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体育教育的主要课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很多学校和教师都以为,新课程是为中国未来的教育描绘的一幅美丽蓝图,确实很好。在进行新课程培训时,特别是拿到实验教材以后,老师们往往先是感到热血沸腾,而后却又会感到困难重重、困惑重重。一是新课程对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二是新教材为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搭建了广阔的空间,三是教育主管部门、学校还没有出台实施新课程相关的配套政策,尤其是新的评价机制还没建立起来。一些教师简单地把实施新课程理解为就是要搞很多花哨的东西,要开展很多活动,这样有限的教学时间被挤占,势必会使教学质量下降,而教学质量下降了,不管是向学校还是向家长都无法交差,因此,对新课程的认识还只是停留在表面的应付上。上公开课的时候,精心设计一堂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的课让大家观摩,又是让学生探究,又是对教材进行延伸和拓展,学科整合,师生互动,好不惬意。之后,“外甥打灯笼――照旧”。其实,这是对新课程的误解。不管从哪个层面上说,新课程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都提高了,也就是说,认真实施新课程只会使教学质量提高,而不是下降。关键是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否真的得到转变,教师的着眼点是否真的在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师生的教学方式是否真正得到转变。是的,很多版本的语文实验教材的容量都比原来加大了,特别是识字量有了大幅度的增加,但这是为了让学生提前进行独立阅读,教师要做的事是摈弃大量烦琐的分析与机械重复的训练,节约出时间引导和促进学生“自主合作与探究”,培养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这样才能在同样的教学时间内,不仅学完规定的教材,而且能有意识地对教材内容进行延伸和拓展,有意识地利用和开发合理的教学资源,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益的目的。
二、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
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和促进者。但是,由于教师的教育理念正处于逐步转变的过程中,在课堂上,我们发现了这样两种都不太合适的做法:一种是教师牵着学生走,看起来像启发式,实际上学生亦步亦趋,跟着教师步步为营,我们常听见课堂上有很多这样的问题:“你还有什么不同答案吗?”、“你还有什么不同的看法吗?”,其实一些教师对不与自己的标准答案相同的回答是持模棱两可的态度,是在等学生跌进事先设好的那个坑里,问来问去,好不容易一个学生撞进了教师的答案圈里,这时,我们往往见教师大松一口气,还说什么“掌声送给他”,实际上老师表扬的是那个与标准答案一致的想法,而不是学生对问题的不同看法。还有的老师不管学生提出了多么有价值的观点,只要自己的教学预设该往下一个环节走了,就毫不留情地对学生说:“有什么看法我们下来后交流好吗?”这还是公开课的语言,如果是平常的课堂教学,那学生听到又是另一种风格的语言了。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应该说是教师的教育理念转变不彻底所致,也就是所谓的穿新鞋,走老路。另一种情况是教师被学生牵着走。新课程不是倡导以学生为主体吗?于是,我们就常常看到教师完全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往往在揭示课题之后,就豪爽地说:“下面,就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书。”一阵貌似热闹的自由读之后,教师说:“谁来汇报汇报。”于是一些能干的孩子就踊跃读出自己喜欢的段落,然后教师请喜欢这段的一起读。之后,再问:“还有谁喜欢其他的部分?”于是喜欢其他部分的孩子又热情洋溢地读出自己喜欢的部分。至于追究为什么喜欢这些文字,深刻领悟从这些文字中体会到什么,你是从哪些具体的语句中体会到的,则往往一带而过。
另外,完全被学生牵着走还容易产生另一种负面影响,那就是老师只要求学生读出喜欢的部分,这就必然会产生不少的南郭先生,因为教师为他提供了非常正当的理由啊。这样不仅使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感悟显得肤浅而薄弱,更容易造成学生语文素质的两极分化,在小学语文的新课程实践中,这样的现象已明显地暴露了出来,应该引起大家的高度重视。实施新课程就是要改变原来的精英教育模式,着眼于全体学生的发展,而两极分化就会与我们的教育目的背道而驰。就是从评价的角度看,我们也不可能建议学生只做你喜欢的题目,不喜欢的就不做。
三、教材内容与拓展延伸的关系
新课程提倡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我们欣喜地看到教师在实施新课程的过程中资源意识增强了,很多教师把视角转向广阔的社会和生活,转向学生丰富多彩的活动与游戏,积极开发并利用各种课程资源,极大地丰富了课程内涵。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两种倾向:一是轻视教材内容,大肆拓展延伸,似乎不拓展就完全不对,拓展得越多越宽就越是新课程。二是对拓展的方向和度缺乏恰当的把握。有时甚至是不着边际地延伸和拓展,有点故弄玄虚、莫测高深的味道。
四、语文教学本质与学科整合的关系
