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电气自动化技术相关专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发展趋势;建议
一、电气自动化工程的发展现状
OPC(OLE for Process Control)技术的出现,IEC61131 的颁布以及 Microsoft 的 Windows 平台的广泛应用,使得电气技术蓬勃发展,科学技术在各个工程领域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许多行业实行的智能化、自动化技术都离不开电气化的配合设置。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技术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之后,已经获得了不错的成绩。与国际水平相比我国的电气自动化技术水平还是不够高的,伴随着市场经济规模地不断扩大,电气自动化市场中出现了大量的竞争对手,加剧了企业的市场竞争环境。随着微电子和微处理器技术应用的增加,原本定义明确的设备界线,如 PLC、控制设备和控制系统变的模糊了,企业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生产优势,才能在一些行业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一)电气自动化系统集成信息化与标准语言规范。
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中信息技术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一是指管理层面上纵深方向的延伸。一是指信息技术会在电气自动化设施、系统与机器中进行横向的拓展。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标准语言规范是Windows NT和IE。在电气自动化工程的发展领域,发展的主要流向已经衍变成为人机的界面。同时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使用的标准系统语言使其更加容易进行维护处理。
(二)电气自动化工程分布式以及集中监控的方式进行的控制系统
因为集中控制方式的系统控制是把所有的功能全部放入一个处理器中,所以处理速度是很慢的,导致了机器整个运行速度的减慢。要把所有的电子自动化设备放入监控之中,就造成了监控对象的数量过于庞大,也导致了主机空间的不断下降,同时增加了大量的电缆数量,使得投资的整体费用提高了,电缆进行较长距离的传输也会对整个控制系统的可靠性产生影响。集中进行监控的联锁与隔离刀闸中的闭锁使用的都是硬接线,使设备没有办法进行继续操作。加上这一接线,进行反复接线时会很繁杂,查线工作就会更加困难,这样加大了维护工作的难度,也会因此而产生错误的操作,使整个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无法积极进行操作。
二、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发展趋势
(一)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创新技术发展
我国制定出了电气自动化工程长期发展的计划,在逐渐开放的环境中,不断的提升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创新能力,创新集成能力以及引入、消化、重新吸收的创造能力。电气自动化工程企业应该尽量打开科技创新的市场局面,积极转换经济的增长模式,逐渐提升创新实践能力。
(二)电气自动化工程系统平台的统一化、和程序接口的标准化
将电气自动化系统实行统一化管理,把开发系统彻底从运行系统中独立出来。实行网络的体系计划时,不管是使用现场总线还是通讯系统网,需要保障控制元件级到办公室的环境之间自动化的整体通讯。程序的标准化接口确保了厂家之间进行的软硬件交换数据,真正将通讯产生的困难解决了。
(三)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逐步市场产业化
在有了创新技术,以及统一的体系、标准化接口的同时,市场产业化更是产业不断发展的目标,这样才能够有效提升配置资源的工作效率。
(四)电气自动化工程及产品的生产安全化
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正在朝着安全防范技术的集成系统方向发展。重点加强了安全与非安全系统控制的一体化集成。分析我国的市场特性,逐步的进行市场扩展。把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的安全与防范设计进行全面的研究。
(五)电气自动化系统操作人员专业化
电气自动化工程系统在安装和设计时,通常容易忽视对设备控制人员的职业培训。安装新的电气自动化系统时,设备操控人员需要对这些技术熟悉掌握。企业组织员工训练的期间内,要重点培训员工的技术操作,让设备操控员工准确掌握系统的硬件配备知识以及实际操作的技术要点和保养维修知识。
三、加强电气化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建设的建议
(一)电气自动化与地球数字化互相结合的设想
电气自动化工程与信息技术很好的结合,典型的方法就是地球数字化技术,这项技术中包含了自动化的创新经验,可以把大量的、高分辨的、动态表现的、多维空间的和地球相关的数据信息整体成为坐标,最终成为一个电气自动化数字地球。
