生物燃料的贸易规模还不大。生物柴油的生产和消费目前主要集中在欧盟,欧盟内部的生物柴油贸易开始兴起。而在过去几年生物乙醇的贸易呈现增长势头,巴西是新兴的主要出口国。自2000年以来,有20个WTO成员在《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范围内通报了37个有关生物燃料的措施。
4 WTO常规工作中的气候变化问题
WTO技术性贸易壁垒委员会(TBT委员会)和贸易与环境委员会(CTE委员会)的工作都与气候变化问题密切相关。
TBT委员会提供了一个重要论坛,在此可以探讨政府为减缓气候变化所采取的技术性规定。那些与气候变化有关的技术规定和标签要求正属于《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规范的范畴。近年来,一些旨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控制温室气体减排的产品标准和标签要求都向WTO进行通报。TBT委员会对气候变化措施予以评判,以确保它们不对国际贸易构成不必要的障碍。
CTE委员会的工作方案涵盖了贸易与环境交叉领域的主要问题。与气候变化间接相关的问题被放入CTE讨论,例如取消能源和林业部门的贸易限制产生的环保效应、能源效应标签对市场准入的影响等。CTE委员会作为一个孵化器推动贸易与环境议程的进展,也是成员想进一步推动贸易与气候变化之间联系的途径。
二、WTO与气候政策有关的法律条款
WTO框架下没有将贸易与环境问题单独立法。但在现实中,一些旨在保护环境的措施在本质上具有限制贸易的特点,会对其他成员的权利产生影响,也可能违反WTO的非歧视原则和禁止数量限制原则。为规范这样的行为,在WTO《1994年关税及贸易总协定》(简称GATT1994)第20
条“一般例外”中对保护环境做了相关规定。根据WTO规则,成员方在满足特定条件下可采取与贸易有关的措施来保护环境。WTO争端解决机构解决与环境相关的贸易争端时也多是依据这些与环境有关的贸易规则。
WTO框架中也没有专门的、具体的规则与气候变化问题直接相关,但气候变化与WTO规则具有潜在的关联。除监管措施外,国家、区域或多边为应对气候变化采取的措施有:政府采取的以价格为基础的措施(如税收和关税)、以市场机制为基础的其他一些措施(包括补贴)。这些措施实际上都与贸易相关,要受到WTO规则和程序的约束。在设计气候变化方案和进行气候变化领域的国际合作时,都应当将这些措施对贸易的潜在影响以及各成员在WTO规则下的权利与义务考虑进去。从广义上说,与环境问题有关的(如GATT第20条,加工和生产方法问题、相似产品定义)WTO规则和判例,都与气候变化措施的审查有关。WTO的一般做法是,承认只要严格满足一些条件、为达到某些政策目标、一定程度上的贸易限制是必须的。
一些WTO规则和协议同旨在减缓气候变化的措施相关,这里做一简要归纳。
(一)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和国民待遇原则(GATT第1条和第3条)
GATT第1条第l款规定,一国给予任何其他国家任何产品的利益、优惠、特权或豁免应立即无条件给予所有其他缔约方的同类产品。GATT第3条第2款规定,不得对进口产品直接或间接征收超过对本国同类产品直接或间接征收的任何种类的国内税或其他国内费用。GATT第3条第4款规定,在有关影响产品的国内销售、标价出售、购买、运输、分销或使用的所有法律、法规和要求方面,进口产品所享受的待遇不得低于同类本国产品所享受的待遇。与非歧视原则相关的两个重要概念,即“相似产品”和“力工或生产方法(PPMs)”与气候措施相关联。
(二)一般例外条款(GATT第20条)
在一些特定情况下,WTO成员可以实施贸易限制。GATT第20条“一般例外”列举了十种特定情况,其中有两种情况与环境保护有密切联系,即第20条的(b)项和(g)项。它们也被称为环境保护例外条款。GATT第20条规定,任何WTO成员都可以采取“为保护人类、动物或植物的生命或健康所必须的措施”(b项),采取“与国内限制生产与消费的措施相配合,为保护可用竭的自然资源有关措施”(g)。为防止对一般例外条款滥用,在序言中对“例外”的适用提出两个条件加以限制,一是根据第20条采取的措施不应“对情况相同的国家构成武断的或不正当的歧视”,二是有关措施不能构成“对国际贸易的变相限制”。
(三)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ASCM)
