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土壤的知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拔本宁余力,迷途幸识归。——陆游
2、迷途既返速加鞭,振起雄心赶向前。——洪秀全
3、一次幸运可能立作也人引入歧途,一次灾难也过把你使人迷途知返。
4、迷途知返,为时不晚。 ——叶非夜《大道小引入怀,101个深吻》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温室蔬菜;土壤盐渍化;主要对策
中图分类号:S6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5-0075-1
21世纪的今天,是一个绿色食品的时代,人们对于环保、营养而又安全的食品日益重视。其中,反季节蔬菜便是重要的角色,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反季节蔬菜的需求也是日益增加。但是,经过常年的种植,近年来,温室蔬菜土壤盐渍化现象也在日益严重,影响着蔬菜的品质及产量。文章主要对此进行分析,并给出一定解决对策。
1 温室蔬菜土壤盐渍化的原因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诸多菜农片面追求蔬菜的产量,忽视蔬菜的质量品质,于是,不科学的施肥和浇灌次数的频繁日渐严重。其中,盲目地施肥,投入土地中的各类肥料使得土壤的含盐量大大增加,尤其是大量化学肥料的过量使用,造成了大棚内的土壤出现盐渍化问题并有日趋严重之势。这些都造成了温室内土壤的板结、通透性极差。此外,不合理的盲目浇灌、频数的频繁也是重要因素。多次的浇灌会使得土壤中的结构遭到不断地破坏,加剧板结、减少空隙、通透性减弱,进而土壤表层的盐分难以有效下渗,在水分蒸发之后使得盐分积累起来。另外,温室环境特殊的限制也是一个重要的限制因素。由于温室内的土壤受到棚膜的阻隔,环境相对封闭,蒸发小,降水等因素影响小,进而使得盐分不能及时随雨水汇入地下。最后,近年来,人们对于人畜粪便的大量使用,在温室的特殊环境下使得有机盐、硫化物等在土壤表层积累,进而加剧了温室内土壤的板结和盐渍化。
2 防止温室蔬菜土壤盐渍化的主要对策
2.1 配合使用有机肥和无机肥料
配合使用有机肥和无机肥料是针对上文提到的问题,而采取的应对策略。我们应该合理科学地施肥,配合使用有机肥和无机肥料。有机肥的使用不仅可以减少盐分的积累,还可以提升产品的营养价值。有机肥中的有机质腐融过程会延缓盐渍化的进度,此外,化学肥料中的氮肥和土杂肥等的配合使用可以控制、降低硝酸盐成分的积累等。这些对于改善土壤盐渍化,促进土壤质地改善十分有利。
2.2 通过撤膜淋雨进行自然浇灌
通过撤膜淋雨进行自然浇灌则是针对温室膜隔绝与外界的联系下特殊不良因素而采取的应对举措,也是改善土壤盐渍化的重要途径。用过撤膜的方式建立起温室中土壤与外界的联系,积极吸取自然光照、水热等因素的积极辅助,对于改善土壤盐渍化十分有利。在实际农业生产中,利用换茬的空隙,撤膜利用自然雨水融化土壤中的盐分或者灌水进行洗盐。具体如下:在夏季,当蔬菜收获之后,撤去棚膜,在雨季则通过雨淋日晒等方式使得表层的盐分溶解到深层或者挥发;往温室内灌水,进而使得水层达到一定程度来浸泡盐分,之后排水,最终达到冲刷融盐的效果。
2.3 改善土壤的质地,活化土壤
改善土壤的质地,活化土壤是防止温室蔬菜土壤盐渍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温室大棚的环境中,我们可以通过深翻等方法将含有丰富盐分的表土埋于土壤的深层,将盐分含量少的土壤翻到土地上层,进而减少盐渍化的危害。此外,我们还可以结合整地掺砂等措施进一步改善土壤的结构,提升土壤的通透性能,提升土地的温度,活化土壤。总之,土壤通透性的改善必将进一步降低地下的水位,提升温室土壤内部有机物质的含量,进而大大改善温室蔬菜土壤的盐渍化。
2.4 进行科学而合理的追肥
进行科学而合理的追肥是减少土壤盐渍化的另一种途径,在实践生产中不失为一个好的选择。一般而言,追肥是难以深施的,于是,需要我们严格把控施肥的数量,即使进行多次的追肥,也不可以片面过量的施肥,毕竟施肥过量会使得土壤中的溶液浓度增加,进而加重土壤的盐渍化。此外,应提倡根外的追肥,这是由于蔬菜作物主要依赖于自身的根部进行营养的吸收,不过,蔬菜作物的嫩茎和叶片也是重要的吸取营养的部位,可从喷洒在其表层的溶液中得到营养的吸取。另外,追肥不易造成对于土壤结构的破坏,这也是提倡追肥作为减轻土壤盐渍化问题的重要方法的原因之一。在实践生产中,尿素、磷酸二氢钾等都可以当做追肥的用料。
