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脆弱复苏的世界经济总结

脆弱复苏的世界经济总结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脆弱复苏的世界经济总结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脆弱复苏的世界经济总结

脆弱复苏的世界经济总结范文第1篇

如果说一家公司的业务受点影响还是件小事的话,高校停课就可以说是件大事了。后来这一类的消息就更是铺天盖地地涌进来了,先是某商场暂时停业了,又是某某宾馆关闭大部分房间……,毫不夸张地说,“非典”已经成为远比美伊战争更吸引中国人眼球的第一大事。

每当念起那上百条因“非典”而丧生的人命和几千个感染患者的时候,我们感到的是无比的沉重。当我们审视这一事件的前前后后的时候,我们又不得不说,作为人类历史上的一场劫难,“非典”带给人们的必将是多方面的思考。

一、更脆弱的经济,更不确定的未来?

人类曾自诩对于自然的操控能力越来越强,然而,一场突发的传染病,却给了正在复苏世界经济当头一棒,人们不禁要问:是全球经济正变得越来越脆弱,还是世界变得越来越无奈。

美国盖洛普咨询有限公司最近公布了一项专项调查报告。报告指出,现在正肆虐东亚及世界很多国家的非典型肺炎(SARS)危机,将本已低迷的世界经济进一步推入谷底。报告指出,最坏的经济局面还没到来。第二季度的经济数据无疑会更糟糕,而第三季度还会感受到SARS病的冲击。

种种迹象表明,非典型肺炎事件对亚洲经济的影响将会超过美伊战事,国际机构已经纷纷调低了亚洲经济增长的预测。法国巴黎百富勤发表报告,将今年香港经济增长的预测,由原来已低于市场预期的1.5%,进一步调低至0.9%。瑞银华宝则估计,在最坏的情况下,香港经济可能损失高达1010亿港元;另一家投资银行所罗门美邦则认为,若非典型肺炎持续两个月,旅游业收益的损失,将会使香港经济损失26亿元,但若事件持续至年底,则其影响可能会增加至115亿元。更有甚者,摩根士丹利将它对亚洲地区2003年经济增长率的预期从5.1%下调至4.5%,预计亚洲地区的旅游业收入将会下降15%,零售行业受到的影响将加倍放大。同时,非典型肺炎的影响已经波及到与疫区相隔甚远的美、欧地区。

究竟是什么使得全球经济变得如此脆弱?

毋庸置疑,科技的进步使得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的意义,自我意识也前所未有的得到加强,对“非典”的恐惧事实上暴露的是人类心理上的脆弱。正是这种心理上的脆弱导致了应对“非典”上的过激与行为失常,经济的脆弱只是这种心理脆弱在经济上的反映。

我们有理由认为:由于人们的自我意识还将进一步增强,但科技的进步还无法迎合这种日益增强的自我意识的要求,因此,类似“非典”恐惧症这样的事件以后还会多次出现,从某种意义上讲,世界正在变得更不确定。

一边是科技越来越发达,一边却是越来越不确定的未来。“非典”再一次把人类推到了尴尬的现实问题面前。

二、信息化――良药还是苦果?

好在人类还没有完全束手无策,面对更加不确定的未来,在这次“非典”事件中,至少有四个方面的动向值得我们加以注意和研究:网络运营商;电子商务企业;医疗研究的全球协作和政府的信息化。

网络运营商

非典型肺炎给部分亚洲国家和地区造成了一定经济损失,但也为一些电信服务公司和网络运营商带来了新的市场需求。

已经有部分网络运营商声称:不少企业正在加紧为员工提供高速互联网接入,使他们能够在家工作。互联网流量大增。另外由于许多国际旅行被取消,很多企业转而采用可视电话会议的方式。香港最大的固定电话运营商电讯盈科称,近来,互联网流量已经猛增两成,公司的宽带互联网服务也正获得越来越多的用户。

互联网因其能够提供更为安全的工作方式,正成为应对突发事件的天然避风港。在一个充满不确定性的世界里,互联网也必将在未来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从事电子商务的公司和企业

据媒体报道,面对非典型肺炎对中国外贸的不利影响,很多相关企业采取的应对措施是――"上网做生意"。 来自阿里巴巴国际站的一些数据表明,海外客商对中国企业和商品的关注比以往更加密切和频繁,今年3月海外采购商对网上商业信息的反馈比去年10月增长了一倍,对涉及服装服饰、家电、电子电工、纺织皮革、机械设备等领域前30位热门中国产品的检索总和比去年增长了近4倍。另据某国内企业证实,最近几个月,公司通过网上获得的订单比去年同期上涨了近一倍。引入电子商务营销模式成为一些企业避免突发事件风险的良策。

有关人士分析认为,网上贸易迎合了中国企业国际市场多元化的需求,非典型肺炎只不过放大了这种效应,中国进出口企业通过电子商务手段进入更多国际市场是必然选择。

医疗研究领域的全球协作

20多年前,当一种现在称之为HIV(人体免疫缺损病毒)的神秘病毒开始侵袭年轻的男性同性恋者时,困惑不解的科学家花了两年多时间才分离出病毒,又花了数年时间才分解出它的基因,最后又用了15年时间才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法。

时间推进到2003年,当现在已经导致全球数百人死亡的神秘病毒SARS在世界各地爆发后,世界卫生组织迅速联络各国流行病领域的顶尖实验室,建立起非典型肺炎研究的小组,力求在最短时间内找出病原体。最初参加这个小组的有来自德国、加拿大、法国、美国、中国、香港、日本、荷兰、英国和新加坡的11家实验室,最近,中国内地的两家实验室也加入其中。这些实验室每天进行可视电视会议,在一个加密的网站上交换病毒图谱,以便在第一时间交流信息,互相启发。

在各国专家毫无保留的共同努力下,对SARS病原的研究只用3周时间就取得了重大成果。几乎同时,包括中国、新加坡、加拿大、德国在内的几个实验室也都确认了这种病毒的存在。世界卫生组织负责传染病的执行干事大卫・海曼在16日宣布确认SARS病原时,都禁不住感叹:"研究的速度实在惊人!"

香港中文大学还和威尔士亲王医院联手制作了一个"非典"信息网站,放置该医院"非典"患者的X光片和计算机扫描影像,供全球医生诊断时参考。负责管理网页的黄嘉德医生透露,这是世界上第一个公开提供"非典"放射诊断病例资料的网站,也是拥有最多"非典"放射诊断病例图像的网站。该网站英文版的阅读量迄今已超过7万人次,并且成为美国疾病控制中心和世界卫生组织网页的链接站点。

另外,科学家还在互联网上公布了人类基因组序列的全部信息。现在,全世界都可以从网上的公共数据库中免费分享这些信息,不受任何限制。

依靠互联网这种工具,医疗研究中的全球协作不再是天方夜谭,以此为开端,未来的多边协作将更多地采用互联网作为媒介。在一个国家或者一定地区内部,这种区域内的协作模式也成为一种典范。互联网为资源共享提供了最好的平台和交流工具。

“非典”对政府的信息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虽然非典型肺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将趋于平静,但是这次事件也使我们不得不对政府对突发事件的反应机制做出反思。广东省在疫情之初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为民众提供官方权威信息,指导人们正确预防该疾病的传染,致使小道消息泛滥,引起了人们心理的恐慌,造成了广东大规模抢购米醋和板蓝根的风潮及北京口罩脱销等一系列过激反应。因此,建立政府对突发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以正确舆论导向引导社会视听,就显得尤为重要。加强政府信息化建设是政府快速反应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为突发事件的宣传和服务提供了一扇窗口。

几个方面的动向总结到一点,那就是信息化增强了人们防范突发风险的能力,使得人类可以变得更加“坚强”。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信息化似乎应该是一剂良药。

但是,又是什么使得人们必须要面对这一系列的突发事件,谁应该对“非典”负责,又有谁应该对信息的完备性负责?信息化是不是人类面对无奈的治标之策,品尝的是自己酿下的苦果。信息化究竟是良药还是苦果,又有谁能够说得清楚呢?

