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大学生阅读情况

大学生阅读情况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阅读情况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大学生阅读情况

大学生阅读情况范文第1篇

4月23日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设立的世界读书日。安徽自古就是个散发着浓郁书香的地域。大学是世界上最美丽的读书场所。针对安徽部分大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我们选择了安徽师范大学、皖江学院、芜湖职业技术学院、合肥工业大学等大学,采取了随机的问卷调查和访谈。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192份。现根据回收问卷的统计情况作具体分析。

2 数据分析

2.1进行课外阅读了吗

四个选项选“每天”占7.81%,选“经常”占40.10%,选“偶尔”占48.96%,选“从不”占3.12%,甚至“偶尔”比“经常”还多占近10个百分点,表明安徽省大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不容乐观。愿意课外阅读的学生不到被调查人数的一半,能坚持每天课外阅读的学生更是少得可怜,在随机采访中很多学生表示,高中时拼命地想抓住每一分钟去学习,到了大学就放松下来,主观意识的懈怠使得课外阅读被更多其它的休闲式课外活动方式所替代。

2.2课外阅读文献类型

安徽省大学生的课外阅读途径首选“图书”,占55.21%,选 “期刊”占18.23%,选“报纸”的8.33%,选“视听资料”的占5.21%,选“网络资源”占13.02%。科学技术的进步为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提供了便利。以前大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渠道是图书,现在期刊、报纸、视听资料、网络资源也成为大学生课外阅读部分的载体,尤其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网络资源、电子书阅读器、MP4等电子产品由于其便捷、信息量大成为大学生的新宠,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统的纸质阅读方式,但数据显示:图书仍是大学生课外阅读的最爱。

2.3课外阅读的作品题材类别

选“文学类”占65.10%,选“科幻类”占6.77%,选“新闻类”占14.06%,选“综艺类”占11.98%,选“教辅类”占2.08%。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大学生的阅读种类比较广泛,其中“文学”类最受大学生欢迎,对“新闻”、“ 综艺”类的选择显示大学生与中学生相比其阅读取向的变化。

2.4课外阅读文献来源于

选“学校阅览室”占34.37%,选“图书馆”占44.79%,选“网络”占12.5%,选“购买”占8.33%,选“订阅”占0%。由此可见学校图书馆与阅览室成为安徽省大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阵地,两者所占比例将近百分之八十。这与大学生没有独立的经济基础及安徽经济欠发达的地域特征有极大的关联性。除图书馆外,“网络”阅读成为大学生的最爱,这也让我们应该警惕当代少部分痞子作家、网络所形成的哗众取宠的泡沫文字,不但让学生读而无益,反而迷惑了大学生的正确的选择目光,使其成为迷惘一族。

2.5课外阅读的目的

安徽省大学生课外阅读的目的选“阅读教学参考,查找文献资料”占31.25%,选“扩大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占43.75%,选益智休闲,提高修养”占15.10%。选“了解历史社会和国情”的占3.12%,选“娱乐消遣”占6.77%。随着社会竞争的愈加激烈、大学生的就业形势越加严峻,大学生的压力和紧迫感加重,他们亟需加强自己的专业技能与知识水平,故而“扩大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很正常地成为大学生首选,它与“查找文献资料”构成选项中的四分之三的比例。除此外,提高修养、娱乐休闲也成为大学生课外阅读的目的之一,但比例较小。随着时代的发展,图书的种类不断增多,功能增强,但其拓展知识的功能仍被喜欢课外阅读的大学生放到了第一位,娱乐休闲等居次。

2.6最喜欢的阅读内容

选“文学”占67.71%,选“历史地理”占10%,选“经济管理”占5.73%,选“艺术”占10%,选“科技”占1.56%,选“语言”占1.04%,选“医药卫生”占1.04%,选“政治法律”、“环境科学”、“外交”、“哲学”、“农林科技”各占0.52%。