(二)现场总线技术的创新使用,可以节省大量的电气自动化成本
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在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设计过程中更加突显其目的性,为企业最底层的设施之间提供了通信渠道,有效的将设施的顶层信息与生产的信息结合在一起。这与DCS进行比较,可以节约安装资金、节省材料、可靠性能比较高,同时节约了大部分的控制电缆,最终实现节约了成本目的。
(三)加强电气自动化企业与相关专业院校之间的合作
首先、建立多种功能汇集在一起的学习形式的生产试验培训基地;其次,按照企业的职业能力需求,制定出学校与企业共同研究培养人才的教学方案,以及相关的理论知识的学习指导。
(四)改革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培训体系。
第一,在教学专业团队的协调组织下,对市场需求中的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岗位群体进行科学研究,总结这些岗位群体需要具有的理论知识和技术能力。学校通过这些调查研究,培养更多的专业化的人才,使得市场需求与人才培养统筹起来。第二,将教授、学习、实践这三方面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把真实的生产任务当作对象,重点强调实践的能力,对课程学习内容进行优化处理,在实训企业中进行。让学生充分的了解到,在学习专业书本技术知识的同时,将其更好的付诸于实践中。
电气自动化工程控制系统要不断的创新,将电气自动化系统进行统一化管理,采用标准化接口,还要不断进行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市场产业化分析,保证安全的进行电气自动化工程生产,在此基础上,还要注重加强电气自动化系统设备操控人员的培训。电气自动化专业人才的培养应该从学生时代开始,要加强校企之间的合作,使员工在校期间就能够形成良好的职业技能,只有这样才能为电气自动化工程所用,才能利用所学的知识更好的促进电气自动化行业的发展壮大,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添砖加瓦。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下,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趋势应该是分布式、开放化和信息化。在开创“电气自动化”新局面的时候,要牢牢地把握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在保持产品价格竞争力的同时,中国企业需要寻找一条更为健康的发展道路“电气自动化”企业要不断吸收高新技术的营养,才能为实现中国梦在开创“电气自动化”新局面的方向上增添动力。
【参考文献】
[1]韦瑞录.电气自动化专业“四方联动、三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教育与职业,2009(21)
[2]刘海龙.浅谈电气自动化的现状与发展方向[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6)
[3]付中元.高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建设的几点探索[J].科技信息,2010(15)
【关键词】校企项目结合 电气自动化 实践教学体系
【基金项目】2014年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项目:2014419;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2015GB210。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4-0228-01
在民办高校转型发展形势下,为更好地满足企业对电气自动化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对民办高校转型与校企项目结合的电气自动化实践教学体系进行研究,可以有效的提高电气化专业与企业岗位的适应性和对应性。实践教学体系研究是以校企项目与学校实践课程多元结合为基础,根据企业项目的需要确定实践教学内容和深度,真正形成“产教结合、以产促教”的高效运作的实践教学体系。
1.电气自动化实践教学的现状
电气自动化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当前实践教学体系主要状况如下:(1)实践教学设备是购置厂家生产的成品实验装置,而这些设备功能单一,只能进行“简单验证或非真实器件模拟”的实验,不能使学生深刻理解相关知识点,技能训练要求达不到。(2)电气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对于一个项目的全周期开发包括:设计、制造、施工、编程、调试、维护等,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并且实践内容与工程实践相差甚远。(3)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师普遍缺乏工程经历,缺乏电气自动化工程的相关实践知识,实践的新技术、新工艺在教学中得不到充分体现。
