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仓储管理方案设计

仓储管理方案设计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仓储管理方案设计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仓储管理方案设计

仓储管理方案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物流费用;成本核算;账务处理

中图分类号:F23文献标识码:A

物流企业利用先进的组织形式和管理技术,通过计划、实施、控制和协调等手段对运输、仓储、装卸、包装、配送、流通加工、信息处理各个环节进行系统综合整合,以最低的经营费用和最少的资金占用,安全、及时和高质量地为客户提供多功能、一体化的综合物流服务。由于其经营业务的特殊性,物流企业物流业务运作部门与一般的工商企业和运输企业的组织结构不同,难以直接根据《企业会计制度》或企业会计准则的统一规定,对其发生的费用进行会计处理。同时,费用信息在物流企业的经营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其费用的归集与核算成为目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物流费用账务处理对象

确定物流费用核算对象是物流企业设置物流业务费用明细账、归集和分配物流业务费用、计算物流业务费用的基本前提。明确物流企业的物流业务费用核算对象,也就是明确物流企业在物流业务经营过程中所发生的资源耗费的承担对象。物流企业与客户签订的物流业务合同与制造企业的一份产品订单是相类似的,可以将物流企业承接的每一项物流业务作为物流企业物流费用核算的对象。考虑到物流企业所承接的物流业务合同业务运作的特点,还需要明确物流费用核算的明细对象是什么。物流企业可以按照每一份物流业务合同和具体业务订单开设物流业务费用核算明细账。

二、物流费用账务处理单位

物流企业的物流业务由于所涉及的作业环节属性差异大,导致其很难找到一个统一的业务量标准。但就物流业务的作业环节,则可以确定其业务量标准,例如物流业务中的运输作业环节,可以运输周转量作为其业务量;仓储作业环节可以仓储面积作为其业务量。但是,运输作业和仓储作业均为物流业务中的作业环节,两类作业业务量很难融合在一起找到物流业务量的标准。由此,从简化核算的原则出发,物流业务可以仅计算总成本。当然,如果因企业管理的需要也可以计算出物流业务各个作业环节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三、物流费用账务处理项目

物流企业经营过程中发生的所有费用按其属性可以划分为物流业务费用和期间费用两大类,前者属于物流劳务费用,后者属于期间费用直接计入当期损益。根据目前我国物流企业物流业务运作的组织管理,可以把物流企业运作物流业务的费用归为与物流业务相关部门的费用、物流方案设计费用、物流信息系统费用与履行物流业务合同费用四类。

(一)与物流业务相关部门的费用。物流业务管理职能部门所负责的物流业务的承揽工作实质上就是物流业务的前期开发工作,发生的费用包括办公场所相关费用、人员薪金相关费用、物流方案设计费用、承揽过程的业务费等。考虑到物流企业与交通运输企业的相关性,可以把这一类费用归属为运营间接费用,通过选择合适的分配标准分配计入不同的物流业务费用。

(二)物流方案设计费用。在物流企业自行设计物流方案的情况下,具体负责物流方案设计的职能部门一般是物流管理职能部门,物流方案设计所发生的人员工资、差旅费、咨询费、各种耗材等费用一般包含在物流管理职能部门的机构和人员相关费用中,很难分离出来,物流方案设计费用在发生时已作为物流管理职能部门费用计列为营业费用。如果通过专业物流咨询公司代为设计物流方案,物流企业所支付的物流方案设计费或咨询费,可以归属于所投标的物流业务,但这时能否中标尚未知,根据《企业会计制度》中有关研究与开发费用的处理规定,将其作为期间费用归为营业费用较为合适。

(三)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费用。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有自行开发投入与外购投入两种方式。由于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是否能够成功具有不确定性,并且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自行开发与现行软件业的软件自行开发具有类似性。为此,可以把物流管理信息系统自行开发发生的耗费作为期间费用计列为管理费用。在物流企业从外部购入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的情况下,根据目前企业把软件购置支出一般都作为期间费用列为管理费用的实际操作。

(四)履行物流合同费用。

四、物流费用账务处理程序

根据对物流业务所发生的费用及其费用项目分析,物流企业可以设置“物流费用”、“运输共同费用”、“仓储共同费用”、“装卸共同费用”、“增值作业共同费用”和“营运间接费用”等六个费用类账户对物流业务费用进行核算。

