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命教育核心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的区别。教育目标的不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侧重于使学生正确区分心理健康和心理障碍,正确对待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心理问题并掌握自我调节的常用方法和技巧,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生命教育的目标侧重于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生命、珍爱生命、尊重生命,是从多角度认识生命本质、理解生命意义、提升生命价值的教育。教育内容的不同:心理健康教育是在心理学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大学生进行的关于心理卫生、学习生活、人际关系、职业选择、心理障碍、行为异常等多方面的指导和教育。生命教育的内涵是认识生命的本质,全面理解生命的意义,提升生命价值的活动。生命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生命意识的教育、生命态度的教育、生命情感的教育、生命价值的教育。教育途径的不同: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开设专门的心理教育课程,在其他课程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组织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发挥心理咨询中心个别辅导服务等方式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生命教育的途径主要是通过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在校园文化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中以宣传和体验等方式进行生命教育。
(二)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的联系。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两者是互相包涵,相辅相成的,都是高校学生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与措施,都能够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解决学生的思想问题方面,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科学的心理治疗、心理辅导,生命教育使学生的人生观、生命价值观进一步得到提升。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并不是相互排斥的,都要培养学生保持身心平衡健康发展,心理健康是生命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健康是身体健康的基本保证,同时也是其智力发展与顺利成才的必要条件。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一)社会发展现实呼唤大学生生命教育。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物质文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对物质享受的过分追求,对感官刺激的盲目崇拜,使大学生对生活享受的关注大于了对生命本身的关注。他们对“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才更有意义”更是缺乏深刻的理解。他们不懂得珍惜生命,一旦遭遇挫折或失败,就失去了生命的承受力。
(二)大学生现状亟需加强生命教育。首先,我国青少年自杀事件一直呈上升趋势,自杀已经成为青少年死亡的首要原因。其次,漠视生命,他杀和暴力现象普遍。近期发生的一系列大学生暴力杀人事件表明大学生缺乏对生命应有的尊重。第三,虚度生命,游戏人生。生命教育的忽视,使得一些大学生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缺乏正确的理解,在人生的追求中,片面追求感官的快乐,消极颓废,游戏人生。这些现象都亟需我们进一步重视和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缺陷与不足有待生命教育弥补。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中央和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重视下,已经迅速发展起来。不容置疑,心理健康教育对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心理健康教育在关注生命、回归生命本体方面存在的不足很明显,急需通过生命教育来弥补。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生命教育融合的路径探索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2B-0006-03