2.校企项目结合的电气自动化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
校企项目结合的电气自动化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是从实践教学设备、实践教学内容、实践教学师资、实践教学考核方式四个方面做到“产教结合、以产促教”的高效运作的实践教学体系。
2.1 实践教学设备
解决实践教学设备可以从实践教学场地入手,校企合作建设的实践场所分为校内共建实践场所和校外实践场所。校内实践场所主要针对专业基础课及理论性强的课程,重点为后期实现整个项目的教学打下基础,校外实训场所分为一般见习性实训场所和实践技能顶岗场所。通过对实践教学场地的建设,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实践教学设备落后、一些具有工程性的实验无法开展的实际问题。
2.2实践教学内容
实践教学主要以一个项目的全周期进行开发,包括:设计、制造、施工、编程、调试、维护等。具体分4个阶段:第一阶段,掌握生产过程的工艺性能及被测参数的测量方法,以及被控对象动态、静态特性,被控对象数学模型的建立;第二阶段,进一步掌握相关硬件知识;第三阶段,学习系统设计的软件;第四阶段:学习一个完整项目的设计,包括硬件设计(如控制电路、操作面板等),系统的软件设计(包括管理、监控程序及应用程序的设计)系统的调试及实验。把整个项目开发中的图纸、程序等有机纳入课程教学内容中,通过学习与训练,让学生掌握相关的技能,实现与企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2.3实践教学师资
师资方面,采用校内、校外教师结合的队伍建设。校外实习由企业有经验的技术人才负责专业课程的讲授和实训指导,并外聘为专业的讲师,保障校外教学的正常有序,并能达到实践教学的目的。对于校内教师通过企业学习熟悉并拓展了专业知识,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找到教学与企业实践环节上的差别,明确培养学生的目标和方向,认识到目前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和缺陷,进一步明确今后教学工作的方向。通过企业学习有利于教师在教学中及时补充反映当前的新技术、新工艺,从而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2.4 实践教学考核
实践课程考核,以具有一定工程性的项目为主,考核评分以项目设计全周期开发过程为主要情况作为评分依据。
3.结束语
民办高校转型与校企项目结合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整个项目全周期开发为基础,以实现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深化校企合作,充分实现职业性和实践性,不断完善教学方法,以达到学生掌握相关的技能,实现与企业岗位的“零距离”对接。
参考文献:
[1]智林:基于“双能力”的校企“双主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11:第128-129页.
[2]邓海鹰,施华,龙艳红,等.以实训基地建设为核心开展专业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讨[J].广西轻工业,2011(8):208-209.
[3]马书英,刘晓宁:深化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测绘人才[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年第2期,第89-91页.
[4]张秦伟.高职院校电子信息类专业校企合作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育,2014(4).
【关键词】电力系统;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F40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从发展历程上看,电气自动化引入我国的时间并不短,但是一直没有得到良好的发展,虽然电气自动化的相关专业在我国已经有了五十余年的发展历史,但是我国的电气自动化的综合水平较发达国家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近些年,随着经济的发展,技术的进步,电力系
统的电气自动化的发展也走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在不断的创新和完善的过程中,以及逐渐的显现出更大的应用优势,表现为其适用性更广、专业面更宽等特点,在电力系统的总体发展趋势的影响下开始焕发生机。下文中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和专业知识,对电力系
统的电气自动化的应用进行简要分析。
1.我国电气自动化的现状
我国电气自动化的历史要从建国之初开始追溯,当时由于我国的技水平和经济实力都比较有限,使得电气自动化的发展没有取得较好的成果。但是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技术的不断更新,我国电气自动化也取得了越来越多的成绩,尤其是IEC61131、OPC技术的出现,以及的推动了我国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
