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行政审计论文

行政审计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行政审计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行政审计论文

行政审计论文范文第1篇

中国公共行政精神的孱弱现状

(一)公共行政思维中公共性的流失

公共性是公共行政最显著的特性。回顾改革开放以来的近40个光景,社会结构的转型对行政界域内公共性的冲击是不言而喻的。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催生了繁杂的行政事务和膨胀的行政组织,同时对公共行政主体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样的行政环境下,第三部门和行政外包等新形式的行政组织展现在公共服务选择的面前。第三部门的非营利性导致其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有限,而受市场竞争机制作用的行政外包组织则始终以经济性为首要原则。当私有制的思维沁入到公共领域中,公、私界限模糊,难免不损害到公共行政至善、至纯的公共性,使公民在公共生活中,往往接触不到真正优质的公共服务,和平价的公共产品。针对政治体制改革回应相对滞后的我国而言,公共性的流失,必然导致政府公共管制权的增强,而对应着公民公共行政权力的缩小,这无疑加深了公民与公共行政之间的距离,增加了我国实现民主治理的难度。

(二)公共价值诉求的非理性表达

公共价值诉求的非理性表达源于中国两千多年的传统行政文化桎梏下的公共行政精神根基薄弱。家天下的时代,整个社会处于伦理教化的非理性和皇室强权专制统治之下,人情往来、个人崇拜、等级有序的伦理观念根深蒂固,政府强大、公民弱小和淡泊法律的意识深入人心,国民缺少自觉认知和遵守现代法律法规的精神是几千年历史沉淀下来的传统与习惯。而今,这种典型的民族心理特征突然受到外来新思潮的猛烈冲击,难免不使中国上下呈现出非理性的狂躁。行政组织内部滥用公共权力、损害行政诚信、随意制定决策等,对应着公民上学难、住房难和看病难等基本的生存问题,这些现象直接挑衅着公共行政的权威和公民对政府的信任。于是在现实中,行政主体贪污渎职、暴力拆迁、钓鱼执法公民政治冷漠、自焚抗议、郁愤难平在如此政德面前,伦理道德不堪一击,衰微的法理精神造就了公共价值诉求的非理性表达,这急迫地呼唤完善的法治社会快速到来。

(三)公共行政目的的偏颇

社会转型带动了社会结构关系的转变,多元利益集团的出现,使公共利益成为集团与政府以及集团之间博弈的产物,公民的公共利益越来越多地让位于强大的集团利益。对利益的盲目追求,使与民争利的现象不仅显现在利益集团之间,也显现在行政组织内部,行政人员之间,致使公共行政最根本的服务目的被忽视,公共行政的社会职能和文化职能发挥不彻底。在单纯利益的驱动下,公务员队伍中出现了大批对公共服务缺乏热情、道德水平低下的蛀虫,他们贪婪地蚕食着原本应该高效、公正的公共行政。在社会财富的迅速积累下,也加重了国富民衰的迹象。公共行政的现实目的直接陷入到被质疑的危机中。(四)公共行政观念的形式化趋同尽管我国行政有着几千年的历史,然而真正意义上的公共行政学起步晚,发展慢。在精彩纷呈、眼花缭乱的西方行政理论面前,我国公共行政学界稚气未脱。始终追随在各式各样的行政思潮之后,难以创新。尽管很多优秀的学者致力于在吸收西方精华理论的基础上完善创新我国的行政理论。但世界经济一体化,以及社会全面发展对公共行政能力提出的紧迫要求,使得我国的行政理论不得不受到系统、完备的外来思想的同化。甚至存在部分不负责任的学者,在没有或者鲜有对我国的公共行政基础和社会发展的客观状况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就直接照搬照抄国外的思想理论,用以指导我国的公共行政实践,造成了我国的行政观念与国外思想产生形式化趋同的现象。可以说,这种学习创新精神的孱弱,直接影响到我国公共行政价值理论和治理实践的脱轨,对我国的公共行政发展百害而无一利的。

