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机械制图标准的基本规定

机械制图标准的基本规定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机械制图标准的基本规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机械制图标准的基本规定

机械制图标准的基本规定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国家标准; 光学制图; 对比; 建议

中图分类号: TN 201文献标识码: Adoi: 10.3969/j.issn.10055630.2012.05.004

引言在工程技术界中,由于“形”信息的重要性,工程技术人员均把掌握工程图学作为基本素质及基本技能来看待。图纸是工程人员的语言,而光学图纸就是光学专业工程技术人员的语言。要掌握一门语言,就应该掌握它的发音方法、语法结构和规则,光学制图的国家标准就是起到这样的作用。它是我国光学领域的一项重要的基础标准,是企业、工厂选择光学材料、制订工艺规程和进行光学加工、检验的依据[1],为保障我国光学产品的质量和企业间的相互沟通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光学制图》国家标准的最早版本是GB 1331-77,1991年改版为GB 13323-91[2]。1991版光学制图标准实施已达20年,对我国光学行业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随着国家光学行业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和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与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国际标准的影响日渐增大。由于GB 13323-91与ISO 10110-1《光学和光子学 光学元件和光学系统绘图准备 第1部分:总则》在很多方面有明显区别,造成在行业沟通中出现一些分歧。为了适应发展的需要,畅通和开拓国际间技术交流渠道,新的国家标准GB/T 13323-2009[3]《光学制图》应运而生。2009版标准主要参考了国际标准ISO 10110-1:2006[4],与1991版标准相比有很大的变化。现行国家标准2009.12.15,从2010.02.01开始实施,至今已有两年了。从实际情况来看,新标准的实施与推广效果并不明显,国内图纸绝大部分仍按1991版标准绘制,甚至现在还有很多技术人员不知有2009版新标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对新标准的宣贯不力,另一方面是由于新标准与1991版标准区别较大,缺乏相应的解读资料,技术人员不易于接受和执行,因此实施的难度大。文中详细说明和分析了新旧标准的不同之处,并指出了新标准执行中需注意的一些问题,给出了实施建议。1《光学制图》国家标准改版的必要性与意义工程类制图标准是应用广泛的基础标准,不但是工程技术界的语言,而且是一切工业标准的基础[5]。1991版《光学制图》国家标准是以工程类制图标准为主要依据,增加了光学零组件方面的技术要求和表示方法的说明,引用标准如表1所示。光学仪器标准编号标准名称引用时的版本标准现状GB 131机械制图 表面粗糙度代号及其注法GB 131-83改版为GB/T 131-2006《产品几何技术规范(GPS)技术产品文件中表面结构的表示法》GB 1204光学零件的倒角GB 1204-75作废,调整为JB/T 10567-2009《光学零件的倒角》GB 1316光学零件镀膜 减反射膜GB 1316-1988作废,调整为JB/T 8226.1-1999《光学零件镀膜 减反射膜》GB 1322光学零件镀膜 内反射膜GB 1322-1988作废,调整为JB/T 8226.4-1999《光学零件镀膜 内反射膜》GB 4457.1机械制图 图纸幅面及格式GB 4457.1-1984作废,被GB/T 14689《技术制图 图纸幅面及格式》替代GB 4457.2机械制图 比例GB 4457.2-1984改版为GB/T 4457.2-2003《技术制图 图样画法 指引线和基准线的基本规定》GB 4457.3机械制图 字体GB 4457.3-1984作废,被GB/T 14691《技术制图 字体》替代GB 4457.4机械制图 图线GB 4457.4-1984改版为GB/T 4457.4-2002《机械制图 图样画法 图线》GB 4457.5机械制图 剖面符号GB 4457.5-1984仍为现行GB 4458.1机械制图 图样画法GB 4458.1-1984改版为GB/T 4458.1-2002《机械制图 图样画法 视图》GB 4458.2机械制图 装配图中零、部件的序号及其编排方法GB 4458.2-1984改版为GB/T 4458.2-2003《机械制图 装配图中零、部件序号及其编排方法》GB 4458.3机械制图 轴测图GB 4458.3-1984仍为现行有效GB 4458.4机械制图 尺寸注法GB 4458.4-1984改版为GB/T 4458.4-2003GB 4458.5机械制图 尺寸公差与配合的注法GB 4458.5-1984改版为GB/T 4458.5-2003《机械制图 尺寸公差与配合注法》――――――新增GB/T 4458.6-2002《机械制图 图样画法 剖视图和断面图》GB 4459.1机械制图 螺纹及螺纹紧固件的画法GB 4459.1-1984已改版,整体不适用于光学元件GB 4459.2机械制图 齿轮画法GB 4459.2-1984已改版,整体不适用于光学元件GB 4459.3机械制图 花键画法GB 4459.3-1984已改版,整体不适用于光学元件GB 4459.4机械制图 弹簧画法GB 4459.4-1984已改版,整体不适用于光学元件GB 4459.5机械制图 中心孔画法GB 4459.5-1984已改版,整体不适用于光学元件GB 4460机械制图 机构运动简图符号GB 4460-1984仍为现行有效GB 10609.1技术制图 标题栏GB 10609.1-1989改版为GB/T 10609.1-2008GB 10609.2技术制图 明细栏GB 10609.2-1989改版为GB/T 10609.2-2009中国于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各项标准向国际标准看齐,机械制图和技术制图的国家标准对应于国际标准都进行了相应的修改,以之为主要基础的光学制图标准也应随之作相应修改。从表1中可以看出,(1)原标准所引用的标准大部分发生了变化;(2)部分标准已作废或被替代,如GB 1204、GB 1316、GB 1322、GB 4457.1、GB 4457.3;(3)还有部分引用标准不适用于光学元件,应取消,如GB4459、GB 4460。我国加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后,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就已明确提出应采用ISO标准并贯彻于技术领域各个环节的要求。光学制图的国际标准ISO 10110于1996年首次,其中ISO 10110-1于2006年进行了改版,为进一步提高标准化水平和贯彻最新国际标准,对光学制图国家标准进行修订十分必要。另一方面,1991版《光学制图》在表达方式上较多地使用了文字叙述,从图纸版面设置上来说,是用文字将“对材料的要求”、“对零件的要求”、“对胶合件的要求”以专用表格的形式列于图纸的右上角。从有利于标准的统一和便于各国之间技术交流的角度出发,应在图样中少出现汉字,尽量以数字或字母代号来表示各项参数。2新旧标准主要变化GB/T 13323-2009对应ISO 10110-1:2006《光学和光子学 光学元件和光学系统绘图准备 第1部分:总则》,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与ISO 10110-1:2006的主要差异在于:删除了国际标准的序言和前言;根据ISO 10110-1:2006及我国标准用语习惯对标准范围及符号作了重新编写;参考并补充了ISO 10110-8、ISO 10110-10、ISO 10110-12相关部分的内容。总体来说,与ISO 10110-1:2006是基本一致的,而与GB 13323-91相比,变化十分明显。主要变化内容如下:(1)修改了标准范围:增加了对尺寸、公差标注的规定。(2)修改了光轴的标注方法:1991版中以单点划线表示光轴,而2009版中为了区别光轴和中心线,特别规定要以双点划线表示光轴,单点划线只是用于表示中心线。(3)在描述方面,将GB 13323-91的毛面修改为非抛光面。(4)修改了附录A(资料性附录)的示例,并增加了非球面透镜的图样标注方法。(5)修改了光学零件图样的列表格式及内容:此处变化非常明显,整个图面的排版布局都完全不同。1991版是在右上角列表,2009版是在图面下方列表或是引线标注,且各项要求的标注方法也不同,后面将详细说明。(6)修改了对材料的要求的标注方法,1991版中对材料的各项要求基本都执行GB 903-87《无色光学玻璃》[6],在2009版中,“气泡度”执行GB/T 7661-2009《光学零件气泡度》[7]的最新标准,双折射和非均匀性暂无单独的国家标准与之对应,所做的公差标注方法的修改是在附录B(规范性附录)中详细描述。具体修改内容后续将详细说明。(7)增加了表面结构的公差的标注方法,并将其内容放入附录C(规范性附录)。3需注意的重要修改部分在表述上,参照ISO 10110-1:2006,将原标准中“对材料的要求”和“对零件的要求”统称为“缺陷公差”,缺陷公差项目的表示方法对比如表2所示。

