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胃镜检查;焦虑恐惧情绪;原因分析;护理对策
随着我国人口不断向老龄化方向发展,需要接受胃肠镜检查的人越来越多,受检病人的条件限制日渐放宽。电子胃镜检查是诊断胃病最直观的检查方法,也是目前诊断食管、胃和十二指肠疾病最为可靠的方法。胃镜检查具有一定的痛苦,而且麻醉具有一定的风险,患者易产生焦虑恐惧情绪[1]。这种不良情绪严重影响了胃镜检查术的成功率,因此分析患者恐惧焦虑产生的原因并给予相应的对策细致护理是十分必要的。本文分析了2012年6月――2013年6月间为110例患者胃镜检查术患者焦虑恐惧产生原因,并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患者焦虑恐惧情绪明显缓解,效果良好,现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6月――2013年6月我院收治具有不同程度的消化道症状、需要胃镜检查的患者11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57例,女性患者53例。年龄分布在15-87岁(35.26±6.25)岁,110例均无胃镜禁忌证。
1.2调查方法采用自拟调查问卷调查表分析患者的基本情况,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教育程度、家庭状况、经济条件、家庭支持、疾病认知程度、胃镜检查知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费用支付方式、护理质量;采用SAS自评量表[2]评估患者焦虑情绪,分1、2、3、4四个等级,分别赋分4、3、2、1分,分值越高,各项分相加后乘以1.25取整数为标准分,分值越高,焦虑程度越厉害。
指定专职调查者对已签署胃镜检查知情同意书的患者进行了调查,年龄小的患者由家长替代调查。
1.3数据处理所有资料经确认有效后存入Execl数据库,采用SPSS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频数(n)或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标准:P
2结果
通过对SAS数据分析,SAS平均分>50分的为67分,表明110名胃镜检查术前患者中有67名患者均有焦虑恐惧情绪,仔细分析67名患者在性别、文化程度、经济状况、付费方式、疾病认知程度、胃镜检查知识、社会家庭支持满意度、护理干预质量满意度方面差异,表明:女性、高中(含中专)、家庭人均月收入
3讨论
3.1焦虑恐惧情绪原因分析胃镜检查是一种刺激性检查,能够引起人体不同的应激反应,包括生理上的应激反应和心理上的应激反应,生理上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血压及脉搏的变化,心理上表现出情绪焦虑、恐惧等,两种反应相互作用,又增加了复合应激反应[3]。本文研究表明,女性(69.81%)所表现出的焦虑恐惧情绪明显高于男性(52.63%),这可以从男女承受应激反应方面得到解释。
进一步分析可以看出,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经济状况、不同付费方式的人群胃镜检查前所表现出的焦虑恐惧程度也不相同,初中文化以下文化程度与大专以上文化程度明显低于高中(含中专)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经济收入>3000明显低于3000以下的人群,自费人群明显高于公费及医院保险受益人群。比较分析好像有些矛盾,可能与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大多生活在社会底层,抗击打能力较强有差。
从对疾病知识的认识程度、对胃镜检查及可能诱发并发症的了解程度、社会家庭支持满意度、护理质量满意度分析,可以看出了解得越深入、满意度越高,患者产生焦虑恐惧情绪的比例就会越低,国外学者从不同的角度研究的观点都支持这个结论[4-5]。
3.2护理对策构建全方位的社会家庭支持网络:胃镜检查患者因角色的转换,急需社会家庭的关心支持。护理人员要反复向家属宣讲家属陪伴对患者病情康复的作用,同时对于多次胃镜检查没有确诊的患者,要尽可能地满足患者家属陪检的要求。对于自费的患者,要注意沟通的方式方法,避免方法失当可加重患者焦虑恐惧情绪[6]。
加强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疾病与胃镜检查的认知水平。可采取发放宣传小手册、播放资料、或者是一对一个案教育等形式,告知胃镜检查的过程、方法、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以期让患者获得更多的认知,从而减轻或消除焦虑恐惧情绪,增强治疗的依从性。
提高护理质量,增强服务意识。本文研究表明患者的焦虑恐惧情绪与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呈正相关性,这与有些研究不尽相同,但可以肯定的是,护理质量的优劣、服务态度的好坏对患者心理是有影响的[7]。因此护理人员要熟悉胃镜检查护理流程,主动热情微笑服务,以构建良好的护患关系。
综上所述,胃镜检查术前患者产生焦虑原因影响因素很多,性别、文化程度、经济状况、付费方式、对疾病的认识程度、对胃镜检查及可能产生并发症的了解程度、对社会家庭支持及护理质量的满意度均可对术前检查焦虑恐惧情绪产生影响。护理人员应分析原因,构建全方位的社会家庭支持网络,加强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疾病与胃镜检查的认知水平,提高护理质量,增强服务意识,从而达到有效化解或减轻患者焦虑恐惧情绪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姚菊英,高春红.膝关节镜手术病人的康复护理[J].护理学杂志,2002,17(2):150-151.