重塑中国公共行政精神的手段

(一)扩大民主途径

本能地意识到公民的要求与呼声,这是政府必须具备的执政能力,这需要一系列民主制度的健全。我国是拥有十三亿人口的大国,做到直接民主是不现实的。然而,在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各种电子、数字、通讯设备、互联网等高端技术,为建立、拓宽多种“民主参与”和的渠道,政府与公民的对话,以及公民民主参政提供了便利的条件。通过这种公开、民主的自由表达,实现公民对社会生活和国家生活进行广泛参与的目的,推进公共行政公共性的复归,进而对政府行政政策的制定和执行给予必要的回应、监督和压力,这也正是民主行政的基本要求和核心内容。

(二)加强法制改革力度

完善、正义的法律制度是公民权利实现和公共行政行为有序的最强大有利的武器。特别是对于法治基础薄弱的我国来说,维系社会主义运行秩序,规范政府行为必须要加快法律制度建设的步伐。包括明确法律原则,建立制衡机制,在法律面前保证人人平等,更新法律法规内容,做到遵法从严、立法公正、司法公正、执法公正,借法律来实现权力与义务的平衡,使行政行为有法可循,行政失范有法可究。

(三)发挥大众传媒的公益作用

时代的信息化为政务的公开、透明提供了多种可行方式,其中,积极发挥大众传媒的公益作用,做到全面监督与树立典范的结合,无疑是最好的途径之一。大众传媒作为人类社会物质生产和精神交往的产物,对社会活动具有广泛的影响力。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传播速度越来越快,范围越来越广,效果也越来越大。而我们需要转变的是大众传媒传播商业价值远远大于公益价值的客观现状。积极发挥其舆论监督功能,加深行政人员服务社会、公众的社会责任感,并通过树立像孔繁森、牛玉儒、白芳礼等深入人心、感动中国的精神楷模作为人物典范,激励广大行政人员自觉履行公仆职责,投身于为人民服务的光荣事业中,从教育培训、模仿学习中领会公共行政精神,教化并培育公民热爱祖国,珍视生命,勤恳无畏,甘于奉献的公民精神。

行政审计论文范文第2篇

审计证据和刑事诉讼证据都是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材料,然而两者之间也存在很多相同点和不同之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相同点1.两者都是为案件事实提供认定的证据。2.两者都针对过去的部分事实进行证明,而非全部的反映。3.两者在取证过程中,都应遵循一定的规则要求。两者都具有一定程度的表现形态。审计证据和刑事诉讼证据都应具有可采性。两种证据对案件的证明都仅能达到相对的程度。

(二)不同点1.从收集调查主体上来看,审计证据的收集主体是审计部门,其只负责相对人的陈述、申辩及听证时所必需的说明。在该过程中,相对人不负责举证和取证。而刑事诉讼证据的收集主体包括检察机关、公安机关,且在自诉案件中,受害人有责任收集被告人违法犯罪的证据。2.从证据表现形式上来看,我国刑事诉讼法将证据分成证人证言、物证、书证、被害者陈述、犯罪嫌疑人、被告的供述和辩解、鉴定意见等七项内容。而我国审计证据相关规定指出,审计证据包括六种不同的形式,与刑事诉讼证据形式存在很大的差距,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证据。3.从证据的证明程度要求上看,证据的证明力度取决于其对事实的说服力、真实性和可靠性等,总的来说,主要是取决于其证明价值的大小。审计证据的证明价值普遍低于刑事诉讼证据,其必须经过司法机关的审查,才能上升为刑事诉讼证据。4.从证明对象上来看,证明对象即为需要采用相应证据来证明案件事实的对象。在审计行政处罚中,其证明对象主要是相对人的违规、违法事实,而刑事诉讼过程中,其证明对象主要是犯罪嫌疑人的各类违法犯罪行为。5.从证明标准上来看,证明标准即为证据所需达到的证明效果或程度,其不只是单一的证明程度,而是整体证明效果。刑事诉讼证明标准包括:一是具备清楚的案件事实;二是确凿、充分的证据。而针对审计证明标准主要包括:一是充分、确凿的违法事实;二是具有法定依据。6.从审查判定方式上来看,审计证据主要是为审计机关提供的,其审查过程是根据审计机关内部相关层级审核程序进行,行政人员被告知结果后,仅可通过陈述、申辩及审计听证方式来进行抗辩。且由于其性质不同,该过程缺乏公开化和透明度,导致审计结果的非客观和不公正性。而刑事诉讼相对较为公开,在案件审理过程中由公诉人提供各类能够证明犯罪嫌疑人违法犯罪事实的证据,其具有一定的公平和公正性。

