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识字教学的核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整合各种教学资源;重组学习
人教版的语文教材,主要是按照主题编排的,文章的编排贴近学生生活,就某个主题进行学习探索,文体交叉,兴趣盎然,便于师生就某个话题深入了解。但是,这种编排也存在一定的缺陷:例如,文体不清,对于作家作品的学习过于分散,对于习题的创造性训练较少,无序训练较多而科学训练较少……素质教育的深入推进要求我们创造性地教学,而创造性教学的第一要义是创造性地整合教学资源。只有如此,创造性教学才有坚实的基础,才有良好的凭借。
在实际教学中,我就尝试性地进行了教学资源的整合,做法如下:
一、将同一位作家的作品集中学习
例如,在八年级上册中学习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我们又接着学习了他的《五柳先生传》(八下),还学习了他的两首诗歌《归园田居》和《饮酒》(八上和八下)。通过集中学习陶渊明的作品,学生结合当时的时代背景,更了解了陶渊明作为田园诗的创始人及代表作家创作的动机及缘由,也更能够理解他为什么会创作出千古流传的名篇《桃花源记》。结合他的《五柳先生传》我还让学生查阅了他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故事,较为全面地了解他人生的主要历程,深刻认识其为人秉性,并分析他的生平与创作之间的关系。在这一系列的学习过后,我鼓励学生结合自己对陶渊明其人和作品的认识写200字左右的文学评价,学生因为有了大量的学习积累,自拟题目写出了许多较为深刻的作品。
二、将课内外的学习资源进行整合
现行教材给学生提供的学习资源往往是零散的、不够突出。为弥补教材的不足,我采用专题写作、凝合资源块法,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写作学习资源。
三、跨越学科,整合教学资源
在七年级下册的教材中,我们看到有一个单元是文学艺术类,有《社戏》《竹影》《观舞记》等作品。在学习中,我和学生一起认真欣赏了中国画与西方的油画,通过赏析这些美术作品,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结合《竹影》中的介绍,于赏析中更深刻地了解了我们祖国的艺术瑰宝——国画的魅力,增强了学生对国画的兴趣与热爱。在学习《观舞记》时,我们一起观看了印度舞的视频,我建议学生观看印度电影,熟悉舞蹈这种艺术样式,了解印度舞的独特之处,鼓励他们对于不同的艺术样式都有所认识与了解,增强每一个人的艺术欣赏水平,热爱艺术,热爱美。再例如,在学习八年级说明文《生物入侵者》的时候,我让学生结合生物课程的学习,向大家介绍除了文中列举的生物入侵者之外,还有哪些生物入侵者在什么情况下给我们的生物圈带来了怎样的不可弥补的破坏……这种跨越学科整合教学资源的学习,使学生的认识是统一而又完整的,深刻而又有趣的,也使得学生知道了各门学科之间是相通的,树立大语文观的观念。
关键词:教学资源;教师专业化;教育教学;网络教学资源;教育技术
教学资源是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的素材等各种可资利用的条件,通常包括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等,也包括教师资源、教具、基础设施等。早期,教师被看成信息源,媒体只起单向传递作用,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到了90年代,人们认识到“教育技术是对与学习有关的过程和资源进行设计、开发、运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教学资源已经被提到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关心教学资源建设,加强对教学资源的认识和研究是极其迫切的任务。教学资源可以理解为一切可以利用于教育、教学的物质条件、自然条件、社会条件以及媒体条件,是教学材料与信息的来源。
下面本人就对教学资源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加以阐述。个人认为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教学资源有助于教师教学,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面向学生传授知识技能,从教学内容、策略、方法、步骤,甚至学生做的练习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可以说这种教学方式以教师的主观意识为主,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
在现代教育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利用各种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教学,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培养学生掌握信息处理工具的方法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转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的教育方式。
二、教学资源的运用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充要条件,使教学效果大大增强
1、教学资源的运用使教学传递更加标准化,这一作用改变了过去因教师或地域文化发展水平的不同而造成的信息传递质与量上的差异,使学生能够通过媒体获得相同的教学信息,学生通过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真正利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与发现的兴趣,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极佳的路径。数字时代年轻一代所具有的优势通常超过年长者,这种并非个体性因素造成的优越,已越来越得到认同,这也是人类在数字化革命中所取得的最重要的收获之一。数字文化所自然生成的DIY学习理念已成为一种网络的标识性的文化符号。这种文化理念培养的往往是一种互动精神,而互动能协助孩子成长,培育其开发本身的价值,训练其判断分析力,评估力,批判力及帮助他人的能力。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及时地引导学生开发和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并由此培养学生的发现、思考、分析及判断能力。学生可以根据自己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思维结构,为其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打下相同或相似的基础,使教学更加生动有趣。