[2]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12(增刊):253-256.
[3]滕云.胃镜检查前患者焦虑的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8):301-302.
[4]张凌燕,王艳玲.初次胃镜与多次胃镜检查患者焦虑状况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7):630-631.
[5]Zaman A,Hahn M,Hapke R,et al.A randomized trial of perorlavesus transnasal unsedated endoscopy using an ultrathim videoenodscope[J].Gastrointest Endosc,1999,49:279-84.
从金融市场挖掘次贷危机的原因,强调次贷危机中金融衍生品的滥用与金融市场操作混乱造成的影响。何帆、张明(2007)认为利率提高和房价下滑是次贷危机发生的导火索,从金融衍生品和金融市场操作视角出发,次贷危机的深层原因是:宽松的贷款标准和各种花样翻新的贷款品种的证券化以及人为高估的信用评级。
2金融监管不力
19世纪中后期,马克思对全球推广过程中日渐严重的金融危机和资本主义经济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剖析。在马克思危机理论中,马克思通过贴切实际的生产关系、交往关系以及他对整个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阐述紧密联系,从而得出货币和金融危机的理论。而且在马克思生活的年代,金融危机有规律地出现和爆发,使它的许多特点都表现出来,这些都在无形中为马克思提供了深入研究的条件。他在研究自己所处时代金融危机的同时,还顺势寻找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对之前的金融危机展开阐述,阐明了能够造成金融危机的实际条件,及其本质、发生机制、与生产过剩危机的关系、在经济周期中的表现等,从而形成和建立了自己的金融危机思想。建立的金融危机思想,其出发点就是货币理论。由于货币和商品产生对立,且一定要进行互换的情况在价值形式上表现得尤为突出,所以马克思表示这种情况下在资本运动的过程中出现货币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的概率会很大。第一,买卖商品时期相互分离就包含危机的可能性。商品在买卖过程中,被分成了卖和买两个阶段,这样无论是时间还是空间都处于分离环境下。在这样的环境下,商品和货币之间的转变就会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进而导致兑现价值和生产商品时出现间断等危机,所谓危机就是让两种既相干又单独的个体被迫合并在一起。第二,商品买卖中货币与商品的时间分歧随着信用机构的不断改革发展而被逐步放大。纵然信用代表的是优良品质,但由于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虽然统一货币具备多次执行支付手段的职能并可以通过信用实现,但如果其中某一个企业在支付过程中出现了问题,那么很可能促使在很多点上终止了社会支付链条,并且涉及信用机构或其他企业,最终导致金融危机。产生金融危机的原因很多,但归根结底,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才是最深层次的原因。马克思认为,只要社会经济在发展,出现经济危机的现象就无法规避,由于构成人们经济、社会活动的就是货币和商品,且二者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表现尤为突出的就是金融危机。马克思曾在其金融危机理论里指出“:万一劳动的社会性质体现在商品的货币存在上,进而使其成为一个脱离实际生产的物品,那么不可回避的就要面对作为现实危机尖锐化的货币危机或者独立的货币危机[3]。”
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有制之间的矛盾不仅组成了资本主义的根本矛盾,而且依然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生产范围的无限扩大与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不足之间的矛盾是由资本的本性造成的,并导致了总供给大于总需求。这一矛盾积累到一定阶段就会爆发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通常情况下,生产过剩的危机和银行信用的危机往往成为经济危机的两种类型。马克思认为,资金链条的中断表示出现了货币危机,这是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趋势。由于债务不能变更为现实货币,货币也不能用商品转换,所以导致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以及引起商品贬值,信用货币亏损的状况最终导致工厂和银行的破产。马克思对金融危机特征论述的观点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两种。(1)突然性金融危机总是毫无征兆的出现,没有人会想到它会到来。马克思根据十九世纪发生的金融危机非常明确地说出“:所以,在崩溃之前,营业都是一如既往,没什么突发状况……在崩溃即将来临之际,营业都是像平时一样,甚至比平时的生意还要好。”[4](2)传递性在危机比较广泛的时候,所有国家的支付差额,特别是商业发达的国家,都存在逆差,这样的情况是按照支付的序列,在这些国家的不同时间段像排炮一样的发生;而且,不论在任何一个国家,拿英国做一个比喻,如果英国爆发危机,那么所有的国家都会出现一样的危机,这是马克思以前的观点。马克思对危机的根本原因作出解释“:所有危机的根源,都是群众不能进行更多的消费,因为他们没有足够的金钱,但资本主义生产却无视这一问题,盲目的进行大量生产,生产量应该是根据市场需求来制定的。”[6]经济危机出现的最大原因就是因为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所产生的有效需求不够与生产量过多。然而,我们也需要辩证地理解这一观点。对于局部意义上单纯因投机而产生的金融危机,马克思和恩格斯并不否认它们的存在,这些只能看做是“真正的危机”的一个环节。而并非是马克思所讲的“真正的危机”。