二、审计证据对刑事诉讼的证据价值分析

基于审计机关所收集证据的专业性、真实性、全面性、直接性等特征,使审计证据对刑事诉讼具有至关重要的诉讼证据价值。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审计证据在收集过程中的直接性有效增强了刑事诉讼中的可采性该过程是由审计人员采取检查、查询、计算、复核等方法来进行的。过程复杂且审查范围较广,包括被审查单位的会计凭证、银行开户、会计报表、会计账簿等,在认真查阅与事项有关的实物、有价证券及资料等基础上,得到的第一手资料,具有很强的直接性和真实性,其有效增强了法官的“内心确信”。

(二)审计人员和审计工作流程的专业性有效确立了审计证据的权威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相关规定,审计机关除肩负政府预算的决算和执行情况外,还负责管理各行各业国有资金和使用情况。因此,审计人员应全面了解和掌握被审计单位的收支、国有资产、负债及损益等情况。这就要求审计人员应在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还应具备较高的自身素质,促使他们在收集审计证据时,力求确保其真实性和准确性,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审计证据的证明价值。

(三)严格的审计复核制度是进行案件推理的重要前提其是由审计复核人员针对审计决定书、意见书及审计报告等资料进行审核,并提出相应的复核意见。复核人员对审计证据的真实性、准确性、客观性及关联性等进行检查和监督,确保审计过程的内在逻辑顺序,从而与司法部门达到程序上的一致性,有效确保了审计证明的证明效果。

(四)在结束审计过程后,审计部门采用先进的科学手段,进行全面检测和分析,最终得出客观性、书面性的审计报告审计报告包含内容、方式及所查处的违法相关固定的财政收支行为等,在提交审计报告之前,还应征求被审计单位的各项意见。经过重重把关的设计报告更加趋近法律真实和客观事实,在刑事诉讼中对事实的认定中,审计决定很少存在争议,有着至关重要的证据价值。

行政审计论文范文第3篇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费开支也在逐步的增长,由于无法预见的原因,在其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个别单位隐瞒收入、虚报资产、超前分配的现象,甚至会出现个别人“私物公报”、“公款私用”等严重违纪行为,这种现象,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更挫伤了单位职工的积极性,在群众中造成较坏的影响。因此,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审计势在必行。

二、行政事业单位开展管理审计的可行性

从2000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新《会计法》,对内部审计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规定单位负责人要对本单位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这一规定从根本上改变了以往那种人人都负责,结果却无人负责的状况。同时,明确了单位要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并且将内部审计作为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加以规定,这将会增强单位负责人对内部审计的重视程度,提高内部审计机构的地位,为管理审计的健全与发展提供契机。新《会计法》在关于法律责任的规定中,对违规人员从罚款、行政处罚、吊销从业资格证,直到开除、判刑等分别做出规定,规定明确,处罚力度大,措施具体,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明显加强。新《会计法》的实施在有力地维护经济秩序的同时,也必然为管理审计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会计执法环境。

三、行政事业单位开展管理审计的主要内容

(一)内控制度是否健全有效,是否在国家及地方有关政策制度的基础上建立健全了部门规章制度并认真执行;会计核算是否符合会计法的要求,是否建立了现金出纳制度、报销制度、借款制度、主要领导审批制度等内部控制制度,有无因内控制度不严或领导决策失误造成损失浪费一起其他经济事故问题。

(二)预算外收入是否合法,有无乱收费、乱罚款、乱集资、乱摊派、收入不入帐或设置帐外帐等问题;预算外支出是否符合规定范围,有无大吃大喝、请客送礼、乱发钱物和铺张浪费等行为。

(三)各项预算内收入是否符合国家政策,有无违规收入。行政事业单位的收入主要是财政拨款和罚没收入、规费收入。财政拨款是财政按批准的预算拨付的,罚没收入是按规定对某种违规行为的罚款,规费收入是国家机关为公民和单位提供某种特殊服务时按规定所收取的手续费和工本费,不提供服务不能收费。因而行政事业单位所取得的各项收入必须严格执行上级政策,不得自定规则乱收费。

(四)债权债务和往来款项业务是否真实,有无通过应付款为其他单位办理不正当业务或截留应当上交国家收入、出借单位资金谋取私利等。

(五)经费支出是否合规合法,有无将救济、科研、农业、教育、基本建设等专项资金(基金)挪作他用的问题;