由此可见“文学”由于其生动蕴藉、审美冶情仍是当代大学生课外阅读的主旋律。

2.7课外的专业阅读

选“要进行大量课外专业阅读”占39.06%,选“看情况读一些专业书” 占52.08%。选“没必要看课外书看课外专业书”占2.6%,选“其它”占6.25%。可见绝大多数大学生仍赞成课外需进行专业阅读,这与第五题的大学生阅读目的的取向是一致的。

2.8认为课外阅读需要老师的介绍或指点

对此选题认为“很需要”的 占13.54%,“需要”占51.56%,“不需要”占19.27%,认为“无所谓”的占15.62%。大多数大学生希望在课外阅读上得到老师的指点与引导。

2.9对于学校或老师在课外阅读上的帮助满意度

选“很满意”的占26.56%,“满意”占37.5%,“不满意”占14.58%,“无所谓”占21.35%。我们注意到有近四成消极观点,这意味高校有部分教师在此项工作上的不作为对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同时也显现安徽省高校教师在此项工作上的任重道远。

2.10学校为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最需要做的方面

选“开设文学鉴赏课”占41.14%,“专题讲座”占23.96%,“组织读书报告会”10.41%,“其它建议”占24.48%。数据显示,只要是以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中心,是基于全力提高大学生的课外阅读实效,任何一种指导形式都会受到大学生欢迎的。

3 思考与建议

3.1加强图书馆与阅览室的硬件与软件建设,强化其引导与服务大学生课外阅读的职能

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与读者服务是与大学生密切相关的重要工作,高校图书馆文献收藏的质量与数量对大学生在校学习生活将会产生重要影响,图书馆管理理念与水平也直接影响大学生课外阅读的程度与实效。学校要提高图书馆的硬件与软件建设力度,为学生的专业储备、文学素养、审美趣味培育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最大限度的满足学生不同的阅读需求。

3.2充分发挥高校老师的正确引导作用

大学生在高中课外阅读时或多或少都会得到老师的意识的引导,他们已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但在图书选择上心智尚不成熟。而大学有较强的自主性学习特点,再加上转型社会对高校的冲击,让很多大学生缺少生活目标,他们对自己的课外阅读选择已然混乱,探究其阅读趣味、阅读视野更是混沌茫然,他们渴盼得到教师及时恰当的地引导,而且大部分大学生对“学校或老师在课外阅读上的帮助”也是认可的。高校教师及图书馆管理人员都应将推荐优秀图书、引导学生科学课外阅读作为一项重要职责通过开设文学鉴赏课、举办专题讲座、组织读书报告会等更多深受大学生欢迎的形式引导大学生的高效的课外阅读。培养科学阅读的大学生就是创造了国家强大的未来,这应成为每一位高校工作者神圣的使命。

大学生阅读情况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大学生数字阅读导读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A

数字化阅读的普及是社会进步的体现,数字阅读极大地拓展了大学生读者的思维空间。

1.大学生数字阅读的现状及其原因。

笔者以吉林工商学院(以下简称我院)2007-2009三年共1000

名大二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访谈的方式调查。

调查表明,数字阅读已经成为大学生的最重要阅读方式。数字阅读以内容多样、服务低成本、阅读设备的便携性高等等优势使得数字阅读成为大学生读者的阅读趋势。在校园、教室、图书馆以及寝室里随处可见掏出手机阅读的大学生。调查中,100%的大学生有数字阅读行为,91%的学生有数字阅读习惯。

在数字阅读频率上,88%的大学生承认自己喜欢随时使用手机、IPAD和笔记本阅读数字化内容, 75%的大学生达到每天都有数字化阅读。相对而言,同期我院图书馆纸质文献年人均借阅才仅仅不到7册,年到馆借阅人数只占大学生总数的33%。调查中未经常有数字化阅读和不通过这些数字设备阅读图书与期刊的大学生中约有90%是喜欢体育运动和喜欢打网络游戏的,也就是说,他们不喜欢阅读。