3.1材料缺陷标准发生显著变化GB 13323-91中,材料缺陷公差项目都以文字说明来表示,在“对材料的要求”列表中左侧显示,右侧对应的是按GB 903-87《无色光学玻璃》执行的等级表示。GB/T 13323-2009则取消了所有的文字表示,均以数字码作为不同材料缺陷公差代号。最重要的是,各公差执行的标准发生了显著变化。(1)应力双折射在1991版中,“应力双折射”按照GB 903-87《无色光学玻璃》,其等级有中部应力和边缘应力两种表示方法。在2009版中,参考了国际标准ISO 10110-2:1996,不再区分中部应力和边缘应力,直接以样品单位程长内的光程差(OPD)表示,且不再以数字代号作为等级标志,直接以光程差大小表示,即“0/”后面所跟的数字即为允许的OPD值大小。(2)气泡度在1991版中,材料的“气泡度”按GB 903-87《无色光学玻璃》执行的等级表示。除“对材料的要求”中有气泡度要求外,在“对零件的要求”中也有对光学零件气泡度的要求,以字母“q”表示,执行的是GB 7661-87《光学零件气泡度》,导致气泡度标注较为混乱。在2009版中,“气泡度”以数学码“1”表示,执行GB/T 7661-2009《光学零件气泡度》的最新标准。对气泡度的要求做了统一规定,不再出现重复标注现象。该标准参考了国际标准ISO 10110-3:在图纸上的标注为1/N×A,其中N是气泡和杂质的数目,A是气泡和杂质投影面积的平方根,以mm计。(3)非均匀性和条纹光学零件内部折射率的逐渐变化的最大折射率与最小折射率之差,在GB 13323-91中,称之为“光学均匀性”,而在GB/T 13323-2009中,则根据其实际意义改称为“非均匀性”。GB/T 13323-2009中,认为“条纹”也是“非均匀性”的一种表现形式,所以“非均匀性”和“条纹”统一用数字码“2”表示,即“2/”所跟的两个数字,前者指“非均匀性”,后者指“条纹”。在1991版中,按GB 903-87《无色光学玻璃》执行的等级表示,光学均匀性类别的数值越小,代表折射率微差越小;条纹度等级表示数字越小或字母越靠前,代表材料的条纹等级越好。而在GB/T 13323-2009中,“非均匀性”、“条纹”的分类方法与ISO 10110-4是一致的,与GB 13323-91则正好反过来,数字越大,代表“非均匀性”和“条纹”要求越高。此处非常容易混淆,在看图纸时一定要注意,材料的生产方和使用方必须予以特别当心[8]。

3.2加工缺陷标注变化GB 13323-91中,加工缺陷公差在“对材料的要求”列表中左侧显示公差代号,右侧对应的是按各相应标准进行的等级标注。在2009版中,主要差别体现在公差项目代号的不同,见表2。

需要注意的是,表面疵病所执行的《光学零件表面疵病》最新标准GB/T 1185-2006[9]中规定是以字母“B”为代号,而光学制图新标准中规定是以数字代码“5”表示。绘图识图时,代号应按GB/T 13323-2009,以“5”表示,执行标准按GB/T 1185-2006。随着高能激光在军事和民用技术领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抗激光辐射损伤阈值成为激光系统中对光学零件的一项重要技术要求。该指标指的是光学零件受到激光辐射后,导致表面破坏概率为零的最大能量密度或功率密度,它与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表面光滑程度、膜层结构与性能以及膜层与材料的结合性能有关。该项指标在1991版中无体现,目前国家标准中也尚无与之相对应的要求和规范,主要参考国际标准ISO 10110-17:2004《光学和光学仪器 光学元件和光学系统图样 第17部分:抗激光破坏阈值》[10],以代号“6”表示该指标。