三、非典型的生活

“非典”其实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在“非典”袭来时丧失了操控局面的心理优势。恐慌也正来自于人们对信息不完备所带来的天然的恐惧。唯有敞开信息传输的渠道,促进信息公开,才是根除社会恐慌的良方。

面对自然的挑战,人类的力量有时是渺小的。但也唯因如此,大范围的协作才是必要的。以后人类需要面临的棘手问题还有很多,区域或者多边的协作就更需加强。信息化的平台对于各种形式的协作具有突出的实用价值。

脆弱复苏的世界经济总结范文第2篇

为提高中国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的风险控制能力,帮助它们更好地开拓国际市场、开展对外投资,推动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中国贸促会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欧洲信用改革协会等合作了此次大会, 大会以“信用十年:收获与征程”为主题,总结了举办会议十年来,我国在信用建设领域取得的工作成果,并结合国内外市场的变化和热点问题,组织与会者探讨了中国生产、贸易企业在全球经济增长低迷的大背景下如何加强风险管理扩大出口、积极稳妥“走出去”,利用外部服务防范投资风险等议题。

走出去步伐加快及金融服务业改革为信用管理提出更高要求

“如今中国的对外投资,或者说与国际经济的互动越来越多,中国自身的世界影响力越来越大,这为信用风险管理带来更大的空间,另外,上海自贸区建设传达出一个信号,即金融服务业将扩大开放和加快改革,自贸区将要推行的政策将极大影响金融行业未来发展,发展的前提是对风险的控制和管理。”出席会议的经纬集团执行董事陈亨达说,解决民营企业长期的融资难问题,若推进信用评级组织的信用评级,比如还款评级,企业获得融资帮助的机会将变大。

中国贸促会会长万季飞在开幕式上致辞指出,“与中国快速增长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需求相比,中国信用风险管理总体仍处于较低水平。应进一步培养企业风险管理,打造和完善中国信用与风险管理体系。与政府部门密切合作,积极推进信用与风险管理体系的建设。加强创新,拓展对企业服务形式,加强中外信用与风险管理领域调研。”他表示,作为市场经济的核心要素,信用风险管理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前瞻性,对社会、经济生活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

“过去十年来,世界经济发生的重大事件大都与信用风险管理息息相关。从2001年的美国‘安然事件’到2008年发生的次贷危机,再到不久之前的欧洲债务危机都充分说明,成功的信用风险管理不论对企业的健康发展、行业的系统风险防范,还是国家信用安全来说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万季飞说。

欧洲经验可供中国借鉴

信用的过度使用也会给经济发展带来灾难。席卷全球的欧债危机的根源便是信用的过度扩张。前美国金融、信用和国际商业协会会长,欧洲信用改革联合会(中国)创始董事柏为联认为,中国与欧洲有着相似的地方,如区域发展不平衡等。欧洲在信用与风险管理方面的经验,可以给中国提供借鉴,“尤其德国模式可供借鉴。”他强调说,未来十年中国需通过加强企业自律和信用管理来增强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 “世界上的商业越来越互相关联,一个国家出现问题,其它国家也必然受到牵连。就像中国有发达的省份,也有欠发达的地区,欧盟也一样,有发达国家,也有欠发达的国家。过去,国家主要依靠自身生产,而一旦成为欧盟成员,生产开始转移。我认为,信用就好比汽油,引擎要运转就需要汽油,信用可以使各国更方便地开展贸易。”

柏为联称,中国仅有上海自贸区是不够的,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重庆武汉经济带、中西部地区需形成合理的区域化功能定位,各司其职,发挥长处,形成合力。这就牵扯到平衡,省与省之间在转型中应找到自己的特点。

柏为联表示,中国信用评级目前尚在起步阶段,对了解商业伙伴背景方面的工作往往做得不细致。欧洲是信用传统、银行、保险公司和许多工具共同作用,企业拿到订单后,需要第三方判断能不能出货,出多少货,发生问题怎么办?经济好的时候,订单多,对信用要求较多;经济不好的时候,现金兑付迟缓,对信用的可靠性要求更高。

他表示,人民币还没有国际化,能避免一些针对银行和金融系统的较大冲击。欧洲则缺乏制度防护,只能完全靠管理应对。人民币会逐步国际化,中国将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那信用与风险管理就必须加强,否则将无法应对复杂的市场。

重视国家风险管理

“国家风险管理在对外贸易和投资中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总经理助理谢志斌在会上表示,目前,我国的国家风险研究管理整体显得薄弱,很多企业认为国家风险虚无缥渺,离自己很远。在对外贸易和投资中没有能力和意愿去防范规避国家风险,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大国地位的不断巩固,以及走出去的广度和深度不断延展,国家风险已经深刻的影响到企业的风险管理,并在具体案例中显现。

他说,金融危机以来,地缘政局时有动荡,目前中东北非局势依然紧张。伊朗核问题难以解决,经济形势难以好转,此外,叙利亚、埃及、科威特政局亦不稳定,随着美国战略重心重返亚太,日本菲律宾不断炒作东海、,领土问题凸显、地区局势趋于紧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认为各国国内需求变弱,新兴市场经济国家经济放缓,全球贸易增幅依然在低位徘徊,2013年的全球贸易增长率仅为3.3%,远低于过去20年5.3%的平均水平,2013年在世界经济下行大背景下,各国之间的贸易摩擦程度加深,主要出口国在面临外部需求减少的同时,需要应对显著增加的贸易摩擦与障碍。金融市场依然脆弱,2013年,国际金融市场虽然没有出现金融危机爆发后的大规模波动,但是稳定性依然脆弱,受债务危机扩散和宏观经济形势趋弱的影响,欧洲部分国家融资困难加大,欧元持续稳定不振,受发达国家货币政策变化的影响,新兴经济体国内收支平衡状况均未有所改观,金融危机的长期负面影响在新兴市场国家更加凸显。而部分国家宏观调控难度加大,结构调整任重道远,为在改善财政收支状况、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同时,促进经济复苏增长,各国政府出台了货币宽松政策为代表的一系列政策,特别需要注意的是,美国量化宽松政策退出以及日本安倍经济学的出台将使新兴经济体的宏观调控面临更多的挑战。

脆弱复苏的世界经济总结范文第3篇

作为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现年66岁的普雷斯科特任教于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同时还是美联储明尼阿波利斯分行的高级顾问,亦是经常和格林斯潘、伯南克一同“喝咖啡”的同僚。

格林斯潘时期著名的“明尼苏达宏观实验室”,一直帮助美联储进行宏观政策的决策,其过去的主持人就是普雷斯科特,当年实验室的首席科学家基德兰德是他的学生,两人一同分享了2004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其贡献在于“经济政策的时间一致性和经济周期背后的驱动力”。普雷斯科特另一极富影响力的研究,是他与Stephen Parente合著的《致富的障碍》,阐释了贫穷国家因为阻碍了生产发展而变得贫穷。

另一位罗伯特-巴罗教授现任职于哈佛大学,是圈内公认的“大人物”。巴罗是少数几位将经济学引下神坛推向通俗的布道者,其作为专栏作家的名字常见诸于《华尔街日报》、《经济学人》杂志以及《商业周刊》中。他不仅是当今世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的代表人物,也是带领“经济增长”理论复苏的重要人物,在理论和经验研究方面拥有大量研究成果。

