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态环境环保意识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生态旅游 环境影响 问题与对策
1 生态旅游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生态旅游开发对土壤和地质地貌的破坏。生态旅游开发是一些原本受到保护的生态区域对外开放,接受游客进入该区域观赏和游玩。旅游的过度开发使原本脆弱的环境遭到了破坏,地面裸露、土壤板结、小溪断流,土壤厚度减少。登山运动还会影响岩石结构,使山体的高度降低,开发旅游必然要大兴土木,修建旅游基础设施。严重地破坏了地质地貌,导致自然景观受损,水土流失加剧,生态平衡失调。
植物的生长受到威胁。火灾是破坏植被的最大隐患。自开发旅游以来,游客吸烟、野炊或者其它方式引起的火灾成为森林火灾的源头。在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如修建游乐设施、饭店宾馆、交通道路、购物中心、通信设施等时,必然会使大面积的植被受到破坏。游客践踏是破坏植被最为常见的方式,导致植物死亡,还会引起当地土壤酸碱性的变化,影响植物的生长,使物种结构发生变化,植物种类趋于减少,特别是一些稀有的植物面临着灭绝的危险。
动物的生存受到影响。旅游的开发破坏了许多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是大量的动物寻找新的家园,动物为了适应新的环境,使其生存质量下降。四川峨眉山由于大量游客旅游,使山上的野生动物逼迫离开寻找新的生存之地,由于蛇的减少,使山鼠繁殖过多,导致对植被的破坏,从而生态环境面临着失衡的危险,部分植被和动物绝种。游客在游玩时使用的各种设施设备,发出的噪音对动物也产生影响,如飞机、汽车、游船等的噪音,影响动物的生活。
垃圾、废水和废气的污染。旅游作为一种综合性的消费,其不管在数量和种类上消耗量极大,而且排除放出大量的废弃物,产生大量的生活垃圾,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一些塑料制品的污染很难在几十年内消除。在一些风景区,旅游景区,面积过大,山高林密,游客分散,生活垃圾外运销毁比较困难,又无法清理,使垃圾在景区内随处可见,不但给植被的正常生长造成影响,也影响着游客的视线。在旅游中,游客和旅游设施产生大量的废气和废水,这些污染物直接排放到附近的河流中,污染了河流,而且严重破坏生态平衡。
汽车的尾气、宾馆的废气都会带来空气污染。特别是在山谷中,游客和机械排除的二氧化碳会污染空气,影响景区的气候,是景区的气候发生多变。
2 旅游中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
科学规划与建设。科学的规划与建设是开展生态旅游、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其目标就是要使旅游资源及生态环境得到有效利用和保护。在进行规划与建设时,必须要明确旅游地开展生态旅游后可以接受的生态系统变化的极限,不能超越这个极限,否则就会造成生态系统不可逆转的损害。如果缺少科学的规划与建设,开展生态旅游就会极大地破坏生态环境。
健全法律法规。随着我国法治进程的加快,为了有效地保护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国家先后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等法律法规。在生态旅游资源与环境保护执法方面,还应设置专门机构进行旅游环境保护执法工作,用法律的手段来惩治偷采、盗捕野生动植物、严重污染环境等违法犯罪活动,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生态旅游的发展。
建立环境监测系统。环境监测系统包含两个层面的建设。一方面,各级环保部门应加强技术力量,定期监测,加大监管力度,对各旅游区环境进行评估、评比,参与决定各旅游区的定级评审项目,从政策上把握好生态旅游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另一方面,各旅游区也应建立起自己内部的环境监测系统,开展定期的监测工作,对生态旅游活动可能造成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科学的评估和论证,特别是在游客集中的时期或景点,要准确地监测游客的数量和环境的变化情况,及时地作出反应和调整。
注重环保宣传与教育。旅游者是旅游
动的主体,人数众多,成分复杂,活动复杂,活动范围不定。从一定意义上说,提高旅游者的环境保护意识是生态旅游持续发展的关键之一。从旅游宣传促销到旅游活动的开展都有必要引导游客认识、热爱和保护生态环境。对旅游者的宣传与教育应坚持寓教于游的原则,采取丰富多彩的形式全方位进行。从业人员的环保意识决定了生态旅游中对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因此,必须对生态旅游从业人员进行环保宣传与教育,决不能让“生态盲”去管理和经营生态旅游。从业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职业培训,导游人员要经过考核后持证上岗。对他们的教育,除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外,还要加强其责任心和事业心的教育,增强责任感。
强化旅游活动的日常管理。大量的旅游活动直接对生态环境造成冲击,为了保护环境,就要强化对旅游活动的日常管理。首先,应根据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控制游客总量。旅游市场具有极大的周期波动性,呈现出时间和地点的双集点。一些热点的生态旅游区在旅游旺季总是人满为患,这给旅游区的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甚至破坏。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就有必要控制每天的游客总量。其次,管理工作要职责明确。旅游地工作人员都应明确的管理职责,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以确保保护环境的各项要求落实到位。可以将旅游地分片分段落实到人,谁管理的范围出现问题,就由谁负责,增强责任意识,防止破坏生态环境的事件发生。
参考文献:
[1]张莹.生态旅游环境问题与保护对策初探[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旬),2013(3):67-68.
