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计算机专业本科论文

计算机专业本科论文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计算机专业本科论文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计算机专业本科论文

计算机专业本科论文范文第1篇

2、 企业管理信息系统

3、 机关办公自动化系统

4、 物资的购、销、存管理

5、 电子商务管理系统

6、 库存与成本核算管理

7、 人事综合管理系统

8、 交通管理系统

9、 超市管理系统

10、高校学生管理系统

11、计算机网络应用软件

12、基于c/s或b/s的事务查询系统

13、计算机动态网页的制作

14、基于网络的客运售票系统

15、高校科研与技术开发管理

16、高校教学与课表制作管理

17、城市居民户籍管理

18、商品销售与市场预测管理

19、电信业务管理

20、工商税务管理

21、计量标准化管理

22、银行储蓄业务管理

23、城市供电管理

24、餐饮业管理

25、房地产管理

26、股票行情分析管理

27、大中型医院管理

28、数字图书馆管理

29、辅助决策系统

30、生产过程管理系统

31、贷款业务管理

32、财务管理

计算机专业本科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毕业论文;教学改革;综合能力

0.引言

毕业论文(设计)是计算机专业学生在大学阶段必修的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撰写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学生进行综合专业知识和科研能力训练的重要环节,是大学生对专业知识学习的深化和提高的重要过程。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不仅体现学生在校学习专业知识的综合状况,而且反映出学生的学习及其个人综合能力,同时,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也是衡量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的重要评价内容,尤其是计算机专业更是要重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毕业论文(设计)中不仅写出毕业论文,而且毕业论文是在设计出毕业设计的基础上进行论文阐述说明的。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中可以是纯理论性的论文也可以具有设计性的论文,如果是设计性的题目不仅要求学生做出设计,同时,还应该有相应的程序代码与论文描述,可以看出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是一项复杂而综合能力的体现。作为理工科计算机专业的学生有些能够成功做出毕业设计要求的内容,但对于体现文笔功能撰写论文却显得匮乏,所以提高计算机专业学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是势在必行。

1. 毕业论文(设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毕业论文(设计)是完成本科教学计划,达到本科生培养目标的重要环节,是教学计划中必需的综合性最强的实践教学环节。毕业论文(设计)是一次全面检验、总结和提高学生在校期间对所学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是对大学毕业学生综合能力的一种考核方式。

本科学生在毕业前必须安排毕业论文(设计),首先进行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按照学校规定的论文规范格式进行撰写,毕业论文(设计)的科学性及规范性直接反映出高校教学质量的整体水平[1]。

2.毕业论文(设计)撰写现状及常见问题

2.1盲目选题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一般是由指导教师按照计算机专业课程设置的理论联系实际,并结合当前社会应用而设计的。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特点和偏爱方向按照已给定题目进行选题,选定题目后,联系指导教师进行开题,在开题报告中分析选题的意义,确定论文主要内容、研究方法和思路,列出论文总体安排进度及其相关参考资料等内容。

对于毕业论文(设计)的题目,切忌盲目选题。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有些学生选题不慎重,导致对题目分析不够透彻、不够全面。另一方面是指导教师出题有时也有片面性,会导致学生在选题和撰写论文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发挥个人综合能力。计算机专业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涉及软件、硬件及其设计性等多方面的知识。学生可能会选择一些相对容易实现的或论述性较强的题目,而不是考虑到尽可能大的体现个人基本技能及综合素质方面的题目。

2.2对论文投入时间不够

学生在修读完规定的基础和专业课程之后,接着就要安排毕业论文(设计),同时,有些学生面临毕业找工作,有些学生在准备考研、有些学生在准备其他与工作相关的考试,这样,学生撰写论文的时间和精力都不充分,并没有一心一意、全力以赴地专心撰写论文。应该注意,撰写毕业论文(设计)与以往的上课不同,在校上课都是学校安排了课程的学习、考核等固定模式,学生只需听从学习安排即可。而论文的撰写全靠学生的自觉性,自己去查找相关资料,自己控制时间主动联系指导教师,努力完成。有些学生自制力较差,撰写论文时放任时间,自己管不住自己,不能严格按照论文计划进度进行。自我时间控制不好,到最后写论文只能是赶时间进行拼凑,导致论文的质量不高。