大学生的阅读内容与他们的生活及学习是一致的。在数字化阅读中,数字阅读内容极为丰富,从大学生阅读的实际情况出发,参考了相关网站的阅读分类,笔者把数字化阅读的内容大体分为专业知识、生活资讯、娱乐时尚、小说文学等几类。以便了解在日常的数字化阅读中,大学生主要的阅读内容。统计结果表明,大学生阅读的主要内容为小说文学类占47%,生活资讯类内容占27%,阅读娱乐时尚内容的占25%,阅读专业知识的仅仅占1%。这一点与他们的信息需求是基本相关的,也与其阅读的目的相同。数字化专业知识的阅读比率极低这一点与我校的专业设置和办学方向有关。我院招收本、专科学生,办学方向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数字化的专业知识一般是为研究型人才准备的。在阅读专业知识的大学生中,有79%阅读的是有关金融方面的信息,经过访谈,笔者了解到这与大学生对毕业后生活方面的考虑以及我国前几年全民炒股热有相当大的关系。

在数字化阅读的目的方面,调查结果表明有80%的大学生读者是“娱乐性质地阅读,没有任何思考,只为了打发无聊时间”,所以小说等等的文学作品在数字化阅读中所占有的比重最高。

在阅读设备和阅读地点的多样化和随时性方面,当前数字阅读设备越来越多,如手机、IPAD、笔记本、电脑、电纸书等等;阅读设备的便携性很强,所以阅读地点限制较少。

当然数字化阅读也存在着很多问题。第一是损伤视力。除了汉王等使用电子墨水的电子书阅读器依靠反射光来阅读以外,手机、笔记本、PC机和影音播放器等等的屏幕是PSP屏,是依靠背光来显示信息的,长时间阅读会让读者眼睛不适,出现眼干、眼涩,可能导致视网膜脱落,影响视力甚至会导致失明的情况发生。这也是当前电纸书日益受到欢迎的主要原因之一,这一点在大学生中负面评价高达95%,但是绝大多数大学生读者还是明知故犯。其次是阅读体验差,虽然数字阅读提供了类似于传统的翻页效果等,但是从页面设置、字体字号、整体风格等方面,与传统的纸质图书期刊的实际翻页和阅读体验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传统的图书阅读能给人带来一种满足感,新媒体带来的满足感则相对较弱。第三是阅读设备问题,即手机等等数字设备的屏幕都小于纸质文献,近几年所涌现出来的平板电脑或阅读器如IPAD、电纸书等虽然与实体书的幅面越来越接近,但是其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率并不高,他们更多使用手机阅读的。屏幕小使得内容显示比较局促,画面显示的面积小而模糊,在阅读时需要花费更多时间,也更费眼。此外,在线的数字阅读内容边上经常出现广告,广告不断变化和闪动对阅读者形成强烈的视觉刺激,大大影响了大学生们的阅读体验。

2.高校图书馆的引导

大学生读者当前的这种片面追求娱乐性而摒弃深刻思想内容的阅读现状如果任其持续下去,很难让大学生养成深入思考的阅读习惯。因此,笔者建议图书馆应采取以下措施,培养大学生健康的阅读习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价值观。

2.1充分利用图书馆的设施和资源,构建舒适的阅读环境。

2.2加快文献资源的更新速度。图书馆采编部门可广泛征求大学生读者意见,结合馆藏结构,适当增加读者需求文献的采购数量,满足大学生文献资源需求。

2.3适当延长文献的借阅时间,增加预约服务、到期提醒服务及网上互动服务。图书馆的流通部可以适当延长学生的借阅期,让读者能放心地阅读,避免学生担心超期罚款而对纸质文献资源的抵触。由于高校图书馆经费有限,纸质文献复本较少,可以增加预约服务,使文献资源利用效率增加,同时也可以避免大学生读者空跑图书馆。

2.4结合社会热点问题、热门影视作品的播出等等及时推荐书目。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很强,也乐于参与社会活动。因此高校图书馆应该引导大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使大学生能够在深度阅读的前提下,系统、深刻地认识社会问题,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2.5 增加文献资源的载体形式。图书馆可以将馆藏文献的数字版本放到图书馆主页,方便大学生下载到新媒体上阅读。另外,图书馆可以和有关出版传媒单位合作,将流通率高的文献数字化后分成小段推送到主页菜单,为学生提供免费下载和阅读服务。

