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服装设计前景

服装设计前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服装设计前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服装设计前景

服装设计前景范文第1篇

关键词:灵感;服装设计;灵感来源

今天,服装设计作为一门独特艺术已被承认,服装体现的已不仅是作为实用的物质存在,而是具有艺术欣赏价值和表现气质的有生命的艺术品了。随着时代的变迁,宗教、政治、经济、产业、科技、艺术等各种表层文化的发展和渗透,产生了复杂多样的变化,导致许多现代概念的产生,其中之一就是,服饰不再是一个单纯的物体,而是复杂文化中一个独立的体系,同时,又必须把它作为各种文化的综合体来进行考察。因为服装是文化,所以其作品必须具有主题性、艺术性、实用性。鲜明的主题从何而来?从丰富的知识而来,而其艺术性要靠其深厚的艺术修养。一幅好的设计效果图要靠其精湛的技艺,高超的制作工艺会使作品更加精美。正是设计师们的鲜明的主题,高超的艺术构思,精湛的制作技艺,使自然界中各种原料、辅料组成了具有生命力和实用价值的服装艺术品。

1 灵感

灵感,是人们在艺术构思探索过程中由于某种机缘的启发,而突然出现的豁然开朗、精神亢奋,取得突破的一种心理现象。灵感给人们带来意想不到的创造,然而它的产生却是突然而来、倏然而去,并不为人们的理智所控制,具有突然性、短暂性、亢奋性和突破性等特征。是指在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活动中,由于艰苦学习、长期实践,不断累积经验和知识而突然出现的富有创造力的思路。有人说,灵感是意识与无意识,自觉性与非自觉性,理性与非理性的统一。直观的感觉就是,灵感在人类的创新活动中,具有开启的功能。通常是由创新媒介诱发而出,创新灵感的直接和顿悟式的启迪能解决创新问题,产生出新的认识成果。

2 服装设计灵感

服装设计灵感是设计师在设计服装时的构思过程开始的启发,是产生服装设计思路的指引,是一切服装设计的源头。当下社会中,服装种类多种多样,其在设计中融入了各种不同的元素与风格,而这些元素与风格的源头,即为服装设计的灵感。服装设计灵感在服装设计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好的灵感往往会造就一件举世闻名的服饰。世界著名的法国设计大师皮尔・卡丹,曾从大自然的花卉中寻找灵感,创作出一组如花似玉的花神女装。伊夫・圣・洛朗的设计作品风格新颖别致,这与他周游全世界综合东西南北各种设计风格的设计方法是分不开的。在他的代表作品中有热情洋溢的西班牙风格,也有庄重典雅的中国风格;有纯情奔放的非洲风格,也有高贵华美的俄罗斯风格;有色彩绚丽的毕加索式套装,也有蒙德里安简洁明快的色彩与线条配成的着装等等。这些例子都充分证明,好的创作灵感对于服装设计的巨大作用。

3 服装设计中灵感来源的途径

(1)从历史文化中寻求服装设计灵感。人类社会历史从原始社会开始已有二、三百万年,有文字记载的历史也有五、六千年。各种文化及艺术源远流长。服饰历来反映它所处的世界,反映着时代价值,是时代的象征,直接反映一个历史时期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程度,所以研究历史可以从中诱发出新的设计灵感。历史文化中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炫美的壁画、大气的青铜方鼎、清秀的青花瓷韵、浑朴的书法、优美的国画等等。在前人积累的文化遗产和审美趣味中,可以提取精华,使之变成设计服装的灵感来源。这种方法在成功的设计中不胜枚举,例如:取材于远古题材的获奖作品“秦俑”、“青铜时代”“战魂”等。

