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气温的变化教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教学目标
1.知道熔化现象和凝固现象;
2.知道熔化过程中吸热,凝固过程中放热;
3.知道晶体有一定的熔点,能用来解释简单现象;
4.会查熔点表.
5.通过晶体熔化实验,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
1.引入新课:
方法1:利用教材上的素材。本节教材开头提出的:“黑龙江省漠河镇的最低气温达到过-52.3,在这样冷的地区测气温应该用水银温度计还是酒精温度计”。这个问题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联系了上节讲过的温度计,又可用来导入新课,而且具有实际意义。
方法2:从生活事例引入。热天,从冰柜中拿出的冰,一会变成了水,再过一段时间水干了,变成看不见的水蒸气,跑得无影无踪。由此导入新课。
2.学习新课:
学习新课的过程应当是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使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而且学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达到提高能力目的。
根据本节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水平可采用两种方法:
方法1:启发讲解式。教师边做演示实验、边提出问题、边讲解。在讲台上,组织部分学生做“海波(或冰)的熔化”实验,组织另一部分学生做“松香(或蜂蜡)的熔化”实验。在老师的引导下归纳出“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没有固、液共存状态”。
方法2:科学探究式。在教师的组织下,提出问题,学生猜想和假设,设计实验和进行试验,写出实验报告。得出“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不断吸热,温度不断升高,没有固、液共存状态”。
教学设计方案
【课题】熔化和凝固
【重点、难点分析】晶体的熔化和凝固实验,在熔点(或凝固点)不断地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这个现象不容易做到。要得出正确结论,对实验要求较高,希望按照下面的要去做。对于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分,学生知道从熔化过程表现出的特点区分就可以了。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方法1:承上启下引入。
提出问题:黑龙江省北部一月份的平均气温在-30℃以下,漠河镇的最低气温达到过-52.3℃.在这样冷的地区测气温应该用水银温度计还是用酒精温度计呢?根据什么来选择呢?
我们学习“熔化和凝固”。
方法2:生活事例引入。
水的三态变化学生是知道的,由此提出问题:热天,从冰柜中拿出的病,一会儿变成了水,再过一段时间水干了。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物质在固、液、气之间变化有什么特点呢?
我们学习“熔化与凝固”。
2.学习新课
由于萘对人体有危害,课本已将晶体熔化的实验换用海波。海波在照相器材商店、化工店都容易买到。假如买不到海波而手边又有萘,则务必只由教师来演示,不要让学生接触萘,而教师也要注意实验室通风好些,尽量少吸入萘蒸气。
本节课的实验比较难做,根据学校条件不同可以提供两种方案供参考。
方案一:
如果学校实验仪器较多,可在实验室组织学生进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事前将学生分成若干实验小组(2~3人为一组)。把仪器按教材50页图4-7观察熔化现象的实验装置组装好。
提出问题: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过程中,温度的变化的规律相同吗?
猜想和假设:熔化过程一定要加热,所以物质一定要吸收热量。这时温度可能也是不断上升的。
设计实验和进行实验:研究蜡和海波(硫代硫酸钠)的熔化过程。
(1)教师的爱与责任。一个教师,只有热爱自己的教学工作,热爱自己的学生,具备高度的责任感,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人们常常用园丁、蜡烛、春蚕来比喻教师,其实也正是赞美教师的爱与高度的工作责任感。一个赞许的目光,一个鼓励的眼神,都能打动学生的心,成为他们不断努力学习的动力,学生会感受到教师殷切的期望,体验成功的喜悦,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堂中,从而达成高效的课堂教学。因此教师在课堂上举止得体、文雅谦和、言而有礼、行而有矩,会对教学起正面的推动作用。
(2)教师的文化修养。地理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因为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和语文、历史、政治、化学、音乐、美术、体育等学科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地理教师的知识底蕴一定要深厚,优秀地理教师讲起课来之所以吸引学生,一方面是他们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出众的教学技艺,另一方面是他们博才多学,知识渊博。地理教师的文化修养更主要表现在他们所具有的地理专业和教育教学理论水平上,这是一位地理教师讲好课的基础。
二、利用地图来进行地理教学
地理是一门特殊的学科,常常需要将具有时间和空间因素的复杂事物表示出来。引导学生读图在地理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它可把抽象的内容,如地理事物在空间的分布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直观化、形象化,起到语言文字难以表述的作用。如中央电视台每天播出的天气预报,就是通过地图来说明天气变化的。
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师恰当地选择方法,细心的引导,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使他们产生想象和情感活动,使单调沉闷的课堂气氛生动活泼,进而收到良好的效果,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
(1)地图的重要性。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更是获取地理知识、进行地理教学必不可少的工具。
气候是一个难以理解而又很重要的知识点,离开了气候图讲气候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指导学生读气候图的就显得格外重要。
要了解非洲的气候特点,可阅读该洲的气温分布图、降水量分布图、气候类型图等,那么我们怎样来阅读气候图呢?
