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就业状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俄罗斯;高校毕业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C391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961(2007)02-0057-02
在工业化社会中,青年成功的道路是很艰难的。随着技术进步所带来的现代化的不断推进,青年可能会得到新的机遇,也可能产生社会边缘化和社会排斥等新问题,这些问题在他们就业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
1991年苏联解体以来,由于俄罗斯政治、经济、文化的迅速转轨,大学生群体的许多观念都发生了变化,特别是价值观、择业观、道德观等在传统和现代的交互中发生了巨大变化。一方面,他们不得不面对经济变革给他们大学生活带来的巨大落差,开始将经商视为一种最佳的职业;另一方面,他们也在徘徊、质疑中重新认识了市场经济、竞争和私有化等问题。
苏联解体前,俄罗斯很少有大专院校毕业生会面临失业问题。但是到1998年10月,只有54%的全日制高校毕业生由国家分配工作。俄罗斯方面的有关调查显示:到1998年,经济危机导致各行各业无法提供空闲的岗位,只有40%的大学生实际上被雇佣。有2/3以上受过专业教育的年轻人用非所学,其中60%从事不规范的职业。同时,俄罗斯青年常把报酬看做选择工作的第一要素。近40%的受访者赞成不惜一切代价“捞钱”,违法也干;近70%的人认为,生活中钱是最重要的,其中62%的人相信赚钱无所谓诚与不诚,只有难易之分。可见,在当时日渐严重的失业问题,是导致大学生择业观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父辈的理想在他们的眼中已经不屑一顾,做经济师、企业经理或外企职员成为他们梦寐以求的。
俄高等教育早在多年前就实现了从培养精英到为社会提供专业技术人才的转变。目前,在每年的高中毕业生中有高达80%至90%的人可以直接进入各类高校继续深造。根据俄罗斯2002年人口普查统计,全俄共有1940YYA接受过高等专业教育,其中40万人接受过研究生教育。在年满15岁以上的人口中,每1000人中就有160人受过高等专业教育,比例高达16%。这样高的比例说明,在俄罗斯,大学毕业生早已不是稀缺人力资源。大学毕业生当普通采掘工人或农业工人的事早已司空见惯。近几年,俄每年都有成百万的大学生走出校门,到社会上寻找就业机会,这对于全国总人口只有1.4亿的俄罗斯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尽管俄罗斯经济出现了强劲发展的势头,社会为大学生提供的就业机会也越来越多,但俄有关部门的统计显示,在俄每年150万高校毕业生中,只有1/3的大学生被劳动力市场接受。而在找工作的人中,只有少数学生能够“幸运地”从事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工作。因此,常常可以看到拥有经济学、管理学或法学学位的人去给别人当秘书,或去做化妆品及服装销售工作。
同许多国家一样,俄罗斯大学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同就读学校知名度、所学专业等诸多因素密切相关。统计表明,近年来冶金和法律两个专业的大学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最走俏。此外,社会对通信和交通方面的人才需求量也在急剧上升。这是由俄罗斯的经济结构对人力资源的需求及社会发展所决定的。相比之下,艺术、体育、经济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安置则较为困难。很多相关专业的毕业生不得不到其他行业寻找工作。
面对特定时期的就业环境和就业状况,俄罗斯大学生的就业心理普遍比较现实,心态也比较平和。在俄罗斯,所从事的工作和所学专业相去甚远的大学毕业生比比皆是。大学毕业后改行原因很多:有的是为了多挣钱,有的出于地域原因,有的受到专业局限,有的则纯粹是出于个人兴趣。许多俄罗斯大学生从大学二年级起就四处活动,寻求各种实践和锻炼的机会。对于专业相对热门的学生来说,大学期间寻找实习机会的目标一般比较明确。他们大都设法到一些能够用上专业知识的公司或部门实习。这些学生毕业后在本专业领域就业的可能性也相对较大,并且能够得到让自己比较满意的收入。
目前,俄罗斯大学生的就业现实并不理想,尤其是近几年高校招生规模增长过快,毕业生就业压力明显增加。在人力资源相对过剩的背景下,用人单位往往比较苛刻,非常强调就业者的工作经历和从业经验,喜欢录用积累了―定工龄的毕业生。因此,许多大学生都会想尽办法在读书的同时为自己争取一个积攒工龄的机会。调研机构“Reitor”的工作人员通过对《高校毕业生职业素养社会评价体系》的研究,得出了半数以上的俄罗斯高校毕业生在读书期间就已积累了相当长的工龄的结论。
研究表明,天然气和石油化工专业以及机械制造专业在校期间参加工作的学生比例最高,分别占该专业毕业生的71.1%和70.6%,管理和经济专业在校期间参加工作的学生比例最低,占该专业毕业生的54.3%。还是“Reitor”这家调研机构,在2006年同俄罗斯教育科学部在3000名俄高校毕业生中联合开展的一项调查得出结论:高校毕业生往往通过私人关系找到第一份工作。毕业生在选择第一个工作岗位时首先考虑的是工作“钱”途,然后才是晋升的可能性,而工作团队中良好的心理氛围、社会福利和提高职业技术水平被并列排在第三位。
俄罗斯经济发展与贸易部部长格列夫认为:不愿经商,更愿进入国家机关工作是当前俄罗斯年轻人的就业倾向。根据2006年5月对莫斯科国立罗蒙诺索夫大学毕业生就业愿望所做的一项社会调查显示,30%毕业生希望进入国家机关工作,30%毕业生想进入大型俄罗斯或国外公司工作,约25%年轻人渴望从事科研工作,只有15%的毕业生准备自己做生意。大量大学毕业生改行说明,俄罗斯教育体制、专业设置、就业政策导向方面存在着问题,但这并不意味着学生读大学没有意义。俄大学生步入社会的生存能力普遍比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的同龄人强,接受新事物、掌握新技术的速度也比非大学毕业生快。对就业、对祖国,他们也能做出比较客观的评价。如在就业方面,选择无条件留在俄罗斯以实现自己才能的学生有48%,而认为生活在其他国家更幸福的学生也占总数的一半,其中9%的人认为生活在法国更幸福,7%要去美国,5%的人去瑞士,另外一些人想去日本等等。与这一比例相一致的是,在相同经济收入条件下(如年工资3000―400D美元),68%的大学毕业生愿意留在俄罗斯,21%打算到国外工作3年。
