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新型能源的优势和劣势

新型能源的优势和劣势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新型能源的优势和劣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新型能源的优势和劣势

新型能源的优势和劣势范文第1篇

[关键词]后发地区;新型工业化;后发优势;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F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6X(2015)05-0122-06

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和实体经济的虚弱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的一个内在原因,危机爆发后,发达国家面对虚拟经济的疲软转而将目光投向工业制造业,大力发展实体经济,进入“再工业化”发展阶段。随着欧美发达国家“再工业化”进程加快,高端制造业不断回流;其新兴经济体利用资源要素成本优势,吸引传统制造业向发达国家本地转移,这种形势对我国工业发展形成双重挤压。总理在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第十届大会(2013)上指出,中国将实施创新驱动,优化产业结构,立足国情走新型工业道路。根据张一民(2004)、韩江波、龚唯平(2012)、韩斌(2014)、李鼎(2014)等人的研究,新型工业化的“新”主要体现在工业化与信息化的融合、工业化与产业结构调整的融合、工业化与城镇化的融合、工业化与可持续发展的融合,其核心在于注重技术进步和增长方式的转变,以实现工业经济的赶超。技术进步是新型工业化的关键。关于技术进步的方式,理论界有不同的讨论,归纳而言无非两种:模仿学习和自主创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否就意味着要求全国各地都以单一的自主创新方式实现技术水平的提高呢?我们认为不然,我国地区经济发展不协调,而新型工业化又是一个漫长过程,不同地区技术进步的方式可以有所选择,对应的新型工业化的路径也应因地制宜。对于后发地区,其新型工业化的路径该如何呢?本文以经济欠发达地区广东梅州为例,试图阐述有关观点。

一、后发地区新型工业化路径选择的理论依据

2014年下半年,经济学界十年前有关后发优势和后发劣势的争议再次被掀起,争议的核心在于我国经济目前是可以继续发挥后发优势还是遇到了后发劣势。支持后发优势的学者认为,我国在不进行制度改革的前提下先低成本地模仿学习欧美发达国家的技术所带来的经济增长可有过去30多年的高增长率得以证明,而反驳者质疑过去的这种高增长的可持续性,认为遇到了后发劣势。因此,前者认为中国应该先将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再进行制度改革,后者则认为应该先进行全面的制度改革,打好基础再发展经济,以免后发劣势的出现。对于这个问题,本人认为,应该以辩证的、动态的视角看待之。例如具体到我国新型工业化发展,对于经济欠发达(或落后)的后发地区,短期来看,其新型工业化过程应该根据自身的比较优势,以低成本模仿学习技术的方式充分发挥其后发优势,充分积累资本要素;而长期来看,应该在引进、学习外来技术的同时,注意培育自主创新能力的制度,待到该区域技术水平与发达地区不存在较大差距时,就要开始注重技术的开发和创新。我们可以基于张巍钰(2014)的有关经济增长的s模型加以推理论证。

图-1中k为人均资本存量,g为经济增长率。图-1中我们可以看到,对于某一经济体,随着人均资本存量的增加,经济增长速度分两个阶段变化:当该区域人均资本存量较少时,经济增长会随人均资本的增加呈加速增长,呈现规模报酬递增特征,这期间称为经济起飞阶段,对应图-1中p点前凸向横轴那段曲线;当人均资本存量达到某一水平(p点,即拐点对应的k值)时,经济增长速度达到极大值,继续增加人均资本存量时,经济增长速率会开始递减,对应图中凹向横轴那段曲线。出现拐点的原因是原来尚未利用的人力资源基本开发完后,经济增长速度会遵循边际报酬递减规律而随人均资本存量的增加而递减。可见,一个经济体的快速发展期往往是短暂的,其具体时间长短取决于该区域待开发劳动力资源的数量及开发速度。

图-1中的S型增长曲线还有一个特征,即经济增长会达到极限状态,当遇到极限状态时,如果还一味的引进、模仿,忽视技术和制度的革新,势必会出现后发劣势,如图-2所示,经济增长达到n点后,随着人均资本存量的增加会出现停滞。相反,如果当经济增长达到极限(n点)后,该区域能变后发优势为以自主创新为主,提升技术水平,则该经济体可以迎来经济新一轮的起飞期(如图-3所示)。

可见,后发地区新型工业化过程中,短期内,可以通过承接发达地区的工业产业发挥其后发优势,这有利于该地区资本总量的积累,为工业经济的长期发展打下基础,但这期间,政府不能忘记提供培育企业家精神的沃土。从长远来看,随着资本的积累,当遇到经济增长的停滞期时,为了能迎来工业经济的再次起飞阶段,该区域需充分发挥企业家精神,大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以防后发劣势的出现。而实现这种转变的因素在于技术水平的差距,随着后发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技术水平差距的消失,就应该高度警惕后发劣势的出现,注重自主研发、自主创新能力的培养,增加创新性投资,同时努力营造有利于孕育企业家精神和提升技术水平的宏观环境(易先忠、张亚斌,2006)。

二、广东梅州工业发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一)广东梅州工业发展现状

1.总体发展状况。梅州市地处粤东北山区,是广东省欠发达地区。近年来,梅州工业大刀阔斧地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坚定不移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工业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2013年完成工业增加值241.24亿元,同比增长14%;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60.82亿元,同比增长15.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72.62亿元,同比增长14%,增速在全省排第13位,比全省(8.7%)和全国(9.7%)平均水平分别高5.3和4.3个百分点;全市完成工业投资89.89亿元,同比增长21.2%。从轻重工业看,发展特点表现为重工业快于轻工业发展,重工业实现增加值64.91亿元,同比增长10.6%;轻工业实现增加值59.79亿元,同比增长6.7%,重工业增长速度略快于轻工业3.9个百分点。

2.行业及空间布局。从行业布局来看,梅州工业涵盖烟草、电力、建材、电子信息、机电制造、矿冶加工、陶瓷、制酒、食品加丁、新能源、新材料、新电子和新医药等行业,其中前六种是梅州当前六大支柱产业,陶瓷、食品加工(酿酒)等为优势传统产业,还有以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医药为主的新兴产业。

从空间布局来看,梅州各县(市、区)的工业经济发展各有特色,梅江区主导发展机电和电子信息产业,梅县区主导发展电力、电子信息、建材和装备制造业,五华县主导发展酿酒、制药、汽车零配件、机电和工艺品加工业,平远县主导发展机械制造、建材、矿产(稀土等)和酒业,蕉岭县主导发展建材和食品加工业,大埔县主导发展陶瓷和电力产业,丰顺县主导发展电声产业,兴宁市主导发展机电、金属制品、电力、工艺、纺织服装和酒业。梅州园区经济发展也较迅速,全市现有9个工业园区,其中:经省认定并享受省产业转移政策的有2个,为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和东莞石碣(兴宁)产业转移工业园;纳入省产业转移园管理并享受省产业转移政策的1个,为东莞塘厦(平远)产业转移工业园区;拟依托原有国家审核公告的经济开发区并正在申报纳人省产业转移园管理、享受省产业转移政策、纳入省产业园统计考核范畴的3个,分别为广东海珠(丰顺)产业转移工业园、广东番禺(五华)产业转移工业园和广东梅州蕉华产业转移工业园;拟向省申报享受省产业转移政策范畴的县级工业集聚区3个,分别为广州增城(梅县)产业转移工业园、广州南沙(蕉岭)产业转移工业园和广州海珠(大埔)产业转移工业园。