读气温分布图,关键是“看”,看读数、看疏密、看延伸方向。
如非洲1月、7月平均气温图,图中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在20℃以上,说明气温高,而等温线稀疏,说明气温变化小,得出非洲普遍暖热的结论,对应非洲“阿非利加”的原意“阳光灼热”,因此非洲被称为“热带大陆”。
(2)紧密结合地图进行地理教学,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的意识和习惯。在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运用地图的习惯、使用地图的技能,这样不但能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刚才讲到的非洲气温高,那原因是什么呢?
教师可引导学生再看非洲气温图,找出图中的赤道、北回归线和南回归线,得出因为赤道横穿非洲中部,非洲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间的热带,因此普遍暖热。
这样,学生自己从图中分析归纳出结论,知道用图的重要性,比死记硬背好多了,也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只要教师经常运用地图进行教学,引导学生从图中提取有用的信息进行对比、分析,学生也认真运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就可以养成运用地图的好习惯。
再如,非洲还被称为“干旱大陆”,为什么有这样的别称呢?
在非洲年降水量图中,教会学生阅读降水量分布图,注意等降水量线的数值大小、分布和走向。南北回归线两侧的热带沙漠地区降水少,年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下,在非洲,由于气温高,蒸发作用强,年降水量在500毫米以下的地区就相当干旱,从而让学生得出非洲干旱面积大的结论,知道非洲是世界上干旱面积最大的一个洲。
(3)在教学中怎样引导学生用图。明确并掌握地图的三要素,即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从而学会辨别图上的方向,知道地图的范围大小,查找所需要的地理信息。
(4)关注学生用图的技能。按照“读图名——确定图中地理事物的位置、范围——获取分布规律或地理成因”的顺序进行辅导,读取图中的各种数据,分解或化简复杂地图,揭示地图本身的内容。
对学生进行读图训练,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读图能力的提高取决于平常的训练,特别是图文对照、以图析文、以文解图的训练,从而把握地理事物的特征、变化和发展。
(5)培养学生用图的能力。地理教学中,我们不能为了用图而用图,而是应该把培养学生运用地图解决地理问题或实际问题放在首位,经过图文结合的反复训练,使学生形成图文统一的、系统的、完整的、巩固的地理知识。
地图作为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地理学中一切语言、文字或思维意识的简化和替代者。课堂教学效果的好坏,与教师运用地图的方法方式直接相关。正确用图,可以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脑、手、眼、口齐头并进,这样的记忆才是深刻的、强烈的。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正确用图,充分发挥地图在地理教学中的作用。
地理课如同其他课一样,不能完全受教案的束缚,更不能照本宣科,要从课堂实际出发,灵活运用教案。在一堂课规定的时间内,要把教师对教学规律的体现、对教学原则的贯彻、对教学方法的运用、对地理教材的理解、对地理知识的传授、对学生的智能培养及思想的品德教育等都融为一体,完整的表现出来,这是需要高度的艺术技巧的,需要经过教学实践的磨练。
三、课堂教学技能要有创新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改变教学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而要实现这些教学方式的改革,教师必须创新课堂教学技能,在班级授课的前提下,学会组织学生分组学习;要在传承知识的前提下,学会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要在运用传统手段的前提下,学会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构建多彩课堂。
(1)合作技能—使分组学习更有效。歌德说:不管努力的目标是什么,不管他干什么,他单枪匹马总是没有力量的,合群永远是一切善良思想的人的最高需要。小组合作学习既是一种新的教学组织形式,又是一种新的学生学习方式。小组学习有利于创设合作交流的情境,培养学生自主参与与合作精神;能有效地提高学生人际交往的能力,促进学生社会化发展的进程。但要注意的是活动不能只是追求表面热闹,重形式,轻实质,忽视学习效益。
(2)探究技能—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新课程标准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主阵地。探究性学习是指教师运用探究技能让学生通过主动探究,相对独立地进行科学发现或创造,包括由此而获得科学活动的实际体验和经验。探究学习突出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使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和反复初中获得一定的科学知识与技能,逐步培养一定的探究和创新能力。我国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即大力提倡探究学习方法。