“物流费用”科目是用以核算物流企业经营物流业务所发生的各项费用;“运输共同费用”、“仓储共同费用”、“装卸共同费用”、“增值作业共同费用”等科目是用以核算企业在履行物流业务的运输、仓储、装卸、增值作业等环节所发生的不能直接计入某一物流业务费用的各项间接费用;“营运间接费用”科目是用以核算企业经营物流业务过程中所发生的不能直接计入某一物流业务费用的物流运作管理部门费用。

对于企业经营物流业务所发生的能够直接归属于某一物流业务的各项费用,包括运输费、仓储费、装卸费、增值服务费、保险费、税费、事故损失与违约赔偿费等,按规定的费用核算对象和费用项目归集,直接记入“物流费用”科目;对于不能直接归属于某一物流业务的各项费用,先在“运输共同费用”、“仓储共同费用”、“装卸共同费用”、“增值作业共同费用”和“营运间接费用”等科目中归集,期末选择合适的分配标准将归集的这些共同费用分配计入各物流业务应负担的费用。

(作者单位:威海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主要参考文献:

[1]邵瑞庆.关于物流企业物流成本的核算.中国物流与采购,2006.7.

仓储管理方案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智能电路 仓储管理 电子标签 室内定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类生产活动在我国高原地区也逐渐繁荣起来。其中由于青藏高原地区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有很多高原特a日益受到消费者的青睐。各类大规模仓储项目也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然后而由于高原地区含氧量相对较少,人工劳动收到了极大地限制。因为,采用高级智能化技术、机器人技术,自动化技术来代替人工就成了一种亟待解决的问题。大规模的采用物联网智能化技术,可以节省人力成本,消除地区差异,同时可以避免一些意外的人工伤害。

本文设计了一个基于电子射频标签RFID和自动循迹运输车辆的智能仓储系统。

1 系统方案设计

1.1 系统整体方案设计

本文设计的智能化仓储分拣识别系统主要解决的几个关键问题主要是货物身份识别、货仓定位、自动运输、自动卸货。下面本文将分别阐述解决关键的方案。

1.1.1 货物身份识别

本方案采用低成本的电子标签(RFID)来实现进仓货物的身份识别问题[1]。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需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操作快捷方便。RFID是一种简单的无线系统,只有两个基本器件,该系统用于控制、检测和跟踪物体。系统由一个询问器(或阅读器)和很多应答器(或标签)组成。定位系统的硬件包括:阅读器、电子标签和无线Wi-Fi模块。

阅读器是用于读取/写入标签信息的设备。电子标签分为有源和无源两类。有源技术电子标签内部有电池,它的寿命一般比无源的长。在电池更换前一直通过设定频段向外发送信息。本方案采用的有源技术电子标签具有长时间的寿命。

在货物进入仓库前,使得待运输入库货物获得唯一身份的电子标签。从而可用于后续的货物处理流程。

1.1.2 货仓定位

目前的室内定位技术已相对成熟。常见的室内定位的算法主要分为两类:基于测距技术的定位算法和距离无关的算法。基于测距技术的算法一般是通过节点之间的距离或者角度来计算出未知节点的位置,常用的技术包括:基于接收信号强度指示算法(RSSI)、到达角度算法(AOA)、到达时间算法(TOA)等。距离无关的算法有:质心法、APIT算法、凸规划算法等。这些算法都是利用节点之间的相邻邻域关系实现定位的。 在本方案中,在智能运输车辆上附加一个无线信号发射接收模块。在仓库明显位置处设立标准信号源,智能运输车辆可以根据接收到的信号强度采用三角定位的方法获得自身的仓库位置关系以及目的地的地理位置。

1.1.3 自动运输

自动运输有两种可选方案。一种是基于固定轨道的传输方案,这种方案可以可靠的实现货物运输,运输量大、运输效率高,然而存在的缺点是灵活性差,占地面积大。因此本方案采用灵活可变的基于循迹的自动小车方案,只需要在地板上附加可供循迹的图形标志即可。