3.梅州市工业化阶段判断。综合钱纳里、库兹涅茨和霍夫曼等经济学家的理论,我们对国家或地区工业化阶段的判断可通过人均GDP、一产在经济结构中所占的比重、就业结构水平和城市化水平这4个核心指标来衡量。围绕这四个指标,结合相应标准,可以把国家或地区的工业化发展大致分为3个阶段:一是工业化初期阶段。人均GDP是在1265~2520美元;一产在经济结构中占有20%以上的比重;适龄人员大量在一产就业;城市化率低于40%。二是工业化中期阶段。人均GDP在2520~5040美元;一产在经济结构中占有20%以下的比重;二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城市化率在40%~50%。三是工业化后期阶段。人均GDP是在5040-9500美元;一产在经济结构中占有15%以下的比重;三产就业比重高;城市化率在50%~60%。

2013年梅州全市生产总值为800.01亿元,人均GDP2477.71美元;农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比重为48%;三次产业的结构比为20.6%:36.2%:43.2%;年末常住人口430.70万人,其中城镇人口198.12万人,城镇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46%。按照钱纳里等经济学家的理论,可以判定梅州市目前仍处于工业化初级阶段的末期。动态地看,梅州市工业化阶段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向工业化中期阶段的过渡时期,这个时期需要持续多长时间,取决于梅州市“十三五”期间新型工业化的发展进程。

(二)梅州工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1.工业发展环境偏差,基础设施薄弱。梅州工业发展的硬环境和软环境都偏差,制约着梅州新型工业化发展。梅州市乃粤北山区城市,地处偏远,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相对发达地区落后。近年来虽然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但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仍然滞后,区位优势不明显。特别是随着武(汉)广(州)、厦(门)深(圳)等高速铁路的开通或建设,揭阳潮汕国际机场的建成使用,全省山区市及粤东地区交通越来越发达,梅州交通滞后的问题更为明显。通讯方面主要体现在网络商务环境不够完善、规范和安全,这制约着梅州电子商务的发展,影响着丁业信息化发展。

梅州市软环境欠佳主要体现在:个别部门领导和公务人员思想认识和服务意识不到位,职能转换滞后;行政服务中心作用局部缺失;个别部门权力上收,增加了办事成本和办事难度,有违规办证现象,给安全生产埋下了严重隐患;个别部门及丁作人员服务意识不强;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机制不完善;一些部门对信用环境问题未予以足够的重视;整体融资环境有待优化;技术创新服务机构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全市企业家精神的培养有待加强。尤其是政府诚信问题,在工业园和县(市、区)的走访过程中,他们大多都反映一个问题,即政府承诺给予企业优惠政策的补贴一直未能兑现。

2.产业层次偏低,工业结构欠佳。目前,梅州市基本处于工业化初期,产业发展水平较低,传统初加工行业比重高,高新技术行业少,产业链短,工业结构有待优化。梅州市的工业结构仍是以资源型工业为主,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不快。就6大支柱产业而言,卷烟行业因受到国家政策的严格控制,发展规模和产品销售均受到一定限制。电力、建材、矿产加工等产业均属资源依赖型产业,产业关联度低,资源消耗大,对相关产业的带动能力不强,难以支撑起整个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电力、建材行业还受到资源、运输、环保和同行业竞争以及国家产业政策的多重压力,也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电子信息行业属高新技术产业,但刚刚起步,2013年该行业实现的总产值仅88.68亿元,比重只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10.5%,且大多为元器件生产,企业规模小,缺乏龙头带动,因而生产集中度不高,附加值低,短期内尚未能形成气候。

3.传统工业产业转型滞后,新兴产业发展缓慢。新型工业化道路具有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等鲜明特征,而加快工业转型升级是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根本要求。梅州市的水泥、电力和陶瓷等传统工业产业的企业生产设备相对落后,大部分企业仍采用手工和半自动化生产手段,且这些企业的节能降耗的压力不断加大,面临转型升级。但近年来这些工业产业的企业转型升级滞后,如我市的建材(水泥)行业虽然经过了几年的“阵痛”,但至今仍未完成广东省分配下来的淘汰立窑落后产能的指标。主要原因有转型资金短缺、融资难,高技术人才匮乏,用工困难等。另外,梅州市新兴产业的发展较为缓慢。据调研得知,近几年市政府大力培育的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医药等新兴行业发展非常缓慢。如梅县的广东省粤电集团有限公司(广州)的风力发电项目还在洽谈中;五华的新能源及可再生资源项目仅有创盛工贸建成投产;大埔的新能源太阳能光伏发电、紫晶光电光伏发电项目至今未落户建成等。

4.企业信息技术运用滞后,缺乏高级信息化人才。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技术水平的高低,主要看产业技术中的信息技术含量。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是新型工业化的必由之路。资料显示,目前梅州市工业企业信息技术运用方面与新型工业化要求尚有较大差距。以主导产业之一装备制造业为例,梅州市装备制造企业传统设备占主导地位,生产部门的设备趋于老化,严重制约了生产效率的提高;企业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低,许多企业没有全部实现设备的网络化与管理系统的信息化,严重阻碍了企业信息化进程;在制造信息技术应用方面,集光、机、电检测技术为一体的快速成型制造技术(RPM)在我市的装备制造企业很少运用;相当一部分企业的电子商务系统平台建设还是空白。管理信息化技术应用也处于起步阶段,多数企业尚未涉及ERP企业资源计划管理,对于深层次的决策支持系统DSS、业务流程重组优化系统尚未应用。另外,梅州市工业企业缺乏高级信息化人才,特别是高素质的信息化管理人才和复合型人才缺乏,现有人才流失现象依然存在,人才缺失导致企业在信息化工作方面无法深入开展。

5.创新人才匮乏,研发能力较弱。梅州市人才总量相对不足,高层次优质创新人才匮乏。2013年梅州市工业企业中工程技术人员仅占职工总数的6.5%,其中高级职称仅占1.8%,且呈下降趋势,大多数工程技术人员年纪较大,知识更新机会少,尤其是电子信息、生物工程等新兴产业人才几乎是空白,复合型人才和重大科技攻关项目领头人更为稀少。由于创新人才的缺乏,梅州市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2013年全市高新产品产值仅为40多亿元,不仅大大低于发达地区,甚至低于韶关、清远和云浮等山区市。大中型企业技术开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由2002年的1.1%降至2013年的0.87%,呈逐年下降趋势。梅州的产业多数是一些技术含量不高的劳动密集型行业,这些产业对技术、劳动力的素质要求都不高,进入门槛低,附加值较低,如木制品加工、工艺品、陶瓷、家具、电声等。而且大部分中小企业都缺乏科研攻关能力,许多产业发展缺少技术支持,依靠以低成本的劳动力和自然资源为竞争优势,只能以少量的自筹资金维持简单的技术改造,难于实现“脱胎换骨式”的根本性转变。