(3)多媒体使用技能—构建信息技术下的多彩课堂。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和信息技术的日益发展,课堂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已经越来越普遍。运用多媒体计算机技术于课堂教学之中,能充分体现直观性教学原则,有利于化抽象为具体,满足学生的感官需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在教学中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气氛,充实和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并能使学生注意力更为集中,从而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关键词] 数学教学;课堂气氛;优化调控
调节教师的心理状态,奠定良好的课堂气氛
教师的心理状态对整个课堂气氛起关键作用,只有教师认识数学及所教内容的意义、热爱自己所从事的数学教学和数学工作,才会对学生的教学工作充满热情. “课堂气氛主要是教师行为的产物. ”教师的心理状态是教师自身心理素质的反映,也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体现. 要保持教学时最佳的心理状态,教师不应受自己的情绪变化而在教学中出现对工作的厌倦或不满. 若教师在教学中绷着脸孔、不苟言笑,那教室气氛势必趋于紧张、严肃,会使学生不敢表达自己的想法,从而造成课堂气氛僵化. 所以教师在上课前应认真调节心理状态,使自己的心理状态达到最佳.
首先,课前准备要充分. 课前应认真、仔细地做好准备工作,教学各主要环节能历历在目,做到教学过程清新、结构合理、方法恰当、内容适度.
其次,教学要投入. 教师一旦走上讲台,就要纯净无杂念,快速进入角色,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用教学激情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教学艺术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精心设计教学,创设良好课堂气氛
对于良好课堂气氛的产生来说,教师对教学的设计也是一个重要环节. 在教案中通过教学过程的合理安排、精心设计、巧妙铺垫营造出来的课堂气氛显然要比没经过安排设计的教学过程效果好得多.
由此可见,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教学方案的设计,而对教学要求、教学目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的把握则应为教师必备. 另外,了解新旧知识的联结,对应教什么和该怎样教都了如指掌,从而设计的合理教学过程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重视情境创设,优化课堂气氛
数学是高度抽象的,数学对象并非现实存在,而是逻辑建构的产物,所以在数学学习中有时要创造一定的情境.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重视情境的创设,能根据教材的特点选择一定的内容编成问题,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迫切要求下学习.
如在“7.6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教学(新苏教版八年级《数学》下)的教学中,我们可以设置如下有趣的问题情境:某种杜鹃花适宜生长在平均气温为17℃~20℃的山区,已知这一地区的海拔每上升100 m,气温就会下降0.6℃,现测出山脚下的平均气温是23℃,请估计适宜种植这种杜鹃花的山坡的高度.
在提出“杜鹃花种植问题”后,可以提出以下问题:
问题1?摇 我们可以用什么式子表达这个问题?
在得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后,还可提出问题2.
问题2?摇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有何异同?
我们通过上述问题可以引出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概念,也能激发学生求解这个问题的兴趣,课堂气氛会比较活跃.
在课堂教学中设置有趣的问题情境能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同时,教师语言的表达方式也是调节课堂气氛的剂,幽默、简练、具有艺术表达力的语言能使数学中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有助于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且语言张弛的表达效果能使处于紧张状态的学生得到放松,会避免课堂上因紧张带来的疲劳,有利于保持学生的最佳学习状态,从而有效调节课堂气氛.
充分挖掘学生潜力,培养学生自信心
每个人都渴望有所成就、受人关注和重视、自身价值得到实现. 这种思想在学生身上便体现为希望自己的一些成功能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落实到自己身上便是掌握一点一滴的知识. 学生一旦证实了自己的成功,会由此产生成功感,进而信心大增、兴趣盎然,情不自禁地想更上一层楼. 所以,对于不同程度的学生,课堂上应给予不同程度的问题让其回答,当他们有一丁点进步也及时给予鼓励,让他们觉得只要自己跟着老师学,就能学好,从而树立起学好数学的心理优势. 一旦学生有了这种心理优势,课堂上就会敢于积极发言,课堂气氛也会变得更加活跃.