(2)从民间艺术中寻求服装设计灵感。传统、民间艺术是我国上下五千年文化艺术的珍宝,它是中华民族的智慧结晶,其中的许多奥妙之处仍值得现代服装的借鉴。世界的每一个民族都有着自己的风俗、文化。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也有着各自独特的节日:“泼水节”、“女儿会”、“架桥节”等,这些风俗是民众生活中深层次的文化,它既反映了物质文化特征,也反映出群体的历史传承,即精神文化特征,而往往服装装饰就是这种反映最直接、最生动的体现。另外,民间的手工艺品也是服饰的来源,例如:贵州的蜡染、东阳的木雕、苏州的刺绣等,其中一个造型、一个图案、一朵绣花、一组配色等都是很有特点的素材,经常给创作者以每秒的灵感,例如:第四届兄弟杯大赛中一举夺魁的金奖作品剪纸儿,该设计用羊皮和纸相结合,平面剪纸和立体剪纸相结合的表现手法,将民间艺术表现的淋漓尽致。

(3)从姊妹艺术中寻求服装设计灵感。音乐、舞蹈、建筑、摄影、书法等即为姊妹艺术,它们是服装设计最主要的灵感来源。艺术中的许多语言是相通的,尤其在这些姐妹艺术中,包含着许多服装上所需要的信息。姊妹艺术与服装的流行和发展有不解之缘,服装也被称为“凝固的音乐”、“流动的建筑”、“绚丽的绘画”、“变幻的电影”等。在世界时装中心的巴黎,时装被列为第八艺术。在高级手工时装会中和著名时装设计师的作品中,借鉴多种艺术形式而设计的力作屡见不鲜。有些设计师是学建筑出身的,他们往往做得很成功,那是因为在建筑设计的学习中所培养起来的空间感知力在服装设计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建筑设计师的空间感知能力包括视觉空间判断、空间建构的空间方位设置等。这些能力是以其主体的大脑中的认知加工模式为中介的,无论是看到一种建筑物还是在设计一种建筑物之前,其头脑里就已形成了一个设想的建筑,这个表象是唯美的、合情合理的一种认知模型,当建筑师转向服装设计时,就会有意无意地以这种模式来设计服装,表现为良好的空间感知力。例如:在上个世纪70年代、80年代,伊夫・圣洛朗先后推出的西班牙艺术的、俄罗斯古典艺术的、中国古典艺术的系列服装,还有源于毕加索绘画艺术的套装,蒙德里安冷抽象艺术系列装和欧普艺术系列装等。在赫本从影的30多年里,纪梵希一直为她设计不同角色的电影服装,长期的合作,也使纪梵希不断从影视艺术里吸取灵感,用于创作。(4)从日常生活中寻求服装设计灵感。艺术的构思源于生活。宇宙的无穷变化产生着黑夜与白天,蕴含着风雨变换,运转着四季交替,造化着江河湖海、森林草木、戈壁高原。现实社会的绚丽多姿给我们以美的享受,更给予我们以创作的来源,生活中的任何一种事物,任何一种感受都可以成为时装艺术家的创造源泉。无论是旅游观光、娱乐、观摩新潮服装或建筑,还是身边发生的事,都可以诱发设计的灵感,生活中物的形状、体积、质感、气味等都是很好的灵感来源,可以根据身边的事物诱发出新设计。比如纽扣材料,各种水产壳类色泽独特,高贵大方;坚果纽扣坚硬耐用,质感相当高雅。除此之外,生活中常见的美都会给我们不一样的服装感受,我们在享受日常生活时,更要时刻注意点滴的美,让他们成为我们服装设计的动力与源泉。(5)从自然生态中寻求服装设计灵感。自然生态变化万千,千姿百态,蕴含丰富的万物,如山川、悬崖、海洋、天空、动物、人物、植物等一切自然景物都是可以借鉴学习的,它们是人类服装设计灵感来源的重要途径。澳大利亚设计师琳达・达克逊就是“大自然的设计师”,对他而言,澳大利亚的灌木景观,辽阔的蓝天,泥土的丰厚的红色,灌木丛生的沙漠上的黄色和绿色,闪着耀眼光芒的石头和树木,蛋白石漂亮的灰色,白色和萤光绿,这就是他所运用的色彩灵感来源,就是他设计出一件件精美绝伦的不竭动力。