[2]石登荣.农家乐生态旅游发展与环境保护博弈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9(8):134-135.
关键词:城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
随着近几年来全球环境恶化,世界各国政府对于生态保护的意识都在不断提高,我国城市居民对于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也逐渐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但是,由于我国城市对于水土保持与生态建设依旧存在着很多问题,生态环境建设效果一直不显著,本文将会提出部分有效措施来加强城市的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
1、目前我国城市水土流失的成因与危害
1.1、城市水土流失的重要成因
造成水土流失的成因有很多个,这里我们概括为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两类。导致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形、地貌、水文、地质以及气象,而人为因素则包括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的开发以及当地建设用地的布局等等。
1.1.1、造成城市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
一个城市的水土流失自然因素成因往往取决于这个城市的地理位置。因为不同城市,其所在地的地形、地貌、水文、地质与气象往往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所以,不同城市的造成水土流失的自然外营力也不相同。比如说,城市所在地形坡度大、当地的土壤抗蚀力不够、当地雨量较大、当地地表的植被覆盖率低,还包括极端天气的发生,南方的台风暴雨及北方出现的冻融作用等,都会加快城市土体的物理风化,造成地表出现强烈的剥蚀现象,久而久之,成为了水土流失的重要土源。
1.1.2、造成城市水土流失的人为因素
每个城市的建设和发展都是依靠城市的建设用地来达成的。这些建设项目的施工,都必定要破坏或者说是改变城市原有的地形地貌以及地表植物、水土的生态环境、地质结构等。这些无疑是导致城市水土流失的重要人为因素。这些项目主要包括城市的基础设施建设、工业企业的发展建设、当地旅游业的开发与发展等。
1.2、城市水土流失主要危害
随着城市的水土流失不断加剧,造成的主要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2.1、城市的热岛效应不断加剧
城市的不断开发建设,导致城市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被破坏,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现代建筑,像柏油与水泥路面、钢筋水泥建筑物等。这些建筑导致土地逐渐石漠化,再加上地表运流逐渐加大,原有的植被与地形地貌被改变,导致热辐射不断增加,城市的热岛效应逐渐加剧。
1.2.2、城市空气质量逐年下降
城市的原有生态环境被破坏之后,现代城市的基建工程,废土、弃土、堆土,造成了城市尘土飞扬,建设中对原有的植被的破坏也进一步降低了环境对尘土等有害物质的净化和吸附能力。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市的空气质量逐年下降,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渐渐恶化,影响着居民的身体健康。
1.2.3、城市的自然灾害频发, 生态环境失衡
近些年来,随着城市的水土流失加剧,城市的生态环境失衡,自然灾害频发。比如说城市的沙尘暴、城市水位逐年下降、地面出现下沉现象等。随着季节变换,城市的洪涝与干旱环境灾害发生频率越来越高,周期不断缩短。给城市居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埋下了很多隐患。
2、加强城市的水土保持有效措施
城市的水土保持工作, 被看作是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 随着城镇化的进程不断加快, 各类建设项目严重影响着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如果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不能及时进行防治,对于日后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将会有重大的影响作用。所以加强城市的水土保持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2.1、提高全民的水土保持意识,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
在传统的城市建设过程中,政府与当地居民比较重视的城市的发展,却忽略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因此,水土保持意识的缺乏导致水土保持工作的效率没有发挥出来。所以,要想加强城市的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首先,应该加强全民的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意识,大力宣传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可持续发展思想。让市民理解城市的建设发展不一定要以牺牲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为前提。这样带来的经济发展只会是暂时的,得不到长久的安定与稳步发展。
2.2、构建高效率、科学合理的城市水土保持生态监理系统。
全方位地规划、设计,各部门的互相配合,每一部门都相互协作,各司其职。将对城市水保的规划、实施计划融进国民经济社会整体发展规划中,有方向性地推进我国城市水土业的发展, 在城市建筑审查项目跟技术改造项目里, 一旦有涉及到水保方面的,就被要求报备给水行政主管部门实施审查水土保持政策。对于土地管理部门来说, 想要将城市水土保持融进城市土地资源中合理规划、利用, 就得在开发城市土地的同时, 结合当地城市水土保持方案, 提出合理的、适当的施工建议。就环境保护部门而言, 想要规划好城市水土保持建设方案, 就需在审核这一建设项目施工环境影响总报表时, 凡是涉及到水保项目的,就必须经过水行政主管机构的严格审查,合格后方可动工。
2.3、因地制宜,实施综合性的监管措施。
城市建设工程, 但凡与水土保持有一点关联的, 就要有专门的水保策略。对大部分的开挖工程, 都要做好基建护坡施工, 避免发生崩塌、滑坡等现象;而对堆土、填土的项目工程, 必须建有相应的拦挡措施, 防止雨水的大力冲刷, 造成水土的严重流失;对于基础施工中产生的泥浆应该严格监管,做好各项防护措施,规范泥浆的处理,防止泥浆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
2.4、做好园林绿化工作, 创建良好、舒适的城市自然生态环境。
开发建设城市时, 针对那些城市裸地、荒废未利用地以及工程开发的部分恢复地, 应进行植被的恢复,改善城市的空气质量, 提高整个城市的植被覆盖率, 同时确保城市拥有一定面积的公共环保绿地。
2.5、不断完善政府的水土保持相关法律法规
法律作为法治国家的重要管理手段,可以严格规范人们的日常举措。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的进程较快,相关法律法规还存在遗漏与不足。所以,政府应该从我国的城市发展情况与生态环境现状出发,不断完善水土保持方面的法律法规,并安排政府部门对相关水土保持工作进行考核,确保所有工作都是合法安排的。
结束语
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城市发展速度逐渐加快,传统的城市发展状况导致城市的水土流失加剧,近几年来,其快速发展背后遗漏下来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逐渐显现出来,全国各地的城市都在遭受着自然环境的报复。针对这些问题,政府与城市居民应该提高水土保持的意识,加大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结合当地的生态环境,科学合理的安排水土保持工作与监管工作,加强园林绿化工作,为创造一个城市的自然生态环境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 卓东. 水利工程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对策[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10,(01) .
[2] 王琳琳. 试述我国水利工程对生态环境的若干影响[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 2010,(03) .