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采用了“专向性”补贴的概念,即补贴只针对成员政府专门给予其管辖范围的某一些企业或某一些产业的优惠或好处,此类“专向性”补贴要受到WTO规则的约束。如果确认存在补贴,则将被征收反补贴税。在气候政策与贸易规则的联系上,关于补贴的争议一直存在。一些人希望对碳密集产品进口实行反补贴税来抵制“碳搭便车”(carbon free riding)行为。政府对于温室气体排放不采取措施能否被视作一种公共补贴或环境倾销行为?在出口国没有对碳排放实施控制的情况下,进口国能否对其征收反补贴或反倾销税?在应对气候变化中,一些国家对本国的高排放、贸易量大的行业提供免费的碳排放权配额,这种做法是否构成补贴?这些都还没有明确的答案。
(四)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TBT)
各国都制定了名目繁多的技术规章、标准以及合格评定程序,这些都十分重要,但若随意设置就可能成为贸易障碍。WTO《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TBT协议》)做了有关规定,以寻求确保技术规章、标准以及检验和认证程序不对贸易产生不必要的障碍。《TBT协议》范围包括强制措施和自愿措施。强制措施也称“技术法规”,其定义为规定强制执行的产品特性或其相关工艺和生产方法。而与资源使用效率和碳排放相关的技术要求典型地依赖于生产方法而不是产品特性。但WTO上诉机构对“相关工艺和生产方法”没有明确的解释。目前,一些发达国家正大力倡议《TBT协议》要包括生态标签计划,但发展中国家认为,诸如生态标签的措施并不适用于《TBT协议》。
(五)普遍取消数量限制(GATT第11条)
GATT第11条规定,除非满足第11条第2款的三个例外情况,成员方禁止实施配额、进出口许可证或其他的数量限制措施。而这三个例外情况都不能适用到产品的碳足迹限制上。今后,一国有可能对没有实行严格温室气体减排国家的进口产品实现进口禁止或限制,将他们归人到“肮脏”产品。
(六)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TRIPs)
TRIPs的相关规则与气候友好型技术和专有技术的发展和传播密切有关。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知识产权由于同技术转让密切相关而成为一个重要问题。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有利于促进技术开发,但同时也有可能限制技术转让。广大发展中国家提议,强制许可制度是改善绿色科技市场准人的重要途径,但遭到了发达国家的强烈反对。
(七)与贸易有关的投资协议(TRIMs)
TRIMs只适用于影响货物贸易的有关投资措施。由于某些投资措施有可能限制或扭曲贸易,TRIMs规定不得实施违反GATT第3条(国民待遇)或第11条(数量限制)的投资措施。TRIMs在其附件中列出一份与GATT这些条款不一致的投资措施的解释清单。今后,许多国家都有可能打着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的旗号来实行一些与WTO规则不相符的投资措施来保护国内产业。
三、多哈回合中的贸易与环境议题
环境货物和服务贸易自由化有助于推动绿色产品和技术的快速传播,促进国际贸易发展。WTO成员希望通过推进首个多边贸易与环境谈判,加强贸易政策和环境政策的相互支持,实现环境、贸易和发展的“三赢”。
(一)贸易与环境谈判的目标
WTO《多哈部长宣言》第31段明确规定了贸易与环境议题的谈判内容。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现行WTO规则与多边环境协定(MEAs)中所列具体贸易义务(STO)之间的关系,谈判只限于在所涉多边环境协定缔约方中现行WTO规则的适用性的范围,谈判不得损害任何非所涉多边环境协定缔约方的WTO成员的权利;二是多边环境协定秘书处与相关WTO委员会之间定期信息交流的程序,以及给予观察员地位的标准;三是酌情削减或
取消环境产品和服务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贸易与环境议题谈判将在WTO贸易与环境委员会特别会议(CTESS)主持下进行。
(二)贸易与环境谈判的现状
