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心理学的基础效应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构建信息 创设情境 点拨 倾听 尊重个体差异
传统的教学偏重于预设,很少关注课堂中生成的问题,而是事先设计好问题,需要几个学生回答,如果学生答不上来,教师就把学生引导到设置好的答案上来。在课堂中,教师过分拘泥于静态的教案设计,很少关注学生动态生成的提问、回答及有关反应。瞬间信息是指在课堂内出现的一些“意外情况”,它通常是学生受到教师讲解内容的启发而产生的一些表面上与课程内容不太相关的思想片段或疑问,一些瞬间信息的价值常常因为其表现上与课程内容不相关而被一些教师所忽视,特别是教学经验不足的年轻教师,因为缺乏捕捉和处理课堂中出现的瞬间信息的能力,对学生教学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些稍纵即逝的语言运用能力,或知识的扩展能力未给予及时的反馈,放弃了一些很好的启发,诱导机会,未能及时把握“意外”导致教学效果打折扣,本文试从几个方面探讨如何得体处理英语教学中的瞬间信息。
一、控制好课堂中的偶发事件
课堂控制是教学顺利进行的关键之一,好的教学思想,教学理念都要通过课堂得以体现,教师对课堂的控制是否恰当直接关系到教学的成败。有效的课堂控制可以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教师娴熟地运用课堂控制技巧会为每一堂课的成功提供保障,我曾见过如下一段案例:针对部分香港学生家庭人口多,住房窄小的情况,某教师让学生们提出建议课外应该去哪里温习功课,于是有的学生说go to school ,有的说go to the library,突然有个学生说:S: Go to the toilet! T: Yes, Maybe he can shut up himself in the bathroom all day and review his lessons. 调皮的学生本想用一句“上厕所”来引起哄堂大笑,结果教师非但没有批评该生,反而用肯定的口吻接过学生的话,并且换个方式再说出来。既保护了学生的面子又把一场可能引起课堂骚动的恶作剧变成一段有意义的教学回合。
二、把握和重构信息
教师应具备捕捉课堂内的瞬间信息并加以重新构建,然后自然融入教学过程的能力,瞬间信息大多是在教师意想不到的情况下出现的一部分对教学活动无益,而另一部分则是学生在当时课堂气氛的启发和感染下表现出来的临时性的语言或学科知识上的联想的扩展,有益的瞬间信息类似于“头脑风暴”(Brainstorming)(波内斯,1967),不应该被看作是缺乏逻辑或不合适,更不应该对其批评和指责,教师应该对学生“意想不到”的提问和回答给予积极的反馈,使某些有益“意外事件”价值不因为教师的不敏感而丢失,课堂中师生间和学生间的互动是一种微型的交际过程,教师要善于利用在微型交际过程中出现的细节,促使学生在语言学习和学科学习上获得最大的收益。比如,在接受教师的小礼品时,有的学生说“Thank you”,此时教师可以利用这个机会回答“You are welcome”,让学生在这个简短的交流中既懂得对人有礼貌的道理,同时又通过教师的回答而获得当时情景下的英语语言信息。但在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对类似的“意外”未能及时把握,导致教学效果打折扣。
三、创设教学情境
教学要从具体的教学情境出发,授课之间的设计只是对教学现实的预计、构想,是建立在教师的经验基础之上,有很强的主观性,而在教学现实中,往往会出现预想之外的许多事件、问题、情境,教师的教案、教学设计是事先准备好的,尽管考虑到学生的实际状态,但事先的预案不可能百分之百都实现,因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是一个动态的、活动的主体因素,在课堂教学中他们会怎样,教师往往是估计不到的。
四、适时点拨
点拨既是一种教学方法,更是一种教学艺术,遵循英语教学客观规律,根据学生的认知心理特点,适时,巧妙,灵活地点拨,能够激发学生的热情,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教师要准确地把握点拨的时机,点拨应是学生的愤悱之际,在学生思维的关键处突破,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引起学生认知的突破,点拨要建立在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基础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内因,点拨是一种外在手段,是外因。外因必须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引发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积累来进行理解,学生的思维就出现了亮点,教师这一适时的点拨为学生解决问题指明了方向,只要能使学生经历思维的过程,碰撞出思维的火花,点拨就算成功。
五、注意观察和倾听