一、影响对大学生需求的经济因素
1.我国市场经济下“下岗潮”“民工潮”对大学生就业的挑战
根据微观经济学的需求理论,目前大量的下岗工人及进城农民,他们的“价格”较大学生要低廉,他们作为具有替代性的“相关商品”,必然会挤占本属于大学毕业生的工作岗位(这和我国产业链的低端有关)。在未来几十年里,我国每年新增劳动力700万左右,同时农村约有2亿剩余劳动力,按照农村人口城市化每年增加1%计算,农村劳动力每年向城市将要转移1000万人,随着科技发展及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农村劳力向城市流动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这将极大地加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压力。
2.民营企业的弱势削弱了其吸纳大学毕业生的能力
由于我国仍然处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的阶段,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中仍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国有企业大多属于资本密集型企业,同时国有企业的垄断性及由此带来的封闭性致使其吸纳劳动力是有限的;民营企业大多属于中小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吸纳劳动力多,据统计我国中小型企业创造了65%的就业岗位。但民营企业目前在诸多方面如税收,融资,政府采购,经营环境等方面尚未受到公平待遇,在经济中处于弱势,微观经济学认为,消费者的收入是决定商品需求的一个重要因素,故大多民营企业收入状况不佳,影响其对大学生的需求,导致其吸纳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能力不足。
3.我国产业结构的失衡导致用人用工市场争饭碗
在我国人力资源结构中,高校毕业生属于高端人才,多年经济高速增长,高端人才“滞销”,原因何在?因为就业需求是个派生性的需求,与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有很大的关系。由于我国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失衡,尤其高端产业发展严重不足,众多的低端产业难以形成对高端人才的需求,因此出现了研究生不断挤占本科生岗位,本科生挤占专科生岗位,甚至大学生和农民工抢饭碗的情况。
第三产业向来被认为是吸收大学生劳动力的最强领域,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如果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较高,同样的经济增长率就会创造出更多的高端就业机会。但长期以来我国的第三产业仍以传统服务业为主,对普通劳力需求旺盛,对高素质的大学生需求不足。
4.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带来的影响
在全球性的经济寒潮冲击下,社会总需求下降,企业为了生存,都在实行降低需求减少扩张的过冬政策,最终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很多企业取消了进入校园招聘的计划。还有很多外向型企业,招收人数也在下降。
虽然我国目前经济已经企稳回升,但这场金融危机的发展动向及其影响仍有不确定处,因为欧美等国经济形势仍不乐观,作为对外经济依存度越来越高的中国,如何独善其身?金融危机让原本就业困难的大学生的求职之路雪上加霜。
二、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培养供给方面的内在因素
1.高校连年扩招,毕业生数量增长过快
高校毕业生面临的市场是高层次人才市场(相对于未接受高等教育者而言),这一市场需求是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的。经济发展的非跳跃性决定了它对高层次人才需求增加的相对稳定。因此,突进式或跳跃式的高教规模扩张方式所带来的高层次人才供给的跳跃式增长必然会与稳定的经济发展水平对人才的需求产生剧烈矛盾。从1999年开始,我国连续扩大高校招生规模,高等教育也从精英教育走入大众化时代。据统计2001年,我国大学毕业生为115万人,2002年145万人,2003年212万人,2004年280万人,2005年338万人,2006年413万人,2007年为495万人,2009年611万人,与之相对的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下滑,2001年6月毕业生一次就业率本科生就超过80%,2002年就业率达80%,2003年就业率降为75%,2004年73%,2005年72.6%,2008,2009年毕业生就业率都在74%以内。上述数字一增一减非常直观的显示毕业生人数猛增,但社会需求有限,2011年将有700万高校毕业生,加上往届没有就业的,大学生就业形势非常严峻。
2.毕业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和用人单位的需求存在差距
由于我国教育体制改革滞后,从小学到大学,长期以来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应试教育模式,造成毕业生素质能力不足,当前部分高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模式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错位,学校仍沿袭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只授鱼而未授渔,高校毕业生高分低能,较少独立意识法律意识创新意识等,难以跟上市场发展的步伐。
3.创业教育与职业规划缺失,导致大学生择业盲目与冲动
创业教育缺失是导致目前大学生普遍缺乏创业激情及创业成功率低下的重要原因。大学生走进大学之前盯着高考,进入大学之后盯着书本,毕业之际才想起就业与创业,其创业成功率可想而知。依照国际经验,发挥创业带来的就业倍增效应是高校教育进入大众化的必然选择。按照创业倍增效应,每一人成功创业,可拉动5个人就业,如此推算,如果大学生创业成功率达到10%,则全社会就业情况就会得到极大改观。创业教育已经成为世界性的教育理念,而这一理念却没有在我国高等教育中得到体现。