数学教育是以数学为载体的教育活动,其最终目标是促进人的成长与发展。这个目标在一定程度上是潜在的、缄默的,是一个趋之弥高的教育境界。因此,数学教育的内容就不应局限于书本上的显性知识,而要充分地把握和体会数学缄默知识的内涵与外延,将缄默知识作为数学教育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相应地,数学的教学方式也应深入到学生的生命领域,追求让学生的生命在场,随顺生命自然,引发心灵觉悟,采用范本教育的方式,以更加自然和本真的教育方式,切实提升学生生命的质量。
一、数学教育的核心价值目标
“教育”一词始见于《孟子・尽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说文解字》的解释是:“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在西方,教育一词源于拉丁文educate,本义为“引出”或“导出”,意思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把某种本来潜在于学习者的身体和心灵内部的东西引发出来。教育是一种顺其自然的活动,旨在把自然人所固有的或潜在的素质,自内而外引发出来,以成为现实的发展状态。柏拉图说:“什么是教育?教育是为了以后的生活所进行的训练,它是能使人变善,从而高尚的行动。”裴斯泰洛齐认为:“人的全部教育就是促进自然天性遵循它固有的方式发展的艺术。”由此可见,教育是遵循人的自然,引发人的潜能,使人尽可能成长与发展的活动。
数学教育,乃教育的一部分,本是以数学为媒介实现对人的教育的活动,但我们的数学课堂却越来越有脱离教育本意的倾向,数学教育被简单化为数学教学,数学教学被简单化为数学书本知识的传授,仅以分数来评判数学教育的优劣。爱因斯坦说:“所谓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结合数学教育来看,“学校所学”当然是指书本上的数学知识,而当我们努力专注于传授知识的时候,有没有考虑过那“剩下的”是什么?数学教育不应该只是知识的积累,还应包括数学的思维方法、研究方法、推理方法、数学精神和看问题的着眼点等,还有更深层的心灵的教育、精神人格的教育。那剩下的东西则主要是缄默的数学方法和因数学学习而渗透进来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数学教育如果不是以这个“剩下的东西”为目标,教育就丧失了它的灵魂。当然,数学教育并不是弃置或轻视知识,它只是力图使逻辑化、体系化了的知识与新的生命主体创思、立命(确立生命祈向)的生长点相契接,由生命化既有的知识而拓辟出另一种格局的生命的深度。[1]
所以,数学教育的核心价值目标皆集中在授受知识、开启智慧、点化或润泽生命[2]的三个相贯通的层次上。现实的数学教育或许无法企及它的极致状态,但教师却不应放弃对这个虚灵而真切的目标的不懈追求,而应用那趋之弥高的标准策励自己,上下求索教育的真意。同时,这三个层次又融为一体,依托于日常一点一滴的教学生活,对“知识”和“教学”的理解与感悟决定了教师的教育理想能够实现的高度。
二、数学知识的内蕴与存在方式
很多人将数学教学理解为“数学书本知识”的教学,这样的知识观是片面的、落后的。早在1958年,匈牙利哲学家波兰尼就在其《个人知识》一书中明确提出缄默知识的概念,把能用书面文字或地图、数学公式等方式明确表述出来的知识称为显性知识,而把那些不能明确表述的知识称为缄默知识,如我们有关自己的技能、行为和意识等方面的知识。其实古人早就意识到“难以言表的知识”的存在,只是在知识霸权的压制下被迫长期保持沉默。即使到现在,缄默知识在知识教学的殿堂里仍难争得一席之地,特别是在纯科学主义的影响下,数学教学逐渐脱离了学生的生活、情感和生命体悟。数学教学内容是缺少情感的冰冷的知识,数学学习成为外力驱使下的任务甚至负担。
事实上,缄默知识远比显性知识多得多,波兰尼打了个形象的比喻:若将整个知识比作海水里的整座冰山,那么水面上的部分就对应了显性知识,而隐藏在水下的则是缄默知识。数学知识除了书本上列出的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以及隐含于其中的数学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等显性知识外,还包括学生个人的数学活动经验和“前数学知识”,包括数学学习和研究的方法等知识,包含数学观念、数感、问题意识、应用意识、创新意识等意识层面的知识。不仅存在着一些具体的缄默知识,而且存在着缄默的“认识模式”,如缄默的分类模式与推理模式等等。[3]与显性知识相比,缄默知识一般都具有非逻辑性、非公共性、非批判性、层次性、情景性、文化性等特征。
从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看,几乎所有的显性知识都植根于缄默知识,在知识增长的过程中缄默知识居于支配地位,它是智力资本,是给大树提供营养的树根,显性知识只不过是树上的果实。[4]缄默知识一般都具有亲和性和使用的优先性,对新知的获得既可能起到基础性、辅和向导性的作用,也可能产生干扰和阻碍的反作用力。若教学时忽视了缄默知识的大量存在和其使用的优先性,其结果只能是:各种各样的缄默知识在教学活动中自发地产生影响。那些对教学活动有益的缄默知识或许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而那些对教学活动不利的缄默知识又可能干扰和阻碍教学活动的进行,导致学生在一些特殊知识点上的“学习困难”。[5]
所以,数学教育不能仅拘泥于书面的内容,必须改变数学教育就是教数学显性知识的观念,将数学缄默知识作为数学教育的集中目标和核心内容,寻求更加尊重人的生命自然和更能成全人的发展的教学策略。
三、数学教育方式的生命化追求
(一)数学教育要让学生的生命在场
让学生的生命在场,即教学时学生的人在、心更在,这是数学教育起作用的根本前提。外在的纪律制度或强制力只能限制住躯体,但却无法左右人的思维。只有心悦诚服的“意愿”、充满期待的“心向”、全身心地“激情”投入,才能焕发学习中生命的活力。教师要营造“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氛围,引发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专注,培养“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着精神,激活学生“生命在场”的状态。
