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方案的汇报

关于方案的汇报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方案的汇报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于方案的汇报

关于方案的汇报范文第1篇

档案损毁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人为的,一是自然的。人为的损毁,在社会主义国家中,主要是由于敌人的破坏和工作人员的疏忽所造成的。通过不断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工作人员的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在不断提高,人为的损毁现象,也在不断被克服和减少。但是,在现阶段,阶级斗争虽然已经不是我国的主要矛盾,但仍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仍相当激烈,因而人为的损毁现象还难以避免。自然损毁有两大因素:一是内在因素,一是外在因素。

(一)影响档案寿命的内在因素

影响档案寿命的内在因素主要是指档案本身的质量,即档案制成材抖与字迹材料(如纸张、墨水、复写纸、油墨等)的质量。它对档案的寿命有直接影响。

影响档案纸张材料耐久性的因素很多,纸张造纸植物纤维的主要化学成分一纤维素、半纤维案和木质素的含量,纤维的形态,纸张生产过程带来的有害化学杂质等。造纸植物纤维素中纤维素的比例越大造出的纸张则越耐久,反之则越不耐久。手工纸由于非纤维素成份一木质素含量低,有害杂质久可保存几百年。但由于产量低、价格高,满足不了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新闻纸、印刷纸由于非纤维素成份合量高,有害化学杂质多,易发黄变脆,故不可作档案裁体材料。

一般说纸张中纤维素成份越多,纸张就越耐久。半纤维素可适量有之,木质索含量越少越好。因此,破布纸浆制造的纸张比化学纸浆制造的耐久化学纸浆制造的纸比机械木浆制造的耐久。

(二)影响档案寿命的外在因素

损毁档案的外在因素,是指保管档案的条件和周围环境中各种有害因素对于档案的破坏,外在因素可归纳为下列几方面:

1.不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纸质对温湿度的反应是较快的。温湿度太高或太低或忽高忽低,会使纸质发生膨胀和收缩,纸质的机械强度也就会随之降低。在不适当的高温、高湿影响下,纸张中残留的酸、碱、漂白粉等有害杂质将起作用,破坏纸质。同时,也会给有害微生物的繁殖造成有利条件,使档案发生虫害或霉变;某些字迹也易发生化学变化,造成模糊或褪色现象。

2.光线。光线特别是太阳光线,对档案纸张和某些字迹有很大破坏作用。光可促使纤维素与氧气发生氧化作用,使纤维素更快的变质,变为氧化纤维素,当温度提高到一定程度,光的破坏作用就更突出,纸张会很快变黄变脆。

3.灰尘。灰尘会玷污档案,又是昆虫或微生物借以藏身与传播之物。尤其在靠近污染源近的地方,灰尘带有很大的腐蚀性和毒性,不仅对档案有严重的破坏作用,而且对档案工作人员的健康也非常有害。

4.有害气体。大城市和工矿企业附近常有各种有害气体,如: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硫化氢以及氯气等,这些气体会腐蚀纸张,使字迹褪色。

5.机械作业。主要是指摩擦、揉折、撕裂等对于档案的破坏。这种现象常常发生在档案的搬迁、包装、整理、取放、查阅等过程中,原因多在工作人员和借阅利用者的粗心大意,缺乏经验和监督不严的情况下发生。

除上述情况外,还要特别注意水、火及污染所造成的损毁,这些情况一旦发生,损失是不堪设想的。

二、档案的保管方法

学校档案的种类很多,有党政管理类、教学类、科研类、基本建设类、仪器设备类、产品生产类、外事类和财务类。内容十分丰富,形式各异,大小不一,载体材料也很复杂。因此,应当正确地选择和确定学校档案的保管方法。

(一)底图档案的保管

底图具有工程或产品的基本凭证作用,又是一种复制工具。有了底图随时都可以晒出大量的复印图来满足各方面的需要。底图档案的制成材料比较特殊,纸张是经过油、蜡浸透的,机械强度和耐久性不高,容易破碎。为延长底图的使用年限,保管方法一般可分为平放和卷放两种。平放保管,即将底图按照本单位的分类方案,成套依此平放在高层底图柜内。每层抽屉外面用标签表明底图的名称和代号。保证底图平整,取放方便,利于底图保护和查找利用。这是一种公认的好方法,只是占用面积较大。卷放保管,即将底图按套和保管单位卷起来放进柜子。大张在里,小张在外,由里到外,由大到小卷成塔形,用软绳捆上,外面贴上标签。这种方法的缺点是不能按顺序排列,不变查找,取用不方便,而且经常捆卷会增加图纸的磨损。所以只适用于特大特长底图的保管。