西方发达国家一直比较注重职业生涯的规划,许多国家开设“职业规划辅导”课程,我国大学生绝大多数进入大学前几乎从未受过职业规划辅导,大学里虽有此项课程,但由于专业人才的缺乏,导致大学生普遍缺乏自己的职业规划,从而导致其在应聘时就业期望过高不理智,就业目标不明确,缺乏应聘应变能力等问题,影响了毕业生的就业成功率。
三、不规范,不健全的人才市场机制影响了高校毕业生就业
西方经济学认为,在完全竞争的经济中,每一种产品都有供给和需求,在具备完全竞争完全信息的前提下,人才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自然会调节和满足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给和需求。但目前我国人才市场机制还很不完善,人才市场机制在这里包括人才就业市场机制和人才市场管理机制。从人才就业市场机制看,目前我国大学生完全自主择业的社会环境条件还不成熟,缺乏及时有效的人才供求信息收集,,检索和交流的权威机构和通道,稳定规范的人才劳务市场还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网络体系,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社会保障,法律保障体系也不健全,这大大削弱了大学生供求信息和自主择业的时效性和可靠性,而且大学生越是就业难,权力发挥的作用就越大,中国阶层的世袭趋势造成就业中的种种歧视和不公平。从人才市场管理机制看,不规范不健全的人才市场管理机制缺乏对用人单位的激励,保障及限制,削弱了用人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的积极性,这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了毕业生就业。
四、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对策
1.需要国家进一步加大经济政策对就业的拉动作用,扩大增加就业岗位
目前我国通过实施财税,投资等产业振兴政策推动经济发展,在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同时,需进一步统筹兼顾对大学生就业的带动作用。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进步,创新能力的提升,将逐渐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于高素质的的大学生的需求会越来越大。
2.需进一步制定完善落实促进大学生就业政策
实施大学生全国范围内的自由就业政策,保障他们在全国范围内的“公民与市民待遇”,从根本上解决我国大学生就业的政策环境。最具体的政策措施就是,在全国范围内取消对大学毕业生的一切户口指标限制和人事指标限制,取消各种各样显性或隐性的行政限制,促进大学毕业生无障碍就业和自由流动。
同时地方各级政府要贯彻落实国务院及教育部制定的扩大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选聘大学生到农村任教,投身农村教育,鼓励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支持毕业生入伍,投身国防等。
3.改革高校教育模式
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已经不再是简单扩大供给的问题,而是如何扩大有效供给的问题。在一个有效的市场上,可以通过价格机制来调节某种商品的供求平衡,而在高等教育市场上,价格机制很难奏效,出现了结构性矛盾,其原因在于供应主要由政府控制。政府垄断高等教育并造成对市场反应失灵从而导致高校毕业生与市场需求脱节,为了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我国需要不断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形成多形式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加强实践教学,提升毕业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积极调整高校学科布局与专业设置,加快培养经济,社会,文化,国防等方面高素质人才,特别是农业,资源,能源,环境等方面的紧缺人才。
4.加强完善人才市场的服务功能
建立完善全国和地方的人才需求监测预报制度,定期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需求状况信息,为大学生就业提供信息服务,注重大学生职业指导,帮助学生进行有效地自我评估,职业开发和职业决策。
五、结论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就业指导;改革
一、我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
1.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就业供需失衡。高校扩招以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调查结果显示,我国2010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630万,2016年上升为765万,短短7年时间毕业生人数增幅达到135万,到2017年应届毕业生人数将进一步增加,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将更加严峻。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技术水平的提高,用人单位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招聘过程更多倾向于创新能力、合作意识、沟通能力的考察,而高校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更倾向于专业知识能力的培养,在招聘过程中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就成了大学生的就业短板,间接导致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发生。