3.3表面结构公差标注变化表面结构公差即表面粗糙度的标注。在GB 13323-91中,未对光学零件表面粗糙度的标注做专门说明,执行国家标准GB 131《机械制图 表面粗糙度代号及其注法》和GB 1031《表面粗糙度 参数及其数值》即可。光学工作者普遍认为,用机械表面标准表述光学表面是极不充分的,尤其是在超光滑表面、高功率激光光学等方面,表面粗糙度是一个相当重要的参数[8],不能简单套用机械表面标准。2009版光学制图标准中对光学零件表面粗糙度的标注参考了国际标准ISO 10110-8:1997《光学和光学仪器 光学元件和光学系统图样 第8部分:表面质地》[11]中对光学零件表面粗糙度的要求,将光学表面分为粗糙表面和抛光表面。粗糙表面结构用字母G(Ground)表示轮廓面,其微观轮廓要求用轮廓均方根偏差Rq来度量。抛光表面结构用字母P(Polished)表示轮廓表面,有四种表示方式:(1)无轮廓微缺陷要求的抛光表面,直接以“P”表示;(2)带有轮廓微观缺陷要求的抛光表面,字母P的右侧数字表示可允许的轮廓微观缺陷密度等级(P1~P4四级);(3)轮廓均方根偏差Rq;(4)功率频谱密度函数(PSD)的定量方法,该项指标对于在高技术强激光应用中确定超光滑表面特性特别有用。4应注意的问题和实施建议透镜图示例如图1所示。

图1GB/T 13323-2009透镜图示例

Fig.1Drawing of lens according to GB/T 13323-2009

结合透镜图示例和前面的分析,在新标准执行中需重点注意以下几点问题:(1)首先要注意整体图面的布局变化,改变在图面右上角进行各项要求说明的习惯,而改为在图面下方列表说明或引线说明的方式。(2)注意各项指标代号的变化和等级表示方法的变化。尤其是对材料的应力双折射、非均匀性和条纹的标注,其等级描述与1991版是恰好相反的,千万不能搞错。(3)由于一项国家标准的制订、改版是需要很长时间的,因此难免出现相关联标准未能完全配套的现象,如表面疵病的最新国家标准与该标准中疵病的代号就不同,但两个标准都是现行有效的最新标准,又如GB 903-87《无色光学玻璃》也依然是现行有效的标准,但其中各项指标的标注在相关的国家标准里均有较大的变更,这些都是技术人员在看图、识图、绘图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对于更好地贯彻和实施该标准,提出以下几点建议:(1)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标准动态,树立标准化意识。标准中已说明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是以最新版本为准,所以一定要及时跟踪掌握,查用现行有效的最新标准。(2)认真学习与审慎理解标准各条文的含义和内在要求,由于标准编写有规范的结构和用语,言简意赅,不能浅尝辄止,避免出现曲解或误用现象。5结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及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国家标准跟踪国际标准的发展而发展,需要不断地制定、修订、充实和更新。对于光学工程技术人员而言,正确理解和认识修订改版后的《光学制图》国家标准十分重要。通过对新旧标准的详细解读,指出了新标准执行中需注意的一些问题,并给出了实施建议,让技术人员更易接受理解,从而更快推动新版《光学制图》国家标准的贯彻与执行。参考文献:

[1]蔡立.光学零件加工技术[M].北京:兵器工业出版社,2006:27-28.

[2]国家技术监督局.GB 13323-1991 光学制图[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 13323-2009 光学制图[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4]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10110-1:2006 Optics and photonicspreparation of draw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and systems―part 1:general[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5]邵世禄.《机械制图》国家标准的发展及应用[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05,40(5):675-680.

[6]国家标准局.GB 903-1987 无色光学玻璃[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87.

[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 7661-2009 光学零件气泡度[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

[8]徐德衍.光学元件技术要求与检验国际新标准的若干问题[J].光学仪器,2002,24(1):35-47.

[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GB/T 1185-2006 光学零件表面疵病[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6.

机械制图标准的基本规定范文第2篇

【关键词】机械制图课程 改革

【中图分类号】TH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0-0024-02

一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改革

1.课堂讲授方法

在教授课程过程中,老师的授课方法尤其重要,一般以老师精讲,辅导学生练习为主要教学方法。这就需要老师要处处以学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事先做好授课计划,为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可以在课堂上采用“讨论式”教学模式,如:设计出不同的小问题引发学生积极地进行自主思考,启发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最终由老师对案例进行归纳总结等方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另外,老师需要用大量的实例练习来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和困惑,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随着学生学习能力和专业素质的不断提高,老师应适时地转变教学方式,从原来的学生听课为主到学生分析讨论为主,老师引发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教学模式,将“中、高级制图员职业技能鉴定资格证书”作为学生学习的最终目标及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方式,使教学与就业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努力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社会竞争力,使学校教育与社会需求结合,使职业教育达成其社会使命,努力提高职业学生的就业条件。

2.发挥传统教学优势

对于传统教学,要秉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一优良传统,授课老师在向学生讲授“机械制图”这一课程时,需要讲解详细、严谨,书写规范,严格按照国家制定的相关规定,从画线、书写文字、尺寸标注到各装配图、各零件图的组合画法与读图,均为学生树立良好的标准化典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潜移默化的模仿老师,时刻谨记老师的标准和要求,将老师的要求作为自己学习的动力和目标,严格要求自己,以老师为榜样,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使绘图技术得以提高。

“机械制图”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不断的练习和实践,才能掌握“机械制图”的技巧。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即使老师对课程内容进行了详细的讲述,并为学生列举很多案例,但在学生刚开始试着自己解决问题的时候总会感到力不从心、无从下手。这些都是很正常的,也是学习“机械制图”这一课程的必经之路,这就需要学生不断的进行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老师需要对学生进行辅导,及时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和困惑,帮助学生及时解决问题,这样才能保证练习达到最好的效果。老师还要尤其注意的是在练习过程中对学生细心练习、耐心能力和信念坚持的培养,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

