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关于大气污染的研究报告

关于大气污染的研究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关于大气污染的研究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于大气污染的研究报告范文第1篇

 

环境科学治理涵盖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治理。就自然环境而言,包括市容市貌、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水土流失防治以及跨地区资源调配等。建设生态文明、保护生态环境逐渐成为各地区的主要以及重点工作。

 

一、市容环境治理取得的实效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市容环境的治理取得一定实效,从以下几个方面可窥一斑:一是环境建设与治理的重点工程立足于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可持续发展,正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脏乱地区的环境面貌逐步改善;二是对于重点地区、主要街道环境景观、老旧小区、老旧平房区、历史文化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新城和小城镇环境建设水平不断提高,郊区、农村、薄弱地区、街巷环境水平在不断改善,交通要道即铁路、公路、地铁和交通枢纽及周边地区的环境质量也在不断提高;三是从全国范围来看,逐步构建了符合现代城市特点的环境卫生管理新模式,初步实现了精细、综合、全程监管,城乡环境卫生监管一体化的新格局正在形成;四是道路清扫保洁质量明显提高,垃圾分类及处理结构进一步优化和调整。

 

二、大气、水、土壤环境的现状

 

在2014年开展的空气质量新标准监测的161个城市中,只有9.9%的城市空气质量达标,剩余90.1%的城市空气质量不同程度超标。雾霾天气出现在我国城市的范围逐渐增大,而且污染程度也越来越严重。在中国环保部2014年的《中国人群环境暴露行为模式研究报告》中指出,在大气污染物浓度相同的情形下,我国城市居民暴露于大气污染中健康风险是农村居民的70%。

 

2014年,在全国202个城市中开展地下水监测工作,水质较差的城市占61.5%,只有10.8%的城市地下水质达到优良级别。这些监测点除了常规指标超标外,个别监测点检测出砷铅等重金属超标。在中国环保部2014年的《中国人群环境暴露行为模式研究报告》中指出,在水中污染物浓度相同的情形下,我国居民经口饮水暴露的健康风险是美国的2.4倍。

 

2014年,环境保护部和国土资源部公布的《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显示,中国的土壤污染较为严重。全国土壤总超标率为16.1%,其中重度污染点位比例为1.1%。总体来看,重金属超标问题以西南、中南地区为甚,镉、汞、砷、铅4种无机污染物含量分布呈现从西北到东南、从东北到西南方向逐渐升高的态势。

 

耕地土壤点位超标率为19.4%,主要污染物为镉、镍、铜、砷、汞、铅、滴滴涕和多环芳烃。土壤镉超标率7.0%,其中镉重度污染点位比例为0.5%。几年来,农业部门多次抽查结果显示,中国约10%的大米存在镉超标问题。

 

三、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

 

一是被动型治理;二是突击性整治;三是环境治理重过程轻结果;四是权利分散,利益分割。要改变目前的环境治理状态,就要实现四个转变,即主动进行环境规划建设、实现常态化环境管理、重视环境整治质量以及实现环境治理体制分区域一体化(如目前已经形成的珠三角经济圈、长三角经济圈、东三省,以及正在形成的京津冀都市圈以及“一带一路”布局下的沿线城市),以此推动环境治理体系的完善以及环境治理能力的提高。

 

四、环境治理顶层设计的难点

 

唯有实现环境治理的顶层设计才能彻底改观目前环境治理所存在的问题,那么,环境治理的顶层设计难点到底在哪里?笔者认为,一是行政体制的碎片化。碎片化的行政管理体制导致权利分散,利益分割,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客观需要的简政放权与强大的体制运行习惯以及主观意志形成的集权制之间存在着一时难以调解的矛盾;二是老生常谈的二元问题,即政府与市场的博弈与平衡,政府该放的要放,市场该管的要管。2015年3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地方各级政府公布权力清单的时间表。浙江省迈出了第一步,规定政府职责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同时规定市场“法不禁止即可为”,赋以市场自由权。可以说,必须有强大的整治意愿和强大的改革集团来推动政府释权以及治理法治化,才能逐步改观“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治理结构。