2.3不能充分发挥个人综合能力

即使有了适合自己的题目,并且能够保证充足时间进入撰写论文的状态中,但有些学生还是感觉撰写毕业论文、完成毕业设计有种种困难,分析主要原因是基础知识不扎实,平时积累的知识相对匮乏,缺乏创新意识。

毕业论文(设计)是考查学生在校期间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及个人综合素质能力的体现。本科生在校主要是学习课程大纲要求的知识,而对于写作、科研等其他方面的要求很少,主要依靠学生自我的爱好和个人发展,尤其是针对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平时一直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注重动手和创新能力的提高,而往往忽视了文字组织等能力培养[2]。有些学生能够根据论文题目将论文(设计)做出来,但因文字、语言组织等方面的欠缺,而导致论文质量下降。

3.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对策

如何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是当前教师在指导学生论文时必须考虑的问题,也是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设计)时所困惑的问题。所以要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应该指导教师和学生双方同时努力的结果,并且要教师和学生经过一个长期学习、积累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3.1严格毕业论文(设计)的题目

毕业论文(设计)题目应该严格结合学生课程设置,结合教学内容,结合教学发展,理论联系实际,能够反映出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的综合素质及其解决问题的能力。一般高校都是由专业教师根据学生知识结构的情况和当前社会实际发展的需求来出题,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和个人综合素质能力。学生选择毕业论文题目时应结合自己专业知识与自己的偏好或自己的发展前景。有了适宜的毕业论文题目,首先仔细分析题目,建立协作思路,搜索相关参考资料,并结合当前社会实际发展的需求有目的的进行撰写。

3.2全心全意投入时间撰写论文

选定适合自己的题目后,应能够保证充足时间进入撰写论文的状态中,撰写论文的这段时间,主要由学生自己支配,时间跨度大、活动地点变化大,毕业论文(设计)需要调研,到图书馆查阅文献,需要到实验室调试程序等,每个环节都不能松懈,应该严格按照最初列出的论文进度计划进行撰写[3]。

撰写论文的一个关键部分是联系指导教师进行论文的监督和指导。论文的撰写思路要及时与指导教师沟通,尤其是在论文开题,初稿,中期等几个重要的阶段应及时联系指导教师,并按照毕业论文(设计)的规范格式进行撰写。

3.3合理应用综合能力

大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应明确目标,努力锻炼、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能力。同时,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也尽可能地理论联系实际,并结合当前社会应用及前沿知识,开阔学生的知识面。计算机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一般更侧重于设计,有些学生动手能力强,容易实现设计部分,但是还应将完成的设计对应到撰写论文中,这时,有些学生就显得束手无策了,这种情况就需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提高自己的文学组织及写作能力。当然,指导教师可以给学生提醒撰写学术论文的思路、方法及其技巧,应强调完成论文后进行最后论文答辩注意事项及其技巧[4]。

4.结语

毕业论文(设计)是大学本科生毕业前要完成的最后一项学习内容,撰写毕业论文(设计)是对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考核方式,是体现学生和教师等多方面的综合性问题。以上从计算机专业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设计)的现状及常见问题分析,得出选择题目、全心全意投入时间、合理应用综合能力这三方面是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最佳对策。为了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在学生撰写毕业论文(设计)之前还应进行必要指导教育,使学生重视并充分认识到撰写毕业论文(设计)的重要性及其意义。学校或师生之间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对学生和指导教师进行过程监控,也是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的保障。总之,撰写毕业论文(设计)是一项综合而复杂的学习任务,不仅反映学生个人综合能力,而且反映出学校及教师的综合教学情况。为了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需要学生和教师日积月累地学习和不断地进取。

参考文献:

[1] 谢雅.计算机专业毕业设计指导方法探讨与实践[J].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第10卷第1期.

[2] 黄继蓉 陈光喜. 提高学分制下计算机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 质量的思考和策略[J].高教论坛.2007年第2期.

[3] 王玉锋 刘保旨等.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设计的探讨[J].计算机教育.2010年第1期.

[4] 赵艳芳.认知语言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出版社.2001年.