(六)固定资产是否入帐建卡,能否保证安全完整;特别是纳入财政统一核算体系后,各单位自管固定资产是否能够帐实相符,增减变动手续是否齐备,有无管理不善造成流失问题;有无未经批准擅自处置固定资产,或通过降低转让价格获取好处的问题;固定资产的变价收入是否全部入帐、专款专用。

四、行政事业单位开展管理审计的方法

(一)运用审阅法、核对法、观察法、查询法,检查行政事业单位的财政拨款、预算外收入的真实合规、合法性。如将行政事业单位收到的财政拨款数与财政部门实际拨款进行查询、核对,将行政事业性收费醒目与物价部门核批的《收费许可证》上的项目、标准核对,将罚没收入与财政领取的罚没收入、专用票据核对,以检查被审计单位有无截留罚没收入、纳入预算的规费收入和乱收费、乱罚款,私设“小金库的问题。

(二)运用顺查、逆查、详查、抽查等方法,按照有关法规和财政专款文件对预算内外支出项目的真实性、合规和合法性进行审计。对财政收支数额不大的应采用顺查法和详查法。

(三)运用比较法、结构分析法等审计分析方法对预算内外资金的管理使用效益情况进行分析评价。

五、行政事业单位开展管理审计存在的风险

管理审计存在较高的审计风险。审计风险主要由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三个要素组成。管理审计是指对行政事业单位所有业务活动和管理活动的恰当性和有效性以及人力资源的拥有和使用进行检查、分析和评价,鉴证管理当局履行受托管理责任的业绩,鉴明现存的和潜在的薄弱点,并就其改进提出措施,以便更加有效地使用所拥有的物质资源和人力资源,改善管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服务社会的能力。管理审计与其他类型审计的主要区别是强调对人力资源的审计。因为人力资源是最为宝贵的资源,在知识经济时代更是如此。人不仅是日常行为活动的主体,而且是最为活跃的管理因素,它的质量高低和状态如何,会直接影响单位的经济活动及其结果,进而影响到工作目标的实现。然而,对人力资源的审计,内审机构开展的少之又少,缺乏经验和相应的审计知识,加之现阶段人力资源配置的复杂化,使管理审计的开展将面临一定的高风险,导致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望而却步。

六、做到两个“加强”,全面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内审人员素质

(一)加强专业培训,提高内审队伍素质。为了使广大内审人员尽快适应管理审计工作的要求,国家审计机关必须从实际出发,加强对内审人员的培训工作。为此应做好三方面工作:一是要定期对内审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和管理审计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提高他们的思想修养水平和业务能力。二是要严格审计程序,制定明确的标准来约束和规范内审人员的行为,强化责任感。三是要采取短期轮训、以审代训和研讨会等形式,不断提高内审人员的素质。

(二)加强国家审计机关对内审的指导管理,促使行政事业单位内审人员不断提高工作水平。国家审计机关在切实履行指导内审的职责时,应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要转变内审工作的指导方式,从以行政指导为主逐步转到政策引导和典型引导上来;从以审计机关指导为主逐步转移到审计机关领导下的内审协会行业指导为主上来;从抓内审面的扩大逐步转移到点面结合上来,特别是要加强对行业内审的工作指导。二是突出内审工作的重点,既要重视内审机构建设、内审人员配备,更要重视提高内审工作的质量。三是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努力为内审工作做实事。在强化内审宣传、学习培训、总结交流等方面下功夫,促进内审进一步发展。四是有计划地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人员定期进行考核,促使其不断学习,不断提高执业水平。

通过做到上述两个“加强”,全面提升行政事业单位内审人员整体素质,从而有利于其积极开展管理审计。

行政审计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审计独立性;审计市场;政府监管;审计质量

在现代经济市场中,独立审计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近些年来,我国大量的上市公司频繁发生审计失败案例,如“琼民源”、“红光实业”、“郑百文”、“南方保健”等,严重地威胁到了审计师的独立性,以致整个独立审计行业的诚信问题受到普遍的关注和质疑。因此,提高和加强审计独立性对我国市场经济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提高审计独立性的重要性