论文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的英语课程教学在观念、教材、教法、学法等方面的改革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英语课程教学评价作为英语课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英语课程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本文通过作者观察、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一些可取的经验。
近年来,随着职业学校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中职英语课程教学在观念、教材、教法、学法等方面的改革也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职业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职业英语课程要建立旨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多元化评价体系。评价体系要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形式的多样化,使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的评价达到和谐统一。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浅谈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中职英语教学评价的现状调查
中职学生由于英语基础相对薄弱,部分学生厌倦英语学习。英语教师采用传统的教学评价方法,导致英语教学评价呈现以下的基本特征。
1.评价主客体单一。整个课堂中的评价活动几乎都限于教师对于学生的评价。没有学生对学生、学生对教师、学生自我、教师自我的评价。
2.评价方式传统。通过课堂上教师提问让学生或集体或个别回答完成。
3.评价内容浅显。在评价中,教师对学生陈述性知识的评价占绝大部分。
4.评价层次较低。教师对学生评价主要强调陈述性知识的回忆。
5.评价作用甚微。教师通过提问所进行的对陈述性知识的评价对于促进学生发展是表面化的、肤浅的。
二、中职英语教学评价的理论基础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认为人的智力由七种紧密关联但又相互独立的智力组成,它们是言语、音乐、逻辑、视觉、身体、自知和交往。加德纳给我们提供了一种多维地看待人的智力的视野和方法。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在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终极关怀的目的下,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层面去看待每一个学生。
三、中职英语教学评价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1.学生在教学评价中的主体化。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评价应以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发展为出发点。评价应有利于学生认识自我,树立自信;应有助于学生反思和调控自己的学习过程,从而促进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不断发展。同时,教师应使学生认识到自我评价对学生能力发展的意义,不断提高学习的自主性。
2.评价形式多样化。在中职英语教学过程中,评价形式应是多种多样的。根据中职生的基础和学习特点,在课堂中可举行“课堂学习活动评比”“课堂观察检查表”“学习效果自评”“平时检验”。课后可进行“问卷调查”“访谈”“家长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与评价”。还可举办英语词汇、歌曲大赛、演讲比赛和故事大赛等。在各种形式的活动中,体现学生参与评价的主题过程,实现自我选择、自我反思、自我提高。
3.评价方法灵活化。在日常的形成性评价中,应建立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应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优势选择适合自己的评价方式,给予学生多次评价的机会,允许学生在更充分的准备之后,再次参加评价。评价的目的重在促进评价对象的转变、发展和提高。因此,应注意评价的正面鼓励和激励作用,引导学生表现自我、增强自信、体验成功的喜悦。
4.评价内容表格化。在教学评价的内容方面,应以各种表格的形式,将评价的内容分类归纳,逐步、按时地完成。例如学期初或单元教学开始的问卷调查表,课堂内的学生自评表、小组互评表、课堂表现积分表、单元测试评价表、学习进步曲线表、课堂外的英语小组活动测评表、家长评议表、作业完成情况自评表,教师课前、课中、课后评价表、测试评价表等等。这样,学生学习的课堂气氛形成了,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总之,职业学校英语教学评价是英语教学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无论我们采取何种评价方式,都应注意评价的正面鼓励和激励作用,科学合理地进行评价。通过评价的过程与结果,充分肯定学生的进步,帮助学生查漏补缺,鼓励学生自我反思、自我提高、及时总结,要让学生感到教师施行的评价是积极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
参考文献
[1]刘道义,等.新高中英语教与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23-125.
