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生育意愿调查报告

生育意愿调查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生育意愿调查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生育意愿调查报告

生育意愿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面对挑战,沟底村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以建设高效农业产业化基地为目标,启动二次创业,大规模地进行治山、治水、治沟,退耕还林,复垦矿区土地,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战略,走上了一条持续发展之路。 此举,对于山西依赖煤炭资源发展经济的农村进行矿山复垦工作,走持续发展道路,极具典型借鉴意义。 为此,我们对该村一年多来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基本情况作了详细调查,现就此作出报告。

一、因地制宜

科学决策 沟底村是一个典型的依托煤炭资源富裕起来的农村之一。地下煤储量原高达5600万吨。凭借这一优势,1985年到1986年,县、镇、村三级相继在境区内兴办起山城、左岭、王街、沟底、香园沟五座煤矿。其矿点数量在阳城全县农村位居榜首。其中,该村所属香园沟煤矿年均产煤9万吨,年均产值1000余万元。 从1985年以来,煤炭产业始终是该村经济实力的骨干支柱,收入占到全村经济总收入的90%左右。

同时,村民依托当地煤矿布点多的便利条件,男劳动力几乎全部从事务工劳动,使之成为农民家庭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 煤炭产业的高收入,不仅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小康富裕,而且使该村公益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1990年起,该村先后投资150余万元,修建了村办公大楼,兴建了新型小学校舍,硬化村道路三公里,兴办了近5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并配备了一整套文化娱乐设施,还修建了40栋现代化的居民住宅。另外,该村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年领取固定工资,得到了老有所养;考取中专以上学校的学生,一律享受不同等级的助学奖励金;村民不仅不负担任何集体公益事业的费用,而且,逢年过节均有物质福利。

然而,由于十多年来境内五个矿点的竞相采挖,乃至在急功近利思想支配下的掠夺性开采,导致该村三号煤炭资源逐渐枯竭。其中,该村村办香园沟煤矿到XX年已无煤可采,只得停产关闭。其它四个矿点也必将紧步后尘。随之而来的后果是:沟底村的经济支柱已呈风雨飘摇之势,村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将失去依靠。

村民们担忧地说:过去乌金换黄金,沟底一步一层天;如今乌金已挖空,沟底今后靠什么? 在此危机面前,沟底村不是左顾右盼、无所作为,而是面对危机积极应对,以调整产业结构为突破口,因地制宜,科学决策,决心实施农业综合开发,走资源生态一体化发展道路。 XX年元旦的钟声刚刚响过,该村召开了党员会、干部会、村民代表会,就农业综合开发问题进行了积极研讨。 实施农业综合开发,走资源生态一体化发展道路,必须拥有一定的土地实力作基础。而土地正是沟底的劣势,全村原有耕地几乎全部在山岭上,且生产条件十分恶劣。如果依靠原有耕地发展农业经济是不可能走向富裕。一是土地质量极差。原有900亩耕地85%以上为沙质土壤结构,透水性强,贫瘠易旱,即使风调雨顺年景,每亩产粮不过百公斤;久旱年头则大部绝收。改良土壤,既不现实,更不合算。 二是水土流失严重。全村90% 以上的耕地坡度均在25度以上,难以保水、保肥;同时,一到洪期,地里的禾田必将打了水漂。 三是耕作条件维艰。其显著特点是,人在沟底住,地在山上挂,百分之八十的耕地分布在七道山岭上,距村一至两公里。环村周围又是嵯峨巨岭,将村落夹在深沟谷底。历史上,村民耕作只能依赖老祖宗留下来的羊肠古道,肩担人挑,爬上爬下。

一般的农业机械根本派不上用场,投入 与产出得不偿失。 四是山体塌陷,耕地撂荒。历年来,由于五座煤矿的大量开采,造成多处山体塌陷,还使500余亩耕地被迫弃耕;加之煤矿与基本建设用地,使耕地锐减到人均仅有半亩。 这就表明,沟底村是远地弃耕,近地好地奇缺,剩下穷沟,无路可走。 对此,上级有关部门领导曾提出要沟底村拿出30万元到黄岭乃至五公里之外的泽州县周村一带买100亩土地耕种,借以生存。 这样,到外村买地耕种,势必要移民大搬家,不仅要耗去巨资,经济上难以承受;而且,前景难料,后果可怕。 沟底村经过研究,立足自己的实际,果断作出了三项决策: 第一,填沟造地,建设农业产业化生产基地。 第二,实施荒山宜林战略,大力发展以优质核桃为主要品种的经济林。 第三,依托皇城相府旅游景区近水楼台的先决条件,大搞生态林与观光农业,以吸引游客,发展自身。 就此,一场综合开发农业的攻坚战在沟底村全面展开。