让学生的生命在场,就是要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营造一个自由、安全、无心理负担的学习氛围,给学生公平的学习权利和公正的竞争平台,不以数学思维的快慢来划分学生的等次,不以成绩的优劣来确定对学生的亲疏,珍视每个鲜活的生命个体,尊重其人格的健康发展,让不同层次和特点的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学习,并能从中获得乐趣,使每个人的智慧都有机会展示,思维不受束缚,个性得以张扬,潜能得到尽可能的发展。教师要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丢弃权威的姿态,融入学生学习的世界,从学生的视角去分析问题;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真诚地赞美学生的良好表现,宽容学生学习中的错误,增强学生良好的情绪体验,尽量避免不良情绪对学习的干扰。
让学生的生命在场,还要善于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数学缄默知识一般都具有较强的文化性和情境性特征,数学书本上的显性知识也都源自于生活,因此数学教育的接契点和枢纽往往就落在这真实的学习情境上。良好的学习情境不仅能够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具有“共情”的作用,真实的、相似的情境能够勾起回忆、激活经验、唤醒心灵,引领独特而真切的个体体验,学生能主动参与到情境中来,从而进入一种深层次的应对状态,便于问题的自主生成,引导自觉的探究。数学教师要做的就是将原本冰冷枯燥的显性知识赋予情感情节,将知识“活化”“生命化”,使知识更自然地与个体的生命感悟相接契。
(二)数学教育要随顺人的生命自然
人具有游泳的潜能,却没有飞翔的天赋。教育就是要把潜在于人天生禀赋中的“内在而真实的力量”挖掘出来,绝不将精力浪费在生命中不存在的能力上。各人在数学上的天赋不同,数学缄默知识的总量和缄默认识的模式等都存在着差异。我们应该尽可能多地了解这些我们教学活动中的伙伴,以多样性、灵活性的教育方式,给孩子创造一个可以自主探索的空间。
给数学学习以自由呼吸的空间,就是善待生命。每个学得费劲的学生都有其深层的原因,每个错误的背后都有其合理的成分,面对困惑中的学生教师切忌急躁,不要苛求尽善尽美,而要善于站在学生的角度分析个中缘由,循着各自的独特性,致力于给每个学生创造可以成功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获得乐趣,发现自己的进步,增强其进一步学习的信心。教育是慢的艺术,要以循循善诱的方式诱导学生去发现和认识自己的潜能,点燃智慧的火光,耐心等待生命的自然生长,静听花开的声音。但随顺人的生命自然,并不是放纵,而是坚守于生命本然、自然向可能的应然所作的努力与超越,这才真正体现出教育对生命的价值。
(三)数学教育应是心灵觉悟的教育
数学教育的真意乃在于学生心灵的觉悟,觉悟是深深潜藏于缄默知识之中的精灵,它不可能如显性知识那样逻辑地传递给学生。此处的心灵觉悟,大致可概括为人生终极意义的觉解与体悟和数学学习灵思之开悟。心灵的觉悟才可能萌生人生的信念,人也才有可能有价值取向上的清醒决断和人生道路的自主选择。古今中外数学科学发展中的璀璨成果、渗透于其中的人文精神和伟人轶事,都可能是催生人生信念的种子,从而使学生树立人生的理想,形成学习的追求,产生精神上的自我激励。数学的意识和探究的技能技巧,需要在积极的思维与情感的参与下用心体悟,在“做”中去觉,正所谓熟才能生巧。这一“觉”,虽不能完全正比于知识的总量,但却不能没有足够的知识准备,不能没有足够的思考酝酿。这一“觉”,也绝非如“题海战术”般“工”到自然成。没有本真而深切的生命体验就不会抓住那灵感中或可一闪而过的微光。教师的作用,就是要运用自己的智慧诱导学生的觉悟,以自己的生命体验去逼近凝结在创造性的“显性成果”中的前人的生命真迹,重温那交织着情思与灵感的心路历程,用前人之“觉”、教师之“觉”的既成现实诱发学生的有着现实化冲动的“觉”。
(四)数学教育宜用范本教育的方式
根据波兰尼的研究可以知道,类似于学习的信念、态度、策略和技巧(如一般科学研究的方法)等缄默知识,是很难通过正规的教育渠道加以传递和掌握的,只能靠实践中的个体摸索、顿悟以及同学之间在学习过程中随机的交流和切磋获得。黄克剑先生关于生命化教育方式的论述中也明确提出:“生命化教育是以心灵之觉为它的韵致所在的,因此,它的主导途径便不在于逻辑思辨或道理上的条分缕析,而在于通过范本的直观达到心智的开悟。”他们都提倡范本教育,看重“学徒制”在学习和研究中的价值,强调对学习对象无差别的模仿,倡导那种更加质朴、本真的学习方式对人潜移默化的作用。
数学学习是以数学的显性知识为载体的,基于数学缄默知识的再创造过程。课堂上,教师的一举一动都在做着学生的范本,学生时时刻刻都在模仿或评判着我们;“三人行必有我师”,同学之间的互相切磋,相近水平中的差异更容易互通有无;直面经典,阅读数学教材中的知识,就是跟一个又一个的范本照面,照面是无言(道理上的那种言)的,却是神交的,神交的过程就是接受范本教育的过程。所以,我们的教学方式可以是导师制的,像师傅带徒弟一样地“做数学”,引导学生在做中学,把教师的学习思维、处事态度、数学精神等自然流露于学生面前;可以是导生制,促成互助学习小组,广泛地开展共同学习,让学习的“小窍门”不知不觉地在彼此之间交换和传播;可以让学生来当小老师,减少教与学之间的落差,使教、学一体,激发学生争当范本的欲望,同时又期盼着从范本中发现问题;可以通过阅读教材,自主学习,从文本之中学习规范,等等。
【参考文献】
[1]黄克剑.对明日教育的瞩望.明日教育论坛[J]第1辑.2001(3).
[2]黄克剑.回归生命化的教育.明日教育论坛[J]第2辑.2001(6).
[3][5]石中英.缄默知识与教学改革.北京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版)[J].2011(3).