【关键词】隐蔽课程 高校体育 教育 发展 策略
传统体育课程的研究重点多集中于显露课程而忽略了隐蔽课程的相关研究,这削弱了体育课程教育效果方面的整体功效[1]。事实上,体育隐蔽课程对体育教育质量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可于无形中营造出和谐随意的体育文化氛围,使置身于其中的教育对象获得宽松的学习环境进而提高学习热情和效果,上述作用的发挥主要是基于隐蔽课程敢于打破无生命类教育工具(如教室、教材等)对教育效果的限制[2],将显露课程与隐蔽课程加以协调整合的高校体育课程体系,有利于切实发挥体育课程在培养人格健全、体质健康的高素质人才方面的积极作用,其符合了当下教育改革对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的创新化、人性化、个性化的要求,对其发展策略加以探讨和研究意义重大[3]。
1相关定义、内涵解析
1.1隐蔽课程以及体育隐蔽课程的定义和内涵
目前对隐蔽课程的定义存在着许多观点,但至今未能形成统一的意见,但这些观点在以下方面存在一致性:①隐蔽课程类属于教育影响因素的范畴。②隐蔽课程是一种非学术性的学识。③隐蔽课程的存在范围包括学校内部和学校外部。④隐蔽课程的作用过程是非计划性的。⑤隐蔽课程对教育对象的影响是潜在的、无意识的。由此衍伸出体育隐蔽课程的定义:以已经确定的体育教育目标为依据,在学校这一特定的应用范围中,以隐蔽的方式且经过规范设计的体育文化要素的总和。
1.2高校体育隐蔽课程的特点
体育隐蔽课程具备着许多与其它课程不同的特点,包括多样性和持久性,隐蔽性和依附性,愉悦性和难以量化性等。
2体育隐蔽课程的功能
体育隐蔽课程具有两大功能:①理性因素的发展功能。这方面的发展功能主要作用于教育对象的情感和意识等非理性因素,体育隐蔽课程通过对教育对象的上述理性因素产生直接或间接影响而实现其发展功能。②非理性因素的发展功能。这种发展功能涵盖广泛,主要包括对教育对象感的开发,对受教育者情感的陶冶,激发高校学生的体育兴趣,磨练学生的坚强意志,拓展教育对象的想象力,对教育对象艺术审美和情趣的开发等。
3隐蔽课程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发展策略
3.1注重对高校体育物质文化的开发建设
高校体育物质文化是体育隐蔽课程开发建设的重要影响因子,甚至直接影响着高校体育教育整体目标的最终实现。高校体育隐蔽课程能否获得顺利实施,受限于高校体育场馆、场地的面积、开放时间、是否收费及收费标准,体育设施和器械的数量与种类的多寡、质量与完整性等多种物质文化因素。高校体育物质文化在体育文化体系中居于核心和基础位置,体育场地以及器材、设施等是否符合合理、科学、完善的标准会对学校体育教育最终目标的实现产生巨大影响。因而,在当下高校体育教育经费普遍紧张的背景下,各高校管理层应广开思路,创造条件来改善学校体育物质文化开发建设方面的不足。
3.2重视并加强高校体育隐蔽课程的精神文化建设工作
高校体育文化做为一种特色鲜明的文化现象,是高校校园文化群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因而我们在体育教学活动的组织和实施过程中均需加强体育文化的建设力度,这样有利于让高校师生群体对校园体育文化的作用产生更为充分直观的认识,为高校体育隐蔽课程的高效实施提供文化平台。体育精神文化要素虽然是无体无形的,但其对高校师生群体的道德认知和行为甚至于高校整体体育教育目标的实现都存在着不容忽视的潜在影响,故而我们必须对其加以充分利用,使其成为高校体育隐蔽课程的灵魂和支柱。
3.3鼓励和提倡成立课外体育社团,并大力加强社团的建设
校方应鼓励和提倡成立课外体育社团,并大力加强社团的建设,在此基础上,校方应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各课外体育社团所组织的各种类型的有益的体育活动,通过这种举措来帮助高校师生群体提高对体育隐蔽课程的正确认知度和认可度。本着走出去、引进来的理念,成立具备高水准竞技能力的运动队并承办高水平的体育赛事,以便拓展体育运动在师生群体中的综合影响力;组织成立体育协会和俱乐部,通过协会与俱乐部的活动将体育理论与实践进行有机的融合,有利于对体育课程功能、内容的外延,培养高校生树立起终身体育的健康理念。
3.4高校体育教师做出良好的示范
体育教育执教者做为教学过程中的引导者,肩负着培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接班人的重担。高校体育执教者具备着显著的职业示范性特征,体育执教者的举手投足、仪表装饰、人格特性、知识水平、教育理念和方式等都会做为个体的文化组成通过内隐方式向教育对象传递。高校体育教育执教者通过对自我高水准的道德情操以及渊博知识的运用,向教育对象实施相关的教育,其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所展现的语言和行为魅力均会潜移默化地作用于高校学生。高校体育教师应该依照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注意在教学活动中对教育对象非智力因素的引导和发展,从而使教育对象获得健全人格、良好品德的全面发展。
4结语
高校体育隐蔽课程中客观存在着重要的文化底蕴,该课程的建设有利于促进社会资源的传递与共享过程,可在我国社会主流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过程中发挥对学生的正确引导作用,进而帮助教育对象在大学学习生活中确立起科学的、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高校体育隐蔽课程做为体育文化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其建设过程是一项结构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希望通过对高校体育隐蔽课程的定义、内涵、作用以及发展策略的阐述,为各位高校体育教育同仁们提供点有益的建议,力图通过对体育隐蔽课程的合理应用,实现对高校体育课程的优化组合并进而促进高校体育教育的完善进程。
参考文献:
[1]赵祥.学校体育教学中隐蔽课程的开发策略[J].教学与管理,2014(3):87~89.