(6)从个人爱好中寻求服装设计灵感。每个人都会有许多兴趣爱好,对于设计师广泛的个人爱好,往往是服装设计灵感的主要来源之一。有人喜欢集邮,服装上有会讲述有关邮票的故事;有人喜欢收集蝴蝶标本,蝴蝶的造型和色彩便飞满他的设计;还有人喜欢绿色,作品中就充满了绿色的翠绿欲滴。人类生活中各种各样事物,都可以迸发出灵感的火花,给我们带来更美的服装。服装设计是在满足人类穿衣的基础上的美学体验,设计灵感来源途径多种多样,设计出的服装就各不相同,但都要服务于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与文化繁荣,不能盲目搞怪,过分标新立异,只有大家都接受的美,都认同的美才是真正成功的!

参考文献:

[1]苗莉,王.服装心理学[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2.

[2]毛长江.浅谈服装设计的灵感来源[J].四川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09(1).

[3]刘元风.服装设计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服装设计前景范文第2篇

论文关键词: “以环境为本” 服装设计专业教育 未来发展

论文摘要: 本文从当下社会中的热点时事问题着手,结合我国服装设计专业教育的现状特点,对服装设计教育的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新的要求和改善方式,以便使学习服装设计的学生在毕业后能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对于服装设计专业人才的需求,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服装产业链的延伸得到快速提升,高校服装设计专业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现象。在高校服装设计专业迅速发展的情况下,依然延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和路线,使得学校培养出的大批服装设计专业人才缺乏与市场之间的密切关联性,设计师在走向社会后不能很好地适应现代服装企业对于服装设计专业人才的需要。在传统教学上,老师和学生一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尤其是对于学习艺术类专业出身的部分高校老师,在走上教学岗位后,依然不关注时事,不关注社会和环境的真实需求,以及热点问题对于服装设计教学方式的影响。

一、“以环境为本”的社会发展方向

从人类进入工业文明开始,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深深烙上了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影子。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一切以满足人类的需求为目的,甚至不惜破坏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以一切“以人为本”的模式向前发展。伴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河流污染、臭氧漏洞、动、植物种类减少等破坏自然的现象日益严重,人们逐渐认识到,为了人类以后的生存和发展,应该首先从人们的思想意识上改变,从“以人为本”的理念转换到“以环境为本”的基本思想上。中国古话说“覆巢之下,岂有完卵”,如果我的环境家园不复存在,生活又将从何谈起,社会又将如何进一步发展?同样作为为人们现实生活服务的服装设计专业,从高校的教学环节上,教师就要注重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环境的思想意识。伴随着哥本哈根气候年会的召开,世界各地频发火山地震,日本大地震及核泄漏等诸多时事问题和突发状况的呈现,“以环境为本”的理念重新被社会所认可。

二、我国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育的现状

目前,在我国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学环节中,主要是侧重于老师的理论讲述,课堂上老师讲完相关课程的理论知识后,给学生留一些形式感很强的作业作为课程考核的标准。这样学生对于服装设计形式和内容的了解就只是个皮毛,根本不能很深入地了解所学的服装设计,在毕业后自己的工作将是什么样的,更不清楚设计对于社会、对于人类本身的真实意义,一连串的问号漂浮在学生的心中。因为,学生不了解设计与环境,与现实生活之间究竟是什么样的关系,而只是盯着老师所讲的课本理论知识,缺乏与现实世界联系的真实性,使得“理想的学习模式”与现实生活需求严重脱节,这无形中就使得刚毕业的学生在开始工作的时候很难融入到现实的生活、工作中,主要原因就是他们不了解现实社会、自然环境对于设计的真实需求是什么。所以,高校服装设计专业在今后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更多关注现实社会中的时化,并及时对相关信息做相应的了解与分析,在社会变化和进步的基础上,及时调整服装设计相关的课程体系,使服装设计专业的课程更加具有现实意义。从另外一个角度说,服装设计专业在现实生活中作为一个时尚的行业,瞬息万变,我们就更加应该关注时事的变迁。