计算机专业本科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实践教学;培养模式;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创新能力

一、背景

“十五”期间,各级各类信息化人才五年共增加2000万人,其中软件人员增加300万人,计算机人才需要每年增加100万。在我国总共664所本科学校中,有505所学校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2004年,“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校人数接近理工科在校生总数的1/3。这一方面反映出高等教育对国家信息化建设的积极响应,另一方面也说明计算机专业建设数量大、任务重。然而,高校在扩招的同时,在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方面所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计算机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困难

国家和社会对计算机专业的人才需要,必然与国家信息化的目标、进程密切相关。计算机市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对计算机人才的层次结构、就业去向、能力与素质等方面的具体要求。计算机类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主要原因不是数量太多或质量太差,而是满足社会需求的针对性不够明确,导致了结构上的不合理。计算机人才培养应当与社会需求的金字塔结构相匹配,也应当是金字塔结构,这样才能提高金字塔各个层次学生的就业率,满足社会需求,降低企业的再培养成本。

2.高校培养模式与企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目前,企业对素质的认识与高校通行的素质教育在内涵上有较大的差距。以学习能力为代表的发展潜力,是用人单位最关心的素质之一。企业要求人才能够学习他人长处,而目前相当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盲目自以为是”的弱点十分明显。

3.在校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亟待大幅度提高

目前计算机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比重并不小,但由于学生不了解其作用,许多教师没有将理论与实际结合的方法传授给学生,致使相当多的在校学生不重视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为了适应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更有效地培养大批符合社会需求的计算机人才,全方位地加强高校计算机师资队伍建设刻不容缓。

4.计算机专业课程内容和教学模式难以与计算机发展同步

目前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内容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不同步,教学模式还不够丰富,必须进行大力度的改革。学术型人才不应作为主要培养类型,而技术型和技能性人才更适合高职高专等院校。因此,地方本科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应以工程型人才培养为主。从计算机科学与

技术专业的角度看,工程型人才的特征主要是把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本原理演变为软件或硬件产品的设计、项目规划或决策。强化实践能力,注重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提高与企业沟通的能力是这类人才培养的最佳手段。大力培养工程型人才符合地方院校特色,也符合因材施教的要求。

二、工程型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工程型人才的特征要求,本文从地方高校的角度,以郑州大学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为例,重点探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工程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1.教学模式概述

郑州大学多年教学中,结合地方特色,总结出了一套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养方法,在注重计算机专业人才基本理论培养的同时,也注重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中,采取“理论―实践―理论”循环教学模式,既注重理论教学中各门课程的相互衔接,同时将理论教学、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和论文设计看成一个整体,将它们有机结合起来,让学生不仅仅学到某门具体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某种具体的开发手段,更能全面掌握整个课程体系和开发过程。实践教学中,我们建立了新的实验教学模式,设计了从“单元实验―综合实验―课程设计―开放实验室―实习基地―毕业设计”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以提高学生的个性化设计能力。同时,我们与企业密切联系,积极探索“产学研相结合,培养实践型人才”的新模式。

2.主动适应IT企业需求,定制企业需求的培养方案

随着IT技术的迅速发展,郑州工业园区和郑州市的IT企业也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其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变化。因此,跟踪IT企业的发展,分析其人才需求状况,对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有重要参考价值。针对目前许多高校培养的本科生难以适应市场需求这一现状,郑州大学与郑州市各相关企业联合成立IT企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为郑州大学IT专业的发展提供长期的指导与支持。

3.建立新的实验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个性化设计能力

在专业实验教学模式上,改变原有实验课中传统实验多而反映现代科学技术新成就的实验少、验证性实验多而创新实验少、实验手段上采用传统测试技术多而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少的状况,建立了新的开放式实验教学模式,这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手段。在具体实施中,可以把有原来固定的实验时间安排改变成灵活的实验时间安排,把原来封闭的实验项目改变成支持自主设计的实验项目,把原来的成批实验方式改变为满足学生个性化要求的实验方式。针对专业特点,可分设计算机硬件基础实验室、计算机软件基础实验室、计算机软件工程实验室、计算机多媒体基础实验室、计算机网络技术实验室、数据库实验室、信息安全实验室,以培养学生专长。

三、结束语

强化实践教学,可以让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都得到显著提高。近几年来,我院学生多次在河南省程序设计及网页设计比赛中获得好的成绩,毕业生一次就业率也始终在98%以上,人才就业面也非常广。目前,在实习基地建设方面,我们在扩大实习基地范围的同时,更加注重实习基地的内涵建设,如开展“多模式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IT人才”这一课题研究,希望通过IT企业教学指导委员会、IT企业联盟等松耦型校企合作模式和共建创新实验中心、实习基地等紧密型校企合作模式等方式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合作。同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不同性质和规模的企业采取灵活多样的培养模式,既达到培养高素质、创新性人才的目的,也使企业在校企合作中得到实惠,从而达到校企双赢的目的。