人们耳熟能详的经典教材《宏观经济学:现代方法》、《经济增长理论》、《不再神圣的经济学》、《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均出自巴罗之手笔。

更有传奇色彩的是,这位巴罗教授还是华尔街的大富豪。如今风靡全世界各大基金公司的BARRA风险控制系统,便出自于巴罗之手。国内60多家基金公司,无一不是BARRA系统的忠实用户。很多人说,这位数量分析天才,总有一天会是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普雷斯科特和巴罗受邀参加今年GCFF国际金融投资博览会,很有幸的是,两人在会后接受了记者的专访。

美国的教训

采访是从谈论危机开始的,金融风暴两年后,经济学家们正试图总结这场危机发生的原因。

在巴罗看来,这一次经济危机,最值得反省的问题在于,美国政府过多地参与了住房以及贷款市场,“政府给了房利美和其他相关企业过多的补贴,从而鼓励它们降低房贷门槛,是危机爆发的源头。但加拿大以及其他国家都没有类似的问题”。

另一个重要的教训是雷曼的倒塌,差点将全球的金融体系引入类似1930年代的大萧条。“雷曼实在是过于庞大,是不能任其灭亡的,这是美国政府犯的大错误。所幸之后政府对AIG、花旗的救助,成功地让市场相信类似雷曼这样的事例不会再次发生”。

有趣的是,和其他许多美国学者一样,巴罗对奥巴马的救助政策颇多批评。他说:“我认为,2009年到2010年美国的财政政策,大约花了8000亿美元,大部分都付诸东流了。奥巴马政府高估了政府开支乘数效应的效果。过去里根时代,以及小布什时代,是采用了削减边际税率的方式刺激经济,显然对刺激就业、投资更为有效。”

“救助通用汽车、克莱斯勒是个坏主意,这类企业对金融体系不构成关键角色,对汽车企业的援助,其实不过是从债券投资人和纳税人那里,把钱转移到产业工人手里而已。”

“医疗法案是另一个糟糕的决策,这种做法只是把长期问题用一种冠冕堂皇的理由变成了政府支付,没有进行任何改革,只是将其转为一种未来支付的承诺。”

巴罗说:“其中最最糟糕的政策,是‘Cash for Clunkers’,对抛弃旧汽车购买新汽车进行现金补贴,只是改变了人们汽车购买的时间节奏。好在这个政策花费不太大。另外,政府把失业救济金的失业时间标准,从50到60个星期,延长为99个星期,我认为是一个巨大的错误。”

徒劳的“量化宽松”

和美国股市的乐观情绪相反,两位经济学家对美国的前景似乎颇有些悲观。

普雷斯科特认为,美国经济目前相对于趋势增长有10%的衰退,“好消息是在过去的9个月中,美国经济已经在连续17个月下滑后见底;坏消息是经济并没有复苏”。对于美国可能像日本那样经历“消失的十年”,普雷斯科特深感担忧,“因为美国正在重复日本当初的政策,采取反生产力增长的政策”。

“当前衡量经济的最佳指标不是GDP,而是工作时间数据。”他表示,“GDP只是经济产出的一部分,并为多种途径所修正,而工作时间数据每月公布且不做修正。根据数据显示,2008年第二季度至2009年第三季度间,美国家庭工作小时数下跌10%。”

“美国经济并未复苏,企业削减开支,包括研究发展、人力资本投资和广告在内的无形资本投资,这些因为并不在GDP数据的统计范围内,因此无法在数据中体现。所以GDP的走平实际上意味着经济产出的下滑。”

同样并不乐观的巴罗,表达了对量化宽松政策的不看好。“新的量化宽松政策(QE2),把注意力集中在了购买美国长期国债上。现在美国的名义利率接近为零,我觉得量化宽松政策并不会对GDP产生多少实际效果,它们的结果简直和短期国债到期差不多”。

在巴罗看来,量化宽松也许只是为了避免当初日本所面临的通货紧缩局面,而更应该采取的政策是减税。“减税应该是个更有效的措施,比扩大政府开支更好。美国有巨大的财政赤字,但减少税收的边际效应对降低赤字的贡献可能会更大,尤其是降低边际税率”。

同时巴罗认为,世界经济前景相当脆弱,下一个危机很可能是政府财务危机。“你也可以认为这场危机其实已经开始了,它反映了美国、欧洲国家缺乏财政计划的问题,其中有些是长期问题,有些是短期对此前危机的反应”。

“希腊,爱尔兰,接下来可能发生的是葡萄牙,而威胁最大的其实是西班牙,因为它们的体量非常巨大。这种危机可以从某些金融产品的价格中看出来,比如CDS(信用违约掉期)以及政府国债的利差。会不会蔓延到德国或者法国,是接下来需要关注的。”

巴罗认为政府财政负担问题广泛存在,“美国也有类似的问题,比如加利福尼亚和伊利诺伊州就存在养老金空洞,要看联邦政府会不会加以援手。所以事实上,美国政府以及很多国家政府都需要对基础财政体系进行改革,比如缩减财政开支”。

“税收制度改革是非常重要的。不过,我觉得我们可能需要换一个总统来做这件事。”巴罗说。

普雷斯科特也认为税收政策相当重要,“应减免资本收入税,因为这将增加私人储蓄,增加企业市值。那些合理控制政府支出的国家将表现更好”。

中国的选择

“美国的政策其实很糟糕,不过有趣的是,美国政府总是很自信,并且很热衷于向其他国家提意见。”巴罗很幽默地说,“比如美国批评德国将其政策转向了财政政策,减少了财政赤字意味着德国没有向世界贡献他们应有的份额。如果按照这种逻辑,那么希腊就是伟大的英雄了(大笑)。事实上,我认为德国做得不错。”

“当然,美国也主动向中国提供了一些建议,尽管中国经济表现得似乎比美国好。美国政府关注人民币汇率和顺差。”

巴罗认为,“按照实际汇率(中国商品和美国商品的单位比价)计算,中国实际上向美国提供了大量物美价廉的商品,这无疑对美国和其他国家来说是个好买卖。美国抱怨这个问题,反映了一种重商主义的思维,关注出口多过于进口”。

不过,无论普雷斯科特还是巴罗,都认为人民币升值会是很“棒”的政策,有助于解决通胀。

普雷斯科特表示:“货币汇率只是美国政客想将美国经济复苏缓慢归咎于他人而已,只是政治游戏。中国采取的最佳策略就是让人民币适度升值,这对中国没什么影响,也能减少美国贸易保护主义的压力,中国应该要求美国更加开放,这对双方都有利。”

脆弱复苏的世界经济总结范文第4篇

摘 要 在现代金融市场中,对冲基金已成为人们经常关注的机构投资者,尤其是它们在几次金融危机中的表现,更令人们不能忽视。2010年4月16日,股指期货在我国正式挂牌上市交易,开启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全新时代,我国建立了首家对冲基金。面对新的国内国际形势,加强对对冲基金的认识和了解尤为重要。本文首先探讨对冲基金的界定、分类和影响,然后论述对冲基金在我国的发展情况,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对冲基金 影响 监管

人民币持续的升值预期、人民币的加速国际化、房地产及股市资产的不断膨胀,对对冲基金而言无疑是莫大的诱惑。目前,世界经济还处于复苏阶段,不确定因素很多,对冲基金需要在全球寻找一个相对安全的“避风港”,同时获得较高的收益,中国正是他们的重要目标之一。同时,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股指期货已经在我国正式挂牌上市,并成立了国内首家对冲基金。在这样的背景下,进一步认识对冲基金的特点,积极应对未来对冲基金的挑战,对维护我国经济稳定和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对冲基金的界定和分类