[2]宋涛.高校体育隐蔽课程优势发展研究[J].才智,2014(7):162.
关键词:高校;体育通识教育;综合素质
体育通识教育课程作为大学通识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高校立德树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高等院校认真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和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新形势下,深入分析当前高校体育通识教育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积极采取应对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一、对体育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
首先,高校管理者对体育通识教育课程不够重视。一些高校的领导和管理者对体育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要性缺乏深刻的认识,认为体育通识教育课程可有可无。而且,开设该课程主要是迫于上级的规定和要求,缺乏搞好课程教学的主观能动性,学校也没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落实教学工作。其次,教师对体育通识教育课程重视度不够。有些教师认为体育通识教育课程是一门培养学生业余爱好的课程,相较体育基础课和专业课程属于次要的。因此以应付的心态来对待体育通识教育课程,在完成体育基础课和专业课教学任务后,不愿花费更多精力和时间去进行体育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最后,学生不重视体育通识教育课程。许多学生对体育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要性认识不足,选修体育通识教育课程的动机主要是为了完成学分,没有真正把体育通识教育课程当作一门课程来学习,缺乏通过体育通识教育课程学习促进身心健康、提升自身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的意识[1]。
二、体育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模式不合理
首先,高校对体育通识教育课程的人文内涵和教育价值挖掘不足。目前,许多高校在设计体育通识教育课程内容时,还是以传授体育知识和技能为主,未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融合。而且对体育通识教育课程在德育、智育、美育等方面的功能挖掘不足[2],尤其缺乏对课程内容中的体育文化、体育价值和体育精神等元素的挖掘。其次,体育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与公共体育课缺乏明显的区别。笔者在一些高校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普遍认为体育通识教育课程与普通的体育课程没有明显区别,而且体育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也不尽相同,有的甚至是完全照搬,感受不到体育通识教育课程的价值所在。一方面,体育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与公共体育课程差别不大。许多高校体育通识教育课程内容还是以传授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主,实用性、技能性内容所占比重过大,而学生喜闻乐见、易于理解和接受的体育运动项目未能完全纳入课程之中,忽视了体育通识教育课程的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3]。另一方面,体育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方式与公共体育课程差别不大。许多高校体育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模式还是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未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最后,体育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效果缺乏合理的评价体系和评价方法。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中,依然把运动技术的掌握情况和考试成绩作为主要依据;另一方面,学校对教师进行评价时,往往以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学生的评教成绩作为标准,缺乏人文素养、知识结构、综合教学能力等方面的全面考核。
三、体育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师资力量薄弱
首先,从事体育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师资队伍存在能力不足的问题。目前,许多高校从事体育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任课教师大多是在专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有些教师从小就从事体育训练,造成文化理论知识水平不高、综合运用知识能力不强。再加上部分教师安于现状,不注重自身知识的提升与更新,导致知识结构比较单一,缺乏跨学科教学的能力。所以,难以设计出受学生欢迎的跨学科的体育通识教育课程,即便开设了体育通识教育课程,也难以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其次,体育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师资队伍存在结构不合理情况。要想保证体育通识教育课程的教学质量,促进体育通识教育课程的良性发展,就需要有一支老、中、青相结合的、结构合理的高素质教师队伍。但是笔者调查发现,目前许多高校从事体育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教师以低职称的年轻教师为主,中老年教师特别是具有副教授职称、教授职称的教师数量比较少,比例较低。最后,体育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一些高校从事体育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教师工作态度不够端正,对从事体育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工作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很好地抓好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教学环节,备课工作不充分,课堂教学不认真,课后也基本不对学生进行辅导,影响了整体的教学效果。特别是个别教师教学纪律松散,存在完成任务、敷衍了事、得过且过的现象[4]。