2、教学资源使各种教学理论和学习理论得到有效的运用。特别是教学软件在内容的组织和呈现方式上都要经过精心设计的.这样,可以反复推敲,认真研究,使已有的教学原则,认知规律,学与教的经验和理论最大限度地贯彻其中,讲究方式,方法,讲究效率和效果,从而使获得最佳的学与教成为可能。
3、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要求教学资源的不断更新、开发利用。教学资源的运用可以使教师从繁重的劳动中解脱出来.当学生利用媒体进行学习时,教师的重复性体力劳动就会减轻.教师一方面可以有精力来研究,鉴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一方面又可以研究,设计和开发新的教学产品来解决问题.同时,还可为教师的自我再提高,当好学生的咨询者和指导者等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精力。
三、教学资源改进了教研方式、促进了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学资源的运用为校本教研的改革和发展找到了一种好形式,即依托教学资源搞教研,与名师一起学习的教研形式,如以经典的课堂实录为课例研究的主要内容,为教师提供了理论知识和分析问题的试点,让教师站在一定的理论高度分析课例,避免分析研究在低水平上重复。在理论学习和集体备课的过程中,教师根据各自的观察试点记录课堂实录中授课教师的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等。同时将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与名师进行比较,在比较中学习借鉴。通过对教学实例的观摩研讨、解决以前学校教研活动中只能依赖本校教师互动带来的视野狭窄、“提升”不够的弊端。
特别是有了网络教学资源之后,教师就可以足不出户学到名师名家最优秀的授课艺术和经验。既能为学校节约资金,也为教师提高自身素质提供广阔的学习空间,教师不仅有机会领略名师名家的教学艺术,更新教育观念,拓宽视野,而且有和名师一起上课的机会。
教师在上课之前要认真学习观看相应教学内容的教学资源,对照教材和教参的教学建议,边学习边分析其中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意图,与自己的课例进行对比,不断完善和调整自己的备课内容和教学环节,做到“心中有课,脑中有学生活动预设”。
然后与主讲教师共同执教、融合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在课堂上反复尝试,通过教学活动,会对教学带来新的活力和改变。
这样教师把教学资源多维解读与课堂实践相结合,使教学反思卓有成效,教师可以多次多角度的学习,与自己的课例进行对比,反思改进,选择不同的视角进行课堂教学模仿、创新实践。从而逐步内化为自己的教学智慧和教学能力。
关键词:技工数学 教师 自信
自信心是一种反映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成功地完成某项活动的信任程度的心理特质,是一种积极有效地表达自我价值、自我尊重、自我理解的意识特征和心理状态,也称为信心。
当前,技工院校的数学教学及数学教师都面临一些新的挑战,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较多。
其一,以就业为导向的技工教育课程改革正在深入开展,文化课边缘化,课时减少,内容要求最低,教师的积极性及自信心深受冲击。
其二,学生基础比较薄弱。2011年9月笔者对本系五个新生班进行了一次摸底考试,满分110分,主要考察与一年级数学学习联系较紧的数学知识点,包括二次函数的性质、分式的化简计算、解方程等。各班成绩如下表。
表
班级 113会计502 113商务502 113计网502 113灯饰502 113展示502 总计
X- 70.2 61.3 62.1 50.8 53.1 59.48
计算机应用系的入学分数线在本校的新生班级中属于中上水平,除了机械系的模具与数控专业成绩比较高以外,其他班级的数学成绩均在这些班级之下。通过这次测试,可以看出本校的学生数学成绩处于一个中下水平,特别是展示班与灯饰班,他们属于艺术专业,女生较多,形象思维发达,逻辑思维能力不强,数学基础差。
其三,“我是来学专业课的,不是来学基础课的”,这种思想导致技校的学生用一种消极的态度对待数学等基础课的学习。
受以上因素的影响,久而久之,导致了技工院校的学生对数学学习缺乏自信,数学教师也对技工数学教学产生困惑。面对这样的困境和挑战,我们该怎么办呢?通过几年的实践,笔者认为我们应从自身做起、从细节抓起、从课堂开始,提高课堂教学艺术,让学生兴致盎然地理解和掌握知识、技能,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激情、智慧与欢乐,让我们的技工数学教师在学生面前树立一个自信的形象。
一、轻松的话题
著名特级教师于漪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因此,能够使用良好的课堂开场白是现代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之一。针对学生的现状,怎样调动他们的情绪,让他们尽快投入到新的学习当中去呢?这时候笔者往往会结合近期一些热门的话题,把他们带到愉悦的课堂上来。
如:当2012年伦敦奥运会足球预选赛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问:“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发现足球赛场上也有许多数学问题,不信,你往下看。”
在小组赛上,每四个队进行单循环比赛,每场比赛胜队得3分,负队得0分,平局两队各得1分。小组赛结束后,总积分高的两队出线,进入下一轮比赛。如果总积分相同,还要按进一步的规则排序。
问题:若中国队只积3分,我们有可能出线吗?