在多哈回合中,最重要的议题是农业和非农产品市场准人谈判,环境议题并不是一个最重要的议题。由于受到农业、非农市场准人谈判进展的牵制,贸易与环境议题的谈判进展缓慢。迄今该议题谈判仍处于澄清有关概念、确定货物清单范围和讨论谈判方式阶段,各项议题均未进入实质性问题谈判。经过谈判,各方感到对第1项和第2项内容的讨论引发了较多的政治性因素,相比之下第3项内容更为务实。
WTO坎昆会议后,环境货物和服务自由化成为贸易与环境谈判的重点,但目前也仍处于要求各成员确认环境货物范围以及明确谈判方法阶段。由于环境服务的谈判内容和方式与环境货物不同,谈判主席建议先进行环境货物的讨论。CTESS同意在讨论环境货物基本概念的同时鼓励各成员提交自身的国别清单,以尽可能多地列出环境产品,同时要求各成员对确认环境产品可能的关税待遇、特殊和差别对待(S&D)、非关税壁垒和其他发展相关问题提交提案。
(三)环境货物和服务谈判的情况
多哈回合为开拓环境货物和服务的市场准入提供了条件,WTO成员正努力消除环境货物和服务的贸易壁垒。将OECD、APEC和世界银行的环境货物清单结合在一起,共包括211个产品(HS6位编码),Hufbauer和kim(2010)根据这一数据预测,消除环境货物关税将使世界环境货物进口额增加约560亿美元,相当于目前世界环境货物进口总额的12%左右。
1 环境货物贸易谈判
环境货物涵盖许多能有效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技术。消除这些产品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将会降低它们的价格,使它们更容易获得和使用。促进环境货物贸易将加剧该领域的竞争,从而刺激在环境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技术创新。世界银行的最新研究发现,消除清洁能源技术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能够使18个高排放发展中国家的贸易量增长14%。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已确定了一系列与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技术。其中很多技术正在WTO的环境产品和服务项下进行谈判,包括风能和水电涡轮机、太阳能热水器、生物气体生产设备、沼气收集垃圾填埋坑等。欧盟和美国在2007年12月的一份提案中建议,在WTO谈判中给予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的环境友好型货物和服务以优先权,这些气候友好型产品占先前WTO定义的环境货物种类的1/3左右。
2 环境服务贸易谈判
在环境服务谈判中,WTO成员试图寻求《服务贸易总协定》对旨在与减缓气候变化政策可能直接相关的活动做出具体承诺。在乌拉圭回合制定的服务部门清单中,被列入环境服务部门中的服务侧重于基础设施服务,例如污水处理服务、垃圾处置服务和卫生服务等。被列人“其他”服务项下的其他环境服务在当时没有引起足够的关注,这些服务如废气清洁服务、景观保护服务等,实际上也直接与应对气候变化问题有关。
近年来,由于环境管制标准不断提高,这些“其他”环境服务的重要性逐渐提高。这些环境服务活动是在商业的基础上提供的,为中小企业提供了良好的市场前景。目前,这些环境服务正就WTO中进行谈判,并且希望能为新的《服务贸易总协定》提供更好的前景。不过,由于环境服务的实行主要依靠环境产品来进行,目前在环境产品谈判没有取得实质性进展的情况下,环境服务的谈判基本没有进展。
3 环境货物谈判的焦点
一是货物清单问题。截止到目前,共有11个国家和地区(加拿大、欧盟、日本、韩国、新西兰、挪威、瑞士、中国台北、美国、沙特阿拉伯和菲律宾)提交了环境货物清单。环境议题谈判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对环境货物的涵盖范围没有一个国际公认的定义。为弥补这一空白,OECD、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和世界银行等组织或机构都在研究并拟定各自的清单。其中OECD和APEC的清单受到各方重视,也是WTO框架下讨论并生成环境产品清单最主要的借鉴。
