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简述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2008年全国大部分省市对初中毕业生与升学考试,学生综合素质评定和高中招生录取工作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创新,特别对学生学业成绩测定改革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按照新课程评价理念,我们命题既应考核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程度又要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同时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各地试题共同特点是:
一、 紧扣课程标准,全面考查基础。
新课程标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提出了课程目标,考试目标只有全面体现课程目标,才能正确发挥考试的评价与导向作用。因此,整合三维目标,全面考查基础,是新课程下中考命题的基本策略。试题应充分反映新课程理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严格依据《化学课程标准》,准把握“三维目标”,考查化学新课程所反映的化学核心知识和基本化学观念。化学试题应无偏题、怪题以及人为编造的繁琐题。
例1 (08长春)将下列错误符号改正,并填写在“四线格”内。
① 氯元素:CI ② 二氧化锰化学式:mno2 ③ 酸碱度:PH
整合三维目标、全面考查基础,要求学生运用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分析真实问题,渗透人类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凸显科学过程与方法,注重考查基本科学素养,考查功能更全面,蕴含更丰富,启发性、探索性、导向性和教育性更突出,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科学素养。
二、 源于实际生活,强化实践应用。
试题应源于实际,强调与生活联系,努力从学生身边的化学世界出发,把社会热点、地域文化、生活实际、前沿科技、工农业生产与化学核心知识融为一体,完成从“紧扣教材”到“活用教材”的转化,化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试题内容充分体现出这一点。
例2 (08年恩施)材料我国四川5.12地震灾区灾后急需大量消毒剂对灾区饮用水、环境进行消毒,防止灾后疫情发生。氯气可用于制备多种消毒剂、消毒泡腾片,其中二氧化氯是最新一代高效、广谱、安全环保型杀菌消毒、保鲜剂,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二氧化氯列为第四代A1级安全高效消毒剂。
(1) 氯气的化学式为,_______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_______。……
这种联系实际的命题关注学生经验,立意起点高,知识落点低。注重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体现化学与社会的联系,让学生感到身边处处有化学,强调理论和实践结合,学以致用。这种命题导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关心自然、关心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 注重能力考查,体现开放创新。
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的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试题在考查科学内容同时,要求学生能够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一些具有探究性、开放性化学试题,能对一些化学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命题的开放与创新,是指适当命制主观性和开放性试题,并从试题情境、内容、设问角度和题型等方面进行创新,体现对迁移和创新能力的考查。这样可以创设真实的评价情境。有利于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考查学生的真实水平。通过创新增加试卷的陌生度,还有利于减少练习效应,避免题海战术和死记硬背。
此类题构思巧妙新颖,趣味性较强,既考查了学生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又给人以启示:对教材的内容应用好、用活。因此,对新课程教学有很好的导向作用。
四、 关注社会热点,密切联系实际。
试题以当前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为载体,设计与化学相关的问题,突出运用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并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要求。这些题目聚焦社会热点,命题立意起点高,但知识落点低,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同时注意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这样,既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运用能力,又渗透了STS思想教育,充分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和新颖性。
例3 (08年福建)化学与生产生活、社会热点紧密联系。试回答:
为防止钢坯在高温烘烤和轧制过程中表面被氧化,造成铁损耗,可在钢坯表面涂上一层纳米硅酸盐涂料。这种涂料应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塑料是由石油炼制的产品制成的。自今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塑料购物袋的有偿使用制度。从化学角度看,实行这一制度的好处是:① 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
此题目创设的情景具有现代气息和鲜明的时代特色。材料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问题,中考题目以这种方式出现,对考生崇尚科学研究、确定研究方向无疑起到积极导向作用,同时该题也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融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较好地吻合了当前课改方向。
五、 融和科学与人文,体现学科渗透。
人类社会在文明化的进程中,面临着人口、环境、能源、资源、健康等问题的挑战。这些问题仅靠某一学科很难解决的,需要多学科的协同努力。化学新课程标准强调要“重视学科间的联系”。打破学科界限,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是社会、学科和学生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因此,融合科学精神和人文思想,体现学科渗透,也是新课程下中考命题的策略之一。
例4 (08桂林)下列两个成语与我们所学的化学知识有关。请你任选一个,简述其中的化学原理。
A. 百炼成钢(将反复烧红的生铁在空气中不断锤打,转化为钢。)
B. 釜底抽薪(釜:指古代炊具,相当于现在的锅;薪:指柴火。)
你选择的成语是___________。其中的化学原理___________。
该题要求学生简述成语“百炼成钢”、“釜底抽薪”蕴含的化学原理,体现了文理综合的思想。此外,还有化学与生物的综合;化学与物理综合;化学与数学、历史、文化等相结合。这种命题体现学科渗透思想,突出考查学生综合运用各科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 突出学科特点,注重科学探究。
学科特点是学科课程独立存在的前提。实验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因此,化学实验试题不仅关注和考查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而且特别重视学生的探究能力。这类试题多数以实验探究为主,通过明确问题、提出设想、设计实验、观察解释、解决开放性问题等过程,对科学探究的各个要素进行考查;试题形式往往以创设实验情景、问题情景和过程情景等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渗透科学方法。试题设计往往体现开放性、合作性和反思性,能充分反映学生的思维品质,并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例5 (08年贵港)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乙装置制取并检验二氧化碳。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试管里产生__________色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产生沉淀后继续通入二氧化碳,过一段时间后,发现沉淀溶解变成澄清溶液。为了确定沉淀溶解成澄清溶液的原因,小组的同学进行了相关探究。
提出问题沉淀为什么能溶解变成澄清溶液?