二、合理规划

奋力攻坚 XX年6月,在山西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晋城市水利局和阳城县国土资源、农业、林业、水利等部门大力支持下,沟底村出台了《国家农业开发阳城县沟底项目区土地治理项目可行 性研究报告》。 根据这一可行性报告,结合发展旅游业的总体设想,沟底村制定出开发农业的发展规划。其指导战略是:以地面资源为依托,以建设生态农业、绿色农业、旅游观光农业为目标,以土地综合治理与水利设施建设、生态林建设为基础,以建设农业产业化基地为重点,实施农业综合开发,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向农业现代化进军。

其发展规划为工程:

㈡、塘坝工程。 沟底村北部樊山山腰老母掌沟有一股地下泉水,长流不息。然而历史上却有水未用,任其顺沟而下,白白流去。为了对新造土地实行自流灌溉,计划投资120万元,在此处兴建小型塘坝一座,设计库容量为10万立方米。利用自然条件,发展水浇地。 此项工程XX年秋动工,XX年秋完成。

㈢、经济林与水土涵养生态林建设工程。 建设林业生产基地是农业综合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规划山岭瘠薄土地全部退耕还林,计770亩,占总耕地的71.%,全部作为经济林基地,以种植优质核桃为主。XX年退耕430亩,XX年全部完成退耕任务。山岭坡梁规划为生态林基地,计1500亩,XX年完成600亩,XX年全面完成。两项总投资70万元。

㈣、排洪渠工程。 为了保持水土不流失,投资60万元兴修排洪渠工程三公里,XX年到XX年分期完成。

㈤、引水隧道工程。 为使农林产业稳定发展,投资70万元,修筑引水隧道160米,XX年动工,XX年贯通。

㈥、田间道路工程。 为改善落后的交通道路环境,计划投资4.7万元,修筑田间道路13条。

㈦、高科技农业园区。 为发展高科技农业,规划樊水沟240亩新造沟坝地全部实施大棚生产,以栽培具有高产高效、且科技含量高的优质品牌蔬菜及高营养食用菌为主要产品,发展高科技农业。

㈧、发展旅游观光业。 该村北部老母掌(因山形形似母指掌部而得名)为清代名相陈廷敬之母的避暑山庄之地,且至今那座一进三院、占地6000多平米的古代建筑依然保存完好。尽管三百多年它饱经沧桑,但仍不失其昔日雍容华贵之貌。开发它很有价值。

为此,规划此处在维修避暑山庄的基础上,修建休闲度假村一所,两层小楼50栋,作为游客到皇城相府观光后的休闲下塌之处。同时,以此为据点,开通旅游线路一条,让游客在休闲之际尚可巡游观光。此工程计划XX年筹建,XX年完工,总投资XX余万元。 上述八项工程是一个美好的蓝图,全部完成后,沟底将是一个富裕而秀美的锦川(沟底古称锦川)。 为了实现这一奋斗目标,沟底村的干部群众提前介入,及早动手,于XX年3月初,在工程规划过程中就紧锣密鼓开工建设。 工程上马后,首要的困难是资金问题。尽管沟底村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然而,数千万元的巨额投资不可能全部拿得出来。

引水隧道工程相继进行。 与此同时,沟底村在春、秋、冬三个季节,全民上阵,大搞植树造林,决心让一道道山岭披上绿装。

三、众志成城

此外,高科技农业园区也正在筹划设计之中。

四、几点借鉴

总结沟底村实施农业综合开发战略的大胆发展思路与成功实践,在以下四个方面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一,全面建设小康,必须由资源型向持续型发展。改革开放以来,就阳城而言,大凡富裕起来的农村,普遍是依托地下资源,很少在地面资源上作文章,尤其是土地资源。这些村重工轻农,弃耕土地,撂荒耕地,形成恶性循环。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惕。煤炭资源是有限资源,挖空后何以生存?沟底村力开先河,并为此提供了成功范例,值得借鉴。 第二,因地制宜,大胆作为,是沟底村实施农业综合开发的鲜明特点。在当今经济大潮中,填沟造地往往要被人们视为在做学大寨的蠢事。当时,这一举动,不仅在少数村民中,而且在一些领导干部中对此都顾虑重重。然而,沟底的干部认准了一条理,那就是,没有土地,就没有赖以生存的基地。沟底的实际,就是要造地,造出地,千秋万代是金板。

生育意愿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根据全国妇联日前的调查报告显示,有一半以上的一孩家庭没有生育二孩的意愿。对于二孩生还是不生,大家到底在顾虑什么?已有二孩家庭面临哪些困惑呢?