3 结语
总之,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温室蔬菜土壤盐渍化正在日益加剧,而人们对于反季节蔬菜需求的增加更是加剧了这一矛盾,于是,需要引起我们的重视并加以研究及时化解问题。通过上文,我们可以对温室蔬菜土壤盐渍化有一相对清晰的认识,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相信这一问题可以得到显著减轻,但同时,这一问题也警示着我们改变不良的作业习惯,加强科学知识的认识与学习,进而促进温室蔬菜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 范国庆.大棚温室土壤盐渍化的原因及治理措施[J].吉林蔬菜,2008,(03).
[2] 吴俊红,孙学增.如何防止温室蔬菜土壤盐渍化[J].河北农业科技,2007,(05).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农民为出发点,以提高技术覆盖率、到位率为目标,以测土配方施肥补贴项目为载体,突出“推进农民转变施肥观念,扩大配方肥生产供应,指导农民按方施肥”三大重点,整合相关资源,加强示范培训,引导企业参与,创新推广机制,全面推进测土配方施肥深入开展。
围绕上述指导思想,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思路应突出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走“大配方、小调整”的配方肥推广应用路子。针对企业规模化生产与配方肥小批量需求的矛盾,采取区域大配方与局部小调整相结合的办法,适度减少配方数量,为促进大中型企业按方供肥,努力扩大配方肥应用范围。根据前四年我大配方应用情况,我水稻肥料配方仍然为50%(N-P2O5-K2O为22-11-17)、45%(N-P2O5-K2O为20-10-15)、42%(N-P2O5-K2O为18-10-14)。
二是以科学施肥需求为导向引导企业优化调整肥料结构。公布区域性配方信息,利用测土配方施肥成果,根据农业生产需求引导企业改善肥料生产结构。
三是把增强农民科学施肥意识作为深化测土配方施肥的关键环节。切实加强宣传引导,着力开展示范培训,使更多的农民体会到测土配方施肥的好处,增强农民科学施肥的自觉性。
四是在创新中推动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不断深化。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围绕技术路线、企业参与、推广到户等关键环节,鼓励基层创造,及时总结经验,力争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二、目标任务
在前四年工作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测土配方施肥工作力度,力争在实施范围、覆盖作物、工作内容、重点对象、示范带动等各个方面都有新的突破,为今后长期开展这项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扩大实施范围。积极争取农业部进一步加大对我测土配方施肥的支持力度,力争项目全部覆盖到全农业县(市、区)。全年免费为600万农户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推广面积达到5000万亩次以上。
——拓展覆盖作物。在继续抓好粮、棉、油等大宗作物的同时,推动蔬菜、果树等经济、园艺作物测土配方施肥工作的开展。
——突出重点对象。突出抓好全粮棉油高产创建万亩示范区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推广应用,为高产创建示范户、种植大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全面提供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服务。