[关键词]环境正义;气候变化;生态脆弱地区
[中图分类号]D915.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2)44-0115-02
1 环境正义的缘起与理论内涵
环境正义是社会正义理论在环境领域的延伸,体现了人类社会亘古千年追求的法律价值之一。1990年美国国家环保局(EPA)设立了“环境公平工作组”,对环境正义的界定是,每一个人平等地享有环境权益;在环境的立法与实施方面,所有公民,不论其出生、性别、种族、收入、国籍和受教育程度,均应平等地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我们知道,环境正义有许多的分类,广义上的“环境不正义”问题范围较广,包括了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的环境不正义、一国内部的城乡间环境不正义、一国内区域间环境不正义、一国内社会阶层间环境不正义。狭义上的“环境不正义”是指某国内部或地区之间环境不公平,本文采取狭义的阐释。我国目前环境正义运动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是“地区间环境不公平”,从世界范围来看不仅是南北球发展不均衡的一个严峻的事实,而且是一个各国发展不均衡的严峻事实。过去,我们强调的是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在经济、政治和文化方面的差异的弥补,但是却忽视了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在生态利益方面存在不平等。环境正义不仅关系到地区之间的公平正义,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正义与公平。在愈演愈烈的环境危机目前,环境不正义的解决有利于避免引致更大的公共危机,特别是环境纠纷。 2 气候变化对生态脆弱性地区及居民的影响
2.1 生态脆弱地区脆弱性的体现
环保部在2008年9月颁布了《全国生态脆弱区保护规划纲要》,其中指出所谓“生态脆弱区”是指对生态环境变化抵抗力较弱的生态区域。我国幅员辽阔,生态脆弱区多数位于中部、西南部,多数位于农牧、林牧、农林等交错带。上述地区普遍具有环境恶化、经济基础薄弱、居民生活贫困和环境监管缺失的问题。生态脆弱地区的“脆弱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生态脆弱地区及居民在应对生态恶化方面,缺乏较强的适应能力。由于气候变化加剧了生态脆弱地区的情况,改变了生态脆弱地区居民传统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狩猎、捕鱼、砍柴等生产与生活方式被迫改变。
第二,生态脆弱地区的“脆弱性”还表现在政府生态扶持政策上的不正义,从国家财政收入的分配来看,发达地区与不发达地区在生态利益的分配上存在严重的不公平,中部、西部、南部地区及居民在生态利益回馈方面处于“最少受惠者的地位”。“在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某些地区的先富牺牲了其他地区的环境。环境不公加重了社会不公。”
2.2 气候变化对生态脆弱地区的消极影响
IPCC在第四次综合报告中指出:“全球气候变暖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客观事实。……过去30 年的人为因素导致的气候变暖可能已在全球范围上对众多自然和生物系统产生影响。”因此,生态脆弱地区对气候变化不具有较强的抗干扰能力以及自我修复能力,具体体现在:
①对生态脆弱地区的农业生产造成影响:产量波动可能增大、农业布局和结构可能发生改变、成本和投资可能需要增加。②造成生态脆弱地区的水资源匮乏。到2030年为止,我国七大流域的天然径流量将呈现整体上的减少趋势,使得我国原本就紧张的水资源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剧。③气候变化会造成生态系统变化,将使得生物多样性减少,许多珍贵的生物资源丧失。
