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渔业养殖报告

渔业养殖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渔业养殖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渔业养殖报告

渔业养殖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报告;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3)07-0059-02

一、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

近年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目前全国有高等职业院校约一千多所,在校生接近一千万人,而整个高等教育在校生有两千多万人,高职教育人数比例已接近高等教育所有人数的一半,因此,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质量好坏会直接影响我国教育整体的成败。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 文件中已明确,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目标,这是高职教育对人才培养规格的最新定位。各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时,能否完全实现以上定位?对这个问题,每个高等职业院校办学者、管理者与教学者都会有自己的答案。

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现状

2011年,教育部首次征集了全国各高职院校高等

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报告。根据各院校填写的人才培养质量报告,结合工作实际,对现阶段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进行简单的分析、梳理后得出以下结论。

(一)人才培养质量报告框架

绝大多数高职院校都能根据教育部颁布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的一些具体指标进行上报。下面详细罗列颁布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标准指标。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指标和等级标准分为二级,一级指标分为培养体系(包括培养目标,专业建设二级指标两项,主要观测点包括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专业结构与布局、课程建设情况、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情况),师资队伍(包括生师比、整体结构、教学水平二级指标三项,主要观测点包括:专任教师、指导教师、辅导员与学生比例,年龄、学历、职称结构,教学与科研水平),教学管理(包括教师风范、学习风气、过程管理二级指标三项,主要观测点包括:师德修养与敬业精神、 劳动纪律、 学风建设情况、 学习纪律、 学历与学位进修情况、 制度建设与执行情况),培养质量(包括道德修养、知识水平、能力水平、综合素质、社会评价)。以上评价标准指标总体上反应的都是软件条件,这也和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基本原则之一――“评软不评硬”相吻合。

(二)人才培养质量报告填写问题

在质量报告中反应的一个问题是有些数据填写不够准确,存在一些人为修饰的痕迹,这说明人才培养没有达到报告上所描述的水平。而且有些数据的确很难统计,比如毕业生就业数据以现有的方式就很难准确统计。有些数据参数填写在概念认识上就不够统一。有些数据自相矛盾,比如某院校截止2011 年9 月1 日前在校生8245 人,生师比12.06,(可计算出有教师684人)。学院教师队伍由校内专任教师54%(可计算出369人)、校内兼课教师1%、校外兼职教师44%(可计算出301人)、校外兼课教师1%四类人员构成。专任“双师型”教师239人,占专任教师68.29%,由此可以得出专任教师数350人(和前面369人有19人的误差)。这种数据上的前后矛盾状况在多个院校的报告中都有体现。这在本质上反映了师资队伍数量不足的问题,经过修饰的数据是很容易出现漏洞和破绽的,如果真的有那些实际存在的教师被学校所使用,统计时出现自相矛盾的情况就会大大减少。报告中的一些调查数据都来自各个学院自己填写,难免不出现王婆卖瓜的现象。一些学院给出的调查数据几近完美,仿佛后面的教育改革都是画蛇添足,跟实际情况不符,难以令人信服。面对这样的问题,可以这样解决:由第三方机构调查获得数据,各职业学院应该回避。

(三)人才培养质量报告反映出的问题

1.师资队伍数量匮乏。各个院校的报告中生师比指标看似都满足

2.职业教育发展不均衡。这种不均衡主要体现在区域发展不均衡和院校之间的发展不均衡。同等在校生规模的情况下,有些学校经费年收入几千万,而有些院校年收入将近几个亿。国家或省示范院校每年还能够得到大量的建设资金,而普通的职业院校缺少这种待遇,致使院校强者更强,弱者更弱,这显然是不公平的教育竞争,对普通院校的受教育学生也是不公平的。解决这个问题,起码要实现国家教育政策的公平,2011年的《教育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要求,“高等职业学校逐步实现生均预算内拨款标准达到本地区同等类型普通本科院校的生均预算内经费标准”。作为一名职业教育者,笔者真的期待这项政策早日实施。

3.教学经费支出比例过低。报告中集中反映的一个问题是,教学经费支出比例过低。很多学校教学经费支出只占整体经费支出的百分之十几,一些院校的经费使用表中,50%的经费表项为其他用途,都没有描述出所用之处,这显然不合理,不免让人浮想联翩。这一问题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办学思路、理念有关,应强制提高各个学院教学经费支出比例,并把此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一项指标。