——强化示范带动。实施“百千万”示范工程,每个项目县建设百亩示范方10个、千亩示范片5个、万亩示范区1个,展示示范测土配方施肥技术。
——深化工作内容。力争采样测土和田间试验等基础工作有新提高,企业参与测土配方施肥有新局面,技术推广机制创新有新突破,服务能力和技术到位率显著提高。
三、重点工作
(一)夯实基础,建立健全技术支撑体系。新建项目县要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充实土肥技术队伍。强化业务知识和技能培训,特别要注重取土化验、田间试验、农户调查、配方制定、施肥指标体系建立和数据库建设等方面的培训,提高服务能力,使基层技术人员真正理解要求,把握要领,规范操作。加强土肥化验室建设,规范软硬件配置,适应测土配方施肥需要。续建项目县要树立长期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工作思想,采取有力措施,稳定土肥技术推广机构和技术队伍。继续做好取土化验和田间试验,分区域、分作物逐步建立和完善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筛选和确立施肥配方,构建施肥专家咨询系统,为宏观控制施肥结构与微观指导施肥提供科学依据。强化化验室质量管理,有条件的地方鼓励化验室申请资质认定,探索改进测试方法,不断提高测试效率,满足日益增长的测土服务需求。注重收集整理分析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建立和完善测土配方施肥数据库,开展耕地地力评价,了解和掌握耕地资源状况,推进农业资源的优化配置。跟踪调查了解农民施肥情况,及时汇总上报肥料需求和使用信息。
(二)创新机制,深入开展技术指导服务。重点围绕五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简化。将复杂的技术理论简单化、傻瓜化,简化测土配方施肥建议卡内容,用通俗易懂语言,让群众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采用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宣传培训,寓教于乐,提高学习兴趣。二是结合。与新型农民培训、科技入户等已有项目相结合,转变工作作风,主动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服务,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三是包干。建立专家技术人员包村包户责任制,强化督促检查,促进工作落实。四是互动。采取举办农民田间学校、家庭课堂等形式,让农民参与进来、互动起来,手把手指导,面对面交流,充分发挥农民的主观能动性,提高示范效果。五是集中。在做好技术专家常年进村入户进行技术服务的基础上,在春耕、夏收夏播、秋冬种等关键农时季节,集中组织技术专家进村入户开展备肥备耕、水肥管理等技术指导服务。各设区市要积极发挥作用,强化对项目县的工作督导和技术指导。
(三)强化示范,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一方面要建立示范平台。与粮棉油高产创建活动有机结合,实施测土配方施肥“百千万”示范工程,分层次建立测土配方施肥示范区(片、方),做到村有百亩示范方、乡(镇)有千亩示范片、县有万亩示范区。在播种、田间管理、收获等关键农时季节,组织农户进行现场观摩、讲解、培训,让农民看到测土配方施肥的真正效果,引导广大农民应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另一方面要建立示范队伍。以种植大户、高产创建示范户和农民经济合作组织为主,全面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全程技术服务,培植扎根农村、为我所用的技术示范推广队伍。