计算机专业本科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人才培养模式;计算机人才;应用型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913 (2007) 20-0118-03

1前言

大连民族学院是国家民委直属的六所高校之一,也是东北地区和东部沿海城市唯一一所以工科为主的民族院校。学校面向全国绝大多数省份招收少数民族学生,少数民族学生比例达到65%以上。学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是:培养综合素质高,具有创新精神和较强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但是,学生的入学成绩从200~600多分不等,生源质量参差不起,特别是有些来自边疆民族地区的学生,语言基础和文化基础都非常薄弱。因此,如何将这些学生培养好,不仅关系到他们的就业问题,而且会影响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健康发展。所以,构建适合民族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与之匹配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当前,高等教育在大众化发展的初期,各高校都在谋求功能与规模的扩张,在一定程度上不可避免地出现学科专业趋于雷同的现象,这一点在计算机专业上体现得尤其突出。截止到2005年,全国有771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点,在校生超过了44万多。同其它专业相比,这两个数字都是全国第一。但是,我们看到:每年都有大量的计算机专业毕业生面临就业的困难,而另一方面,人才需求量极大的IT产业找不到足够的合格人才。以大连为例,十一五期间计算机人才的需求总量达到十四万,但截止到2007年1月,全市计算机人才总量只有四万人。但是,大量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与IT企业找不到足够的计算机人才之间的矛盾依然比较突出。很显然,主要原因是我们培养的毕业生就业能力不强。具体地讲,就是毕业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差,缺少创新精神,不能较好地胜任用人单位的工作。

2大连民族学院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发展过程

大连民族学院计算机专业已经走过了十多年的历程,在我国民族院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模仿其他院校教学计划的培养阶段(1995年-2002年)

1995年开始,我校招收计算机专业本科生。该时期主要是照搬或模仿其他重点院校的培养模式、教学计划,甚至很多课程几乎是其他院校计算机专业的翻版。虽然,本科教学培养方案每年都做了一些调整,但是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变化,改革的重心仅仅停留在教学方法的改进和对课时的增减上,甚至存在因人设课的现象。

但是,这个时期计算机学科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社会需求和生源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方面,随着IEEE-CS/ACM推出的CC2001,计算机学科逐渐演变为方向明确的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等专业,这种变化对当前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产生了很大的的影响;另一方面,尽管国家需要大量的计算机人才,但是不少用人单位认为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综合素质不理想,因此,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也开始出现就业困难。

第二阶段:调整阶段(2003年-2004年)

2003年开始,我校开始实施学分制改革,计算机学科专业又增加了软件工程和网络工程,招生规模逐年扩大,每个专业招生已经达到了120人左右。

我们根据计算机学科的变化和发展,结合近几年我院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调查以及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对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进行了调整。经过调整,那些脱离实际、偏离培养目标的课程大部分被取消,恢复和增开了一些新课程,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逐渐趋于务实、合理、可行。

2004年,我们申请了教改项目“计算机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教学内容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该项目被批准为大连民族学院教育教学改革重点项目。通过项目组一年多的努力,重新修订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和网络工程三个专业的本科培养方案。该方案得到了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工业大学以及民族院校的计算机专家的好评。

第三阶段:全面落实新的人才培养方案阶段(2005年开始)

2005年开始,我院进入了全面落实新的人才培养方案阶段。计算机专业2005年获得国家民委所属院校毕业设计(论文)质量评比第一;2006年获得国家民委所属院校专业建设质量评比第一;2007年顺利通过教育部评估专家组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

3大连民族学院计算机专业新的人才培养模式

大连民族学院计算机专业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主要体现在二个方面:第一,明确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即人才培养规格问题);第二,调整和优化了人才培养方案。

第一,明确了面向应用的计算机人才培养规格。为了提出适合我院的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规格,我们连续三年进行了大连地区计算机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调查,并结合企业的反馈意见,提出了大连民族学院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即“加强基础教育、拓宽专业面向、重视实践教学、强化素质教育”。