CH秋实――

我觉得该生的时候就要生,但是现实中有些问题我们也必须面对,比如异地夫妻、没有房子等等的原因。一个家庭的组成是由爸爸妈妈孩子三方来构成的,如果没有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活环境和家庭结构,我个人认为不能生孩子,这样对大人和孩子来说都不好。要想宝宝健康成长,相对于稳定的生活环境和家庭结构来说,钱是最不重要的。

予心1111――

生儿育女和钱没有必然联系,打着不想让孩子吃苦的旗号,其实不过是当代年轻人自私自利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有钱富养,没钱穷养,健康快乐地活着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无论是为生计而打工者,还是为理想而拼搏开拓者,都会为这个世界作出或多或少的贡献。我们不应当以自己的私心来拒绝掉一个要孩子的理由。

网友miaomiao――

生。说有钱才生的基本不太现实。一是可能错过适孕年龄,会有风险; 二是你可能一辈子都不会有钱。如果现在就要为以后的所有事情精打细算的话, 就体会不到当下的快乐。

我是绝对赞成规划人生的, 但是我不赞成以金钱来规划人生。年轻的时候束手束脚, 老了会有很多遗憾。。

网友fishlovelclw――

没钱千万不能生。原因有以下几点:从养胎到出生就是一笔费用了;生时住院费,护理费,坐月子;自己没有经济基础怎么养自己和孩子,从有了到生出来就是无底洞,永无止境的。

没钱人家的小孩容易有自卑感,生了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的表现。在有能力的情况下可以生个二胎,没能力的父母就别凑热闹了,别给自己和孩子找烦恼。

青青美丽时代――

这是一个社会问题,人类繁衍后代是天经地义的自然规律,婚后生儿育女是夫妻双方的社会责任。爱的结晶谁人不爱,然而现在的情况却是想生不敢生,这就反应出养育孩子的成本太高了。

人们的生活成本太高了,很多父母才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来到这个压力山大的社会,与其让孩子来到这个社会上遭罪,还不如不让他来。

花生核桃派――

生育意愿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婚育观念; 教育干预; 女大学生

Outlook on marriage and procreation and education intervention amongthe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in Fujian

JIANG Jianping1,FANG Hua2

1 College of Life sciences, Fujian Normal University, Fuzhou, 350108 China

2 Hwanan Women’s College, Fuzhou, 350007 China

【Abstract】

To understand outlook on marriage and procreation and effects of education intervention among the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in Fujian, and to discuss the significance and avenue of sexual education in the university. Methods: Data were collected by questionnaire. The first investigation was carried out from March to April, 1997. Second investigations were completed respectively before and after sexual health education in March and June, 2004. Then the data of investigation were analyzed. Result: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take more attention to their boyfriends’ personal diathesis and sentiments between them when they selected spouse, and the economic situation of men is becoming focus in the modern society. Majority female students select marry at a mature age or follow the law, but tend is change now. Sex equality is widely accepted, many of them want to have one child in the future, but the rate that wanted to procreate one boy and one girl is rising. They take a tolerant attitude toward divorce. After education intervention, their outlook on marriage and procreation is improved in a certain extent. Conclusion: Education intervention offered a positive effect to improved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outlook on marriage and procreation. Sexual education in whole orientation including family, school and society should be carried out at present.

【Key words】 Outlook on marriage and procreation; Education intervention; Female college students

随着中西方文化的相互渗透和融合,人们的婚姻观念和生育观念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价值判断的多元性和行为观念的多元化在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以往那种传统的家庭、生育评判体系,也给教育工作带来一些新的课题。作为跨世纪女大学生的家庭生育观,不仅折射出这个时代她们价值取向的基本特征,而且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反映出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民众的家庭状况和生育趋势。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等手段了解女大学生家庭生育观念的变化态势;并通过性教育,探索端正大学生性观念的方法,为大学的素质教育积累经验。

1对象与方法

1.1对 象调查对象为福建某两高校女大学生。首批调查于1997年3~4月间进行,采用分层整群抽取方法调查两校未受过性健康教育的女生,共520人。第二批调查于2004年3~6月间进行,调查对象为报名参加《性健康教育学》公共选修课的女生,在性健康教育之前进行一次调查(基线调查),共180人;在开展性健康教育后再次进行调查(终期调查),由于教室容量限制,接受教育并参加第二次调查的学生为130人。

1.2 教育干预方法本次开展教育的时间为2004年3月至6月,共28学时。内容包括性解剖生理与性发育、性卫生保健、性心理与性心理异常、性道德与性法律、人口与计划生育和性审美等内容。教育干预主要采用课堂授课、观看录像、分组讨论、课外个别咨询和访谈等方式进行。

1.3 调查方法 问卷选用《全国大学生性健康状况调查表》[1]。该问卷的题项和因素的拟合情况经多位专家考察,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经相关分析也获得较好的结构效度。在预调查中,我们对福建师范大学一年级随机抽取100人作为初测对象,间隔一个月后再测,重复信度为0.93 (P

1.4数据统计分析所有调查数据输入计算机,应用SPSS11.0软件对相关项目进行χ2检验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 研究对象的一般特征三次调查对象的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住地、民族、专业、父母亲职业等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年龄范围为18~22岁,平均20.1±1.9岁。

2.2女大学生的择偶心理

女大学生选择丈夫的条件见表1。从表1可见,1997年,女大学生选择丈夫的主要条件是会关心体贴人、有事业心、有才干和正直、诚实、有正义感,选择有经济实力、单位好、身材高大、有风度的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到了2004年,她们的择偶标准基本没有太大变化,选择有事业心、有才干的比例还明显上升。以上说明,不同时期女大学生的择偶观念基本相同,即选择丈夫首先考虑的是人品,注重男性的内在素质和两人之间的感情,而对“家中有地位、有钱”则较不看重。说明女大学生择偶考虑长远发展,态度较为认真,显示出她们择偶的情感性、独立性倾向明显,择偶观念仍然具有中国传统本色。