【关键词】创新; 语文课堂; 学习方式;教学模式
语文学科,作为一门在基础教学的工具学科,它在高中阶段应该给学生一个对祖国语言的基本的使用的能力,对祖国的文化能够进行欣赏和阐述,对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但是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在语文学科的改革过程中,教学工作者时常会处于两难的境地:一方面要提高教学质量,向45分钟的课堂要效率,可是时间不够,教的没有较完,导致学的也没有学好,教与学难以相长,活力不再;另一方面教学要体现教师的主导性,学生的主体性,可是教学中两者难以兼顾,主导性不强,主体兴趣也不高,活力难现。的确,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新形势的发展所需要创新的、合适的“新式教学模式”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仍需磨合、合理过渡,这就需要我们每一个语文教学工作者拿出知难而上的韧劲不断研究探索。
1 语文教学需要创新和变化,但不等于开放课堂
新课标中指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理解这一理念中,不少教师教学容易出现偏差: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就是要将课堂的教学开放,把课堂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来把握课堂。我在教学中也出现过此类的问题。我在教学《林黛玉进贾府》这篇课文,考虑到此文是小说问题,篇幅长、内容多,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太容易。我在课堂安排中就设计了一个以旅游的方式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充当导游,把贾府当中旅游地点,在移步换景中熟悉贾府的环境,并进一步了解小说当中环境描写的作用。上课时,学生兴趣很高,主动性也很强,课堂很热闹,大家争先恐后来做“导游”,可一节课上完,众多“导游”还没有搞清楚旅游点“贾府”的情况,更不用说知道此环境描写在文中的意义。课后我反思,这一节课是失败的原因在于我刻意追求教学的创新性,课堂完全让给了学生,学生大闹课堂,作为教师的我没有发挥引导学生探究问题的作用,学生的学习变得随意性,讲的内容没有扣住文本,而是想到什么就讲什么,内容颠三倒四,课堂热热闹闹,结果学而无获。其实上小说类的文章,教师应处于教学主心骨的位置,因为文本的主题多是有指向性、确定性的,所以在教师在课前应扣住小说的“三要素”确立好让学生探讨和争论的关键性问题,这样学生在学习当中才能做到“讨论有本可依,分析有根有据”,避免出现课堂完全是教师的“满堂灌”,学生随心所欲的自学。可见,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创新要达到高效,应是立足于教学要求,可将自己阅历的理解融入课堂,检查学生的体验程度。或是学生根据课文特点,在完成自主学习的情况下,培养学生独立感受、品味、鉴赏的能力,并能在学习中展现体验的个人色彩、个性特征和自我评价,自觉地内化知识,提升精神境界的模式,而不是教师一昧的自我拔高或脱离文本和学生实际随意调侃,教师的教学阵地多是在课堂,课堂的开或关都应有教师来把守,擅自离岗会让学生的学习漫无目的,疑惑也没有信服的答案。
2 语文教学创新和变化需要立足文本,但不等于拘泥其中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着眼于学生的精神领域,而文本应成为教师疏通和拓展学生精神领域的最好载体。我们常说“书是死的,人是活的”。可见,文本的阅读是教师和学生“教”与“学”的依据,教学的效果要实现“死读书”到“活读书”的转变,活用文本才是关键。传统的语文教学之所以让学生厌烦是因为教师死盯课本,讲解也就是照本宣科,自以为字字珠玑,学生上课则无需潜心感悟,只需埋头苦写,课后还要死记硬背,试想这样的教学能高效高质吗?当然不能。语文学习必须是以运用为目的,如果以生活为大舞台,那么课堂应是舞台的中心,文本是学生在舞台立足的依托。
我在设计《道士塔》一文时,起初的设想以散文鉴赏课的方式进行,因为作为余秋雨的历史散文代表作这篇文章所蕴含着厚重的文化意义,让学生学会品味此类文章也会受益匪浅。课前我先是安排学生做了预习题――这篇文章作者主要谈了哪一个文化?这个文化让作者的情感有怎样的变化?作者的写作用意是什么?你有什么感悟?其实,这几个问题都是扣住这篇文章的特点而设计,可是没有想到学生作业中的回答与我设想的相差甚远。因为大部分学生仅仅从课文中看到了王道士和中国的官员的愚昧做法,将文章的用意简单理解为批评他们,而忽略了人物行为背后所隐藏的一段屈辱的敦煌文化历史,更看不到作者的一种沉重的责任心和使命感。看了学生的练习题,我决定改变原来设定的教学安排,因为用原来的教学设计,那么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就更加肤浅了,文本被孤立,学生的能力自然就被我人为地拔高,这样的教学也就成为无源之木,学生不能吸收和消化,也就没有运用和创造了。既然学生找不到散文的“神”――敦煌文化的变故是旧中国落后的明证,也是国人要铭记的一段屈辱的历史,那我何不先把文本的“神”先抛给他们,再让他们在文本中寻找证明为什么会是如此结果的原因。“因果”互换的教学调配更是教师合理进行创新教学的体现。新的教学设计,既解决了学生对隐藏在文本中那段失落文化的理解,又让他们有了探讨和思想的空间,饶有趣味的解决了历史散文枯燥、难懂的特点。同时也让学生在理解重要文句的基础上对此类偏重于叙述性的散文中的人物描写有了一定的认识,为下阶段小说的人物描写的重要作了铺垫。这种教学处理使得我在教学引导精当,更好的发挥了学生集中讨论、自主发言的兴趣,学生在课后也有了很大的兴趣去探寻身边的文化,保护身边的文化。著名哲学家周国平先生也指出:“任何有效的阅读不仅是吸收和接受,同时也是投入和创造。”