有可能,6场比赛都是平局,4个队都只得了3分,按进一步规则排序,该队如果处于前两位,就有可能出线。
那些对体育有浓厚兴趣的学生们一下子好像打了强心针一样,津津有味地讨论起来,原本死气沉沉的课堂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
高尔基在谈创作体会时说:“开头第一句是最难的,好像音乐定调一样,往往要费好长时间才能找到它。”教学也是如此,一堂好课如果没有成功的开端,教师会讲得索然无味,学生也很难进入学习状态,课堂教学的其他环节也就难以进行。利用这些轻松的话题,教师可以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开展。
二、幽默的语言
苏联的一位教育家曾这样说:“教育家最主要的,也是第一位的助手是幽默。”在数学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幽默,可使教师讲课的语言变得风趣、诙谐,有助于学生去理解、接受和记忆新知识。教师的一句妙语、自编的一个顺口溜,会让学生在一笑中放松紧绷的思维,在品味中积极思考。
例如,在教授了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公式后,可让学生用这样的顺口溜记忆:“赛抠抠赛,符号相同;赛赛抠抠,符号相反。”学生听起来觉得非常有趣,公式的记忆也比较深刻。
又如学生在作业中出现了错误,教师直接批评学生,其弊端是众人皆知的,如果用幽默的语言来处理,其作用和效果就大不一样。如:学生把正弦曲线交到笔者的面前,热切希望笔者能给他一个满意的答复,但笔者发现学生画的图像不够圆滑,于是给学生打了一个“”。学生好奇地问:“老师,作业为什么是错的呢?”笔者幽默地说:“你的样子不够英俊。”学生虽然会反驳笔者:“样子不够英俊也是错吗?”但他们还是会笑眯眯地回去修改,其他同学也忍不住笑了起来。这样既避免了学生的抵触情绪,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三、形象的比喻
比喻是一种通过联想将两个在本质上根本不同,由某一相似特点而直接联系在一起的修辞方法。它不仅使表达者所描述的内容更形象生动,而且有利于调动接受者的兴趣。新奇独特、形象生动的比喻,可构成幽默的情趣。
如在教授开区间、闭区间的时候,笔者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区间有两扇门,若把两扇门关得紧紧的就是闭区间;若一扇门关紧,一扇门打开就是半闭半开区间;若两扇门都打开就是开区间。
又如,在教授“子集”的概念时,笔者形象引用了“父子关系”,帮助学生理解概念。若集合A={1,2,3},集合B={1,2},因为A B,所以我们可以说集合B是集合A的子集。我们可以这样理解,集合A是“爸爸”,集合B是集合A的“儿子”,如图1所示。
图1
当学生理解了子集的概念后,笔者让学生把集合A={1,2,3}的“儿子”找出来,有了形象的比喻,学生都很快就把集合A的所有子集找出来了。接下来笔者介绍真子集的概念,由于学生很清楚,儿子和爸爸不会一样大,所以真子集的概念就迎刃而解了。
四、丰富的表情
作为一名教师,不能没有表情,不善于运用表情的人就不能做一个好教师。一名教师只有在他学会在面部、姿势和声音各方面做出不同的表情时,才能成为一名真正的教师。教师的表情包括眼神、手势、身体动作等。我们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就是说眼睛可以表示出各种各样的感情,如高兴、气愤、赞成、反对等。课堂上师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常常都是靠眼睛进行的,教师用和蔼亲切的目光去捕捉学生的视线,让目光洒遍教室的每个角落,使每个学生都感到老师在注意自己,这样无形中就起到了控制课堂的作用。教师可以用严肃和警告的目光去批评课堂中的违纪同学,同大声训斥相比,这种无声的批评学生更容易接受,且不影响大部分同学的注意力。
教学语言虽然可以传递各种数学信息,但若没有手势,课堂教学就像运转机器一样冷漠死板。在课堂教学中,手势使用得当,可以增强语言力度,强化要传授的数学知识,给课堂增添亮色和活力。例如,在教授正、余弦的图像时,为了形象生动表现出图像的形状,笔者用手势做了一个圆滑的“”;在教授正弦函数图像的变换时,笔者用双手形象地表示出图像纵坐标高度及横坐标长度的变化情况。形象生动的手势,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能达到“出其手如出其心”的效果。
五、恰当的夸张
夸张是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以增强表达效果的修辞方法。夸张手法在文学里经常出现,在数学教学中适当运用夸张的手法也是必要的。
如在教学弧度制的时候,为了让学生知道1弧度的大小,笔者先用一根绳子为半径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再用这根绳子找了一段与半径一样长的弧,最后告诉学生这与半径一样长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就是1弧度。当学生已经掌握了1弧度的概念后,为了让学生对1弧度有更深入的了解,接着笔者提问:1弧度与圆半径的大小有关系吗?学生受思维定势的影响,马上回答“有”。这时候笔者并没有正面回应学生的回答,而是拿出一根比刚才长很多的绳子,以原来的圆点为圆心画了一个很大的圆,如图2所示。