教师在课堂上,不是只按照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是要不断观察和倾听学生的表现和声音,适时采取措施,教师要观察学生的目光及表情是昂首挺胸还是低头垂肩,是跃跃欲试还是没精打彩,目光是无忧无虑还是黯淡无光,是充满自满还是软弱无力,如果是前者,那么你就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心理氛围,这时你的学生才敢于大胆地发表自己的意见,你才能与学生平等的交流,否则你就要重新调查你的行为和语言,让学生真正的接受你。教师在课堂上要通过观察学生的表情,做出正确的判断,并给予必要的帮助或及时改变教学策略,同时在课堂上交流的过程是师生或生生之间思维碰撞的过程,时常会有思维的火花闪现,这种火花可能是一个富有创意的想法,也可能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话,教师要在倾听中努力去感受和寻找。
总而言之,小学英语是一门全新的课程,它要求从学生的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教师本身的素养能否跟得上课程改革的步伐,从根本上决定了课程改革的成败。教师在面临新课程改革时,除了要认真解读、领悟新课程体系中蕴涵的思想,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接受各种教师培训外,还应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改变自身的教学行为。
参考文献:
[1][英]戴・冯塔纳著,王新超译,谢东审检《教师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
[2]《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2期
[3]王朝曙主编.《课程改革的探索和实践》.中国文史出版社,2003年
[4]《英语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会,2001年
【关键词】新课程;小学;英语;辩证;关系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都积极投身到对课程改革的探索之中。小学英语既是一门基础课程,也是学生将来作为“地球村公民”Z言学习开始。教师要结合英语学科特点和小学生的心理特征,选择符合小学生学习特点的教学方式、教学手段和教学策略,促使英语课堂教学活泼、有趣、高效。结合现阶段教学实际来讲,新课改后的基础英语教学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然而,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深入发展与普及,作为基础教育当中重要一环的小学英语教学,其与新课程理念从某种程度上来讲仍然存在着不一致性,严重影响小学英语教学成效的实现。为了正确理解和实施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我们应当处理好英语教学中五个辩证关系,即课本、教材与课程资源的关系;语言知识教学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体与以教师为指导的关系;淡化语法教学与优化语法教学的关系[1]。
一、课本、教材之间的关系
对于任何科目和阶段的教学来讲,如何处理好课本、教材和课程资源之间的关系都是首要的关键性问题。具体来讲,课本是教材的核心,也是教材的具体一方面的展现,其余如练习册和活动手册以及相关英语听力材料等都是教材内容。
基于上文的论述,结合我们现阶段小学英语教学现状来看,教师基本上并不能够有效地处理好课本、教材之间的关系。现实教学当中,教师大多对课本的依赖度较高,甚至是完全依赖课本。然而,正如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所说的“课本就是例子”,仅仅依靠课本是远远不够的。对此,教师应恰当处理好课本、教材之间的关系。然而,恰当的处理需做好两部分工作,首先是实现对课本与教材的正确认知,教学要以教材为指导和依据,但不能一味的照搬教材或者是过度依赖教材,照本宣科只能导致教学进步与增长空间被无限压缩。另外,在即为对教材选取和利用,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教材编写当中的弹性,利用好预留给教师的自主发挥空间,不断提升驾驭教材的能力,进而结合教学内容及要求来做出更具针对性的选取与利用。
二、语言知识教学与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关系
英语是一门语言,在教学过程应注重“知识――能力――运用能力”发展过程的推进与转化。英语教学不能够仅仅注重或者说是过分强调第一步――知识的作用,完全忽视英语这门语言的工具性及交际性。尤其是基础教育阶段,小学英语不仅仅决定着学生英语基础知识及能力,还能够对学生今后的英语学习产生深刻且深远的影响,直接会影响学生对英语这门语言学科的判断。教师应该在日常教学过程当中,引导学生英语学习的三个阶段的有效转化,注重学生知识到运用能力的转化过程,而不是将目标完全设定在语言知识的讲解与测试上,应注重为学生创设更多的且多种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切身参与到语言实践、体验及运用的过程当中,从而不断实现运用能力的提升。
三、以学生为主体与以教师为指导的关系