二是谈判方式问题。自贸易与环境议题谈判开始以来,对以何种方式削减环境货物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WTO成员提出了四种建议方法,即清单方式(Listapproach)、项目方式(Project ap-proach)、综合方式(Integrated ap-proach)和出价要价方式(Requestand offer methodology)。至于采用哪种谈判方式,目前还没有明确。从目前情况看,也许这几种谈判方式混合正在一起可以成为一种折中的解决办法。比如说“清单+项目”的方式,对于公认的纯粹环境产品(如风力发电设备)可以用清单方式对如何降低关税进行谈判,但是对于具有多重功能的环境产品,可以通过项目方式更好地解决。在谈判的最后阶段,也不排除用要价出价方式作为一个补充。
中国在环境货物问题上提出了“共同清单”和“发展清单”的概念主张,为在环境货物的谈判中充分体现对发展中成员的特殊和差别待遇提出了明确主张。目前,中国尚未提交具体的符合自身利益的环保产品清单。中国的谈判立场有以下几个要点:第一,中国认为环境产品的主要目的必须用于解决环境问题。第二,同意为真正的环境产品制定一个清单,但是反对“搭便车”。第三,环境产品谈判的结果应该有利于发展中国家自己生产环境产品的能力。因为要提高发展中成员提高保护环境的能力,才能真正促进世界环保事业的发展。
(四)贸易与环境谈判的未来走向
[关键词] 气候变暖 旅游客流 影响机制
IPCC(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第四次评估报告充分显示――全球气候变暖已是不争的事实。作为严重依赖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的旅游业,必将受到气候变暖的影响,这一重要课题已经引起国内外政府及部分学者的高度关注。2008年世界旅游日主题便是“旅游:应对气候变化挑战”,要做到科学应对气候变暖的挑战需要对气候变暖之于旅游业各个领域的具体影响进行全面细致的研究。本文尝试性地从旅游气候舒适地区的转移为切入点,对于气候变暖对旅游客流的影响机制进行了定性分析。
一、气候变暖使旅游气候舒适地区发生转移
全球变暖将影响各地的旅游气候舒适指数(从旅游活动的角度出发来对气候条件进行定量评价的描述性指标),使得旅游气候舒适地区发生转移。
气候变暖对旅游目的地主要有两方面影响,首先,严寒地区由于变得气候温和而更具旅游吸引力,而温暖地区由于温度升高使得自身吸引力减弱。其次,气候严寒的国家由于气候变得宜人使国内游增加,而出境游渐少,而气候温暖的国家则国内游减少,出境游增加。综合两方面影响可得出:气候变暖推动游客趋向于高海拔和高纬度等凉爽地区的旅游目的地(Hamilton et al,2003)。
气候变暖对各旅游区域的影响因其所处地理位置和海拔高度不同而有所差异。在全球变暖背景下,世界主要旅游地区气候变化主要体现在气温升高、降水增加、海平面上升和极端异常气候等几方面,根据国际气候研究协会的统计数据可知:北欧和东北亚地区旅游气候将变得更为舒适,因为气候变暖使其霜冻期缩短,夏季气候变得更宜人;而南欧(地中海)、东南亚、北美、加勒比海等地区则面临着海平面升高和极端气候事件的威胁,其旅游气候舒适指数将有所降低。
二、气候变暖对旅游客流的影响路径分析
气候变暖使得各旅游目的地的旅游气候舒适度发生变化,也对各旅游地的旅游资源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从而使得各地旅游资源的相对吸引力发生变化,这将影响游客的出游动机及目的地选择,最终引起客流的变化。
1.气候变暖对旅游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
气候本身即是一种旅游资源,它在旅游需求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推拉作用。游客对区域气候及气候变化的敏感性将影响到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并对其旅游动机产生影响。气候变暖对特定旅游目的地旅游需求的影响因素主要表现如下:
一是自然性因素影响,气候变暖使得旅游目的地形成不同程度升温现象,从而降低或提高目的地的舒适度,游客将趋向于寻求较高纬度和较高海拔、气候凉爽的目的地;另外由气候变暖引起的自然旅游资源的损害也会降低游客的体验质量;
二是物质性因素影响,气候变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及极端气候事件会对旅游资源和旅游交通设施造成极大破坏,降低旅游资源质量和旅游目的地的通达性,进而影响旅游需求;
三是心理及安全因素的影响,主要指极端气候事件引起的旅游灾害中不确定因素对旅游安全及旅游预期心理的威胁。
2.气候变暖对旅游客流的影响传导路径