延长OA、OB交大圆于C、D,然后用大圆半径量一下CD的长,学生惊喜地发现弧CD与半径OD的长度一样长,即弧CD所对的圆心角与弧AB所对的圆心角都是1弧度,所以1弧度的角与圆半径的大小无关,学生的疑问顿时迎刃而解。实践证明,教学中巧妙运用夸张的方法,可以使感知活动变得更加充分、更加鲜明、更加生动,从而增强感知的效果。
图2
目前,我国独生子女占绝大多数家庭,他们普遍存在独立性差、依赖性强的问题,团结协作无从谈起。但从古往今来国内国外,许多现实的事例证明,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团体,没有一种团结协作的作风,这个团队注定是失败的。很多企事业已经认识到团队合作精神的重要性,他们在招聘引进人才时,把团结协作能力作为一项重要的考核内容。我们作为教育者,也应该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只有我们国民团结协作,才能让我们的国家永立世界强国。
二、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
根据信息技术知识更新快、信息量大的特点,在此学科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尤其重要。信息技术的学科特点,非常适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未来是以创新为动力的社会,我国创新式人才短缺,自主学习是实现创新精神的前提。现代是信息时代,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基础学科,他将跟学生更好地适应信息化社会的学习、工作、生活息息相关,培养学生信息技术自主学习能力,可为他们终身可持续式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老师每一节课都要重视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会主动地学习。学生学习主动了,加上教师的及时引导和表扬激励,他们的兴趣会越来越浓,学得也越来越有成就感。比如,在教学Flash模块时,我在上第一课时时,精选了一些优秀的Flash动画和我的作品播放给学生欣赏,学生看得啧啧称奇,我告诉他们今天我们就开始学习这个软件,他们听课时就会听得很投入,学得很专心。后来我每节课都把他们的完成作品进行展播评分,收集起来并放在学校网站上,他们学习这个软件时自始至终都保持浓厚的兴趣。
四、精组小组,健全制度
小组建设是合作探究的基础,在组建小组时要注意把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形成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比如,我在组建小组时,首先调查哪些学生家里有电脑,家里有电脑的学生一般电脑操作基础较好,可以在小组内起到“小老师”的作用。然后考虑学生个体性格,男生女生也要搭配。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人为宜。小组实行动态管理,教师可以根据实际发展的需要对小组内成员进行调整,可以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即有的学生在小组占有主导地位,有的学生始终处于从属地位,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
对小组成员进行合理分工,还要明确职责。小组设小组长、纪律员、汇报员等。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人员有序地开展讨论交流、动手操作、探究活动。加强小组的培养,我们要教给组长讲题的方法与技巧及在交流过程中的灵活协调。当出现意见分歧时,组长应问个为什么,请组员说出理由;当出现冷场现象时,组长应带头先发言,起表率作用。还要教给组长善于收集组员在交流中对同一道题目所作出的不同解答,组长要归纳组员的学习成果,并且负责把本组学习的成果去粗取精。
纪律员负责学习自学的纪律管理,汇报员要负责作品展示时的汇报。小组成员的分工可由小组内民主推荐产生。教师可以不过多干涉。但要注意定时轮换,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
五、小组合作自主学习的方法措施
根据信息技术课书中有明确的操作步骤的这一特点,我们首先要教会学生能静下心来看书,这一点其实是难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他们喜欢操作而不喜欢看书,可以在教师的引领下,和学生一起浏览一遍操作步骤,教师强调一些容易犯错的步骤和重难点,然后让学生看一步做一步,这个时候我们不能让学生合作讨论或去请教别人,教师强调的是学生根据书中的步骤反复尝试,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耐心,实在解决不了的等待组内合作解决问题。