独立审计的本质是对上市公司提供的审计报告进行审核、监督和签证;而作为审计的实施者――审计师在其职业过程中要对其审计意见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在我国,随着审计市场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公众及政府部门对会计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对其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信息的提供者出具了虚假的信息,作为鉴证业务的审计师会面临两种选择:一种是恪守其应有的独立性准则,保证信息的质量;另一种是在各种利益的诱惑下违反独立性准则,产生低质量的信息报告,使审计市场的效率低下。所以,审计师的独立性对市场经济的正常运作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从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来看,审计师的独立性是市场发展的奠基石,也是确保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等相关信息质量的制度要求。而现代企业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这种权利的分离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公司内部治理结构问题――问题的产生,并由此导致了“内部人控制”现象。这种现象严重的破坏了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健康发展,如何解决此类现象呢?其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保证审计师的独立审计。在审计师审计的实践过程中,由于各种经济利益的驱动,审计师要独善其身保持这种独立性,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影响。而影响审计独立性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划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大类。外部因素主要有生存压力、政治经济因素、审计收费、审计供需模式等;内部因素主要有会计师事务所的形式、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非审计业务、审计任期的长短等。正是这些影响因素阻碍着我国审计市场的正常运转,严重威胁着审计独立性,所以市场经济对强化审计独立性提出了迫切的要求。

二、政府监管在提高审计独立性的作用

审计师要保持其独立性,出具高质量的审计报告,需要政府与市场采取相应的对策,减少甚至消除各种因素对审计独立性的影响。本文在此主要探讨政府监管对审计独立性的作用。

同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审计市场目前的发展不是很完善。在市场经济中,审计师为了获取一定的社会资源和经济利益,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与市场占有率,出具有利于客户的审计报告,这样就导致了审计行业以牺牲审计独立性为代价的“恶性竞争”。我国的审计市场对审计服务产品长期供大于求,审计师面对这种情况只能选择降低审计收费标准,维持正常经营,而出具的审计报告质量也会随之降低。简单的说,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主要通过“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来发挥作用,但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其效果并不明显。这时政府就以“看得见的手”来发挥作用,弥补市场失灵,保证整个市场正常有效地运行,即通过非市场机制的手段来解决有关市场的失灵问题。因此,在监督和管理审计行业和审计师时,政府主要解决审计行业自身和市场机制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政府监管的着眼点在于保证审计市场的有效运行。从法律、法规的角度界定审计的目标,赋予独立审计应有的社会职能,制定审计行业的行为准则,建立独立审计预警机制,实施必要的监督和处罚机制来保证审计的独立性,这都是政府监管在保证审计市场有效运行中的体现。此外,政府还应持续健全和完善法律、法规,加大审计师的执业风险,提高其违法成本,并且减小审计师与客户之间的利益羁绊,从而保证审计的独立性,提高审计信息质量。

第二,政府适度的监管审计市场。不当的政府监管会造成审计市场的恶性运行与发展,从而使整个审计行业的发展受到影响;相反,有效的政府监管不仅可以约束审计独立性威胁,而且有利于产生高质量的审计需求。限制政府对独立审计的干涉行为,才能为审计市场提供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使得企业能够自由选择所需要的审计服务。因此,政府应该把握监管的程度,提高监管的效率,从而提高审计的质量。

第三,政府加强对监管者的监督。首先,政府在执行其监管职能时难免会出现一些不恰当的举措,如执法力度不够、信息透明度偏低、遵循制度的程度不到位等。其次,政府部门作为市场的监管者同样具备“经济人”的属性,即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政府部门可能会制定出不合理的政策,形成不公正的监督。所以监管者必须进行必要的信息披露,建立公开透明的监管规则和程序。

从我国具体的国情出发,仅以市场机制来保证审计的独立性是不现实的,加强政府监管是我国独立审计市场的必要选择。强调政府监管的作用并不代表市场机制就不重要,而是要构建以“市场机制为主导、政府监管为补充”的监管模式。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相当复杂,它们对审计独立性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既相互协作,又相互制约。因此,提高审计师的独立性,需将市场机制和政府监管有机的结合起来。