另外,近年来高校不断扩招,而扩招专业与企业需求的技术性和精密性专业不对口,也使得就业供需发展失衡的现状产生。2.就业心理不稳定,缺乏就业指导。大学生接受外界信息往往是通过网络手段,对求职岗位有更全面的认识,但受传统“铁饭碗”观念的影响,大学生择业更倾向于带编制、工资福利较好的公务员岗位,因此错过了许多就业机会。大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编制性的工作过分注重;大部分毕业生认为公务员工作更加有保障,因此,每年国考应届生占了很大比重,近年来更是时有几千人争夺一个岗位的状况发生;二是过分看重工资待遇;很多刚入职的毕业生就期望高薪酬高待遇,这显然是不现实的,也因此导致了应届毕业生更倾向于北上广等大城市的岗位,对基层工作的热情不高,“蚁族”由此而生。蚁族是指出现在我国北上广深等大城市的大学毕业生聚居群体,其显著特点是高学历、低收入和群居。蚁族的出现使得新一轮的读书无用论喧嚣尘上,高校盲目扩招,重理论、轻实践,对毕业生的出路欠缺考虑。加之高校的毕业指导内容单一,对就业形势的分析不够透彻,未能针对学生特点制定合理、高效的职业发展规划,也是毕业生就业难的成因之一。
二、我国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模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1.就业指导机制亟待完善。受封建社会的官本位思想影响,人们崇尚“学而优则仕”,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倾向于公务员职位,加之我国之前实行的统招统分政策,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习惯于被动接受就业分配,使人才资源优化配置缺乏必要条件。高校就业指导中心的设立,虽然对毕业生的思想状况、未来发展方向加以引导,但是受人员、资金条件限制,指导方式也仅限于就业讲座,与用人单位接洽等形式,职能较为单一,与毕业生需求、用人单位需求等还存在一定差距。就业指导体制尚不完善,使就业指导工作受到诸多限制。就业指导大多集中在大三、大四,学生受就业指导时间短、指导方式单一,所谓的就业指导仅仅是求职的指导和毕业手续的指导。2.人才培养模式单一。受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大学生缺乏主体意识,有的直到毕业对自身的未来发展都没有明确定位,究其原因,除了毕业生对自身认识不足外,很大程度上源于毕业生在校期间,高校受传统思维影响,注重知识的灌输,对大学生实践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尚有欠缺。学生对初次就业的单位不适应、就业成功率低等因素,都导致毕业生和企业无法和谐发展。传统的高校就业指导主要是针对毕业生而展开,仅限于满足学生的当下就业,就业指导的内容也仅停留在讲解就业政策、收集就业信息、分析就业形势、传授就业技巧等方面,忽视学生职业的长远发展,此种教育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自己明确的职业理想与职业目标。3.教育过度现象。过度教育(overeducation)是指由于过分扩张教育,中等、高等教育毕业生数量的快速增长开始超过劳动力市场的实际需求,受教育劳动力面临着知识失业,或者从事了与学历不匹配的工作,结果导致收入下降,教育资源被浪费。也指施教者所实施的教育超过了学生身心全面健康成长的需要,具体表现为教育内容、方法等超出了社会对同龄人的普遍要求,超出了学生生理、心理成熟程度及现有知识经验水平。主观方面指教育超出了学生的兴趣、志向等,一方面,体现在区域过度,即东部人才饱和、西部人才缺乏,另一方面是结构性过度,即部分热门学科专业人才过剩,冷门学科又人才不足。
三、就业指导机制改革方向分析
1.各方协调发展,完善就业机制。近年来,大学生就业受到各界人士关注,上至国务院的就业工作会议、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的就业指导工作,下至各高校的就业指导中心、各专业的就业指导课程,都充分显示出了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就业情况的重视程度。在大学生就业阶段,首先,明确政府职能,发挥政府部门的主导作用;为毕业生营造开放性的求职市场,打破地方保护主义,淡化户籍、部门、地域等因素对毕业生择业和流动的限制,制定灵活的就业政策,拓宽就业渠道。其次,发挥高校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根据企业需求制订扩招计划,明确扩招方向,加大在社会实践环节的投入,切实了解企业岗位的需求,设置大学生职业规划课程,提高学生个人素质,明确未来发展方向。最后,发挥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作为大学生要具有挑战精神,破除旧有的“学而优则仕”观念,结合自身特点,寻找适合自身发展的行业,不过分看重单位外在条件,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中小企业,不盲从,积极突破自我,寻求发展。2.制定有效的高校毕业生就业法律体制。信用缺失是当前高校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显著问题,“骑驴找马”的就业心态使大学生在对待就业协议时较为儿戏,对双向选择的对等性和就业协议的法律效力不明确,直接导致了毕业生就业目标不明确,造成了自身时间和精力的浪费,同时用人单位对新入职的员工投入人力和物力进行培养,毕业生的频繁离职也造成用人单位的人力和物力的浪费,这也就是用人单位往往要求应聘者有若干年工作经验的原因。从用人单位的角度而言,毕业生的频繁离职使得企业对与高校合作游移不定,甚至有些用人单位拒绝接收应届毕业生。高校面对如此情况,应首先提高学生的信用意识,提高学生的法律观念,政府需尽快制定促进高校毕业生的有关法规,明确规定高校、社会企业、学生的三方权益和义务,制订对就业者利益保证、公平竞争的法规,促进就业的有效和规范。3.建立科学、系统、长效的就业指导体系。高校学科设置直接关系着大学生未来就业,因此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应与专业课课程同步进行,形成一个完整的、以课堂为主要渠道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在学生入学伊始便树立起对未来的期望,明确自身的职业目标。在信息化的今天,网络是当今社会交流的主要载体,信息量大、受众广、成本低,高校应充分结合网络资源,建立校园就业信息网,为用人单位与毕业生搭建沟通、交流的平台,促进双方交流,为毕业生搭建新的就业渠道。另外,见习制度可以有效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对长期接受知识教育的大学生提高实践能力,训练学生独立思考、操作有着积极作用。