可见,学习文本,让学生有了更多机会从现成的语言中去有领悟文字当中所蕴涵的具体的美学含义和文学作品中所具有的独特的风格的本领,为自主研究创设了资本。所以,完全脱离文本的教学和拘泥于文本的学习都阻碍了教学效率的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也难以体现。教师进行的创新教学内容应体现为:立足文本,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灵活调度教学内容的教学。
3 语文教学的创新和变化是生活的延续,不仅仅是教学内容的昙花一现
教师都有过这样的体会,上完一课书不难,难就难在上完了课,学生能将自己对教学内容的感悟体现出来。现今的语文课堂教学,有两种不良倾向值得我们进行深刻的反思:一是片面强调语言形式的训练(形式――形式――形式)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的训练,这种训练的目标指向就是应付考试;二是片面强调语言内容的感悟(内容――内容――内容),所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忽视在感悟过程中帮助学生领悟语言表达法则。这两种走过场的语文教学的模式,是造成长期以来语文教学“费时、低效”的根本原因。许多时候,我们教师总是孤立了自己来分析、总结学生的学情,认为教学能“保本”(上完内容),更不用谈“创新”。殊不知,这种一厢情愿的教学内容的创新难以兼顾学生的兴趣变化。长此以往,我们的教学内容才不新,学生的创造力更难以凸现。教学应是形式与内容的结合,这样原本单调的课堂才容易碰出新的智慧火花。
上《我的空中楼阁》一文时,我一改以往常规的、枯燥的“形式教法”,单纯地从散文的特点“形散而神不散”,扣空中楼阁的特点来分析文句和文段,从而进一步阐述了作者追求自由、惬意的幸福的生活主旨。其实,现实的“空中楼阁”处处皆是,因为模糊而更显真实,不必强求人人一致化,但这类文章的主题都是有明确的指向性的――因对现实的不满,才萌生了远离现实环境,回归自然的理想生活。考虑现实生活的理想追求的虚幻特点,我就将课堂设计成辩论会的模式,让学生在文中寻找新的依据,争论“我的空中楼阁是有还是无”。创新的课堂,顿时让学生兴趣盎然,虽辩论双方的立场不同,但是对文章的情感把握、文句理解、文段意蕴等方面依然做到了准确的理解,并能运用原句,阐述自己对描写主体的理解,表明体会。课堂氛围热烈,学生似乎也打开了思维的匣子,有创造地将现今人性的压抑,生活得束缚等社会问题融入课文,而且理据严谨充分,更透彻地掌握了文章的写作意图。让我明白,教学内容与形式的兼顾,让教师有了教学鲜活的教学创新,才有了学生鲜活的求知内容,师生互动做到生活化,和谐化;语文教学的创新因为师生教与学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而高效,学生生活化的融入使得课堂充满生机。此后,凡是遇到同类型的课文,如《道士塔》、《荷塘月色》等文我也反复用此类教学模式来锻炼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死守课本,深入挖掘文本主旨,留有余地激发其创造思维,巩固创新意识,提高教学质量。语文文本的教学是生活的延续,脱离生活轨道的教学无从创新。
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把语文教学与文本、现实生活实际相结合起来,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进行创造性学习。只有合理依托文本和现实生活,才能使学生有新的发现。语文教学并不是十全十美的,而应是有留有思考的创造性教学。即45分钟的课堂是有闲置的,它不是“去问题教育”,应该是“以问题为纽带的教育”;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不仅有利于培养他们学会学习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合理反思和提高的机会,而且使得我们的课堂有了生命的活力,教学有了发展和创新的空间。
参考文献
[1]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
[2]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一册至第六册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4月
[3] 《中学语文学法指导与教学心理基础》 内蒙古大学出版社 2000年
自从美国学者杰?唐纳?华特士1968年提出并实践生命教育思想以来,受到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认可与推广。从上世纪80年代起,美国等西方国家规定在中小学校开始实施“生命教育”,帮助学生科学地了解人的生与死,以理解的态度面对生命历程中不可抗拒的客观规律,从而使人活得更充实、更有价值。在20世纪末,台湾在学校开设生命教育课程,并把2001年定为台湾的“生命教育年”。
我国的生命教育起步比较晚,长期以来,我们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中只重视对青少年的应试教育、成才教育,而忽视生命教育,青少年的情感、心灵和个性被忽视,很难体验到自己生命存在的价值和意义。资料表明,中国每年有20万人以自杀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自杀成为15岁左右人群死亡的第一位原因,近两年,且呈现出明显的低龄化趋势。所以,加强对中小学生的生命教育已刻不容缓。2005年起,我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中小学生命教育实践工作,并于2005年1月成立生命教育项目研究组。这么多年过去了,一些生命教育项目学校在课程建设、教学方式、活动体验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初步形成特色,甚至在全国产生了一定影响。那这么多年中,农村小学的生命教育到底开展得怎样呢?