3.多媒体教学

教学手段改革为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条件,在现代科技突飞猛进的形势下,教学内容日益增多,授课负担加重,如果仍采用旧的传统手段,学生学习效果不理想,难以完成教学任务,多媒体教学是现代化教学手段之一。以教材中的装配图为例,使用多媒体教学能比较直观反映装配关系,拆装顺序及工作原理,学生易懂,克服了原始挂图讲解,特别是拆装顺序,教师费尽口舌学生还是难以理解,通过多媒体采用立体放映,参照装配图进行讲解,学生很快就能掌握学习内容,对于机件表达方法及相贯线内容,采用多媒体教学,是很好的直观教学手段,通过动画效果,可变静为动,从而建立牢固的概念。例如,相贯线的形状是封闭的曲线,我们通过多媒体播放相贯线,从立体中跳出,由静变动,学生从理性认识到感性认识,使学生更加明确了相贯线的性质,通过采用多媒体教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提高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更好理解掌握所学内容。因机械制图教学是双边活动,学生基础参差不齐,基础差的多,所以,单纯用多媒体教学是不够的,面对这样的情况,应灵活掌握教学方法有些基础部分应按旧的教学方法进行讲解,老师在黑板上一边画一边讲解,这样学生学起来比较直观,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例如:几何作图,老师教学生怎样拿两块三角板推平行线,怎样使用圆规画图等。通过老师实际操作,学生对绘图工具的使用有了一定的认识,所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也不可缺少,应和多媒体教学穿插使用。

二、改革时要把握的原则

1.理论联系实际

授课老师要尤其注意的一个最最基本的原则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只有扎实的理论作为基础,才能更好地解决现实中的实践问题。其一,授课老师和学生均应提高对书本理论知识的认识,老师在授课过程中,始终保持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向学生详细阐述理论知识,包括机械构造体系、装配原则、作图方法、基本原理等,使学生在学习中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其二,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理论知识以后,老师要逐步培养学生对空间的认知能力和想象能力,这一过程需要学生进行不断的练习,在老师的指导下,在不断的错误、改正、再犯错、再改正的过程中不断提高。

对于社会上出现的“高分低能”学生,毕业生就业率低等问题,必须引起老师的重视和思考,出现这样的结果,充分暴露出我国现有教育体制的问题:过分重视对理论知识的考核,忽视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和社会实践能力的锻炼。既然传统的教学过程存在这样的问题,那么,在“机械制图”这门课的学习中,授课教师在传授理论知识给学生的同时,要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多讲实例,给学生少看模型,多看实物,尽可能带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加强学生对课本理论知识的认识深度。

2.规范、标准意识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机械科学理论也在不断的完善,在18年后的2002年,我国各学者对1984年编制的机械制图标准进行了重新修订,最终形成一套新的更适合现代社会需求的制图标准,与国际化要求相接轨,删除原来不合时宜的规定,使学生在学习的最初,就接触到最先进、最科学的机械制图理论,树立专业化的标准观念,扎实的理论知识为今后的实践应用起到了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那么,在教学的初始,标准化观念的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所以老师在教授课程的时候,应反复向学生强调现有的国家相关制图标准,让学生明白国家制定这一标准的目的是什么,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标准内容,认可国家制定的标准,按照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地学习最新的标准规定,做到与时俱进。

三、 对现有考试制度进行改革

考试的目的就是考查学生对该门课程的掌握情况,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考试方式决定了学生的日常学习方式,对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也至关重要。如今,很多学校的考核方式都是期末考试加平时作业情况,而期末考试也多以理论知识考核为主,学生只要死记硬背好定义、理论等书本知识,就可以取得高分。但是“机械制图”这门课程具有很强的操作性,对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很高的要求,但是传统的笔试考核方法并不能考查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举例来说,在现实的工作中,各生产工作人员之间的交流一般均是口头性的,对生产中的问题、错误纠正、生产工艺的改进等都是口头交流,所以,在“机械制图”课程考核的时候就应该偏向考查学生的口头表达问题能力、实践解决故障能力等。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校的学习与社会需求接轨,以学生的顺利就业为学习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机械制图考核改革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

1.课本理论知识方面

对这一类理论知识的考核仍可以采用闭卷考试的方法,但要注意的是:在制定考题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考试大纲的要求,尽可能多地考核到全面的知识点,但一定要杜绝偏题和怪题,从学生学习的四个过程——记忆、理解、掌握、应用,进行分类逐步考核,使考试分数能够更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实践能力。

2.机械制图标准方面

这部分的考核内容包括辨别各组装配件,如:常用件、标准件等,绘制零件图、装配图的表示方法等。这一方面的知识点很多,相对于完全的理论知识,答题时间较长。考核的目的主要是考察学生看图、绘图能力,及综合运用理论知识的能力。可以采用闭卷考试或者面试口答的方式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进行考核,也可以设置些补图类型的考题,但不可过多,一般不超过总题目数量的八分之一。

3.实践综合能力方面

对于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考核,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用“测绘作业”这一考核方式,根据本门课程对学生的要求选择不同的测绘对象,如进行零件测绘或者进行部件测绘,最后要求学生画出完整的零件图(装配图)。这种考核方式可以考查出学生对各零部件的整体把握和分析能力,及学生对国家相关规定的理解和运用,更重要的是可以考查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机械制图标准的基本规定范文第3篇

关键词:机械制图;CAD;整合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1-0160-02

在高职院校教学开展中,“机械制图”以及“AutoCAD”课程是高职院校工科专业的两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对于高职院校教学开展以及教学目标的完成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和作用。随着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的深入,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对课程进行全面的分析,将“机械制图”与“CAD”课程整体优化、全面整合势在必行。然而,走访发现目前许多院校“机械制图”和“AutoCAD”的课程未能进行切实有效的整合,导致教学中一部分学生对于机械制图的学习兴趣比较浓厚、而另一部分对于CAD技术的学习积极性比较高的偏科情况,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与水平提升,对于学生理论知识以及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也十分不利。针对这一情况,笔者结合教学改革实践,旨在探讨和总结如何将机械制图与AutoCAD课程教学进行有效整合的方法,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实现两门课程教学目标的双赢。