三、高校服装设计教育专业新思路的探索

服装设计是为人们的社会生活服务的,同时也是为社会、环境服务的,人类对于资源的利用形式和利用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设计的最初阶段,基于现代环境中所凸显出来的种种矛盾及高校服装设计课程教学体系中部分课程设置不能紧跟时代步伐的问题。在此,我提出一些相应的调整措施,具体措施如下所述。

1.构建新形势下的课程体系

目前,国内高校服装设计专业课的教学体系中以服装设计的理论知识、美学、服装史论、结构工艺、面料、营销等专业基础课程为主。另外,还有一些相关的选修课程作为辅助,缺乏对于社会时事与服装设计、市场环境等关系的分析类课程。为了更好地弥补高校服装设计专业学生与社会实际设计工作之间的差距,更好地满足企业、社会对于专业人才的需求,以及使服装设计更好地为环境的发展作出一份应有的贡献,未来高校服装设计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中应将社会时事动态与服装设计专业的固有课程体系相结合起来。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清楚未来社会的发展需要什么样的服装设计形式,怎样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在今天高校服装设计专业教育上,我们更加应该加强服装设计专业学生的环保意识。

2.提升专业教师的教学思路

在传统教学的模式下,老师习惯于自我陶醉在个人的讲述中,与学生之间的互动环节很少,缺乏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在此我认为,在以后的教学实践过程中,老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改进和交流的机会,不仅是简单地讲讲课、布置作业,让学生交上后老师评个分数就完了,而且应该让每个学生在完成自己的作品后能讲出来自己所要传达的含义,给予每个学生再次修改、提升的空间。在这个过程中,可能学生的作品效果会与其本人的想法之间存在很大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老师可以利用这个机会让作品制作效果不理想的同学再进行修改,每个人都记录下自己作品的制作过程,直到每个学生都能做出一套满意的作品为止。如此进行反复的修改后,学生不仅可以制作出一套自己满意的作品,而且可以增强专业学习过程中的信心和主动性。而不是在传统教学过程中,老师布置一堆的作业,学生忙得一塌糊涂,最后效果一般,老师也只是为了布置作业而布置作业,学生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做作业,导致学生对于专业学习的兴趣不浓厚。

3.培养学生专业学习的社会责任感

在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学生不能再像古时候那样“一心只读圣贤书”了,而必须时刻关注社会的发展动态,尤其是学习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设计首先是为人们的现实生活服务的,设计师如果不关注社会时化,又将如何设计出符合现代社会需求的产品呢?2009年12月份举世闻名的哥本哈根世界气候年会召开,中国著名服装品牌——左岸服饰有限公司设计总监洪金山先生作为中国第一位服装企业代表、服装设计师代表出席了此次年会。从哥本哈根回来后,他就开始着手“计算”下一季的服装,这种“计算”非常独特,他要从面料的源头开始算起,看看他设计的每件衣服的碳排放量究竟是多少,提出了“量碳裁衣”的设计概念。在此之前,洪金山先生在2007年就曾携手保护国际(CI),组织了“拯救地球”主题活动;接着又主推“纸质夹克”环保服饰;再到2008年倡导的“环保自行车”活动等。所以,每个学习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都要更多关注时事动态,了解社会需求,关注科技的发展,更好地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真实需求去设计作品。这不仅仅是为了保护自然环境,同时也是为服装设计的发展找到了一条新的道路。

4.完善相关的教学设施

虽然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不像理工科的学生那样,需要整天闷在实验室里做各种各样的实验,整理繁杂的数据,但是设计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实验形式。我建议:在以后的服装设计教学体系中可以设置几门实验性质的课程和教学环节,为相关的课程提供相关的实验设备和材料,给学生提供更多实践动手的机会,而不是让学生只是简单的画几幅服装画就结束了课程的学习。例如:服装面料的再造,传统的手工印染、扎染、刺绣、手工艺等,这不仅可以使学生更多的开阔视野,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的传统服饰文化。这就要求高校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为顺利开展新形式下的教学活动提供必要的设备及师资力量的调整等。