待学生初步自学后,进行组内交流解决问题,为了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教师要强调:每个成员的作品得分影响到小组总分,每个学生首先得独立思考,尽量自己解决所有问题,把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标记下来,提供给小组讨论;小组讨论时积极参与、踊跃发言、认真倾听,并且按照分工完成自己的职责;小组汇报时,除了汇报通过小组交流解决的问题,还要把没有解决的问题提供给教师;最后由其他组回答或由教师解决。
六、公正及时评价,激励学生积极性
对小组学习的过程和结果及时进行评价,可以帮助学生及时改正错误,激励学生学习兴趣,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还能建立学生的团队意识,增强集体荣誉感。
在评价过程中我们要遵循以下原则:
新课改倡导自主、合作、创新的学习方式,是以目标统领内容,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它改变了过去以接受性学习为主、以记忆模仿为主、以书面知识和间接经验为主的传统模式,融学习于活动中,寓乐于教学中,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得以培养,是适应新时期教育的一种以人为本的新型学习方式。因此摸索、实践这种新的课堂学习方式,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给学生更大的学习空间,让课堂真正活起来,充满生命力,就显得格外重要。
一、要构建开放型的体育教学课堂环境,让学生在主动自主中学习
1、要发挥体育骨干学生的作用。
体育骨干既要简单地协助教师完成某些活动,又要参与教学内容的设计、管理,能更好地从学生的角度去安排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同时也增强了课堂中学生参与的氛围和师生之间的亲和力,事半功倍地达到教学目标。
2、在进行“开放式”教学时
教师应把练习的目的要求,以及课堂所要达到的效果给学生一个较为明确的讲述,让学生在一定学习目标的指引下,根据各自特点,有针对性地加以练习,提出较为直观的练习方式,做到“有的放矢”。确定学习目标,内容选择应尽可能安排贴近学生实际,迎合学生自身要求,有一定实用性与趣味性较强的健身体育、娱乐体育、乡土体育、生活体育的内容。同时对场地器械布置、安全事项等要给予充分的布置,避免造成课堂混乱与发生安全事故。
3、在“开放式”教学策略中,最关键的是教师如何引导与学生怎样学的问题。
教师应在不断改进“教学意图”引导的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兴趣,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和表现机会,给学生留出自主学习的空间,真正让学生拥有主动权、自,强调动则有“理”、动则有“方”、动则有“趣”,注重适当的“放”,避免过严的“管”。在教学当中教师并不是完全脱离学生,等同于“放羊式”教学,而应更加密切注意被“放”学生的活动情况、课堂氛围,以便随时提醒、调整,并给予及时必要的点拨与指导。
4、教师在实施“开放式”教学时应注意“开放”的范围
不能仅仅局限于教学形式上的开放,而是要在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活动、教学手段、教学评价上进行综合性的“开放”,其中“开放型的评价”显得尤为重要。
二、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让学生参与到集体学习当中合作交流可以有效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合作交流可以增强师生、生生之间的情感,可以让学生获取新的知识、分享合作成功的喜悦。
首先要建立教育对象是合作伙伴的观念。学生最反感的是“训斥”型和“粗暴”型的体育教师,他们高高在上,致使教学中合作的特性大大削弱。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以伙伴身份参与教学,要自觉地“忘记”自己“教师”的角色,这将使学生产生向心力,从而对体育课产生兴趣。
要想使学生以合作伙伴的身份参与教学活动,需要教师提供多种多样的合作机会。比较常用的方法有:(1)商量合作法;(2)暗示合作法;(3)自我教育法。自我教育包括自我认识与自我纠正。例如,对课上非正常损坏的体育器材,教师把“损坏东西要赔偿的”道理摆明后,让学生自己想办法,或修补或赔偿,使学生把“要我改正”转变为“我要改正”,这样学生在充分发挥合作教学功能的同时也达到了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让创新带动学习的兴趣
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之一。而现在学生的兴趣激发并不仅仅局限于教师对课的情境或是项目进行有意识的安排,从而来触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种浅层的兴趣激发,维持的时间与整体效果性并不是太好。从心理学的角度上看,让学生模仿学习动作远没有让学生自己创造出新的学习方法来兴趣更强、效果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