一、教学目标的整合

在传统教学中,机械制图着重制图理论知识的讲解,CAD注重绘图命令和工具的讲解,把内部有有机联系的两门课程分割开来,虽然说课时增加了,但教学效果却并不理想。机械制图与CAD,看似独立的两门课程实际上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学生必须在掌握国家标准及制图原理的基础上才能用CAD画出符合机械制图标准的工程图样;另一方面,CAD则是提升制图教学效果的有效工具,教师利用CAD三维建模与二维视图进行对照讲解,有利于突出机械制图的重点、分解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因此,两门课程的教学目标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高等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是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要在有限的学时掌握更多的实用技术。因此,在机械制图与CAD教学中,应突出高等职业院校教学特色,不再强调以学科为中心,不再把学科的严密性、完整性作为第一标准,而是强调与生产实践相联系、强调实际应用,打破传统教学的教学思路。因此,结合高职学校的就业特点和两门课程的内在联系,在整合教学中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为主,以CAD绘图为手段作为两门课程共同的教学目标。

二、教学内容的整合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保证机械制图与CAD两门课程尽量同步,两相对照,互为补充、互相调节,以机械制图为主,活学活用CAD,将CAD揉合到机械制图中去,使之真正成为一个整体。在课程设置中,考虑将机械制图课程中包含的基本知识内容进行有效的删减,强调实用性和够用的原则,以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提高教学效果。

1.手工几何作图部分的适当删减。制图基本知识中手工几何作图部分完全可以删减,由于计算机绘图工具的便捷性和多样性,无论多么复杂的平面几何形体绘制出漂亮的几何图形并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那么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学习手工几何作图方法上是偏离我们的教学目标的。以圆弧连接为例,手工作图与计算机绘图的原理是不一样的,手工作图要找出连接圆弧的圆心和切点,做图既费时又费力学生还不易理解;CAD中做圆弧连接则显得十分简单,只需按照相切―相切―半径的步骤,最后再修剪一下即可,学生也容易理解。因此,平面几何作图部分可考虑摒弃手工作图内容,代之以在CAD中介绍平面几何作图的各种作图方法,这样省时又省力。

2.机械制图轴测图部分的适当删减。机械制图轴测图的画法部分应大量删减,简要提及即可,把重点放在AutoCAD中进行3D命令介绍。作为一种辅助图样,轴测图相对平面三视图具有立体感,图形直观,但传统教学手工绘制轴测图则非常麻烦,而且只能静态观看,因此轴测图部分内容应适当精简,加强CAD中三维绘图命令的学习,这种三维图形可以动态旋转、多角度观察,对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大有益处。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顺序的整合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将机械制图与CAD课程合二为一,将CAD融入到机械制图的各个教学环节中去,围绕着绘图、看图这一总的目标将机械制图和CAD有机融合编排,形成新的课程体系,着重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空间构思能力和绘图能力。具体来讲,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实现。

1.结合CAD基本设置介绍机械制图基础知识。制图基础知识中首先介绍“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及相关国家标准”。这些传统内容稍显枯燥,可以结合“CAD基础知识”以及“图纸幅面、标题栏、字体、比例以及线型”等CAD的基本设置进行讲解,通过形象生动的演示和讲解既让学生了解了制图的基本规定,又使学生感受到计算机技术在制图学科中的应用和发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尺规作图详细介绍三视图画法及绘图步骤。制图基础知识讲解之后介绍正投影法,并通过一些简单的几何形体讲解三视图的画法和绘图步骤,这部分内容教师最好能够在黑板上尺规作图演示给学生,因为这个阶段学生对CAD还比较生疏,很难驾驭CAD这个绘图工具去有效支撑机械制图的练习。而直尺、三角板、圆规等绘图工具是学生最熟悉和常用的,采用尺规作图去熟练机械制图作图步骤是最适合的,有助于学生轻松掌握三视图的画法和投影规律。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尺规作图的环节一定要严谨、规范,给学生一个很好的示范作用,这样有助于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作图习惯,以奠定绘图的基础。学生绘图步骤熟练之后,完全可以以学生练习的这些实例为载体,详细分析这些几何体的角点、棱边、面的投影特性,由此引入点、线、面的投影,并系统分类总结。以学生熟悉的实体为媒介去分析其上点、线、面的投影,有效回避了点、线、面投影缺乏空间感的特性,使学生对其投影规律更容易把握。

3.穿插CAD课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在系统讲解投影规律和点、线、面投影特征期间,由于耗时较长,为了避免学生的厌倦情绪可以穿插几节CAD课程,重点让学生采用CAD平面作图和抄绘机械图样,一是有助于学生熟练作图步骤和CAD绘图工具的使用;二是能让学生体会计算机绘图的高效率;三是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尤其是在抄绘机械图样这样一个模仿的过程中,学生不仅在抄绘中会逐渐加深对机械制图课程内容的认识,而且还强化了学生对正规机械加工图纸的概念。下一个阶段可以安排基本体投影内容的学习,期间可以采用传统教学进行讲解基本体的三视图,CAD穿插讲授三维建模,两部分内容互相调节。