2 系统硬件模块实现方案

2.1 RFID模块的选用

RFID模块主要包括RFID通信模块、读写器和实体标签本身。通信模块要求链接控制模块或者内部网络。读写器需要考量读写是否方便,距离和准确性。实体标签RFID要选用合适大小、能够重复使用、成本尽量低。本方案采用国产系列的一款900M超高频的RFID模块。该模块兼容多种协议、具有加密功能,可以满足本方案的要求。

2.2 FPGA核心控制模块

在实现定位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数据计算和实时处理,单片机不能够胜任核心数据处理单元的任务,本方案采用高速的FPGA芯片作为主控芯片进行数据处理和信号控制[2]。从实际应用来看,FPGA管脚多,容易实现大规模参IO管理。一般单片机IO口有限,而FPGA有数百输入输出,可以方便连接外设。本方案中需要处理的终端模块较多;包含计算机系统、环境监测、车辆检测、RFID标签分组识别,需要大量端口,因此采用FPGA模块可以方便系统实现。FPGA内部程序高速并行单元,有处理更复杂功能的能力。FPGA不同逻辑可以并行执行,可以同时处理不同任务,导致了FPGA工作更有效率。并且FPGA有大量软核IP,可以方便进行二次开发。本方案采用采用高性能的XILINX SPARTAN6列FPGA作为主芯片,辅助以电路。

2.3 运输车辆的循迹方式和机械臂

车辆循迹是目前比较成熟的固定区域车辆自动行驶技术。本方案采用地面粘贴导向标志的方法实现车辆循迹行驶。导向标志采用黑色多宽度标志线。用宽度表征主行驶线路和支路行驶线。在需转向处附近特殊标志进行区分。机械臂采用常用的电机折弯式线性模组。可以实现自动卸货和分拣。

3 结论

本文设计了一个面向高原地区的利用物联网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智能化仓储分拣识别系统。该方案的实现和实施可以应用于高原地区的现代物流体系,为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黄晓宗.无源UHF RFID温度标签关键技术研究与设计[D].天津大学,2009.

[2]许芳,席毅,陈虹,靳伟伟.基于FPGA/Nios-Ⅱ的矩阵运算硬件加速器设计[J].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2011(04):377-383.

[3]杨墨,隋天日,曹涛,范强.变电站巡检机器人自动充电系统[J].制造业自动化,2013(03):47-49+53.

作者简介

殷明(1977-),女,四川省成都市人。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智能电子技术。

仓储管理方案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物流管理 技能竞赛 经验教训 改进建议

2012年北京市高职组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竞赛已经结束,该赛事通过物流技能竞赛形式,全面考核了参赛选手团队协作、计划组织、快速分析、实际操作等能力。通过竞赛培训和参与比赛,我院参赛团队在竞赛培训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暴露了一些问题,经过反思我们做了简要总结,希望能对今后更好的组织教学和参赛提供借鉴。

一、参赛主要体会

(一)提高了学生实践操作技能

在组织参与比赛和选拔队员的过程中,通过广泛宣传和积极引导,我院工商管理(物流管理方向)和市场营销等专业的学生对该项比赛认可度大,参与热情高。在学校预赛和选拔队员过程中,通过理论考试、方案设计和方案实施层层选拔,使报名参与比赛的同学们在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提升,特别是在预赛后,各组同学都意识到了自身的不足,放弃节假日休息,多次加班加点进行训练,提高了参赛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二)积累了培训和比赛经验

通过参加北京市物流管理职业技能竞赛,我们逐渐熟悉了该项赛事的规则和要点,该项比赛分为三项内容,即:物流管理理论考试、物流管理仓储方案优化设计和方案实施。三个赛项的比赛覆盖了工商管理(物流管理方向)专业的理论和实践内容,实践操作性强、理论覆盖面广。带队培训中通过摸索和实践,我们在物流管理仓储方案优化设计方面,结合企业实际,形成了一套较好的方案设计模型,学生掌握模型快,应用效果好,在实际比赛中得到了较好的发挥。