4.实践条件不足。从报告中可以看出,各个院校在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指标上都能够超过标准4000元,但还是难以掩饰一些院校的实践教学资源匮乏的现状。一些院校实训设备陈旧严重,设备价值虚高,实训设备和现场实际设备脱节。实践设备的匮乏,严重影响了课程实践教学的进行,教学改革无法深入进行。在实践条件建设上学校一定要舍得投入,教育很难一面追求高效益,一面还兼顾高效率。实践条件的改善还可以通过校际共享、校企共建、建设虚拟实训资源等方式来进行。

5.生源质量不高。在各个院校的报告中,有些给出了学生录取分数,但相当一些院校没有提及此数据。实际情况是,很多院校的录取分数和三批本科录取分数还有相当差距,这导致了生源质量难以令人满意的状况。一些院校学生不爱学习的比例相当高,基本没有主动学习意识,但形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不在于学校,而是近几年的扩招使生源的质量进一步降低,小初高中筛选完之后相当比例的问题生源到了高职院校,总有一些本科院校抱怨生源质量下降,殊不知在下面的高职院校承担着更大的生源质量压力。笔者经常把学生的教育比喻成西天取经,要想取得真经(学业有成),唐僧(学生)的意识一定是最强烈、最持久的,孙悟空(教师)只是起到一个辅助作用,如果唐僧没有取经的愿望,孙悟空筋斗云翻得再漂亮又有何用。高职教育的一些问题可以说是来自于底层教育,在此聚集、放大、结果。近几年来高等教育提升了全民整体素质,但纵向比较却降低了受教育主体的平均素质,留给高职教育工作者的是压力和一点点无奈。所以,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方子解决不了眼前的问题。教育改革一定要从基层教育开始,改革高考制度,提高高职教育地位,限制各院校扩大招生,各院校只能在现有招生规模基础上缩减,加强内涵建设。进一步提高高职生源质量,形成招生、教学、就业等环节的良性循环。除此之外,高职教育自身的问题也令人纠结。一些院校在“宽进”的同时,培养则往往以“宽出”终了,当这种尺度成为普通学生的共识时,积极学习者可能就变成了少数,有些学生从一入学就等待着考试,等待着抄袭,等待着毕业,致使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中受冷落。只有打破计划体制对高职教育发展的羁绊,让“以质量求生存”真正落到满足受教育者的教育需求中,高职院校才有望获得发展的活力[1]。

6.校企合作不够充分。校企合作双方应该是学校和企业,真正实施者应是专业和企业部门,但往往是专业和企业部门开始小的合作,但得不到两个上层的支持,也就是易出现错位的合作导致效率低下。被动行为的效果一定打折扣,如何使校企双方合作都成为主动行为是需要一个长久研究的课题。

7.教学改革缺少基础支撑。硬件条件是各院校办学的基础,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软件条件决定了院校办学能够达到的高度。很多院校在基础办学条件不足的情况下,强力推行教学改革,效果和质量很难达到预想的高度。有些教学改革基本可以定性为失败,一些改革项目进退两难,如果继续推行,成本过高,达不到办学者想要的效益。所以,在高职教育方面,办学效益和办学质量两方面如何权衡也是教育决策者的一个重要课题。

2011年是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报告的第一年,所有的数据都来自基层的各个高职院校,各个高职院校在编写时绝对不能避重就轻,过度修饰。因为主管部门可通过各院校提交的质量报告发现普遍共性问题,针对问题才能给出解决办法,从而制定出适合国情的适当高等职业教育政策。

渔业养殖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保险;高职教育;人才培养

作者简介:曾素梅(1974-),女,汉族,湖南邵阳人,北京师范大学工商与经济管理研究生,广州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经济管理。

中图分类号:F840.4;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3309(x).2013.04.28 文章编号:1672-3309(2013)04-67-03

保险行业属于实践操作性非常强的行业,对于具备良好职业素养与较强实践操作能力的“高素质”人才需求尤为迫切。高职保险专业是一个新办专业,就目前而言,从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课程设置、教材的系统建设等方面都还存在问题。鉴于目前我国保险人才的供需错位现象以及保险人才职业素质的缺失,制定基于职业素质提升的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一、人才培养方案内涵及存在的问题

(一)核心概念的界定

1、人才培养方案的含义。人才培养方案是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的具体化、实践化形式,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的中心环节,是人才培养的实施蓝图。人才培养方案具备三个基本要素:一是要选择构建培养方案的主线。二是要根据不同的学科专业,选择课程体系的结构模式。三是选择适当的技术路线对教学计划进行具体的修订。

培养方案主线也是制订专业课程体系的主线。恰当地确定这条主线是科学、规范地构建一个整体优化的人才培养方案的第一个环节。所谓培养方案主线是指旨在让学生形成合理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设计的一种发展线路或者路径。