对冲基金,也称避险基金或套利基金,是指由金融期货和金融期权等金融衍生工具与金融组织结合后以高风险投机为手段以盈利为目的的金融基金。对冲基金具有以下特点:有限合伙制,常离岸设立,1%-2%的固定管理费和20%左右的奖金,仅对富人开放,注重绝对收益而不是相对收益。其最突出的特征是对冲基金的激励机制,即对冲基金的管理者收取基金利润的20%左右。从某种意义上,对冲基金这一名称只是约定俗成的称呼,它描述的是一个仅对富有投资者开放,并在激励机制作用下主要投资于大量金融工具的有限私人合伙投资体。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1998年5月的《世界经济展望》中把对冲基金主要归纳为两大类:

1.宏观对冲基金。即针对制度不完善引起的套利机会进行投机的对冲基金。最著名的就是索罗斯的量子基金。宏观对冲基金不仅可以运用投资组合理论使其投资战略多元化以达到分散风险的目的,而且可以利用各种衍生金融工具对冲掉其敞口风险,并且在其投资的过程中,往往对固定收入的债券采用较高的杠杆,而对风险较大的股票和外汇则用很小的杠杆或根本不用杠杆。

2.相对价值基金。这类基金与普通股和投资基金有明显的不同,普通股和投资基金受市场波动的影响,而相对价值基金的投资战略与股票和债券市场走势无关。它是对密切相关的证券(如国库券和债券)的相对价格进行投资,由于相关证券之间的价差通常很小,因此更倾向于使用高比例杠杆。

二、对冲基金的影响

对冲基金独特的组织形式和交易策略,以及规模的不断壮大,使其在国际金融市场中的影响日益凸显。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提高市场流动性。对冲基金的投资策略决定了其经常在同一时点上既做多又做空,是市场中活跃的交易者,特别是对新兴市场,波动较大,对冲基金能承受较高的投资风险,积极参与市场投资;而且对冲基金资金实力强,又可以进行杠杆操作,单笔交易量较大。对冲基金的这些特征使其可以提高金融市场的流动性,对新兴市场的发展也起到了推动作用。

2.完善价格发现机制,能够反映出金融市场和系统的缺陷。对冲基金时刻关注市场波动动态,一旦发现可以投资的价格扭曲关系,往往迅速做出投资决定。而且如果出现大规模对冲,一定是该金融体系或者市场中的某个或多个环节出了问题。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对冲基金是触发他们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动力。

3.增加了市场的波动性。根据市场走势进行多空转换操作的对冲基金是典型的“趋势跟随”型投资者。此类投资者在市场处于上升阶段时大量买入证券资产,加速了行情上涨;当市场处于下跌阶段时,又大量卖空,加剧了市场下跌势头,它们的投资活动增加了市场的波动幅度。进行对冲操作的对冲基金同时买入和卖出证券,一般不会对市场走势形成较大影响。

4.为投资者提供增加收益、抵抗系统风险的投资方式。对冲基金对冲基金追求的是不受市场系统风险影响的绝对收益,其丰富的投资策略和较强的盈利能力,可以更好地满足追求利润的机构投资者的个性化需求。目前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捐赠基金、养老金、保险基金等机构投资者投资于对冲基金。

5.对冲基金倾向于追求高风险,高回报,造成了市场上的金融风险甚至是金融危机。

杠杆融资交易是对冲基金的普遍行为,这种行为在市场中有利于对冲基金操作策略,但是,一旦市场朝着对冲基金预计的相反方向发展时,对冲基金将会蒙受巨大的经济损失,影响金融市场的稳定。具体表现在:对新兴市场掠夺性投机可能引起市场动荡和金融危机,甚至经济危机。新兴市场存在许多变量具有高风险的特征,但由于发展中国家需要引进外资以及管理上的漏洞,投机成本比较低,加之市场资本容量小,监管不健全,市场波动大等特点,也便于投机操作。

三、对冲基金在我国的发展和建议

目前,对冲基金已经成为金融市场一股不可忽视的主流投资工具,其业绩表现往往优于共同基金,尤其在收益率、收益-风险比等方面,对冲基金更是远优于共同基金和权益市场。截至到2010年末,全球对冲基金的资产规模是1.917万亿美元,其中2010年第四季度增幅149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我国资本市场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资本市场规模、质量、活跃度、影响里、开放度大幅提升,成为全球发展最快的市场之一。2010年4月16日,股指期货在我国正式挂牌上市交易,开启了我国资本市场的全新时代。股指期货的诞生完善了我国的金融市场,为对冲基金提供了可以规避系统性风险的投资平台。目前,我国已经建立了国内首家对冲基金,但是由于我国金融市场还不完善,相对于发达对冲基金的金融市场,无论在交易种类、投资工具、交易机制,还是在监管制度方面,都是落后的。而且对冲基金具有呈双重性,如运用得好,可能会对我国金融市场结构的调整等方面带来正面影响;如运用不好,会加大我国金融市场的风险,因此,在实际运用中,要谨慎使用。

1.审慎开放资本项目,维护金融稳定。目前,我国在国际金融市场上仍处于弱势地位,银行体系和资本市场还不够健全。如果资本项目一旦开放,面对国际对冲基金的冲击,脆弱的金融体系很可能引发金融危机。

2.加强对国际对冲基金在亚太地区特别是中国金融市场的跟踪监测,及时了解当前对冲基金的发展动态,并加强与国际组织和有关国家的金融监管当局的合作,学习先进的金融监管经验。

3.设置专门法规对对冲基金行为加以指引,使对冲基金管理有法可依,规范对冲基金的运行。对低风险、稳健型对冲基金和高风险、投机型对冲基金区别对待,分类监管。建立大额资本流动监控体系。对大额资本的异动及早掌握,对股市、汇市等容易遭受冲击的市场实施全面监控。

4.限制对冲基金财务杠杆倍数。在直接控制对冲基金行为存在一定困难的情况下,严格控制金融机构向对冲基金的放款是一种有效的间接手段。银行等金融机构应慎重考虑市场风险,严格贷款审查,对抵押资产的数量和质量从严要求。对冲基金自有资本毕竟有限,失去了杠杆的支持,就丧失了在金融市场兴风作浪的能力,也可避免金融机构成为对冲基金风险的最终承担者。

5.学习国外先进经验,加强交流,大力培养金融方面的创新人才。对冲基金作为当今金融世界最高级形式的金融工具,其投资特点几乎要涉及金融领域的方方面面,因此培养高级的创新型经济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James R. Barth,蔡宏志译.对冲基金全球视角下的策略与风险.银行家.2007.10.

[2]张跃文.国际对冲基金进入我国的前景及对策研究.中国金融.2008.3.

