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健康教育应急预案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摘要目的:探讨全程健康教育表对抑制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不安全感的影响。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0例,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健康教育以及护理模式,试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全程健康教育表。观察期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得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将全程健康教育表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护理之中,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增加患者治疗后安全感,有利于患者的长期恢复。
关键词 健康教育表;急性冠脉综合征;焦虑;抑郁
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5.01.019
作者单位:518000深圳市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人民医院门诊部
高佩书:女,本科,主管护师
基金项目:深圳市福田区科研项目(FTWS201307)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一组由急性心肌缺血引起的临床综合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型心绞痛,其中急性心肌梗死又分为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及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极易导致血管内皮下胶原组织暴露,引发血小板粘附聚集和血栓,造成冠状动脉阻塞,冠状动脉被不完全阻塞时,引起不稳定型心绞痛[1-2]。目前在临床中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或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是主要治疗方式,由治疗结果看,传统常规的治疗和护理方法一般较为有限,因此,有效预防和治疗仍是常规治疗中必不可少的一环。由于疾病反复发作且病程较长,多数患者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早期症状以及术后并发症并不十分明确,因此,稍有不慎,极易出现不良并发症状,导致病情的再次复发,给患者带来较大痛苦的同时,增加患者的不安全感以及焦虑、抑郁程度,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为了更好地消除患者的负面情绪,提升患者术后的安全感,为患者术后恢复创造一个良好环境,我院尝试将全程健康教育表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护理中,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于我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男21例,女19例;年龄45~74岁,平均(58.12±3.72)岁;其中前壁梗死18例,下壁梗死17例,广泛前壁梗死5例。试验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46~77岁,平均(59.72±3.84)岁;其中前壁梗死20例,下壁梗死16例,广泛前壁梗死4例。经过排查,两组患者无1例严重的肝肾功能异常及其他器官功能不全、有明确细菌病毒感染、急慢性炎症性疾病、系统性炎症性疾病者;有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急慢性白血病、各种原因致凝血功能障碍等血液系统疾病、合并周围血管性疾病或栓塞性疾病者;肌炎/肌病、肿瘤进展期患者。经检验,所有患者均无1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急性期应用低分子肝素、停用低分子肝素12 h内患者以及房颤或静脉动脉血栓形成需长期服华法令抗凝患者。入组患者术前均累计服用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9个月以上。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以及病情等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我院对两组患者统一进行临床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以及常规的护理以及健康教育模式,用药采取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的双重抗血小板药物,但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继续接受全程健康教育表干预措施,主要包括表现症状、并发症和注意事项3个方面的内容。
1.2.1表现症状
1.2.1.1内容(治疗前)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一般早期并发症状较为普通,常表现为发作性胸痛、胸闷、心律失常等症状,不易引起患者的注意,因此在全程健康教育表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表现症状应该作为首要健康教育的重点对患者进行宣教,以便引起患者的注意,尽早对疾病进行预防和治疗。
1.2.1.2形式对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临床表现症状,主要采取集体宣教的方式,以宣传册的形式对患者进行发放,并以病房为单位,由护理人员进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症状讲解,并辅以个别辅导,可结合患者具体病情,使讲解过程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1.2.2并发症
1.2.2.1内容(治疗中)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在治疗后极易出现临床并发症等不良事件,如再发心肌梗死、中风(缺血性、出血性或类型不能确定)、复发心绞痛、再次血运重建等,这些并发症不仅使患者产生较大的不安,而且会严重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因此在患者刚住院时就应该加强患者的预防意识,特别是在经过介入治疗后,护理人员要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基本并发症的早期症状以及预防方式,并给予适当安慰劝解,并叮嘱患者定期复查,一旦发现并发症症状,应立急治疗。