旅游需求将直接影响到旅游客流的流量、流向与时间分布规律。虽然气候变暖及极端气候事件会直接作用于旅游目的地,但其是通过改变旅游目的地在游客心目中的感知形象,从而改变游客心理预期和行为模式,进而直接导致旅游需求的波动,最后形成客流的相应变化,此影响传导路径如下图所示。
图1 气候变暖对旅游客流的影响路径解析
三、气候变暖对国际主要旅游市场客流的影响
1.国际主要客流分布
世界上的旅游客流主要集中于少数几个目的地,其中欧洲、东北亚和东南亚、北美这三个地区占据了旅游市场的绝大比例。大约58%的游客去往欧洲,16%在东北亚和东南亚,12%在北美,到访这三个地区的游客数几乎达到国际游客的90%。大多数的国际旅游客流在地区内部消化,前往欧洲的大约87%的游客都来自欧洲;除了地区内部客流之外,主要有六支客流支配着国际旅游市场的走向,如下图所示。
在上述主要客流走向中,气候是其主要影响因素,例如北欧地中海和北美加勒比海地区这两支客流,人们出游动机不仅仅在于休闲度假的需要,更在于其对阳光沙滩型旅游目的地的向往;东北亚东南亚市场很大程度是受“3S”(sun,sand,sea)吸引。而北美与欧洲之间出于商务目的的比例更高。
2.气候变暖对六大国际旅游客流的典型影响
国际主要客流走向与气候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而由气候变暖带来的气温升高、降水变化及极端事件都将影响到游客行为,进而作用于旅游市场。气候变暖对几大国际旅游市场的影响预测如下:
北欧地中海:客流减少,北欧国内客流增加
此市场出游动机单一,主要是为了寻找温暖的阳光,气候的变化使得北欧这一客源输出国夏季的气候舒适指数增高,而地中海则因气温太高降低了对度假游客的吸引力;另外,地中海面临海平面上升的威胁,导致这一客流大量减少,且北欧游客更倾向于选择在国内或北欧其他国家旅游。地中海等南欧游客也可能为了躲避炎热的夏季来北欧旅游。
北美欧洲:部分地区旅游旺季发生转移,客流增加
这一市场是由70%的休闲游客和30%的商务游客组成,商务游客受气候影响程度很小,休闲游客由于主要出于文化和观光旅游的动机,受气候影响也不明显;但是罗马、佛罗伦萨等城市在夏季变得太热而使得南欧旅游旺季进行转移。北欧夏季更宜人的气候吸引更多的北美游客前往,使得伦敦、巴黎等城市在夏季的高峰期变得更为拥挤。
欧洲北美:旅游旺季发生转移,局部客流减少
这一市场主要为商务游客,受气候影响不是很明显,游客主要集中在佛罗里达、加利福尼亚、纽约以及加拿大西海岸。随着气候变暖,欧洲到佛罗里达的客流在季节性和目的地地理位置上将发生转移,因此地面临的海岸线退化、热带疾病盛行以及夏季高温将对游客产生很大负面影响。同时由于对不确定性气候事件缺乏信心,去往西海岸的游客也将减少;由于气温升高,纽约、洛杉矶等地旅游旺季会由夏季转为春秋两季。更为温暖的冬季和夏季将缩短科洛矶山的滑雪季节,增加雪崩危险且减少较低海拔的滑雪资源,好处在于夏季旅游项目旺季延长。
东北亚东南亚:近期客流没有显著变化
这一市场无论客源地还是目的地,其气候变化程度相对于其他地区来说都较小,因此近期内其客流基本不受气候变暖影响。但是,海平面上升和海水温度升高将破坏此目的地的岛屿海岸旅游资源,增加不安全因素,从而减小对日本和台湾市场的吸引力。
东北亚北美:极端气候事件对客流产生轻微影响
去往北美的游客以日本、南朝鲜和台湾为主,且多为商务旅游;休闲游客大多是去往加拿大和美国的观光旅游,所以这一市场在客流量上基本不受影响。但是太平洋海岸暴雨的频繁发生和纽约、洛杉矶等地的高温天气将改变游客的出游时间和次数。
北美加勒比海地区:远期客流量将明显减少
作为世界主要的3S旅游目的地,加勒比海地区旅游业主要依赖于气候和沙滩产品,这使得其客流对气候变暖的敏感性很强。加勒比海地区的主要客源地为北美,但由于气候变暖的威胁,一方面海平面上升,海岸带被侵蚀,沿岸基础设施遭受毁坏;另一方面降水量减少,使本来已紧缺的淡水资源更缺乏,结果将使加勒比海吸引力降低,接待能力下降,从而游客量大大减少。
四、气候变暖对旅游客流的主要影响分析
1.客流的运动方向发生转移,客流分布重新布局
旅游客流的形成是目的地与客源地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旅游目的地是因获得客源地所不具备的体验而产生的,而气候变暖对客源地和目的地的旅游自然环境都会产生影响,从而降低游客的体验质量并波及到旅游市场的反应,从而影响到客流的运动方向。客流的运动方向如何变化取决于客源地和目的地旅游气候指数的相对变化幅度,如果随着气候变暖,目的地的气候舒适指数仍然高于客源地,那么客流运动方向不会改变,否则,将导致客源地和目的地角色的转变。即气候变暖可能使旅游目的地互相迁移。总体而言,旅游目的地将向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逐渐迁移。