一、农村小学生命教育现状
1、生命教育课程开设情况
笔者所在的新北区共有22所小学,其中从2007年至今申报成功成为市生命教育项目学校的有10所,占全区小学的45%。有8所学校虽然不是生命教育项目学校,但都开设了生命教育课。有4所学校没有开设生命教育课,开设了健康与环境教育以及校本短课。
2、生命教育的实施情况
全区22所小学中开设生命教育课的学校大多数以《生命教育读本》为教育内容,同时结合专题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法制教育等)和综合实践活动,班队活动等开展生命教育。而没有开设生命教育课的学校除了没有让学生学习《生命教育读本》之外,也都在专题教育、综合实践、班队等活动中开展了生命教育。所以两者在根本上没有太大区别。
二、农村小学生命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对生命教育的认识没有提高到应有层面,生命教育依然停留在德育层面,停留在学生活动的层面,简单化、说教化、阶段性痕迹较为明显。
二是深入而系统的研究不够,目前生命教育研究的理论层面、实践层面和制度层面都还不够全面和深入,如缺乏系统的生命教育课程操作模式的研究,缺乏对生命教育真正渗透课堂教学和其他教育教学领域的研究,缺乏对生命教育进行科学评估的研究。
三是缺乏专业的生命教育教师队伍。
三、农村小学生命教育现状对策分析
1、树立生命教育理念。
我们要使各位教师明确“生命教育”的意义。“生命教育者必先受教育”,只有教师有了生命教育的意识,并且热爱生命,那么他才能将生命教育的思想体现在他的教学中,才能在课堂上自觉不自觉地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
2、加强师资培训,积极开展教学研究。
师资队伍是搞好生命教育的关键,要对任教《生命教育》的科任教师进行相关培训,培训的内容可以包括:生命教育相关知识的搜集、研读、分析、讨论交流,积累理论知识。开展《生命教育》课程的听课评课活动,强调教师在实践中研究和提高。鼓励教师撰写教学设计、案例分析、教育叙事、读书感悟等,让教师在积累中思考,在思考中感悟,在感悟中提高。
3、建立学校实施生命教育的科学体系
从学校实际出发,将生命教育和学科教学、专题教育、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德育、心理教育等有机整合,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区的教育资源,精心规划,建立学校实施生命教育的科学体系,调动广大教师参与生命教育的积极性,增强生命教育的成效。
4、加强对生命教育的督导考核
关键词:学校;生命教育;不足之处;改进措施
中图分类号:G40-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5)33-0008-04
近年来,各级学校的个别学生自杀、杀人、虐杀动物等无视生命的消息频传,并有越演越烈的趋势,引起了无数媒体的围观以及全社会人民的强烈重视。学生在对待生命的态度上存有偏差,映射出了学校“生命教育”的不足。生命教育是学校道德教育的新潮流与新课题,学校教育应该尊重生命,提高生命价值,让生命变得更有意义。为了强化学生的生命观教育,促进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学校生命教育的深入开展已经刻不容缓,亟待改进。
一、学校生命教育的现状
(一)学校对生命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
首先,学校的角色定位不够明确。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主体,学校在生命教育领域中并无太大的发言权,一直难以引领生命教育的潮流。从各级学校频频传来的自杀、杀人等新闻可以发现,对生命教育较为重视的多为新闻媒体,而学校则往往为了掩盖事实、逃避责任对某些恶性事件避而不谈,丝毫没有反思之意,更难以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的作为。其次,学校领导对于如何开展生命教育感到迷茫。尽管有个别学校对生命教育较为重视,但其开展形式却只停留于表面。如只成立所谓的研究所或举办研讨会,并未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因此导致生命教育成了部分教授们的专利,仅仅在学校狭小的区域中活跃。最后,学校老师未意识到自身应担负的生命教育的重要使命。生命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要课程,是各学科老师(并非政治思想教育科目教师)的必修课程而非专业性课程。但是,当前很多教师并未深刻意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使命,从而造成某些学校特别骋请“专业学者”来校进行生命教育讲座,暴露出学校对生命教育的认识与做法的偏差。
(二)学校生命教育规划不太合理
对生命教育的开展,诸多学校都未组建统一规划的管理部门,相关制度也严重缺失,因而难以从权利和制度上对生命教育的开展施加压力,更缺乏必要的监督和保障机制。此外,学校在生命教育方面投放的精力不够,师资力量非常稀缺。生命教育课程安排较少甚至没有安排,相关实践活动严重缺失也是问题之一。诸多学校没有广泛开设生命教育课程,也未订购权威的课程教材,教师一般是在原有的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中参杂部分生命教育的内容。即便有相关教材,其内容形式也非常单一,指导性不清晰,也缺乏实效性,难以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积极的生命观。课堂教学存在诸多不足之处,课外实践活动的开展更无从谈起了。
(三)学校生命教育的相关制度不健全