5.加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改变考核方式

我在数十年的高校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学生的想法与自己所做的作品之间的差距非常大,归结起来,一个最大的原因就是在学习的过程中,实践动手的时间太短,老师和学生之间一直都处在一种“空对空”的状态上。为了更好地提升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在考核的环节上也要做相应的调整,很多专业课程在考核上都可以实行理论考试和实践作品相互结合的形式。只有这样,学生才会明白自己所设计的作品,做出来的成本是多少,用到的材料是多少,对与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有几分,使学生自己对自己的作品学会评估。

四、结语

所以,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的形式,紧跟时代的步伐,高校的服装设计专业教育课程体系

也应该有所调整,尤其是在当下自然环境不断恶化的形势下(臭氧漏洞、土地沙化、森林减少、气候变暖、地震、火山频发等)。作为未来的服装设计师,作为为未来培育服装设计专业人才的高校单位,更多关注自然环境、社会发展和人类的需求,无疑是服装设计未来发展的一个新方向,同时也要为保护自然环境作出自己贡献,为高校的服装设计专业教育发展提供新的建议。

参考文献:

[1]杨开忠.一般持续发展论[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4,4.

[2]康幕谊.城市生态学与城市环境[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1997.

[3]邹平.21世纪服装设计与工程专业(本科)培养目标的修订[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

服装设计前景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内蒙古职业教育;服装设计专业;发展困境

内蒙古地区高职教育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在各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是在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前景一片大好的形势下,我们也必须注意到职业教育目前面临着一些很严峻的问题。近年来报考服装专业的人数不断萎缩,招生工作陷入举步维艰的处境。一些学校招不到“达标”的生源,分数一降再降,甚至因为招不上生撤销该专业的学校也有。造成高职院校服装专业发展困难的一些主要原因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高职教育服装设计专业的认知度较低

在对现在校学习服装专业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时发现,只有半数学生是出于本人意愿选择报考本专业,另有部分学生是由学校调剂过来的,还有一小部分学生专业选择并没有认真思考,上学只为拿到大专毕业证而已。并且对该专业的认识也大多仅限于毕业后成为一名裁缝,认为与服装企业里生产流水线上的工人无异,不了解服装设计专业的教学目的和就业方向、就业待遇等。

二、受高校扩招等政策影响,与高校竞争不占优势

1993年,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开设了专科制的服装设计专业并于2000年升为本科。之后,内蒙古师范大学国际现代设计学院、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民族学院等院校纷纷开设了服装设计专业本科教育。而高职教育属于专科教育,学生毕业时取得大专学历。在本科招生不断扩大的趋势下,相当一部分考生以之前考取专科的成绩,就能进入大学学习,在一定程度上更加重了高职的招生难度。

三、师资力量有限

自1986年我区第一支服装专业教师队伍通过从企业引进、专业院校毕业生招聘等形式成立以来,经过进修学习、企业实习等十多年的培养,教师整体教学水平大大提高。但是随着本科院校纷纷开设服装设计专业,一批优秀的专业教师调到本科院校执教,如内蒙古艺术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等,导师高职院校师资力量、教学效果受到了严重影响。由于专业的萎缩,各校近十几年间没有再新进教师,原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任教师基本都是专科毕业,虽然通过成人教育取得了本科、硕士学历,但所学专业多与服装设计专业无关,仅仅是学历的提高,对改善教学效果促进专业建设没有太大贡献。

四、教学体系滞后

上世纪80、90年代,国内时装时尚行业刚刚起步,人们开始关注国际时装的流行变化,这些变化最先从港澳台开始,渐渐进入沿海城市,然后向内地流行。相比于现在的时尚传播速度慢了许多。处于内地边远地区且经济发展落后的在时尚流行的变迁中流行信息滞后、流行速度缓慢、人群接受程度较低。在这样的整体服装行业环境背景下,通过向先进院校学习借鉴所制定的本校服装设计专业教学体系基本满足了教学要求和当时社会需求。