(三)培养了学生奉献和协作精神

通过层层选拔,八名学生成功入选。八名学生分为两个组,每组四人,分别担任不同角色。在为期两个月的艰苦训练中,同学们不怕苦,不怕累,在指导教师的带领下认真复习专业理论知识,小组成员和指导教师共同研究方案设计,在实践中丰富了知识,积累了经验,増长了才干,培养了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在正式团体赛中只有三人上场,留下的同学无怨无悔,上场同学齐心协力,突显了奉献精神,增强团队的凝聚力。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学院的软硬件设施建设尚有差距

在刚刚结束的物流管理技能竞赛中,参赛同学未能将设计好的方案实施完成,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与我院的物流实训室建设不够完备有关。在培训过程中参赛队员无法进行有效的全程实操训练,而本次比赛中用到的电动叉车、企业化级的物流管理仓储设备、与比赛相配套的RF系统-手持终端等未能调试好,导致学生训练不够,操练不熟,直接影响了比赛的结果。

(二)学生的应变能力还有待提升

从今年的比赛中出现的问题看,暴露出学生们的综合素质和应变能力与技能竞赛的要求比还有较大差距。例如当竞赛与练习内容有异同时同学不能自如应对,反应出参赛队伍在高强度竞赛中现场发挥和灵活应变能力不强。

(三)指导教师的培训能力还不够均衡

由于参赛培训教师接触该项比赛的时间较短,对与比赛相关的培训项目的认识和掌握程度不够精深,所以指导教师团队的整体培训能力还需要提升。例如有的教师只是初次参加指导物流管理技能竞赛,因经验不足指导中略显生疏。另外教师在培训的过程中,主要精力都放在了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培训上,对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关注不够。

三、改进工作建议

(一)加强和完善实验室设施建设

针对目前的实训现状,建议学院增加与物流管理技能竞赛相配套的软件系统和硬件设备的购置,配置大赛使用的物流仓储管理软件系统;添加方案实施需要的仓储管理设备如电动叉车、标准化的托盘、重力货架;配套与大赛系统相一致的RF系统和设备。这样既能很好地实施比赛赛前训练,也能更好地满足实践教学环节的需要,提高学生总体实践动手能力。

(二)充实和拓展竞赛的培训内容

在今后的参赛培训工作中,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多元化的内容培训。在赛前开设培训系列课程,讲授物流管理技能竞赛的相关内容,请上届参赛队员参与培训指导,传授比赛经验教训,调动学生积极性,起到传帮带的作用。根据比赛实操的特点,在比赛前对学生进行系统的体能训练和操作技能的强化训练,使学生在比赛中做到体能过关、操作熟练,在平时的教学中加强物流管理理论知识和应用实践的结合。在专业技能培训的同时,帮助学生形成面对激烈竞争环境下的良好心理素质。注重培养学生在比赛现场正常发挥平时训练水平之能力。

(三)改进和更新竞赛的培训方式

由于物流管理技能大赛发展的趋势是与企业的现实工作状况日渐融合,实操设备和技能要求都逐渐向企业基层管理岗位的日常操作技能靠近。这种发展趋势单靠在学校实训室里操作训练是远远不够的,也达不到实战演练的目的和效果。因此,将培训重心放到企业中去,请企业的基层管理人员传授实操技能和技巧,将会收到很好的培训效果,并借以提升校企合作的深度和广度,为物流管理教学改革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

参考文献

[1]陈莉,冯其河.开展具有区域特色物流技能竞赛的思考——以苏州为例[J].中国市场,2011(15).

[2]林小芳,薛水明.高职物流管理类专业技能竞赛平台下的校企对接[J].中国市场,2012年(19).

仓储管理方案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职教育;物流管理专业;教学方案

高职物流管理专业以培养物流企业或企业物流部门一线操作人员与基层管理人员为目标,非常强调能力培养,实践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环节,实训室和实习基地的建设需要大量人力、物力的投入,这也决定了物流管理专业建设的方向。笔者拟从仓储配送方向教学方案的角度展开分析。

仓储配送人才的需求分析

仓储配送作为现代物流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原因是现代化大生产与个性化需求之间的差异需要流通环节尤其是仓储配送的衔接。

近几年,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出现了许多新型商业形态,如各类连锁超市、便利店,而且布点越来越密集,配送中心的经营是这种商业形态获得成功的关键,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每10家连锁门店或每20家便利店需要设立一个配送中心,因此对相关人才的需求相当大。