2.6 开设名家讲座。高校图书馆可以邀请有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或者权威人士到馆,为大学生针对相关领域的问题作报告、讲座,对大学生进行深入、正确的引导。通过讲座,诱导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继承,激发和培养大学生思考能力,使大学生对相关问题有一定深入了解和认识,培养大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精神,进而培养他们构建积极的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结束语。目前,我国数字媒体高速发展,为了迎合一部分读者和观众的口味,时下许多媒体存在着过度娱乐化、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情况。高校图书馆应及时了解大学生数字阅读方向,培养大学生深入思考的阅读习惯,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学生第二课堂的作用,实现图书馆服务育人的教育功能。

参考文献:

1.黄锫坚 数字阅读:一场超长距离的马拉松[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02-05

大学生阅读情况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大学生读者;阅读心理;信息服务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资源中心,图书馆信息组织是为学习者提供课堂以外学习资源的中心,被认为是“知识的宝库”,是大学生成长的“第二课堂”,多方面了解大学生在利用图书馆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分析他们的阅读心理,能够提高图书馆工作的质量和服务水平,改善图书馆工作结构。

一、大学生阅读情况调查

1.阅读的重要作用

阅读是人类社会不可缺少的思想交流活动,它不仅是人们获取知识信息的重要渠道,对一个人的思想品德、价值观念等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随着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的阅读活动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大学生由于社会环境的影响以及自身心理不成熟,往往产生某些不稳定甚至不良的阅读心理和阅读行为。图书馆如何针对大学生的阅读现状与阅读特点,充分利用馆藏文献资源优势,对大学生的阅读活动进行正确的引导,是值得重视和探讨的问题。

2.阅读的主要原因和情况

2009年4月有关人员对某高校9个学院、24个专业的文理各年级大学生进行了调查,为了学习新知识、新技能,开阔视野,完成学业的占77.9%,表明大多数学生根据现实需要渴望获取新知识、新技能,重视拓宽知识面,并注重掌握与专业相关的知识或其他感兴趣方面的知识。其次是求职和科研的需要,占16.6%,这一部分主要是一些高年级学生,他们帮助老师进行课程研究,并且开始毕业论文撰写前的准备工作,根据自己感兴趣的论题,查找搜集参考文献,直到完成论文。阅读目的性强,说明他们通过几年的专业学习,学术活动意识初步形成,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另外,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他们除了掌握课堂知识外,还需要最大限度地从课外阅读中吸取各方面的知识,以拓展视野,巩固并深化专业知识。从以上情况看,大多数学生自主学习已占主导地位,他们注意充实和调整知识结构,以渴望获取更多的知识,成为现代社会所需的全能型人才,为毕业后从事一定的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3.图书馆的管理对大学生阅读的影响

图书馆管理和服务水平对大学生阅读产生了重要影响。图书馆没有有效的宣传手段,偶尔有一般的业务宣传,也缺乏个性,大学生难以通过这些宣传充分了解图书馆的藏书状况,他们不能及时利用,导致书刊的阅读大打折扣,特别是实效性很强的书刊。还有,计算机管理系统和检索水平也会影响阅读情况,计算机检索水平越高,大学生查阅图书越快捷,阅读率会越高。反之,则会造成馆藏有的图书检索不到,大学生就无法借阅的情况。此外,图书采购人员在采购、挑选图书时,对重要书籍或称“核心书籍”缺订,或者对多卷书漏订其中某卷,影响了藏书的质量,减少了图书的吸引力,也会影响大学生的阅读。而阅览部门工作人员在揭示馆藏,宣传图书,读者导读,馆际互借以及深层次开发利用图书等方面的水平,也都将直接影响书刊的阅览。