现阶段的课堂教学的很多方面仍然受传统教学模式及观念的影响较大,其中教师主导课堂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仍然为课堂教学的主要形式。传统教学以“教师教学”为核心,注重“知识为本”,由教师基于主观感知来编排和推进教学活动,自认为学生学习成效需以教师大量讲授为基础,同时教师教授越多才会是负责任的表现。然而,这样的观念并不正确,甚至还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效。这样的课堂教学,教师带的是知识,并不是学生,与此同时学生对知识只能被动的接受,在日复一日教师的强势灌输之下,学生势必无法集中全部注意力来学习,久而久之会丧失学习的兴趣与动力,从而问题与疑惑只会积累的越来越多。对此,教师应转变教学观念,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与以教师为指导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动性及能动性,给予学生及时有效的引导和指导,帮助他们在自主学习的过程当中更直观的感知知识与问题,从而通过自主探索和思考来找寻答案,获得满足感的同时也会获得更为深刻的理解与记忆。
四、淡化语法教学与优化语法教学的关系
英语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大方向的转变就是“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倾向”,也就是说,这次的改革,将着重提高学生们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而不是学“哑巴英语”。然而,英语语法难学枯燥,但是学习语法很重要,语法是英语学习的基础,到了小学高年级,语法关就是小学生学习英语的拦路虎,单凭反复机械讲解和操练只会降低学生的热情,一旦语法关过不了,学生对英语学习就毫无兴趣,就会产生厌学情绪,有的甚至放弃英语[2]。
具体来讲,基于小学英语教学内容及要求,同时基于我们的受教育特征及具体情况,我认为教师应创设全新且有效的教学模式,具体可采用“先感性、后理性”的模式,注重感受―观察―发现―讨论―讲解―运用―复习的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发现规律,教师做出针对性点拨,进而通过运用加强理解,久而久之形成语法结构。
参考文献:
关键词:有效性;情境教学;英语语法
目前,关于语法教学存在着两种不恰当的倾向。第一种,过分重视语法,在教学中“死扣”语法。在平时的练习和测试中,许多项目都是在考语法,特别是单项选择和完形填空题。第二种:忽视语法,在课堂上基本不讲语法。无论哪一种倾向,都不利于学生对语言知识的掌握和科学的运用。第一种做法,过分强调和夸大语法在英语学习中的作用,认为英语学习就是语法规则的学习。持这种观念的老师,往往从语法规则的讲解开始,以相应的语法训练为结束。课堂上只是枯燥的语法规则和重复机械的训练。后一种做法,过分忽视语法在语言学习中的应有地位和作用,碰到语法就一带而过。就外语学习而言,语法是掌握语言的一条捷径,让学生的语言学习和理解变得容易起来,从而更好地为语言知识的学习和实践铺好道路。所以,对于我们来说,一定的语法是要学的,关键在于教师的科学的讲解和学生能否更容易地习得。
新课标和课程强调“语法教学只是一种手段,其最终目的不是让学生简单的记住语言规则,而是让其将语言的形式与意义和能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其通过实际的语言运用去内化为自身语言,从而达到提高实际语言的运用能力的目的”。也就是说,学习语法的目的是为学生进一步的语言学习和运用服务的。要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离不开扎实的语法功底。由此可见,语法在语言的掌握和应用中起着桥梁的作用。笔者结合自己多年语法的教学实践与平时所观察到的某些优秀教师的语法教学行为,认真地在语法教学中进行了以下一些方面的实验,效果比预期的要高出许多。
1.多利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一个有意义的情景中理解语法项目。英语教师应提供足够的机会让学生在比较真实的语境中进行交际性活动,运用所学的语法项目,在学生理解并会运用的基础上教师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语法规则上来,进一步巩固所学的知识。具体地说,教师可以借助于英文歌曲,融音乐与英语为一体,消除学习疲劳,提高学习效率,理解语法知识。教师还可借助于信息技术手段,形象直观、图文并茂地呈现对话的内容,为学生营造自然和谐、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真实的语言环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我在教授形容词的比较等级这一语法现象时,就当场邀请几名同学来到讲台前,让他们站成一排,进行高矮胖瘦的比较:
T:They're Tom and Bill. Who is taller, Tom or Bill ?Ss: Tom is taller.
T:Tom is taller than Bill.Ss: Tom is taller than Bill.