 

五、如何推动环境治理顶层设计

 

推动环境治理顶层设计究竟要从哪几个方面入手?笔者认为,首先要从意识上高度重视。要有强大的整治意愿改变现在的政绩观,启动绿色GDP2.0,寻求创新绿色GDP,形成理性、科学的国家统计核算体系;二要从技术手段上支撑。社会转型靠什么?当然是强大的技术力量,几次科技革命的导火索都是由于技术突破。要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依靠技术手段形成节能环保的社会服务体系;三是资金支持。资金支持要逐步打破现有的财政拨付方式,改变目前仅仅依赖财政补助的局面,在财政资金保障和维持好顶层设计以及宏观调控的条件下,让市场资金合理流入,使得财政资金真正发挥导向性和杠杆性的作用;四是企业转型升级。“十三五”是企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期,也是中国新能源革命爆发的关键期,企业要处理好发展与保护环境之间的关系,坚持“高效、节能、集约”发展路径,借力新能源革命,借机生态经济战略,实现自我转型升级的同时,推动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真正落地。

 

作者简介:

关于大气污染的研究报告范文第2篇

关键词:绿色GDP;国民经济核算;自然资源耗减成本

一、绿色国民经济核算在我国的实施情况

在传统国民经济核算中,GDP是应用最广泛的衡量经济增长和繁荣程度的指标。传统的GDP是指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一国或一个地区所有常住单位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总额。而绿色GDP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考虑了自然因素(包括大气、水、土壤、生物和各种矿物资源等)与环境因素(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的影响之后所获得的经济活动最终成果。绿色GDP实质上代表了经济增长的净正效应,该指标占GDP的比重越高,表明正面效应越高。绿色GDP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将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协调统一,综合反映国民经济活动的成果与代价。联合国统计委员会于1993年在修正SNA核算体系时,把环境经济综合核算引入SNA核算体系,故在修正版的SNA中称为“环境经济综合核算的卫星体系”,英文缩写为SEEA。

2006年9月7日国家环保总局和国家统计局联合举办新闻会,《中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此次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计算了大气污染造成的健康、农业和材料损失,水污染造成的健康、工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和污染型缺水损失,以及固废侵占土地造成的经济损失等环境污染损失成本。这是中国第一份经环境污染调整的GDP核算研究报告,标志中国的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近几年没有再发关于中国绿色GDP国民经济核算的研究报告,说明我国绿色GDP核算还有很多各方面的困难。

二、基于SEEA的自然资源耗减成本的核算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是一个庞大的体系,目前对绿色国民经济的核算,大多只对环境污染进行了初步的实物量和价值量的核算,在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方面,我们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我国绿色GDP的测算是采用联合国1993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的通用框架进行试编的。在联合国93SEEA中,“绿色GDP=GDP一自然资源的耗减一环境质量的降级”。其中自然资源耗减是指由于人类生产活动过程中,使用和消费的自然资源。在SNA核算体系中,自然资源的耗减费用主要是指经济资产的耗减,如矿产资源的开采;也包括非经济资产的耗减,如国家为收集燃材而造成的未受控制的森林的耗减。

资源的核算通过两种基本手段来实现,即实物量核算和价值量核算。在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附录表”中的一张“自然资源实物核算表”目前尚未全面组织实施。价值量核算是在实物量核算的基础上,估算各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造成的货币价值损失。由于资源、环境是无价的。能够进入市场交易的资源可用市场交易价格来估价,但不能交易的各种资源的估价就争议很大,特别是相对于自然资源,无形环境的价格就更不容易确定。

本文将主要从自然资源耗减成本的价值量(货币量)核算方面来阐述。因自然资源的估价依然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所以SEEA仅提出系列估价的基础上,推荐了一些方法,主要有市场估价法、维持费估价法和意愿调查和或有估价法等。