(二)蓝图档案及其他档案的保管

蓝图用纸一般比较好,机械强度较高,可折叠装订成册或直接装入袋、盒。折叠要按规定进行,注意将图标露在外面,以便查找。对有特殊要求活经常使用的,应有正本和副本,以便长期保存,又满足利用需要。对其他档案由于载体材料不同,应选择不同的保管方法。纸质当那多在分类立卷之后,装订成册,置于档案柜内或密集架上保管。亦可以单份文件材料装订,装盒保管。

(三)胶片、磁带档案的保管

关于方案的汇报范文第2篇

你厅报送的《浙江省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审定2002年度浙江省企业工资调控目标的报告》(浙劳社劳薪〔2002〕59号)收悉。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根据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总体安排及工资分配宏观调控的总体要求,并结合2002年宏观经济形势预测和你省社会经济的实际情况,经综合平衡,对你省2002年工资指导线审核意见为:

1.2001年企业货币平均工资增长基准线为12%;

2.企业货币平均工资增长上线为17%;

3.企业货币平均工资增长下线为零增长或负增长,但企业支付给提供正常劳动的职工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上述工资指导线适用于企业在岗职工工资分配。

二、在工资指导线正式之后,根据你省今年工资调控目标,按照分类调控的原则,引导各类企业结合本企业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状况,合理安排职工工资增长。

三、要将企业工资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有机结合起来,逐步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工资指导价位制度和人工成本预测预警体系,引导企业加强人工成本管理,合理确定企业工资水平及各类人员的工资关系,切实发挥工资指导线对企业工资分配的指导作用。

关于方案的汇报范文第3篇

根据今年省人大常委会的立法计划,9月至10月,省人大农资环委组织有关人员赴宁波、温州、金华、衢州、舟山、台州、丽水市和相关县(市、区),就《浙江省防汛防台抗旱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征求各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意见,并考察了福建省防汛地方立法工作情况。在收到省人民政府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条例草案后,11月7日省人大农资环委召集省级有关部门征求了意见。11月15日,农资环委召开全体会议,对条例草案进行了审议,现将审议情况报告如下:

我省地处东南沿海,海岸线长、河流众多,上游江河源短流急,下游河口受潮水顶托,是暴雨、洪水、台风、干旱等自然灾害频发地区。特别是5月至10月的梅雨期和台风影响期,风灾、暴雨洪水、风暴潮及地质灾害给我省造成的危害较大,若遇高温少雨的晴热天气,干旱缺水严重影响全省城乡居民生活、农业和工业生产。随着全球气候变暖,部分地区异常气候事件时有发生,灾害加剧趋势依然存在,防汛防台抗旱的任务十分艰巨。农资环委认为,根据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情况、新要求,为规范防汛防台抗旱工作,加强组织指挥体系建设,进一步明确政府、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公民的权利义务,促进全社会依法防灾救灾,降低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制定本条例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农资环委认为,省政府提请省人大常委会审议的条例草案符合国家法律的规定和本省实际,总的结构、内容基本可行,建议提请省人大常委会本次会议审议。在审议中,委员们对条例草案的一些问题提出了修改、完善的意见。

一、关于基层组织建设的问题

防汛防台抗旱影响范围广、涉及部门多,有必要建立和完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及其办事机构。委员们认为,条例草案第九、十条对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及其办事机构职责作了规定,是必要的。但当遇到特大灾害,道路、通信、电力等中断时,乡(镇)、村、企事业单位必须做好自身防汛防台抗旱工作,组织人员转移和自救互救等。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民委员会及企事业单位等的作用十分重要。建议条例草案对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民委员会、企事业单位等,关于防汛防台抗旱中相应的机构、人员作出规定。

二、关于防汛防台抗旱职责的问题

条例草案突出强调了政府责任和义务是必要的。委员们指出,政府是有限责任的政府。政府职责设定应实事求是,分清自然灾害与责任事件的关系。对政府及其有关部门不履行职责的,应当追究法律责任;对已履行职责的,因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仍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的,应当予以免责。建议条例草案增加政府在紧急避险过程中的免责条款。委员们认为,防汛防台抗旱工作,是全社会的事情。条例草案不仅要规定政府职责,而且也要明确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如公民要有知情权、救助权、举报权等方面权利,同时也要自觉服从当地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的防灾救灾的统一部署和安排、自救互救、险情报告等义务。