三、梅州新型工业化的路径选择

从梅州工业经济发展现状来看,梅州虽属经济发达省广东所在地区,但其经济发展总体水平和工业经济发展水平均在全国平均水平之下,属我国经济后发地区,还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依据前面的理论分析,在这场全国范围的新型工业化大发展的潮流中,对于后发地区梅州,其发展工业化的总体路径是:在初始阶段应当充分利用后发优势,主要以技术引进、学习和模仿创新为主实现产业结构升级;随着经济总量的增长,技术水平的提高,应慢慢地从以学习、模仿为主过渡到为以自主创新为主,在这一过程中,要重视技术创新体制的建设,从而为技术创新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

具体地,梅州在经济总量增加到一定程度(至少要在全国平均水平以上)前,尤其在技术水平与珠三角地区还存在较大差距前,主要要注重增加生产性投资和模仿性投资,集中力量通过模仿、学习先把蛋糕做大。可以通过有选择地承接经济发达地区转移出的工业产业链,把产业链引入工业园区后,通过发挥产业集群知识、技术外溢的作用,提高梅州整体工业技术水平。此期间,梅州可学习的空间较大,无论是技术水平还是企业管理水平。比较自主研发而言,这种模仿学习也是为经济总量小的后发地区以最小成本“做大蛋糕”的最好方式,这就是后发优势的体现。下一步,随着梅州工业经济总量水平的提高和与发达地区技术差距的缩小,其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梅州开始有自主创新的资本和基础,此时就应该开始注重创新性研发资本投资以提升后发地区经济整体竞争力,这也是水到渠成的转变。在两个阶段的发展过程中均要注重工业信息化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如图-4所示)。

四、推进梅州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战略措施

(一)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为新型工业化提供保障

紧紧抓住海西经济区发展政策中的国家公路运输枢纽规划、广东省振兴粤东西北地区决定中对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推进这两个机遇,加快建设高速公路、快速铁路、水路、公路等为重点的区域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以“两高一场”为重点,加快打通经潮汕平原的出海通道、经赣南闽西的出省通道;抓好济广高速公路建设,推进梅平、东环高速公路等工程建设,谋划建设大丰华高速公路;推动梅汕高铁建设,谋划梅州至龙岩高铁,接通杭广高铁,构建珠三角与海西区的联动大通道。通过建立开放的交通体系、经济体系,逐步把梅州建设成为粤东沿海向内陆腹地拓展的桥头堡、交通枢纽、门户城市。此外,还要完善梅县机场服务功能,培育航线、增加航班,并推动机场迁建工作,力争2024年前把机场迁出中心城区;规划建设市区至广梅园产业转移园的快速干线,促进机场、高铁和高速公路互连互通;推进梅州城区及各县(市、区)中心枢纽汽车站、物流中心等枢纽站场建设,提升交通物流产业发展的水平。

同时要进一步改善投资软环境,继续转变政府职能,提高服务效率,主要做法有:开展对管理职能和审批事项的逐项审核;优化行政审批流程,改革审批制度,全面推行即办制和重大项目代办制;大力推进商事登记制度改革;认真落实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规范办事程序、办文流程和办会规格,提高政府工作质量;加大行政执法力度,严格执法程序;积极营造诚实守信的信用环境。政府切实带好头,在政策和各项承诺上,绝不失信于民,有效加强和提升信用程度,以诚实守信来塑造良好信誉。积极建立企业信用记录备案制度、企业信用评估体系和企业信用担保体系。

(二)围绕产业转型升级,调整优化工业结构

围绕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新型产业创新培育,调整和优化梅州工业结构。调整工业结构要遵循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发展与淘汰并重、加快技术进步、各行业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统筹考虑政策导向、发展趋势、未来目标,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进一步研究论证产业定位、发展重点和推进措施。主要的对策:一是不断壮大优势传统产业,延伸产业链,积极引进新技术、新工艺,用信息化和新技术改造优化升级烟草、电力、水泥、稀土、陶瓷和农产品加工等传统产业,将梅州市的产品优势转化成产业优势,将产业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二是创新培育新材料、新能源、新医药等新兴产业,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要把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主攻方向,在发挥现有产业基础、资源禀赋和比较优势的前提下,防止产业同构、结构性过剩;三是以市场为导向,调整企业组织结构,加大产业内部重组力度,建立专业化分工体系,积极引进和培育大企业、大集团,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形成大、中、小企业协调发展、高效率的企业组织结构。

(三)借招商引资和园区建设,发展“丰华兴梅”产业集聚带

积极引进国内外行业领军企业以及资源节约型、科技创新型、生态环保型的大型、特大型工业项目。充分发挥梅州列入省委省政府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总体部署和国家发改委振兴原中央苏区的发展规划的政策优势,主动承接沿海产业梯度转移,加大项目推介力度,以“丰华兴梅”产业集聚带为重点,打造加工贸易产业优势承接平台,力争在集群式产业承接上取得突破。

高标准规划建设“丰华兴梅”产业集聚带,坚持统一规划、错位发展,依托广州全面帮扶,聚焦产业与项目,以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工业园为核心,以梅县、兴宁、五华、丰顺工业园区为重点,发展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强力引擎和重要支撑。坚持因地制宜、整合资源、培育主导产业,统筹推进蕉华工业园和各县(市、区)工业园(集聚区)建设。各县(市、区)要以县城为依托,规划建设特色工业园区(集聚区)。具体的做法有:一是要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建设;二是要科学确定工业园区产业规划,积极推进“产业集聚”,充分考虑上、中、下游项目的衔接,发展循环经济;三是要突出招商引资,推进落户项目规模见效益;四是要拓宽用地渠道,优化供地结构,提高土地利用率,鼓励节约集约用地;五是要建立健全园区管理机构,配好领导班子,理顺体制机制,给园区更加灵活、自主、开放的配套政策与高效廉洁的优质服务。

(四)坚持扶优扶强,实施分类指导

梅州经济基础与广东其他地区比,较为薄弱,财政资金紧缺,故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过程中,无法做到各行业面面俱到,应该在行业布局上坚持扶优扶强,在传统和新兴产业中挑出发展基础好和具有资源优势的行业实施分类指导:一是重点突破两大优势支柱产业:装备制造和电子信息两大类行业。在装备制造中主要突破机电和汽配;在电子信息行业中主要发展电路板和电声行业,努力打造丰顺百亿电声产业集群;二是优化升级三大重要传统产业:建材、陶瓷、农产品加工;三是创新培育三大绿色新兴产业:新材料(主要是稀土)、新能源(LED和再生能源)、新医药。在这些行业中对发展有一定规模、效益好且与国家可持续发展政策相吻合,节能减排效果好的行业龙头企业重点扶持。在空间布局上打造一园一特、一县一基地。园区发展方面,实施以电子信息为特色的广州(梅州)产业转移园带动以汽配、五金电器、再生能源等为主的五华和以机电为特色的东莞石碣(兴宁)产业转移园,并辅之丰顺经济开发区,打造“丰华兴梅”产业集聚带;各县工业产业发展方面,打造大埔陶瓷基地、丰顺电声基地、(五)扩大招商引资,为新型工业化注入新鲜活力