1.2.2.2形式在患者刚入院时建立患者基本信息调查表,在患者住院治疗期间,护理人员仍以集体讲授的方式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讲解,在日常应加强对患者临床症状的监护,一旦发现不良症状及时向医师汇报。当患者出院后,护理人员应有专人每周对患者进行随访,定期与患者交流,询问患者目前的病情,并给予适当指导,并叮嘱患者以及家属继续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工作。
1.2.3注意事项
1.2.3.1内容(治疗后)在宣传册和集体宣讲时,护理人员要重点宣教指导患者的日常注意事项,在日常饮食时,尤其是出院后,要食用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优质蛋白及纤维素的食物,少食甜食、胆固醇高的食物,忌烟酒,适当运动,保持心情舒畅,家属应常伴左右。
1.2.3.2形式除了发放健康教育表以及电话随访外,我院主要采取光盘的形式对患者进行宣教,根据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病症特点以及注意事项,由护理人员录制光盘,分为“饮食篇”“运动篇”“病症护理篇”,护理人员从3个方面对患者进行注意事项教学。在光盘中护理人员还录制了一些代表性的饮食制作过程、锻炼方式对患者进行具体范例指导,保证依从的连续性,以图文的形式对患者进行全程宣讲。
1.3观察指标在不安全感方面,我院主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分别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负面情绪进行测评,将测评得粗分×1.25=标准分,标准分>50分者即可以确定为焦虑状态或抑郁状态,患者的抑郁或者焦虑情绪越深,不安全感越高[5-6]。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量资料的比较进行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表1,表2)
3讨论
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病较急,危害较大,极易给患者带来较大创伤,严重危害患者生命。有研究表明[7],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症状发作不到1 h内接受治疗的患者6周死亡率为3.2%,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精神压力以及负面情绪,极大增加了患者的不安全感,因此,帮助患者掌握疾病早期症状,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治疗有着重要意义。为此,我院有针对性的将健康教育方式融入患者的常规护理之中,借以此影响患者行为,消除治疗过程中潜在的危险因素,有效预防疾病,保证患者对医嘱的依从性。在患者不安全感方面,由于急性冠脉综合征一般极易复发,有着较为明显的临床症状,患者表现较为痛苦,因此在术后,患者极易产生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从而滋生不安全感,极不利于疾病的痊愈,如表1、表2所示,试验组患者在采取全程健康教育表的护理模式之后,术后的焦虑、抑郁得分低于对照组,说明全程健康教育表可以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消除不安全感,重新树立乐观的态度以及恢复的信心。
全程健康教育表以认知疗法为基础,通过向患者传授疾病的相关知识,提高知晓率,以此消除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从而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提高临床治疗效果[8]。从本次研究看,针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全程健康教育表主要包含3个方面,即临床症状、并发症以及注意事项,时间从患者住院开始直至出院,有针对性、有重点对患者整个治疗过程进行健康宣教,既提高患者对疾病的知晓率,而且为患者出院后疾病的继续防治提供了科学参考,使患者做到有据可依,较传统护理,不仅更加体现护理的连续性,而且使整个护理过程以及宣教方式更加富有人文气息,从而可以更好地帮助患者消除不良情绪,尽快建立安全感,为患者的连续治疗赢得宝贵时间,提高了临床治愈率以及生存质量。护理人员要重视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力求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中纠正患者的负面态度和信念,保证医嘱用药的连续性和有效性,充分发挥患者的主动性,对患者的长期恢复是有益的。
参考文献
[1]潘燕春,张阳芳.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急救与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13):1237-1238.
[2]袁海珍,杨水秀,李侠.患者及家属全程教育的护理模式在化疗患者行PICC置管术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学,2011,12(11):108-109.
[3]范玉兰,徐晓.急性冠脉综合征352例护理体会[J].临床医药实践,2010,19(5):521-522.
[4]马先莉.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抢救急性冠脉综合征合并心源性休克20例临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0,16(7):28-29.
[5]武翠凤,潘玉印.阶梯式健康教育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对照研究[J].精神医学杂志,2012,25(4):302-303.
[6]覃琼芬.自我管理教育模式对成人AIDS患者自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20):13-14.
[7]杨丽娟,隋捷,刘晓波,等.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护理干预及健康管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3,10(12):39-41.
[8]林晓华,杨平,林静宜,等.急性冠脉综合征30例围术期整体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3):39-40.