[关键词]马克思;凯恩斯;经济危机;危机;资本
[中图分类号]F0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187-(2013)04―0090―05
一、引言
1825年英国爆发的第一次经济危机引发了学术界对经济危机问题的不断探讨,相应地形成了解释这种经济现象的不同理论,其中尤以马克思危机理论和凯恩斯危机理论为重要的经典危机理论文献。由于马克思危机理论深刻指向资本主义制度,所以当世界经济良好运转的时候,某些人便把马克思危机理论抛至脑后,认为凯恩斯的有效需求不足危机理论才是治世良方。2008年的经济危机让人们重新审视资本主义的经济运行,试图寻找不同于西方经济学仅停留于现象层面的论断,于是马克思危机理论重获人们的青睐。一时间《资本论》在各地的畅销榜榜上有名,据报道,2008年该书在柏林的销售量是过去一年销量的3倍、1990年的100倍。这种在经济运行良好时就说马克思过时主张凯恩斯,而在经济萧条时又主张马克思而批驳凯恩斯的“功利性”倾向,盖源于对这两种危机理论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尤其是对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没有准确的把握。马克思和凯恩斯的经济危机理论在研究方法、研究领域、阶级立场等方面都有根本的不同,因此在运用这两个理论来分析经济危机前,有必要对其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和把握。
二、马克思危机理论的基本观点
虽然马克思没有将其经济危机理论以专著的形式展现出来,但只要对《资本论》、《剩余价值理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以及一些有关信件中的“重要论点和思想加以综合”,危机理论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则跃然纸上。马克思对经济危机的研究并未停留在表象层面,亦未孤立于某个时代,而是将其置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程加以考察分析,以获得一般性的结论。马克思是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和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即生产的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的运动中,去揭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源、具体原因和演变趋势的。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基本观点可以概括如下。
(一)危机的可能性与实现条件
马克思认为在直接的物物交换中,买与卖是同时完成的,即消费与生产能够直接完成匹配,不存在风险。但当货币作为交换媒介引入到商品交换中,之前不可分离的相互联系的买和卖便可在不同的时间和空间完成。由于商品生产并非为了满足自身消费需求,所以为完成下一步的生产商品必须交换出去,且必须先转换为货币再交换,但是货币却不需要立马转化为商品。这种由买卖分离引发的危机可能,被马克思称为“危机的第一种形式”。伴随商品的买和卖发生时空上的分离和对立的还有货币所起的作用,它会从简单的交换媒介分别扩展到价值尺度和价值实现。如果在这两个分离的时刻,商品的价值发生了变动,就可能引发支付能力问题,进而发生危机,故马克思认为这是“危机的第二种形式”。马克思认为危机的以上两种形式共同构成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可能,且在没有第二种可能性的情况下,“危机的第一种形式”也可能出现,但“危机的第二种形式”要以第一种形式的产生为前提。
上述两种形式只是经济危机爆发的一般可能性,要将这种潜在可能转变为现实的经济危机还需要一定的条件。“危机的这种可能性要发展为现实,还需要有整整一系列的关系,从简单商品流通的观点来看,这些关系还根本不存在”。由此可见,危机成为现实所需的关系是在简单的商品流通扩展为资本流通之后,即货币转换为资本之后。也就是说,经济危机爆发所需的“一系列关系”是伴随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而形成的。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货币的介入使简单的物物交换转变成资本的流通,信用制度的发展加速了资本周转和流通的速度,不可遏止的生产力的发展催生了大规模的生产,这些都为资本家实现追逐剩余价值的冲动和欲望提供了条件。在把握了单个企业资本流通的运行规律之后,马克思从宏观上对全社会资本的流通过程进行分析,将微观的流通中的矛盾扩展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资本流通的普遍矛盾。他认为,社会总资本的循环与周转不过是相互交错的单个资本循环的总和,通过这种单一到总和的扩展过程,局部的危机也就演变成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普遍的经济危机。
(二)危机的根源