4.阅读计划的情况

我们对阅读计划情况做了一个简单调查,有55.9%的大学生读书有一定的计划,一定的时间读一定的书,说明当代大学生有自己的头脑,学习思路清晰,比较会调节自己。而阅读目的在于消遣或迫于学业任务,或因重视某个热门话题而读某类型的图书,以及从众心理,猎奇心理较强,阅读习惯倾向于短平快方式的占23.6%。

5.获取文献信息的途径

大学生获取文献信息的主要途径首先是图书,其次是期刊。而大学生通过本馆的电子文献或网络获取信息资源所占的比例也不算低,为20%,说明学生已经意识到利用现代化技术查检文献的优越性:快捷、便利、省时,但利用率没有达到预期的结果。分析其原因,一是缺乏对馆藏电子文献的了解;二是图书馆对各种数据的宣传力度不够,数据库使用方法介绍工作做得不好。随着传统文献向数据化发展的加快,电子文献、网络资源等已经成为数字化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点,为此,图书馆应加大对电子文献的宣传力度,开设文献信息检索等课程,提高学生通过电子文献或网络资源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对今后工作的几点建议

1.建立和完善与读者的沟通机制

(1)安排具有对口专业知识、有较高信息素养的馆员,对重点学科及全体师生开展全方位的联系,比如,通过电话、短信使学科馆员与相应的教学方面的教授之间保持密切的联系,或是定期和不定期地进行信息交流等。

(2)与对口二级学院主管教学和图书资料的负责人以及资料室工作人员建立固定联系,以取得他们的支持与协助。

2.注重对教学工作所需文献资源的建设,满足教师教学和大学生学习的需要

高校图书馆的一个重要职责是为教学工作服务。在文献资源建设中,图书馆要从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出发,特别注重对教学所需文献资源的建设,构建数字化辅助教学平台,为教师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创造条件。图书馆门户网站上要建有与教学密切相关的自主学习平台,如教学参考书、高校英语学习资源总库、英语学习库、大学数学练习系统等,让师生足不出户即可获得其他高校的优质教学资源。

3.做好读者培训工作,加强对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教育与培训

为培养大学生信息素养,使其了解和掌握图书馆文献资料的使用方法,图书馆每年都要定期或不定期地举办各种读者培训班或讲座。如新生入学教育期间的以认识和利用图书馆为主要内容的专项培训、中外文数据库资源的使用培训、《文献检索与利用》和《信息检索》等课程的教学。

4.做好图书馆导读,开设阅读课,教会学生阅读

阅读要成为自觉的行为,养成良好习惯,必须提高大学生的阅读意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端正学生的阅读目的、让大学生掌握科学的阅读方法。因此,图书馆要开设阅读教育课,让大学生了解阅读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应该读什么,怎么读;指导学生根据自身特点,制定读书计划,进行自觉、系统地阅读;引导大学生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用正确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效率和效果。阅读教育课不能流于形式,要有专人负责。可以由图书馆员或者聘请教师授课,但他们必须是热爱阅读、懂得阅读、读有所成之人,这样才能保证阅读教育有较强的说服力和引导力。阅读教育要贴近学生实际,既要用古今中外名人利用图书馆阅读的成功个案来启迪他们,教授无数的阅读者在长期的读书治学中总结出来的基本的、通用的阅读方法技能,又要注重发掘和推广师生的阅读经验,帮助学生总结自己的阅读经历,使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从自身经验中提高阅读意识,培养阅读兴趣,掌握切合自身特点的阅读方法,从而引导学生喜欢阅读,正确阅读,读有所得。