五、服装产业薄弱

2005年以后,许多绒纺企业纷纷限产、停产、转产,由原来的26家合并成16家。在地方经济结构中服装产业既不占主要位置,自身发展又不景气,与此相关的服装职业教育冷冷清清,得不到重视与关注也就不足为奇。学院很多服装专业毕业生都选择到区外寻找发展空间,虽然也有事业有成、发展很好的学生,但对本地区没有起到宣传推广的作用。六、缺乏特色内蒙古地区各高校服装专业总体来说都没有突出的教学特色,但其他院校的本科教育相比于职业院校的服装专业已经具有了学历层次上的优势。内蒙古地区职业院校服装专业始终没能抓住专业发展中的核心问题,没有找到自身发展的优势,也没探索针对地区发展的专业建设亮点和特色。一成不变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失去了吸引力。凡此种种原因造成内蒙古高职院校服装设计专业发展前景堪忧。高职院校服装专业在内外不利形势的包围下若想生存发展,必须重新对专业进行定位,寻找具有地区特色的发展点,调整业已落后的教学模式,加大对教师教学实践的培养,在逆境中寻求发展前进的方向。

作者:张丽媛 单位:内蒙古商贸职业学院

参考文献:

[1]何树称,杨建荣.高职教育的就业困境与对策[J].云南农业教育研究,2007(4).

服装设计前景范文第4篇

服装设计有很多元素,对服装面料的创意设计则是重要设计元素之一。服装面料创意设计与服装面料的革新进程有较大关系,服装的风格在一定意义上由面料的风格所决定,面料的颜色、图案、厚薄、轻重以及悬垂性,对服装风格均有较大影响。服装设计离不开服装面料的创意设计,服装设计师如果有好的面料创意设计,就能设计出更好的服装款式。本文浅议服装设计中的服装面料创意设计,是要说明服装面料是服装创意中的重要体现,以便为服装设计师们在设计服装款式与风格中带来更多的设计灵感和设计空间。

关键词:

服装设计;服装面料;服装面料创意设计

目前,社会经济、服装文化和各种科技得到空前发展,人们审美在不断更新发展,有关服装设计在创意的要求越来越高,于是给服装设计师对服装的设计方法和设计技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服装设计离不开服装面料,它是一种综合运用面料款式、图案与色彩等元素进行设计的一门艺术学科,不过现有服装设计款式与服装造型结构似乎均被众多服装设计师开发殆尽,想要另辟蹊径对服装设计进行创新,却进入了一个瓶颈期。在这种服装设计形势下,服装面料的革新则显得很重要,服装面料的创意已然成为服装业发展的重要趋势,针对服装面料的创意设计成为服装设计师设计创新的主要方向。

1服装面料具有的重要性

服装面料素来被称是服装的皮肤,那些能包裹在人体身上的所有平面物均可被称是服装面料。面料是形成服装的基本要素之一,并且它能决定服装的风格及其呈现效果。服装的颜色和图案等因素均是由服装面料表现出来的,而服装的某一具体款式或造型也均是由面料厚薄、轻重和悬垂性等特性保障的。服装的创意设计需以面料为基础,被设计出来的服装的色彩以及造型均不能离开面料而单独存在,只能是在有了面料以后,才能有服装的色彩和造型。服装设计有关衣袋与腰带所处位置、衣领形态与大小等问题无关紧要,关键在于要选择什么样颜色与质地的面料。可见,面料对服装设计起至关重要作用。