通过把经济危机放置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考察,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的危机绝非一种偶然事件,而有着深刻的制度必然性。他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具体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有限的支付能力相对于无限扩大的生产规模之间的矛盾;二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资本主义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马克思指出,“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这表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危机是一种相对的危机,是一种有限支付能力相对无限扩张生产的危机,即生产相对剩余的危机。它还揭示出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与劳动间的根本对立。一方面,作为资本人格化代表的资本家,为了追求最大限度的剩余价值,会不断增加资本积累扩大生产,并通过提高资本有机构成的方式压低工人工资。另一方面,作为消费者的工人创造了包括劳动力价值、剩余价值在内的价值,但得到的仅仅是劳动力价值这一部分。从全社会来看,工人只得到相当于“需要的平均水平”的工资,资本家却不断进行扩大的生产,两者间的不匹配毫无疑问地形成了供大于求的宏观经济状况。所以,在资本主义中,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矛盾激化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且这种相对过剩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在的危机而非狭小范围内由于个体消费受限引发的经济危机。
(三)危机的周期性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根植于资本主义所特有和固有的各种矛盾,当这些不可调和矛盾间的冲突达到一个极值时,经济危机就爆发了。经济危机给紧张的矛盾一个舒缓的机会,使长期积累的矛盾压力得以舒缓,也使资本主义经济暂时恢复正常。但经济危机只是对资本主义矛盾的暂时缓解,其并没有消除或触动危机爆发的社会制度,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危机爆发的可能性、现实条件和根源依然存在。由此看来,危机不过是一种缓冲剂,当缓冲效果过去之后矛盾依旧会尖锐化,到那时新的危机又会出现。经济危机的根源不消除,危机和矛盾就只能处于一个死循环当中。经济危机的周期性在资本主义再生产过程中亦有所体现,整个经济发展而言会经历为以危机为起点的萧条、复苏和高涨四个阶段。马克思认为危机阶段是经济周期的决定性阶段,“它既是上个周期的终点,又是下个周期的起点”。
独立资本家作为整个资本主义生产的重要参与成员,其自身的生产决策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经济危机的发生,其中最主要的一点就是对固定资本安排。经济危机爆发于矛盾最尖锐的时刻,这个时刻往往是经济繁荣的时候,面对危机资本家不得不缩小生产;经济萧条时期固定资产价格相对较低,因此会以较低的成本进行固定资本的更新;当经济开始复苏时为获取更多的利润其又会更新固定资产;这种投资的冲动在繁荣时期会得到进一步加强。单一资本家更新固定资产除了利于恢复生产,还会提高资本构成加速资本积累,为下一次更新产生新的需求。所以,“虽然资本投入的时期是极不相同和极不一致的,但危机总是大规模投资的起点。因此,就整个社会考察,危机又或多或少地是下一个周转周期的新的物质基础”。
(四)危机的世界性
资本的逐利性决定了资本将突破一切阻碍无限制地追求剩余价值,它一方面会冲破自身现有规模的限制,不断地扩张膨胀;另一方面,资本会冲破所在环境的局限,寻找新的土壤。随着资本在国内的发展,国内资本规模和市场都变得越加狭小,甚至成为其发展的障碍。于是,在剩余价值的驱动下资本开始突破国家的限制走上国际舞台。马克思认为,“资本一方面具有创造越来越多剩余劳动的趋势,同样,它也具有创造越来越多交换地点的补充趋势;……从本质上来说,就推广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或与资本相适应的生产方式。创造世界市场的趋势已经直接包含在资本的概念本身中”。正如马克思所言,资本为自身的发展开辟国际市场,是资本自身发展的必然结果。世界资本市场的形成,使得资本的生产和流通以及他们的每一主要因素都具有世界性,经济关系的一切矛盾也就在世界范围内展开来。根据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经济危机本质的阐述,不难发现经济危机只是资本主义一切矛盾扩展开来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其所固有的各种矛盾综合作用的一种结果,是其经济关系中所有矛盾的暂时缓和的一种强制平衡,将这些特征放置于一个更大范围来看正是世界市场危机。由此看来,世界资本市场的形成既为资本追求剩余价值提供了舞台,也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推向了更高阶段和更广范围。当世界经济关系中的各种矛盾激化时,就以全球性的经济危机集中暴露出来。
(五)危机的结果
通过对资本主义全面的分析,马克思认为它所特有的各种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后果的复杂性。随着矛盾的逐步激化会促使“暴力”的方式来消解冲突,危机的爆发导致劳动被暂时中断、资本被部分消灭,采用这种强制的“暴力”的方式迫使资本回复到合理水平。雇佣劳动者作为以出卖自己劳动力获取劳动力价值的经济活动参与者,受到的冲击是最直接的,他们将丧失收入来源或者收入锐减,只要危机不散去、其处境只会日益恶化。第二个受到冲击的就是资本,为了保证整个社会水平上的资本继续发挥职能,很大一部分资本会被消灭,甚至单个资本家的资本会全部消灭。当然这种以生产力的巨大浪费和破坏为代价的方式,还是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那就是使资本主义经济中已经尖锐的矛盾得以缓和,已经失去的平衡得以恢复。但是马克思指出,这种解决只是暂时性的,它预示着下一次更猛烈的危机的开始。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如果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存在的制度基础不能消灭,那么它就会不断地周期性地出现。故而,要解决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离不开资本主义的制度基础,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消灭资本主义制度。