2.3 生态脆弱区居民的最少受惠者地位
应对气候变化,生态脆弱区的居民则承担了较大的风险,在生态利益的权利义务的分配上处于“最少受惠者地位”(the least advantaged)。本来,生态脆弱区的居民生存、生活方式,受制于落后的地方经济、生态环境禀赋差,已经相较于普遍适宜人类居住地区的居民而言,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然而在气候变化背景下,他们遭受的直接生态导致了间接经济利益的损失会更加严重。例如贫瘠的地区、积雪山麓、沙漠地区、临海地区的居民,由于气候变化的影响,狩猎、捕鱼、饮水等传统生活与生产方式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传统的经济利益获取遭受不同程度损失,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甚至有些地区居民沦为“生态难民”,被迫离开故土向适应生存的地区迁徙。
3 生态脆弱地区及居民权益的法制保护
3.1 在环境立法中贯彻倾斜保护原则
生态脆弱区的居民作为处于不利地位的最少受惠者,我国环境立法应当遵循倾斜保护原则,彰显对于生态脆弱区发展及居民权益的保护。具体在环境立法中,对脆弱地区的立法适用倾斜保护原则,对生态脆弱地区及其居民,给予其更多的立法呵护,可以改善最少受惠者的不利地位。在财政支持方面,建立生态受益地区与受损区之间的横向财政支付制度,对于生态不公平引发的状况给予适当的生态补偿。尽快制定《生态脆弱区环境恢复治理条例》,编制适宜不同生态脆弱区资源开发生态恢复的政策、标准和技术规范,夯实生态脆弱区的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存续保育与生态难民的安置工作。
3.2 完善我国现有的生态补偿机制
要对生态脆弱地区及居民进行“补偿”,然而我国现阶段生态补偿机制存在重大缺陷,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缺乏对居民的生态补偿立法规定。目前一些关于生态补偿方面的法律,但多数停留在对生态环境的补偿和恢复,诸如森林、草原、流域和矿产资源等,缺乏对当地居民由于生态环境恶化遭致的损失的生态补偿。例如,西部草原防止过度放牧减少牲畜数量是当务之急,必然牺牲部分牧民的利益。因此,国家应该建立生态保护补偿机制,给牧民一定的补偿,提高他们生态保护的积极性。②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缺乏可操作性。目前的许多机制停留在政策层面上,缺乏具体的实施办法。③需要通过适当的财政制度安排建立和完善横向生态补偿机制,以维护社会公平,激励贫困地区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促进区域性生态暇务的有效供给。
3.3 加强生态安全预警与执法监管体系
气候变化是一个突发性很强的环境危机事件,所以在环境执法方面,要做到防患于未然。首先,全面构建全国生态脆弱区生态安全预警体系。对生态脆弱地区进行科学监测和合理评估,建立生态脆弱地区数据库资源共享平台,并利用政府信息公开平台,定时灾害预警信息,提供生态脆弱地区生态安全预警服务,为国家全局环境决策提供信息支持。其次,强化资源开发监管执法力度,防止无序开发和过度开发。生态脆弱地区往往是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因此有必要加强资源开发监管和严格执法,全面开展脆弱区生态环境监查工作,对超采、过牧、乱垦、滥挖等自然资源的破坏进行有效的惩罚。
参考文献:
[1]潘岳.环境保护与社会公平[N].中国经济时报,2004-10-28.