(五)坚持低碳经济理念,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高度重视环境保护,建设生态文明。生态环境是梅州的重要资源优势,梅州已成为全省首个省市共建的生态文明(林业)示范点、全省首个宜居城市建设示范点,初步形成了宜居城市格局,绿水青山已成为梅州发展的一笔宝贵财富,并将成为后发优势和发展潜质。新型工业化过程,梅州要坚持低碳经济的理念,以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和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建立和完善节能监察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严把建设项目节能环保准入关;要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加强对污染源的环境监管;加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行业的落后产能;加强重点用能企业、重点排污企业、环保企业的清洁生产的认定和审核工作;建立鼓励企业自觉实施清洁生产的长效机制,加强清洁生产审核。梅州还要大力倡导循环经济和资源综合利用。积极推动企业之间、产业之间、园区内部的循环链建设。积极开展以矿产、建材行业“三废”回收利用和低品位矿、共伴生矿利用为主的资源综合利用,促进形成资源循环开发、综合利用的集约开发模式。针对梅州的特色资源,可考虑充分利用长寿乡的优势,大力支持绿色食品产业的发展。

新型能源的优势和劣势范文第2篇

[关键词]区域经济SWOT罗源湾发展战略

1前言

SWOT分析即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会(Opportunity)和威胁(Threat)分析,最早用于企业战略管理,通过分析企业内部因素(优势和劣势)以及外部因素(机会和威胁)为企业的战略规划提供依据。多年以来的实践证明,SWOT分析是战略管理中使用最广泛,最持久的分析工具,其应用范围已经从单个企业的战略管理延伸到产业群体、区域经济、城市管理、环境管理、海岸带综合管理乃至国家战略等领域[1-4]。环罗源湾的发展定位研究遵循资源定位原则,在SWOT(优势、劣势、机会、威胁)分析框架的基础上,评估优势资源和劣势资源,提出区域发展战略。

2环罗源湾区域概况

罗源湾为福建省六大深水港湾之一,位于福建省东北部沿海,北邻三都澳,南隔黄歧半岛与闽江口连接。环罗源湾区域包括连江、罗源两县的11个乡镇和相关区内的4个乡镇。2006年罗源湾沿岸区域总人口共38.6万人,人口密度为532人/km2,拥有劳动力18.6万人,其在三个产业间的分布比例为:55.75:21.05:23.20。2005年区域实现工农业总产值93.2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49.96亿元,工业产值43.24亿元。环罗源湾是未来福州市经济的增长点。根据《福州市南北两翼发展规划》,北翼(即环罗湾地区)的性质为能源与临港制造业基地、海洋产业基地,其功能定位为近中期重点依托罗源湾深水岸线优势,发展能源和临港制造业,并为远期海洋产业及大型临港工业发展预留好临港纵深产业用地和岸线。

3环罗源湾区域发展战略的SWOT分析

3.1 优势分析

3.1.1资源优势

① 港口资源:罗源湾港内风平浪静,水深条件好,具有不冻、不淤、避风等优良的建港条件,自然地理条件得天独厚,是福建省6个可建5万吨级以上泊位码头的天然深水良港之一。其中罗源湾南岸门边至古鼎屿一带岸线平均天然水深在30m以上,最大水深可达80m以上,10m以上天然深水岸线约11km,可以建设1-30万吨级泊位码头35个,可全天候通航大中型船舶。福建省政府2006年7月出台的《大型深水港保护与开发方案》规划建设50万吨级超大型深水泊位岸线3处、20万-30万吨级大型深水泊位岸线18处、大型修造船基地2处,包括六大深水港,即三都澳、罗源湾、兴化湾、湄洲湾、厦门湾塔角和东山湾。② 渔业资源:罗源湾是一个鱼类种类十分丰富的港湾,鱼类共有241种,但鱼类资源量和渔获量小。③ 滩涂浅海资源:罗源湾滩涂浅海资源丰富,湾内水域总面积226.7 km2,其中滩涂面积104.71 km2,占湾内水域总面积的45%,主要分布在连江海域,罗源县仅在碧里和廪尾一带分布,潮滩滩面平缓。浅海面积(20m等深线以内)74.85 km2,其中0-5m等深线44.36 km2,5-10m水深海湾面积19.53 km2,10-20m水深海湾面积10.96 km2。罗源湾位于福建东部沿海,是典型的亚热带暖水内湾,湾内风平浪静,浅海滩涂面积大,适合于发展水产养殖。

3.1.2区位优势

罗源湾地处省会城市福州市北翼,具有临海近台的独特区位优势,并且位于长三角和珠三角经济繁荣带的中间点,具有显而易见的区位优势。

3.1.3建设用地优势

罗源湾港区陆域基本利用海滩和山丘地开发为主,不需要占用农田。现有围垦面积达56km2,可供开发工业用地,为港区临港工业、仓储业发展提供有利条件。

3.2 劣势分析

3.2.1产业结构劣势

环罗源湾区域经济基础相对薄弱,虽然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工业化程度低,产业结构单调,未形成产业链,支持开发区快速发展的力量有限;工业数量扩张的同时,质量不够匹配,未能形成相应的产业链。主导产业矛盾冲突较严重,目前较突出的是水产养殖与港口和工业发展的冲突。罗源湾具有丰富的渔业资源,目前的主导产业是水产养殖,但现状工业污染造成水产养殖损失的事件已频繁发生。随着临港工业的发展,必将产生更大冲突,并将导致大量渔民失去赖以生存的资源条件,水产养殖与港口和工业发展的矛盾冲突将越来越剧烈。

3.2.2港口资源量有限,可服务区域小

尽管罗源湾的港口资源优势较明显,但存在以下问题:①自身的深水岸线资源量仍然有限,无法形成年吞吐量为数亿吨的大型港口;与福州港其他港区距离较远,难以统一协作调度,无法进行合理的功能划分,因此无法成为大型港口;②深水岸线后侧的腹地太小,难以开发大规模的仓储用地,无法成为大型中转枢纽港;③罗源湾周边及西面纵深区域的经济均不发达,港口运输的需求量不大。

3.2.3土地资源较缺乏

罗源湾区域内多丘陵,平原台地少,海滩和山丘地多。除了现有围垦面积为56km2的滩涂地外,难以开发其他土地。土地资源的短缺限制了罗源湾开发为大、中型工业区的可能性。

3.2.4淡水资源紧缺

罗源湾区域内淡水资源较为缺乏。罗源县和连江县水资源总量为53.19亿m3,人均水资源量约为6152.78 m3。虽然罗源湾区域内水系比较发达,但流程短促,缺水现象仍然存在,主要是区域分布不均,特别是东南部沿海地区缺水情况较为严重。

3.2.5区域生态环境劣势

罗源湾“口小肚子大”,避风条件好,但对污染物的扩散极为不利,海湾环境容量有限;罗源湾周边区域多丘陵,生态环境脆弱,大规模的开发必然导致生态的破坏。生态环境脆弱是罗源湾的劣势因素之一,也必将抑制可门港的发展。

3.2.6产业冲突和社会环境矛盾

目前较突出的社会问题是水产养殖与港口和工业发展的冲突。罗源湾具有丰富的渔业资源,目前的主导产业是水产养殖。现状工业污染造成水产养殖损失的事件已频繁发生。

3.2.7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

区域内除了有少量的公路交通设施外,港口、铁路、航空等交通设施相对滞后;其他基础设施的建设也相对滞后,如污水处理,生活配套设施等建设任务繁重,资金缺口较大。

3.2.8区域管理难以统一协调

罗源湾区域涉及罗源、连江两个县域,由于本位主义的原因,造成各方面管理上的混乱和矛盾,难以统一协调。如基础设施的建设、资源的最大利用、行政的协调管理、权益分配、污染纠纷等,这对吸引外资,协调综合管理等方面都有较大影响。