三、凯恩斯危机理论的基本观点
面对上世纪30年代爆发的经济危机,“宏观经济学之父”凯恩斯发表了《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在这本经典著作中,凯恩斯对经济危机产生的原因、作用机制进行了详细论述,这些分析均建立于“有效需求”这一核心思想之上。“所谓有效需求,只是雇主们从决定提供的当前就业量上,所可预期取得的总所得或收益”。“有效”是针对整个社会的总供需能否平衡而言的,“有效需求是总需求上之一点,这一点之所以成为有效,因为如果就业量在该水准,则供给与需求两种情况,恰好使雇主之预期利润成为最大量”。“需求”是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之和,消费需求形成的基础是真实所得,取决于实际就业量;投资需求的基础是资本的未来收益,会影响资本家的生产规模即供给。所以,从就业的角度来看,由总需求的不足引发的危机就会以失业的形式展现。
凯恩斯以有效需求不足为逻辑起点,引入经济行为主体的心理因素,从“心理上的消费倾向”、“心理上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以及“心理上的流动性偏好”间的相互作用解释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在这三个心理因素中,凯恩斯认为“对资本未来收益的预期”即“资本之边际效率”最为重要。原因有两个:其一,“长期利率基于成规,相当稳定,而资本之边际效率则变化多端,非常不稳定,故有效需求很难维持在一个高的水准,足以提供充分就业”;其二,“商业循环之所以可以称为循环,尤其是在时间先后上及期限长短上之所以有规则性,主要是从资本之边际效率之变动上产生的”。
他认为心理因素的作用机制大致如下。首先,经济危机源于资本边际效率的突然崩塌。“预期之基础,非常脆弱……故预期常有骤然而剧烈的变化”,“一个典型的恐慌,其起因往往不是利率上涨,而是资本之边际效率突然崩溃”。经济繁荣的后期,人们表现出对资本未来收益过度乐观,对资本存在过度投资,因此当资本边际效率“骤而奇烈”的崩溃时,流动性偏好增强,利率上涨,投资下降,危机爆发。其次,资本边际效率决定于人们的心理状态,并作用于消费倾向。“决定资本之边际效率者,乃是不受控制、无法管理的市场心理”。通常在这三个心理因素中消费倾向是比较稳定的,但是“若资本之边际效率降得很厉害,则消费倾向也受到不利影响”,以至于出现消费倾向的下降。其次,利率的上升可能会加剧经济危机。利率与资本边际收益率密切相关,影响着人们在资本市场的投资决策。如果利率上升发生在危机之前,那么利率的上升会使人们对未来收益的预期下降,进而导致资本边际收益率的下降和崩溃,爆发危机;如果利率上升发生在危机之后,在流动性偏好和低未来收益预期作用下,人们更不愿意投资资本市场,资本边际效率会加速崩塌。所以“要挽救经济繁荣,其道不在提高利率,而在降低利率,后者也许可使繁荣延长下去”。
四、两种经典经济危机理论的比较分析
(一)马克思与凯恩斯经济危机理论的共同点
1.两种经济危机理论都具有系统性。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从商品经济出发,研究了经济危机的可能性、根源、推动力、周期性以及危机的后果和治理。凯恩斯的危机理论也同样论述了经济危机的根源、周期性以及危机的后果和治理。
2.两种经济危机理论中都非常强调投资在经济波动中的作用。马克思指出,大规模更新固定资本在为扩大生产提供条件的同时,也在为经济危机提供物质基础。凯恩斯则认为,投资会使企业净储蓄增加导致消费下降,从而引起有效需求不足。
3.两种经济危机理论都认为,在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证券市场通过作用于实体经济加速了危机的爆发。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经济条件下,信用制度的存在为虚拟资本积累和现实资本积累的分离提供了条件。当两者之间确实发生脱节时就会产生经济泡沫,当泡沫破灭的时候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也就来临了。凯恩斯则将资本市场作为三大心理因素发挥作用的媒介,消费者是通过利率、资本市场预期收益和流动性偏好在资本市场和消费之间做出选择和平衡的。
(二)马克思与凯恩斯经济危机理论的不同点
1.两者研究方法不同。马克思立足于人类社会发展历程,重点运用唯物辩证法中的矛盾分析法以及抽象分析法,从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流通、交换和消费构成的循环体,系统剖析了生产的社会性和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如何引发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相对于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凯恩斯运用的是唯心主义,他将经济危机的原因归结于人们的心理因素。认为危机源于人们心理上对资本未来的预期的崩溃,这种崩溃又来自于心理因素,并且利率的上升会加速这种崩溃。