但是两次调查也出现了一些变化,女大学生在注重未来配偶人品的同时,也开始越来越注意了对方的“经济实力”和“家中有地位、有钱”,显示出女性依赖性强的一面,体现出女大学生择偶观念上更趋于现实的新特点。开展性教育后,选择身材高大有风度和工作单位好的比例明显下降,显示出女生的择偶观有所改善。

2.3女大学生的结婚年龄选择

从表2可见,在对结婚年龄上,1997年的调查显示,绝大多数女生认为自己会晚婚、按婚姻法办或早晚无所谓;2004年的调查总体上与1997年相似,但也出现了一些变化,选择晚婚的比例显著下降,而选择早婚和早晚无所谓的比例明显上升,显示出当代女大学生在结婚年龄的选择上更趋于多元化,越来越多的女生认为应该随其自然。教育干预后,认为结婚“早晚无所谓”或“早婚”的比例明显下降,而选择“晚婚”的则明显回升,甚至高于1997年的水平,说明加强教育对宣传计划生育政策是有帮助的。

2.4女大学生对离婚的看法表3显示,在对离婚的态度上,七成以上的女大学生都认为离婚比凑合好,表明她们追求平等,以较宽容、理解的态度对待离婚。而2004年的调查发现,离婚是双方私事的比例明显高于1997年的结果,而认为离婚是不光彩的比例则有明显下降,说明随着社会的发展,女大学生的自主性更强,能以更加理性、宽容和冷静的态度对待离婚。她们更注重两人间的情感,认为感情不合,离婚是可以理解的。此外,教育并不影响女大学生对离婚的态度。

2.5 女大学生的生育意愿

从表4可以看出,在生育意愿上,1997年调查发现,有66.8%的女生只想生育一个,约25%的女生愿意生育两个小孩;2004年的调查则显示,只想生育一个的比例明显下降,占53.7%;而想生育两个的比例却显著上升,达36%左右,与2003年庞淑兰等人的调查结果相近[2]。分析原因可能有以下二方面:一是我国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二十多年来的成效是有目共睹的,但早期的计划生育更多的是注重结果,而较少注意人性化教育。近年来,人们越来越关注独生子女成长问题,有关他们的一些负面报道也较多,这可能会对一些女大学生产生较大的冲击。她们主要顾虑一个孩子太孤单,担心对孩子的身心发育及素质教育不利,另有少部分人怕一个孩子不保险。二是可能与经济状况不断改善、负担轻及当地传统的风俗习惯有关。教育对女生的生育意愿没有明显的影响,这也提示我们计划生育任重道远,对计划生育政策的宣传教育应常抓不懈,改变人们的观念更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在经济较为发达地区,更不能单纯强调发展经济而忽视了党的计划生育政策,应根据不同地区的风俗、习惯及人们的心理状况,进行多方位教育,在改变人们的生育观上下功夫。

此外,无论是1997年还是2004年,无论教育与否,女大学生对生育后代的性别已很不在意了。传统的“重男轻女”观念已不复存在,甚至选择“生育一个女孩”的比例还高于“生育一个男孩”的比例,一些女大学生开始认同“生男孩是名气,生女孩是福气”的说法。选择不要后代的女大学生约占8%,这可能是因为大学女生文化素质较高,事业心和自我意识较强,不愿意将太多的时间精力投入生儿育女中去。

3 讨论

3.1 女大学生婚育观的变化趋势信息时代与经济时代的到来,必然会对人们的婚育观念带来深刻的影响和变革。本研究表明当代女大学生的婚育观存在着多维度,由传统保守的婚育观向开放的婚育观的发展趋势明显。具体地说,表现出如下特点:(1)在对婚姻对象的选择条件上,当代女大学生更注重个人良好的人品和素质、个体的发展潜力,而传统的重门第的观念已不再成为主流,表现出女大学生人格的独立性和高尚的精神风貌。但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各种利己、实用、功利、金本位等不良思潮充斥社会的大背景下,她们的择偶观念也受到一定的影响,在注重对方人品和能力的同时,也开始关注对方的经济实力和家庭背景。(2)在结婚年龄上也呈多元化趋势,更多的人选择顺其自然,而不是一定要晚婚。(3)在婚姻上,女大学生更看重婚姻质量,看重双方的感情联系,认为不幸福的夫妻可以自由地逃离“家”的外壳。(4)在生育意愿上,想生育一胎的比例明显下降,而渴望生育一男一女的比例则明显上升。

3.2 教育干预探索大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态度观念形成的重要阶段。大学又是多元文化的交汇点,不同的文化氛围将对学生尚未定型的观念和态度产生深远的影响,教育干预对于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进行具有重要作用。当代女大学生婚育观念的变化给教育工作带来许多新课题。