四、结论
随着1990年“就业能力”这一概念提出之后,不断有人对其进行完善,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使毕业生充分就业、合理就业是我们一直研究的课题,大学生应具备的就业能力除专业知识的学习能力外,还要具备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动手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竞争能力、经营能力等,高校毕业生就业不仅需要国家政策的支持,更需要高等学校在就业工作上更新观念,加强指导,不断改革就业指导模式,提高就业服务水平,真正实现“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孙微.浅谈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就业指导[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32).
[2]陈楚泉,符志刚.新形势下高校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
[3]岑子彬.《贝弗里奇报告》的社会保障理念及其启示.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2015(15).
[4]王冀宁,周雪.学生创新创业路径演化研究[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4(1):110-115.
关键词:少数民族学生;中西部;大学生;就业
中图分类号:G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8-0239-02
进入新时期,大学生就业人数越来越多,根据教育部官方网站公布,2014年高校毕业生的规模将高达727万人,加上往年未就业的人数,2014年大学生就业工作难度将是巨大的,受到了各方面的高度关注。党的十报告指出,就业乃民生之本,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做好就业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我们要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不但要注重就业的数量,还要注重就业的质量[1]。大学生作为我国宝贵的人才资源,搞好他们的就业是推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的措施之一。作为民族高校,我们的毕业生的就业和其他高校一样也经历了从“包分配”到“劳动者自主就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和鼓励创业”的转变。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每年都有大量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在自身努力以及民族政策的倾斜照顾下进入大学学习,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也日益突出。
如何更好的做好少数民族大学教育培养和就业工作,不但是响应中央做好民族团结工作的号召,也是学校“面向少数民族和少数民族地区,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宗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工作不但关系到少数民族家庭的切身利益,关系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2],也关系到我们高校教育改革的进一步完善。
本次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的方法,针对民族高校在校的中西部生源大学生从家庭出身、专业类比、就业意向、就业专业选择、就业的区域意向、就业因素、就业工薪标准、以及就业困难原因等多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重点分析来源中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状况,以便更好地为这样的大学生群体做好针对性的服务以及为教学改革提供分析数据。
一、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选定的研究对象是中部地区比较有影响力的民族高校―中南民族大学在校的中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根据随机抽样的原则,共发出问卷200份,回收183分,其中有41份汉族学生,142份中西部生源的少数民族学生,有效问卷率为71%。在142份有效问卷中,男生77名,占总数的54.2%;女生65名,占总数的45.8%。
2.研究方法与资料统计分析
针对研究目的制定调查问卷,用随机的原则将纸质问卷发给调查对象,要求按照指定的方法逐一填写信息,并当场回收问卷。将回收的问卷进行分类整理,确定有效问卷后输入计算机,用SPSS19.0软件包进行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根据本次抽样调查的结果,对收集到的样本资料结果进行如下分析。
第一,从表1和表2我们可以看出,有超过一半的学生是来自中西部农村及乡镇的边远地区,这和学校学生生源结构是基本相符合的。来自工人和农民家庭的学生有91人,他们中毕业打算考研和进机关事业单位的人数较多,但是都不很明显,三种选择的分布比较均匀;而来自知识分子、干部和军人家庭学生就业意向单一并且表现的较明显,均超过一半以上的人选择考公务员、选调生进机关单位,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政策性就业的在干部及军人家庭的学生中无一人选择。从这个数据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大学生就业的择业方向与其家庭出身有很大的相关性。这就要求我们在做好教育工作的同时,一定要将学生的就业促进工作与学生背景出身相联系起来,进一步的转变他们的就业观念,积极响应中央的号召去中西部边远地区和基层企事业单位建功立业。