1.1电气自动化系统维护简易
就目前电气自动化的支撑技术来看,仍然是以现Windows NT、Internet Explore以及Windows为主,这些技术的操作规范和执行语言已经在电气自动化的发展过程中建立了标准平台。而后随着PC、网络技术对系统操作界面的完善,使其能够更加广泛的被企事业单位所接受和应用。
1.2分布式控制应用
在电气自动化系统中,不仅要实现对各个运行组成部分的有效调控和管理,还要组织和设计好各个设备之间、设备与线路之间的关系。一般情况下,为了更好的实现电气自动化系统的连接和管理,应该设置一定的总线,并将每一个设备与总线相连,以达到集中管理的目的,再次基础上在辅以其他分支结构,就能够实现模块之间的灵活转变。1.3IEC 61131标准使编程接口标准化以往的电气自动化系统由于生产厂家的不同,导致了其使用功能、型号以及定义方式都存在着很大的区别,不利于设备的组合应用与统一管理。而IEC61131标准的出现就恰好解决了这一问题,使得结构化的编程方式趋于简化,同时还有效的提升了代码的使用效率。
2.电气自动化技术新发展
2.1变换器电路从低频向高频方向发展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元件的更新,电路形式也因此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以往使用的普通晶闸管,由于其具有交流变频的特点,使得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中直流电路的运行一直是处于交—直—交的替换状态的;然而随着电子元件的革新,当PWM变化器渠道了原有的晶闸管后,电力系统的运行极功率因数有了显著的提高,虽然改善了原有的电流交替变换状态,但是却产生了较大的震动噪音。由此,目前研发的新型电子元件,以克服二者的使用缺陷为主。美国有关学者在潜心研究后,研发出一种直流环逆变器,不仅能够实现使电子器件功能的灵活转换,还有幸的降低了系统的运行成本,使零电流或者是零电压下的作业成为可能,有效的提升了逆变器的集成化程度。
2.2全控型电力电子开关逐步取代半控型晶闸管
在50年代末出现的第一代电子电力器件,即晶闸管,标志着运动控制的新纪元。但是随着交变频技术的发展,一系列的全控式器件开始出现,例如GTO、GTR以及P—MOSTEFT等,即第二代电力电子器件。由于这些器件在开关时间以及生产的电流/电压定额不同,从而使其各自有着自身的适用范围。GTO作为一种用门极可关断的高压器件,在应用中的主要缺陷是关断的增益较低,从而就需要一个强大的关断驱动电路。GTR由于安全工作区以及二次击穿现象受到很多参数的影响,并且过流能力低、热容量小,从而需要根据不同的特性设计相应的驱动电路以及保护电路,只是电路复杂。P—MOSTEFT作为一种电压驱动器件,在使用中不要求稳定的驱动电流,相应的关闭时也只需要提供放电电流即可,从而极大的简化了电路。只是其通态电压会随着额定电压的增加而急剧的增加,为制造高压P—MOSTEFT提出了挑战。GBT和MGT作为第三代器件的代表,是一类复合型的电力电子器件,通过将变换器的半桥、双臂甚至全桥组合于一起进行大规模的生产,并在实际得到广泛的应用。然后在复合化以及模块化的基础上研发了功率集成电路,不仅将主回路的器件集成于一起,同时也实现了电流检测、过压保护、驱动电路以及温度自动控制等集成,也可以看作是第四代的电力电子器件。
2.3交流调速控制理论日渐成熟
矢量控制类似于直流电动机原理,通过将定子电流的转矩分量以及磁场分量分别加以控制,省略了复杂的矢量变化、简化了电动模型,加大的简化了控制结构,具有手段直接、转矩响应速度快等特点。
3.我国电气自动化的发展前景
电气自动化作为最具活力的高科技技术,其广阔的前景主要体现在:首先是电气自动化可以和新兴的科技成果结合,并投入到技术创新的实践中;其次是不断的优化电气自动化的系统结构,建立自动化系统的通用结构、统一平台以及标准的系统程序接口等;最受是将电气自动化运用于工业生产,注重自动化的产业化以及工作人员的专业化。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微电子技术以及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原有的电力传动控制的概念已经不再适用于当今的全部控制设备。并且电力拖动控制也逐渐的在交通、办公等方面获得了新的发展,研究对象进一步的扩大,相信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我们会迎来科技含量更高的电力系统。
参考文献
[1]黄相农.热工测量及调节仪表[J].能源技术.1990.2
[2]李洪文.我国厂用工业电气自动化的法杖现状与趋势[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0(24 )
关键词:PC;电气自动化技术;电气信息;计算机;控制器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08-0057-02 DOI:10.13535/ki.11-4406/n.2016.08.030
在生活中我们都听说过电气自动化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是电气信息领域中在近些年来一种新兴的学科,与人们的生活与工业生产都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自从基于PC技术发展而来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出现,产生了巨大的效用,为企业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效益,为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1基于PC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特点