首先,在测算自然资源耗减成本时,对于能够进入市场的自然资源,其价格最好是与经济发展水平、技术水平相适应的现实选择,采取市场估价法。因为在对自然资源的消耗过程中,我们无法估量其真正的价值,它不是商品,只有当它进入经济社会时,我们才能估计其价值。但是,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所产生的经济损失,部分已经包含在了环境质量降级的费用中。因此应该综合考虑其经济价值,包括前期产生的成本费用、中间费用等等,且价格总是变动的,应取在观察年份中的中间月份中的值或平均值作为其代表价值。对于无法进入市场的自然资源,假设当自然资源被消耗后,为了维护原有的正常环境水平而应付出的金额,进行替代估算。其次,孤立的谈某一年自然资源耗减成本总量指标没有意义。由于基SEEA自然资源耗减成本计量标准的理论值是难以确定的。实际采用的基SEEA自然资源耗减成本计量标准为何值,只是一个人为的"定价"。因此在测算自然资源耗减成本时,只是在一定自然资源耗减的核算口径下测算的总量指标,是一个人为给出值。所以,孤立地谈某一年的自然资源耗减成本不能说明任何问题。

最后,基于SEEA自然资源耗减成本计量标准测算的自然资源耗减成本额,应该在比较中见意义。在一定口径下,实际采用相同的基SEEA自然资源耗减成本计量标准测算历年的自然资源耗减成本额,进行动态分析能获悉牺牲资源为代价来获取GDP强度的变化。

三、对绿色国民经济核算的展望

总的来说,现阶段实施绿色GDP有不少实际的难处,无论是在制度上还是技术上。国际上也没有形成一套公认的绿色GDP核算制度。但是实施绿色GDP是今后发展的一个趋势,各国对实施绿色GDP也是十分的重视。为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在今后应该采取措施实施绿色GDP核算,构建科学合理的统计指标和核算方法,并加强绿色GDP核算法律法规建设,提到全民环保意识,鼓励公众广泛参与。从长远来看,增强国家持续发展的后劲是政府必须承担的责任,因此实施绿色国民经济核算是大势所趋。

参考文献:

[1]郭建华,侯渡舟,贾广征.关于绿色GDP在我国发展现状的深析[J].甘肃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3).

[2]张凯.循环经济对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影响[J].中国发展,2005,(1).

[3]付春玲,荣垂新.从绿色GDP看统计理念的转变[J].统计与咨询,2004,(4).

[4]吴大华.试析循环经济中的绿色GDP核算[J].生态经济,2006,(3).

关于大气污染的研究报告范文第3篇

“关于雾霾的形成,目前普遍认为是燃烧造成的,因此工业燃煤、汽车燃油、火电厂烟气以及秸秆焚烧等成为社会关注的重点污染源,甚至连街边的露天烧烤也被认为是造成雾霾的罪魁祸首。但在我们的调查过程中发现,挥发性有机溶剂对雾霾的贡献也不可小觑。而且,挥发性有机溶剂与雾霾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受到社会的普遍重视,因此这类物质对大气环境的危害具有更强的隐秘性。”北京市人大代表陈宇在1月份召开的北京市两会上,提交了1份名为《关于政府专项促进表面涂装行业有机废气回收再利用的建议》。建议中提到的“有机废气”实际上就是指直排到大气中的挥发性有机溶剂也叫有机挥发物(VOC)。建议一经提出就引发了与会代表和媒体的广泛关注,一些人对于有机溶剂和雾霾之间的关系表示不解。

“挥发性有机溶剂实际上就是我们通常说的VOC,苯类、酮类以及醇醚类等常温下易挥发的溶剂都属于这类物质。这类物质一旦排放到空气中,氧化后就会形成有机碳或气溶胶,有可能促成雾霾的产生。”陈宇如是说。