四、体育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管理机制不够完善
首先,体育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工作缺乏统一的归口管理。当前,许多高校的体育通识教育课程主要是由从事体育基础课和体育专业课教学的教师负责组织,没有专门的组织机构对课程教学进行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学生大多都是抱着糊弄过关拿学分的态度对待课程学习。这样的课程教学管理机制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影响教学质量。其次,体育通识教育课程开课时间设置不合理。据笔者调查,许多高校体育通识教育课程的上课时间一般都安排在周末或必修课的课余时间,往往容易与学生的课余生活、社团活动相冲突,造成学生不满,导致学生请假、迟到、早退、旷课的现象时有发生。同时,一些高校体育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大多集中在某一个时间段进行,这样的教学安排很难保证教学效果。最后,体育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班级设计不够合理。目前,多数高校的体育通识教育课程教学以大班教学居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受到了限制,加上一些教师综合知识的匮乏和教学技巧的缺失,影响了体育通识教育课程育人功能的发挥和教学效果的提升[5]。
五、提升体育通识教育课程质量的对策
(一)高度重视高校体育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工作
体育通识教育课程是高校实施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途径,在培养学生体育技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高校应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高度重视体育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工作,加大对体育通识教育课程的解读与研究力度,深入挖掘体育通识教育课程的精髓,积极推进体育通识教育课程改革,切实提高体育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水平。
(二)优化高校体育通识教育课程体系
根据高校的实际情况和大学生的实际需求,可以从四个方面优化高校体育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一是构建体育健康类通识课程,强调运动健身、预防急救、保健养生的知识传授,使大学生学会健康营养、科学锻炼的方法。二是构建体育实践类通识课程,强调学以致用,为大学生传授热爱生活、珍惜生命的实践技巧,丰富人生经历。三是构建体育科技类课程,针对大学生的个性特点,教会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通过科学的方式提高身体素质,养成锻炼的习惯。四是构建体育技术类课程,既引导学生弘扬传统体育和休闲体育项目,又注重在运动过程中形态气质的培养[6]。
(三)创新高校体育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模式
首先,丰富教学内容。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兴趣和爱好不断丰富教学内容,以体育技能传授为抓手,增加学生在体育通识教育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度,让学生在获得更多客观、准确、系统、全面的体育理论知识的同时,提升自身对体育理论知识的应用能力。其次,创新教学方法。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各种发挥自身优势的学习教育平台,改变传统单一的体育教学模式,使学生学习由被动向主动转变,由学习向应用转变。最后,拓宽教育渠道。高校要在提升体育通识教育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上,积极促进体育通识教育第二课堂建设;鼓励和吸引大学生参与各类社团、体育俱乐部等第二课堂,拓宽大学生学习体育通识教育课程的渠道和进行体育锻炼的途径[7]。
(四)改善高校体育通识教育的条件
首先,加强体育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教师队伍建设。坚持培养与引进并举的原则,在积极引进优秀教师的同时,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培养,定期组织教师参加业务学习和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其次,加强体育通识教育课程教材建设。高校要致力于体育通识教育课程教材的研究、编辑和出版,保障体育通识教育课程教学的良性发展。最后,完善体育通识教育课程教学配套设施。高校要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根据人才培养需求和师生体育锻炼需要,积极完善学校体育教学设施,同时要加强对体育设施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确保体育设施安全有效运行[8]。
六、结语
当前高校体育通识教育课程存在重视程度不够,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方式不合理,师资队伍薄弱,教学管理机制不够完善等问题。导致许多高校对体育通识教育课程缺乏明确的目标和规划,只有形式上的存在,而无真正的价值,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难以发挥体育通识教育课程应有的作用。针对这些问题,高校需积极采取应对措施,高度重视体育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工作,优化体育通识教育课程体系,创新体育通识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改善体育通识教育条件,切实加强教学工作,全面提高课程教学质量,为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李忆湘,刘小翔.高校体育教育专业通识教育课程目标及内容体系构建[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005,20(6):85-87.