1.1操作简单,易掌控
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中,PC机在其中的应用具有兼容性的特点,能够作用于不同的设备与程序,而且能够应用于研发技术、产品,也能够应用到具体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建设中。其设备操作简单易学,新、老人员都可以在短时间内学会操作,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1.2系统维护简单易操作
在设计环节中为了保证系统技术的可靠性与持久性,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后期维护,将维护考虑到设计环节中。这就决定了编程要容易操作,编程易操作,决定了对现场的检查、调试、维修工作的简单性,节约了维护时间及维护费用。
1.3高度融合性
对计算机与控制器在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的要求是很高的,其应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PC技术扩大了应用范围,使操作流程更加简化,控制系统运行起来更加方便快捷,工作效率大为提高,满足了更广泛的使用需求,使得基于PC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各行各业中广泛应用,促进了各行业的发展。
1.4可靠性和稳定性
PC技术在电气自动化技术中的应用,促进了有序合理指令的传输,能够抵挡强大的干扰,遭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小,确保电气自动化技术从最初的施工建设到最终的使用整个过程中,对信息的处理具有安全性与快捷性。PC机像人体中的免疫组织一样,具备自我保护能力,当技术系统出现问题影响技术正常运行的时候,自行停止工作,以此减少了运行中出现的问题,保证了电气自动化设备能够可靠稳定的运行。
2基于PC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现状
2.1开放式的平台应用现状
开放性的平台是电气自动化应用的一种要求,保证操作应用平台具有统一性,以发挥对系统设计应用的促进作用。国际电工委员会(简称IEC)的标准与Window系统使得开放式的平台得到了广泛应用。相关的标准促进了管理程序的更加优化,平台的应用范围与效率得到了扩大与提高,编程更改升级的周期大为缩短,各程序之间通讯方便快捷,系统合格率高;Window系统操作起来并不经过太多复杂的程序,维修方便简单,控制系统灵活,在生产制造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人机界面的操作系统得到了大范围普及,基于Window系统的巨大作用,使得作为工控标准化平台的应用更加广泛。
2.2IT技术与电气自动化的融合
基于现代社会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在众多领域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同样在电气产品生产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很多电气设备元件的生产都应用到了信息技术,基于计算机技术发展而来的多媒体与网络技术发展前景广阔,在电气自动化领域中具有广泛应用。如在企业内部中,管理者可以通过网络技术的IE浏览器提取到企业的财务与人事等方面的数据。
2.3电气工程与人工智能相结合
伴随国民经济的发展,国家对科学技术研究加大投入,电气自动化技术日渐成熟。现如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在工业生产和人民群众日常生活中,各种技术在应用中日益呈现人工智能化,正在向着实现解放生产力的目标而不断迈进,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其技术研究与应用队伍中。在电气工程中,计算机充当了辅助者的角色,运用计算机进行的辅助工作比例越来越增加。就电气工程设计而言,传统的手工设计被CAD技术所取代。技术研究人员通常在电气工程与人工智能结合的研究中会考虑到以下方面:电气工程与人工智能的结合应能够为故障检测与诊断维修提供解决方案,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对产品起到保护作用,进行序列控制,对后期系统进行优化,与多种学科有机结合,充分应用以往的相关设计使用经验。
3基于PC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应用
3.1基于PC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具体应用