3.3 机遇分析

3.3.1历史机遇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支持“海峡西岸”建设。2004年以来,福建省委、省政府提出了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构想。交通部、铁道部也先后分别同福建省政府达成了部省共建海峡西岸快速运输通道的协议。福建省也十分重视自身港口的发展,在福建省“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指出:“以港口为依托,‘东出西进、南联北接’,建设规模化、大型化、信息化程度较高的现代化海峡西岸港口群”,以及福州市“拓展南北两翼”战略的提出,都为罗源湾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3.3.2产业发展机遇

目前,正值“十一五”期间,从周边环境看,长三角、珠三角产业结构高度化已居全国领先水平,高科技、高附加值产业比重不断提高,新兴产业群体迅速崛起,一批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正在逐步外移。罗源湾开发区地处长三角、珠三角与台湾经济区的中间地带,具有承上启下、东进西出港口资源的优势,这为罗源湾开发区主动承接周边地区产业梯度转移提供一个大好机遇。随着台海关系的缓解,台湾产业的转移,使罗源湾能够更好地利用台资,借助台湾企业的技术、国际营销网络优势,发展外向型经济。

3.3.3其他机遇

在经济全球化的推动下,日本、韩国、台湾地区重化工业正积极寻求低成本扩大市场,其选择空间顺序为协调配套、产业整体水平提高、生产成本降低,也加快向中国沿海地区集聚;同时,我国重化工业、能源工业项目布点也正逐步向沿海地区转移,为罗源湾开发区选择发展临港工业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罗源湾开发区以其区位优势、资源优势、成本优势,对内外资有强大的吸引力,也就自然成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地区)产业转移的优选区域之一。

3.4 威胁分析

3.4.1港口发展的竞争威胁

罗源湾港口开发面临着来自国内的强有力竞争。与国内外其他港口相比,罗源湾港口开发建设起步较晚,且规划布局不尽合理,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充分、科学的利用。在未形成规模经济之前,在与国内其他港口的竞争中处于不利位置。在沿海港口中,上海港航运配套服务日趋完善,国际航运中心地位日益突出。北仑港已建成了第六代以上的大型集装箱码头,凭借其深水港和单位集装箱投资成本低的优势,完全可以分流到福建的部分货物。罗源湾北面有三沙港,南面有马尾港、江阴港和湄洲港等,港口之间的竞争对罗源湾的港口开发造成极大的威胁。

3.4.2周边区域产业发展的竞争威胁

罗源湾区域发展的机遇相对于周边区域来说并无独特的机遇优势,因此周边区域发展存在着与罗源湾发展的竞争,即罗源湾区域的产业布局存在着与周边区域产业发展竞争的威胁。若罗源湾区域的产业布局不能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优势、避开自身资源的劣势,选择周边区域难以发展、自身又具有优势资源的产业的话,产业发展竞争的威胁将抑制该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

4结论

4.1环罗源湾区域优势主要表现在港口资源和渔业资源优势,以及一定的区位优势,其他优势较不明显;劣势主要表现在产业结构劣势、土地和水资源的劣势,以及有限的港口资源、区域生态环境劣势、产业矛盾冲突等;机遇主要包括历史及产业机遇,威胁主要来自竞争,包括港口发展和产业布局的竞争。环罗源湾区域存在一定的机遇,但与周边其他地区相比是等同的,并无优势;内部优势较为突出,但存在矛盾,且受到局域的限制;内部劣势极为显著,并存在明显的竞争威胁,使其发展受到严重制约。

4.2罗源湾区域的发展战略,应立足于减缓自身产业结构劣势、土地和水资源劣势,以及有限的港口发展空间、区域生态环境劣势、产业矛盾冲突等劣势;规避竞争威胁,选择周边区域难以发展、自身又具有优势资源的产业。具体应发展需要港口运输大进大出的、用地少、用水少、环境污染小的现代港口加工和物流等临港工业为支柱产业,和以高优农业(水产养殖)为重点产业的产业结构;中远期必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路子,以港口加工和物流带动工业化,创造条件培育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海洋)、新材料、绿色食品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综合上述分析,从SWOT分析角度,建议环罗源湾区域发展战略定位为集海洋经济和临港工业为一体的,海峡西岸经济区省会城市东北翼生态港口工业城市,把罗源湾建成海峡西岸福州市的港口加工业和物流产业基地。

参考文献:

[1] Hunger J D. Wheelen T L. Essentials of strategic management[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 Kumar S. Exploratory analysis of global cosmetic industry:major players. technology and market trends[J]. Technovation. 2005,25(11):1263-1272.

新型能源的优势和劣势范文第3篇

关键词:鄱阳湖;生态经济;SWOT

一、SWOT分析

SWOT分析法又称态势分析法[1],最早是由美国哈佛商学院教授K.J安德鲁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战略决策理论。该方法依据经济实体的发展目标,通过对研究对象发展有重大影响的内部因素和外部环境作出系统分析,从中判别出研究对象内部的优势(Strengths)和劣势(Weakness),外部机遇(Opportunities)和挑战(Threats),在此基础上选择最优行动战略,以最大限度地调动资源和优势,利用机会,规避风险,获得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进行SWOT分析,可以明确主、客观条件,更好地发挥优点,避开不利因素,抓住当前机遇,正确面对挑战。

SWOT分析步骤(1)分析目标对象的环境,列出优势、劣势、机会、威胁要素;(2)确定相互关联因素组合:S-O、W-O、S-T、W-T;(3)从要素组合中找出具体解决方案,择优采用。

在应用SWOT分析法制定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生态经济战略决策时需把握以下原则:(1)把协调资源、环境、经济可持续发展作为SWOT分析的核心;(2)把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相关理念作为解决问题的切入点;(3)把目标区域的实际情况作为SWOT分析的根本出发点;(4)对提出的战略决策要进行检验并持续不断地改进。

二、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发展的SWOT分析

如前所述,SWOT分析是将目标对象的内外部环境、资源及战略能力分析进行总结,从中找出关键性因素,系统地确认行业内部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等四个方面的因素。现从SWOT理论的四个角度,就鄱阳湖地区发展生态经济展开分析。

(一)优势(S)分析

1.区位优势。鄱阳湖经济区位于沿长江经济带和沿京九经济带的交汇点,是连接南北方、沟通东西部的重要枢纽;毗邻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皖江城市带,是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海峡西岸经济区等重要经济板块的直接腹地;该区域基础条件较好、发展潜力较大,是中部地区正在加速形成的增长极之一,在中国区域发展格局中具有重要地位。 具有良好的生态资源环境。鄱阳湖是长江的重要调节器,年均入江水量达1 450亿立方米,约占长江径流量的15.6%,水质长年保持在Ⅲ类以上,鄱阳湖水量、水质的持续稳定,直接关系到鄱阳湖周边乃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用水安全。鄱阳湖承担着调洪蓄水、调节气候、降解污染等多种生态功能,拥有丰富的鱼类、鸟类等物种资源,是全球95%以上的越冬白鹤栖息地,在保护全球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中国重要的生态功能保护区,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划定的全球重要生态区,是中国唯一的世界生命湖泊网成员,在中国乃至全球生态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千百年来,鄱阳湖地区为中华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区域良好的发展为生态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发展平台。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以江西省30%的国土面积,承载了全省近50%的人口,创造了60%以上的经济总量,具有良好的发展基础。改革开放、特别是新世纪以来,江西省对鄱阳湖地区的开发治理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先后实施了山江湖开发治理工程、昌九工业走廊建设、九江沿江开发等一系列重大战略,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取得了显着成就。该区域生态农业发展势头良好,有机食品产量位居全国前列,是中国着名的鱼米之乡和重要的商品粮油基地;新型工业初具规模,初步建立了以汽车、航空及精密仪器制造、特色冶金和金属制品加工、中成药和生物制药、电子信息和现代家电产业、食品工业、精细化工及新型建材等为核心的产业体系;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初步形成了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构建了安全可靠的电力供应体系;旅游业发展较快,是中国中部地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教育、文化、卫生等公共服务体系较为完善。