[2]陈兵.体育教学中隐性育人功能刍议[J].中国成人教育,2009(13):143-144.
[3]王园园.河南普通高校体育通识课程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D].吉首:吉首大学,2012.
[4]陈兵.实现快乐体育教学的路径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09(12):57-58.
[5]罗君波.体育通识教育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J].当代体育科技,2016,6(6):84-85.
[6]翟贝贝.陕西省普通高校体育通识课程开展现状与对策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2017(4):144-145.
[7]陈兵,张京京.高校体育通识教育课程育人功能刍议[J].课程教育研究,2017(25):232-233.
摘 要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阐述了生命教育理念的概念与内涵,分析了生命教育理念与大学体育课程改革的关联性;以湖北科技学院大学体育课程的建设为研究对象,概述了近十年来的改革历程,并从生命教育理念的角度出发,重新审视了地方院校大学体育课程的改革,认为在生命教育理念下地方院校在体育课程建设中无论是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时数的设置还是教学方法、手段和评价体系及课内外一体化模式的实施等方面存在主客观因素的缺憾,并提出了相应策略。
关键词 生命教育 地方院校 大学体育课程 思考
前言
随着全球经济水平的迅速提高和我国市场经济的变革,当今大学生由于自身生理和心理的不成熟,当自我的期望值与现实社会形成落差时,他们的心理适应能力就面临着巨大的挑战。表现为有心理障碍的大学生越来越多,轻视与伤害生命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并呈上升趋势,2009年全国直属高校共发生63起大学生自杀事件,有关数据表明,自杀已取代突发疾病和交通意外成为大学生意外死亡的第一大原因。上海高校共发生各类安全事故52起,在事故死亡的24名大学生中,自杀身亡的大学生13人占年度死亡人数的54.17%[1]。近十年来,湖北科技学院等地方院校的大学生自贱生命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给学校及广大的师生造成了极大的伤害和警示。因此,在高校开展生命教育,引导大学生寻求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学会尊重生命和热爱生命显得尤为地重要和迫切。而生命教育的形式主要有开设生命教育课程,把生命教育内容渗透到其他课程当中、专题教育等多种形式。目前,生命教育的主要方式还是将其渗透到其他各门课程中[2]。所以,将生命教育视为一种理念渗透到大学体育课程中去,进行体验式教学,使学生身体在动态中感悟到生命的价值,将是我们广大高校体育教师值得探讨的一个课题。自2002年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颁布,地方院校大学体育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实践,取得了许多经验和成绩,但是今天,我们从生命教育的角度来审视这些改革与创新,发现其中有着许多的缺憾,本文试图以社会对合格人才的需求为出发点,根据地方院校的实际情况,正视这些缺憾,将生命教育理念渗透到体育课堂中去,重新构建大学体育课程,绽放大学体育课程建设的新亮点。
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将“生命教育”视为一种理念在大学体育课程中的渗透与相融
大学体育课程是大学生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通过合理的体育教育和科学的体育锻炼过程,达到增强体质、增进健康和提高体育素养为主要目标的公共必修课程。不同的历史时期大学体育课程所蕴涵的理念各有特色,自2002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后,大学体育所倡导的是“终身体育、快乐体育、阳光体育”等理念。它有五个目标即: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其核心是人的健康,即“健康第一”,是以人的生命运动为载体来实现人的身体、身心、社会适应性等多维健康理念。所谓生命教育,就是依据生命发展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人生的价值,理解生命与生活的真正意义,注重其人文精神和人文素质的培养,关注其生命的整体发展,使其充满生活活力,具有健全人格、鲜明个性和创造智慧的过程[3]。生命教育的核心是人的生命,即“生命第一”,人的生命是自然生命和价值生命的统一体,自然生命是价值生命的载体,价值生命是自然生命的灵魂,舍弃二者中的任何一个,生命都是不完整的[4]。一个人生命的不完整说明了身体与灵魂的不协调即不健康。两者所追求的都是身心整体和谐发展。而大学体育课程的本源就是学生的“生命教育”,生命教育和大学体育是相通、相融的。特别是现阶段针对青少年因各种心理疾病而诱发的残贱生命的现象越来越多,因此将生命教育视为一种教育理念渗透到大学体育课程中去显得尤其地重要与紧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