专业培养方案的结构模式,既指专业课程体系的结构模式,也指教学计划的结构模式,即指按照什么样纵向关系及横向联系排列组合各类课程,是构建培养方案的重要问题。我国传统本科教育为适应专才教育培养模式,课程设置以“学科本位”为主线构建,一般采用“楼层式”(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专业课——专业方向课)或者“平台式”(公共基础平台——专业大类基础平台——专业课程平台)结构模式。

2、制订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原则包括:(1)制订人才培养方案要按照教育部有关文件精神,以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型应用人才为目的。(2)要广泛开展社会调查,注重分析和研究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特点,特别要关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本专业领域技术的发展趋势,了解职业岗位人才需求情况。要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妥善处理好社会需求与教学工作的关系;处理好社会需求的多样性、多变性与教学工作相对稳定性的关系。(3)各专业要成立有企业、行业专家和有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参加的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与企业单位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人才培养方案中的各个教学环节既要符合教学规律,又要根据企业单位的实际工作特点妥善安排。(4)从本专业的实际情况出发,自主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积极探索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努力办出特色。

3、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构成。高职人才培养方案的构成主要包括以下几项:专业代码及名称(含方向),职业岗位及就业方向,培养目标,职业能力与教学分析表,课程体系(结构),教学进度表,职业认证,毕业要求。

(二)人才培养方案存在的问题

1、人才培养定位不清,难以体现高职教育特色。高职教育作为高等教育中的一种特殊类型,既具有高等教育的一般特征,同时又具有职业教育的特殊属性,因其“职教性”区分于本科教育,因其“高教性”区分于中职教育。然而传统高职保险专业人才培养定位要么接近于本科教育,即培养面向各类保险机构的高等管理应用型人才;要么向中职教育培养层次下移,即培养面向保险机构一线操作应用型人才。这使得保险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要么片面强调理论教学,教学进程和课程设置只是根据本科保险专业进行删减和压缩;要么过分强调基于保险经营流程的岗位操作能力和技术能力的培养。在这两种人才培养模式下,导致高职保险毕业生在理论水平上不如本科生,在实践能力上不如中职生。

2、与行业企业互动少,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脱节。保险专业人才培养应树立面向需求的人才培养观,使培养的人才与区域人才市场相对接,并且能胜任用人单位的岗位能力需求。然而传统保险专业与行业企业联系较少,尚未建立起良好的沟通与合作机制。人才培养方案只是校方凭借着自身经验“一厢情愿”地制定,导致在人才培养定位、人才培养规格以及课程设置等方面存在着与市场实际需求相脱节的情况。

3、课程设置脱离实际岗位,难以有效提升学生职业素质。保险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职业岗位能力的训练贯穿始终,要坚持以学生职业能力与综合素质提升为重点,培养用人单位满意的合格职业人。然而传统保险专业的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难以真正反映实际岗位工作能力的需要;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单一,主要以叙述讲授型为主;教学内容以理论知识为主,与实际业务操作相脱节。这样,既难以有效提升学生职业素质,更难以实现毕业与上岗“零过渡”的目标。

二、对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主要内容的制定

(一)专业培养目标及人才培养规格要求

主要针对经济发展对高技能金融人才的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创业、创新精神和良好职业道德,掌握保险的基本理论知识和保险实务专业技能,从事保险管理和实务操作的高技能人才。就业面向岗位及岗位群包括:主要岗位(包括各类银行从事存款、信贷、结算等一线业务岗位的工作;在证券公司从事证券投资、理财咨询、期货投资、外汇交易等岗位的工作)和次要岗位(包括从事工商企业出纳、会计工作;从事保险公司业务工作,如保险人)。

(二)职业资格(或技能)证书及其支撑课程体系

1、需要获取下列职业资格(或技能)证之一:证券从业资格证、银行从业资格证、保险人从业资格证。

2、职业岗位能力、素质分析及支撑课程体系(表1)。

3、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计(表2)。

(三)毕业条件

1、职业能力要求,包括熟悉证券、银行和保险操作基本知识和业务流程;掌握金融专业的基本业务技能,如点钞、钞票鉴别、传票翻订、计算机操作等;具备基本业务操作能力,主要包括会计、出纳、票据结算、储蓄、信贷等业务;产品营销能力;金融知识综合运用能力,如证券投资分析、财务分析等能力。

2、思想素质要求,包括团队协作的能力,交流与协商的能力,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善于建立公共关系的能力,较好的社交礼仪。

3、毕业学分要求(表3)。

总之,要明确高职保险专业的主要工作模块和对应的职业能力要求,进行专业人才定位,确立岗位群,并以此为依据,打破传统的学科界限,构建基于工作模块的课程体系,重组适应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内容,重组教学内容,制定课程标准,转变教学模式方式,更新教学方法,改造教学情境,完善与国家职业标准相适应的考评体系,形成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和一个基于工作过程的保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 吴定富.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23号文件,全面提高保险业服务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J].保险研究, 2007, (01).