三、加强政府监管应注意的问题

在提高审计独立性的过程中,政府发挥监管作用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弊端,只有解决其中的问题才能达到较好的监管效果。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把握政府监督的目的,避免过度监督。政府监管是为了弥补市场失灵而出现的。适当的政府介入有助于提高市场的效率,从而提高审计的独立性。曾萍、蓝海林(2003)的研究表明市场和政府是相互影响、相互补充的,而我国的审计市场还不成熟,所以要对市场进行完善,然后再借助政府的力量来完成重要的补充作用,这样才能保证审计的高质量。所以,过度的政府监管不但不能改善审计市场的问题,而且会导致整个独立审计的失败。

2.保持“一个声音”说话,避免多头监管。我国的证券市场发展缓慢,一个主要的制约瓶颈就是市场面临太多部门的监管,如财政部、工商部、税务部、审计部等。这些部门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监督检查,但是在执行监管任务时没有进行很好的沟通和协调,在监管职能的设置上往往又出现重复和交叉,带来了没有必要的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浪费,导致监管成本增加、监管运行效率低下,而且影响了审计业务的正常开展。这种行业的多头监管、重复监督对独立审计的健康发展无疑是有害的。

3.选择适当的方式和手段,避免监管失灵。市场失灵可以通过政府干预来解决,然而政府监管也会出现失灵现象。首先,现代市场的经济情况纷繁复杂,作为监管部门的政府要全面掌握和分析相关信息往往十分困难,且成本较高,这种信息的不对称造成政府监管效率低下。其次,政府所采取的监管方式不当或政府监管目标的多元化等也会造成“监管失灵”。所以应该通过权利监管和机制制衡来尽可能的减少政府监管的缺陷,以达到较好的监管效果。

参考文献:

[1]侯迎新.公司财务舞弊成因及治理综述[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5.

[2]曾萍,蓝海林.审计独立性:市场选择和政府选择[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3,1.

[3]李明辉.成本与审计师选择行为研究综述[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7,1.

[4]张玮华,关于注册会计师的审计独立性研究[J].经济研究,2009,6.

[5]白华,肖玉莹.注册会计师审计委托模式:理论争论与现实选择[J].财经科学,2011,2.

行政审计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在现阶段,科学发展观的宏观背景、政府流程再造的实践探索、绩效预算与绩效审计的发展范例,有力地推进了政府绩效标准管理的发展进程。政府绩效标准管理由政府标准化管理发展而来,政府绩效标准管理具有凸现工具理性内蕴、实现价值理性追求、把握关键流程脉络、运用绩效评估的方法和明确管理结果导向的特征。

[论文关键词]绩效标准;绩效管理;管理工具

从政府标准化管理走向政府绩效标准管理是历史的发展趋势,与传统的标准化管理相比,政府绩效标准管理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它是实践的产物,也是时代的需要。

一、“标准化管理”的发展脉络与趋势

在企业管理领域,标准化管理是制度化管理的高级形式,包含计划、组织、协调、监督等一系列过程。标准管理可分为技术标准和管理标准两大类。技术标准需要根据不同时期的科学技术水平和实践经验,针对具有普遍性和重复出现的技术问题,制定统一协调的技术准则。管理标准要求在质量和目标的导向下,规定各方面经营管理活动、管理业务的具体标准。本文研究的是管理标准。

标准化管理首先是在企业领域实行的。标准化管理有体制和机制两个方面的视角。在体制方面,标准化管理主要体现为企业层级的标准化,渗透到企业内部部门,各车间乃至班组、岗位。在机制方面,标准化管理较多的表现为流程管理,针对生产、开发设计等经营管理中的每一个环节,制定科学化、量化的标准。从内部管理来讲,企业统一标准,可以减少资源浪费,提高产品质量和劳动效率,统一思想和行动,从而提升服务质量,树立企业形象。从外部发展来讲,统一标准便于进行“复制”或“克隆”,有助于企业在连锁和兼并中实现经营管理模式扩张的效用最大化。

政府管理在借鉴工商管理技术的过程中,引入了标准化管理。同样,政府标准化管理也有体制和机制两个层面。实际上,科层制就是一种行政组织体制方面的标准化管理。金字塔形的、非常规范的组织结构体系,明确的岗位职责分工,规则化、专业化、技术化、非人格化等标准化管理特征,通过严密的等级结构进行控制,按专业化标准实行权力分层、职位分等、层层节制、秩序井然,严格的权力运行程序使一切都统一在一个法则系统之内。同时,非人格化秩序的确立,使行政管理的每一个步骤都源于法规,从而摆脱了长官意志,保证了体制的规范性和连续性。[1]