2.两者的阶级立场和研究层面不同。与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不同,凯恩斯公开宣称自己是“站在有教养的资产阶级一边的”。正因为两者的阶级立场不同,决定了他们研究的层面不同。马克思从制度的层面去把握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的原因、后果和治理等一系列问题,将对经济危机的整个分析放置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中,而非停留于显现表层。他通过抽象的、辩证的分析,指出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的伴生品,它的消失是以资本主义制度的灭亡为前提的。凯恩斯,作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维护者,认为危机客观存在,并不是资本主义制度带来的,所以凯恩斯的危机理论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对一些表面层次的调整和修正,以此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3.两者研究的领域不同。在探究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时,马克思强调生产、交换、流通、消费中的生产领域,而凯恩斯则注重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均衡即流通领域。当然马克思也有论述商品流通、货币流通和资本流通对经济危机实现的作用,但是他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真正根源在于社会再生产,“危机的一般条件必须用资本主义生产的一般条件来说明”。认为,当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积累已到一定的程度,反映在流通领域当中严重的生产过剩或消费不足时,危机已是势不可免。凯恩斯也承认过剩,但他认为原因不在于社会再生产而在于人们的有效需求不足。虽然有需求,但是没有有支付能力的需求,就无法使生产出来的商品销售出去,完成流通。虽然凯恩斯提出从分析经济危机的新视角,但遗憾的是他对有效需求不足的分析没有去触及资本主义制度,不过是在现有资本主义制度框架下进行的表层分析。
4.两者对待危机的处理方式不同。研究立场、研究层面、研究领域和研究方法的不同,使得马克思和凯恩斯对危机的解决方式上产生了截然不同的观点。马克思的研究表明,在资本主义制度条件下,社会的无政府状态与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组织性、资本追求最大剩余价值与劳动者只能获取劳动价值、生产的不断扩大与有限的消费能力、信用推动下的虚拟资本积累和现实资本的脱节等一系列的对抗关系只能通过危机的方式获得暂时的缓和。矛盾对抗的结果必然只能是生产力破坏所换来的暂时的平静,矛盾进一步运动所带来的也只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这意味着,只有用社会主义生产方式代替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才能从根本上消灭危机。
凯恩斯依据有效需求不足理论,提出了以国家干预为核心的经济危机治理政策。他认为,要解决有效需求不足就应该利用国家的力量来进行需求管理。其政策手段有财政政策(包含财政支出和政府税收)和货币政策(由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和再贴现率三个工具组成),并以财政政策为主导,货币政策为辅助。具体来说是通过扩大政府支出、刺激私人投资和消费,利用这两种力量来转变需求为有效需求,克服有效需求不足可能导致的经济危机。必要时还可以辅以以下措施:减免税收增加购买力、采用公开市场操作或其他货币政策影响利率增强对资本市场的信心。
五、小结
综上,我们认为,强调“制度是根本的”、着眼于经济制度深刻层面的马克思危机理论,与强调“运行是重要的”、致力于经济运行层面的凯恩斯经济危机理论,实际上从不同角度启发我们以马克思危机理论为基础,有分析地吸收和借鉴凯恩斯危机理论的合理成分,尝试构建起一个全面的、综合的、包括经济制度层面和经济运行层面的经济危机的理论分析和解释框架,从而为我们扩展研究、充分解释当代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危机现象,提供了两种理论资源和基础。
[参考文献]
[1]胡代光,魏埙等,当代西方学者对马克思《资本论》的研究[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0,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1972,133,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1982,548,
[4]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241,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416,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391,
国际金融与经济危机的原因
我国经济学界在研究和探索本次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原因方面取得了一些新的进展。不过对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的原因见解不一。有的学者重在研究和探索危机的制度性原因;有的学者既研究制度性原因,也研究非制度性原因;还有的学者在研究和论述体制层等方面的原因。
不少学者探究了导致金融危机发生的制度层面的原因。部分学者认为,当前的国际金融和经济危机虽然呈现出与以往危机不同的特点,但从根本上来说,这次危机并未超出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判断和分析。资本主义内在矛盾是形成危机的深层次原因,而金融资本贪婪和逐利性则是引发危机的直接原因。另有部分学者认为,本次国际金融危机和经济危机,是随着新自由主义的兴起和泛滥一步一步发展的结果,其实质就是由新自由主义私有化的发展所必然产生的生产过剩,而且是跨国移动生产过剩。还有部分学者认为,每一次危机的具体形式各不相同,但危机的根源却是一样的,即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内在矛盾的产物。新自由主义确实是当前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它使得危机更加深了,但新自由主义不是危机的根源,抛弃新自由主义不能解决危机问题。