每个项目县重点培植100个种植大户、50个科技示范户和10个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实行“专家进大户、大户带小户、农户帮农户”,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四)公开信息,全面推进企业参与。各地要完善测土配方施肥推广应用模式,公开配方信息,推进企业广泛参与。一是建立信息机制。春耕和秋冬种备肥用肥之前,农业厅将按照优势作物区域,减少优化配方数量,扩大适用区域,科学施肥指导意见及肥料“大配方”信息,引导企业按方生产,指导科学施肥;市县农业部门要及时测土配方施肥信息;项目县要按季节及时县域施肥技术指导方案和农户施肥建议卡,科学指导农民购肥用肥,按方施肥;二是引导企业按方生产配方肥。采取“大配方、小调整”的生产模式,企业按照农业部门提供的“大配方”组织生产,农业部门利用“图、表、卡”等方式,指导农民对“大配方”进行“小调整”;三是推进配方肥连锁经营。运用连锁、超市、配送等现代物流手段,构建和完善基层供肥服务网络,实现产销直接对接,减少流通环节;四是开展农化社会化服务。鼓励企业建立乡村流动配肥站等农化服务组织,积极发展以统测统配统施为主要内容的农化社会化服务,推进农民按方购肥施肥。
(五)完善制度,切实加强监督检查。按照有关规定要求,加强资金使用管理,确保测土配方施肥资金安全使用。完善项目验收和质量考核制度,适时进行阶段性验收,确保项目各项任务圆满完成。建立配方肥生产质量追溯制度,定期组织肥料市场抽查,防止肥料企业生产不符合配方要求和质量标准的肥料,加大对不法企业生产销售假冒配方肥行为的打击力度,切实维护合法企业的权益和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要强化监督检查,狠抓各项制度落实,严格奖惩制度,确保项目规范实施。
(六)注重宣传,着力扩大社会影响。注重宣传领导,宣传测土配方施肥成效,争取领导的重视与支持;注重宣传社会,争取社会各界的认同与理解;注重宣传企业,增进企业的了解,引导企业广泛参与;注重宣传农民,宣传科普知识和实用技术,增强农民科学施肥意识,提高科学施肥水平。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媒体,通过开展宣传月(周)、召开现场会、举办成果展等形式广泛宣传,形成上下联动、左右互动的宣传态势,做到电视有影、广播有声、报刊有文、墙上有画、网上有消息,努力扩大测土配方施肥的社会影响,让全社会关注、重视和支持测土配方施肥工作。
四、农业厅主要活动
(一)制定科学施肥指导意见。春耕用肥高峰前,组织制定科学施肥指导意见,引导各地因地制宜制定科学施肥技术方案,指导农民“科学、经济、环保”施肥。
(二)开展测土配方施肥专家服务月和“巧施肥、促增产”指导活动。在春耕农民购肥、用肥高峰季节,利用1个月时间组织专家和农技人员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巡回指导和技术服务,指导农民按照配方选好肥,面对面指导农民合理施肥,切实做好田间肥水管理,促进春耕生产顺利开展和夏收粮油增产增收。
(三)召开全测土配方施肥工作部署会议。4—5月份组织召开全测土配方施肥工作部署会议,培训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管理人员,安排部署测土配方施肥工作。
(四)调查测土配方施肥效果和肥料使用情况。4-5月份对油菜,7月份对早稻,10—11月份对中晚稻和棉花进行田间测产,对测土配方施肥应用效果和肥料使用情况进行调查,了解测土配方施肥对增加产量、节本增效、促进肥料使用结构调整、改善肥料供求关系、平抑肥料价格等方面的作用。
一、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的作用
1.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养分的主要来源 有机质中含有作物生长所需的各种养分,可以直接或间接地为作物生长提供氮、磷、钾、钙、镁、硫和各种微量元素。特别是土壤中的氮素95%以上是以有机状态存在。土壤矿物质一般不含氮素,除施入的氮肥外,土壤氮素的主要来源就是有机质分解后提供的。土壤有机质分解所产生的二氧化碳,可以供给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此外,有机质也是土壤中磷、硫、钙、镁以及微量元素的重要来源。
2.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 土壤有机质中的胡敏酸,具有芳香族的多元酚官能团,可以加强植物呼吸过程,提高细胞膜的渗透性,促进养分迅速进入植物体。胡敏酸的钠盐对植物根系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土壤有机质中还含有维生素B1、B2、吡醇酸和烟碱酸、激素、异生长素(β-吲哚乙酸)、抗生素(链霉素、青霉素)等对植物的生长起促进作用,并能增强植物抗性。