根据教育局文件要求,结合《未成年人教育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制定健全学校管理制度,建立机关三小安全管理委员会,制定“一岗双责”管理制度;补充应急预案,《校园防溺水应急预案》、《大型活动安全申报预案》、《防爆恐预案》、《防校园欺凌预案》、《极端天气应急预案》《学校大型考试应急预案》增强学校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
二、后勤工作
1、认真做好开学筹备工作,保障学校正常开学,假期学校进行维修,为确保9月1日能正常开学,我们利用假期对教室的门窗、玻璃、吊扇、日光灯、教室,活动室等进行了认真的清理维修,排查安全隐患,固定校园内设备,器械,清除不合理的电线网线,清除楼顶霓虹灯,维修塑胶跑道,及时配备各种教学设施设备,监督物业保洁打扫卫生,使教学工作正常进行。
2、受屡次发生校园事件的影响,后勤部门紧绷安全这跟弦,加强校园巡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先后排除安全隐患23次,发现需要上级部门协助整改的隐患4处,学校做好防护上报教育局。后勤人员的辛勤劳动得到教育局两次联合大检查的好评。
3、食堂是保证老师们愉快工作的动力源泉。本学期加强学校食堂管理体制的改革。签订安全卫生职责书,落实职责,明确职责。总务处张主任重点抓,监督食堂采购石材工作程序,及时索证,让老吃得营养,健康。学校又加大投入力度,让食堂为老师们一个月两次做绿色馒头,花卷,饺子,中秋节制作月饼,让我们吃得开心,回家又特有面子。积极配合综合活动实践课的需要,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场地,为教学提供保障。
4、校产管理上,完善了验收程序、环节,进一步明确验收责任,强调新增资产的完整入库。按照教育局要求,按时统计上报了2017年度小学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报表和2017年度国有资产统计年报。严格执行国家和学校规定,完成了采购设备的接收、存放和入账工作,账物相符,使学校教学基本条件得到了有力的保证。在资产管理大检查中,被教育局推荐迎接大庆市资产检查,受到好评。
卫生应急是指为应对、处理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而做出的一系列决策和处理措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需要在政府的领导下调动多个部门和多个学科密切配合,全社会参与才能有效运转。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是这一体系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不可或缺沟通和桥梁的作用。当突发事件来J临时,通过开展广泛深入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可以使公众正确了解相关情况和知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可以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传播正确信心,相信党和政府,相信科学:可以促进公众采纳积极的健康行为,避免引起社会恐慌,维持正常的社会和生活秩序,尽快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治工作。
1 基本概念
1.1健康教育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健康信息传播等干预措施促使人群或个体自觉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从而避免或减少暴露于危险因素,帮助达到疾病预防、治疗康复及提高健康水平的目的。
1.2健康促进促使人们维护和提高人们自身健康的过程,是协调人类与环境的战略,它规定个人与社会对健康各自所负的责任,包括个人与其家庭、社区和国家一起采取措施,鼓励健康的行为,增强人们改进和处理自身健康问题的能力。
2 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在卫生应急工作中的作用
近两年,我国每年因突发公共事件损失GDP6%。怎样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损失降到最低,直接面对公众传播知识和技能的健康教育,是关键的一环,在事件发生之前可以进行预警,在事件发生过程中主导社会舆论、传递知识和信息、平稳公众心态、稳定社会秩序。在事件发生之后对实施的宣传、干预进行有效的评价,有利于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利于事件的顺利解决,保障社会稳定和经济的快速发展,
2.1影响公众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知识、心理和行为变化的因素(1)及时、公开、权威的信息。能够提高公众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减少公众的心理压力并能够提高其心理应对能力。(2)广泛开展健康教育,使公众正确地了解有关知识。健康教育可以及时将信息和相关科学防护知识传达给公众,尽可能减少他们所受到的伤害。正如2003年5月应邀从美国回国参加抗击SARS的斗争的公共卫生流行病学专家黄建始教授总结的:我国这次最终战胜SARS靠的不是疫苗、特效药或者消毒剂这些技术层面上的东西,而是依靠了传统的流行病学方法一教育群众,正确认识SARS的传染规律和危害;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并加强对易感人群的隔离等。(3)开展心理干预活动。可以帮助人们获得心理上的安全感,缓解乃至稳定由事件引发的强烈的恐惧、焦虑和抑郁的情绪,恢复心理的平衡状态,避免因心理失衡造成的自我伤害。
2.2健康教育在信息传播中的作用