渔业养殖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 人才培养的方案 高职 “长吉图”

[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1)10-0034-02

一、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背景及区域人才需求分析

报关与国际货运业是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2005年中国海关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报关单位注册登记管理规定》中明确规定报关企业必须具备5名以上的报关员,使进出口企业对海关报关员及相关岗位的工作人员需求不断增大。

目前吉林省正处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特别是2009年8月30日,国务院批复了国家发改委牵头编制的“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规划,突出以长吉图为主体的我国图们江区域在参与东北亚国际合作中的先行先试地位和前沿平台作用,拓展了吉林省的对外经济贸易国际合作,并对吉林省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迫切需求。根据调研,相关企业要求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人才能够独立操作货代、报检、报关业务,具有与货主、船公司、海关、商检等部门协调沟通的能力,并有一定英语水平。人才需求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岗位:报关员、报检员、货代、跟单员和国际物流管理员。

二、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思路

(一)确定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依托“长吉图”区域发展特色,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培养具有国际货运专业知识,具备综合职业能力,可从事货运、报关、报检等相关业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让企业真正参与到本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来,利用“厂中校”“校中厂”办学模式。合作解决发展规划、经费筹措、基础设施建设等办学问题。加大“订单”和“准订单”培养的数量。通过理事会模式,与企业间建立一种长期合作关系。通过多元参与,由学校与企业根据人才需求进行订单培养,以实现培养人才与实际物流工作的无缝对接。

(二)构建课程体系

从岗位能力分析入手确定课程体系。根据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毕业生可能从事的工作岗位不同,专业将工作任务领域划分为报关员、国际货运员、跟单员、报检员、助理物流师等,每一个工作岗位都有具体的职业能力分析,进而引申出学生要掌握的工作技能及相应知识点,达到教、学、做结合,理论与实践一体化,从而实现与社会上的岗位需求直接对接。详见表1。

(三)形成人才培养方案

高职院校主要承担培养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任,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建设,以课程建设为核心,以校企合作为主线,遵循利益共享原则,探索理事会办学机制,建立有利于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搭建育人、研发、就业、技术推广于一体的专业建设平台,培养适合于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使专业与产业、岗位与专业、生产与教学、认证与考核深度融合。以知识、能力、素质的内在联系形成人才培养方案。

三、人才培养方案实施过程

(一)强化课程建设

根据人才面向的职业领域,进行专业调研和职业分析,与企业专家共同分析职业典型工作任务,确定重点建设《报关实务》《国际货运实务》《外贸单证实务》《报检实务》《国际贸易实务》等5门核心课程,使其中1-2门课程达到院级优秀课程标准,1门课达到省级优秀课程。并将《外贸单证实务》建设为项目课程,完成《报关实务》《报检实务》和《国际贸易实务》配套教材建设。

(二)注重教学环节设计

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设计和确定教学目标。在教学环节设计中突出以下特点:1.剧本式。利用实训室条件,给学生以特定的背景资料,采取剧本式实践教学方式,通过岗位角色分工,使学生既掌握专业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2.综合性。该实训涵盖了外贸业务的全过程,使学生完成从理论到实践的转换;3.真实性。通过实训软件,能真实模拟外贸企业的各个环节具体工作,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

(三)加强校企合作

在专业办学过程中,打造校企联合办学模式,主动与外贸企业建立紧密联系,依据企业需要进行专业建设和改革,并积极开展企业职工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与多家物流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这些企业既是学生的实训基地,也是学生的就业基地。校企联合办学有效地利用了社会资源,优化了办学环境,使高技能人才培养落到实处。如与企业联合成立冠名班,将企业文化、经营理念、员工管理要求等全部纳入课堂。

(四)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建设并完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组织教师学习掌握先进高职教育理念,参加生产实践和技术服务,组织师资培训,完善考评机制。培养1名专业带头人和3名中青年骨干教师,聘请行业企业技术专家8人,形成专兼教师1:1的教学团队,“双师”素质教师达90%以上。建设一支具有先进教学理念和较高教学水平的专兼结合高职“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五)改革成绩考核方式

在成绩考核方式上,做好“两个体系、两个场所和三种方式”相结合的考试方式的改革,努力建设好理论教学课程评价体系、实践(实训)教学课程评价体系的“两个体系”不同考核方式;完善“两个场所”,即校内和校外实习实训场所分别考核;根据需要采取“三种方式”,即笔试考核、口试考核和实际操作考核三种不同考试方式相结合,并根据课程的性质变结果考核为过程考核,强化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

【参考文献】

[1]陈竹君,陈丹晔,赵海燕.高职报关与国际货运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分析.消费导刊,2009.11.