性健康教育作为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依靠哪一个部门就能单独完成的,它应该是学校、家庭和社会同步协调进行,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相得益彰[3]。学校是进行性健康教育的主战场,在性健康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学校教育的规范性、科学性和系统性是众所周知的。近年来,在性教育方面,学校所占的比例有所提高,并开始显示出其巨大的效果,特别是在性基本知识的传播方面效果极为明显[4]。从我们的教育干预情况看,教育起到了一定的效果。具体体现在:在择偶方面,注重男性外貌和工作单位的比例明显下降;在结婚年龄上,更多的人理解并支持计划生育政策,愿意按章办事。但本研究也显示,在对改变学生性观念方面(如生育意愿),学校教育效果就没有那么明显了。说明学校性教育并不能代替一切,不能简单地认为学校性教育是解决一切性问题的灵丹妙药。因为大学生是处于一个多元文化的环境中,他们的态度观念受到诸多方面的影响,没有家庭和社会环境的支持,学校性教育只能是事倍功半。家庭是学生成长的第一环境,健康文明的家庭环境对学生的成长会起到积极的潜移默化的作用。然而,当前父母对子女的性教育相当有限的。学校教育还需要社会环境的支持。书籍、报刊、影视、网络等大量的传媒给青年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学习舞台,但也存在着许多问题。许多以娱乐为目的的传播媒体几乎到了无性不成书,无爱不成戏的地步,尤其黄色录像、更是给人以直接的感官刺激,一些流行文化改变了中国青少年的观念[5]。当学校教育与社会环境矛盾时,无法收到良好效果是可想而知的。因此,应加强对大众传媒的引导和治理,大众传媒必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向不良的社会现象宣战,高扬主旋律,调控主流文化,营造一个文明、健康、向上的家庭和社会环境。只有这样,性教育方能收到理想效果[3,6]。

参考文献

1 高德伟主编.全国大学生性健康状况调查报告[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3,377-429.

2 庞淑兰,荣蓉,关维俊,等.唐山市某乡农民生育观念的现状调查[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04,6(2):169-170.

3 江剑平.论大学生性健康教育[J].中国性科学,2003,12(4):20-22.

4 江剑平,方华.教育干预对女大学生性知识的影响[J].中国性科学,2005,14(10):3-5.

5 马忠丽,张玉堂.大学生恋爱观的偏离、成因及对策思考[J].甘肃高师学报,2002,7(4):106-108.

生育意愿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生殖健康;女性;农村;未婚青年

生殖健康是人类健康的重要内容。未婚女性青年人生殖健康问题堪忧,以生殖道感染、人工流产为例,我国生殖道感染发生率达到25%~30%,部分地区高达80%~90%,年人工流产约1200万例次[1-2]。近年来,我国女性性成熟年龄普遍提前,初次年龄普遍提前,婚前发生率高达60%~90%,农村地区相对偏低,但也达到40%以上[3]。农村女性未婚女青年生殖健康问题不容忽视,严重影响人口素质,给社会带来沉重的卫生经济负担。本次研究试全面了解女性农村未婚青年人群生殖健康现状,分析生殖健康服务需求。

一、资料及方法

1、一般资料

采用抽样调查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3月,到婚前医学检查门诊,寻求婚前医学检查服务未婚农村户籍女性青年人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流动年龄20~40岁,女性青年人;②未婚,有计划结婚;③知情同意。共发放问卷1678份,年龄20~38岁、平均(24.1±2.1)岁。

2、方法

采用现场调查法,对符合纳入标准的对象,按照婚检的政策,开展门诊。登记基本信息,开展婚前医学检查,进行问卷调查,开展婚前卫生咨询、指导。最后收集整理目录,进行资料分析。体检内容包括各项常规婚前医学检查,人口学信息,妇科检查,血尿常规、乙肝表面抗原检查、阴道分泌物滴虫检查、HIV筛查、梅毒检查等。根据文献,由5名经验丰富的生殖健康相关专业共同编写问卷,问卷主要包括社会人口学特征,如年龄、文化水平、居住状况、户籍、职业等,生殖健康相关问题知识如生殖道感染、妇科病预防与治疗、避孕方法、人工流产、怀孕与妊娠相关问题,生殖健康相关问题的态度、行为等。调查员均经过培训,急你先严格的质控,统一调查方法,问卷在20min内完成,调查员禁止使用具有指向性的语言,仅对患者有关于问题内容涵义疑惑进行解答。调查员当日处理数据,收集回纳整体调查报告,以防数据遗漏。

3、统计学处理

以WPS xls数据表录入数据,采用Epidata 3.0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描述性统计。

二、结果

1、基本情况

发放问卷1678份,回收有效问卷1610份有效率95.95%。年龄20~38岁、平均(24.1±2.1)岁。收入0~10000/月,其中2000元以下1044例。文化水平:初中及以下387例、高中及中专1050例、大专及以上241例。职业:务农281例、企业或个体经营户上班804例、个体劳动者403例、其他190例。父母离异或死亡84例。自身婚姻状态:离婚51例、丧偶50例。