1) 加强基础教育。实践表明:对于我们的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如果兼顾“厚基础”和“强应用”,在实际操作中是不可行的。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毕业生的就业需求,适度地控制公共基础课程和学科基础课程,不要过分地强调自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而是有选择地构建基础课程体系。何况,计算机人才的职业成长潜力更多地取决于自身的学习能力,而不是基础知识的宽厚。对于应用型计算机人才,编程能力是他们从事计算机应用的核心基础。因此,加强基础教育就是要加强编程能力的培养,为选择不同的专业方向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拓宽专业面向。从学科发展来看,计算机学科已经演变为计算机科学、计算机工程、软件工程、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等多个专业方向;从IT行业发展来看,一方面是分工越来越细,出现高度专业化。如:网络游戏、软件测试等;另一方面是技术复合越来越高,出现高度综合化趋势。如:嵌入式系统、电子商务等。因此,结合本地IT行业发展的实际需要,适度地拓宽专业面向,将有利于拓宽就业渠道。

3) 重视实践教学。对于应用型计算机人才,“应用”是核心。因此,所有的教学环节要高度重视实践教学,树立“学以致用,用中求新”的教育理念,构建理论与实践协调、课内与课外并重、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

4) 强化素质教育。传统的高等教育主要是专业知识的传授,培养的是专门人才,而现代企业不仅需要专业知识,而且需要良好的职业素质。因此,在学校期间,职业素质的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强化素质教育就是要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团队精神、沟通能力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第二,调整和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三个阶段、四位一体”的渐进式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如图1所示)。我们将大学四年分为三个阶段,即:公共基础和学科基础教育阶段(前期2年)、专业技能教育阶段(中期1年)和综合实践教育阶段(后期1年)。所谓“三个阶段”就是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的三个阶段:以编程能力为核心的基础教育阶段;以专业技能为核心的专业教育阶段;以就业能力为核心的综合实践阶段。所谓“四位一体”就是大学教育的每个阶段形成理论课、实践课、创新教育课、文化素质课“四位一体”的课程体系。“三阶段、四位一体”形成了“前期强化基础、中期融合专业、后期综合实践”的渐进式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1) 前期基础教育阶段。该阶段主要是突出编程能力的培养。根据“学科基础课程的深度要有一定的控制,基础知识应更强调应用”的原则,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和本地区人才需求状况,整合计算机学科基础课程,优化教学内容,形成了计算机学科基础大类平台。该平台主要包括:程序设计基础(整合了原来的计算机导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面向对象方法、离散数学、数据结构与算法、计算机组成与结构(整合了原来的数字逻辑、汇编语言、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体系结构)、操作系统、数据库原理以及学科基础选修课程等。此外,学科基础实践环节除了课内实验以外,还有程序设计基础实训、数据结构与算法课程设计、数据库与信息管理课程设计等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教学比例超过40%。

2) 专业教育阶段。该阶段以专业技能培养为目标,充分利用我校地处大连的地域优势,设置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课程群。根据“强化基础、拓宽口径”的原则,设置了专业基础课程模块、专业方向课程模块和专业选修课程模块,突出了专业技能的培养。此外,我们为了使毕业生能够适应大连对日软件外包的需要,专门开设了日语课程。

3) 综合实践阶段。该阶段以就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依托企业定制培训、毕业实习、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并通过社会调查、本科生科研、学科竞赛、课外科技创新活动等方式,进行综合实践训练,强化学生适应社会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尽量实现高校教育与企业需求的平滑过渡。

4) 课内实践。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主要包括理论课程的课内实验、独立设置的课程实验、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包括课程设计、实习实训等)以及创新教育模块。

5) 课外实践。以有利于学生自觉获取知识、提高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学习能力培养、身心健康教育、就业创业指导、科技创新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等课外系列活动。

6) 创新教育体系。把创新教育融如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形成了科研与基础课程融合、科研与专业课程融合、以及科研与课外实践活动融合的创新教育体系。其中,科研与基础课程融合就是给基础课程配上相应的创新模块课程和相应的竞赛,如电子设计大赛、程序设计大赛、数学建模大赛等;科研与专业课程融合就是在专业训练、课程设计等环节加大实际课题或模拟实际课题;而科研与课外实践活动融合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太阳鸟”科研项目、科研助手、科技竞赛、课外科技创新以及社会实践等活动之中。