[2]李锋.论和谐社会中弱势群体的地位——以罗尔斯《正义论》中“最少受惠者”为视角[J].绥化学院学报,2008(1).
[3]朱丽,穆随心.“倾斜保护原则”正义价值研究[J].陕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0(2).
[4]郑雪梅,韩旭.建立横向生态补偿机制的财政思考[J].地方财政研究,2006(10).
近年来,在城市环境日益引起重视、日益改善的同时,对农村生态环境的关注却处于“边缘化”的状态,农村环境的污染日益严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农业生产污染加剧。由于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土地资源的开发已接近极限,所以化肥、农药的施用成为提高土地产出水平和效益的重要途径,我国已成为世界上使用化肥、农药数量最多的国家之一。
生活污染的日益加剧。近年来小城镇建设逐步加快,农村聚居点规模不断扩大,但规划和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普遍未能更上,环境管理严重滞后,农村的生活污染物大多直接排入周边环境中,造成严重的“脏乱差”现象。
工业生产污染逐步加剧。随着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步伐加快,第二产业的跨地区转移异常明显。一批能耗大、污染重的传统产业逐渐被远离城市,被招商引资引到了农村。这种农村工业化实际上是一种以低技术含量、粗放经营为特征,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反积聚效应的工业化,不仅造成环境污染治理困难,还导致污染的危害更直接。
可以说,当前农村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已经非常严峻,不仅阻碍了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某些地方已经严重到直接威胁农民身体健康的地步。农村生态环境问题主要源于农村居民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不合理利用和破坏,而他们又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因此加强新闻传媒对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监督,利用新闻传媒的特殊性和社会影响力,发挥其积极的社会功能,从而提高新农村受众的环保意识,逐步解决新农村生态环境问题。
二、新闻传媒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宣传监督方面的困境
1.新闻传媒经济利益和社会责任的矛盾。生态环境保护传播一直被视为“公益事业”,特别是面向农村受众的农村环保传播,与其他的信息传播相比,由于并不能吸引“眼球”,没有什么“卖点”、“亮点”,在市场运营中很难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或者干脆没有经济效益。
2.新闻传媒自身农村环保意识的挑战。作为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宣传主体的新闻传媒,其管理者和从业人员自身环保意识、环境素养的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对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传播的效果。但就目前的环保传播情况来看,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些媒介负责人还未真正理解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对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还没有完全到位,环保素质和全局意识还有待提高,这些都必然导致环保传播的缺失。即使在有限的环保传播宣传中,由于发行量收视率的原因,或投放广告的需要,也总是把目光放在城市这一块,对农村的关注远远不够。
3.农村受众环保意识的挑战。随着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项基本国策,科学发展观作为经济社会的发展理念,环境保护开始进入宏观决策和制度改革的主流,我国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有了明显的提高。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公民的环保意识总体水平还是较低,并且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和不均衡性,特别在农村地区,由于经济条件差,基础教育薄弱,教育资源不足,使农村受众的整体文化素质不高,对信息的认知与解读能力较差,导致他们参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广度和强度还远远不足。
4.另外目前中国的不少中小企业普遍缺乏可持续发展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企业经营理念中的环保意识普遍较为淡薄,眼光更多的放在追求经济利益的一面,环保投入少,离当代国际环保潮流的绿色营销观念还相去甚远。这些因素都制约着新闻传媒对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传播和宣传。
三、新闻传媒做好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传播和宣传的建议