2、生殖健康知信行

生殖健康知识问卷调查内容:①安全期避孕,答对587例;②体外排精避孕,901例;③紧急避孕药使用,690例;④正确使用方式,914例;⑤药物路畅终止妊娠是否有痛苦,842例;⑥偶尔不使用避孕措施可能导致怀孕,895例;⑦月经正常女性下次来潮前2周易导致怀孕吗,620例;⑧人工流产可作为常规避孕方法,671例;⑨人工流产会影响生育能力,905例;⑩生殖道感染都会有明显的症状,408例;?经期不会增加生殖道感染风险,818例;?性生活后冲洗阴道可减少生殖道感染风险,474例;?外表健康人也可能有艾滋病病毒感染,471例;?年轻女性会有障碍,421例;?对身体健康影响较大,305例;?夫妻之间强迫夫妻生活是否算,405例;?确立恋爱关系变需要满足对方性需要,875例。17题答错不扣分,答对计1分,答对10题以上算合格,其中602例女性合格,合格率37.39%,得分最低的题目从低到高前3位分别为对身体健康影响较大、夫妻之间强迫夫妻生活是否算、年轻女性会有障碍。

生殖健康态度基本调查,婚前赞同或无所谓305例(18.94%)、未婚先孕无所谓174例(10.81%)。已有婚前591例(36.71%)、有人工流产史105例(6.52%)、有月经期等高危316例(19.63%)。

三、讨论

婚前检是地区卫生部门开展生殖健康卫生干预的主要环节。本次调查均为未婚自愿开展婚前检的对象,考虑到地区婚前检覆盖率已达到较高水平,调查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当然因调查对象为婚前检,客观上可能增加女性对生殖健康的重视程度,对于大量的尚无婚姻打算的青年女性,对生殖健康重视程度可能偏低。

从调查结果来看,辖区农村未婚女青年文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其中初中及以下者仍占比较高,农村地区未完成9年义务教育者比重仍偏高,地区义务教育管理工作几乎名存实亡,许多女青年早早放弃学业就业,多前往一线城市。本次研究中企业或个体经营户占49.94%也证实了这一点。许多未婚女青年特别是年轻女性婚前都处于流动状态,在结婚前返回本地,其中相当一部分转为个体户,多不愿意务农。农村女青年文化水平、经济收入等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多数月收入低于2000元/月,甚至无工作、收入。根据我国婚姻登记制度,登记双方至少一方有本地户口,多数女性原籍属于本地,有部分来源于外地。人口流动性增加、人口学特征复杂化,客观上增加了开展公共卫生服务的难度,有必要加强重点环节,如婚前检、妊娠检查的卫生干预[4]。

从生殖健康知信行调查来看,农村女青年生殖健康知识水平较低,合格率37.39%,得分最低的题目从低到高前3位分别为对身体健康影响较大、夫妻之间强迫夫妻生活是否算、年轻女性会有障碍,了解的知识主要集中在避孕方面,对生殖系统疾病预防、疾病的鉴别、法律相关知识了解较少。从态度来看,多数女性对婚前、未婚先孕较保守,但婚前、有人工流产史、有月经期等高危偏高,提示女性、避孕行为易受伴侣影响,非意愿比重较高[5]。

故,卫生干预应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方面需提高女性自我保护意识,积极提供社会援助甚至是法律援助,倡导积极健康的爱情观,婚前性生活并非义务,另一方面需提高女性对生殖系统疾病的认识水平,正确理解性疾病、生殖系统感染、之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Women's Link Worldwide, Madrid,Spain.Zika virus outbreak: reproductive health and rights in Latin America[J].The Lancet,2016,Vol.387(10):0-21.

[2]吴乐贤,李娜.14336例人工流产妇女基本情况分析[J].中国生育健康杂志,2011,(3).

[3]徐珠屏,韩代华,等.我国女性生殖健康研究进展[J].国际生殖健康/计划生育杂志,2015,(1).

生育意愿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村;家庭;养老;困境与对策;养老转型

人口老龄化愈加严重,农村独生子女家庭数量剧增。与其他群体相比,这一群体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养老风险更高、养老困难更多。乡村振兴背景下做好农村养老保障成为一个新挑战,本文对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养老保障制度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一、以往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养老的弊端

(一)家庭养老

家庭养老模式,可以保证老年人生活在一种精神愉悦的状态。然而,近年来,大量农村中青年人口离开农村到城市工作,与在农村的年迈父母分离。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传统孝道文化影响的弱化,家庭养老功能逐渐弱化,传统的家庭养老受到了严重挑战。家庭养老还需要其他辅助功能来促进其顺利发展。

(二)农村集体养老

这种养老方式要基于当地富裕的经济条件。农村集体养老必须有较为充足的物质和完善的组织管理才能够进行下去,而且子女自身要具备多元化的养老认知,老年人也要有广泛的社会交际。但是,当下农村经济并没有达到农村集体养老模式的标准和要求,而且其所适用的范围和对象有着较大的局限性,导致农村集体养老无法大规模地普及。在经济落后的地区,集体养老要么收费较高,要么服务水平较低,并没有成为农村老年人普遍的养老方式。此外,“五保”覆盖面较窄,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的服务也不在其范围之内。