查阅资料碳酸盐溶于酸,碳酸氢钙[Ca(HCO3)2]溶于水。
猜想与假设① 溶液呈酸性;② 反应生成了碳酸氢钙。
实验与结论
通过探究得知,生成的沉淀会与二氧化碳、水反应生成了可溶于水的碳酸氢钙。
交流与反思从探究中你得到的启示或感受是____________。
关键词:茶文化;数学教学;创新能力;培养策略
随着人们对教育要求的逐渐提升,茶文化作为我国文化的珍宝,也是我国历史逐渐发展下的产物,在提升我国教育界教学效果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茶文化显示了人性、艺术性和思维性,在素质教育理念下,通过茶文化融入数学教育,能够发挥数学教育性,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数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学科,在学生数学素养、数学思维及创新能力培养中发挥着主要作用,将茶文化融入其中,可以借助数学教育的途径,使数学教育更贴近生活,通过教育途径传递茶文化和数学信息,也可以有效促使学生逻辑思考能力得到进一步发现,故教师应明确茶文化的知识内涵,在此基础上开展数学教学,在教学期间可以不断引导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茶文化知识,以及对数学教学期间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并在教学中可以在物质表象中深入挖掘,使学生内在更加丰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1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小学数学作为综合学科,在教育实践中对提升学生创新能力有着直接作用,故在实际教学期间,教师应强调以数学知识、数学思维与数学能力向融合,以此为基础进行教学,能够充分确保学生有效融入到数学学习的环境当中,并在数学学习期间促使学生可以获得较多的数学知识,其中包括数学能力、数学思维、数学知识和数学文化信息等,但是,从现在数学教育实施来看,一些数学教师很重视书籍信息的传递,把书作为指南,扩展数学信息的内容。在教育改革视角下,多元化的教育方式为数学教育的改革提供了保障,但从现在数学教育实施中,有些教师由于数学教育思想陈旧,新式教育思维和方法运用不充分,使得数学教育模式单一化。
2茶文化下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价值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界对知识的要求也有所提升,在数学教学期间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需要正确认识茶文化的内涵,我国是茶文化的具体发祥地,随着茶文化知识的逐渐进展,现已具备丰富的文化内涵,在实际教学期间,茶文化由于其具备丰富的文化内涵,蕴含着极为丰富的物质文化要素,同时其也有完整的精神内涵,可以提升整体教学效果,但就现状而言,我国茶文化在发展期间,发展效率不佳,无法将传统茶文化充分发挥出来,甚至有很多学生认为“饮茶”也属于“饮料”的一种形式,因此,在实际教学期间,教师需要转变以往教学方式,借助茶文化的基本内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理念,促使学生在学习期间能够充分掌握茶文化基本内涵。目前,我国教育界在具体教学期间,为了可以将文化兴国战略进一步完成,就需要重视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播,尤其是在教学期间可以将茶文化的价值很好地发挥在数学教学中,要想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力,就应加强对小学数学知识和茶文化的融合是必要的,在当前教育活动日益成熟的情况下,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模式,创新现有教学模式,从而能够赋予数学知识新的价值,且数学文化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可以将各种哲学思想充分融入其中。茶文化作为我国文化的重要元素,其思想和内涵丰富,茶文化中包含着茶思想、茶精神、茶道主义等信息,这些信息是历史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信息,且茶文化中包含的“静”、“思”、“淡”等内涵,都可以在个人发展过程中教育和引领个人,使个人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数学知识是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人类生活发展模式为基础,以数学思维模式解说事物与个体发展的内在关联,能够延长数学思想、数学文化等信息,从人类发展史来看,数学学科中包含着茶文化信息,基于此,在数学学科教育中,茶文化融入其中更能显示数学学科的人文价值,促进我国茶文化的广泛传播。
3茶文化下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作用
随着现代信息化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骤然加快,且也是在此基础上,互联网和信息化的发展能够人们生活带来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在实际教学期间,借助信息化手段可以为人们学习和生活带来极大便利,但信息化社会给人们生活与学习带来优势的同时,也在“快餐文化”影响下,导致教学效果得到一定程度的营销,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学习期间,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效果,由于传统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期间只是过于强调方法,学生无法充分掌握教学内涵,且在小学数学文化和技能培养期间,两者之间具有强烈的关联性,前者在实际教学期间会起到素质培养的作用,在实际教学期间可以明显提升对学生技能培养的作用,而后者能够起到能力培养的作用,特别是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传统教育更关心的是对于学生技能的培训,而对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关心不够。目前,在小学数学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融入茶文化内涵,从而将教学效果进一步提升,且在实际教学期间,教师应基于茶文化内涵出发,明确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价值,同时也可以基于文化角度出发,不断在数学教学中向学生渗透茶文化的内涵,进而改变以往教学期间存在的功利问题,以优化和提高人才培养效果,通过丰富数学学科的教育内容,可以扩大数学学科的教育范围,教师有意识地将茶文化融入其中,促进数学内容和茶文化的融合,以茶文化为引导开展数学学科教育,更注重对人类发展的诉求,以茶文化为指导开展数学学科教育,有助于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更好地引导学生加深对茶文化的认知,为学生设计数学活动内容,让学生融入其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4从茶文化入手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路径