第一,与生命教育部门相关联的其他部门的组建制度不够健全。学校生命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部门之间的相互协调与配合。但当下很多学校负责生命教育的相关部门并未建立,部门与部门之间的协调性不够。如,生命观问题与学生的心理问题紧密相连,但很多学校并未设立与生命教育密切关联的心理咨询部门。第二,有些部门形同虚设,两级分化严重。尽管与生命教育相关的各大部门已经组建,但却没有真正起到实际性作用,如同虚设。另外,部门与部门之间也缺乏统筹性管理,各行其事,对其他部门不闻不问,两极分化日趋严重,这对生命教育的顺利开展产生了较大的阻力。第三,生命教育多为临时行为。大多数学校的生命教育,与其说是顺应新时代教育事业的发展,不如说是对学生戕害生命恶性事件的应急处理。一般是哪个学校“出事”了,哪个学校就会开展生命教育,而不是将生命教育当作一项日常教育工作来抓。更别谈建立相关制度了。
二、学校生命教育现状成因分析
(一)受社会因素影响,学校角色不明确
由于我国社会目前正处于文化转型的特殊阶段,市场经济的浪潮对传统文化理念造成了剧烈的冲击,导致很多学生在教育认知中出现了文化断层,未能深入领悟到传统文化的精髓。传统文化的精髓被摒弃,但新的文化理念并未形成,新旧之间因为缺乏核心文化而导致文化失控。激励学生学习的动力不在了,这不免让学生感到无助与迷茫。另外,学校是社会的缩影。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贫富差距大,学生的利己主义较严重,个人主义及拜金主义普遍存在等。这些丑恶的现象,让学生的思想、理念、心灵都倍受打击,使他们感到生存的强大压力,所具有的生命观也令人甚是担忧,因此,学生容易做出对自身或他人有危害的行为。再者,社会环境作为教育活动的外部环境,间接影响着学生的生命观。一些期刊杂志、新闻媒体对自杀、杀人等戕害生命的恶性事件的细节描述,都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学生生命观与生命意识,甚至让学生误以为生命就是自己的,自己有权利决定是生是死,因此,当其遭受挫折或倍感压力时,就极易产生轻生的念想。学校夹杂在社会与家庭之间,对生命教育的无所适从,归根结底就是学校本身的角色定位不明确,对受社会大环境影响之下的学生的生命观如何产生积极的影响,对自身能够发挥的作用程度等缺乏深入理解,于是在生命教育上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也就顺理成章了。
(二)人文教育不深入,学校教育理念滞后
学校本应是对学生开展全面教育的专业机构,对学生生命观的养成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是,在如今学校的教育中,专业技能教育更得到重视,而引导学生提升生命价值观的人文教育被慢慢淡化,导致学生渐渐缺少了对生命、自由、和平、真善美等人文价值的崇高追求。于是,部分学生在遇到困难挫折时,难以用平和的心态去客观评价,喜欢用激进的方式处理事情,最后慢慢走向极端。另外,在我国各级学校中,虽然素质教育的口号打得很响亮,但却一直没能从根本上摆脱应试教育。因为面临着考试与升学的压力,学生若想“出人头地”,就唯有埋首于题海中。于是,机械化的学习方式便成了学生生活的全部,使其没有多余的时间去考虑生命价值等问题。还有一点,学生计划性地、系统性地接受教育,一般都是在学校中完成的。因此,要求学校要不断引进新的教育理念,深刻意识到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但目前,很多学校的教育方式还较为单一,丝毫不给学生自由思考的空间。对生命价值的感悟,来源于道德教育,因此,学校应该注重学生对未来生命质量与生命价值的提升。
(三)生命教育投入少,师资队伍严重缺乏
拥有一支健全的师资队伍是开展生命教育的前提、要素。生命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点内容,必须具备一支品学兼优、道德高尚的专业教师队伍。但目前,在各级各类学校的生命教育中,对师资队伍的投入呈现出明显的缺乏之态:在师资队伍的来源层面上,兼职老师明显偏多,甚至有些老师一人承担多门课程的授课任务;在师资队伍的能力培养层面上,多采用短促、集中的进修模式,缺乏针对性、系统性学习。教师是学生生命教育的真正实施者,因此,在很大程度上,老师有什么样的生命观,学生就会形成什么样的生命观,这就要求老师要具备积极、正确的生命价值观。但由于目前很多学校的生命教育师资队伍的专业技能水平和道德修养并不很高,生命教育意识和教学能力不足,导致其自身对生命价值的感悟不够深入,因而也就难以引导学生建立积极、健康的生命观。
另外,学校的教育评价制度不合理,大多以学生的升学比例为核心,考核方式一般以量化考核为主。但事实上,德育无法量化,生命更不能量化。老师的教学能力是有差别的,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有差别,这是最基本的常识,但往往这些基本的常识会被人忽视,在学校一贯坚持的“一刀切”的教育评价制度下,老师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只能是“知识人”,而非 “智慧人”、“德性人”。
三、加强学校生命教育的对策
(一)明确生命教育理念,营造人文教育环境
首先,应该明确生命教育的新理念。生命教育是新时代的新课题,是学校人文教育改革的新契机。任何改革的开始,都必须先在理念上有新的突破。学校生命教育的全面普及与实施,需要以人文教育理念的变革为基点,生命教育活动的开展也必须以生命教育理念为出发点。缺少生命教育理念的生命教育必然是虚而不实的,因此,学校生命教育的有效进行,需要先明确生命教育的理念。其次,应该营造人文教育环境。从某种层面上讲,教育的根本是人文性。人文教育在学校教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人文教育一旦被忽视,学校也就形同虚设了。因此,学校应明确人文教育理念,加强人文关怀,营造人文教育环境,通过将生命教育引入人文教育中,以引导并提升学生的生命意识。
(二)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宣传生命教育