2.2.1公共关系学理论强调信息沟通是危机管理的核心英国危机公关专家里杰斯特曾提出著名的危机沟通“三T”原则:第一以我为主提供情况(Tell your own tale);第二提供全部情况(Tell it all);第三尽快提供情况(Tell it fast)。新闻传播学提示过一个规律:没有你的声音,就会有别人的声音。健康教育工作主动向公众提供情况,就成为了信息主渠道,公众就会把健康教育机构作为主要的信息来源,别人的声音就相对弱了;健康教育工作首先提供了全部情况,即使有人想造谣也不会找到素材:健康教育工作在第一时间很快提供情况,就能做到先声夺人。
2.2.2不同阶段健康教育的作用 (1)在事件没有出现或刚刚出现时,健康教育工作的目标是及时地让公众了解相关的信息和知识,起到预警作用,并提高人们的防范意识。(2)在事件发展过程中,健康教育可以使公众对于事件的发生和发展有进一步的认识,让群众了解正确信息,了解预防和自我保护的具体知识。起到引导、帮助的作用,使公众获得信息和知识,培养自我保健技能。同时,良好的健康教育也能够帮助公众认识到事件所处的阶段,使他们保持清醒的状态。(3)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束或接近尾声时,开展健康教育可以帮助受到冲击和影响的人群从疾病、伤害或其他的特殊状态下尽快恢复过来,重新回到正常的社会生活中。在事件结束以后,还可以帮助全社会进行反思,让人们看到哪些行为、生活方式或态度可以使他们远离伤害。以便对人们今后的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进行指导。指导公众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和健康意识,从而自愿采纳有利于健康的行为并最终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
2.3健康促进在控制甲型H1N1流感中的应用
2.3.1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我国2003年5月9日颁布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2006年1月9日国务院了《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各省市也制定了相应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和响应级别。
2.3.2创造支持性环境各省市政府、卫生行政机构成立了应急办公室等相应机构负责卫生应急工作和相关的协调工作。自我国发现第1例甲型H1N1流感输入性病例以来。我国卫生、航空、铁路、交通、商业、旅游等各部门齐抓共管,一起应对疫情,控制疫情传播。
2.3.3加强社区动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社会造成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其程度主要看应急所需要的资源是否充足,技术是否可靠,措施是否得当。社会力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技术等方面的支持,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重要的措施保障。广大媒体、社区卫生机构动员各社会力量加入到了防控工作中来。
2.3.4健康技能卫生部出台了一系列防控方案,在社区和学校的防控方案中,把向公众和师生普及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倡导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采取开窗通风等措施,作为重要防控内容;同时向公众推荐《六步洗手法》。
2.3.5调整卫生服务方向 我国现已将甲型H1N1流感的防控工作重点转向社区,卫生部于2009年6月11日出台了《社区甲型H1N1流感暴发流行控制工作方案(试行)》。
3 讨论
3.1完善系统建立协调、统一的健康教育机构。在我国部分地区健康教育所是独立机构,部分地区健康教育工作任务落在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还有的设在爱卫办,机构不统一。各级健康教育机构各自为政开展工作。使有限的健康教育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
3.2优化队伍加强健康教育工作者队伍建设。目前全国健康教育专业队伍中高级职称者只占4%,具有本科以上学历者占9%。据对全国6个省市的调查资料显示,在健康教育队伍中,25%的人没有医学学历,初级职称或没有职称者占64%。县级健康教育人员绝大多数没有接受过专业培训。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健康水平的提高,健康教育人员的水平亟待提高。同时,还需要培养和引
进包括如因特网技术人才、产业管理人才、市场拓展人才、项目策划人才及熟悉国际经济、法律和懂外语的多种专业人才,建立适合健康教育事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3.3公开、透明的信息平台首先必须有各级卫生监督、疾病监测机构完善的监督和监测。使信息畅通。其次,政府部门和专业机构应担当信息传播者。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和报纸这三大媒体。及时疾病流行的最新信息。比如在美国,传染病监测的统计数字完全公开,任何人都可通过互联网查看,通过打电话或到当地卫生局了解这些数据。一旦出现某种传染病上升趋势,不用动员,人们早就知道了,提高警惕了。同时针对当前出现的公共卫生事件的保健防病知识,成功的疾病防治健康教育应该让公众知道:第一,这种疾病会对他们的健康和生命构成威胁:第二,如果他们采取一些行动是可以避免或减低这种威胁的:第三,他们有能力采取这些行动:第四,这些行动是符合社会潮流的,有利于自己和他人。如果把这些信息传给公众,他们就会主动地采取行动远离传染源。
3.4完善的教育培训机制