脆弱复苏的世界经济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俄罗斯;金融危机;经济

中图分类号:F151.24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0961(2011)05-0035-08

1998年和2008年俄罗斯先后爆发了两次大规模的金融危机。这两次金融危机对俄经济社会造成巨大冲击,引起国内外许多学者的关注。本文试图从金融改革与金融危机的关系着眼,对俄金融危机的影响、成因以及对我国的启示作初步探讨。

一、俄罗斯1998年金融危机

对于俄1998年金融危机,我们主要探讨其造成的危害、产生的原因及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一)俄罗斯1998年金融危机及影响

1998年5月,俄罗斯金融局势开始发生动荡,突出表现为卢布对美元的比价由6:1下跌到6.3:1以及短期国债收益率突破80%。1998年8月17日,俄罗斯政府和中央银行发表七点声明,其主要内容包括:提高卢布“外汇走廊”上限,即把原来5.1~7卢布兑1美元的限制,提高到6―9.5卢布兑1美元,卢布实际贬值幅度高达50%;暂停偿还1999年12月31日以前到期的国家有价证券,将为其重新办理手续并转换为新的有价证券。“八一七”声明表明俄罗斯政府和央行已经无力偿还外债。从1998年8月17日到9月4日,俄罗斯的股市、债市和汇市基本上陷于停盘交易状态,银行已无力应付居民提款兑换美元,整个金融体系和经济运行几乎陷于瘫痪。由此带来俄罗斯企业和银行倒闭、物价飞涨、经济衰退,爆发了以俄罗斯政府和中央银行宣布卢布贬值及延期偿还短期国家债券为标志的金融危机。

一时之间,长期以来积累的俄银行体系和金融市场的各种问题集中爆发出来。“八一七”声明后,俄国债市场陷入瘫痪状态,国家短期债券的持有者因国债延期偿还和重组共损失450亿美元,而其中70%是本国投资者的损失。“八一七”声明允许卢布汇率在6:1到9.5:1之间浮动等于变相宣布卢布贬值,“外汇走廊”失去了作用。8月18日外汇交易市场开盘仅35分钟,卢布的汇率就一路跌至9.5:1这一新放宽的外汇走廊上限。国债市场的瘫痪和外汇市场的动荡很快波及股票市场。俄罗斯股票市场本已遭受经济和信心上的双重打击,加上外资在危机期间大举抽逃,股票市场很快陷入崩溃状态。俄罗斯交易系统指数到1998年8月17日已经跌至109,43点(1997年10月6日的历史最高点是571.66点)。

(二)俄罗斯1998年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1.内部原因

(1)宏观经济失衡。自1992年转轨以来,俄罗斯经济体制改革不但没能取得应有的成效,反而引起经济衰退和人民生活水平大幅下滑。实体经济领域始终无法触底反弹,使得金融系统失去了发展的依托。因此,可以说,俄罗斯宏观经济衰退是金融危机发生的客观必然原因。

自从1992年开始实行价格自由化,通货膨胀就成为长期困扰俄罗斯政府的经济问题。1992年当年,通货膨胀率高达2500%,尽管此后通货膨胀率逐年下降,但通货膨胀问题始终未能得到根本解决。为了控制通货膨胀,俄罗斯实行财政和货币双紧缩政策。虽然通货膨胀得到抑制,同时也限制了企业投资,生产因此全面下降,税收额也随之缩减,联邦预算持续出现赤字。

经济衰退主要体现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上,按可比价格计算,俄罗斯的GDP在1990年到1997年之间下降了41%,到1998年危机前,工业生产规模比1989年下降超过50%(详见表1)。

(2)俄罗斯金融系统脆弱。第一,财政预算出现赤字危机。俄罗斯的财政体制运行呈现国家经济发展与税收状况密切相关的特点。由于生产长期衰退,加上多数企业经营亏损,俄罗斯自转轨以来税收征缴情况一直不佳。1997年税收征缴率在有所好转的情况下,也仅达到60.2%。1998年2月19日,俄罗斯国家税务总局宣布,80万家企业共欠税555万亿旧卢布,甚至超过了当年国家财政预算总额。由于预算资金来源得不到保障,财政预算一直处于高赤字状态。1992―1994年,中央银行通过增发货币来弥补预算资金,但造成了严重的通货膨胀。1995年以后改为依靠发行国家短期债券和举借外债来弥补财政赤字,虽然降低了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但又增加了新的债务负担。第二,国债不断累积。发行国债是弥补财政赤字的一种方式,同时也可为经济发展提供安全且流动性强的金融工具。但俄罗斯财政部发行国债的政策却导致对有价证券这一工具的滥用,使得俄罗斯陷入债台高筑的困境。首先,相对于俄罗斯下滑的经济而言,债务增长速度过快。截至1998年6月,俄罗斯内债余额达到4360亿卢布(约合700多亿美元),占当年GDP的25.6%。外债,包括从苏联继承的外债,到1998年1月为止共1500亿美元,达到GDP的49.8%。。其次,国家为了吸引资金,为短期债券定下了过高的收益率,1998年上半年每月须偿还的国债本息占当月GDP的10%~15%,财政部和央行不得不用举借新债偿还旧债的方法来应付眼前的危局。最后,债券中很大比重被外国投机者所持有。1996年俄罗斯对非居民开放国债市场,外资的广泛介入大大增加了俄罗斯经济对世界金融市场的依赖程度,而卢布的可内部自由兑换即对外资“C”型账户(“C”帐户是指授权商业银行为非居民投资购买俄罗斯国内有价证券而开立的卢布专用帐户,分为“投资c”帐户和“兑换c”帐户两种)的放松管制更为“热钱”的流入和出逃提供了机会。第三,资本逃逸现象严重。有资料显示,1992―1999年,俄罗斯资本逃逸总额从狭义上讲是1150亿美元,从广义上讲是1800亿美元,如果把走私计算在内数额将更大。如此大规模的资本流出,吞噬了大量资金和贷款,对于本已举步维艰的俄罗斯经济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第四,出现支付危机。俄罗斯转轨以来信奉西方货币主义,为应付通货膨胀实行货币紧缩政策,造成经济运行中货币短缺、易货贸易盛行等问题。1998年危机前,由于实行“外汇走廊制”,俄罗斯中央银行通过外汇干预的方式抑制卢布汇率下跌,使卢布处于被高估的状态,造成对外贸易收支平衡恶化。到1998年,IMF的扩大贷款以及外汇储备这两种用以支持汇率的来源也基本枯竭,卢布贬值成为唯一的选择。第五,储蓄无法有效转化成投资造成投资危机。俄罗斯在转轨过程中,金融系统一直未能发挥好将储蓄转化为投资的功能。由于居民实际收入不足,加之对银行缺乏信任,导致储蓄来源匮乏。更重要的是,银行体系与实体经济脱节,大量储蓄被用于资本和外汇市场

投机业务的投资。第六,经济美元化造成困局。长期的通货膨胀、货币贬值,加之政局动荡,造成卢布信誉度下降,使美元在俄罗斯货币结构中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1997年底,卢布货币量为3 850亿卢布,而俄罗斯美元量兑换成卢布计算为3 250亿,二者基本相当。1998年8月以后金融危机爆发,卢布贬值,美元在俄罗斯的存量已经大大超越了卢布。两币并存,而美元更是在完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在俄罗斯境内流通,大大增加了金融系统乃至整个俄罗斯经济的不稳定性。

(3)政局动荡。在实体经济领域衰退、金融系统脆弱不堪的情况下,政局不稳和政府更迭进一步加剧了民众及外国资本对俄市场的不信任。1998年3月切尔诺梅尔金由于“经济原因”被叶利钦总统解除总理职务。此后,经过国家杜马三次投票,最终通过由基里延科继任总理。基里延科得不到国家杜马的支持,就职后政令不通、举步维艰。1998年7月,俄罗斯财阀又对叶利钦公开表示不满,要求其辞职并提前举行总统大选。政局动荡之中,俄政府和中央银行的行为能力受到极大抑制,更不利于对危机的预防和应对。

2.外部原因

俄罗斯前经济部长亚辛在总结1998年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时曾说过:“我认为危机是不可避免的,90%应该在最近两三年之内发生,但它发生的早了些。危机之所以形成这么大的规模、造成如此严重的后果,这是由外部原因决定的。”由此可见,外部因素对于俄罗斯1998年金融危机大规模爆发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1997年石油和天然气国际市场价格大幅下滑,1997年下半年到1998年年中,石油世界市场价格从每桶近200美元跌破100美元,俄出口又十分依赖这两种能源,1998年上半年由于能源国际价格下降俄损失了70多亿美元的收入。