附属于大型市场的配送中心规模大,行业要求高,比如浙江义乌中国小商品城不仅做全国的生意,而且做全世界的生意,跨国企业多在那里设立专门的采购店,除了成本与质量外,配送中心的作用也不容忽视。

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需要仰仗全国配送网络的建设,这方面相关人才的培养将会起到良好的支撑作用。

当今企业的竞争是供应链之间的竞争,企业原材料的及时供应、产成品的分销都要借助于强大的仓储配送能力,这为仓储配送人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上述几个方面为未来仓储配送人才的发展提供了最广泛的前景,因此,区域性中心城市与产业聚集地域的高职院校,可将仓储配送专业作为主攻方向,同时传统的物资、交通院校凭借多年教学实践积累的经验与优势,同样可以面向行业培养仓储配送人才。

高职仓储配送人才的培养定位

根据仓储配送中心的任务组成与岗位设置,从大的分类看需要三种人员,一是战略及规划人员,二是管理人员,三是一线操作人员。第一类人员需要大量的专门知识与相当的研究能力,属于研究生培养范围。第二类中的中、高级管理人员需要具有专业知识与系统思考能力以及沟通协调能力,属于本科与应用型研究生培养范围。那么高职仓储配送人才的培养应如何定位呢?笔者认为,首先应该是仓储配送各业务环节的操作人员,然后要提升到基层管理人员这一层面,应充分体现出高职培养技能型、综合型人才的特点。

高职仓储配送人才的能力构成

高职人才培养不同于本科教育之处,就在于前者非常注重以职业为导向,培养良好的职业素质与熟练的操作技能,并上升到初级管理的水平。而后者更多地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更注重学生系统思考力的培养。前者培养操作型、实用型人才,而后者培养研究型与综合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仓储配送人才的培养应具备高职人才培养的一般特点。具体而言,应具备以下几项能力:

基本素质与基本能力要具备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现代仓储配送是物流的综合表现形式,商流、信息流都要依靠信息系统,因而熟练的计算机操作能力是最基本的能力;要具备与人沟通与表达的能力,具有敬业精神、团队精神,这决定了你能否与单位同事合作,做好工作,获得效益;要具备不断学习的能力,是否具有创新精神与主动性决定了你的发展潜力。

仓储配送专项能力以仓储配送的基本流程为依据,熟练掌握存货、补货、理货、输配送等各环节的业务操作能力,并且应体现出应有的规范性与专业化水准。

初步的管理能力与方案设计能力最主要的是计划能力,销售计划、仓储计划、供应计划;要有基本的财务分析能力,能看懂报表,了解各环节的成本;要能设计车辆调度、配装方案、线路优化方案、配送时间方案,并能进行成本测算,这是一项综合能力。

仓储配送人才的培养方案

职业教育的特点是以职业为导向,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仓储配送人才的培养也不例外,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已经形成了共识,然而如何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加以体现,大家还在探索,成效还未显现。在此,笔者拟对仓储配送人才的培养过程进行探讨,并将论述的重点放在实践教育环节上。

以职业为导向,就是要以企业实际运行要求指导教学,因此必然要密切与企业的联系,特别是与行业标杆企业以及在相关区域有影响的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如何合作,以什么为纽带,本文不展开讨论。仓储配送教学一定要结合领先的仓储配送企业的实际运作。

(一)理论教学环节

理论教学环节重点要解决三个问题:教师、教材与教法,将仓储配送作为物流管理专业的主要方向,一定要有具备行业经验的教师,可以走引进与培养相结合的道路。领导层的指导思想、政策的一贯性与相应的人事配套措施是关键,持之以恒,必有成效。另外,要充分利用校外资源,如外校资深教师、企业高管等。

应尝试由出版社、龙头院校牵头,委托标杆企业、职业教育研究机构、仓储配送研究专家编写教材,要强调教材的实用性、领先性与职业导向性。在企业界,往往为标杆企业所认可的,其他企业也多能认可,如供应商认证,ERP、SCM培训结业证书等。