(二)劣势(W)分析

1.环境污染问题。鄱阳湖地区人民的资源忧患意识薄弱,少数地方政府和企业对国家产业政策与环境保护认识不到位,未建设环境监测预警体系,对工艺落后、污染严重、不能稳定达标排放的生产能力没有及时处理;在农业生产上,还停留在原始的粗放型经济阶段,化肥农药的大量施用,使得大量有机物随水土流失和地表径流进入鄱阳湖,污染水质;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管网收集系统不健全,生活污染没有得到有效防治。这些都造成部分地区无富余环境容量,制约了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破坏问题。鄱阳湖湿地资源被当做荒滩、荒地、荒水无度无序开发利用,使得湖区湿地资源萎缩,生态质量下降,湖泊生态系统日益脆弱。据调查,近二十多年来,湖区湿地一些较常见的水生、湿生、沼生植物至少减少了18种,更有一些已严重退化或消失。与此同时,土地植被退化,森林防护效益低下。随着人口的增长,森林资源的过度采伐和不合理开发利用,以及毁林开垦、开矿、筑路,使鄱阳湖区森林资源持续下降,森林植被受到严重破坏。林种结构不合理,用材林比重大,防护林比重小,单位面积蓄积量低。由于森林质量和林地资源流失,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的功能大大削弱,生态环境严重失衡。 区域竞争力问题。与中国经济发达地区相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综合经济实力不强,区域竞争力较弱,优势产业和优势企业不多,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力资源开发培养不足,产学研一体化作用难以发挥,生态经济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较为薄弱;重开发、轻保护的传统发展模式惯性依然较大,有利于科学发展的政绩综合考评体系尚未建立,有利于促进资源整合、强化污染综合防治的宏观统筹机制仍然存在障碍。

(三)机遇(O)分析

同时,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也面临良好的机遇。

1.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国内外对可持续发展已形成广泛共识,保护生态环境是当代人类生存发展的必然选择,资源节约的发展模式、山川秀美的生态环境正在成为新的竞争优势;中国确立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提出了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生态文明等一系列战略思想和重大举措。 良好的政策环境。初步形成了比较完善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体系,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深入推进,中部地区的发展条件逐渐改善,战略地位不断提升。所有这些,为鄱阳湖地区转变发展方式,努力走出一条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路子,奠定了良好基础。 民众生态经济意识提高。当前民众的消费结构正在向生态型转变,对环境友好、循环经济型的需求日趋旺盛,其生态保护意识也逐渐增强,这位鄱阳湖地区生态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支持。随着政府在生态意识培养的重视,民众对生态经济概念的接受以及觉悟度的提高,为鄱阳湖地区发展生态经济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四)面临的挑战(T)分析

1.面临全球环境挑战。由于区域内外生态环境的持续变化和全球气候变暖,鄱阳湖水位变化异常,连续多年出现历史罕见低水位,鄱阳湖水体污染呈日益加重趋势,保护“一湖清水”的压力不断增大,直接威胁鄱阳湖的生态功能,同时,低水位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血吸虫滋生繁殖,威胁着湖区群众身体健康和经济社会发展。 面临环境容量挑战。当前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还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区域建设对生态环境尚未产生明显影响,但未来一段时期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工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的重要时期,能源资源需求将大幅增加,节能减排任务更加艰巨,环境保护压力更加突出。在此背景下,高效利用资源、合理分配有限环境容量、实现区域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是鄱阳湖地区发展生态经济过程中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发展生态经济资金不足,投融资渠道亟待拓宽。生态经济具有较强的规模经济性,发展生态经济的前期投入大,资金相对短缺将会制约鄱阳湖地区发展生态经济。现阶段,鄱阳湖地区正在发展环境友好新型工业体系,需要生态经济大项目、好项目作为支撑,资金需求量较大。同时,如何降低以资金需求大、回收期长为特点的生态经济项目的投资风险,也是开辟生态经济投融资渠道的重要挑战。

三、鄱阳湖地区发展生态经济的战略建议

1.企业层面——建设环境友好型企业。推进鄱阳湖地区企业开展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环境标志产品认证、清洁生产审核和能源审计,构建企业内部的物质、能量循环体系,促进企业节能、降耗、减污、增效,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双赢”,使资源产出、资源能源消耗、资源综合利用、废物排放和环境管理等各项指标达到循环经济试点实施方案的目标,努力建设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和生态工业园区。加强科技的研发和推广,为生态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撑,要加强对节能、节水、链接、新材料和生态技术的研究开发,促进技术进步和科技成果的转化。降低能耗、水耗,实现废物资源化和效益最大化。用可再生资源替代自然资源,用高新技术解决新型环境污染问题以及采用先进实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提高资源节约的整体技术水平。 产业层面——创建新型工业体系。结合区域产业发展定位突出特色、严格准入、优化布局,以工业园区为平台,以骨