4.1转变教学观念
从茶文化入手,数学教学应转变传统数学学科的教育观念,通过数学教学观念的转变,促进新旧教学观念的融合,为茶文化和数学学科教育融合提供契机,首先,数学教育的开展应加强教师对茶文化的理解,了解茶文化和数学学科的关联,在开展数学教育的同时,促进茶文化融入其中,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其次,小学数学教育应以茶文化为引导,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以创新能力为教育目标,通过教育的设计和发展模式,在实际教学期间着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使学生具有创新思想;最后,在小学数学教育中,促进茶文化的融入,改变茶文化的数学教育模式,能够为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由于教师队伍对教育活动影响较大,在实际教学期间,教师队伍的实际能力也是最基础、最核心的影响因素,如果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不关心学生的既有意识,也在实际教学期间无法充分掌握对知识的运用能力,过于重视让学生积极掌握数学知识,就会影响教育效果,因此,在现阶段开展教育过程中,需要一定程度的调整,教师应从茶文化角度出发,让茶文化知识进入教室,进入学生生活,在实际教学期间教师应注重教育理念的研究,从文化观点出发,充分重视学生的素质培养。总的来说,在具体教育过程中,教师队伍是教育的执行者,对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着重要作用,而在数学教学中,从茶文化观点来看,教师可以借助茶文化将现有教学模式进一步创新,这样才可以促使教育理念具有多样化的特点,注重对学生素质、能力和技能的教育,为今后教育质量的提高提供支持。
4.2创新教育方法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传统教学方法下无法积极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而将茶文化融入其中可以改变传统教学下存在的不足,但要想有效改善教学模式,就需要革新数学教育方式,首先,在以茶文化为方向展开的数学学科教育中,重视翻转教室的运用,比如在学习数学概念时,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教育平台掌握数学概念信息,并通过课堂教学模式,促进茶文化和数学学科教育融合,引导学生深层探究数学概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让学生进行讨论、探究和研究,在思考数学概念的同时,发展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其次,数学学科教育中茶文化的融合,应该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利用意境教育模式,为学生创造茶文化境界,在数学教学期间,教师可以将茶文化内涵融入其中,就可以不断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在这个过程期间,要想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就需要创新教学方案,转变现有教学模式;最后,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期间,为了能够有效强化知识体系,需要采取适当的方法,在教育过程中,应用启发式教育,借助该教育的方式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效果。此外,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在新课程改革过程中,教师应将传统教学模式改变,充分重视新型教学方式的应用,将茶文化知识与小学数学内容相联系,教师可以借助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进行文化知识的培养,需要主要的是,在教学期间,教师应将数学知识与茶文化进行融合,融合的茶文化最好是与学生有着关联的文化,这样才可以积极树立学生正确的生活教育观念,提升学生兴趣,在此期间,教师还应在教学期间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保证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真正学习茶文化,只有将茶文化和数学教育相结合,才可以创新教学模式,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4.3延伸教学载体
从茶文化入手谈数学教学活动,就需要通过延长数学教育载体,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以茶文化为引导,通过开展各种各样的茶活动,引导学生探究数学课程的信息,例如,借用习题课的一环,将茶文化融入其中,同时将茶文化作为练习主题的主体内容,引导学生探究茶文化的信息;其次,教师通过茶道、采茶等活动开展数学课外教育活动,让学生了解饮茶、采茶、茶文化,了解数学知识信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最后,教师应基于互联网平台,制作茶文化数学教育板块,带领学生学习茶文化和数学课程信息。在数学教学期间,如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是提升数学教学效果的主要模式,且数学活动发展也是能够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由此可知,在开展相关活动过程中,教师避免在教学期间通过硬知识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学,而是在教学期间应通过文化理念进行指导,在此基础上,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兴趣,进而能够有效促进教育质量的优化,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期间,教师需要将现有教学模式进一步改变,将茶文化知识融入在数学解题中,对数学教材进行充分挖掘,这样可以不断促使学生对茶文化的了解程度。综上所述,数学教学期间,教师应从茶文化中不断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通过加强教师队伍创建的方式,教师可以改变教学方式,不断加深数学知识对学生进行启发性教育。