然后我另外又邀请了几名同学,呈现这样的对话,直到学生对A is ……than B.这一结构有了较深印象。通过同样的方法,再让学生习得最高级的用法。在目前的初中语法教学中,有很多语法项目可以采取这种方法,既形象又直观,学生掌握起来很轻松。通过真实情景中的反复练习,学生必然会对这一语法结构有深刻的认识。如果没有实物和直观教具,就尽可能利用多媒体展示有关图片,起到间接直观的效果,学生们往往对此比较感兴趣,效果也比较好。
2.善用归纳法,少用演绎法。江苏省牛津英语教材每单元语法部分编写的绝大部分都采用演绎法展示语法知识和功能。教材只是给我们提供语法的学习内容,并非教法。而教法和学法,要靠英语教师和学生自己去摸索去实践。教师创设语法情境,给学生一些含有语法内容的材料,让学生从材料中体会语法,理解例句,通过分析归纳出语法规则。必要时,教师作适当讲解和引导。归纳法有助于学生获得理性认识,理解和掌握语法规则,但需要学生具有一定基础水平,教师也要多方整理材料,留有让学生归纳分析的时间。比如我在教授过去进行时这一基本语法现象时,我就采用归纳法设计了以下的内容。
(1)根据提供的例句,归纳过去进行时的结构。
① I was doing some reading at 8 o’clock yesterday.
②Tom was watching TV at this time last night.
③You were having supper from 6:00 to 8:00 yesterday.
④They were running wildly when the earthquake happened.
过去进行时的结构: 。
⑤He wasn’t playing football at that time.
⑥They weren’t reading the guidebooks at 7 o’clock this morning.
过去进行时的否定句结构: 。
⑦Was he searching the internet at 8 o’clock yesterday?
⑧Were you playing football at that time? Yes we were. /No, we weren’t.
过去进行一般疑问句: 。
(2)根据上面的句子了解过去进行时的定义及其用法。
定义: 。
学生通过例句和自己的认知和思考,基本得出了过去进行时的结构和用法。 归纳法是我们在语法教学中常用的方法。
1.1药学心理学的定义
药学心理学这一概念在近几年才出现在临床医学中,我们所述的药学心理学通俗一点的解释就是:在使用同样的一种药物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进行不同心理诱导将会出现不同的药理效应。药学心理学是一门与医学、护理学、心理学以及药理学相结合的综合性的新兴学科。这门学科的目的是通过药学服务人员对患者进行良好的心理诱导,从而激发患者对疾病抵抗的潜在能力,从而达到最佳的药物治疗效果。
1.2药学心理学的功效
在药学心理学领域心理因素是医务人员需要研究的重中之重。因为药学心理学发生作用的基础就是病人,接着通过药师、医师以及护理人员等治疗人员的共同努力对患者进行心理诱导作用,从而使治疗效果达到最好,使药物发挥最佳的效果。通过一系列的实践可以证明,药学心理学的作用就是“安慰剂效应”。但是,因为不同的病人有不同的性格,所以同样的药物对不同的患者将会产生不同的疗效。通常情况下,乐观,开朗,积极向上的患者在使用药学心理学治疗之后产生的治疗比那些悲观,消极的病人在使用了药学心理学之后的效果要好。因此,在治疗过程中,医务人员要鼓励患者以热情、积极、乐观的心态正确面对疾病。使患者建立起打败疾病的信心,最终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相关药学心理学学者曾在其研究报道中指出药学保健过程中心理药效学的“安慰剂效应”是最为有效的表现。据相关的统计资料数据结果显示,在对精神疾病患者治疗的过程中,安慰剂对于患者的病情改善率通常可以达到30%~50%左右,曾有专家对237例慢性肝炎、溃疡病、精神衰弱以及高血压等患者进行了相关调查,据调查结果显示,由于进行药学心理学方面的心理因素治疗而使得病情好转的患者超过一半,对于高血压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甚至高达81%左右。
2药学心理学的应用
2.1为患者提供药物咨询
若是患者受到不良心理状态的影响,他就可能出现过激的不良情绪,消极的情绪可能会导致病情的进一步恶化,所以,在进行治疗过程中,医务工作者需要采取多种方式消除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不良情绪的因素,强化治疗效果,给患者提供最贴心、最人性化的心理咨询服务。这就对医务工作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面对患者提出的问题与疑虑,临床医药护需要为患者提供耐心、详细且专业化的解答。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使用心理学的知识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尽可能减少心理因素对治疗效果产生的消极影响。利用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对患者进行疏导与安慰,从而树立其战胜病魔的决心。