此外,由于1997年10月之后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恶化了整个世界经济形势,俄罗斯的出口产品需求下降。出口收入减少,进一步恶化了俄罗斯的支付平衡,增加了财政赤字和外债偿还带来的内部压力。

(三)俄罗斯对1998年金融危机的应对措施

面对1998年的金融危机,俄政府和中央银行通过外汇政策调整及对银行业重组来化解危机。

1.外汇政策的调整

1998年金融危机迫使俄罗斯中央银行放弃自由化政策,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对外汇市场业务的监控。俄罗斯中央银行先后颁布了几十项与强化外汇监管、稳定卢布汇率相关的法令和条例,调整汇率机制、交易规则和结售汇制度及限制各种外汇投机和资本外流。

(1)对汇率机制、交易规则和结售汇制度的调整。第一,改变汇率机制。俄罗斯决定放弃“外汇走廊制”,执行新的相对更自由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放弃“外汇走廊制”,意味着允许卢布贬值。卢布汇率三次贬值,在刺激出口的同时也抑制了进口,俄罗斯对其他独联体国家的出口贸易顺差在1999年8月达到184亿卢布。第二,改变交易所市场交易规则。俄罗斯中央银行于1998年9月15日对在交易程序上更为自由的电子交易系统正式认可。1998年9月28日,俄罗斯中央银行颁布《关于在外汇交易所设立专门交易》的条例,从交易规则的角度重新对市场参与者的行为予以规范。第三,改变出口企业结售汇规则。1998年9月16日,规定出口企业外汇进款的50%必须在银行间外汇交易所出售,以加强对出口外汇进款的出售进行监督。12月31日,出口企业结售汇指标又从50%提升到75%,结售汇的时间限制也从14天减少到7天。

(2)加强外汇监管,限制外汇投机和资本外流。第一,针对国内机构、企业在进出口业务中的各种逃套汇形式采取措施,设立专门帐户加强对居民法人买汇的管理。第二,针对银行从事的外汇投机业务采取措施,对商业银行自营外汇交易实行监管,对商业银行的外汇买卖业务实行专项检查,对从事外汇投机的银行予以处罚。第三,针对非居民撤资采取措施:修改“C”帐户的管理办法,禁止非居民动用其在俄罗斯商业银行往来账户上的资金购买外汇,防止非居民任意撤资;加强对携带外币现金出境的监管。

2.对银行体系实行重组

俄罗斯在1998年金融危机之后对银行体系的重组,只是对商业银行体系的重组,还不能成为完全意义上的银行体系重组。

(1)建立银行体系重组的法律和制度。1999年2月25日俄罗斯联邦《信贷组织破产法》生效,2000年1月又通过了新的《联邦信贷组织破产法修改和补充草案》。考虑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的建议,俄罗斯中央银行和联邦政府同时也对《俄联邦中央银行法》、《俄联邦银行及银行活动法》进行了修改。为了恢复存款人对银行的信任,2002年11月14日,俄罗斯联邦政府通过了《俄联邦自然人银行存款保险法》草案。这些都为银行体系的重组创造了良好的法律环境。

(2)银行体系重组的具体措施。1998年11月17日,俄罗斯中央银行经理理事会通过了《俄联邦银行体系重组措施》草案。俄罗斯中央银行和联邦政府重组银行体系的主要措施包括:实行银行财务健康化计划,充实银行资本金,克服流动性危机。对问题银行进行联合、合并或者破产清算,完备市场退出机制。从危机后到2001年初,共有357家银行被其他银行兼并。

经过一系列的调整之后,俄罗斯经济基本摆脱了金融危机所造成的生产衰退,经济又步入增长的快车道。尽管难以避免再次陷入危机,但危机后快速增长的几年的确证明了调整措施的效果。

二、200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

2008年受美国次贷危机影响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使俄罗斯陷入了又一次金融危机。

(一)俄罗斯2008年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

1.直接影响

金融危机对俄金融体系造成了直接冲击,主要表现为银行流动性危机以及股市的暴跌。

(1)股市暴跌。俄股市与世界股市联系紧密,对国际金融的波动十分敏感。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后,全球股市大跌,俄曾一度成为世界经济的“安全岛”。为了规避风险的外资大量涌入,短时间内推动俄股市上涨,并于2008年6月3日使“RTS”指数升至历史最高的2 451点。但全球“去杠杆化”浪潮最终还是波及了俄罗斯,俄股市终于一跌再跌,不可收拾。从2008年5月至10月,俄股票市场市值蒸发了2/3,跌幅约为70%。

(2)银行体系流动性危机。危机爆发前,西方国家银行贷款利率大大低于俄国内的借贷利率,俄商业银行和企业因此转而向海外大举借贷。有数据显示,金融危机前俄银行资产中至少1/3是靠国外“热钱”涌入形成的。仅2008年上半年,俄银行的外债就增加了291亿美元(2007年同期俄银行外债仅增加97亿美元)。全球金融危机使国际金融市场资金严重短缺,俄资本外逃在加速,资本外逃的同时又无法像过去那样举借外债,瞬间引发了流动性危机。

(3)资本外逃致使卢布贬值压力加大。随着

国际油价的下跌和全球金融危机的深化,资金撤离的规模不断扩大和速度不断加快。2008年8―9月俄罗斯资本外逃达330亿美元,10月增加到500亿美元。外资流入的规模却在大幅下降,2008年1--9月俄罗斯利用外资总额为758亿美元,同比下降13.8%。与此同时,美元的需求量因投资者抛售卢布而不断增大,再加上各类企业偿还到期债务需要兑换数额巨大的外汇,导致卢布贬值的压力加大。2009年1月,卢布对美元开始贬值。据俄罗斯官方统计,两个月之内卢布已经贬值大约30%。

2.间接影响

(1)对俄罗斯经济增长的影响。受此次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11月俄罗斯GDP增速大幅放慢,与上月环比仅增长2.1%,是自1999年4月以来最低的月增速。2009年上半年,俄罗斯GDP开始出现负增长,同比下降10.1%。金融危机的冲击使俄罗斯的经济增长方式也被迫调整。俄罗斯一直坚持发展创新型经济,然而金融危机和国际石油价格下跌导致其经济增长的两大引擎失灵,使这一经济增长模式的缺陷暴露无疑。

(2)对实体经济的影响。第一,产业萎缩。由于金融危机的冲击,俄罗斯工业主要部门的生产均开始萎缩。2008年11月俄罗斯国内工业增加值与10月相比下降了10.8%,比2007年同期下降了8.7%。第二,企业亏损。俄罗斯有近2/3的企业利用贷款作为流动资金,金融危机使信贷紧缩造成其资金周转困难;很多俄罗斯企业通过抵押企业股票向国际市场融资,股市暴跌后,这些企业遭遇了融资困境。这种情况在冶金、机器制造、建筑和汽车制造业领域尤为严重。第三,失业率上升。俄罗斯失业率在2008年10月份上升了8.7%,失业人数达到460万人。一些俄罗斯企业除裁员外,还采取了缩短上班时间、强制性地实行职工不带薪休假等措施。第四,俄罗斯政府在危机中面对股市下跌理性地回购被市场低估的企业资产,导致企业产权重组和国有股份的增加。

(3)对居民生活的影响。金融危机引发的实体经济衰退导致居民生活水平下降。

(4)对外汇储备的影响。由于欧元汇率的变化、俄罗斯中央银行为维持卢布汇率抛售美元和央行救市等一系列原因,俄罗斯外汇储备大幅缩水,仅2008年8月到11月14日外汇储备就由5 980亿美元减少到4535亿美元。根据俄罗斯央行统计,截至2009年8月俄罗斯的外汇储备已经降至4019.78亿美元。