5.调动教师资源,课堂引导阅读

现阶段,由于图书馆在学校的受重视程度不高,馆员的整体素质也有待提高,单独开展导读工作,效果较差。教学和科研与图书馆紧密联系是高校图书馆得以充分利用,使图书馆工作得到足够重视与支持的因素之一。图书馆的导读工作可以由此得到启示,即课内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课内引导课外,课外充实课内。图书馆要与学科教师相互配合,共同设计出以图书馆文献资源为依托的导读方案。在配合学科教学上,图书馆应适时与教师沟通,主动提出协助,介绍适合的资源和使用方法,结合教师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学习问题,整理出适合课程需求的文献资源,并及时指导学生查找和利用。教师在教学前要先熟悉图书馆文献资源,教学中向大学生提示若干问题,鼓励大学生课外去图书馆查找,并于上课时提出讨论和交流。大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要尽量提醒学生自行到图书馆阅读资料和查询答案。教师还要适当布置一些大学生必须利用图书馆阅读才能完成的作业。实践证明,充分调动教师资源,通过课堂引导阅读,不但能够提高大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提高教学质量,还可以充分发挥图书馆的作用,提高图书馆的利用率,增强导读的实际效果。

6.提倡热爱本职工作,热爱读者

图书馆工作是项细致而单调的服务性工作,每天接待大量的读者,回答读者各种问题,满足他们查找或咨询的需要,这就要求图书馆工作人员在工作中要热情、主动、认真负责,要密切配合读者。要做到这一点,图书馆工作人员必须具有热爱本职工作,热爱读者的积极热情,这样,才能为读者提供优质服务。同时,工作人员还要做到态度亲切、和蔼,使读者增强阅读兴趣。热情周到的服务,定会吸引读者经常性地利用图书馆。良好的馆风,定能使读者服务工作始终处于良好的循环状态。

参考文献:

[1] 张必隐.阅读心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2:9:1-2.

[2] 李希孔.图书馆读者学业概论[M].北京:北京农业大学出版社,1995:51-57.

[3] 刘崇欣,宋萍萍,梁云.高校图书馆开展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模式研究[J].图书馆学刊,2006,(5).

大学生阅读情况范文第4篇

预习的目的是通过介绍背景信息引入阅读主题来引起大学生在接下来的阅读中的兴趣。在这个阶段,为了让大学生更熟悉阅读材料和为接下来的阅读任务做准备,教师可以使用各种方法,比如通过多媒体,采取为大学生设计主题结合任务的方式来收集空闲时间的素材或是成对交流或在班上小组交流,并将主题与日常生活联系等。为了让阅读素材更易理解,教师最好介绍文章的背景信息。从调查表中可以看到大学生不能很有效地理解阅读材料的原因是他们对背景知识的认识肤浅,并不是因为有限的词汇和很差的语法项目。所以教师很有必要在课前阅读期间提供给大学生背景知识。为了确保大学生可以清楚地理解文章,教师不得不去在课前阅读中解释一些重要、困难的语言点来帮助大学生扫除障碍,但不是说教师就要解释所有的新单词和句子。阅读中阶段是任务型阅读教学法的中心。在这个过程中,大学生不得不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文章的阅读并完成教师在课前阅读中布置的任务。大学生必须清楚文章的结构和内容,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并通过完成任务来理解细节。在这个阶段,教师扮演的是一个观察者和促进者的角色,要鼓励大学生用英语表达他们的想法。

教师和大学生都应注重交流的流利而不是语言的精准。根据文章判断正误或一对、一组复述文章来检查任务的完成情况。大学生可以将他们的答案与其他人的答案比较并更准确地表达他们的意思。教师应纠正存在于大学生表述中的错误并对他们的成果做出评价。阅读后阶段。教师可以详细解释文中出现的语法,补充文章的句法知识和结构特色来帮助大学生巩固、复习文章的知识。因为语言的使用是语言学习的主要目的,教师可以让大学生来完成句子,改写或缩写文章、写采访和报告、做角色扮演等来练习前两个阶段掌握的语言点和技巧。教师也可以让大学生在课下多做练习来帮助他们巩固语言知识。实例:教学内容为《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第一册。Unit1TextACollege-ATransitionPointinMyLife本篇课文描述了作者的大学经历。从刚进大学担心离开家人,担心跟不上大学的学习,担心大学生之间不能融洽相处,到一步步独自解决大学生活中遇到的困难,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平衡好用在学习和社交上的时间,跟上大学学习的进度和生活的节奏,也从中得到许多经验,完成了自己的成人转变。