干企业为依托,推广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推进节能减排降耗,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促进项目集聚、产业集群,形成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体系。一是优化产业结构。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运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实施传统产业信息化工程,促进工业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加强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现代管理技术与制造业的融合,按照环境友好、集群发展的要求,重点在特种车船、装备制造、高精铜材、光伏产业等领域实现突破;加快发展高技术产业,坚持全面提升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突出自主创新,加快科技成果产业化,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航空、新能源和新材料等高技术产业。二是大力发展清洁能源。加快低碳能源的开发和产业化,提高地热、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提高地热能、太阳能利用的经济效益;适当开发风能、生物能等其他清洁能源,缓解区内能源紧缺的严峻形势;淘汰高耗能落后装备,对拟建高耗能项目先行开展节能评估和审查,突出抓好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社会层面——构建循环型社会。加强生态意识教育,培育生态文化,着力改善民生,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培育人们的生态文明自醒意识,倡导全社会的生态文明自觉行为,建立有利于生态文明的自律机制。发挥公众参与的积极性,提高公众对湿地、流域水资源水环境保护的认知水平,推进形成崇尚自然、善待万物、遵循自然规律的生态价值理念;倡导新型绿色、健康、环保、节约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形成全社会共同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氛围;培养公众生态经济意识,开展绿色政府、绿色学校、绿色社区、绿色医院、绿色饭店、绿色企业等示范单位创建活动,完善社会监督和信息公开机制,建立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案件举报系统,实行环境质量公告制度,保障公众对环境保护的知情权、监督权和参与权。强化人才支撑和就业服务。适应生态经济发展的需要,优化高等院校学科专业结构,加快紧缺专业人才培养,加强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建设,推进产学研结合,提高科技创新与服务能力;加强职业院校和技能培训机构能力建设,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训模式,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提高劳动者的就业、创业能力;加强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各级各类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就业服务功能;引入专业人才,搭建信息平台,强化支撑体系;搭建高效完备的生态经济信息平台,在生态经济信息的搜集、宣传、建立信息库以及促进企业间交流方面发挥有效作用最终建立新型人才管理体制和机制,。 政府层面——加强导向,切实实施规划。政府应强化政策导向职能,通过产业政策、财税政策、投资政策以及政绩考核制度引导鄱阳湖地区生态经济的发展,形成生态经济发展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还有创新机制,为生态经济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提供服务保障,确保鄱阳湖地区生态经济发展规划目标的顺利实施。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健全财政转移支付办法,建立生态恢复和环境保护的经济补偿机制,激励湖区、老区农(渔、牧)民实施生态管理;加大中央财政对区域内资源枯竭城市转移支付力度;加大中央财政性建设资金投入,重点安排区域内重大基础设施、生态环境保护等项目建设;对资源综合利用、替代能源和清洁生产、节能节水、环境保护专用设备等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产品以及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按规定给予税收政策支持;对产生污染、大量消耗资源的项目征收相关费用或税收,达到防止过度使用的目的,减少系统内的物质投入,诱导生态经济的发展。加强金融政策支持。建立多元化融资机制,按照政府引导、社会投入、市场运作模式,广泛利用项目进行融资,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加大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投入。建立支持按照相关管理办法设立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股权(产业)投资基金、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基金和行业性的创业投资基金;支持区域内城市商业银行改革发展,引进战略投资者,并支持符合条件的中小银行跨区域设立分支机构;按规定程序和条件给予再贷款、再贴现资金支持;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加强与国际金融组织合作,探索推进金融支持节能减排和绿色信贷的示范项目;加大对政策性险种财税支持力度;鼓励保险公司开设农业保险、环境保险和科技保险等专业保险品种;开展保险资金投资未上市公司股权试点。重点推进重大环保设施和生态工程建设,建设一批生态农业示范园、生态工业示范园、循环经济实验区和生态旅游示范区。强化组织实施。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切实加强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指导和协调。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协调;加快完善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地方性法规和规章,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制定资源消耗综合评价制度和标准,进一步建立健全建设项目的能耗、水耗、地耗、污染排放等综合评价制度,配合国家相关指标体系的出台,建立和完善具有鄱阳湖地区特色生态经济指标体系;进一步完善公众参与和民主监督机制,做好规划及相关信息的公开工作,建立规划实施情况定期公告制度,保障社会公众通过法定程序和渠道参与规划的实施和监督。

[1]SMITH G A,CHRISTENSEN R C.Suggestions to Instructors on Policy Formulation[M].Chicago:Richard D Irwin,1951:3-4.

沈安,黄志斌.中国汽车产业循环经济的SWOT定量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7,(1):58-60.

国家发展改革委.鄱阳湖生态经济区规划[S],2009:12.

崔培培,李慧明,崔晓莹.天津空港经济区发展循环经济的SWOT分析[J].港口经济,2010,(4):9-12.

王英伟,杨成江,东.生态工业园区发展的SWOT分析[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0,(5):154-156.

谢志铭.珠三角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SWOT分析与对策[J].广东农业科学,2010,(1):273-275.

新型能源的优势和劣势范文第4篇

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前,无烟煤还一直以其特性独占煤化工原料第一位次。但随着煤炭气化技术的发展,无烟煤无论在传统还是新型煤化工中都受到冲击,在煤化工原料煤的地位益发边缘化,仅在旧时代遗留产能中保有一席之地。

就整个煤炭产业来讲,无烟煤化工势微似无足轻重。但对某些主产无烟煤的煤炭企业来讲,在当下煤市寒冬背景下,无烟煤化工受阻,无疑为不能承受之重。

固定床间歇气化技术目前仍是最成熟的无烟煤气化工艺。但早从2006年开始,发改委就下发政令,禁止使用固定床间歇气化技术。时至今日,晋煤集团煤化工事业部副总经理原丰贞仍持反对态度。在他看来,“一刀切”禁止固定床间歇气化技术是“很不合理的”。

渐失旧地

无烟煤作为煤化工原料煤的兴起,得益于UGI炉的兴起。UGI炉又称固定床间歇式气化炉,是固定床间歇气化技术最流行的炉型。UGI炉早前的原料为焦炭,后因无烟煤与焦炭同有碳含量高、挥发分低的特性,逐渐取代焦炭,成为UGI炉的主力原料煤。

1935年我国从国外引进UGI固定床间歇气化技术,后随国内合成氨市场需求增长,UGI炉逐渐在全国范围发展开来。UGI炉对原料要求较严格,无烟煤亦随之水涨船高,奠定煤化工第一原料煤地位。

但UGI炉有其本身固有的缺陷。一为规模小;二为连续生产能力差;三是能源转换效率低。新奥能源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侯详生介绍说,UGI炉不能连续生产,有20%的时间不工作,需要蓄热;单炉日加工煤炭一般才“一百吨上下”。此外,能源转化效率仅为“30-40%”,远不及后来出现的鲁奇炉。

大约在上个世纪80年代,鲁奇炉开始出现,其中间亦经过一系列改进历程。但鲁奇炉相对于UGI炉优势巨大。其原料可用次烟煤、褐煤这些廉价煤种,经济性要优于必须无烟煤或焦炭的UGI炉。此外在能源转化率和气化连续性上也远优于UGI炉。

不仅仅鲁奇炉,还有随后出现的壳牌炉、德士古炉,以及国内改进炉型如四喷嘴炉、航天炉、清华炉等。整个气化炉的发展趋向大规模、煤种放宽、运行连续性。UGI炉劣势益发明显。

“大概从2000年开始,国内新投煤化工,就很少选择UGI炉了。”在侯祥生看来,目前依托UGI炉的无烟煤的竞争力在逐步下滑,“无烟煤价格要贵得多,工艺上的劣势也很明显,例如,传统UGI炉在气化过程中所产生的吹风气不经过处理直接利用烟囱排放,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2006年,发改委的一纸禁令让其处境雪上加霜。当年七月,发改委出台《关于加强煤化工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提出煤化工企业禁止核准或备案采用固定床间歇气化和直接冷却的煤化工项目。

UGI炉因此又遭遇来自政策的一道枷锁,附带殃及无烟煤。无烟煤在煤化工原料煤中地位下降明显,但这目前尚未有精确统计。据侯祥生回忆,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煤化工原料主要是无烟煤,无烟煤占据煤化工原料煤份额最高“要达到80%以上”。

据了解,经过80年代中期鼎盛期,随着新气化技术的发展,无烟煤化工逐渐走下坡路,目前无烟煤化工仍主要盘踞在残存的UGI炉型中。侯祥生估算认为“现在无烟煤占煤化工原料煤份额大概在40%左右”。“虽然无烟煤价格更贵,UGI炉经济性不及其它炉型,但更换设备也需要大笔投资,因此还有相当部分UGI炉还在使用。”侯详生说。

新领域遇冷

相对传统煤化工三条产业路线“煤-电石-PVC”、“煤-焦炭”、“煤-合成氨-尿素”,新型煤化工通常是指煤制油、煤制甲醇、煤制二甲醚、煤制烯烃、煤制乙二醇等。

由于传统煤化工产品严重产能过剩,近年来全国纷纷上马新型煤化工项目。仅煤制天然气一项,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12年底,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煤制天然气项目(包括已建、在建、获批和待审批的)共计40多个,总产能已达1902.5亿立方米/年。