利用多媒体教学,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有的数学知识比较抽象,特别是几何,需要较强的空间想象能力,教学中教师如能灵活运用电教媒体,特别是一些专用的数学软件(如几何画板等),就能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和空间想象能力,把教学内容变抽象为直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课堂气氛也会自然而然地活跃起来,从而相应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在进行“圆周角”的教学时,我们可借助几何画板直观地进行圆周角概念的辨析:判断下列各图形中的角是不是圆周角,并说明理由(我们可利用几何画板动态地展示这个问题).
把微笑带进课堂,以情感情
世界着名教育学家布鲁纳认为:“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得过程的主动参与者。”地理案例来源于现实实际,需要学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及经验剖析案例,把握案例的关键,创造性地评价案例,通过案例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深化理论学习,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达到学以致用。案例教学充分体现了新课改教学中的特点,是现代教育的精髓。我国实行教学改革以来,本人在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深刻认识到,案例教学在地理教学中,将有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多年的教学实践,使自己形成了一套传统的教学习惯,为适应新的教学改革,我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对于新进初中的学生,地理是一门新课,特别是地理学习中,要求学生有较强的空间想象力,学生普遍认为,地理是一门最难学的科目。我认真总结思考,思索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首先,为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场景和活跃的课堂气氛,我刻苦钻研,不断提高自己知识广度和深度,提高自己课堂艺术教学效果;其次,如何解决重点和难点问题,对于许多复杂的问题能否用较简单的方法去解决。学生有了兴趣才会去认真学习,学通了才会有兴趣,这样,才能使教和学双方都能保持较高的热情。
案例1:读等高线地形图,如何用简单的方法判读地形类型
初一地理中,等高线和等高线地形图是这一章的重点和难点,在各种考试中,出现频率都很高。读等高线地形图,在判别山峰、鞍部、山谷、山脊和陡崖五种地形类型中,学生最难判别的是山谷和山脊。对于山峰、鞍部和陡崖的判断,同学们一般都能较快地掌握;但对于山谷和山脊,大部分同学无从下手,还有部分同学容易把山谷和山脊搞混淆。教参一般要求半个课时学习时间,在最初的教学中,我基本上用了大半个学时,甚至又用晚修时间,通过练习讲解作进一步的复习,但同学们还是一知半解。有段时间,我简直是一筹莫展。
如何解决这一难题?我设计了多种教学方法。我在用分析法教学中,根据等高线的定义和特点,判断出地形的形状,然后确定哪是山谷,哪是山脊,但学生很难把理论转化成抽象思维。有的同学看起来好像已经懂了,但一到实际运用的时候又糊涂了,反反复复。那时,我真正感受到从来都没有过的困惑!
后来,我又在教学课件上下了很大的功夫,并在教学方法上作了很大的改进。我在网上下载了很多等高线地形图方面的资料,把它们进行综合,又根据我自己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在课堂上,我充分利用多媒体工具,并从不同角度展示等高线的变化情况,山谷、山脊的特征;另一方面,让学生分组讨论,由学生自己来分析总结,得出结论。课堂效果显着,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我总觉得这种教学方法,事倍功半,效果总觉不佳。
在学习到第三章天气与气候的第二节世界气温分布中,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不同,夏季,同纬度的陆地比海洋的气温要高;冬季,同纬度的陆地比海洋的气温要低。定义同学们都记熟了,但实际运用中就出现了问题。有一个练习,根据等温线的海陆分布判断是夏季还是冬季,在做练习时发现,大多数同学都不会判断,我发现这个问题又和判断山谷和山脊一样,我和同学们又都走进了深渊。我深入研究,一次,在为一个学生解答问题的时候,我突发奇思妙想!我记得那是一本参考书中的提示,根据等温线的变化特点和同纬度海陆气温差异,判断出季节。参考书中说:在同纬度的陆地,“高低则高”,这里的第一个“高”是指等温线弯曲部分指向高纬度,后面的一个“高”是指温值高,第二个“低”字是指等温线弯曲弯部分指向等温线值较小的方向,由此判断出陆地气温较同纬度的海洋气温要高,所以是夏季。反之,为冬季。这其中的文字表达虽然简单,但内容很复杂,又是纬度,又是等温线值,还有海陆气温的高低,很容易让同学们搞糊涂。我想:如何把内容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让同学们既容易记、又容易懂?通过分析、思考、总结和归纳,我又进行去粗取精,终于找到了其中的规律,并达到文字和内容都能统一。“凸高则低,凸低则高”——就像数学公式一样,能够非常简单地解决以上复杂的问题,即在陆地部分,等温线弯曲部分如向气温高的方向凸出,“凸高则低”,由此说明,陆地气温较同纬度的海洋气温低,就可以判断是冬季。反之,则为夏季。这里的“高”和“低”都是表示等温线值的大小。这样,同学们容易记,也容易理解,再也不会出现混淆了。