教学目标。一是使大学生在开展阅读的基础上掌握阅读材料的主要内容。二是通过阅读材料的教学,培养大学生的学习策略,要求大学生使用英语进行沟通和交流,从而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综合能力。三是让大学生对大学生活进行思考,能够用英语讲述自己对大学生活的期望和疑问,培养大学生的互相帮助的合作精神,提升自己在大学生活各方面的能力。四是提高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调动大学生学习英语和阅读的积极性。活动形式。课堂上的任务形式主要是小组和个人活动。教学程序。一是任务前阶段。大学生刚进大学不久,对大学生活和学习充满了期待,同时也有许多疑问和担心,本篇课文围绕大学的生活和学习,引发大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以便把他们的注意力吸引到本次要阅读的内容上来。如播放2005年福布斯的讲演。根据福布斯的讲演,教师先让大学生用五分钟时间思考两个问题,并写下自己对这两个问题的答案。然后根据座位,以四个人为一小组,讨论这两个问题。由于两个问题与刚进大学的大学生息息相关。虽然做为艺体生,他们的英语水平非常有限,但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大学生从自身出发,在讨论过后积极地回答了这两个问题。二是任务环阶段。限时阅读,学会速读。速读是训练大学生学会整体阅读,培养大学生全面把握语篇的能力。

为了方便在课堂上开展小组合作,任课教师在上课前先将全班的大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3分钟内快速阅读课文,并找出文章的大意。教师也趁机对大学生的学习策略进行培养,促进他们的自主学习。学会查读。速读之后进行查读,要求大学生为获取特定的信息而阅读。针对课文教师给大学生布置任务,在文中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Whatdidthewriterworryaboutwhenhefirstgottocollege?Whatdidhehavetodo?Whatmistakesdidhemake?Whatdidhedotohavehislifeundercontrol?这些问题的答案在文中分布相对集中,大学生比较容易找出。大学生在带着任务和问题进行阅读时能够帮助其理解课文的结构和每段的大意。任务后阶段。这一环节旨在进一步分析课文。在了解了文章的主旨以后,教师要求大学生就文章的内容和结构展开细致分析。大学生对文章结构和每段大意有了大致的了解,对文章的框架结构就更容易理解和判断了。经过分组分析和讨论,一起得出文章的段落分布及大意,做好练习和评价。在结束了整体把握和分段理解之后,大学生对文章的掌握情况便可以通过练习得到反馈。这个时候教师根据文章的内容,并结合课后练习题,仍然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给大学生布置新的任务。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课堂上要全方位、多方面地对大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开展评价。可以通过考查、观察、与大学生交流,对大学生的书面及口头回答等学习行为及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参与程度与合作精神等这些方面做出合适的评价,大学生之间也可以展开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

作者:杨敏 单位:四川师范大学

大学生阅读情况范文第5篇

[关键词]阅读能力;知识结构;创新思维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2)04 — 0196 — 02

近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也日益显现,从表象上看是大学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长远需要,造成人才的相对过剩而就业困难,而这种表象却反映出大学生就业难的实质:大学教育过弱的文化陶冶、过窄的专业教育、过重的功利导向和过强的共性制约,创新能力的培养的缺乏则是它的突出表现。〔1〕

任何一项创新活动的开展都基于对客观事物变化发展规律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观点、设计解决问题的新方案,这就决定了人们的创新活动必须遵循认识规律尤其是思维的规律,从发展心理学的资料来看,大学生所处的年龄段是培养创新思维的关键时期。莱曼(H.C.Lelunan)通过对几千名科学家、艺术家和天文学家的年龄与创造性成就之间关系的考察,发现25-40岁是创造性发展的高峰期。〔2〕然而,目前大学生的思维方式与创新思维的要求相差甚远。本文基于对本校大学生阅读现状的调查分析,探讨通过阅读能力的提升来改善大学生知识结构从而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的途径。