数学文化和茶文化是从我们生活中产生的,不论是数学知识还是茶文化知识,都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基于此,本文从茶的栽培、灌溉、采集以及最后制作等方面,分析潜在数学教育的思考,而通过数学教育和茶文化的融合,能够进一步促进我国茶文化的传播,且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也能够有效解决小学数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茶文化促进数学教育的发展,就可以在其中以茶文化为引导,发挥数学教育的育人性、文化性,强化学生的教育指导,促进学生创新能力和思考的培养,拓宽茶文化的传播面,加强学生对茶文化的理解,促进茶文化的广泛传播和发扬,因此,数学教育应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目标,重视茶文化融合,在数学学习中取得许多茶文化和数学素养信息,明确茶文化融入数学教育的价值,强调数学教育中学生培养创新能力的意义。
参考文献:
[1]胡颖.从茶文化入手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福建茶叶,2020(09):299-300.
[2]贾长虹.谈数学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策略[J].教育与职业,2006(23):138-139.
[3]申生兰.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J].新一代(下半月),2017(04):124.
[4]杨芙蓉.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策略探析[J].情感读本,2018(14):76.
关键词物理化学 课堂教学 兴趣教育 STS 创新思维 教学质量
物理化学是高等院校部分专业必修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物理化学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后续课程化工热力学、化学动力学、表面化学、催化化学、化工原理等许多专业知识的学习,而且物理化学在培养创新能力方面具有其他课程无法替代的作用。拥有良好物理化学素养的大学毕业生,将更善于适应以后纷繁多变的工作环境,更容易在工作中释放自己的科学潜能。但该课程理论概念抽象、公式条件众多、原理多、知识的逻辑性强、关联性强,“化学灵魂”的美誉并不能激发出学生长久的学习热情,初学者往往会产生这门课难学的畏难情绪。“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如何教好物理化学这门课程,使学生将枯燥的学科知识化为新奇有趣的知识体系进行学习是每一位物理化学教师应该思考和探讨的问题。物理化学教师如何使教学引起学生兴趣,从而培养兴趣、激发兴趣,进而提高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求趣能力是兴趣教育的关键。笔者根据多年物理化学教学的经验,简述一下在兴趣教育方面的体会。
1将抽象概念、理论通过贴切、简单易懂的示例进行讲解
物理化学的任务是把化学领域中各种现象联系起来,对其中的一般规律予以更深刻、更本质的探讨,其中的一些重要理论、概念或规律比较抽象,学生难于理解。通过将抽象概念和理论与学生熟悉的背景知识相联系,使学生易于理解和接受。
如真实气体的节流膨胀是热力学部分的一个难点,在讲这部分内容时,可以设问“人工降雨中有没有节流膨胀?”“高压氢气瓶泄露为什么可能会引起爆炸事故?”“电冰箱是怎样实现制冷的?”。然后通过讲解总结出实现该过程必须满足的3个要点:系统突然发生变化、流过阻碍、压力减小,它们分别对应绝热、节流、膨胀。然后再回答以上问题:人工降雨时充当新相种子的CO2固体小颗粒就是把液态CO2通过高压瓶的针形阀放出实现节流膨胀,喷洒出小颗粒的干冰;若高压氢气瓶泄露,氢气经节流膨胀后温度升高,可能会引起爆炸事故[1];电冰箱制冷循环中的第三步绝热节流膨胀是制冷剂过冷液体通过毛细管狭窄的通路时,由于管路的阻滞作用,节流降压、降温。这样就使原来干巴巴的教学过程变得生动有趣。
再比如化学势这个概念是热力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在相平衡、化学平衡中都有重要应用,但这个概念比较抽象。在讲这个概念时,可以设问:“水为什么总是从高处流向低处?”学生一定会回答因为高处的水势能高,这时抓住时机引入化学势的概念,强调化学势类似于物理学中的势能,势能越高的物体越不稳定,同样化学势越高的相和物质越不稳定,因此一种物质会从化学势高的相自发向化学势低的相转移、化学反应总是自发地向∑vBμB<0的方向进行,使学生对化学势有个初步了解。这时可以继续设问“常温常压下的水和水蒸气,哪一个化学势更高?如果是100℃,常压下呢?为什么?”“密闭的钟罩内有A、B两杯液体,A杯内是纯水,B杯内是蔗糖水,那么经过足够长的时间两杯液面有什么变化”,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
在讲热力学第二定律的开尔文说法时,提到第二类永动机,第二类永动机是从单一热源吸热完全转化为功而不引起其他变化的机器。这个概念学生感到抽象,难以理解,但如果加上这个解释,学生就感到容易理解了:假如人类能造出第二类永动机,带有这种机器的轮船就可以从海洋这个单一热源中源源不断地汲取热量推动轮船前进而不引起任何变化(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能源库,有人曾经估算过,只要使地球上海水的温度下降0.01℃,汲取的热量够全世界的机器运转1500年[1])。那么今天行驶的轮船就不必再携带任何的燃料和动力。实际上正常热机必须工作于高、低温两个热源之间,无法找到与海洋这个高温热源相匹配的低温热源是这种机器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原因。
2将物理化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恰当地将教学内容与一些学生遇到过的熟悉的生活实例联系起来,遵循“提出生活中的实例(问题)——引入讲授新内容——让学生猜答案——给出答案”的思路,当学生最终恍然大悟时,会深感学以致用的无限乐趣,从而激发浓厚的学习兴趣,保证课堂教学效果。为简便起见,下面仅列出问题与答案要点。
植物为什么具有一定的抗旱性和耐寒性?冬季建筑施工中,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常在浇注混凝土时加入少量盐类,其主要作用是什么?冰冻后的水果放入凉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发现水果表皮结了一层薄冰,而内层果肉却解冻了,为什么?为什么我们输液时用的生理盐水是0.9%、葡萄糖水5%?浓度高了或低了行不行?海洋中的动物能不能在淡水中生活?盐碱地的农作物长势不良,甚至枯萎,其主要原因是什么?——稀溶液依数性知识,沸点升高、凝固点降低、等渗溶液、低渗溶液和高渗溶液。
为什么在高山上做饭有时做不熟,而用高压锅很快可做熟?——克-克方程,压力越大,沸点越高。