应尝试灵活多样的教法,仓储配送的实践性很强,可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讲座,给学生以直观印象,培养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系统思考。

(二)实践教学环节

实践性教学环节是高职教育成功的关键,也是高职教育与本科教育不同的优势所在。物流行业本身是一个发展很快的行业,提高学生实训、实习的水平,能够保持与企业需求同步,并直接影响毕业生质量。在办学指导思想上应将实践环节的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位置上,并且要勇于探索。

实践环节的课时安排应逐步加大,直至与理论教学课时相当,并且应与理论教学对应起来,比如在仓储配送课程的理论教学结束后,应及时安排实习、实训、课程设计等环节。要详细安排实习、实训计划,细化考核标准,岗位实习计划最好由企业或企业与学校共同制定,并应安排好专职实习教师与企业方实习教师。要争取与权威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的相关课程实行教学互认,这样在学完校内课程后,加修几门认证课程,就可获得职业资格证书,降低教学成本,一定会获得学生与企业的欢迎。

具体实践环节可分为单项实训与综合实训。单项实训有仓储配送方面信息技术的实训,主要包括POS系统、条码系统、电子标签及RFID系统、GPS系统,这方面比较简单,学校实训室购买相关设备即可开展,价格较高的设备可以租用合作单位的。关键是要求学生掌握设备操作技能并通过考核。

单项实训还包括仓储配送信息系统及单证的实训,学校可以仓储配送相关软件为主构建物流信息系统实训室,编制实训指导书,结合单证,让学生学会从接受订单开始到储存、补货、拣货、输配送整个过程的信息处理。

可借助实训基地设施设备进行叉车、自动分拣设施、AGV自动导引小车与自动化立体仓库的操作,并实施考核,使学生获得上岗证。

单项实训的宗旨是让学生掌握仓储配送作业各环节的操作技能,做到熟练而规范。

对学生能力的培养更体现在综合实训中,可以分为校内实训与校外企业岗位实习两部分。校内一定要建立仓储配送实验室,引进物流沙盘模拟课程,模拟仓储配送企业各环节的操作与决策过程,或者直接建立仓储配送企业,开展文化产品如书籍、杂志、IT产品等的配送,服务于学生、教师及周围社区,物流专业的学生可以参与经营管理。这样的实训就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学生除了熟练地操作外,更多地需要系统思考如计划、成本、营销、客服等问题,能够迅速提高实践能力,培养创业精神。

仓储管理方案设计范文第5篇

“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山东省职业院校物流技能大赛的开展,折射出储配实训课程中存在的诸多的问题,比如实训内容不是典型工作任务,实训过程不能够对接工作过程、实训指导教师不具备“双师”素质、实训基地不完善等问题。本文就是基于这些职业教育中的现实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物流技能大赛;储配实训;课程构建

为了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关于“定期开展全国性的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对优胜者给予表彰奖励”的精神,经山东省政府同意,省教育厅、财政厅、劳动和社会保障厅、经贸委联合决定,山东省自2009年起,每年举办一次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山东华宇职业技术学院选派代表队参加了2011年、2012年和2013年三届大赛,虽然获得了三等奖的成绩,但是我们发现,大赛中大多数选手的表现与大赛的操作要求差距较大,这就说明了我们现在的课程实训教学模式不能够适应新形势下社会对于高职人才的需求要求。因此,《基于物流技能大赛导向的储配实训课程构建》是物流管理专业课改的一项重要课题。

1 物流技能大赛折射出储配实训课程中的问题

1.1 高职教育的本科化倾向严重

1999年教育部和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联合《试行按新的管理模式和运行机制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高职学校教学管理要“按社会需要调整专业设置和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按适应职业岗位群的职业能力的要求来确定。强调理论教学与实践训练并重,毕业生具有直接上岗工作的能力。”

1.2 技能培训人为分割,不成体系

现代物流技能大赛设计多方面的知识,比如储存方案设计、配送线路优化和成本分析,但是这些知识又分散在仓储管理、配送管理和成本控制管理三门课程里面,比较分散,不成体系,学生使用起来比较困难。