(二)俄罗斯2008年金融危机产生的原因

1.内部原因

(1)经济结构问题。造成2008年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内部原因就是俄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经济结构问题。经过1998年金融危机的阵痛,由于俄政府和中央银行采取有力的调整措施,俄银行体系得以重建,金融市场在改革中发展,国民经济也迈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俄罗斯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仰仗出口业务,2005年出口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是31.9%,2006年占30.8%,2007年占27.7%。而在所有出口商品中,能源原材料占据极大的比重。以2007年为例,能源原材料产品占出口商品的近80%,其中仅石油和天然气两项就占出口总额的64%。俄罗斯的国内生产总值过分依靠出口,导致经济高度脆弱。当国际能源市场行情急剧下跌时,俄罗斯能源产业遭遇重创又没有其他实体部门能够形成有效的支撑,经济迅速陷入危机是不可避免的。

(2)外债增加导致的银行系统脆弱。由于进入银行账户的出口收入大增,信贷机构的业务迅速扩张,导致负债经营急剧增加。2005年到2007年三年间,银行系统负债总量每年增长近40%。信贷总量增加主要依靠长期低信用金融产品,这样又增加了银行系统的风险性;且私人负债量急剧增加,2008年仅私人外债就高达4 980亿美元。银行系统负债过多,随时会导致银行清偿能力下降以致资金链断裂,而陷入债务危机之中。

2.外部原因

随着经济全球化广度与深度的拓展,世界上各个经济体之间的联系愈加紧密。尤其是像美国这种在世界经济中扮演消费者的高度发达国家,一旦出现经济波动,必然会对充当生产者的新兴市场经济国家造成影响,甚至引发其出现经济波动。当次贷危机升级演化为世界金融危机时,对外依存度过高的俄罗斯经济自然难以幸免。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国际资本市场出现严重的流动性问题,俄罗斯银行立即就面临着还本付息的债务难题,而用以抵押的资产又因为国际市场行情的暴跌而大幅贬值。此外,国际能源市场价格大幅下滑也是导致俄罗斯金融危机的重要外部原因。

(三)俄罗斯对2008年金融危机的应对措施

1.稳定金融体系

2008年10月20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下令成立直属总统的金融市场发展委员会,协调包括关税保护政策在内的商品市场稳定问题,支持本国企业的需求和供应,为受到全球危机影响的各经济领域制定系统性的反危机行动措施。

(1)增强银行流动性,稳定银行体系。俄政府和中央银行通过各种方式增强银行流动性。2008年9月17日,俄中央银行下调存款准备金率4个百分点,10月又再次大幅下调各类银行存款准备金率。连续的大幅调整,为银行系统释放部分流动性货币,缓解了银行体系的流动性短缺问题。2008年9月16日到10月13日期间,俄中央银行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向商业银行注资,共进行了38笔国债回购业务,投放资金达28773.47亿卢布。俄财政部把预算盈余作为短期存款存入商业银行,商业银行通过拍卖获得存款,从9月16日到10月13日前,财政部委托中央银行共进行了九次有效竞拍,银行体系共获得财政部短期存款1万亿卢布。作为稳定银行体系的一部分,俄政府和中央银行也十分重视银行资金转化投资的问题,敦促商业银行向企业贷款。俄财政部和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注资后,为了能使资金顺利进入实体经济部门,中央银行还向获得政府资金支持的商业银行派出全权代表,监督检查其对实体经济的贷款和担保规模、贷款利率等。

(2)稳定金融市场。面对股票市场连日的大幅震荡,俄政府对股市涨跌停做出规定:一旦股指涨跌幅达到5%,市场将暂停交易一小时;一旦股指涨跌幅达到10%以上,市场将全天停止交易。2008年10月25日,俄财长库德林表示俄政府将动用石油美元储备,从国民福利基金中拿出1750亿卢布用于购买公司股票,以拯救股市。

俄罗斯政府于2009年6月19日公布《2009年俄罗斯政府反危机措施纲要》,修改了债券发行规则。为提高公司债券市场的稳定性将交易所债券锁定期从一年延长至三年。不仅允许开放式股份公司发行交易所债券,其他一般经营性公司甚至国家公司也都可以发行交易所债券。

(3)稳定卢布汇率。为控制卢布贬值幅度,俄罗斯中央银行投入大量外汇干预汇市。2008年9―10月,央行为维持卢布汇率而耗费的外汇

储备就达575亿美元。2008年11月11日俄罗斯中央银行宣布将逐步扩大卢布对多币种外汇篮子汇率波动区间到4%。截至2009年1月23日,卢布汇率的浮动范围最高上限已由37.2卢布上调到41卢布。俄罗斯采取“平稳贬值”的汇率政策,经过几个月的努力使卢布汇率基本稳定。

(4)出台相关法案。2008年10月13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签署《支持金融体系补充措施》法案,并修改相关法律,利用各种方式向银行注资,化解流动性风险。

2.扶持实体经济发展

为了减轻金融危机对实体经济的冲击,梅德韦杰夫总统要求政府制定具体措施,以保证国家划拨资金快速进入实体经济领域。普京总理在2008年12月15日表示,国家将援助1500家对国家经济有重大影响的企业(其标准为年营业额不低于150亿-160亿卢布,职工人数不少于4000人,或者是城市及地区的支柱企业)。12月26日俄罗斯政府提高经济稳定发展委员会公布了295家将获得国家支持的企业名单。政府救助大企业的措施具体包括国家信贷、国家担保、优惠利率、债务重组、国家订单、海关税费政策优惠等。尤其对于石油、天然气这样的支柱产业,俄联邦政府不遗余力地提供援助,向大型石油天然气公司拨款,并降低石油的出口关税税率。由于食品进口占国内食品消费的60%,对农业的扶持关系到国家的食品安全,因此,俄罗斯政府也向农业领域提供了大量援贷款。

此外,俄政府还采取改善民生的福利计划、发展人力资本、加强与其他转轨国家之间的合作等措施,应对、扭转金融危机造成的不利局面。

三、启示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汲取俄罗斯在两次金融危机中的教训,对于我们是难得的学习机会。回顾和反思俄罗斯两次金融危机,给我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一)选择适合国情的渐进式金融改革方向,从基础上防御金融危机

俄罗斯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金融制度变迁是一个激进的过程,伴随着制度的建立累积了一系列问题和危机。尽管目前从实践上来看我国所采取的渐进式道路取得了一定的成功,俄罗斯的激进式改革导致了经济的倒退和金融秩序的混乱,但不能简单地认为俄罗斯激进式改革的选择就是全盘错误的,没有任何可取之处。在道路的选择上,激进与渐进并非是绝对不可共生、不能转化的,在分析任何一个国家改革或者转轨的道路时,也不能一概而论。对于俄罗斯而言,由于其转轨之前就已实现了工业化,并拥有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而且人均国民收入也远远高于改革前的中国,采取激进改革的基础是存在的。彻底的转变在阵痛之后也削弱了金融系统后续发展的制度,因此只要在今后的改革过程中,俄罗斯能够汲取过去失败的教训,作出适当的调整,未来仍然是大有可为的。而对于我国来说,重要的是能够从俄罗斯的改革实践中总结其失败的教训,选择和坚持适合我国国情的改革道路。

我国汲取俄罗斯金融改革的教训,首要的一点就是要坚持渐进式的改革方向不动摇。处于市场化阶段的国家在转轨中面临经济增长和保持金融稳定的多重任务,如果不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完全照搬西方发达国家成熟的金融制度模式,就可能会因为冒进而承受不必要的损失。中国市场经济微观基础的配置,还处在不断的探索和完善中;要素市场体系的发展还很不均衡,商品市场、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等三个市场的市场化程度差异较大;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还不是很高。为了完成金融改革这一长期任务,就必须要坚持渐进式的改革方式,在保持稳定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加快推进金融改革。