北欧到地中海旅游客流的变化趋势便是典型的例证。气候变暖使得北欧去往地中海休闲度假的游客锐减或只在北欧地区进行区内游,导致占国际旅游1/ 6的游客大量减少,甚至夏季的北欧成为地中海的旅游目的地。
气候变暖使得对气候依赖程度很高的旅游目的地遭受严重损失,如加勒比海地区,气候变暖使其旅游资源和旅游产品受到巨大威胁,这将使得北美游客转移到其他替代型旅游目的地,从而引起此地区客流的重新布局。
2.旅游目的地的季节性发生变化
(1)旅游旺季在时间上发生转移
气候变暖使得旅游目的地各个月份的旅游气候指数发生变化,适合出游的时间发生变化,这使得目的地的旅游旺季发生转移。如纽约、落杉矶、旧金山等地由于盛夏高温,可能使当地的春秋两季成为旅游旺季。
(2)旅游旺季有所延长或缩短
气候变化有可能改变户外休闲活动营业季节的长短,从而使得目的地的旅游旺季有所缩短或延长。如加拿大43%的国内旅游支出和62%的国际旅游支出都发生在7-9月,温暖气候的增加将使得高尔夫球运动、野营和划船等项目的营业时间增加。同时,气候变暖将直接影响那些以冬季旅游项目为主的国家,缩短其旅游旺季,减少其客流量。气候变暖将导致降雪减少和冰川减少,这对主要经营冰雪项目的冬季休闲度假地的游客量已造成了损失(如北美和阿尔卑斯山地区)。
3.将增加或缓解不同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环境容量方面的压力
(1)旅游旺季客流陡增使部分旅游目的地面临严重环境容量压力
游客流以流量、流向、中转地等因素反映出旅游客源地与旅游目的地的相互关系,它的强度、运动方向及季节性变化均会直接影响到旅游目的地的设施应用、经济效应以及环境容量。例如温暖气候的增加使得加拿大在旅游旺季吸引更多的游客到访,但如果考虑到旅游流量增加导致的环境破坏可能会得不偿失。因此,对于在气候变暖中旅游气候变得更为舒适的旅游目的地来说,其环境容量将面临巨大压力。
(2)“绝景游”和极地旅游导致的环境容量压力
气候变暖催生了“绝景游”旅游产品,气候变暖激发了极地旅游的热潮。由于气候变暖导致冰川、冰原融化,从而使极地地区呈现出一些新的旅游景观,这吸引了大量游客的到来,例如,地处北极地区的挪威斯瓦尔巴群岛便是因大冰原融化而浮出海面的新岛屿而招致众多观光游客的涌入。过去五年中,到斯瓦尔巴观光的游客人数已激增了33%,由于上岸观光的游客大量增加,以至于某些岛上原本就已脆弱不堪的植被破坏殆尽,当地野生动物也受到了威胁。因此因气候变暖而新兴的旅游景点或面临绝迹的旅游景点在短期内也存在较为严重的环境容量问题。
(3)因气候变暖而衰落的旅游目的地环境容量压力得以缓解
长期来看,气候变暖使得某些原来的旅游热点地区和城市变得不再舒适,从而客流量逐渐减少,其旅游环境容量方面的压力也会随之减轻。尤其是对于地中海这种休闲度假型目的地来说更为明显,环境容量压力的缓解有利于在气候变暖中走向衰落的旅游目的地重新调整旅游发展战略,寻求新的发展定位,尽快实现旅游产品的转型升级。
参考文献:
[1] David Vine. Editorial: Tourism and its Interactions with Climate Change.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06,Vol.14, No. 4
[2] Amelung Bas, Nicholls Sarah & Viner David. Implications of Climate Change for Tourism Flows and Seasonality.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2007(2), Vol.45 Issue3, p285-296
[3] Trista Patterson, Simone Bastianoni & Murray Simpson. Tourism and Climate Change: Two-Way Street, or Vicious/Virtuous Circle?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06, Vol. 14