1.3 指导教师不具备“双师”素质

现阶段,很多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和高职教育改革要求严重不符,由于物流是新兴学科,很多教师是从相关学科转过来的,只进行简单的培训就开始教学,知识体系不完备,动手操作技能更谈不上了。另外,还有一部分教师是“从校门到校门”,毕业之后直接就到学校当老师,由于本科教育或者研究生教育注重理论研究,没有实训课程,实践技能在学校就没有办法培养。企业里面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能手大部分学历达不到学校的教师任职要求,也没有办法到学校来任教。最后造成大部分教师不具备“双师”素质。

1.4 实训基地建设不足

《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中指出:“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十三个关键环节。要重视学生校内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将校内成绩考核与企业实践考核相结合,探索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这就明确指出来,实训环节是职业教育必不可少的环节。实训的开展目前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校内实训室实训,一种是企业顶岗实训。但是,校内实训室受制于资金的问题,很多实训室都是流于形式,实训室的生产不足,没有办法开展企业实践性实训活动。校外实训基地也面临着问题,企业出于生产活动正常进行和实训学生安全两方面考虑,不愿意接受大批量学生到企业进行实践活动。最终导致,实训基地没有办法真正意义上建设起来。

2 课程实施体系的构建

2.1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来组织实训内容

在职业教育中,不能把形式化的知识看作必须掌握的独立知识体系。因为这些形式化的知识缺乏内在的一致性、相互依赖性,也缺乏具有普遍性的理论框架。课程实训要坚持“工作任务导向,贴近企业”的原则来组织实训内容,结合山东省高职院校“现代物流—储配方案设计与执行”的竞赛要求,储配实训课程的实训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货位优化及入库作业。这个实训项目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物动量ABC分析、货物组托设计、储位的选择、编制条码。

二是订单处理。该实训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订单有效性分析、客户优先权分析、库存分配、拣选单的设计和月台码放设计等。

三是配送方案设计。该实训项目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配送线路的优化、车辆配载方案的设计和配送预案的制定等。

2.2 优化教师结构,增加“双师”素质教师比例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领路人,“双师”素质的教师才能够培养出懂理论、高技能和高素质的学生。鉴于目前教师队伍的整体情况,我们有三种思路来解决这个问题,一是让青年教师“走出去”,学校给教师完整的时间或者教师利用假期到企业中进行真实的生产活动操作,来锻炼教师的动手能力。二是聘请企业的技术能手到学校担任兼职实训指导教师,指导学生的实训活动。但是,在聘请企业能手到学校兼职的时候,需要和企业协调好兼职教师的上课时间,不能够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活动。三是,学校要出台一系列相关政策,鼓励和引导教师参加技能大赛,通过大赛的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师也能够利用比赛的平台和大赛的组织或者赞助企业进行交流,增长见识,扩大自己的专业视野,加强沟通,对平时的教学起到促进作用。

2.3 完善校内外实训条件

针对目前实训条件建设所面临的两个尴尬局面,在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可以进行“校中企”模式改革,学校提供场地,建设厂房和车间,引进资金雄厚企业的设备、项目和技术,企业利用实习学生进行生产活动,学生在实践中锻炼了技能。学校利用有限的资源解决了学生实训的大问题,企业也利用了学校的资源扩大了生产规模,双方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双赢”。那物流专业来说,学校可以建设仓库,利用区位优势吸引快递物流企业入驻,也可以作为工科类校办企业的仓储中心。

2.4 开启校企共育人才模式

开展“校中企”实训模式,在与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的基础上,引入企业共同设计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共同实施培养计划、共同评价人才质量,实现专业共建,人才共育的目标。从而使实训课程真正基于工作过程,工作任务来自于企业工作实际,形成典型的工作任务。另外,这种培养模式下培养的学生毕业后到相应企业工作真正实现零转换,受到用人单位的欢迎。大大提高企业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满意度。

3 小结

综上所述,山东省物流技能大赛的持续开展逐步推动职业院校发现人才培养中的诸多问题,特别折射出储配实训课程实训效果不佳的问题。今后,我们要注意利用技能大赛的引领、推动作用,通过技能大赛形成对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倒逼机制,促进储配实训课程实训内容的合理选取,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校中企”实训模式的开展,大力推动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晓锋.物流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一体化模式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8):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