2服装面料创意设计的现状

目前,服装面料产品多种多样,在服装设计创意过程中,服装设计师要从市场上挑选符合他们设计创意要求的面料。服装设计师想要实现他们的服装设计创意,往往都要在服装面料上进行比较大胆的设计创意,用服装面料表现一种更新的视觉效果和更为独特的艺术魅力。有关对服装面料设计创意的方法比较多,但较为常见的设计创意一般为褶皱、缀饰和镂空等方法。服装面料的创意设计有一种加法原则,即在原有的服装面料基础上,由服装设计师采用绣缀、镶嵌、抽褶、填充和堆积等添加改造方法,给服装面料增添艺术魅力,让服装面料既符合自由的设计要求,又能更具感染力。在服装面料上刺绣,是一种比较典型的添加手法,它能使服装面料呈现一种浮雕式的造型美,还能彰显服装的设计细节与精致感。有很多服装设计师在服装面料创意设计中,都比较喜欢使用刺绣进行大胆创意设计,让服装面料风格体现传统元素与现代元素的完美结合。无独有偶,服装面料的创意设计还有一种减法原则,即把现有服装面料以抽纱、镂空、撕剪、磨损和腐蚀等方法进行处理,使其改变肌理特性,用以达到创意设计的创新效果。比如,用镂空手法对服装面料进行处理,则可使服装面料具有通透感,而以抽纱方法处理服装面料,又能突出被设计出来服装的层次感。不过,有很多服装设计师对服装面料创意设计往往都是采用综合设计原则,他们会根据服装面料性质,对其进行适当的剪、贴、扎和系等形式的处理,实现服装面料的创意设计,比如对服装面料进行剪切之后,再给予叠加处理,并在服装面料上进行刺绣或加花、加缀饰等,从而凸显服装面料的丰富肌理和视觉效果。服装设计师能够把握服装面料特性,结合当代流行新潮,采用综合设计原则,进行比较大胆的服装面料创意设计。

3服装面料创意设计的前景

针对服装面料,人们一直在利用计算机和数字化等高科技研发面料组织纹理和新材料,并取得了很多研发成果。从服装面料品质性质演变来看,服装面料不单单是织造物的面料,像各种涂层面料和新材料制成的服装面料已经很丰富了。多种质地的服装面料为服装设计师提供了丰富的创意素材,他们会从各式各样的服装面料中得到更好的创意灵感。在服装设计师眼中,这些新颖的服装面料是他们实现独立创意的最好材质,他们将在服装创意设计中,将传统创意设计与现代创意工艺进行结合,并根据服装面料的性质,进行更多和更美的创意设计,其未来发展空间相对广阔,可将服装创意设计带入一个更有魅力的艺术领域。

4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也不断提升,社会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对服装面料设计方面的要求也日益提高。面料的二次设计,能够使得服装设计师跳出以往设计理念的枯燥氛围以及单一面料对服装设计的束缚和局限,同时也能够对服装进行全面、深层次的再次塑造,满足不同人对服装面料创意设计的要求。同时,多种多样的服装面料设计也能够使服装设计更加富创意和新意,给予设计师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创意设计空间,使原本传统枯燥的面料形式更加多样化。设计师们在重视面料创意设计的同时,也要提高服装质量,关注服装的舒适度,避免服装面料给消费者皮肤造成伤害,同时要注重制作工艺的考量,注重服装质检工作,对不合格的产品进行返工。此外,人们的审美观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面料创意设计也要随着潮流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消费者认可。时代在进步,科学技术也在快速发展,而人们的审美水平同样在不断提高,服装是人们不可或缺的用品,但人们对服装款式与造型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服装面料的创意设计要满足人们的审美意愿。摆在服装设计师面前的任务就是需要他们根据服装面料质地,结合传统和现代创意手法,对服装面料进行完美的综合创意,以不断满足人们对服装的审美要求。

参考文献:

[1]唐弋凌.唐弋凌服装设计作品[J].艺术评论,2015(12).

[2]刘海鹏.美术思维在服装设计中的融入[J].美术教育研究,2015(21).

[3]方薇.服装设计作品[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5(11).

[4]韩云霞.面料再造在服装设计中的研究应用[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7(04).