[4] Allen Perry. Will Predicted Climate Change Compromise the Sustainability of Mediterranean Tourism?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06, Vol.14, No.4
[5] Ghislain Dubois & Jean-Paul Ceron. Tourism and Climate Change: Proposals for a Research Agenda. 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 2006, Vol. 14, No. 4
[6] Wietze Lise & Richard S.J.Tol. Impact of Climate on Tourist Demand. Climatic Change, 2002(55), P: 429449
气象新闻的“走红”和风格变化
气象新闻是指媒体传播的天气、气候变化或气象事业发展的变动的事件或信息。它有着系统、完善的运作模式,相对丰富、固定的内容,是市场化的结果,有着很强的传播意识、服务意识和经营意识。本质上,它属于服务性新闻。
随着人们信息需求的多元化和信息消费层次的提升,气象服务在大众生活、工农业生产、衣食住行、商业运转和疾病预防等层面上的意义日渐凸显,气象新闻传播越来越受到重视。空气质量预报、紫外线指数、人体舒适度等,气象服务越来越趋向细致化。一个新闻媒介的传播内容是否受到人们欢迎,是否在社会上“热销”,是由两个基本层面的问题决定的:一是它所属的内容“类别”在满足社会需求的传播结构中所占的位置;二是它在同类内容传播中的优秀程度。①
气象新闻就这样在人们对气象信息越来越多的需求下渐渐走红,再加上近年来在全球气候持续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发生的频率增加,影响也越来越大,年度“十大天气气候事件”日益升级。种种现象说明,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生存的环境遭到破坏,气候条件日益恶化,导致人们对气象信息的需求日益加大,气象新闻在满足社会需求的传播结构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
与此同时,气象新闻的报道和编排风格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2003年之前出现在我国平面媒体上的有关气象方面的新闻内容基本上是单一的,报道模式都是“直线报告”型,格式固定,口气生硬,与受众距离较远,缺乏亲和力。2003年,在“气象新闻”明确了自己的“身份”后,无论是电视、还是报纸,报道模式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可称为“立体解读”模式。报纸以彩色专版的报道形式出现,并以“气象新闻”版命名,有专门的气象记者,将气象状况作为一个新闻品种来做。使气象新闻在媒体上由配角成为主角,慢慢变成了新闻媒体上重要的新闻品种。
2003年4月2日,《南方都市报》全新改版,新开辟“风云榜气象新闻版”。2003年11月11日,创刊伊始的《新京报》在封底专辟整版“气象新闻”。此后,越来越多的媒体开始重视“气象新闻”报道。
平面媒体的气象新闻不仅在版面设置上全方位为受众做好服务,在报道气象新闻写作上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原来单一的“气+温+云”的方式,变成了后来说气象,对气象信息进行了客观形象生动的报道,对大众的生活进行正确的引导。
《温州都市报》气象新闻版的传播特色
1.栏目设置具有立体性
《温州都市报》自2005年在同城媒体中独创“气象新闻”专版后,逐步形成自己的风格,在栏目设置上有一定的立体性和深度。栏目是新闻版视觉强势点的延伸,能稳定版面风格,也是塑造栏目、专版品牌形象的一条途径,易于获得并强化在读者心目中的认同感和公信力。栏目设置范围的广泛,带来了气象信息的立体性。每天的气象新闻版面,除头条位置刊发一条主打稿件外,专版的栏目均呈现出多向度的特点,全市、全省和全国的气象简报、各类生活指数、道路交通状况、气象科普等等,为都市人群提供了更具心理接近性的体察生活环境的必要资讯,成为人们行动上的指引。在版面空间允许的前提下,在中心位置刊发一张大照片“捕风掠影”,内容涉及天气变化带给市民生活中发生的变化,极具民生和人文,画面唯美,从而吸引不同阶层的受众。