4.CAD绘图为主、手工绘图为辅的后续教学。经过上述阶段的学习,学生对尺规作图、计算机绘图、投影规律以及三维建模都已经入门,那么机械制图的后续内容,包括立体的表面交线、组合体、剖视图、尺寸标注等都更适合在CAD环境下教学,因为这些内容涉及的形体会更复杂,如果教师采用尺规作图讲授会浪费大量的课堂有效时间,学生手工作图完成作业的效率也会下降。比如“剖视图”这一节,很多同学手工作图时剖面线都画得不够规范,不是间隔不均匀就是线型不一致,或者剖面线倾斜角度不符合要求,那么花费大量的时间去练习剖面线的规范画法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CAD绘图中剖面线只需利用“图案填充”命令即可完成,这样既节约了大量的绘图时间,学生也不会觉得枯燥无味。在这个学习阶段,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置上就可以考虑以CAD绘图为主、手工绘图为辅的教学原则。另外,由于立体的表面交线、组合体、剖视图部分内容涉及的空间结构更为多样化,学生在上述有限的学时范围内,空间想象能力尚未很好的构建,此时生硬地让学生去识读、绘制组合体会让学生感到非常吃力,影响学习兴趣的进一步提高。此时若采用CAD教学,教师可以采用视图窗口分割、三视图与轴测图同时呈现在窗口内,在学生构建和识别形体遇到困难时提供有效的帮助,使学生在多次经过构思―对照―反思这样一个思维训练模式中快速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总之,CAD极大地丰富了机械制图的教学,改进了机械制图的教学方法,是一场制图教学的革命。作为教师,在整合教学的改革中头脑一定要清醒,没有扎实的制图基本功及良好的空间想象能力是画不出符合工程技术要求的图样的。总的教学原则一定是以CAD绘图为手段,着重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经过近几年《机械制图》教学改革的尝试,我们收获很多。实践证明,《机械制图》与CAD整合教学实施难度不大,而取得的效果却是立竿见影的。这种整合教学模式既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又实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又掌握了实践技能,而且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得到了提高,较好地实现了知识与技能向实际应用的有效迁移,使我们的教学能够更好地与职业需求零距离接轨,真正培养出适应我国当前和未来经济发展的高职人才。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整合教学改革的进一步发展和推广,高职学校的《机械制图》与CAD教学也将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整合教学也必将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随着教学设备和教学技术的进步,《机械制图与CAD》今后的教学还会大有作为,高职学生也会学到更多、更实用的先进技术与技能,只有提高综合素质,才能为他们今后职业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机械制图标准的基本规定范文第4篇

关键词:CAD技能大赛 技术文件 机械设计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初说,在人才队伍中,技能人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群体。没有一流的技工就没有一流的产品,我们要想实现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需要一大批高水平的技能人才。为了能和世界技能大赛接轨,为自治区培养更多的技能人才,在全自治区范围内,开展了技能大赛。技能大赛最为重要的一个要素就是技术文件的制定。在制定机械设计的技术文件时,把握以下几点内容:

一、竞赛技术文件制定原则

参考世界CAD技能大赛机械设计项目比赛选题,同时参考自治区实际情况拟定。

按照国家职业技能要求的标准,看重基本的操作技能,和生产实际相结合,考查选手的综合能力,同时对技能人才培养起到引领作用,更能与国家技能大赛、世界技能大赛接轨。

二、选手应具备的能力

1.零件三维实体建模

2.制图基本技能

参赛者能够读懂符合国标的产品零件图或装配图;

参赛者能够熟练使用A3打印机。

三、竞赛的具体方式和成绩评定方法

(一)比赛方式

本次大赛分综合技术理论考试、现场上机操作两场考试。采用单人单机比赛形式,独立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

(二)成绩评定方法

理论考核约占最终成绩的30%,实际操作技能考核约占最终成绩的70%。

四、试题覆盖面、比重

(一)理论考核

1.命题范围

依据国家颁发的《制图员》国家职业标准三级(高级)机械制图标准,同时结合基本的机械设计、机械加工知识制定。包括机械制图基础理论;机械加工、设计的基础知识;CAD软件通用知识。

2.理论考核的各种知识题量如右上表

3.其他

应用客观形式命题。(参赛者自己备好答题的用品。)理论考核时间为120分钟。该试题总分100分。

(二)实际操作项目

1.具体要求

(1)每位参赛者自己选择一个机位,在计算机房实际上机比赛

(2)比赛所用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

(3)参赛选手必须打印图纸。如无图纸,按成绩无效对待。

(4)假若确实是由于计算机原因引起参赛者不能继续比赛,由组委会裁判长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决定。

2.主办方提供的设施

竞赛场地提供AutoCAD2008简体中文版软件。如用其他软件,需参赛选手自备。

运行环境:推荐windows xp系统。

五、参赛者须知

1.GB或ISO标准集、机械设计技术手册由选手自己携带,现场不提供。每位参赛者可以携带任何辅助参考资料等,但在考核开始后不能使用手机(比赛时请关机)。

2.每位参赛者在比赛正式完成后要打印图纸,最终的图纸要本人签名,以图纸为最终结果的认定依据。

六、最终成绩的计算方法

1.由竞赛专家裁判组负责参赛选手的成绩评定。

2.参赛者理论考核成绩一样时,可再看实际操作成绩,以实际操作成绩高的,名次排在前。选手的最终名次可根据理论和实操两项成绩的累加排定。

七、比赛注意事项

比赛过程中不允许指导教师在一旁对选手进行指导。不能使用不属于该比赛项目的工具、设备。裁判人员提示比赛时间到时,必须立即停止比赛。

八、理论知识测试项目

可以参考制图员高级职业技能鉴定国家题库理论试题,相关机械设计、加工的理论试题。

九、实际操作比赛内容及评分标准

(一)实际操作的考查范围

CAD绘图环境的设置,常用绘图、编辑命令的使用,典型平面图形绘制,常见机械零件绘制,典型零件三维实体造型, CAD标准工程图的绘制,CAD的标注与打印。

(二)具体的评分标准

1.标准模板设置。考生必须按照如下标准模板进行绘图环境设置。

(1)本题分值:3分

(2)具体参考要求:

①按国家标准设置A3图纸,绘制边框及标题栏,字高7mm,汉字字体选择仿宋体,数字字体选用gbeitc、shx。

②尺寸标注按如下格式。尺寸参数:字高为5mm,箭头长度为5mm,尺寸界线延伸长度为2mm,尺寸数字距离尺寸线1mm,其余参数使用系统缺省配置。

③分层绘图。图层、颜色、线型要求如下:

其余参数使用系统缺省配置。另外需要建立的图层,考生自行设置。

④将所有图形储存在一个文件中,均匀布置在边框线内。存盘前使图框充满屏幕。

2.试题

试题一 根据所给二维装配图拆画3~5个三维零件图

(1)本题分值:67分

(2)具体参考要求:

①根据所给装配图拆画3~5个零件图,尺寸参数按图幅对初始设置的要求。

②标注零件图。并按图中格式标全尺寸、表面粗糙度等。

试题二 根据所给二维零件图进行装配体的三维建模

(1))本题分值:30分

(2)具体参考要求:

①根据所给零件图进行装配体的三维建模,尺寸参数按图幅对初始设置的要求。

②标注题目要求尺寸、表面粗糙度等。

(三)评分标准

以上就是根据我区实际情况拟定的机械设计项目竞赛技术文件。它和世界技能大赛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参加技能大赛不仅仅是为了得奖牌,同时也是学习的机会。大赛期间,不论是技术专家还是参赛人员,都能与同行进行广泛的交流,参加技能大赛对我国职业技能标准的提高有很大帮助。

参考文献:

机械制图标准的基本规定范文第5篇

【关键词】建筑制图实训;多元化实训体系;专业技能;综合素质

建筑制图是土木工程专业必修的基础课程,主要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识读和绘制工程图的技能,是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完成课程设计以及毕业设计不可或缺的基础[1]。该课程理论和实践性都很强,在理论教学结束后,还须完成一周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即建筑制图实训。制图实训是教学中的重要实践环节,实训质量直接关系到理论课程的教学质量,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和综合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2]。因此,如何设计实训环节,提高学生识图、绘图技能,同时在实践中提高空间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是建筑制图实训教学改革研究的内容。

1实训环节基本情况

1.1现有模式

建筑制图实训开设在大一第一学期建筑制图理论教学结束之后,由于学生在此阶段还不具备专业的测量知识和手段[3],目前土木工程专业的实训环节设计,仍把重点放在二维工程图样的描绘上,即工程图纸抄绘练习。教师给定几套建筑施工图,有多层办公楼、住宅、教学楼和集体宿舍,选择学生熟悉的建筑类型,难度、体量大小等相当,在一周的时间内,让学生分组抄绘其中一套,完成规定的尺规绘图练习。

1.2存在问题

1.2.1形式单一,缺乏系统性以多层办公楼为例,一套完整的建筑施工图往往有十几张,考虑时间问题不可能全部抄绘一遍,因此,往往指定学生抄绘部分代表性的图样,如平面图、立面图、剖面图各画一张。绘图训练缺乏系统性,导致学生对各种图样表达内容、图示特点、制图标准要求理解不透彻,绘图经常出现多线少线、标注不完整等错误。这一问题在大二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中尤其突出,总平图、屋顶平面图、建筑剖面图以及详图出错严重。1.2.2工程意识与创新意识薄弱在实训过程中,发现学生往往就是照搬照抄,绘图前不会先主动将整套图纸系统性地识读,认为只要完成指定的几张抄绘练习,在规定的截止日期前上交全部作业就可以。这种简单的抄绘练习,提供给学生独立思考的内容有限,学生创新的地方太少,不利于空间想象能力的提高。这样的实践教学缺乏对学生工程素养的基本训练和积极主动的学习兴趣的激励,更加谈不上对创新能力的培养[4]。

2实训环节设计研究

2.1设计目标

土木工程专业以培养能从事工程设计、施工、监理等技术与管理的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因此,实训环节设计除了要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制图技巧之外,还应着重关注学生空间思维能力、自主动手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提升学生在未来工作中的技术应用能力,以适应行业发展的需求。