在判断山谷和山脊的时候,同样运用这个规律,复杂的问题迎刃而解。“凸高则低”运用在等高线地形图中,“高”和“低”都是表示等高线值的大小。“高”则为脊,“低”则为谷。运用这个方法,分析海陆等温线分布和在等高线地形图中判断“山谷”和“山脊”,解决问题的成功率达到百分之百,学生能在较短的时间,准确解决这二类问题,大大激发了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这一规律的运用,为课堂教学添加了光彩。
二个原本是非常复杂和困难的问题,通过一个简捷的方法得到了解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极大的提高。通过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我感到,一个好的教学方法,会给课堂教学带来生机,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现代教育,给我们每一个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必须刻苦钻研教材,深入探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发现,找到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我们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让我们的教学课堂更放光彩,星光灿烂。
案例2:现代课堂教学中,学生是主演,教师是导演。
我在带第一届初二的时候,讲第四章第二节《中国的铁路运输》时,通常我是将课本的插图制作成彩色的投影片,将全国的铁路干线按方向分成几大组,然后我指着彩色投影片,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虽然我也竭力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却还是陷在传统的“打乒乓”式的教学模式中,围绕课本的主要内容我不断地打(提)出问题给学生,学生又不停地打回来(回答)。当时我感觉课堂气氛很活跃,看起来也是采用了启发式,学生围绕着我设计的若干问题基本上都回答出了我预想的答案。但上完课后,我不禁感到疑惑,这样是否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的教学是否是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呢?
随着新的课改理论的不断学习和深入,我的思想和观念也随之在发生着翻天覆地地变化,回头看看,总觉得这本是一节极好地让学生自 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课,但总是还有太多的遗憾。为此,我又仔细地研究了《地理课程标准》,并在参考了其他资料的基础上,对这节课重新进行了设计,经过再次实践,课后我有了更多的感受。
这次备课的过程中,我改变了上次那种对教学重、难点的每个环节加以细致、具体安排的作法,没有事先设计好师生对话、设计好学生应怎样答,而是放手给学生,在尊重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对教材进行了处理。首先我将课文中的全国主要的铁路干线按方向变为四个研究性课题:东西走向的铁路干线;南北走向的铁路干线;东北地区的铁路干线;西南地区的铁路干线;在上课前一星期布置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结成四组,选定课题,选出主持人。确定研究目标、设计研究方案、收集整理资料、制作相关的图片、学具等都由学生自己进行。而且让学生特别去注意那些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搜集与其有关的旅游信息,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去设计最合理的旅游路线。在这个过程中,我主要是提供尽可能地指导和帮助。学生们表现出极大的热情,很多同学课间或中午来找我询问相关的问题,绝大部分由他们自己去查阅,我也帮他们上网下载了一些资料。学生的兴趣超乎我的想象,使我更有了进行这次实验的信心。在这次备课的过程中我没有用细节设计来实现教学目标,而是围绕教学目标理清了思路框架。可以说,我是带着和学生同样的兴奋和期待走进课堂的。虽然是第二次上这节课,但学生们的热情更高于上次,每个探究小组都跃跃欲试,迫不及待地想展示自己了。
在导入新课时,我充分抓住“旅游”这个热门话题,“同学们,今天我们组织一次到全国各地的旅游活动,交通工具是火车,我们怎样来选择旅游路线呢?请各小组的导游员来为我们导游。”在我简洁地导入新课之后,首先给学生大约10分种的时间,让各个小组的成员之间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补充,最后达成共识。然后让各个小组派出自己的代表做导游员,创设一种旅游情景。在我的启发和鼓励下,落落大方的导游员出场了。她用优美的语言将本组同学的发言有序地组织起来,同学们收集的资料还真丰富,有许多的全国着名的旅游景点和名胜古迹,导游员引领大家去观赏名胜,有时还用多媒体播放与之有关的风光图片,学生们兴趣盎然,在旅游的过程中学会了铁路干线的名称和起止点,创设课堂情景,在玩中学,掌握了课本中的重点和难点,我也因势利导,发动全班同学参与讨论,原本上次授课时感觉较难处理的难点迎刃而解了。第一组的精彩展示赢得了同学们的掌声,也更激起了其他小组的斗志,他们的表现更为出色。第二组的同学在第一组同学的基础上,又补充了有关铁路系统时间和车次的常识性的问题,而且有三个同学分角色扮演北京和上海两个城市及火车,象表演课本剧似的,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使所学的知识更具有实际性,更贴近生活。比上次授课采用的让学生起来读一读的效果要好得多。第三组的导游员还带领同学们做了个“旅游竟猜”的游戏,以引导大家思考并区别铁路干线。第四组的导游员还利用“五一”长假我来为你服务等课堂灵活的方式来参与。最后我又出示了一幅全国铁路干线图,让同学们积极参与,有的到屏幕前去指铁路线的位置,有的根据我的提示选择合理的铁路线等。检测阶段我布置的题目是让学生自己动手画一幅全国主要的铁路干线,而且让学生自己起来谈一谈本节课的收获等。由于前一阶段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检测的效果非常的理想,而且他们的动手能力,动口能力,动脑能力,观察能力等都得到了非常大的提高。由此看来他们自身的体验是无法替代的,也是最珍贵的。作为教师的我也从体现教师权威的讲台上走到学生中间,和他们一起探讨与交流,学生不再仅仅是学习者、欣赏者、模仿者,而且与老师共同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成为讲授者、表演者和创造者。