如2007年元旦这天的气象新闻版面,颠覆了年度盘点版面的传统模式,创造性地让老天爷当起了主角,为其塑造了“温州全市天气分管领导”的形象。用第一人称的拟人化方式,以诙谐而略带官腔八股的“述职”,对一年来的天气情况进行了一次总结回顾,一张悬挂着大红灯笼的大图片压在题前,寓意节日的喜庆,十二张各具气候特点的小图片将每个月的气候特点烘托出来。小标题则运用了温州童谣“十二月令”的形式,非常直观地将受众的思维慢慢拉回到刚刚过去的这一年来所发生的气候事件,形象生动,版面语言丰富,富有知识性。这个版在2007年度温州新闻奖评选中获好版面奖。
2.新闻标题独特生动
为适应“读题时代”的到来,报纸标题的处理方式也充分考虑导读功能,考虑读者的阅读感受。在标题设置上,运用传统的主副题的标题形式,但又不同于传统的表达方式。标题采用虚实相间的方式,使得标题新、鲜、活,并且将主要内容浓缩在标题里,让读者不用读完全文就能大致知晓内容,一目了然。
气象新闻信息的最大特点就是专业性强,缺乏悬念,长期一段时间比较相似的稳定天气状况,反映在标题上就会平淡甚至重复。老是用“晴好”、“升降温”、“温差大”、“防感冒”等词汇,时间长了,便会让人产生视觉疲劳。因此,能否用贴近百姓生活的语言生动形象地传递气象信息,是报纸面对的一道试题。
《温州都市报》气象新闻版独出心裁,以极其拟人化的标题吸引读者的眼球,成为其独有特色,在读者中具有上佳口碑。2006年有一个闰七月,当时已是公历的8月末,本该凉爽下来的天气却异常燥热,这种独特现象给编辑以灵感。《莫非夏天也“闰”一回?》的设问句式出现,既简洁又具文字美感,表达严谨,文字干净。此标题获得了第21届中国地市报新闻奖优秀标题奖。
3.在写作方式上力求准确、通俗、文字有美感
气象新闻的传播首先要尊重科学性,要准确,其次要让人看得懂,最后还要做到让人有兴趣看。受众能否看懂新闻,能否理解新闻包括的深层意义,能否有兴趣地阅读新闻,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记者准确捕捉到新闻事实之后,怎样写作新闻。而写作新闻时使用的语言直接决定着新闻传播的效果。②
新闻语言首先应该准确,气象新闻报道在追求风格生动的前提必须是准确、科学,用词要讲究,不能以个人的情感、偏好为标准来表述。比如当明天天气依然晴朗时,我们不能直白地说“明天又是个好天气”,因为这个大晴天未必对农业生产真有好处;而当下雨天出现时,我们也不能笼统地说“天气糟糕透了”,说不定地里的庄稼正盼着这场雨呢!
气象新闻报道中最难克服的便是专业术语太多,而这些术语对于广大读者来说,比较抽象,短时间内很难与活生生的生活体验联系起来。因此我们在写作时便尽量将这些专业信息生活化,专业语言口语化,服务信息实用化。
气象新闻的局限性和发展空间
在可预见的数年内,气候变化问题仍将是全球瞩目的焦点,媒体的气象新闻发展空间是很大的。但是,气象新闻是一项特殊的服务信息,它的信息来源受到限制,传播存在特殊性,“媒体不应以任何形式转播、转载其他来源的气象预报。气象预报属于气象科技成果,制作和单位对其享有所有权,并受有关法律、法规保护。未经气象预报台站的同意,媒体不得更改气象预报的内容。”③一些法律法规限制了气象信息的来源渠道,导致一些经济实力不强的媒体无法将气象新闻专版经营下去。
但是,全球气候变化问题是个科学问题,也是个环境问题、能源问题,同时也是个经济和政治问题。因为气候变化已经不是一种预测,而是实在的危险,并且还在不断增长,给人类带来痛苦和经济困难。所以,目前世界各国媒体都在高度关注气候问题的报道。同时,气象新闻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也能体现一定的竞争优势,媒体完全可以克服困难,利用自身优势,将气象新闻做好,不仅可以创造社会效益,而且还能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比如媒体跟气象部门达成协议,“本着增进理解及平等互利互惠的原则,确定分成办法”。④利用气象信息性质的特殊性,将气象信息与旅游、交通运输及娱乐、保健等信息相结合,吸引相关的广告客户,挖掘气象经济带来的巨大市场需求和发展空间。对于媒体而言,这是丰富的报道资源,媒体有责任通过气象报道将环保理念与国家发展、生活质量等新闻串起来,从一个更开阔的角度思考问题。■
(作者单位:温州都市报)
注释:
①喻国明:《定位:大众传播网络的结构性考察―――来自2000年我国城市居民接触大众传媒状况调查的报告》,《新闻战线》2000年第7期
②高钢:《新闻写作精要》第1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