三、关于防台的问题

防台是我省防御自然灾害的重点。为做好防台措施的落实,条例草案第三十、三十一、三十二、四十二条已对城镇建筑物、附着物设施以及海上船舶、港口等安全防范作了规定。调研中,基层反映,条例草案在防台方面内容上显得较为单薄,对陆上规定多,对海上规定较少。沿海市县要求省政府加强海上搜救中心的能力建设,配备快速、先进的搜救设备,提高搜救能力。委员们认为,浙江是海洋大省,海洋渔业、海上运输业、船舶修造业发达,拥有大量的渔船、运输船和修造业无动力船舶,其中全省有各类渔船5万多艘。目前,我省避风港的规划和建设相对滞后,现有的避风港口可供船舶避风的能力不到全省渔船总量的一半。有的地方因过度发展渔排、海上养殖和休闲渔业,影响到现有的避风港功能发挥。一旦发生台风灾害,还有大量的外省、外籍的船只也要进港避风,这加大了避风港口压力和海上监管工作难度。建议条例草案在增加气象、风暴潮和地质灾害预报预警及信息传递等内容的同时,对避风港和避风锚地规划建设、海上监管体系建设以及江河、海上船舶防台保安措施等内容予以细化,并将修船业无动力船舶列入船舶防台避风措施中。为提升我省海上搜救能力,有必要在本条例中明确海上搜救组织和搜救能力及设施建设的内容。同时,条例草案第四十二条第二款所作的规定,因涉及多个部门管理,为统一协调,建议由省政府统一制定“船舶台风期间避风规定和措施”。

四、关于避灾临时安置点的问题

设立避灾临时安置点是防汛防台减少人员伤亡的重要保障措施之一。条例草案第四十五条对避灾临时安置点作出了原则性规定。在调研中,各地基层干部和群众对避灾临时安置点选址、建设、质量和使用等十分关注。特别是在今年“桑美”超强台风中,有的地方避灾临时安置点倒塌造成人员伤亡事件,教训是深刻的。委员们认为,根据我省外来人口多、农村危房较多的现实情况,合理规划、布局,建设一定数量的避灾临时安置点对防灾减灾十分重要。建议将各级政府统筹规划建设避灾临时安置点,积极探索构建集中避灾与分散避灾相结合的安置体系,鼓励农民按照避灾要求做好农居房新建和改建等内容纳入条例中。

五、关于人员强制转移的问题

按照国外和台湾地区的经验,政府主要是信息和指令,群众是自行转移的。调研中,基层干部反映,由于我省大量的外来务工人员和一些山区的群众,对台风、山洪、地质灾害等危害性认识不足,给人员转移工作带来很大困难。有的地方已采取强制转移的方法,但缺乏法律依据。委员们指出,现阶段开展实施强制转移地方立法是可行的。条例草案第二十九条对人员转移作了明确的规定。考虑到人员转移的情况比较复杂,涉及公民权利和义务问题,建议条例草案规定由省人民政府制定人员转移的具体办法。

六、其他问题

审议时,委员们建议,条例草案应增加公民个人自觉学习防灾自救知识方面的条款,并设立“全省防汛防台抗旱宣传日(周)”;完善小型水库和山塘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增加鼓励性、倡导性的条款,如水利工程保险、易受损地区的财产保险和防汛防台抢险人员人身伤害保险;各个部门的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等内容。在法律责任方面,对条例草案中行政行为的主体和处罚主体不一致的规定,应作出相应的修改。

关于方案的汇报范文第4篇

会议研究决定了八个具体问题。

一、关于工业园区规划范围内依法依规报征土地1135亩(约)的问题

会议听取了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关于在工业园区规划范围内拟征地1135.52亩的情况。会议议定:1.为加快园区开发建设进程,确保项目用地,同意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在工业园区规划范围内依法依规报征土地1135亩(约),逐步建立土地储备机制。2.工业园区管委会要科学规划好项目用地,充分利用好所征土地,确保不出现长期闲置现象。3.园区用地要遵循产业规划,注重项目的引进和成片征地相结合,合理进行功能分区,优先保障佰瑞德等一批有实力的重大项目用地。4.县财政局要及早统筹谋划好征地资金的筹措,在不影响全县经费正常运转的情况下,确保征地资金到位。5.县国土资源局要积极做好土地报批工作。6.关于宇庆调味品和飞龙食品项目选址问题,由县工业园区管委会牵头,县环境保护局、县国土资源局、县卫生局等相关单位配合,抓紧与项目业主商洽,积极引导项目按园区产业规划重新选址报审。7.关于征地问题,县国土资源局要依法依规进入征地程序,抓紧按相关政策和法规指导开展征地和拆迁工作,镇要在县国土资源局的指导下尽快进入征地拆迁程序,提前做好应征土地的实物勘察、摸底等相关准备工作。8.关于园区产业布局功能定位问题,由县工业园区管委会牵头,会同县经商和信息化局、县招商引资局、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等相关部门,根据现有客观情况,提出优化方案,提交下一次工业园区开发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审议。