铁表面上镀锌、铬或涂油漆、塑料等的作用是什么?——防腐,涂保护层。
为什么冰箱里的食物保鲜时间长?——阿伦尼乌斯方程,温度越低,食物腐败时间越长。
为什么不同药品的贮存期不同?如何确定?怎样延长药品有效期?——因为不同药品分解反应的反应级数n和反应速率常数k不同,根据n和k可计算出药品在常温下分解10%所需的时间即为“贮存期”[2]。降低温度可延长有效期。
洗衣粉为什么在温水中去污能力更强?发酵粉发面时为什么用温水和面面发得更快?
——酶在温水中催化活性最高。
自由水滴、气泡为什么是球形?为什么小水珠碰在一起有合并成大水珠、粉末有结块的趋势?——表面能越小越稳定。
人工降雨的原理是什么?在春天光滑的墙壁和粗糙的墙壁哪个更容易回潮?农民为什么要锄地?仅只为除杂草吗?——开尔文公式,粉末状干冰或AgI晶种作为凝结核心,降低水蒸气的过饱和度。粗糙的墙壁更容易回潮,不只为除杂草,粗糙的墙壁和锄地时切断的毛细管利于使大气中的水蒸气在其中凝聚,使墙壁回潮和增加土壤水分,毛细凝聚现象。
雨衣、雨伞材料为什么能防雨?制作原理是什么?——增大接触角,使雨水呈球状滚落;制作时,在布上刷涂层或添加材料来减小气固界面张力。
表面活性剂的洗涤去污原理是什么?——增加润湿,起泡、增白、占领清洁表面。
表面活性剂的起泡原理是什么?——增加液体薄膜的强度。
最重要的交通信号为何设置为红色?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而朝阳和夕阳是火红的?——瑞利光散射公式,蓝紫色光散射强,红色光散射弱。
为什么在大江大河入海口处会形成三角洲?卤水点豆腐的原理是什么?明矾为什么能净水?——溶胶聚沉,电解质的聚沉,溶胶相互聚沉。
墨水中为什么要加入阿拉伯胶?为什么在制作冰淇淋的时候要加入明胶? ——高分子对溶胶的保护作用。
食物保鲜需要的低温浴怎样选择?——水-盐相图,根据需要的温度选择盐类。
电动车用的电池一般是什么电池?它的电动势是多少?具备什么条件可以成为可逆电池?用什么方法可以测出它的电动势?怎样根据它的电动势求出电池反应的平衡常数?实际使用时,电池的端电压和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大小一样吗?为什么?温度升高或降低,电池的电动势是否改变?——铅酸电池,约2.0 V,可逆电池须满足的3个条件,对消法,E = RT zF lnK ,电池的端电压小于电动势,因为两极存在极化现象。温度改变,电动势也改变,电动势的温度系数可通过实验求得。 在一个密闭绝热的房间里放置一台电冰箱, 将冰箱门打开, 并接通电源使其工作, 过一段时间之后, 室内的平均气温将如何变化? ——升高。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Q=0,W>0,所以热力学能升高,温度升高。
因为北冰洋没有可饮用的淡水,全是海水(海水中NaCl含量为2.5%),所以爱斯基摩人需要到冰山上去取回冰来熔化,爱斯基摩人应在怎样的环境温度下取冰? ——H2O-NaCl相图,爱斯基摩人应在温度为252~273 K的季节取冰[3]。
3将物理化学与工农业生产联系起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物理化学所具有的基础性、理论性、先导性和综合性的特点,使之成为工农业生产的一块重要基石,在工农业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恰当地将教学内容与工农业生产联系起来,遵循“提出工农业生产中的实例(问题)——引入讲授新内容——启发学生总结答案——给出答案”,使学生对理论实质产生更深的认识,增长实践经验,避免理论与实践脱节,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的科学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为简便起见,下面仅列出问题与答案要点。
经典范例,同为碳元素,298 K,标准压力下,石墨能否转变为金刚石?可以用几个判据来判断?如果不能,那么怎样使石墨转变成金刚石?转变程度是多大?怎样提高转变速率?——不能,可以用熵判据和吉布斯自由能判据来判断和计算,采用加压的办法(压强大于1.5×109 Pa)可使石墨转变成金刚石,利用ΔrG m=-RTlnK ,可求出K ,加热。
冬天,工业上用管道运送硫酸时为什么要稀释?——形成稳定化合物相图,纯硫酸的熔点在283 K左右,而与一水化合物的低共熔点在235 K,所以在冬天用管道运送硫酸时应适当稀释,防止硫酸冻结。
结晶法精制粗盐的原理是什么?——水-盐相图,首先盐的组成必须大于低共熔点时盐的组成才能通过降温得到盐的晶体。
当乙醇含量低于95.57%时,能否通过精馏得到无水乙醇?怎样才能得到?——双液系最低恒沸点相图,不能,先加入分子筛等吸水剂,使乙醇含量超过95.57%,再精馏可得无水乙醇。
工业上制备高纯物质(如8个9以上的半导体材料)原理是什么?——固相完全互溶相图,区域熔炼。
工农业生产中通过测量水的电导率来检验水的纯度,依据是什么?——纯水的电导率k=5.5×10-6 Sm-1,普通蒸馏水的电导率是1×10-3 Sm-1,重蒸馏水和去离子水的电导率均小于1×10-4 Sm-1,所以只要测定水的电导率就可以知道水的纯度是否符合要求。
电解α± =1的ZnSO4水溶液,在阴极上Zn2+和H+ 哪个优先被还原?——Zn2+优先被还原。极化电势高的优先析出,因为氢有较大的超电势,使得氢的极化电势低于锌。
化工厂的一些管道或容器为什么常连到外加直流电源的负极上?——防腐,阴极保护法。
为什么大量处理固体粉尘的工厂,必须高度重视防止粉尘爆炸?——表面能高不稳定。
化工生产中采用的喷雾干燥工艺的原理是什么?——开尔文公式,小液滴饱和蒸气压大。
农药中加入少量润湿剂的作用是什么?采油时为什么要加入润湿剂?——增加润湿,减小液固和气液界面张力。
泡沫浮选为什么可以提高矿石品位?——降低润湿,增大液固界面张力。
金属陶瓷复合材料综合性能的发挥取决于陶瓷与金属之间的润湿性能的大小。烧银法,是指在陶瓷表面烧渗一层银,由于银的导电能力很强,抗氧化性能好,在银面上可直接焊接金属。若已知高温下的各个表面张力,那么液态银能否润湿瓷件表面?[3] ——用杨氏方程求接触角。
考古工作中怎样根据动力学原理估算尸体的埋葬时间?——根据一级反应的动力学方程来计算。由于古尸上裹的布碎片中放射性14C的衰变是一级反应,利用衰变半衰期及其活性可以估算。
4将物理化学与其他化学课和实验操作联系起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物理化学是从研究化学现象和物理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入手,从而探求化学变化中具有普遍性的基本规律,所以我们可以利用物理化学原理来解决其他化学学科学习或化学实验操作中遇到的问题。恰当地将教学内容与它们联系起来,遵循“化学学习或实验操作中的问题——引入讲授新内容——给出答案”,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与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学习物理化学的积极性。为简便起见,下面仅列出问题与答案要点。
为什么用二氧化锰和盐酸反应制备氯气时必须用浓盐酸?——将二者反应设计成电池,电池的电动势要大于零,根据能斯特公式可求出盐酸必须是浓盐酸。