第二,学生就业意向方面。根据表3统计结果可以看出,选择考研、考公务员选调生、进事业单位的人数频率是最高的三种选择。其中选择了考公务员、选调生的人数达到58人,占到了所有人数的40.8%。从这些数据和目前考公务员人数逐年增多的现象相印证。机关事业单位工作稳定,工资水平相对较高,福利和工作环境相对较好与此有关,说明目前我们大学生就业带有很大的功利性,宁愿工作与专业无关,也不愿去基层和企业单位发挥专业所长。这也要求我们要加大学生去基层和中小企业就业的引导力度,加大对自主创业的扶持,投入更多的精力进行企业孵化。我们培养的大学生不能都只想着出校门进机关门,而是要用自己的科学技术知识去为经济建设服务。
第三,学生就业方式选择方面。根据表4,有46.5%的学生选择了以不限制专业的方式就业。也将近四分之一的学生选择了以个人爱好和特长方式就业。一方面,这说明目前大学生自身深深感受到就业问题相当严峻,就业难已经涉及到高校在校生的每一个人和每一个家庭,他们很多人为了求一饭碗,不惜放弃自己在大学四年的专业学习。另一方面也说明,目前大学的专业设置与社会人才需求有很大的脱钩。高校不但要搞教学和科研,更要将自己人才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结合起来,培养社会需要的有用人才。完善教育改革应该考虑这个问题。
第四,从表5和表6学生的就业区域选择和工薪期望看。选择在省会城市和一般地市城市就业的学生有71.8%,选择北上广一线城市的学生反而只有20.4%,他们中有65.5%的学生工薪期望在2 500~5 000元之间,也与中西部的工资水平相差不是很大。这说明在就业越来越难以及生活成本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在区域选择上还是较理性。
第五,根据表7学生就业择业考虑的重要因素分析,学生就业第一考虑的因素是工作稳定,这与前面他们有很大一部分人选择进机关事业单位就业相一致;其次考虑的就是离家近、生活安逸,而高工资是第三考虑的。这能反映出中西部的少数民族学生就业考虑求稳心态很严重,希望就业能一锤定终生。
第六,就业困难原因方面。表8中选择大学扩招、学生人数多是选择频率最高的,其次是缺乏社会关系和工作经验,第三是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钩。这说明高校扩招导致就业困难早已是不争的事实,缺少工作经验和专业设置不合理也严重影响着学生的充分就业。提高学生的培养质量,重视学生的实践经验,合理科学的专业设置等都是我们应该重点考虑的问题。
三、做好中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工作的对策
1.加强就业观念的正确引导
自高校扩招以来,进入大学的门槛越来越低,让更多的人进入大学学习一方面为了缓解当时亚洲金融风暴带来的影响已达到高教体制改革和实现经济“软着陆”;另一方面是为了解决中学生就业压力以化解社会矛盾;这既然满足家长希望子女上大学的愿望,有提高了新生劳动者的文化和科学素质[3]。努力大学生要转变自己是天之骄子的象牙塔观念,引导他们用自己的科技知识去祖国需要的中西部边远地区和基层中小企业建功立业,发挥专业特长。
2.促进就业与学生个人相结合
要做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促进工作,不能只以举办招聘会和就业信息的方式来促进,我们应该要结合学生自身的专业特长,根据学生的生源背景,有针对性的采取校-企合作,校-政合作来促进。目前好多学生都是以不限制专业的方式来就业,他们为了不至于毕业等于失业而放弃自己的专业所长,虽然说我们号召先就业再择业,但是如果就业过多的与专业无关,那样的就业对于国家社会来说也是一种资源浪费。
3.加大政策性就业的引导
大学生选择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政策性就业的人数没有预期那么好,关键是我们的宣传力度和引导工作还不到位。国家出台这些政策,就是为了更好地让学有所成的大学生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去基层和边远地区发挥其专业特长。我们不但要在毕业生中加强宣传,也要在一进校的大学生中进行宣传。要让在校的各个年级的学生都充分了解就业政策,早做好就业规划。
4.鼓励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加大创业帮扶力度
劳动者自主择业,市场调节就业,政府促进就业,鼓励和支持自主创业。创业能够进一步的促进就业,为更多的人提供就业机会。大学生是掌握了一定知识技能的新生劳动者,他们的思维活跃,视野较宽,但是其活力需要激发。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他们有少数民族地区的资源的优势,可以根据他们当地的资源状况,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和老师帮助有创业意愿的学生,鼓励和帮扶他们对当地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
5.提高学生质量和优化专业设置
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就是要主动将自己的专业设置与社会市场需求结合起来,实现“需求导向”的转变。中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培养相比东部地区的大学生培养来说相对要困难些,要满足中西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教育期望,我就要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就业因素来优化专业以及专业课程的设置。特别是对于不能适应社会需求或者社会需求量小的专业,我们一定要从优化专业设置、控制招生数量、提高毕业生质量三个方面同时改革。
6.重视学生的实习实训经验的培养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是没有工作经验的大学生刚进单位很难胜任工作,导致许多企业愿意招聘刚出校门的大学生。这就要求我们在学生培养过程中重视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技能水平,出校门前积累相应的实习实训经验。