对医务人员、公众、包括政府机构人员进行教育。内容包括疾病预防相关知识、心理健康和危机教育等。心理健康教育有助于增加人们对突发事件的了解,增强公众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起到有效预防和积极应对的作用,增强公众理能力。许多国家都有危机教育,以增强公众在危机面前的“抗打击能力”。充分发挥健康教育机构、大众媒体和各方面的作用,普及科学的防病保健知识,倡导良好的卫生习惯,增强公众的防病意识和能力,促使民众不断提高健康意识。逐步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和健康的行为习惯,使民众做到“主动健康”,这才是健康教育的根本,也是建立良好的公共卫生体系的希望所在。
3.5完备的立法、规章制度保证建立健康管理协调委员会,协调各方面、各部门的关系;建立应急预案制度;设立《健康教育法》或综合的《公共卫生法》。如香港的法律明确规定:传媒必须辟出一定的时间段和版面。用于公益性节目和广告。同时,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应急体系,在制定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的应急预案基础上,加强对群众知晓、行为危险因素等的收集和分析。掌握群众健康需求动态,根据灾难前预防、灾难前准备、灾难暴发期应对和灾难结束期恢复等阶段及时进行干预和健康预警,适时提供正确的应对信息。
具体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应急队伍
为加强对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的科学管理,我中心建立了甲型h1n1流感防控领导小组,组织开展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与沟通,制定甲型h1n1流感应急预案并组织实施,对乡镇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进行业务指导,根据国内外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发展态势,组织做好甲型h1n1流感疫情的应对准备和应急处置工作。与此同时,我中心还组建了四个甲型h1n1流感防控专业组和三支应急处置队伍。同时应急值守工作,安排24小时专人值班,应急处置队伍24小时待命,做到人员到位、联络通畅、反应迅速,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制定应急预案,落实防控措施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卫生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卫生部《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试行)》、《卫生部应对流感大流行准备计划与应急预案(试行)》、卫生部《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预防控制指南(试行)》、《甲型h1n1流感(原称人感染猪流感)诊疗方案(2009版)》、《××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南通市甲型h1n1流感疾病预防控制方案(试行)》。结合当前甲型h1n1流感疫情,我中心及时制定了海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甲型h1n1流感预防控制应急预案,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对储备工作,加强疫情的监测、报告、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和早治疗,对可能发生的甲型h1n1流感加强监测、预警,一旦出现疫情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科学有效处置。
三、加强培训演练,提高处置能力
为提高甲型h1n1流感防控队伍的业务素质和实战技能,我中心多次对疾控人员进行了多层次的业务培训,4月29日,我市疾控中心组织全体中层以上干部和防疫、消杀科全体人员共32人进行了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培训。5月9日,我们对疾控中心甲型h1n1流感防控应急组织各专业组及3个应急队伍成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应急技术培训,5月12日,又对疾控中心全体职工进行了甲型h1n1流感防治健康教育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了健康知识测试,合格率100%。5月15日,召开了海门市甲型h1n1流感防控培训会议,全市各级医疗单位的负责人、防保科科长及乡镇卫生所全体工作人员参加了此次培训,培训后进行了相关知识的考试。
与此同时,组织开展了五次实战演练,有效提高了应急处置队伍的实战经验和处置能力。
四、做好物资储备,配备应急装备
按上级要求,做好甲型h1n1流感防控物资储备,包括消杀药品、检验检测试剂、个人防护用品等,共投入资金20多万元。
高标准配备了应急处置装备室,制定了工作制度,流调、消杀、采样、健教各类物品存放整齐,一应齐全。
五、开展健康教育,维护社会稳定
通过多种方式,向社会公众宣传甲型h1n1流感的预防知识,让群众广泛了解甲型h1n1流感是可防、可控、可治的,消除社会公众的恐慌心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高群众自我保护意识和防病能力。
1、制订了海门市防治甲型h1n1流感健康教育工作方案。
2、强化与新闻媒体的链接,4月28日以来,我们与××人民广播电台、××电视台、××日报等大众媒体广泛合作,采用专栏、专访、专题讲座、专题报道、咨询等多种形式,适时开展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的科普宣传,对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开展情况进行及时的报道。