2.2实训体系构建

根据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要求,通过充分调研学生现状、学生技能掌握规律及制图课程的特点,对建筑制图实训体系进行重新构建。整个实训体系设置为三个阶段:基础性训练、系统性训练和设计性训练,由易到难、由低到高,通过实施多样化、创新性的实践活※基金项目:莆田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JG202071)。2.2.1基础性训练培养学生绘图和识图技能是实训环节的任务之一,而不管是绘图还是识图,从空间三维形体到二维平面图形的投影,都要依靠空间想象力来实现。土木工程专业学生基础差距大,部分学生空间想象能力差,因此,必须让学生多接触实物,以增强感性认识,通过不断地由物看图,由图看物,由图想物,通过从空间到平面,从平面到空间的思维转换,逐渐强化空间想象力[5]。(1)参观实习。制图课程开设在大一第一学期,新生对专业认知不足,对课程了解很少,更不用说掌握课程和专业的关系,影响了学习的积极性。在建筑制图理论教学过程中,可以组织学生参观校园内典型的一些建筑物,如教学楼、宿舍楼,了解建筑形状、体型、布局和立面效果,培养和训练他们的尺度感和空间感。当学生提出问题的时候,尽量引导他们主动去查阅相关的资料,如设计规范或标准,培养这方面的工程意识。通过对实体工程的参观学习,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树立正确的专业课程学习观,为后续学习打好基础。在对建筑物有一个直观认识之后,组织学生参观房屋模型陈列室、建筑构造实训室,让学生反复对比实物模型,进一步了解建筑形体的空间组成。这种立体的三维空间模型,再现了建筑实物的造型,真实地反映了实物的空间结构布局,具有一定的直观性、可视性,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图纸中难懂的空间结构。通过对模型的观察学习,进一步了解房屋构造、建筑材料及建筑工程施工工艺,巩固和扩大所学理论知识。(2)三维建模软件辅助。建筑物的内部空间往往比较复杂,依靠想象很难理解,通过计算机三维建模软件将其剖切开来,可以全面地表达其内部的结构构造。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三维建模软件演示,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模型变化的过程,如建筑平面图、剖面图的形成,随着剖切位置的变化,得到的投影图也跟着发生变化,学生可以反复观察,便于理解。三维建模和实物模型的结合,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逐步提高空间想象力,从而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2.2.2系统性训练为切实提高学生识图、绘图技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系统性训练环节安排了课堂实训练习、图纸识读技能考核、图纸抄绘练习三种形式,以巩固学生所学理论知识,加强对图纸识读、绘制能力的培养。(1)课堂实训。课堂实训是随课堂教学进行的实训,边讲边练,学做结合。为实现课程教学任务,根据课程内容和进度,设计了多个课堂实践训练,见表1。在讲授制图基本技能时,布置线型练习作业,让学生根据国家制图标准严格规范线型和线宽等细节,掌握制图的正确步骤。在讲授立体表面交线、轴测图、组合体及工程形体表达时,都把简化的建筑体块模型作为研究对象,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为后面识读和绘制建筑施工图打好基础。简化理论,重视实践,让学生把方法应用到识图和绘图表达中,能显著提高学习效果,进一步促进专业素质和综合能力的培养。(2)识图技能考核。为了解决学生绘图时照搬照抄、对图纸识读不够的问题,选择多层办公楼、教学楼、集体宿舍和住宅施工图,在校园网教学平台上共享,要求学生识读指定的一套图纸,完成规定的考核任务。通过建立识图习题库,识图技能考核测试,考查学生对图纸的识读能力、对建筑构造知识的了解程度及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对实际工程图纸的识读,进一步熟悉图样特点及图示内容,巩固课堂教学内容,培养和锻炼学生识图的专业技能。(3)绘图大作业。当学生掌握制图标准的规定,读懂施工图图示的内容之后,开始进行图纸抄绘练习。要求学生正确使用绘图工具,掌握正确的绘图方法和步骤,严格按照制图标准的规定,规范作图。通过抄绘练习,了解和应用投影法的基本理论,贯彻制图标准、熟悉基本的专业知识,掌握正确阅读和绘制房屋施工图的方法和步骤,充分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相结合,提升实践应用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先识图再绘图,将整套图纸系统性地识读,再完成抄绘任务,这样绘图速度、准确度都大幅度提高了。只有真正将识图和绘图有效结合起来,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达到培养和锻炼专业技能的目的。2.2.3设计性训练学生在完成实际工程图纸的绘制后,会获得一定的成就感,学习兴趣逐渐提高。这时,要积极鼓励优良的学生参加一些设计性的项目,综合运用理论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创新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1)建筑模型制作。鼓励大一新生参加建模比赛,与高年级学生一起组队,3~5人一组,共同完成建筑模型的制作。通过建筑模型制作,训练学生空间理解和想象能力,以便在绘制施工图的时候能够准确地表达平、立、剖面图的位置关系,同时在与高年级学生讨论方案的过程中也加深了对建筑平面布局、立面造型等专业知识的理解,提升了识图能力。在模型制作过程中,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际动手能力,通过团队参赛方式培养团队合作精神。(2)参与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在课程安排上,建筑制图的教学先于房屋建筑学,但在教学过程中两门课程教学内容又相互渗透,见表2。在讲授建筑制图内容时,需要介绍房屋建筑学的基本内容,以使学生明白建筑施工图各种图样图示的原理和方法。而在讲授房屋建筑学内容时,为使学生能规范、准确地表达设计成果,又要反过来重讲建筑制图的基本规定和绘图技能。建议可以结合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安排,在建筑施工图绘制过程中,鼓励大一学生参与其中,既可以了解建筑方案设计的过程,又能综合运用建筑制图知识准确、规范表达设计内容,有利于学科的完整教学。

2.3需要改善的地方

2.3.1实践学时分配基础性训练和系统性训练面向全体学生,设计性训练让优良学生有施展才华的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和探究性。根据土木工程专业培养计划,建筑制图实训只有一周时间,安排在建筑制图理论教学结束之后的一周。因此,部分实训活动需要穿插在理论教学过程中,如基础性训练部分,而在一周的实践周内,主要是完成系统性训练环节,时间紧任务重,必须合理分配,才能确保实训质量。2.3.2加强过程监控在实训过程中,总有学生不按进度安排,出勤少,在实训结束之后才上交全部作业。虽然识读、抄绘施工图是要求学生自己独立来完成,而教师进行指导,但总有学生答疑时不到,导致上交的作业内容不完整、标注不齐全、线型不规范、字体书写潦草,等等。针对这种现象,需要加强考勤管理,制定一个严格详细的考勤细则,同时把整个实训过程进行阶段地划分,每个阶段都要有相应的成果上交。目前建筑制图实训评分标准中,实践性环节占90%,平时表现占10%,应适当提高考勤在总评成绩中的比重。2.3.3教师队伍建设建筑制图是一门具有“实践特色”的课程,需要教师具有扎实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具备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莆田学院建筑制图教师队伍比较年轻,缺乏工程实践经验,让实践能力强的教师加入,不仅提高实践教学质量,也更贴近专业发展。年轻教师需要不断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通过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和生产实习、毕业设计指导等教学工作,进行课程内容优化、整合,提高教学效果。

3结语

建筑制图实训环节设计,不仅要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和识图、绘图技能,更应着重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让学生在亲身实践和创造中学习,增加成就感,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创新能力。三个实训环节,基础性训练在于实现实训的知识目标,系统性训练在于实现实训的能力目标,设计性训练在于实现实训的素质目标。通过对建筑制图实训环节的探讨,能够更好地适应专业人才培养计划,满足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要求。

【参考文献】

[1]江莉,杨一振,韩有民.卓越工程师模式下《建筑制图》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探讨[J].安徽建筑,2017,24(3):219-220.

[2]刘香萍.民办工科院校“三层次、双结合”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以广东理工学院为例[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21,(8):80-82.

[3]马智英,贾鹏.道路工程制图实训的“开放探究式”教学模式探索[J].高教学刊,2019(4):118-123.

[4]关文芳,赵耐丽.应用型本科《画法几何与机械制图》实践教学的研究[J].轻工科技,2016,32(1):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