2.2药学服务中药学心理学的应用
近些年来,传统的生物医学模式已经逐步被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所取代,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药学心理学和药物心理学领域。药师工作者的工作意义在于,他能够从侧面反映整个医疗机构的整体水平,医疗工作的好坏能够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产生直接的影响。对于临床医药者来说,需要从患者的角度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时刻牢记自己的职责,切实从患者的角度出发,体会患者的痛苦与需求,不断学习新的心理学知识,为患者的身心健康提供保障。在关注药物疗效的同时,也不能懈怠对心理方面的治疗。在进行治疗过程中需要帮助患者缓解焦躁不安的情绪,将药物治疗程序尽可能简化。同时,在与患者的沟通过程中,营造轻松良好的治疗氛围,需要注意自身的语气与态度,缓解患者的紧张不安感。
2.3药物治疗中心理学的实践价值
对于部分有典型自觉症状的心因性疾病患者,其心理因素将会直接影响到生理性症状的发生,而药物心理学就是利用这种心理暗示的强大作用对患者的心理以及精神进行调节,使其逐步缓解自己的疾病,最终达到完全痊愈的目的。药学心理学治疗方法能够使患者的自觉症状得到改善,再通过心理暗示方法巩固治疗效果。为了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需要在常规治疗的前提上,尽可能避免心理因素以及不良精神状态对治疗效果的影响,协助患者以良好的心理状态进行治疗。对患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有指导性的干预,充分利用积极心理因素的影响进行治疗。
2.4药学心理学能够为门诊药房窗口提供辅助
一般情况下医院门诊的就医程序比较繁琐复杂,患者数量较多且流动性大,大多数患者在门诊部取药时,由于对药物的使用方法不熟悉从而需要向药师咨询,这就需要药师为患者提供耐心、专业、全方位的讲解,使患者熟悉药物的治疗方式、服用方法以及注意事项。对于不同的患者,应该采用不同的讲解方式,在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时,绝对不能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因为由于药师的某些不经意的语言和肢体动作都有可能使患者的心理负担加重,对其治疗产生不利影响。除此之外,药学心理学药师在临床治疗过程中,需要依据患者的实际需要出发,对于不同个性特质、不同社会地位、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心理辅导。从实际需要的角度入手,向其说明药物的禁忌症、服用方法、剂量、常见副作用、剂型等知识,从而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
3总结
关键词:广告历史;心理效应;广告创作
中图分类号:J52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10-0219-02
1 广告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广告心理学,萌芽于本世纪初,从本世纪六十年代起便发展迅速。1900年,美国心理学家哈洛・盖尔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写成《广告心理学》一书。1901年1月,美国西北大学校长、社会心理学家斯科特最早提出心理学的原理可以应用于广告与销售技术;1903年,他出版《广告论》,试图将心理学知识应用于广告宣传。1908年,美国社会学家罗斯的著作《社会心理学》,对广告学的理论背景起到了支持的作用。1912年,德国心理学家敏斯特伯格出版《心理学与经济生活》一书,研究了工业心理学的诸多问题。其中,明确提出了广告效果、橱窗陈列等因素与消费心理紧密相关的问题。
20世纪50年代动机研究的兴起又为广告学提供了新的思想动力。20世纪60年代以来,已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关注广告心理的研究,把广告心理学视为一种“说服大众购买商品和劳务,为促使其采取购买行为而研究其心理与行动的学问”,或当作一种“为促使大众购买而将所研究的心理与行为的结论付诸实施的技术”。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在广告的实际运用中大量使用了心理学原理和模型,为了解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提供了值得信赖的理论依据。