有的学者既从制度方面又从经济运行体制等方面论述本次危机的原因。部分学者认为,虽然经济因素确实在金融危机的发生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但诸如政治、制度和监管等非经济因素同样是非常重要而不能忽略的。另有部分学者认为,信息机制在金融危机中的作用十分重要。简单易于理解的金融工具更有利于信息传递和金融稳定,而过于复杂的金融创新则可能在投资者之间形成新的信息不完全,导致投资者的风险识别状态发生系统性改变,最终诱发金融危机。还有部分学者认为,导致经济周期和危机的直接变量是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劳动者收入的增长速度跟不上资本积累的速度消费需求降低利润率下降投资剧降经济危机。
有的学者从经济周期、收入分配视角等其他视角对本次危机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部分学者认为,本次危机是资本主义发达阶段虚拟经济周期运动的内生产物,深层原因在于强势美元格局形成过度消费和虚拟资本膨胀间相互加强的循环,导致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过度偏离。而美国经济危机最终转化为世界经济危机,则是因为各主要国家之间的经济周期出现了高度的同步性,是它们之间相互叠加共振的结果。另有部分学者认为,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根源于美国经济中软预算约束现象的普遍存在。美国金融危机的生成和传导机制可以描述为:软预算约束道德风险金融创新激励金融创新过度信贷膨胀大量呆坏账加剧金融脆弱性利率提高和房价下跌时的风险集聚金融危机。还有部分学者从收入分配的视角对本次危机的原因进行了分析。他们认为,第三波全球化深刻地影响了全球收入分配的格局。在各国之间与各个国家内部,收入的不平等程度在加深。发达国家收入不平等导致了宏观经济的金融化和消费者的债务积累。而新兴工业化国家收入不平等程度的加大压制了国内需求。这些国家或主动或被动地间接地为发达国家的消费者提供债务融资。这种局面本质上就是一种无法持续的全球化。伴随着美国等发达国家房地产泡沫的破灭,美国次贷危机传导到全世界,演变成全球金融危机。
后危机时代国际经济环境变化总体分析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国际金融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国际经济环境出现了一系列新的变化。学者们对此进行了深入的讨论。
部分学者认为,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缺乏强劲动力。美国和欧洲处于金融危机后的缓慢复苏阶段;其复苏到危机前的快速发展轨道可能性较小。在国际贸易环境方面,发达经济体增长放缓将极大压缩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对外贸易空间。贸易保护主义正在抬头,低碳经济可能成为发达经济体新型贸易壁垒。
部分学者认为,金融危机将促进国际力量格局发生重大变化,新兴经济体成为全球化的重要驱动力;新兴大国经济群体崛起,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而中国经济迅速崛起,是引发世界经济增长态势、国际力量格局变迁、国际经济关系调整,以及全球治理架构形成的关键因素。
另有部分学者认为,现有的以美国为主导的全球经济体系特别是国际金融体系,与世界经济发展形势不相适应,并且无力应对全球范围的金融危机。对此,国际社会共同要求改革金融体系,建立新的经济秩序。
还有部分学者指出了后危机时代的另一些新特点,一是新自由主义的思想与改革方案逐渐式微,经济稳定和收入公平分配会得到更多的重视。二是大政府取代大市场,在经济治理上再次占上风,但美国市场经济模式难以发生实质性变化。三是世界经济增长模式面临调整,全球经济失衡将有所缓解。四是经济全球化将继续深入发展,产业调整转移将出现新变化。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和欧元区主权债务危机问题
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有的学者探讨了现有国际货币体系的缺陷,并指出了未来国际货币体系改革的方向。
部分学者认为,现行国际货币体系的最根本属性在于无约束的纯信用本位货币特质,当前全球经济失衡问题正是在这种信用货币本位下的储备国道德风险作用集中表现。另有部分学者认为,金融危机后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可能有两种方向:一是各国通力合作创造出超主权的国际货币;二是欧元和人民币不断崛起,与美元形成三足鼎立的多基准货币的新国际货币体系,而第二种的可能性更大。还有部分学者认为,国际货币体系的核心问题是本位货币的选择,一个公平而有效的国际货币体系应该摆脱对单一主权货币的过度依赖,由所有参与国共同管理。
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后,经济危机就如影随形而且是周期性的爆发。从危机发生的时间上可以把他们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发生在20世纪之前,这段时期内爆发的经济危机在国与国之间不具有或很少具有联动性,因此,这些危机不具有世界性危机或区域性危机的意义;另一类是发生在20世纪之后,从20世纪至今所爆发的几乎每一次经济危机都波及了其他的国家和地区,这些危机都具有世界性危机或区域性危机的意义。而从经济危机爆发后各国政府为应对危机所采取的政策措施上看,也可以把他们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发生在1929年经济危机之前,这段时期资本主义各国信奉的是自由主义,政府对于经济的运行不进行干预;另一类是发生在1929年经济危机之后,尤其是凯恩斯的《通论》问世之后,各国政府对经济运行采取宏观干预措施,以保证经济的增长。