政府业务的流程管理是一种机构内部职能规范化过程,通过界定流程各环节内容及各环节间交接关系,形成行政业务的无缝衔接,以降低成本,提高工作效率。它“很少对行政或管理体制产生影响”,是一种“温和的改进项目”[2],属于机制层面的标准化管理。

近十年来,随着政府职能转变的深入发展、政府自身建设的进一步加强,政府流程管理普遍得到重视,比较突出的是一些地方政府和部门导入IS0900l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据学者调查,我国一些地方政府导入IS0900l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具体实施主体基本集中在职能部门,而不是一级地方政府。各个职能部门独立提出质量方针,独立建构ISO质量管理体系,独立完成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作业记录等全套文档。[3]流程管理表现为一种板块式的结构,没有发挥出整体系统的功能。而且,IS0900l质量管理体系标准依据“过程原则”编制和实施标准,对组织运作实施“符合性”评价,是一种对产品和技术的管理。也就是说,政府在机制层面的标准化管理即使发展到导入IS0900l质量管理体系标准阶段,也仍然缺乏过程和目标的结合,缺乏组织整体绩效的评价,缺乏在产品和技术管理之外的人和环境的管理。政府的标准化管理必须进行提升,而其改进的趋势是向绩效标准发展。

二、政府绩效标准管理的基本特征

绩效标准就是以绩效理念作为基本导向,以绩效评估作为基本的元工具,将绩效沟通、绩效控制、绩效改进等基本元素渗透于标准化管理的各个环节。绩效标准从目标管理、标杆管理、全面质量管理等管理模式中发展而来,这些管理模式都多少包含有绩效管理的因子。绩效标准经历了从单向度的概念向综合性、多领域、多维度发展的建构,经历了从经济、效率到质量和公民满意的侧重点的转移,也就是“效率优位”向“质量优位”[4]的转变。绩效标准是政府标准化发展的最新阶段,与传统的政府标准化管理相比,绩效标准具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征:

1.凸现工具理性的内蕴

绩效管理在根本上是一种关注工具、技术与方法的机制管理。机制管理相对于体制管理而言,关注价值实现与制度运行的结果,并表现为解决问题时应用的具体工具、技术和方法所构成的体系。[5]机制管理与体制管理不同,不是一种根本制度的变革,不强求由上而下的刚性推行。绩效标准作为政府绩效管理系统化改革工具箱中的新工具,本质也是一种创新性的机制管理,寻求从工作的数量、质量、时效、程序等方面的改进来达到管理的目的。

绩效标准管理作为政府绩效管理系统中的一种新生载体,本身是一个完整的管理过程,包括制定标准、标准、实施标准、评价标准以及绩效改进标准等若干个纵向依次相连的管理环节。作为一种改革工具,具有可复制、可移植、可推广的特性,具有通用性、适用性和兼容性。绩效标准管理可以进行技术层面的移植和借鉴,应用于其他政府部门以及大多数公共管理领域。

2.实现价值理性的追求

企业中的技术标准、产品标准,追求的是单向性的工具效率,即使是管理标准、即使是政府中传统的标准化管理,也仍然集中在工作标准管理,缺乏人文关怀。绩效标准管理是一种管理工具,但并不影响它的价值理性追求。绩效标准管理一方面把官僚制对效率的追求融入政府管理的最具操作性的环节,从行政工作的数量、质量、时间等方面着手提高效率;另一方面体现了传统行政效率观念所不具备的对公平、服务、责任和回应性等价值理性的关注,超越了单纯的工具理性。绩效标准管理作为一种克服、改进公共部门绩效的有效管理工具,融入以人为本、公平、和谐等价值因素,引进管理作风、管理态度等柔性机制,以满足公民的需要作为组织管理的目标,更加关注人的需求和发展,实现了管理对象从“产品”到“人”的转移,内涵了工具和价值的双重理性与效应。[6]