7.建立健全机制,对毕业生进行及时跟踪和反馈
我们不但要能将自己培养的大学生顺利送出校门,而且我们还要关心他们的成长,还要从他们毕业后在工作中遇到的困境中吸取相应的教育培养经验。实践出真知,只有及时的收到培养的毕业生的工作反馈信息,我们才能更加科学全面合理的来对比检查我们的教育工作。为此,我们要建立健全毕业生跟踪和反馈机制,并且长期坚持下去。
参考文献: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N].人民日报,2012-11-09.
毕业生就业工作成为所有高校师生和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整个学校教育过程中的最后环节,是学校完成了学校教育任务后向社会输送人才的重要环节。
针对就业问题,我国很多学者也进行了研究:毛振明教授(2011)认为是学校体育发展存在很多问题,教育管理部门应加大监管力度,强化体育教育功能。季克异、黄汉升(2003)认为高等学校体育专业要培养全?发展的复合型人才,增强就业市场竞争力。潘家武(2007)认为高等学校体育专业毕业应进行必要的教学改革,根据就业需求按排课程。谢欢(2010)认为高等学校应多开展体育社团活动,能够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业精神。不同的专家学者都有不同的见解,而改变就业状况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经过不断研究、不断完善。
1 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和问题分析
1.1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状况
由近两年体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和用人单位提供的就业岗位信息比较分析可知,人们泾济水平的提高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参加体育活动的人数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人们把健身休闲运动作为新的消费热点和生活时尚,体育社团、体育?乐部、社区体育馆、大众健身房等各种体育场馆设施日益完善,体育专业毕业生社会需求量较多,就业渠道比较广,就业对口率也较高。
由于机关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中小学体育教师由教育主管单位统一招聘,对毕业生就业时间和需求数量有较大限制,体育教师专业大学毕业生求职竞争更加激烈。但农村义务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等政策性就业渠道,为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创造了新的就业机会,缓解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就业压力,扩宽了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人才需求。
1.2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分析
针对近两年毕业生就业情况,我将其影响因素归纳为以下几点:
1.2.1 毕业生选择少,信息量少,就业渠道窄,
由于教育专业毕业,大多数都选择当老师,而且选择去中小学,这就缩减了就业面。除此之外,还有不少人因为找不到工作而选择进入企业、服务行业、在家待业、自主创业等,另外随着高校应届毕业生应征入伍工作持续开展,体育专业大学毕业生选择入伍人数也有所上升,而行政事业单位类就业比例最低。此外虽然还有包括考研升学、自主创业、西部计划等就业去向,但依然选择太少。
目前,我国高校的就业市场大多数是建立在以学校为中心的小规模的临时性市场体系,市场供求量小,而且信息量不足,体育专业的信息量更显不足,毕业生获得就业信息的途径3.45%是通过熟人介绍,11.74%是通过人才市场,26.81%是通过网上查询,而50.42%的大学毕业生需要靠自己去寻找信息。通过对照,大学毕业生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就业信息方面有明显的差异,体育教育专业的毕业生能得到的信息就更少。
1.2.2 就业单位地理位置的选择
目前,中国地区发展差异较大,尤其是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相比较,各种体育硬件设施还不到位。这就造成了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后多数都选择到较发达的地区任职,导致这些地区人员相对饱和,不能解决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就业问题。
1.2.3 学校体育的处境对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虽然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有大多数人会选择教育系统,但由于不喜欢选择在中小学当体育教师,毕业生在择业时一心只想到高等院校工作、大城市和富裕地区谋求职位,很少考虑到需要人才的经济欠发达地区,结果造成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更加困难。
1.2.4 大多数就业单位用人要求
当前,大多数就业单位用人要求对知识和素质要求相对较低,有很多工作岗位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要求不高,普通劳动力就能?任,这很大程度上冲击了大学生的就业机会。而就从事体育方面的工作类型来讲,越来越倾向于时尚体育、体育舞蹈、武术、篮球、健美操等热门专业,而其他体育专业的同学则在同等条件下相对竞争力较小。用人单位在专业的选择性上又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多数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
1.2.5 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对就业政策的了解