【关键词】 高职教育 经济数学 教学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目前已经占据了中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在构建我国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中,高职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而《经济数学》作为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的一门公共基础必修课,为了在培养高素质的财经人才中发挥其作用,就必须提高认识,全面改革,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对生产管理第一线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1 准确定位是前提
《经济数学》简言之就是适应经济、管理类专业的高等数学。它是以经济案例为载体,强调逻辑性和应用性,培养学生的数理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一门通识课程。《经济数学》的作用分为显性和隐性两个方面。显性的作用是为后续课程如《经济学基础》、《财务管理》、《企业经营管理》、《管理会计》、《统计学基础》等提供“必需、够用”的基础知识,因此它是一门工具课;而隐性的作用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如观察与猜想能力,分析与综合能力,分类与比较能力,归纳与演绎能力,抽象与概括能力等。通过长期数学思想的熏陶,潜在地传达数学理性至上的价值导向,使学生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勇于探索,积极向上的意志品质,这些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情感态度一旦形成,学生将受益终生。因此《经济数学》又是一门文化素质课。总之,在高职院校财经类专业开设《经济数学》,不仅是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奠定理论基础,而且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它对培养学生的思想文化素质,提升学生的从业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2 优化教学内容是关键
教学改革的成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学内容的改革力度。笔者认为,《经济数学》教学内容的改革应该遵循的基本原则是:面向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形式,体现《经济数学》的现实意义;以学生发展为本,充分考虑高职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为他们搭建终身学习“立交桥”;将数学与专业融合,强化经济应用,在内容“必需、够用”的基础上,构建与实际应用紧密结合的经济数学知识体系。遵循以上原则,我们在《经济数学》教学内容改革方面做了一些尝试。首先,由数学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共同探究数学教学内容与专业教学内容的衔接点与延伸面,并进行学情分析和就业分析,在此基础上,所有的教学内容尽量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或与专业相关的经济实例为背景展开,然后从案例的分析处理中引出数学概念,最后再将数学知识和方法应用到案例中去。对数学基本知识详细介绍其实际背景,穿插数学史,阐明知识的来龙去脉,强调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渗透,淡化系统的理论推导和繁琐的运算,突出理论方法的运用和相应数学模型的介绍。例如,我们在函数、极限与连续一章中,介绍了需求与供给函数、总成本函数、总收益函数、总利润函数、库存管理总费用函数等常用的经济函数;讨论了用水用电、医疗保险、网络通讯和义务纳税等问题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在金融实务等专业还进行了单利模型、复利模型以及连续复利的探讨。让学生在《经济数学》中随处可见数学来源于生活,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为现实需求服务的案例。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习惯和应用意识,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和职业素养。
3 改进教学方法是保障