7) 素质教育体系。把素质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以培养高素质的应用型计算机人才为目标,形成了德育素质教育、身心素质教育、文化和科技素质教育的素质教育体系。

4结束语

2005年开始,我们全面实施了新的人才培养方案,并且对03、04级的教学计划也进行了适当的调整。经过两年多的实践,已经显示出了明显的效果。

我专业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近三年来分别达到96.3%、100%、95.2%,就业率位于全国民族高校和辽宁高校前列。此外,我专业学生获得国际数学建模大赛一等奖1次,全国数学建模比赛二等奖13次,辽宁省数学建模比赛一等奖10次,辽宁省挑战杯二等奖2次,实用新型专利证书1个。还有,我专业学生的计算机仿真机器人代表队进入全国前8强,并被邀请参加2007“世界杯”足球机器人大赛。

但是,我们虽然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方面进行了几年的探索,现在还仅仅是开始,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落实过程中还会遇到新情况和新问题,如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建设、教学内容优化等,我们将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探索在沿海开放地区发展民族高等教育和培养少数民族高素质应用型计算机人才的新路。

参考文献:

[1] 中国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教程2002[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计算机专业本科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关键词:编译原理;能力培养;教学

从当前的就业情况看,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在软硬件知识和应用能力上的优势逐渐弱化,在与具备特定行业、应用领域和专业背景的学生竞争就业时,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而在已就业的学生中又少有人从事编译系统的研究和开发工作。所以,“编译原理”作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经典”核心课程的存在价值受到质疑。其实,本科教育解决的是培养学生基本专业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这些本质性的问题,因此,我们要从如何结合专业课程完成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提高这样的角度来看问题。

在大学里,学习一门课程,不能简单、肤浅地看成是对这门课程所含内容的研究、设计和开发,而是关注是否在有限的时间内最有利于学生专业能力的培养。计算机是一门技术性、工程性和应用性很强的学科,有其自身的基础理论支撑体系。“编译原理”课程本身以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为载体,含有问题求解的典型思想、技术和方法,整个课程的内容对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程序设计与实现,算法设计与分析,计算机系统的认识、开发和利用等学科基本能力都非常重要。并且,编译技术在计算机体系结构设计、提高软件开发效率与质量的工具开发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因此,“编译原理”课程不但有存在的价值,而且对于计算机专业学生的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作为计算机专业的教育工作者,应该结合当前计算机的发展状况,重新认识“编译原理”课程的重要性,并根据当前的教育和就业形势,积极研究、改进“编译原理”课程的教学和实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和质量。

一、明确“编译原理”课程对学生能力培养和素质提高的重要性

从课程体系总体设计看,“编译原理”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之一是使学生在系统的级别上重新认识算法和程序,提升学生的系统能力。它是计算机专业课程中最难学的课程,既涉及形式语言和自动机等抽象理论,又是数据结构、程序设计语言、算法和软件设计等知识的综合体现,有效培养了计算机专业学生应具有的计算思维,算法设计与分析,程序设计与实现(硬件和软件实现),系统的认知、分析、开发与应用等四大基本能力。

计算学科问题求解的基本思路是“问题-形式化描述-计算机化”,以抽象、理论、设计为其学科形态。“编译原理”课程中要求学生掌握的包括程序变换基本概念、问题描述和处理方法(自顶向下、自底向上、逐步求精、递归求解,目标驱动,问题分析、问题的抽象与形式化描述,算法设计与实现,系统构建、模块化)等知识、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养成“问题、形式化描述、计算机化”问题求解的习惯,实现从“实例计算”到“类计算”和“模型计算”的跨越。这其中既有明确的、便于抽象的问题,又有较成熟的理论,而且在限定规模下又容易实现(设计),涉及的是一个比较适当的抽象层面上的数据变换,所以该课程是计算机专业本科生的重要专业技术基础课程。

二、“编译原理”课程“教”与“学”的新思考

目前,在“编译原理”课程教学中,“教”与“学”两方面的问题都很突出:一些抽象的重要理论使学生学习的畏难情绪严重,加上有些人认为毕业后很少有机会参与设计与实现编译系统,使得该课程的“教”与“学”的热情偏低,而适用于新型体系结构及新一代计算机系统的编译器的需求和大量应用,也给“编译原理”课程内容的充实与更新提出更高要求。