大多数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对我国现行的就业政策不太了解和不了解;由于毕业生对就业政策的认识不足,就业的盲目性增加。
1.2.6 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期望值要求偏高
受社会制度的影响,多数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毕业生的家长依然希望他们选择体制内就业。比如政府机关、垄断行业、事业单位、国有企业。因为,总体而言,这些部门和行业就业稳定性相对较高,收入相对稳定,也有利于个人发展,所以,成为多数大学生的就业首选。相反,选择体制外的大学生就业相对较少、
1.2.7 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文化素质的缺陷
由于受体育教育专业限制,该专业毕业生本生文化知识相对较差,又因长期致力于体育方面训练、技能、理论等相关学习,致使其在文化素质上大打折扣,对其他专业知识缺少接触学习。在这样的情况下,即使有更多的工作机会摆在面前,也无法把握,因为缺乏相对应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去承受这份工作。例如:公务员的考试和其它公招考试。对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相当困难,文化素质的局限也是本专业毕业生择业一大影响因素。
2 对策和建议
2.1建立健全体育教育专业大学毕业生就业市场服务体系,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高校应当积极调整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相适应的专业和课程设置,坚持以市场人才需求为导向设置体育专业,多开设热门的体育专业,坚决砍掉不实用的专业,以就业为导向调整专业课程设置,逐步走向根据社会需要设置体育专业,以社会需求定培养方向的道路,增强本专业毕业生的岗位适应性。使学生学有所用。
特别是在当前体育产业化的浪潮中,高校可依据社会需求适时培养一部份体育经营人才和体育经纪人,在体育专业中增设体育经营管理方向、时尚体育、体育舞蹈和体育经济等人才培养方向,引导体育专业学生以体育专业为基础,努力学习各门文化知识,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核心竞争力,满足职业发展需求,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2.2拓展工作思路,创新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就业指导方法
开阔视野,拓展本专业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途径,逐步实现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全员化和社会化,形成政府、高校、用人单位、家庭和学生共同参与的互动式工作格局。
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就业指导工作,运用现有的科技资源,如手机、微信、qq、微博等,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就业信息,与大学生多沟通、多交流,及时了解他们在求职中遇到的问题,并鼓励他们自己寻找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以便在日后的工作中能够独立面对问题,实现自身价值。学校应建立良好的信息服务体系,根据本专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的需求,提供个性化、深度信息服务,为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用人单位建立起畅通、直达的沟通渠道。
加大本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力度,通过自主创业可以为本专业大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锻炼机会和兼职就业平台,全面提高本专业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并改善本专业大学生“就业难”的就业现状。
2.3思想教育引领,指导本专业毕业生明确职业发展方向
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教育工作是学校政治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高校和谐稳定大局。高校应坚持以学生为本,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领作用,宣讲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鼓励毕业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调整就业心态,调整就业期望值,准确定位,明确职业发展方向。结合实际,完善提高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系统思考和研究能力、团队合作能力、交流能力。帮助学生发现、发展各自的志趣、潜力和特长。提高大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如今的就业市场,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学校应引导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珍惜就业机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中多学习、多操作、多磨砺。鼓励毕业生走入基层,走入广大劳动群众当中,,服务农村教育和民办教育。除传统体育岗位和相对集中的竞技体育工作外,积极引导毕业生参与全民健身领域,拓展就业渠道。与此同时,学校要培养毕业生吃苦耐劳、勇于挑战和永不服输的拼搏精神,制定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积极实现职业理想和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