3.改善土壤物理性质和土壤结构 有机质中的腐殖质是土壤团聚体的主要胶结剂,土壤有机胶体是形成水稳性团粒结构不可缺少的胶结物质,所以有助于黏性土形成良好的结构,从而改变了土壤孔隙状况和水、气比例,创造适宜的土壤松紧度。土壤有机质的黏性远远小于黏粒的黏性,它既能降低黏性土壤的黏性,减少耕作阻力,提高耕作质量,又可提高砂土的团聚性,改善其过分松散的状态。
4.提高土壤的保肥能力和缓冲性能 土壤有机质中的有机胶体,带有大量负电荷,具有强大的吸附能力,能吸附大量的阳离子和水分,其阳离子交换量和吸水率比黏粒要大几倍、甚至几十倍,所以它能提高土壤保肥蓄水的能力,同时也能提高土壤对酸碱的缓冲性。
5.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 土壤有机质供应土壤微生物所需的能量和养分,有利于微生物活动。
6.提高土壤温度 有机质颜色较暗,一般是棕色到黑褐色,吸热能力强,可以提高地温,满足作物根系生长发育的需要。
7.提高土壤养分性 有机质中腐殖质具有络合作用,有助于消除土壤的污染。对低产田来说,通过增加有机质含量可以培肥土壤,提高地力水平。对高产田来说,由于有机质不断分解,也需要不断补充有机质。腐殖质能和磷、铁、铝离子形成络合物或螯合物,避免难溶性磷酸盐的沉淀,提高有效养分的数量。
二、增加土壤有机质的五项措施
1.增施有机肥 有机肥是很好的土壤改良剂,它既能熟化土壤,保持土壤的良好结构,又能增强土壤的保肥供肥能力,不断供给作物生长需要的养分,为作物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有机肥料来源广泛,种类包括堆肥、沤肥、饼肥、人畜粪肥、河泥等,其中常见的羊粪中有机质含量为2.5%~4.0%。每年亩施羊粪5000公斤,连施3年土壤有机质含量可由0.6%~0.7%增加至1.0%~1.1%,效果显著。风沙土连年施用有机肥并合理经济施用化肥,不仅可以改善土壤物理性质,而且还能培肥土壤,提升土壤有机质含量。
2.实施秸秆还田 推广以小麦、玉米等秸秆还田以及喷施腐化剂技术,既能有效地利用资源,又能改善土壤结构,增强土壤保肥供肥性能,节约化肥投入,降低生产成本。作物秸秆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蛋白质和糖等,这些物质经过发酵、分解,转化为土壤有机质。如将玉米秸秆的1/2还田后,土壤有机质含量由0.6%增加至1.0%,效果显著。作物从土壤中吸收大量营养元素、氮、磷、钾等矿物质元素,可通过施肥得到补充,而有机质很难通过化学方法速补,因此秸秆还田是提升有机质的重要举措。
3.实行轮作养地 近年来,农作物复种指数越来越高,致使许多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肥力下降。实行轮、间作制度,调整种植结构,做到用地与养地相结合,不仅保持和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而且改善农产品品质,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如选用适宜阜新风沙地区的草木犀绿肥进行粮――草――粮3年轮作,绿肥当年秋天进行翻压,可为土壤提供丰富的有机质和氮素,土壤有机质含量由0.6%增加至1.1%,作物产量增加15%。
4.铺施草炭 辽西风沙地区草炭资源极为丰富,草炭是半腐熟的植物残体,含有大量的腐殖质,蓄水保肥能力很强,是改良风沙土的极好肥料。试验证明,风沙地每亩铺施草炭10000公斤,1~2年后土壤理化性质有明显改善,土壤含砂量下降,有机质含量由0.6%增加至1.1%,效果显著。
土壤质地的改良与利用措施如下:
对土壤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提高土壤透气性;耕种者要精耕细作,合理施肥;对土壤合理灌溉,晒垡,晒垄;对土地使用土壤改良剂,改善土壤质地;对碱性土壤,使用生理酸性肥料,改善土壤酸碱性;添加客土,改良土壤质地;对土地,重施生物菌肥,提高土壤中微生物活性。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