二、关于争取县工业园区用地指标的问题

会议听取了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关于工业园区用地指标的情况汇报。会议议定:同意由县国土资源局全力争取工业园区用地指标,力争实现“确保500亩、力争1000亩用地指标”的目标任务。

三、关于县工业园区综合配套服务中心建设的问题

会议听取了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关于工业园区综合配套服务中心建设的情况汇报。会议议定:1.同意将高铁新区规划中1-2平方公里土地调整到工业园区配套区进入规划,作为园区的综合配套服务中心,以利于园区的滚动发展。2.由镇将2011年已修建完成的保障性住房安排50套作为工业园区拆迁的周转房,县财政局、县住房和城乡建设规划局等部门要作好相关国有资产管理工作。3.同意由县住房和城乡规划建设局在2013年保障性住房任务中安排500套保障性住房到镇,用于解决工业园区拆迁安置问题。4.抓紧启动1-2平方公里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同步启动保障性住房和安置房的总平、方案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确保在2月底前完成,争取3月份动工,10月份前完成主体工程。

四、关于县工业园区征占用林地报批的问题

会议听取了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关于工业园区征占用林地报批情况汇报。会议议定:1.同意县工业园区管委会一次性报批30公顷征占用林地的建议。2.县林业局采取林地集中报批,实行林地储备,及早完成工业园区规划范围内林地报批。

五、关于组建县工业园区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的问题

会议听取了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关于工业园区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情况汇报。会议议定:1.原则同意组建县工业园区投资开发有限责任公司。2.由县工业园区管委会牵头,县财政局、县发展改革局、县工商局、县国土资源局、县政府办配合,在2月15日前提出实施方案送审。

六、审议《工业园区工业用地价格的建议方案》的问题

会议听取了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关于审议《工业园区工业用地价格的建议方案》的汇报,县国土资源局谭跃明作补充。会议议定:由县工业园区管委会牵头,县财政局、县招商引资局、县国土资源局等部门配合,将《工业园区工业用地价格的建议方案》在2月10日前修改完善后按程序送审。

七、审议《工业园区决策会议制度》的问题

会议审议了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关于《工业园区决策会议制度》。会议议定:由县工业园区管委会在2月8日前将《工业园区决策会议制度》修改完善后按程序送审。

关于方案的汇报范文第5篇

“过程指导课”是指学生对活动内容、要求、方法、方案等基本明确后进入了活动实施过程,当学生活动进行到一定阶段,教师根据学生开展活动的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点拨、督促,进行阶段性研讨、交流,促进学生实践活动不断持续、有效、深入地开展。它既不同于开题课,又不同于成果展示课,是一种承前启后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型。

过程指导是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主题活动为基础的新型学习过程,一般可分为五个阶段:交流准备、交流共享、衍生主题、完善方案、激励督促。这五个阶段在整个过程指导中相互交错、交互推进、螺旋上升。

一、 交流准备——经历富有童趣的研究生活

1.扎实开展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是学生体验生活、享受生活的过程,应该充满童趣。在汇报交流前,指导老师一定要组织学生扎扎实实地深入到活动中去,围绕本组所确立的实践活动主题,一步一个脚印地亲历实践活动的全过程,让学生体味童年、感受童年,过富有儿童情趣的研究生活。在进行一系列的印证后,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编辑整理。到了汇报交流阶段,学生们会有许多精彩内容等着与其他小伙伴交流与分享。

2.明确交流内容

光有活动的成果及体验还无法很好地与其他同学交流,达不到预期的交流效果,因此,老师应适时地教给学生汇报交流内容。汇报交流的内容可以包括几个方面:一是研究的结果,研究出什么,得到的结论;二是研究中使用的方法,是运用什么方法推出的结果;三是在活动中,学生的成功经验或者是有效做法;四是活动中学生的困惑与不足;五是活动中学生各方面的收获与感悟等。