1.新闻传媒首先要增强自身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新闻媒介管理者和从业者首先要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增强环保意识,提高环保素质,加强环保专业知识理论以及相关环保法律法规的学习,逐渐形成“绿色传播观”,尤其要认识到我国是个农业大国,而面向农村的环保传播还是“一块遗忘的角落”,要为农村的环保传播营造广阔的空间,多留一些版面,多设置一些频道栏目给农村环保传播,从根本上推动新闻传媒对农村环保传播的力度,树立起良好的富有社会责任感的形象。
2.新闻传媒应大力宣传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知识,进行舆论引导:针对农村受众环保知识还比较缺乏,环保意识还很淡薄的情况,新闻传媒要加强以农村环保知识为中心的传播,引导农村受众保护环境、热爱环境、建设环境,增强环境意识、弘扬绿色文明、倡导绿色观念。还应当结合现代农业结构调整,提倡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指导农民合理施用农药、化肥、农膜,通过采用生物防治病虫害的办法和大量增加农家肥、种植绿肥等办法,减少化学品的过度使用,实行有机肥和无机肥相结合,宣传秸秆还田,农忙时不得焚烧,进而减少对土地、水源的污染,又能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另外通过新闻媒介的传播,向农民受众介绍一定的环保法律常识,报道他们的基本权利,从而提高他们的法制观念,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维护自身合法权利的意识。
3.新闻传媒要打破地方保护主义,开展有效的舆论监督:新闻传媒在进行新农村生态环境保护舆论引导的同时,要积极发挥其舆论监督功能,是解决新农村环境污染问题的关键之处。新闻传媒肩负着舆论监督的神圣使命,面对这些丑恶现象,当然要义不容辞,挺身而出,敢于报道,勇于报道,冲破地方保护主义的束缚,使各种污染农村环境的丑恶现象出现就受到关注和抨击,处于千夫所指的境地,从而保护农村受众的切身利益不受侵害。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基础学科,具有明显的文化载体这一人文性质,这就决定了语文学科的德育、智育和美育功能。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学生在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同时,还要接受文化知识的传授和思想品质的渗透,让德育和智育协调发展,这是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过程中,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一种重要手段。在环境保护已成为人类谋求生存和发展的重大课题之一的今天,语文教学还应结合当今社会实际,注重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为培养跨世纪的环保人才打下基础。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呢?
1."渗透法"是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主渠道
在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所选编的教材中,有不少是涉及环境保护内容的课文,如《向沙漠进军》、《喂!出来》、《罗布泊,消逝的仙湖》等。教师在教这些课文的过程中,应根据课文内容,联系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环保意识的渗透。首先,教师通过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分析,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例如讲解《罗布泊,消逝的仙湖》这篇课文时,可由罗布泊消逝的原因--"生态环境遭受破坏"入手,然后着重分析生态环境被破坏的人为原因,一方面指出这些人环保意识淡漠,思想落后;另一方面指出哪些是破坏环境的行为。这样围绕着对课文内容的分析,就能够把环保意识渗透、灌输到学生的思想中去,使他们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维护生态平衡的必要性。其次,在作文教学中也可渗透环保意识,教师在教授这些课文之后,发动学生写读后感及环保小论文;制作手抄,再引导学生分析、讨论生态环境被破坏后会造成的恶果,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危害;谈个人的感想,使学生在积极探讨中,自觉接受环保意识。
2.结合语文学科特点,开展课外活动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有效途径
以素质教育为宗旨的语文教学,它不仅注重课堂教学,还注重课外活动,要求内外结合,"大小"课堂结合,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的素质。因此,教师要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课外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例如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活动,到受污染严重的河流、居民区做实地考察采访,写成调查报告,既让学生了解了环境知识,又提高了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自觉性。
3.利用电教媒体,对学生进行直观教育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