一、新时期提升大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性

1.阅读能力提升可以为大学生拓展就业空间创造条件。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只掌握本专业现阶段的知识很难与社会需要相适应。因此,大学生在宝贵的在校时间里应不断提升阅读能力,在知识的宽度和深度上下功夫延展,关注现代科技发展前沿信息、关注新行业发展动态、涉猎现代科学书籍,使自己具有专业眼光具有前瞻性和先进性思维方法,为自己的择业拓展广阔的空间。

2.阅读能力提升可以使大学生在择业过程中表现出色。阅读能力实际就是一种学习能力,是一种处在不断提高、完善过程中的理解思维能力。对于现代大学生来说,能否获得足够量的信息已不成问题,问题在于怎样鉴别信息的时效性、价值性和真伪性。随着阅读量的增多,多数大学生的阅读内容自然而然地向着一定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大学生具备了阅读能力多数能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主动获取对自己有用的知识和信息,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从而在择业过程中,能更加从容地展示自己的能力,而被用人单位选中。

3.阅读能力提升可以使大学生尽快适应现代职业岗位的需求。广博的知识视野是人才适应社会岗位、适应环境变化的文化基础。现代社会职业岗位所需要的不仅是知识结构合理,更是要求适时拓展自己的知识视野达到终身教育、终身学习的境界。因此,大学生在校期间提升阅读能力,打下宽厚、扎实、系统、严谨的知识基础及专业技能功底,才能根据当今社会发展和职业岗位的具体要求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拓展所学到的知识,有所创造,适应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二、新时期大学生阅读现状分析

1.大学生对专业阅读不够重视,教材利用度不高。为了更详细地了解学生阅读情况,我们在本校进行了随机调查。调查共发放问卷250份,回收有效问卷241份,回收率为96.4%。关于花费在专业阅读上的时间,5%的学生表示从不阅读专业教材,21.9%的学生基本不阅读,有时看看的占54.7%,经常阅读的占12.7%,每天都看的占5.6%。在专业学习过程中,除了所学教材,对于“是否还阅读有关专业著作”,15%的学生表示极少阅读,26.2%的学生很少阅读,偶尔的占38.8%,选择经常的占14.2%,选择总是的占5.9%。从大学生对教材的利用程度看,对于“大多数必修课教材内容的熟悉程度”:从没读过的占2.6%,很少翻阅的占20.2%,读过一遍的占46.8%,读过两遍的占19.3%,读过三遍以上占11.2%。对于公共教材,学生的翻阅情况是:极少阅读的占22.6%,很少阅读的占29.6%,偶尔阅读的占40.6%,经常阅读的占7.6%。由此可见,学生对专业阅读的阅读范围较狭窄,仅仅把所学教材作为阅读重点,对其他相关教材和相关著作缺乏了解。而对于公共教材,翻阅的目的绝大多数是为了考试,阅读的功利性较强。

2.大学生的课外阅读缺乏深度,阅读方式网络化。在课外阅读的调查方面,很多学生进行非专业阅读目的不在于专业知识的巩固与发展,更多的是为考试服务,或为满足自己的兴趣。49.9%的学生认为是为了休闲消遣, 57%的学生认为是为了拓展知识面, 26.3%的学生认为是为了深化专业学习, 68.8%的学生认为是为了满足兴趣爱好, 48.4%的学生认为是为了丰富精神世界。随着网络的不断普及,大学生越来越倾向于选择网络阅读的读书方式。12%选择认真读,70.7%选择大体浏览,58.8%选择有选择地读,8.2%选择仅读标题。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对于网络中的众多信息不知道该如何取舍、难以判断正误。一些同学也表示因对信息缺乏筛选,已沉迷于网络不能自拔。

课内、课外阅读能力的缺乏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大学生知识面窄,知识体系内部缺乏有机的联系,思维方式往往是单一和直线式的,这与知识经济时代对大学生知识结构多元化以及创新思维的要求相差甚远。

三、有效提升大学生阅读能力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