如何用电化学法测定一些难溶盐的溶度积或弱电解质的解离常数?——将沉淀溶解平衡或解离平衡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再根据E = RT zF lnK 计算出K 即可。
实验室用蒸馏水洗涤容器为什么提倡少量多次?——分配定律。
分析化学中为什么常用含HCl 20.24%的溶液作为标准溶液?——最高恒沸点相图,最高恒沸点温度为381.65 K,含HCl 20.24%。
碱性溶液中,氯气能发生歧化反应,那么Br2能发生吗?——能发生。计算Br2与其氧化态和还原态所构成的两个电极的电势差是否大于零。
蒸馏时为什么要加入沸石?——开尔文公式,过热液体,防止暴沸。
分离操作中陈化的原理是什么? ——开尔文公式,晶体颗粒越小溶解度越大。
实验室玻璃仪器洗干净的标准是什么?——蒸馏水对干净的玻璃接触角约为0°,水应完全润湿玻璃仪器,均匀分布成膜,不挂水珠或成股流下。
实验室的电子天平罩里为什么要放硅胶?——吸附空气中的水蒸气,气固吸附。
5挖掘科学技术前沿中的物理化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索创新精神
[关键词]环境史 高技术战争 史料
〔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0-7326(2007)08-0094-05
战争作为“流血的政治”,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中几乎如影随形,不仅是关乎“死生之地,存亡之道”的“国之大事”,而且自工业革命以来、特别是进入核时代以来,越来越关乎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生死存亡。作为地球生态系统中的高智能生物,同时也是战争的主角,人类对战争的关注逐渐超越了民族、国家、地区乃至人类的局限。就历史学者而言,其对战争的诠释经历了这样的过程――从关注如何克服自然环境对军事行为的影响、如何将自然环境为己所用,到关注战争行为与环境的互动,以及这种互动造成的各方面后果。
笔者将首先概述传统史家与环境史家对战争的诠释视角,简述相关研究状况,然后在此基础上集中探讨两个问题,即从环境史的角度诠释高技术战争的研究价值和这种诠释的史料特点,试图回答为何研究和如何研究的问题,使这一研究趋势能够进一步为学界同仁所了解和关注。
一、传统史家与环境史家对战争的诠释视角
中西方传统史家对战争的诠释,存在于军事史著、通史的战争部分,以及军事理论著作之中。这种诠释既有基本的共性,也存在明显的差异。本文将中西方传统史学作为一个整体与环境史学相对应,因此这里只谈中西方传统史家诠释战争的基本共性。
其基本共性在于,高度重视战争的政治意义,探讨战争对政治统治及政权更迭的影响,高度重视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借鉴英雄人物在战争时期的言行战略。在中国,较早的编年体史书《左传》在历史表述上的艺术性,以写战争、写辞令尤为突出。[1](P140) 杜佑编撰的《通典》中,有《兵典》15卷,详言兵法、计谋和战例,对历代用兵得失亦有评论。欧阳修、宋祁所修《新唐书》增设《兵志》,详言唐代兵制,后世正史也循此例。在西方,从希罗多德、修昔底德,到李维、塔西佗、阿庇安,再到人文主义、理性主义、浪漫主义、实证主义和民族主义史学思潮,史家时代、经历、史观多有相异,史著风格、体例、优稗或有区分,但核心内容也都是政治与战争,或者说仅仅是政治(流血的和不流血的)。
中西方传统史家的视野主要集中在人类社会、特别是精英阶层内部,即便对地理环境等因素有所涉及,也往往将其作为叙事的背景。以希罗多德《历史》为例,其前4卷和第5卷的一部分,是希波战争的背景介绍,占全书篇幅的一半,对地中海自然环境的描述是背景介绍的一部分。
同时,传统史家倾向于将自然环境视为沉默的、无生命的、对军事行为起推动或阻碍作用的因素。《孙子兵法》和《战争论》是中西方军事理论的奇葩,尽管不是军事史著,但理论的形成都直接来自对战争史的分析。受当时人类改造自然能力,以及史家历史观和自然观的影响,书中都专门分析了自然地理条件对军事行为的影响,并提出了避免负面效应或利用自然地理条件打击敌人的策略。《孙子兵法》传世13篇,详言这一问题的就有《军争》、《行军》、《地形》、《九地》和《火攻》五篇。《战争论》3卷8篇,详言这一问题的有《军队》、《防御》、《进攻》3篇,涉及在不同地形条件下的行军、后勤、防御、进攻等问题。
环境史家对战争的诠释,是20世纪最后十几年才逐渐出现的研究趋势。环境史作为一种史学思潮,是历史学家对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全球环境状况日益严峻这一变化的思考,同时作为社会思潮的一部分,也具有环保主义思潮的基本特点。战争也成为了这一史学思潮的重新审视对象之一。①
目前,这个群体中有代表性的学者有三位,分别是J.R.麦克尼尔(J. R. McNeill)、E.P.拉塞尔(E. P. Russell)和L.M.布拉迪(L. M. Brady)。
J. R.麦克尼尔是美国乔治城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历史系教授。其代表专著有《地中海世界的山:一部环境史》(The Mountains of the Mediterranean World: 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阳光下的新事物:20世纪环境史》(Something New Under the Sun: 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the 20th-Century World , New York: Norton, 2000),所著论文《世界史中的森林与战争》(“Woods and Warfare in World History”,Environmental History,Vol.9,No.3,2004)以战争与林木数量的关系为例证,从一个侧面诠释了人类、战争与环境的关系。E. P.拉塞尔是美国弗吉尼亚大学(University of Virginia)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副教授,研究科技史、社会史和环境史。他的著述集中探讨了战争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历史联系,代表作有《战争与自然:化学战与杀虫剂――从一战到寂静的春天》(War and Nature: Fighting Humans and Insects with Chemicals from World War I to Silent Spring,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1),同时他也是《作为敌人和盟友的自然――走向战争环境史》(Natural Enemy, Natural Alley: toward 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Warfare, Corvallis: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Press,2004)的主编之一。他认为,“尽管军事史家早把自然、特别是地形和天气视为战略或战术障碍物,但却很少思考战争对它们的影响;尽管战争在科技发展史中愈发醒目,但战争的思想及其工具对自然的影响却还只是轮廓;尽管文明史家从很多方面阐述了战争如何塑造国内社会关系,但又极少将其研究延伸到人与自然的关系上。”[2] (P1) 从而指出了重新诠释战争的意义。L.M.布拉迪是美国爱达荷州博伊斯州立大学(Boise State University)的历史学副教授,正在从事美国内战中的环境问题研究,《战争的荒野:美国内战中的自然与战略》(“The Wilderness of War: Nature and Strategy in the American Civil War”,Environmental History,Vol.10, No.3,2005),认为战争带来的持久变化并不是自然环境的物理变化,而是美国人思考战争的方式,以及他们与景观进行互动的方式。[3] (P444)