新型煤化工依托新型煤气化技术发展而来,UGI炉型更无立足之地。据了解,鲁奇炉是新型煤化工项目中较多采用的一种炉型。鲁奇炉效率远超UGI炉,能源转换率最高可达到80%。而壳牌炉、德士古炉因其工艺最终产生一氧化碳和氢,更适合传统煤化工,正在传统煤化工领域蚕食UGI炉领地。

据侯详生介绍,严格来说,这些新型气化炉也可以燃烧无烟煤,但是由于无烟煤反应活性差,于烟煤、次烟煤、褐煤等相比,等量无烟煤需反应更长时间,这样就降低产量,而且无烟煤价格更贵,经济上不划算。

“无烟煤的特点是碳含量高、挥发份低,而新型煤化工就是要取出这些挥发份,如煤焦油等,变废为宝。”侯祥生说。

但在煤科总院煤化工分院副院长陈亚飞看来,煤炭品种和煤气化技术是相互影响的。可以说煤气化技术发展导致无烟煤在新型煤化工受到冷遇。也可以说由于无烟煤资源稀缺,导致煤气化原料趋向劣质煤种,“近年在新疆、内蒙等地的煤炭大开发,多数为褐煤、烟煤等,这也刺激了煤气化技术的发展。”

不管怎样,作为变质程度最高、最优质的煤种,无烟煤与劣质煤在煤化工领域的竞争已经日渐下风

更迫切的问题

事实上,2006年的发改委对固定床间歇气化工艺的禁令在坊间仍有不少质疑。原丰贞就认为这种“一刀切”是不合理的。

但发改委禁令自2006年实施以来,尽管也间或有反对声音,但目前尚未看到改变的迹象。原丰贞虽然心中也持反对态度,但更对将目光放在了未来技术突破之上。

在侯祥生看来,从煤质分析,无烟煤作为优质煤种,其应用不应仅限于化工领域。“无烟煤热量高,非常适合用来炼钢,制作成高炉喷吹煤粉是非常合适的”。

但对于晋煤来说,煤化工是其多元发展战略的重要一环。此前,晋煤生产的无烟煤供不应求。其每年供给下游化工产业原料无烟煤达3000万吨,占其总产能泰半。2003年,晋煤大举进入煤化工领域,经过十年发展,体量已非常庞大。2012年晋煤煤化工板块经营收入达620亿元,已连续4年超煤炭主业。

显然,无烟煤在新兴煤化工产业中的不适应,将影响晋煤化工未来的发展。但对晋煤集团现存的庞大煤化工体量来说,无烟煤质劣质化则是更为迫切的问题。

新型能源的优势和劣势范文第5篇

[关键词]煤炭能源 总部经济圈 创新

一 总部经济概念的提出

国内首次提出总部经济理论的人是北京市社会科学院总部经济研究中心主任赵弘。他认为:“总部经济”是指某区域由于特有的资源优势吸引企业将总部在该区域集群布局,将生产制造基地布局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其他地区,而使企业价值链与区域资源实现最优空间耦合,以及由此对该区域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的一种经济形态。

二 太原市具备发展区域性煤炭能源总部经济圈的要素

(一)太原市具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便利的交通运输网络

太原作为山西省中心城市,东接京津唐,南接长江流域,西临黄河中上游,在全省是承上启下的交通枢纽。它是华北地区重要的物流集散地。其“大”字型高速公路网和通达全国各主要城市的铁路网将西部地区与环渤海经济圈、东北沿海地区更加紧密地联系起来。

(二)太原市工业基础雄厚,以煤炭为原料的产业支撑体系发达

太原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化工、新型材料、装备制造等行业的生产加工基地。山西在能源产业的发展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与很高的顾客忠诚度。太原作为省会城市,集中了一批能源企业的总部与研发中心与能源科学研究所。

(三)太原市具有便捷的信息获取以及良好地同异地沟通的信息通道,同时在基础性资源条件方面能够同附近周边地区形成较大的差异

除煤炭外,山西省还拥有丰富的金属矿产资源和其他非金属矿产资源,主要有铁、铝矾土、铜、铅、锌、耐火黏土、熔剂石灰。便捷的信息、网络可以大大节约公司总部与制造加工基地分离导致的空间成本,进而有力地吸引相关能源集团公司总部的落户。

(四)太原市拥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科研教育资源

太原市拥有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和科研教育资源能够使得公司总部以较低的成本进行知识密集性价值活动的创造。太原教育、科技水平在省内都比较高。截止2007年末,太原市内共有高等院校34所,中等技工职业院校共有108所,科研机构共110所,直接从事科研开发的人员达14.4万人,研究范围涉及10大领域25个行业,太原的科技教育优势能够为总部环境的配套提供不竭的智力源泉。

(五)太原市经济圈具备良好高效的法律制度环境,具有多元的文化氛围

太原的历史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北方著名的文明古城,城市文化有一种混合中原农耕文明和北方游牧民族特点的性格特色;这里是晋商文化的发源地,晋商文化以儒家思想为指导,以重商立业的人生观,诚信义利的价值观和谨慎并重的敬业精神

三 太原发展能源总部经济圈的战略重点

我国是世界第一大煤炭生产国和消费国,煤炭在全国能源消费的比例超过60%,未来我国能源仍将以煤炭为主。多年来,山西省承担着国家能源供应的重要角色,由于煤炭在污染环境和危害人体方面的缺点,中国正把能源开发的重点转向天然气。虽然国家已经开始寻找天然气来代替煤炭能源使用,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使用煤炭的绝对数量还是要增长,对环境的污染会更趋严重。

山西经济的转型发展和煤炭供需的矛盾突出的现状,使得煤炭资源大省的省会太原市,有条件,有机遇,有实力能够发展煤炭能源总部经济圈,使太原市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城市,逐步形成以太原市为龙头的煤炭能源总部经济城市群。

那么,太原在今后的城市规划发展中,应该更注重以下几方面建设:

(一)职能创新,大力推进政府经济职能转变,完善城市服务职能体系

太原作为中部的省会城市,必须准确分析自身的优势、劣势、机遇和风险,拓宽发展经济的视野和思路,用总部经济理念指导太原的城市规划。同时,政府经济职能必须转变:第一,政府的管理体制应该根据市场形态的变化而调整。第二,市场扩展到哪里,政府的职能范围就应该“跟”到哪里。第三,政府充当市场机制的“补充者”,就是在市场失灵的领域要有政府作为的“影子”。这样,日益完善的城市职能和政府职能为总部项目的集聚提供先天的发展条件。

(二)制度创新,制定优惠政策扶持煤炭能源总部经济圈的发展

2010年,国务院批准山西省为国家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国务院给予山西省在土地、财政、资源等诸多方面的类似经济特区的优惠政策。意味着,山西省政府在政策制定上的自主空间更大。必须突出强化太原的政策环境,重点加快总部经济区的建设,加强协调,统一规划,合理利用资源。省市政府在制定经济政策时要明确从战略上考虑改善环境、创造条件、吸引跨国公司、金融机构和更多的国际机构的总部性组织来太原落户,特别是国际能源行业协会等非盈利组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