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命运的论断一直让资本主义国家感到恐慌,资本主义学者也意识到正如马克思所论证的那样每次经济危机的爆发都加剧了资本主义的社会矛盾,但是,对于如何解决经济危机他们却一直束手无策。凯恩斯《通论》的出版及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争经历对其理论的验证,使资本主义学者认为他们找到了解决经济危机的良方,二战之后,资本主义各国政府将凯恩斯主义正统化,采用其理论政策对经济进行干预以保持经济的发展。相比于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体系几近崩溃的情况,可以说至今凯恩斯主义经济政策的运行还算良好。但是,当我们看到资本主义经济高速增长表面下的实质时,就会发现凯恩斯主义的经济政策只不过是采用军事经济和债务经济这两种新的形式来缓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在军事经济方面,从二战结束至今美国政府每年都要为现在和将来的战争及潜在的战争支付庞大的开支,若考虑乘数效应,这些军费开支会对经济产生更大的影响。在负债经济方面,凯恩斯认为由于挤兑效应,依靠借债来融资的政府支出对总需求的刺激会更有效,因此,二战结束后美国经济的改善很大部分是建立在大量的持续增加的债务上的。为了刺激总需求,不仅提高政府的债务,而且提高消费者的负债水平。资本家通过大量广告宣传和消费者信贷有效刺激了需求,美国消费者家庭负债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在1974年就达到了93%。政府和消费者信贷消费的增加有效刺激了总需求,为了满足这种需求,企业也迅速增加其负债水平。这种迅速增长的债务状况不仅出现在企业之间,也出现在资本主义国家与国家之间。借债机构之间构成的金字塔状的债务关系,使得为支付日益增长的利息债务量必须持续快速增长,这种循环最终造成一个后果:当一个主要债务人无法分期偿还或无法偿还债务时,债务拖欠的连锁反应就形成了。以军事经济和债务经济为基础的经济结构会更加容易引起经济的严重崩溃,甚至会引发世界局势的不稳定。
金融市场的发展为债务经济提供了重要的技术保证,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为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创造出更多的“潜在收入”,使其能够偿还或分期偿还债务,也成为借贷者继续进行借贷的依据。而且,金融市场的完善发展,使世界上各个国家及企业汇入到一个系统里,所谓能够“避险”的金融工具只不过是将个体风险“规避”(实质上是转化)为系统风险,将本不具有同步性的各经济体协同起来使其运行具有一致性。这样,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就以金融市场为纽带连接起来,主要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的波动就会引发世界经济的波动。金融工具的高杠杆性在各经济体同步运行的过程中则起到催化剂的作用,繁荣时加速繁荣,衰退时加速衰退。
次贷危机表面上是由于大量信用违约的次级贷款造成,有人归咎于美联储的连续加息,有人归咎于监管当局的监管疏忽,有人归咎于放贷机构的审核不严,有人归咎于金融衍生工具的高杠杆性,有人归咎于美国公众的消费文化,也有人归罪于美元本位下的全球金融体系的失衡。但究其根本,实质上仍然是美国的消费相对不足。资本主义的生产具有无限扩张的内在冲动,其产能会借助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科技的进步被增长的需求无限的激发出来。借助于增加负债的消费需求是永远无法满足于供给的扩大的,而且当消费者无法借债偿还债务或分期偿还债务时,债务拖欠所引发的连锁反应就造成如下后果:消费者的消费由于过度负债而冻结,企业由于产品无法销售和债务拖欠而出现巨额亏损或破产,大量失业人口的出现及收入的降低进一步降低总需求,这一循环持续的表现就是经济危机。当然,经济危机爆发的表象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种因素交织形成的,比如金融衍生品的高杠杆性、监管层的疏忽、宏观经济政策的失误等等。而且,正是由于这种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使得本次由次贷引发的经济危机的规模和破坏性之大百年不遇。
二、结论
凯恩斯与马克思都认识到爆发经济危机的最主要原因是资产阶级难以找到足够的投资机会来消化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大量储蓄,资本家对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垄断所导致的收入分配的极端不平衡造成了整个社会的不稳定、无理性以及表现为资本主义特征的社会机能混乱。凯恩斯认为可以通过宏观调控进行调节、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等方法刺激需求,解决资本主义生产相对过剩的难题,改善资本主义社会和经济状况。然而,事实上凯恩斯的理论只是延缓了或者以另一种方式加剧了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这是无药可救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决定了生产相对过剩及其引发的经济危机的难题在资本主义社会是永远无法解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