校园文化是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与文化气息,是以学生为表率的文化观念。学校应不断完善校园文化环境,为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便利,让学生在良好的文化氛围中感受心灵的洗礼。这就要求学校以物质文化为基础,以精神文化为重心,以行为文化为指导,以制度文化为保障,不断强化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学校精神环境,优化校规校风。另外,学校各级领导要强化管理,通过校内的各种宣传栏目、广播媒体等途径传播生命教育,同时要组织学生积极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的科研学术,为学生的人际交流提供广阔的平台,以舒缓其紧张的学习压力。还可以从校训、校风、党团活动等方面,丰富校园文化的内容与形式,以让学生更多地享受生命的激扬,最终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对自身及他人生命的感恩与珍视之情。
(三)充实学校生命教育的内容与方式
教材是教育活动必备的物质基础,是提升教育质量的关键。课程是教育活动的枢纽,是教学活动的基本配置。因此,学校在进行生命教育过程中,应加强教材建设,组织校内、外专业队伍统一编写高水平的指导性教材。同时不断进行课程完善,在保证生命教育成为选修课的前提下,争取将其上升为全校学生的必修课,并确保有充足的教学时程,让经验丰富的一线老师负责教学,以提升生命教育的质量。此外,要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学科建设是学校生命教育的核心,也是评估一所学校对生命教育重视程度的基本点。所以,要求有条件的学校,在确保生命教育质量的同时,可以在科研方面加大投入,并凭借心理教育、伦理教育、社会教育等相关学科的研究教育,将生命教育提升到新的高度。
(四)生命教育理论与案例分析相结合
生命教育是一门具有体验性的教育活动,在教育方式上应该与大多数理论学科区分开来。生命教育需要直接将思想、观念渗透到学生的生命里,而不是简单的知识灌输。因此,为了取得更显著的教学效果,必须有规划地进行教学,正确地处理好理论知识与案例分析的关联性,并注意二者在教学时程中的合理分配。正常情况下,单纯的理论教学并不可行,全部的案例分析也不切合实际,应该做到理论知识与案例分析的巧妙结合,以引导学生的认知,让生命教育更加深刻、深入。
(五)引导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真正的生命教育是深入人心的、触及灵魂的,因此,不能只停留于课堂教学,而是要在课堂之外,在学习理论知识的前提下,让学生走进社会,真正体验生命的真谛。学校可以选择多种方式开展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与生存扩展训练,让学生体验生存的不易,从而更加珍视生命;组织无偿献血、社区义工、扶贫救济等社会公益活动,让学生感受生命的温情,从而提高对生命的责任感;组织学生参观监狱、戒毒所、殡仪馆等场所,以提升其生命意识。与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相比,课堂教学是理性的,课堂之外的社会实践能为生命教育提供无限的资源,让学生亲身体验生命,感受生命。
(六)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指导作用
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自己,增强学生承受困难、面对压力的能力,进而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与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教育是生命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只有将心理健康教育搞好了,生命教育才能更有深度。生命观问题与心理问题是息息相关的,很多出现生命观缺失的学生多多少少都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因此,学校开展生命教育的同时必须配套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如,加大普查、测试、评估等心理干预的力度,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需求,开展心理测试、心理讲座、个人辅导、心理治疗等活动,多管齐下,对学生的心理问题进行全面的预防与诊治。
四、总结
社会复杂多变,学生脆弱的心理素质与淡薄的生命意识,导致了一幕幕悲剧的发生,因而映射出的学生生命观的变态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生命教育也因此得到各级学校的重视。然而,纵观各级学校的生命教育,其教学成果并不尽如人意,这与各级学校普遍存在的对生命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到位、生命教育规划不合理、与生命教育相关的制度不健全等问题有关。因此,为了解决学校生命教育存在的不足,确保生命教育顺利开展,必须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如明确生命教育理念,营造人文教育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宣传生命教育;充实生命教育内容与方式;加强理论知识与案例分析的结合;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注重心理健康教育的辅助指导作用等。当然,对生命教育的探索远不止如此,还需要继续深入探究才能将它带到坦途,这也是生命教育的后续课题。
参考文献:
[1]刘宏森.外滩踩踏:青少年生命教育警示[J].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5,34,(176):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