二、 交流共享——激发儿童灵动的个性智慧

汇报交流是对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各种表现和活动成果作一个阶段性小结,是一种师生之间、学生同伴之间学习交流的过程,是感性认识逐步上升为理性思考的过程。这一环节特别强调学生思维的开放性和发散性。一方面,教师要创设开放的交流环境,努力开阔学生的思路;另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踊跃地上台交流活动过程、活动收获与活动困惑等。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学会发现自我、欣赏别人,分享别人的活动成果,又要引导学生同心协力讨论解决这些困难的途径和方法,体验团队的重要性。

1.丰盈儿童文化生活

综合实践活动观照孩子完整的生活世界,是以儿童的生活经验为基础的实践性课程。因此,要把交流汇报当作一个舞台,既要展示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和总结出来的直接经验,还要展示他们从课堂和文本中获取的间接经验。通过交流,让他们的认知结构发生新的变化,综合能力得到新的提高。如笔者指导开展的《过生日》主题活动,在小组汇报时,一位来自偏僻农村的孩子汇报了他过生日的经过,讲述了“吃长寿面和红鸡蛋”的由来、情形,还现场表演。这位同学的交流,不仅充满情趣,还展示了地方民俗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2.凝聚儿童智慧结晶

综合实践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对学生智慧的培养、创新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如笔者指导开展《走进家乡茶文化》主题活动,在小组汇报时,其中的“千岛银针”组的同学把采茶歌改编成现代流行歌曲,用上流行音乐,配上节拍,进行了现场演绎。这种富有创意的表现形式既是儿童自然天性的流露,也是儿童智慧的表现。

三、 衍生主题——开启儿童新颖的思维大门

这里所涉及到的主题是指在一级主题下衍生的不同研究角度,也称为二级主题。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同伴的交流材料中多角度地挖掘新的内容,生成新的二级主题。

1.问题二度梳理

学生从同伴的交流材料中多角度挖掘出的新问题,是将综合实践活动持续、有效、深入开展的重要资源。一方面,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多个问题的分析转移到一类问题的分析,形成研究合力,提升研究的质量和水平。另一方面,教师要进一步帮助学生理解所要研究的主题,使学生清楚地意识到接下来所要研究的问题与主题之间的关系,帮助学生明确问题的脉络和线索。例如在《家乡的桥》主题活动中,学生们交流了桥的名称、桥的类型、桥的形状,同时各小组也交流了活动过程、收获以及困惑,活动有声有色,气氛融洽,学生也了解了家乡的桥。此时,学生提出了一个问题:桥上有没有对联?马上,下一个问题又产生了:关于桥的古诗、关于桥的故事、关于桥的传说……

2.衍生二级主题

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那些最值得研究的问题,即在一级主题的范畴内,在学生能力范围内且有探究价值的问题。一方面,教师要努力引导学生将琐碎问题整合成具有一定深度且开放性强的主题。另一方面,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将主题表述得更加准确,避免产生歧义。如在《家乡的桥》主题活动中,学生提出了一个个问题:关于桥的对联、关于桥的古诗、关于桥的故事、关于桥的诗歌、关于桥的传说……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梳理,生成了一个新的主题:桥文化研究。于是,家乡的桥活了,它像一位老人,给孩子们送来了厚重的文化。最后一位学生还说道:我看到很多古桥都生命垂危了,真的好可惜呀!此时,笔者又引导学生讨论,又生成了一个新的主题:拯救古桥。

教师在指导学生生成新的主题过程中应该保持宽容、开放的态度,引导学生经历从直观性走向理性、成熟的学习过程。

四、 完善方案——释放儿童独特的创造才能

教师应根据交流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及研究对象的新发展,不断调整完善研究方案,引导学生针对课题存在的问题,或修改方案,或解决问题,使课题有新的突破,使整个研究过程不断产生新的创意、新的成果,研究思路不断向新的纵深拓展。

1.基于儿童经验

在交流汇报过程中生成的新主题来源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但又超越了这些知识经验。因此,在指导学生调整方案时要依托这些知识经验,帮助他们打开思路,预见可能发生的问题,寻求解决的策略。

2.鼓励主体参与

只有参与了方案调整的人,才能更好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因此,教师要鼓励小组全体成员积极参与,让方案的调整凝聚全体同学的智慧。如笔者指导学生开展的《新安江城区用水调查》主题活动,在学生交流中“滴答护水”小组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洗洁精对水到底有没有污染?笔者指导这个小组全体成员将问题提炼成新主题:洗洁精对水污染调查研究,并引导他们适当调整活动方案。这样的过程,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又增强了他们的主体参与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