渔业养殖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等农业院校;植物保护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植物保护;

作者简介:侯明生(1952-),男,华中农业大学教授,从事植物病理学教学与研究。

国内有不少学者从不同角度对高等农业院校植物保护专业及农科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有益的研究和探索。但由于相关院校的办学条件和人才培养目标不尽相同,因此,不存在统一性质的植物保护人才培养体系。本研究依据华中农业大学的办学条件和人才培养目标,对植物保护专业创新人才培养体系进行了深入探索,研究认为,植物保护专业创新人才,是指那些政治思想过硬、敢于肩负时代使命,立足解决我国“三农”问题,勇于探索和解决植物保护相关的科学问题、实践问题和社会问题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并据此建立了一套植物保护专业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主要包括植物保护核心课程、植物保护实践认知、创新能力培养、科学人文关怀体系建设四个方面。

一、植物保护专业核心课程建设

(一)精炼教学内容,跟踪专业科学前沿

宽厚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是人才培养的原动力。培养体系重点对普通植物病理学、农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农业昆虫学、植物化学保护和植物检疫学等主干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将普通植物病理学、农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农业昆虫学、植物化学保护和植物检疫学等课程的学时分别压缩至48学时、40学时、48学时、40学时、48学时和40学时,大力倡导学生课外自学。强化了夯实基础知识、注重教学重点与难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科传统经典理论与学科前沿进展相结合,反映学科发展动态,注重以现代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的进展解释传统植物保护学问题。例如,利用分子植物病理学研究进展阐述植物症状形成机理、将分子诊断技术引入普通植物病理学的教学、将微卫星标记技术引入迁飞性害虫的教学和结合雷达监测技术讲解迁飞害虫的迁飞机制等。

(二)重视专业教材建设,注重精品课程建设

华中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的教师团队承担了国家精品教材、“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等编写工作,担任主编《普通昆虫学(第二版)》(雷朝亮、荣秀兰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农业植物病理学(第二版)》(侯明生、黄俊斌主编,科学出版社,印刷中)、《植物害虫检疫学》(杨长举、张宏宇主编,科学出版社,2009)、《植物病害检疫学》(洪霓、高必达主编,科学出版社,2005)、《城市昆虫学》(张宏宇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食用菌栽培学》(吕作舟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昆虫生态学与害虫预测预报》(张国安主编,科学出版社,2012)等,担任副主编的教材有《普通植物病理学(第二版)》(谢联辉主编,科学出版社,印刷中)、《植物病理学原理》(宗兆锋、康振生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园艺植物病理学(第二版)》(李怀方等主编,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9)和《昆虫学研究方法》(赵惠燕等主编,科学出版社,2010)等教材。同时,加强主干课程的网络化教学建设,其中普通昆虫学课程和农业植物病理学课程为国家精品课程,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和植物检疫学课程为湖北省精品课程,以这些优秀教材为核心构建的精品课程不仅证明了华中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也为广大学生的专业学习扩充了广阔的自学空间。

(三)优化专业师资队伍,强化年轻教师培养

自2007年以来,植物保护专业先后新进教师26人,其中教授两人;学院面对海外聘请了“楚天学者”讲座教授五人。普通植物病理学、农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和农业昆虫学等主干课程组建了优秀的教学团队,每门课程均有三名以上的主讲教师,并至少有一位教授担任主讲,原则上允许专业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主讲专业教师。如普通植物病理学的教学团队由姜道宏、李国庆、程家森、谢甲涛和张静等五位教师组成,农业植物病理学的教学团队由侯明生、黄俊斌、罗朝喜、蔡丽和郑露等五位教师组成,普通昆虫学的教学团队由雷朝亮、牛长缨、周兴苗、付新华、朱芬、朱智慧和杨凤连等六位教师组成,农业昆虫学由张宏宇、王小平、华红霞和吴刚等四位教师组成。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实行了导师制,如姜道宏教授和李国庆教授分别负责指导谢甲涛博士和张静博士的教学工作,侯明生教授和黄俊斌教授分别指导蔡丽博士和郑露博士,青年教师随堂听课、观摩。青年教师必须参与实践课程教学、课程实习、生产实习等,并将青年教师是否参与实践活动作为年终考核及职称评定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植物保护实践认知体系建设