三、从标准化管理走向绩效标准管理

1.科学发展观:走向绩效标准管理的推动器

政府管理和政府标准化管理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从技术标准到管理标准、从企业标准化管理到政府标准化管理,再到陆续引入IS0900l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政府标准化管理就是这样一路发展而来。在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背景下,政府标准化管理的发展获得了一个空前的机遇,绩效标准正好可以成为一个显著的发展标志。科学发展观强调全面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的目标要求,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为标准化管理修正以经济效率为中心的目标取向偏差提供了理论指导;科学发展观强调发展的社会效应,注重管理的产出效应,为斧正标准化管理的“过程原则”和“符合性”评价明确了价值导向;科学发展观强调以“群众的观点看待政策”,为改变传统标准化管理那种以上级领导意志为主,以上级对下级的管理控制为主的单一评估体制提供了动力机制。

2.流程再造:绩效标准管理的另一种表述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西方各国纷纷兴起了以“政府再造”为主要内容的改革浪潮,将“流程再造”引入政府部门是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流程再造最初于1990年由美国的迈克尔·汉默和钱皮提出,即对流程进行根本性的再思考和彻底性的再设计,从而获得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业绩的彻底改善。流程再造着眼现在、面向未来,在梳理诊断现有流程的基础上进行不断优化,即系统的改进。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在探索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进程中也开始尝试政府流程再造,尤其是各地通过举办行政服务大厅的有利契机,对各项行政审批流程进行了重新整合。[9]如温州市以行政管理流程再造为重点,把流程再造作为长效机制推进效能建设。上海市徐汇区委、区政府为了建立面向社会的快速回应机制,在13个街道、镇及委办局,对700多项政府传统工作流程进行再造。

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流程再造可以看成是绩效标准管理的另一种表述,或者说,流程再造就是机制层面上的绩效标准管理。流程再造以构建科学化的工作流程体系为核心,以绩效改进与提升为根本。通常来说,流程再造要经过流程选择、流程诊断和流程优化三个阶段。流程选择就是运用绩效的理念方法,选择关键的和重要的流程。流程诊断的首要价值在于发现政府工作流程的种种问题。其中,绩效诊断通过实地调查,收集相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确定政府工作流程绩效问题是什么。它不仅要发现绩效问题,还要分析绩效问题的根源,提出解决绩效问题的有效对策。流程优化是一种艺术化的互动和创意的思考。流程优化要体现消除流程内无用的非增值活动、整合分散流程环节、简化现有繁琐和庞杂流程、实现流程的自动化的思路。如此种种说明,流程再造是一个在绩效导向下的标准化管理过程,是一种绩效标准管理。

3.绩效预算与绩效审计:绩效标准的两个佐证

既然在政府管理领域,传统的财政预算、财务审计可以发展成为绩效预算与绩效审计,可以成为政府绩效管理工具箱中的两个新工具。同理,在政府管理领域,政府标准化管理在发展过程中,以绩效理念作为导向,以绩效评估作为元工具、以绩效控制贯穿全过程,也可以发展成为绩效标准管理,成为政府绩效管理工具箱中的又一个新工具。

政府绩效管理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是一个拓展开放的系统。在政府管理领域和部门,只要能够以绩效理念作为导向,以绩效评估作为元工具、以绩效控制贯穿全过程,就可以形成一个个绩效管理新的子系统。例如,在政府财政管理领域,传统预算是一种控制取向的制度设计,预算形成从下到上,不允许使用分权型激励措施,强调预算支出所导致的产出而不是结果。由于绩效理念的导入和改造,重构了公共预算和财政管理体制,形成了绩效预算这一场新的范畴。在这个体系框架内,关注点与预算依据不再是传统预算的“花多少钱”、“做什么事”的可行性论证,而是对“钱怎么花”、“达到什么样的成果”等进行量化的指标评估。因此,绩效预算被认为是一种将预算与组织绩效及战略目标结合起来的有效工具。[10]在政府审计管理领域,传统审计是一种对财务收支根据投入和过程来衡量的合规性、合法性、保护性审计。[11]由于绩效理念的导入,使得公共部门审计在目的、对象、标准和方法上发生了实质性的转变。新的绩效审计框架将关注的重点从财务收支的准确性,转向公共部门各项投入的有效程度,并借此寻找进一步提高绩效的途径,这不仅意味着其审计对象从公共部门的财务责任向管理责任的转变,致力于实现从审查到控制和引导的使命,而且在审计的作用上也从传统财政审计有限的保护,拓展到更为广泛和深远的建设性和促进。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