3.1.1在净化空调设备中的应用。在净化空调系统中,对其系统的控制通常是通过数字计算机控制管理系统进行对系统的控制。通过直接控制的方式实现对温度的控制,温度传感器会将测得的温度信息传达到DX-9100控制器中,通过积分与微分计算,输出电压信号,控制好加热过程中调节阀的动作,控制回风温度,满足于洁净室的温度,借助温度传感器检测和调节湿度。3.1.2在建筑中的应用。其技术在智能化建筑中同样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大节约了人力与物质资源。如对建筑的供配电设计。在接地系统的设计中,通常在建筑物中接入到三相四线J/NPE线的接地系统,该接地系统除了在中性点共同接地,针对两线不用进行任何的电气连接。PE线不具有带电的性质,中性电N是带电的,对基准电位的处理具有很强的安全可靠性。电子设备通过直流接地的方式,起到了很好的接地保护作用,也起到了防雷的保护作用。智能化建筑中有很多电子设备,对抗干扰的要求较高,电子设备与布线系统耐压等级低,智能建筑属于一级负荷,很多的电子设备都是按照防雷标准,在建筑设施装置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构成了完整的防雷结构,确保了建筑中的各种设施能够稳定运行。
3.2PC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发展方向、前景展望
3.2.1向着更加专业化的方向发展。PC机的特点众多,基于多种特点,使其在各领域中的应用广泛。控制电动机具有PC机所具备的控制功能,PC机负责传递信息给控制电动机,使电动机启动,进行正转与反转等动作,微处理器将信号进行转换,将按钮等设置与被控对象相互连接,实现对信号的处理。3.2.2向着更加细化的方向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到了PC技术实现了对各个系统运行的控制,实现对“量”的变化控制,即对各种指标进行控制。如模拟量控制,是指在控制过程中对压力、温度等方面的控制。通过对各种指标的控制,使得系统操作更加细化,促进各系统之间能够协调协作。
3.3应用范围更加广泛
在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生产线中,PC机使用电动机进行拖动器件与设备。例如在楼层建筑中在拖动电梯中广泛使用到PC机,电动机由微处理器借助软件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电梯升降的控制。PC技术可靠性与稳定性高,控制机构简单,程序更加优化,这是与传统接触器系统、继电器的不同之处。其设备具备的自我保护能力能够针对故障问题发送预警信号,能够自行停止工作,节约了维修的时间与费用,基于这些特点在未来其应用范围将更加广阔。
3.4电气自动化技术人才将会更加广泛
从整体角度来讲,我国的很多技术相对来说有些落后,有些技术是从国外引进的,技术的研究应用需要借鉴于国外,自主研发的技术较少。经济的发展使经济与技术不相适应,因此需要大量的专业技术型人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对电气自动化技术的研究力度逐渐加大,对其技术的人才培养高度重视,各大高校相应地增设了相关专业课程,为专业技术型人才的培养,为其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知识基础。
4促进基于PC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策略
4.1采用统一的系统开发平台
从系统设计一直到应用中,统一开放式的开发应用平台在其中减少了设计、调试等环节,节约了各个环节所需的成本。以独立的运行平台方式满足用户需求,根据项目特点将代码下载到软件等控制系统中。对统一开放式的系统开发,基于PC技术发展而来的自动化产品基本大大满足上述要求,国外西门子等企业开发出了一系列系统开发平台,值得在各行各业中广泛应用。
4.2智能终端技术的应用
现今电气自动化的应用还有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的存在还有待改进完善。智能终端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出现的这些问题。各设备之间通过光纤进行连接,自动化数据的处理由智能终端来完成,光纤与智能终端互相配合,避免了电力中断现象的发生,促进信号的发送,实现远程测控,加大对跳闸的双重保护,数字化程序通过标准化的接口确保了电气自动化能够有效运行,保证了对个人计算机自动化问题的处理。
4.3混合使用面向对象的变电站事件的虚端子
为了使技术更加简单化,利用虚端子进行对传统二次回路的改造,体现了创新理念。对通信问题在各装置之间使用通用对象的变电站技术来实现,达到对线路的连接等方面的管控,从而实现了远程控制。传统二次回路被变电站事件技术完全替代,对信号的管理与环境测试起到了良好的控制作用。
4.4培养程序代码控制观念
针对程序代码,需要经常对其控制方法进行优化,保证计算机中存有检测数据,然后再进行指令的发出。通过人工干预的方法,定时检查开关、闸刀等构件是否出现了问题,定期测试系统各部分的功能,这样就保证了系统运行的高度自动化,在没有人工干预的前提下也能够保证系统的稳定运行。经常对系统的控制部分进行检查,对内部构件进行功能测试。
5结语
通过上述可知,本文从四个方面对基于PC电气自动化技术展开了论述。基于PC电气自动化技术在当今的工业生产等领域中有着广泛应用,满足了各行各业的发展,提高了生产设备的运行效益,为各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技术基础。基于具有众多的优势,相信其技术将会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1]陆晶晶.基于PC的电气自动化技术分析[J].电子制作,2015,(16).