(一)建立作物生产实习课程体系

该课程要求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自己种植稻、麦、棉和油菜等重要农作物,调查病虫害发生,获得了解农作物生长发育及病虫害发生流行规律的实践机会。作物生产实习课程教学中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为期一年的耕种实践,安排在大学二年级进行,贯穿普通植物病理学、普通昆虫学、农业病理学和农业昆虫学及其实验课程的整个教学过程。课题组组建了一支高质量的师资队伍,建立和探索了田间教学方法,如现场指导、评比、邀请知名教授现场教学等。课程要求紧扣国家粮食安全问题,实时关注国家农业生产,根据病虫害发生动态和气象因子等对作物的影响,阐述植物保护专业及农业科学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及学习植物保护专业的自豪感。2009年王小平等就该课程建设及运行进行了系统的总结[9]。

(二)重视强化实验课程体系建设

将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普通昆虫学实验、农业病理学实验和农业昆虫学实验等实验课程设立为独立的必修课程,加强了学生对理论课程教学中基本概念和知识难点的理解和掌握。在专业理论基础课及其实验课结束后,教学安排长达三周的野外条件下的植物保护专业基础实习课程,为学生提供独立、完整的时间进行实践。该课程在湖北省大别山区进行,对当地常见昆虫及病害进行考察,并采集、制作和鉴定标本,培养了学生连续实验和观察能力,加强和巩固了学生的植物保护专业的基本理论,同时也培养了其独立工作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三)改验证性实验为探索性实验

植物保护专业的大学生科研活动与专业教学紧密相关,而课程教学是大学生接受知识、掌握科学方法的主渠道,可为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提供理论支撑和应用指导。在课程讲授过程中,植物保护专业教师经常会结合经典实例阐述重要的科学发现,在锻炼学生科研思维的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植物保护专业科学研究的真实印象。结合理论课程的教学,植物保护专业配备了充足的实验课程和完善的实验条件,保证学生能独立地完成一些基本试验,如在普通植物病理学课程教学中的柯赫氏法则,学生需要完成病害标本采集、病原菌分离纯化、接种观察病害症状和病原菌再分离纯化的整个流程,既加深了学生对病理学基本理论的认识,也锻炼了学生的科研思维和动手能力;学生通过形态观察和ITS序列测定等技术鉴定病原真菌,不仅涵盖了传统植物病理学研究方法,也引入基础性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这些课程教学及其科研活动,改善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了学生的科研兴趣,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和思路,为他们今后从事更多的科研活动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四)坚持和重视校外生产实习

为了加强植物保护专业学生工作能力的培养,教学建立并长期坚持毕业生为期两个月的生产实习制度,完善实习内容和过程,规定每位学生必须坚持深入基层的工作制度。在学生实习方式上,按照专业特点和学生个人特点的发展进行实习单位的分配;在实习单位的选择上,采取自主选择实习单位实习和集中安排实习工作的管理方法;建立了一支由多学科、多技能、责任心强的教师组成的校内教学导师队伍,并聘任了一批植物保护技术人员、科研院所专家、企业家等做校外指导教师,明确了学生实习单位及校外指导教师的责任。同时,华中农业大学加强各专业实习基地建设,充分保障专业实习的教学质量和校外生产实习的顺利进行。从1972年开始,植物保护专业坚持让学生下基层实习,40年来从不间断。植物保护专业这种生产实习的模式在植物科学技术学院的农学专业和植物科学技术专业得到了大力推广,对学校其他专业的大学生实践教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也将对我国农业高等院校的实践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三、创新能力培养体系建设

(一)建立高端人才培养新模式

“硕彦计划”是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设立的一种旨在培养植物类科技高层次拔尖人才的探索性培养模式。该计划根据学生自主报名的原则,从一年级本科生中选拔一批对科学研究具有浓厚兴趣且具有良好学术潜质的学生进入教师的实验室提前接受学术科研的思维和技能训练;大学三年级结束时进行最后一次考核,合格的学生根据意愿于大学四年级第一学期进入研究生阶段学习。通过实施攻读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贯通培养方式,不断优化办学资源的育人效能,强化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着力培养植物保护专业创新型高端人才。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那些参加“硕彦计划”的学生在创新欲望、能力和自信力等方面均有显著的提高。2010年以来共有两个学生团队获得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立项资助,主持校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项目28项;反映学生综合素质的荣誉和奖励主要有校级三好学生标兵两人,十佳大学生两人,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达95%,研究生录取比例为45%。