(三)农村社会养老保障

在一些地区只有少数人参保,实施效果不佳,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发挥出社会养老保险的作用,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旧农村保险”。2009年,中国开始实施“新农村保险”,开设个人账户。“新农村保险”于2010年全面实施,2014年改称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此外,我国政府对达到一定年龄标准的老年人给予老年补贴,补贴标准根据经济发展程度不同而不同[1]。尽管我国当下农村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仍然有一部分农民经济收入相对较低,这也影响到了农民参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积极性;另外,所设置的财政补贴机制也无法兼顾所有农村人民的实际情况,而且当地的收入水平也会影响到财政补贴的比例,个人所需要承担的缴费比例较高;最后农民自身的参保意识并不强,农村居民保持着“养儿防老”的传统养老理念,并不愿意将钱投入农村养老保险之中。甚至相当一部分居民由于对养老保险的理念和概念认知程度不深而拒绝参保。

(四)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持制度

从奖励援助的标准来看,农村计划生育奖励扶持制度奖励援助的数量并不多,调整的频率也相对较低,既跟不上物价的上涨,也跟不上收入水平的变化。

二、大数据时代新型养老方式

(一)智慧养老

智慧养老按照当下的技术发展情况来看,主要是依托于大数据技术、物联网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搭配不同的传感器,老年人能够在各种感知相对清晰的状态下得以生活,能够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安全和精神上的幸福状态给予呵护。这个养老模式的核心是将老年人、养老机构、社区以及护理人员连接在一起,以此来提升老年人的养老水准和生活质量。同时智慧养老模式会对现有的网络信息服务平台充分利用,当老年人产生了服务需求时,可以通过该平台请相关的服务人员来解决老年人的需求,并针对该服务进行监督。我们可以构建一个智能老年保健服务信息平台,通过互联网可以看到贫困的老人的实际需要,从而整合供需资源,打开“绿灯”关注贫困老年人的医疗、护理、卫生保健等方面,准确、快速满足其养老服务需求[2]。

(二)互助养老

为了保证农村养老建设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许多专家学者主张在农村实施养老互助[3]。互助养老模式在我国发展时间较短,属于一种新兴的养老模式。该养老模式可补充社区养老模式的不足,更要求普通居民之间能够相互提供精神慰藉和物质上的帮扶。互助养老模式通过设置“互助社”这一形式,让部分低龄老年人能够对一些高龄老年人在生活、精神等各方面进行照料,使用互帮互助的方法对城乡社区养老中存在的问题加以解决。另外该模式精准分析和评估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并根据其需求建立起数据库,链接社会养老组织、社工机构以及爱心服务商等多种社会资源,以此来提高养老水平。另外互助养老的第一要义是帮助老年人自身的生命力和活力得到增强,根据老年人的实际情况,在情绪管理、运动和饮食等各个方面制定指导方案,最终让老年人提高自身的身心健康水平。

三、对于新型智慧养老和互助养老某市农村的调查结果

(一)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为了解决“三无”老人、“五保”老人、特困老人等特殊老年群体的生存问题,大部分农村设立了敬老院和福利院。如今,农村空巢和空心化越来越严重,那些子女离乡的老年人的养老成为难题。本次调查对象275人,56.4%的老年人选择居家养老,33.8%的老年人选择智慧养老模式,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二)老年人对不同智慧养老和互助养老服务项目的需求

老年人对不同智慧养老和互助养老服务项目的需求如图2所示。

(三)不同类别老年人对于智慧养老产品的态度

不同类别老年人对于智慧养老产品的态度具体如如图3所示。

四、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及养老文化转型现实困境分析

(一)家庭养老日渐式微

在农村的独生子女家庭中,父母和独生子女是分开的。独生子女家庭很难赡养老人,进城打工独生子女的经济实力往往不足,对父母的赡养能力也有限。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的老年人面临经济与独居的双重困境。“养儿防老”的思想深深扎根于农村老人的心中,然而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了获得更高的劳动报酬,大多数年轻劳动力涌入城市,无法照顾家中老人。

(二)土地养老难以为继,缺乏资金投入

曾几何时,土地起着赡养老人的作用。老年人可以从土地上获得收入,但这是一种可能。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因人口少,劳动力短缺。这使得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的土地收入处于低水平。农村养老需求大,但是由于资金匮乏严重限制了农村养老的发展。