Abstract: Teaching refor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focuses on curriculum system reform and curriculum reform, curriculum system reform based on the work proces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direction of the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in China.
关键词:工作过程;课程体系;学习领域
Key words: the work process;the curriculum system;learning areas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36-0318-01
0引言
在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与教学方法上,大多数院校和专业仍然处于“学科理论型”的课程体系中,基于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是目前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进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研究可以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使人才培养更适应社会的需求,对教学改革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和成果推广应用价值。
1高职院校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现状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成立时间较长,在课程体系的建设方面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模式,勿庸置疑课程设置体系现状是继承传统学科知识体系结构的。虽然近几年高职院校也作了一些改革与探索,比如理论实践一体化课程体系、案例化课程体系等,遵从了学以致用的宗旨,积极迎合社会和市场的需求,使得大部分毕业生都能在短期内胜任岗位需求,但由于工业的快速发展,电气自动化技术覆盖了越来越多的领域,这对电气自动化技术人员的能力要求也就越来越高、越来越宽泛,而不再单单的局限于原来的简单操作。针对这样的市场需求,本专业迫切需要开发适合该多元化形势的课程体系,工作过程导向的课程体系是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界提倡的改革主流方向,其强调的是课程与工作过程深度融合,实践操作能力要体系化的同时,理论知识与学习能力的培养也同时体系化,实施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的构建已经势在必行。
2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的工作过程理念提炼
我们在课程体系的建设过程中,以创新和求实的精神,逐步摒弃学科化的“三段式”课程,基于工作过程构筑以理论实践一体化为特征、以学习领域为载体的专业课程结构。按照“培养目标――职业岗位――学习领域――学习情境”的步骤,通过对专业培养目标所需知识、技能、态度的重新序化,实现陈述性知识与过程性知识的整合,确保实践技能与理论知识的过程性合一和学习过程与工作过程的程序性统一。
3根据职业能力确定学习领域
我们根据前一阶段成果,即电气自动化技术职业岗位(群)的能力要求,并参照行业职业资格标准,将生产过程与教学过程相融合,初步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确定了10多个学习领域,打破传统的学科知识体系课程结构进行重组,体系架构与课程路线见图1,其主要特色如下:①结合传统学科知识体系课程的优点;②根据企业工作过程环节设计学习领域;③各学习领域在教学过程中按工作过程导向设置学习情境;④课程体系能及时反映行业企业最新发展趋势;⑤课程体系是动态的,可根据发展的要求,更改学习的内容,但体系本身相对固定;⑥解决了学生感觉学不到实际技能的缺憾。下一步我们将设定一个个能涵盖学习领域知技要求的学习情境,每个学习情境的设置按照人的认知能力的特点结合工作过程的实际构建,达到正在学习的和正在练习的目标高度统一,知识的拓展和能力的发展相吻合。
4结语
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是大多数职业院校都设置的一个专业,因为电气自动化技术是现代工业技术的支撑,需要大量的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本文旨在针对笔者所在院校的实际条件进行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基于工作过程课程体系的初步构建,以求为其他高等职业院校及相关专业的专业标准及课程标准开发、电气自动化类职业教育工作者开展职业教育研究、课程开发设计提供借鉴和参考。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