(二)鼓励本科生申请创新性科研项目

培养学生的科研积极性和实践操作能力一直是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培养体系中的重点之一。华中农业大学高度重视开发性实验教学工作,出台了多项重要举措,如制定了“华中农业大学各类实验室对本科生开放管理办法”,要求各级各类实验室应根据“资源共享、对外开放”的要求,在保证完成教学、科研及研究生培养等任务的前提下,积极创造条件,采取多种形式面向本科生开放,充分发挥实验室的使用效益,积极为培养优秀人才服务。植物保护专业教学也针对本科生提供了多种类型的机会进入相关实验室从事科研活动。如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SRF)给了大学生一个实践与科研的机会,申请者根据个人的兴趣及爱好,成立科研兴趣小组,在相关教师的指导下,查阅文献,撰写申请报告,并通过答辩和专家评审进行立项。立项后,学生独立自主地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所有项目都必须进行中期检查和结题检查。SRF项目是植物保护专业本科生开发性实验教学的重要措施,2011年和2012年植物保护系SRF立项分别达到12项和20项。学生科技创新活动成果显著,获全国“挑战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银奖一项,“湖北省杯”课外学术作品竞赛一、二等奖各一项,湖北省创业计划竞赛二等奖一项,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奖一项。

(三)加强毕业论文研究过程管理

一般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始于第四学年,现已将选题时间提前到大学第二学年结束至第三学年开始。为了使学生能更加系统地体验科学研究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意识,植物保护专业对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要求严格,每位学生必须在大三阶段进入教师的实验室。在选题时向学生公布指导教师的研究方向及拟定的课题名称,供学生自由选题。学生与指导教师联系、沟通后确定研究方向,自主查阅相关文献,确定研究题目、内容和研究方案,进行预备性试验等,进入开题阶段后,学生将在教师或高年级研究生指导下进行毕业论文研究,直至撰写研究论文和进行毕业论文答辩。导师对毕业论文撰写规范进行指导。答辩时成立答辩委员会,严格要求毕业论文答辩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能真正体验到科学研究的过程,并且在实践中锻炼了自己克服困难的意志,培养敢于创新的科研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养成了良好的科研习惯。自首届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评选以来华中农业大学植物保护专业学生有七篇优秀论文获一等奖、六篇获二等奖、12篇获三等奖、九篇获优秀奖;此外,2005年至今,共有17篇论文获湖北省毕业论文创新奖。

四、科学人文关怀体系建设

(一)搭建“教授接待日”活动,指点学生奋斗目标

学院创建了“问学斋———教授接待日活动”,突出“问学”与“导学”两个方面,倡导师生平等对话、自由畅谈,共同探讨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帮助大学生启迪智慧、开阔思维、广博知识、提升内涵。通过专业教师与学生的问学交流,一方面学生可以了解到植物保护专业领域最新的科研动态、学科未来的发展前景等。另一方面教师在科研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与人生经历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对培养学生学术热情和科研兴趣起到了较大促进作用,“问学斋活动”从2008年开展至今,举行了22期植物保护专业相关的教授接待日活动,植物保护专业16名教授,两名外聘“楚天学者”,以及一批副教授和讲师走进“问学斋”,面对面地与本科生谈科学、话学风和谈人生等。有的教师多次参加活动,参与活动学生近2000余人次。“问学斋”为师生互动开辟了新的途径,在校内已有良好的示范作用,多次被《湖北日报》《人民网》《凤凰网》和《楚天金报》等媒体重点报道。

(二)创办“三农讲坛”学术报告活动,开拓大学生国际视野

为提高大学生培养质量,增强大学生科技创新意识,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学院启动“三农讲坛”大学生学术报告活动。邀请国内外知名教授、学者和企业家等来学院面对本科生讲学,讲述学科前沿研究进展、讲授自我成长历程,为学生提供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有效补充传统课堂内容的不足,提升大学生整体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全面实现学术育人。一方面,积极邀请学界专家和岗位科学家开展前沿讲座和特邀报告、推荐优秀博士生开设“博士讲坛”、联络杰出校友来校开展“校友讲坛”等,进一步丰富和提升“三农讲坛”的形式与内容。近两年以来,“三农讲坛”共举办与植物保护相关的学术报告49场,邀请到美国、德国、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以色列、韩国等近百余名国内外知名学者,邀请国外专家开设了全英文讲授的暑期分子植物病理学课程,为超过三千人次的学生奉献了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这些讲坛活动拓宽了学生的专业视野、为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提供了重要参考,提升了他们对未来发展的向往,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得到了广大学生的普遍认同和大力支持。