(二)防微杜渐、未雨绸缪,防范金融风险

俄罗斯在国内经济尚未保持稳定的情况下过早开放金融市场,实现了汇率自由化,从而导致政府对资本的流动失去控制。应该说,过早开放资本项目是导致其金融体系脆弱的重要原因。1992年7月1日起俄罗斯开始实行经常项目下的统一浮动汇率制,使卢布具有国内可兑换性。随后实行了“外汇走廊”制度和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1998年又进一步放开资本项目。1998年,俄罗斯金融市场上外资的撤离使卢布大幅度贬值。但在1998年金融危机之后,俄罗斯仍然对金融体制进行了大幅度的自由化改革。2006年,俄罗斯取消了资本项目下外汇兑换的各种限制,非居民购买和出售金融资产不再受约束。这一系列开放金融市场的举措,大大提高了金融风险。

在分析俄罗斯金融体制改革中出现的问题时,已经谈到监管的缺失是造成俄罗斯金融系统的不稳定甚至陷入危机的一个原因。尤其对于开放程度较高的经济体,加强政府和央行的监督,有效管理资本市场,降低和防范金融风险,对于保持金融系统乃至整个经济的稳定都具有重要意义。针对俄罗斯金融监管缺失的教训,我国应坚持强化监管、防范风险的政策,尤其是不断降低不良资产率、提高银行资金备付率,及时化解金融风险。

(三)加强政府在金融改革中的调控作用

在市场经济中,市场是主要的调节者,而政府调节只能起辅助作用。但是不能否认政府调节的必要性。在俄罗斯和我国这样的经济转型国家里,政府对经济的调节比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更加重要。政府的作用大致可归结为两个方面:一是为市场有效运行创造条件,包括为市场经济运行提供法律基础;二是补充市场调节的缺陷。

在苏联时期,由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国家银行作为行政机关完全成为财政部门的附庸,政府在经济领域中过度参与使市场机制无法发挥资源配置的作用。在经济转轨过程中,俄罗斯政府的职能又被明显弱化。由于政府金融监管能力不足、水平不高,金融体系的运行与实体经济发生了分离。政府在经济改革中应当扮演何种角色、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对于正处于市场化阶段的发展中国家而言是一个关键的问题。过去十几年中,俄罗斯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其失败的教训告诉我们,既不能忽视政府在立法和政策方面的支持、导向和监督作用,同时也要保持市场运行和金融体系的相对独立性。计划经济体制已经被证明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是低效率的,但完全的自由放任对于转轨国家来说也同样不可行,对于包括中俄在内的正在寻求经济高速、稳定发展的国家来说,寻求两者之间的平衡才是正确的道路。

汲取俄罗斯金融高风险的教训,我国应坚持政府主导金融、监管金融的方向。对于人民币的自由兑换和对美元汇率的调整等关键问题,应该保证在政府的调控和监督之下,谨慎、稳步、有序进行。始终把维护国家金融安全放在第一位,构建国家经济安全防御体系,建立一定规模的国家经济资源战略储备和保障体系,对于金融衍生品的应用也要谨慎进行。

(四)牢牢坚持金融资本国有为主体,民营、外资为补充的格局

俄罗斯在金融体制改革中推行私有化和自由化,最大限度减少对金融机构所有制形式和金融业务的限制,新旧制度并存的局面基本在短时间内革除,以私有制和混合所有制为主导的新型金

融制度很快相继建立起来。虽然,部分国有股份占主导地位的商业银行在局部还具垄断优势,但从整体上说,国有股份在银行业已经不占有垄断地位。这种情况同样发生在金融市场领域。由于俄罗斯完全开放经常项目和过度开放资本项目,大量国际资本涌入以短期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为主的金融市场,直接造成俄罗斯金融体系的高风险。国有资本在金融体系中的主体地位逐渐沦丧,使国家对于金融系统的控制能力大大降低,而外资在金融市场自由进出,更加大了政府和央行调控金融领域、防控金融危机的难度。

我国为实现金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目标,国家肩负起了监管和调控金融体系这一重任。可以说,正是由于转型时期的这种制度安排,弥补了金融监管的不足和有效调控了金融资源,再辅以国家强有力的信誉担保,保证了我国金融系统多年来为经济增长提供连续不断的资金来源。鉴于当前我国金融体制的实际情况,国有金融产权垄断的逐步退让虽然是必然趋势,但却不宜过大。尤其在当前金融业开放程度不断扩大的背景下,我国仍然应该坚持以国家控股为主,民营资本和外资共同参与补充这一金融资本结构不动摇,因为这才是符合我国最广大人民利益的战略选择。

(五)坚持金融促进发展的正确导向

健全、稳定的金融体系是经济运行的基础。市场化的改革目标决定了对原有的金融体制进行改革的必然性。俄罗斯在金融改革过程中,却出现了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领域相分离的异常现象。银行储蓄不足,而且信贷资金大部分用于非生产性的投机投资,国家债券不仅没有成为为实体经济发展融资的有效工具,反而变成了外国资本赚取利差的对象。这些现象的出现,表明俄罗斯金融体制改革已经背离了最初的目的,失去了应有的意义。

我们应该深刻认识金融改革最终必须服务于经济发展这一规律。尤其是在世界金融危机尚未结束,经济复苏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的背景下,我们应汲取俄罗斯金融风险的教训,坚持积极宽松的金融政策不动摇,同时对可能出现通货膨胀的领域实行结构性紧缩政策,防范可能产生的风险。

(六)切实稳定经济、财政和金融三大关系

俄在金融体制改革进程中,一直没能处理好财政、金融和经济稳定发展三者之间的关系。金融的功能在于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来源,而俄银行的信贷资金却不能有效转化为投资,而是在高收益的吸引下大量流入金融市场进行投机;改革初期,中央银行难以独立于国家财政之外,无论是直接提供贷款还是通过发行国债来弥补赤字,因为央行无法独立执行货币政策,这些举措最终都导致了通货膨胀和生产衰退等问题的出现。

我们应该看到,对于处于经济转轨和金融体制改革阶段的发展中国家而言,经济发展才是衡量金融改革成败的标准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最终目标。金融体系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保障,而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和稳定持续发展的实体经济又能为金融改革的推进提供有力支持;一国的货币政策在制定、实施和调控过程中应该相对独立于财政政策,以确保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有效执行。但二者又统一于促进经济增长、维持经济稳定的共同目标。俄罗斯金融改革的实践从反面证明了正确处理三者之间关系的重要意义,汲取俄罗斯金融改革中的教训,我国更应该重视金融与经济发展的相互促进关系,快速稳定地推动市场化和金融体制改革的进程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向梅,俄罗斯银行制度转轨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2]许新,叶利钦时代的俄罗斯:经济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224.

[3]申健,俄罗斯金融市场研究[D],哈尔滨:黑龙江大学,2003:46.

[4]刘军梅,全球金融危机对俄罗斯的影响:传导机制、应对措施及中俄金融合作的空间[J],俄罗斯研究,2008,(6).

[5]田春生,国际金融危机:俄罗斯经济的困境与前景[J],俄罗斯中亚东欧研究,2009,(2).

[6]马一可,王桂兰,俄罗斯应对金融危机的举措及对我国的启示[J],对外经贸实务,2010,(1).

相关期刊更多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学报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民航飞行学院

水土保持通报

CSCD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科学院

农家书屋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