可以说,美国环境史学者已经在诠释战争方面迈出了第一步,既有对战争―环境关系的总体把握,又有对化学战、美国内战等具体问题的详细研究,但是研究群体尚不具规模,而且从战争造成的环境问题来看,更值得研究的高技术战争尚未进入美国学者视野之中。下文将系统阐述此种诠释的现实价值、学术价值和史料特点。
二、从环境史的角度诠释高技术战争的价值
一个历史学者,既是生活在地球上、受恩赐于大地母亲的自然人,又是人类社会中掌握较多历史与社会知识、推动历史教育和传承文明的社会人。当历史学者面对人类、科技、战争和环境等要素时,会有怎样的感悟呢?不同的历史学者可能会有不同的感悟,但是他们的着眼点归根到底有两个层面:一个是现实生活层面,一个是史学研究层面。从这两个层面来看,对高技术战争的环境史视角诠释,是非常必要的。
在现实生活层面,从环境史的角度诠释高技术战争,是高技术战争走上历史舞台之后的客观要求。全面审读高技术战争,有助于深刻认识高技术战争的本质属性,并打破西方军事强国在高技术战争人道性上的话语霸权。
高技术战争(High-tech war)是新军革进程的产物,在西方的话语体系中,高技术战争总与“人道主义”联系在一起。1991年海湾战争是公认的第一场高技术战争,尽管它还有着机械化战争的影子和诸多特殊性,但也集中体现着现代高技术战争的基本特点。美国官方报告称:“我们的空中打击在战争史上是最有效和最人道的。”[4] (P223) 一方面肯定了高技术战争在达成政治目的方面的高效,另一方面也强调了高技术战争的人道外衣。其后的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同样处于人道主义的光环之中。
从战争过程来看,高技术战争较机械化战争而言发生了很大变化,以精确打击和“按钮式战争”为主要特色,大规模装甲集群会战的场面消失了,战时伤亡人数、特别是平民与军人伤亡人数的比例明显下降。这种附带损害(collateral damage)的减少,正是高技术战争“人道性”的立论依据。
但是如果我们从环境史的视角诠释高技术战争,就会发现高技术战争的暴力本质并没有改变,其人道性也有很大局限。
首先,高技术战争的暴力属性并没有丝毫改变,甚至更加残酷。朝鲜战争期间,平均4吨弹药会造成1名军人阵亡,越南战争期间降为2吨,海湾战争期间则降为1吨。伊拉克军队在长达8年并使用化学武器的两伊战争中,约阵亡10.5万人,而在仅42天、没有使用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海湾战争中,伊军阵亡7万到11.5万人。
其次,高技术战争的人道性存在着局限。一方面,精确制导武器的应用为降低附带损害提供了可能,但是“高技术战争‘人道’与否,并不是由战争机器的技术含量和水准决定的,而是由战争的政治目的和军事目标决定的”。[5] (P227) 二战结束以来,传统的攻城略地、占领国家的军事行为,面临着巨大的国际舆论压力,往往很难借此实现政治目的,因此,战争的规模有所缩小,攻击目标基本局限在军用和军民两用设施,也不再通过攻击城市和平民来削弱敌军的战争潜力。另一方面,“人道主义”并没有顾及人类安身立命的根基――环境,无论是武器的材料、攻击原理和威力,还是对攻击目标的选择,都服从“军事必要”,贫铀弹、集束炸弹和巨型炸弹等高性能的常规武器被广为使用,核生化设施及各类仓库、工厂被击中后往往产生次生效应,不仅威胁战时平民的安全与健康,同样威胁战后平民的生产和生活。
同时,纵观这几次高技术战争,“人道”的战争过程之后却是“不人道”的结果,集中表现就是战后平民的大量患病和死亡。① 这一悖论如何而来?传统的战争史研究很难给出答案,因为其所关注的仅仅是人事,环境要素被忽略或仅被视为人类的附庸,看不到人与环境间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的能量交换。而从环境史的视角诠释高技术战争,可以对科技、战争、人类和环境四要素的关系进行全方位研究,分析科技与战争在人与环境能量交换过程中的作用,这恰恰是人们理解和回答上述悖论的有效途径。所以说,如果脱离环境要素研究高技术战争,就无法理解和回答高技术战争的过程与后果间存在的悖论。
随着西方主要军事强国在军队信息化建设上的优势日益明显,对多数国家的军队形成“时代差”,基本可以确保自身“零伤亡”,西方主要军事强国发动战争的门槛日益降低,甚至编造一个借口就可以对国家发动战争(伊拉克战争表现得尤为明显)――高技术战争日益成为西方主要军事强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得力工具,不仅具备了对环境造成根本性破坏的能力,也存在着频繁发生的可能。
从环境史的视角诠释高技术战争,有助于我们深入认识潜藏在“最人道”战争背后的人类社会面临的深刻危机,进一步理解与之相关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打破西方在此问题上的话语霸权。这是现实价值的集中体现。在学术发展层面,从环境史的角度诠释高技术战争,是环境史研究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有助于扩展人们对战争和军事史的研究视野。
20世纪新史学扩大了传统史学的研究领域,历史学家的视野从政治、外交、军事领域扩展到人类的社会、经济和文化,而且强调要运用跨学科的方法、“自下而上”地研究民众的历史。环境史是对20世纪新史学的继承和发展,以科技为媒介探讨人与环境的互动,以环境为媒介探讨特定时空人与人的关系。在注重研究人与自然互动的同时,也不忽视人类社会内部关系的相应变化。
从环境史的视角诠释战争,是战争与军事史研究从环境史中汲取养分、扩大关注视野和研究范围的结果。西方历史学家对战争与军事的研究已不再局限于人类社会内部,开始关注战争对保障人类生存的生态系统以及其中其他生物的影响,也涌现出一批史家和成果。这是我们应该关注的史学动向,也是我们可以借鉴并加以实践的问题研究方法。
从环境史的视角诠释战争、特别是高技术战争,继承了新史学的跨学科特点和“自下而上”的研究方法,同时也有进一步发展,视野进一步扩大,方法进一步科学化:其研究起点从人类社会内部的草根群体,到被人类踏在脚底的自然环境;广泛运用多学科、特别是自然科学的知识来动态地审视人与环境的互动。这是学术价值的集中体现。
对于一种新的史学研究趋势而言,明确其价值仅仅是万里第一步,接下来如何进行研究才是更重要的问题。而探讨这一问题,有很多方面和角度可以选择。我们这里仅从史料的特点和它对研究者的要求入手,探讨从环境史的视野诠释高技术战争的方法。
三、史料特点及对研究者的要求
从环境史的视角诠释高技术战争,依赖的史料具有三个鲜明的特点。
首先,史料的来源广泛。环境史研究具有突出的跨学科特色,因而史料的来源也更加广泛。这一特点在对高技术战争进行环境史视角的重新诠释时更加鲜明。从战争的决策者和亲历者群体来看,相关的史料来源包括官方档案、报告、战地记者稿件、参战人物专访等,为研究战前和战时的宏观、微观历史事件提供了较为直接的材料。从研究者群体来看,相关的史料来源包括军事史著述、环境监测数据、实地调查数据、医学著述等,为环境史研究提供了各领域专题研究的成果。