3、编印和发放了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宣传资料。《××健康教育报》第三期为甲型h1n1流感防治专刊,共印28万份;“甲型h1n1流感防治知识”宣传单1万份;甲型h1n1流感预防知识小折页2种各2万份;甲型h1n1流感防控知识宣传展板一套共8块。并及时下发了省和南通疾控中心编印的甲型h1n1流感防控宣传3种5000份。
六、加强疫情监测,掌握疫情动态
确定专人负责每天定时进行疫情监测、信息收集、网络直报和分析工作。
加强发热呼吸道病例的监测,发现病例异常增多时,及时组织流行病学调查以确认是否存在甲型h1n1流感流行。督促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加强对下列病例的监测和发现:两周内来自甲型h1n1流感流行国家及地区的流感样病例或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医护人员中具有典型流感症状或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发现此类病例立即采样送检并对病人进行隔离。
1、流感样病例监测
人民医院是我市流感样病例监测哨点医院,按照统一规定和要求,哨点医院开展流感样病例的登记,每周对典型流感样病例、中青年病例、重症病例采集咽拭子标本5-10例,送疾控中心保存后统一送市疾控中心检验。
2、不明原因肺炎监测
根据《全国不明原因肺炎病例监测、排查和管理方案》,接到各医院发现符合“不明原因肺炎”定义的病例的报告后,按照方案要求提请卫生局组织专家组进行会诊和排查,并按方案要求组织流行病学调查处置及实验室采样检测工作。人民医院继续搞好“不明原因肺炎”监测,及时发现重症甲型h1n1病例。
严格实行疫情24小时值班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七、落实防控措施,及时处理疫情
6月22日8:30,我中心接到××市人民医院电话报告,该院发热门诊接诊一名刚从澳大利亚回国发热症状病例,在接到疫情报告后10分钟内,我中心专业人员到达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并采样送南通市疾控中心检测。15∶30,南通市疾控中心对我市所送该病例咽拭子样本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6月23日3∶18,省疾控中心对该病例样本检测甲型h1n1流感病毒核酸阳性。经省、××市专家组会诊后一致认为:该患者系甲型h1n1流感确诊病例。
为了提高我校预防和控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和水平,指导和规范各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工作,减轻或者消除突发事件的危害,保障全体师生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校园稳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结合本校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工作原则
1.预防为主、常备不懈:宣传普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知识,提高全体师生员工的防护意识和校园公共卫生水平,加强日常监测,发现病例及时采取有效的预防与控制措施,迅速切断传播途径,控制疫情的传播和蔓延。守
2.依法管理、统一领导: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疫情报告、控制和救治工作实行依法管理;对于违法行为,依法追究责任。
二、突发事件预防
(一)高度重视,切实加强对学校卫生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1.将学校卫生防疫与食品卫生安全的职责落实情况纳入学校和教师综合考核,并定期开展专项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措施。
2.学校应经常对食堂、教学环境与生活区环境进行自查,尽早发现问题,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二)增加学校卫生投入,切实改善学校卫生基础设施和条件。
(三)采取有效措施,强化学校卫生规范化管理。
1.加强厕所卫生管理,做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防止污染环境和水源。
2.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重点搞好食堂卫生、教室卫生、宿舍卫生和环境卫生,为学生提供一个安全卫生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四)加强健康教育,提高师生的防疫抗病能力。
1.落实好健康教育课,普及公共卫生知识,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卫生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和生活方式。
2.结合季节性、突发性传染病的预防,通过黑板报、宣传橱窗、广播电视以及校园网等宣传途径,大力宣传、普及防治突发事件的相关知识,提高师生员工的公共卫生意识和防治突发事件的能力。同
三、突发事件监测和报告
(一)突发事件监测
1.建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监测系统。建立考勤监测制度,对师生员工中的缺勤者进行逐一登记,查明缺勤原因。
2.重视信息的收集。平时注意收集学校及周围地区的公共卫生事件的情报,密切关注其动态变化,以便做好预防工作。
(二)突发事件报告
1.建立自下而上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逐级报告制度,并确保监测和预警系统的正常运行,及时发现潜在隐患以及可能发生的突发事件。突发事件期间,学校实行24小时值班制,保障信息畅通。置