作为教师,要让学生深刻认识到:“编译原理”是许多课程知识的集成与实践,能进一步加深对许多专业基础课程知识的理解;编译程序所使用的原理、方法和技术有利于领悟计算机理论的精髓,在非编译系统的实际应用中也发挥着很大作用;学习编译对今后从事应用软件,语言开发平台、编译系统甚至操作系统的开发等工作非常有益。

实践证明,如果首先让学生认识到课程内容的重要性,再辅之以合适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不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的。根据笔者的“编译原理”课程教学经验,认为对于该课程的设置和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来开展。

1.科学设置课程

对于“编译原理”课程的设置问题,可以根据本科院校自身办学宗旨,从普通高校本科、重点高校本科和研究生阶段教育三个层次来考虑教学目标和培养要求等因素,在总学时的限制下,实现总目标的最佳课程。因此,可以考虑以下2种模式。

(1)课程分解模式。分为:“编译技术”(必修),介绍为满足基本应用而需要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方法和技术,以达到语言转换和实现理论基础介绍的目的;“编译理论”(选修),主要偏重于介绍形式化等原理性的深层次内容,方便有进一步深造需要的学生学习。

(2)内容分解模式。不单独设置一门“编译原理”课程,根据深浅和涉及到的具体问题,将与其他课程相关的内容分解到不同的课程中去,使学生在相关课程的学习中逐步掌握相关知识。这和前者比有一定难度:一是课程难分解,课程内容分解后与其他课程内容的重新整合在短时期内难做到科学分解与组织;二是增加了其他课程授课教师的工作量与难度。

2.优化教学内容

教师还要坚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将最新的教改和科研成果引入教学,将经典编译理论与现代编译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可以将嵌入式编译器、分布并行编译器、多核编译器以及适应新体系结构及新一代计算机系统编译器的研究及其研究结果迅速充实到“编译原理”课程中。此外,还可以向学生介绍编译技术在人工智能、并行计算、自然语言处理等领域里的具体应用,为后续课程做好铺垫。

3.用实例演示来形象化抽象理论

学生学习“编译原理”课程的最大困难是其较为抽象,要获得好的教学效果,就要将抽象理论形象化。改革教学方法,提倡互动式、研讨式和案例式等教学方法。一方面,可以通过实例类比,例如,用自然语言的翻译过程来类比编译程序执行高级程序设计语言的翻译过程。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把抽象的原理用动画、图像等形象化的方式展示,便于学生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向学生推荐网上优秀的“编译原理”课程教学网站、电子书等资源,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把握联系,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编译原理”课程与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操作系统、算法分析与设计等先修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深入和强化,以加强课程的系统性,培养学生的全局观。同时还要把握编译过程各个功能阶段的内在联系与规律,有目的地设计问题,有意义地提出问题,通过问题把编译原理中的理论难点、抽象概念引导出来。

三、重视实验,建立行之有效的实验教学方法

设计和组织良好的实践教学环节可以使“编译原理”课程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现在很多高校都增加了实验学时,并独立计算实验成绩。我们在借鉴兄弟院校和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摸索出验证性实验加综合设计性实验的2阶段实验教学模式,各高校可根据自己的教学目标和培养要求来选择实施。

1.验证性实验

这类实验主要是为配合配合课堂授课内容,由教师按编译原理授课顺序,提供同步的若干验证性实验题目,让学生逐个完成相关子模块,逐步扩大完善整个编译程序。这样循序渐进地完成实验,不仅增加了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而且使他们养成扎实的作风,使学练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而作为教师,则要做好组织、监督和解惑工作,帮助学生掌握编译系统主要技术、算法的理解和设计,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编译系统的结构和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工作。

2.综合设计性实验

一定规模的综合设计性实验训练是保证实践教学效果必不可少的环节。我们可以让学生以小组(由4~5名成员)为单位结合软件工程课程实验的环节完成一个规模适度的编译程序开发。在实际操作时,可根据验证性实验阶段的情况,把学生分成不同层次的小组,由他们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不同的实验题目。每组遵循完整的编译器开发方式,融入软件工程的思想,由大家推举的组长分工、协调完成任务。这样,不仅能让每个学生体验从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到交付维护的软件开发全过程,还提高了他们的工程和团队意识以及开发大型软件的协调结构设计能力。实验结束时,教师要求学生以演示系统、答辩的方式公布实验成果,以便公正评分。

四、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