其次,史料的形式多样。高技术战争的史料形式,除了传统的文本史料之外,还有大量的影像资料。影像资料作为史料,既有直观、及时的优势,也有不能体现拍摄过程、丧失语境的劣势。1991年海湾战争以来的几场高技术战争,几乎都是媒体、特别是西方媒体进行直播的战争,新闻播放的内容既及时又直观,塑造着公众的战争记忆。但影像在作为史料时也有自身的劣势。抛却媒体的政治倾向不谈,仅从技术角度来看,摄影师并不可能参加每一场战斗、捕捉战场的每一个细节,因而不可能完整地体现战争进程,社会公众能够看到的也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同时,摆在人们面前的静态影像或动态影像并不能体现出拍摄过程,就像几段摘抄的文字不能体现上下文的语境一样,容易引起歧义,误导观众和读者。
第三,史料不确定性强。当代人的当代史记忆,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往往具有不确定性,小到一个数字,大到一个事件,都有可能出现较大的变动。比如科索沃战争结束之后的一年多时间里,人们在谈及北约盟军使用的精确制导武器比例时,大多使用“占90%以上”的说法,实际上这个比例只是战争初期一两周的情况,从整个战争的情况来看,精确制导武器只占北约部队全部弹药消耗量的35%左右。
史料方面的这些新特点,对研究者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
首先,夯实哲学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我们辨别和使用史料提供了科学的理论指导。同时,经典作家也早已关注和论述了人与环境、科技与战争的关系,相关思想主要体现在《自然辩证法》和《反杜林论》中。
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着力探讨了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在肯定劳动是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的同时,也通过历史长河中的经验教训看到了人类过度伤害环境造成的、最终又由人类自身承担的严重后果。他警示世人:“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我们每走一步都要记住:我们统治自然界,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决不是像站在自然界之外的人似的,――相反地,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我们对自然界的全部统治力量,是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6] (P383-384) 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通过《暴力论》、《暴力论续》等对经济、科技在军事上的影响作了精辟论述,明确指出:“一旦技术上的进步可以用于军事目的并且已经用于军事目的,它们便立刻几乎强制地,而且往往是违反指挥官的意志而引起作战方式上的改变甚至变革。”[7] (P514-515)
哲学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科学工具,我们应该在学习和运用中认识和发展这一哲学基础,提高自身哲学素养、夯实自身哲学基础。
其次,扩展学科基础。从环境史的视角诠释高技术战争,要求研究者在接受史学训练和具备军事学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自身的学科基础,如政治学、生态学、医学、地理学、经济学、人类学、社会学和环境科学。因为战争本身就是经济学问题,也是人类学、社会学问题;研究环境问题,也需要具备生态学、医学、地理学和环境科学的知识。同时,国际政治理论也不可或缺,它有助于我们从宏观和微观层面理解战争的起源和分析国际政治格局,并有可能提供一些解决思路。
第三,优化史料基础。优化史料基础,指的是研究者在史料来源扩大、形式多样的情况下,对史料的有效整理与运用。史料是史学研究的根本,有了先进的史学理论并不意味着就能够产生先进的研究成果,优化史料基础在这里显得尤为重要和必要。
我们需要对史料的客观性和科学性有明确的认识。媒体报道、史学著述、口述材料、官方档案、田野调查、实验报告等,都是对客观事实的纪录,但也都不同程度经过了人类意识的塑造。
从媒体报道特别是影像资料的优势和劣势来看,研究者可以通过它们了解发生了什么事,但在研究这件事的过程和结果时则要依靠其他来源,以弥补影像资料丧失语境的劣势。
从各类文本史料来看,官方档案和报告可以提供历史事件的官方纪录,详言战略制定、战术执行、军力配置等方面内容,研究者需要评估政府隐瞒或修改关键数据的可能性;参战人物专访记录了历史事件当事人的叙述,但要求研究者一方面注意时间、地点等要素的严谨性,因为当事人可能会有口误,另一方面注意剖析当事人的社会地位、思想理念等要素;军事史著述是前人对战争的研究成果,研究者需要对比其与官方档案的异同,通过对比确认事件的时间、地点等基本要素;田野调查、实验报告、医学著述等内容,是自然科学家的相关研究成果,可以提高史学著述的数量分析水平,要求研究者进行谨慎的对比,对其中趋同的结论可以大胆引用,对相互矛盾的结论则要仔细比较和分析,特别是要分析作者的背景及其研究方法,如选址、技术、过程等,既不能随意挑选,也不能因噎废食。
综上所述,信息时代的到来,为当代人研究当代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契机,尽管机遇与挑战并存,但如果学者能够较好地回应史料提出的要求,在研究过程中针对不同史料的特点进行判断取舍,也会收获丰富的成果,尽可能实现求真的史学诉求与批判的史学功能。
[参考文献]
[1]瞿林东. 中国史学史纲[M]. 北京: 北京出版社,1999.
[2]Russell,E.P.,Tucker, R.P. Natural Enemy,Natural Alley: toward an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Warfare[M]. Corvallis: Oregon State University Press,2004.
[3]Brady,L. M.“The Wilderness of War: Nature and Strategy in the American Civil War”[J]. Environmental History,2005,(3).
[4]Department of Defense,U.S. Final Report to Congress: Conduct of the Persian Gulf War[R]. 1992.
[5]徐根初. 跨越――从机械化战争走向信息化战争[M]. 北京: 军事科学出版社,2004.
[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 北京: 人民出版社,19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