面对同样的教学大纲、教材和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所产生的效果可能是截然不同的。①必须从根本上转变课堂教学以“教”为中心的观念,要充分了解教学对象,始终将学生放在首位,以“学”为中心。②必须突出“启发式”教学,彻底改变传统的“注入式”的课堂教学方法。否则,就会导致教师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教室里昏昏入睡的局面,一堂课下来学生所获甚少,最多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数学所特有的逻辑思维根本得不到体现。③必须深入浅出,化繁为简,将高等数学抽象、复杂的思想方法直观化、简单化,让高职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例如,在函数连续性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感知连续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普遍现象,并且理解掌握它的数学定义,可以先让学生做一个“小实验”,即眨一下眼睛,在眨眼睛这段时间里去感受气温的变化。再请他们思考在很短的时间内,气温为何没有变化?类似的现象还有哪些?怎样用数学式子来精确表达这些现象?这样学生便可顺理成章的理解和掌握函数连续性的概念。又如,在函数的可导性教学中,可以先告诉学生从图像上看可导的函数是光滑的曲线,曲线上“摸起来刺手”的地方就是不可导的点,然后让学生自己找身边不可导的点。这时学生显得特别兴奋,有的甚至指到自己脸上的青春痘……。通过这些简单、直观的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好玩”,既帮助学生理解掌握了数学知识,又提高了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④采用案例教学,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例如,函数弹性的教学,我们先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市场调查,摸清价格变动对服装和大米的销售量的影响谁大谁小的问题。学生调查发现,服装价格变动对其销售量的影响较大,而大米价格变动对其销售量的影响较小,从而知道了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受价格变动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那么如何才能准确反映商品的需求量对其价格变动的敏感程度呢?于是引出弹性函数的概念,并阐明其数学意义。紧接着将这一数学概念运用到经济上,得出需求弹性及其经济意义,并给出关于服装和大米的实例,让学生计算需求弹性并说明经济意义,从而领悟到需求弹性可以反映出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不同……。进一步让学生扮演服装经销商和大米经销商,讨论各自的商品是降价还是涨价划算的问题,从而得出营销策略。这样一堂课下来,既培养了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又使学生有成就感,自信心也随之增强。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有意识的尝试不同的教学方法,将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使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达到先想学,继而会学的境界。
4 更新教学手段是趋势
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出现和发展,带来了教学手段的革命,《经济数学》的教学也不意外。近年来,我们将单纯的“黑板+粉笔”的传统教学手段用PPT电子教案,数学CAI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取而代之,课堂上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多感官刺激,增强了教学的直观性和可重复性,增加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时效性。虽然《经济数学》总课时有较大幅度的压缩,但是教学内容总量却有增无减,教学质量也得到提高。同时我们还将授课教案、PPT课件、教学录像、习题库、参考资料等在校园网上公开,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条件。
另外,以数学实验辅助教学,改变数学课只有习题课,没有实验课的传统模式,也是更新教学手段的途径之一。通过数学实验课,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使他们在独立参与中切实体会数学与现代科技的完美结合,从而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增强学生对数学的应用意识。
5 改变考核方式是出路
课程考核方式直接影响到学生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的选择。长期以来,高职《经济数学》存在着考试功能片面化,考试内容欠合理,考试方法单一等弊端。只有采取科学的、开放的、包容的态度,彻底改变评价制度,允许灵活的考核方式,加大过程考核力度,才能使广大师生走出“应试教育”的阴影,实现向“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教育”的根本转变。
时代催促职业教育“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我们只有准确把握《经济数学》在高职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大力度搞好课程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教学改革,才能与时俱进,培养出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 江庆华.高等数学教学中的隐性教育资源[J].高师理科学刊,
2011.3,31(2)
2、4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