2.严格执行学校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程序。在传染病暴发、流行期间,对疫情实行日报告制度和零报告制度。各校应严格按程序逐级报告,确保信息畅通。
附:
责任报告人:xxx(食物中毒)、xxx(传染病及其他公共卫生事件)
市教育局24小时值班电话:xxxxxxx传真:xxxxxxx
市教育局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处电话:xxxxxxx传真:xxxxx
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4小时应急值班电话:xxxxxxx
xx区教育局:XXX
xxxxxxx(值班电话)
xx区疾控中心:XX
xxxxxxx(值班电话)
xx区市场监督管理局:XX队长xxxxxxxxxxx
四、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
根据突发事件的不同级次分类,结合学校的特点,在必要时启动相应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作出应急反应。
以下分级标准根据《全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中的标准界定。
(一)传染病
1.一般突发事件所在地区发生属于一般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三级应急响应。
(1)启动报告和零报告制度,加强系统内的疫情通报。
(2)学校做好进入应急状态的准备,落实各项防治措施。
(3)学校内如尚无疫情发生,可保持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但对集体活动要进行控制。
(4)传染病流行时要加强对发热病人的追踪管理;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期间,教室、公共场所必须加强通风换气,并采取必要的消毒措施;肠道传染病流行期间,对厕所、粪便、食堂及饮用水应加强消毒,并加强除
“四害”工作。良
(5)严格执行出入校门管理制度。
2.重大突发事件所在地区发生属于重大突发事件的疫情,启动第二级应急响应。除对接触者实施控制外,全校保持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秩序。在第三级疫情防控措施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以下措施:能
(1)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印发宣传资料,在校园张贴宣传标语宣传画,提高师生员工的自我保护意识和防护能力,外出和进入公共场所要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2)对全体师生每日定时测量体温,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3)对重大传染病的密切接触者,学校要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隔离、医学观察和消毒等工作。
(4)加大进出校门的管理力度,控制校外人员进入校园。
(5)学校根据情况,及时向师生员工通报疫情防控工作的情况。
3.校内疫情校内若出现重大传染病疫情,应在卫生部门的指导下,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适时开展以下工作:
(1)要根据出现传染病的种类和病人的活动范围,相应调整教学方式。出现一例传染病性非典型肺炎、鼠疫及肺炭疽的疑似病例,可对该班级调整教学方式,暂时避免集中上课;出现一例上述的临床诊断病例或两例及以上疑似病例,学校在报请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后电
,可对该班级和相关班级实行停课;如出现两例及以上上述的临床诊断病例及校内续发病例,可视情况扩大停课范围。若需全校停课,学校须报区教育局批准。
(2)采取停课措施的班级或学校,应合理调整教学计划、课程安排和教学形式,做到教师辅导不停,学生自学不停。
(3)尊重和满足师生的知情权,主动、及时、准确地公布疫情及防治的信息。对教职工和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心理和紧张情绪,维护校园稳定。
(二)食物中毒
及时掌握学生健康状况,一旦发生校内食物中毒或可疑食物中毒时,学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应做好下列工作:
1.立即停止食品加工出售活动,并在第一时间报告当地市场监督管理局、教育和公安等部门;
2.立即将发病师生送往医院,并协助医疗机构救治病人;
3.保留造成食物中毒或者可能导致食物中毒的食品及其原料、现场,待确认后交卫生部门处理;
4.积极配合市场管理局、公安部门进行调查,并按其要求如实提供有关材料;
5.落实市场监督管理局要求采取的其他措施,并妥善处理善后事宜,维持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6.配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分析引起食物中毒的原因,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整改意见,杜绝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三)预防接种严重反应或事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突发事件
1.迅速报告卫生部门、教育主管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请求派遣专业人员进校,开展流行病调查,查明事件原因。
2.及时将受害师生送医院接受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