(三)养老生活缺乏多样性,护理场所及人员供给不足

目前,我国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养老生活存在内容单一、缺乏多样性等问题。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养老服务忽视了老年人的真实养老意愿,老年人养老服务体系不完善,养老内容过于单一;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足。在农村地区,对于养老方面的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相对较少,导致当地缺乏相应的养老设施;专业的护理人员短缺。由于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工资待遇较低,高素质专业的护理人员不愿意投身于农村的养老服务中,相当一部分护理人员自身的业务素质、护理水平较低,无法满足老年人的护理需求。而且,由于资金的短缺,大数据养老所需要的技术、设备以及专业人员等多项资源并不充足,部分老年人对于大数据养老的认可程度也并不高,仍然保持“养儿防老”的传统养老理念,不接受大数据养老这类智慧养老模式,使得大数据养老新模式的发展比较困难。

五、农村养老文化转型的必要性

(一)老龄化水平高,护理需求大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情况最为严重。2016年10月《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生活状况抽样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中明确指出,2015年,城乡老人中,有18.3%的老人生活不能自理。老年人需要护理服务的概率为20%,存在较大的养老隐性需求。据调查,农村残疾者和半残疾者的比例较高,农村老年人大多患有慢性病。为了满足农村巨大的养老需求,必须创新养老模式,使养老形式多样化。

(二)人口结构变化,空巢老人涌现

由于农村严格贯彻落实计划生育政策,农村家庭规模逐步缩小,农村老年人抚养比不断提高,从2000年到2018年,农村老年人抚养比上涨6.9%,农村子女赡养老人的负担不断加重,满足养老需求对于“421”家庭成为难题。

(三)社会保障水平低、作用小

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与城市还存在较大差距,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处于低水平状态,但老年人最需要的是这两方面的保障。因此需要借助大数据,引进新的养老模式,提升农村养老水平。

六、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养老困境的解决对策

解决农村养老问题是进行农村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契机下,我们应该主动面对困难,积极解决农村养老问题。农村独生子女家庭与其他农村家庭不同,应给予特别重视。

(一)重点关注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意愿

在对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养老问题的探索中,我们需要更多地关注独生子女家庭父母的养老意愿。赡养老人的意向涉及独生子女及其父母,独生子女一方并不代表独生子女的父母的养老意愿。赡养老人问题的主体是独生子女的父母,要有效解决养老问题,必须以人为本。因此,有必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规划,优化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养老策略。

(二)养老方式供给多样化

在农村对于缺乏经济收入的老年人,可以使他们得到有效的生活照料。而机构养老指的是老人本身经济条件有余,或是子女的经济实力较强。居家养老是指居住在原有社区,在传统家庭护理模式的基础上,与社区护理相结合。因此可以积极推广居家养老服务模式,同时联系专业的养老服务机构针对特定的区域提供上门养老服务,而且要高薪聘请一些专业的护理人员前往家庭之中提供老年人的护理和照顾服务。其资金应当由家庭和政府共同承担,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既能够让老年人在心理和精神上得到慰藉,还能有效解决养老问题。老年人不仅可以住在家里,还可以在精神上、生活上、娱乐上得到社区服务。这样,就可以在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的老年人不脱离熟悉的社区环境的前提下,构建多元化的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养老模式。

(三)在制度设计上给予农村独生子女家庭政策倾斜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一定程度上为农村独生子女家庭提供了稳定的收入来源,但每人每月150~200元的养老金无法支撑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的经济生活。政府和相关部门有必要采取多元化的保障手段,加强对农村独生子女养老问题的关注,增强保障效果。另外政府相关部门应当设置有关农村养老的专项账户,可以将现有的资金流动速度加快,避免出现过多繁杂和无意义的办理流程和手续。利用大数据技术抽调数据库中的农村独生子女家庭,为其专门设置养老辅助金账户。

(四)实施差异化的保障制度

农村独生子女家庭养老保险应从制度上进行区别对待。一些地区实行了农村计划生育专项养老保险。我们可以将现行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救助制度与养老保险相结合,为农村独生子女家庭设计一种特殊的养老保险。在农村社会养老保障方面,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各省、各地区要根据实际情况对不同群体制定不同制度。首先,要关注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的医疗保障权益,根据其家庭成员的实际状况制定报销的比例等级;其次,要统筹和规划农村独生子女家庭的养老保险参保。政府要给予一定的财政支持,并按照当地经济水平、个人的文化程度和理念适当地调整相关政策。同时当地还要设置社会保障服务中心,该中心设置农村独生子女养老基金,并对该基金的使用状况和去向进行监督,保障该基金能够朝着正确化和科学化的方向持续增值。

七、结语

严峻的人口老龄化形势是中国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共同关注的问题。推进农村养老文化转型升级,丰富农村养老模式是现阶段的重要任务。在此背景下,不妨构建农村养老大数据信息共享平台,充分发挥智慧养老的监督、护理和预警功能,同时减轻农村养老负担,促进养老文化发展。随着传统养老文化的弱化,新型养老文化必将兴起。

参考文献:

[1]颜悦.我国养老文化的发展及现实意义[J].大众文艺,2020(19):223-224.

[2]卫微微.大数据时代农村养老的困境与对策研究[J].学理论,2019(1):82-83.

[3]杜彦.基于精准扶贫背景下的农村精准养老问题研究[J].济宁学院学报,2018,39(6):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