2 心理学策略
2.1 注意理论
根据引起注意时目的明确性与努力的程度。可将注意分为随意注意与不随意注意两类。
不随意注意是指既无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比如,商场中大大小小的招贴海报,由于鲜艳的色彩,巨大的版面等原因从而引起了顾客的注意,导致了顾客的购买行为。另外,在电视节目中突然插播某条广告,也可以引发消费者的不随意注意。
随意注意是一种有预定目的,需要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当一个消费者决定购买某种商品后,他就会有意关注相关的广告,进行学习,对于出售此类商品的卖场、商店也会表现出更加积极的关注。
引起人们的注意是广告心理策略中的重要问题,是广告产生效应的首要环节。广告以声音、文字、色彩、图画等刺激引人注意,可以从增加刺激物的强度,充分利用对比关系,增加刺激物的新颖性等方面来唤起消费者注意。总之,只有充分运用好注意的心理功效,才能让消费者对商品有所了解。并产生积极的认同。
2.2 记忆理论
记忆,就是指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是对于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对于广告信息的记忆,是消费者作出购买决策必不可少的条件,但是,在人们接触广告与日后产生的购买行为之间可能有相当长的时间间隔,这就要求强化广告在消费者心中的记忆。
与记忆相反,遗忘是指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回忆或者提取时有困难。遗忘的主要原因是干扰,次要原因包括衰退、压抑以及提取失败等等。在广告学习中,干扰是指消费者在广告学习和回忆的这段时间内受到了其它刺激的影响。
因此,如何避免遗忘,排除干扰,迅速并长期记住广告,就成了广告创作者必须要考虑的问题。具体做法有:广告制作要简洁明了,减少广告材料的识记数量-广告信息要适当重复,便于消费者巩固并加强记忆;设置鲜明特征,完善广告内容等等。
2.3 思维联想理论
在想象的心理范畴中,最重要的概念就是联想。它反映了人脑对于不同事物间的联系。例如。某个钟表厂商将自己标榜为“时间”的生产者,而并非是“钟表”的生产者,就是运用了钟表与时间之间的关系,让消费者产生浪漫、高雅的产品联想。
因此,在广告宣传中,必须有意识地运用联想这种重要的心理活动,充分利用事物间的联系,形成各种联想,方能起到增加广告创意,引起消费者注意,提高广告记忆效果的作用。
3 消费者的心理效应
3.1 曝光效应
曝光效应是指人们往往会喜欢那些经常出现的事物。如果刺激频频呈现并因此越发受人喜爱,被人接受,曝光效应就产生了。如果某一个商品在广告中经常出现,那么消费者常常会对该商品做出不假思索的、自动化的偏爱反应。即使人们对某一种商品没有特别强烈的感情,但仅仅通过简单的重复,也可以使消费者对该商品的产生积极的正性情绪,从而增加商品的销量。
3.2 移情效应
移情效应是把对于特定对象的某种情感迁移到与该对象相关的人或事物上来,通常表现为“人情效应”、“物情效应”和“事物效应”。这些效应在生活中是相当普遍的。人们常说的“爱屋及乌”,就是这个道理。利用歌星、影星、体坛名将等社会名人代言其公司的产品,就是利用“名人效应”,设法把公众对名人的情感迁移到自己的产品上来或者迁移到自己组织的知名度上来,这是公共关系活动常用的手段,也是一种典型的移情效应。
3.3 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又称“光环效应”,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桑代克于20世纪20年代提出的。他认为,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人们看问题时,就像日晕一样,由一个中心点逐步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是一种在突出特征这一晕轮或光环的影响下而产生的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社会心理效应。很多广告在宣传自己的产品时,都强调是自己是“中国名牌”、“质量免检”,为的就是标榜自己的产品质量上乘。从而提升品牌形象。
3.4 紫格尼克效应
紫格尼克效应是指人们对已完成的工作比较健忘,而对未完成的工作则在脑海里萦绕不已。现代社会心理学之父,德国心理学家勒温认为,人类有一种自然倾向去完成一个行为单位,如去解答一个谜语,学习一本书等,即“心理张力”。被唤起但未得到满足的心理需要产生一个张力系统,决定着个人行为的倾向、心理的基调和特点。如果中断了满足需要的过程或解决某项任务的进程而产生了张力系统,就可以使一个人采取达到目标的行动。例如,旁氏七日净白的广告就采用了类似于剧集的方式先后播出。分七集讲述了一个故事,并将产品融入其中。当消费者观看到第一集广告片之后,尚未结束的故事就驱使着消费者以后更加关注这个广告,因此带动了该产品的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