(三)师生共建植物保护协会,积极开辟第二课堂

植物保护协会的宗旨是“以趣味让会员愉快,以知识让会员认可,以实践让会员成长”。除植物保护专业学生外,教师也是该协会的重要会员,为学生提供经费支持和专业知识支撑。植物保护协会关注农业科学,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大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实践意识,服务“三农”。协会积极开展内容多样、形式丰富的植物保护实践活动,如开展走进实验室、走近科学家、走进科学活动,不定期邀请院系知名专家学者和优秀研究生座谈;举办形式多样的特色活动,如“狮山行,标本集”和“小型书签”制作等活动;走进校外的农业部门、农资企业以及周边农村服务“三农”开展科普活动;参与解决植物保护的实际问题,这些活动协会将科技创新和学术活动紧密结合,积极开辟“第二课堂”,为广大学生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拓展大学生植物保护方面的知识体系,提升大学生自主思考科学问题、自主学习和勤于实践的能力,推动植物保护专业创新人才培养进程。

(四)注重“以人为本”,建立人才管理保障体系

渔业养殖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理想模型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19—0039—05

一、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内涵

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是指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具体包括: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目标,把教学过程各个环节、各个部门的活动与职能合理组织起来,形成一个任务、职责、权限明确,能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有机整体[1]。首先,高职人才质量保障体系具有自身的特性。在高等教育日益多样化发展的今天,各个层次、类别的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式和就业出路等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其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也应有所不同。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除具备一般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特点外,还应具有自身的特殊性,比如,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保障、人才培养的企业岗位针对性能力保障等。其次,高职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具有多样性的参与主体,具体包括政府、企业、社会和学校四个具有不同价值取向和职能的群体,各主体的通力合作才能构成一个健全、有效的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最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必须涵盖与教育教学质量有关的全部过程。从高等教育活动进行的全过程看,高等教育的输入、过程和产出都与高等教育的质量密切相关,高等教育的质量保障不能忽视任何一个环节[2]。教育质量的形成与多个方面和过程息息相关、环环相扣,任何一个方面的松懈和不足都有可能对整体的教育教学质量产生重要影响。因此,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必须注重整体性和全面性。

二、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特殊性

(一)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

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与其他形式的普通本科、专科教育所不同的是,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更加强调职业针对性和实践性。高等职业教育的基本目标是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一定的相关领域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技能人才。高职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去向相对明确,毕业后主要是走向各个行业领域的企业或公司,成为特定岗位的技术工人或职员。因此,在本质上,高等职业教育更侧重于应用能力的培养,强调知识和技能培养的专门性和针对性,以真正实现“学以致用”、“即学即用”的目标。而其他形式的高等教育更多的是强调专业知识的系统性,侧重于理论知识的深入理解和创新发展,学生知识能力必须进入工作岗位后经过大量的实践和探索才得以不断形成和发挥。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使得高等职业教育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上也必然不同于其他形式的高等教育。

(二)人才培养过程的特殊性

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的特殊性,决定了其人才培养过程的特殊性。高职人才培养的实践性使得其实习、实训过程占据整个教育教学过程的1/3或一半左右时间。因此,高职院校学生的实习、实训就构成了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受学校教学条件不足的限制,高职院校学生的实习、实训多在企业进行,有的人才培养模式甚至以“顶岗实习”的方式来开展。学生一方面以准员工或技术工人的身份在企业从事生产实践,另一方面又以学生的身份继续开展学习活动,同时受两种身份的制约。这对以学习为主的学生来说是一个需要进行自我调节和不断适应的过程。此外,在企业实习,学生的指导教师也变成了企业中的兼职教师或熟练技术工人,其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接受都具有一定影响。因此,如何保障学生在企业实习、实训过程中的教学质量和水平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的新问题和挑战。

(三)人才培养模式的特殊性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广大高职院校普遍开展了校企联合实施的“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这一办学模式对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发挥企业在人才培养上的优势具有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同时也为高职人才培养的质量保障带来了新问题。“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下,学生在学习的后一阶段必须到委托培养企业进行生产技能的实际应用和理论深化学习,这一学习方式与传统以校园为主的学习模式截然不同,在师资保障、教学管理、学习时间安排、学习内容、教学方法、效果评估等方面对人才培养质量的保障是一个考验。

三、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高职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可以分为外在体系和内在体系两部分。外在保障体系主要由政府、企业和社会三大主体构成,对高职院校的教育质量保障起到第三方监督、支持和反馈等作用。内在保障体系由高职院校自身组成,主体包括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职能部门,各个组成部分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并互为制约。

(一)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外在保障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