服装设计前景范文第5篇

关键词:就业导向;服装设计;教学策略

当前,为了适应新时代服装设计人才培养的新要求,必须要面向就业领域,实现服装设计教学策略的新发展。

一、目前服装设计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1.服装设计教学的形式过于单一

现阶段的服装设计教学模式都是采用的传统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师对着专业的教材内容讲解,学生听讲,而教师传授的一些课本知识往往是空洞而乏味的,学生完全可以自己在教材上获取。很多时候学生想要了解教师自己的独特见解和看法,但是教师很少将自己的思想融入其中,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服装设计能力是非常不利的。在国外,教师在讲解服装设计的基本内容时,通常会采取实践型和创意型相结合的方式,在教学中,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提升,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是非常重要的。我国要注意从国外的实践教学中提取经验和教训,更好地为我国的服装设计教学服务。

2.服装设计教学的内容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

当前服装设计的教学内容很多都是依照传统的教材,很多内容都是已经过时不适应现阶段发展实际的,但是这些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很多学校还是采用这些教学内容为学生上课。要让服装设计的内容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让这些内容与时展的潮流相结合,展现一些世界潮流服装,让学生知道当前的服装潮流,避免他们设计出来的衣服很快被社会淘汰。

3.就业方向不明确

服装设计行业的竞争压力很大,很多学习服装设计的毕业生就业率都很低,这是需要学校尤其注意的。在学校开展服装设计教学时,要将关于就业的知识很好地融入其中,帮助学生明确就业方向。同时,还要对学生提供专门的就业培训活动,让他们更了解当前社会需要的是什么样的服装设计人才,以便让他们更好地提升自己。

二、就业导向下服装设计教学改革

1.丰富服装设计教学方式,改变单一的教学形式

传统的服装设计教学形式都是非常单一的,这种教学方式并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教师必须要采用趣味性、规范化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学生以更饱满的状态投入到服装设计之中。教师要改变口头说教的模式,将口头说教与实际操作结合起来。除此之外还要适时地让学生观看一些关于服装设计的视频,比如说一些大型的类似于巴黎时装周的视频展览,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让他们以更饱满的状态投入到服装设计的实践之中。

2.制订符合社会需求的服装设计教学内容

服装设计的教学内容必须紧跟时展的步伐,顺应世界潮流的发展趋势,做到与时俱进。并且,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的设计时,必须要将自己独特的见解和认识融入设计之中,发散教师的独特思维。还需要注意的是,要将一些关于有利于就业的设计元素加入到课程内容之中,让学生了解现实的实际需要,能够根据当前人们的欣赏水平来灵活地设计自己的服装。并且,还要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锻炼,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服装设计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现状。

3.明确学生的就业导向

当前,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已经成为了难以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了让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更好地了解就业前景,在毕业之后能够很好地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学校就需要对学习服装设计的学生的就业工作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将学生的就业问题纳入学校的整体规划之中,设置一些专门的关于就业的课程,为学生的就业问题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帮助,更好地帮助学生开拓就业市场,对学生进行相关方面的培训,从而让学生能够圆满地完成学业,并且在很大限度上提高就业率。这不仅对学生给予了很大的帮助,还能很好地提升学校的品牌形象。

4.课程设置的多样化

在我国现行的教育体制中,课程的设置具有一定的程式化,一旦设置就不好多动,每一个高校都有一定的教务规范,这其实对艺术专业来讲是有一定的弊端,艺术专业有非其他专业的特性,如形象思维、开拓性;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需要一个活泼宽松的环境,教学上也需要有一个与之相呼应的课程设置体系,闭门造车对艺术设计的同学来讲就如井底之蛙,所以建立一个学校、市场、企业实训三者互通的教学环境尤为重要,当然就需要课程设置上的灵活性,这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自身适应社会的能力有一定益处。程式化的教学、程式化的课程设置对艺术设计专业永远是一个伤害。

综上所述,通过对当前服装设计教学领域的研究,发现服装设计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说服装设计教学的内容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服装设计教学理念落后、服装设计就业方向不明确等。必须要认识到这些问题的存在,并且通过采取一系列的措施,不断地改善这些问题,进而促进就业导向,服装设计的教学策略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