中国环保产业协会的有关专家也表示,尽管挥发性有机溶剂不是形成PM2.5的最主要成因,但由其形成的有机二次气溶胶占到整个颗粒物的20%左右,治理难度较大。所以说挥发性有机溶剂也是对PM2.5有重要贡献的一类污染源。

一份雾霾的成分分析研究报告也显示,北京地区雾霾成因中,除了燃煤、机动车、工业用燃料以及扬尘外,来源于有机溶剂挥发所形成PM2.5对于雾霾的贡献率达到了17%。

那么,这些有机溶剂是从哪里来的呢?特别是像北京这样的大城市,大部分的化工产业已经隐退,按理讲不会有大量的有机溶剂直接排放到大气中。

针对这样的疑问,陈宇表示,“表面涂装行业是北京地区的空气中有机溶剂的来源之一,其中包括汽车工业、家具涂装和包装印刷三大行业。尽管大规模的基础化工产业已经从城市中迁出,但汽车修理、家具涂装以及包装印刷行业等城市功能不可或缺的配套产业依然存在化工环节。这些产业中用到大量的挥发性有机溶剂。”

源头控制是根本

涂料、包装印刷等产业环保问题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事实上,早在雾霾问题广受关注之前,涂料、黏合剂、印刷油墨等行业为适应国家环保政策的要求就已经在推广水性涂料、黏合剂等环保产品。当时关注的重点是减少甲醛、苯类等对人体危害较大的溶剂的使用,取而代之的是较为安全的醇或酯类溶剂以及水。而2013年雾霾问题的凸显,为涂料和黏合剂等环保化发展又增加了新的压力,不仅是有毒的溶剂要减排,就连无毒的挥发性醇类、酯类有机物的排放量也要控制。

中国涂料工业协会产业发展部部长刘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为了减少涂料行业中VOC的排放量,近年来,涂料行业一直在推广水性环保型涂料。目前,水性涂料在涂料总产量中已经占到了50%,目前大部分的建筑涂料已经实现了水性化,木器家具漆中水性漆的比例也在上升,特别是去年,水性木器漆的产能增长很快。但尽管如此,在涂料总量中还有一半的涂料是溶剂型的。中国涂料工业协会提供的2012年的调查显示,涂料加上涂装行业VOC的年排放总量多达四五百万吨。

国家涂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赵晓东表示,涂料分为两大类,一个是建筑用涂料,一个是工业用涂料。西方发达国家在环保型涂料的开发和应用上比我们先进。西方国家建筑用涂料的水性化程度已经达到了90%以上,中国现在达到80%左右;而工业涂料,西方国家水性化的比例达到了50%,而中国只有10%左右,这个差距非常大。“目前中国在国家层面和各个省市层面,都在对环境污染和环境治理的相关政策。这些政策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要减少有机溶剂的挥发量,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手段和途径就是要用水性化的产品来取代溶剂型的产品。”赵晓东强调。

去年9月12日国务院印发的《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提出要在包装印刷行业实施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治理。2012年12月国务院的《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中列出的针对大气污染防治的重点工程项目中,87家包装印刷类企业榜上有名。对此,中国塑料加工工业协会理事长钱桂敬表示:“复合膜包装行业必须对挥发性有机物的减排、污染治理工作予以高度重视,一定要加大水性油墨和水性黏合剂的推广力度,这是治污之本,是方向。目前国内水性油墨研发和应用已取得突破性进展,已在部分产品中初步实现了产业化应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为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治理提供了技术和物质支撑。”

陈宇也强调说,在VOC的减排上,源头防控是重要手段。在涂装工艺中,溶剂是不参与成膜的,如果不加以回收利用,任其挥发到空气中,既浪费了资源和能源,又污染了环境。因此,水性产品、高固含产品及无溶剂产品将逐渐替代溶剂型产品。环保涂装产品的视觉效果略差于传统产品,但这个差别是完全可以接受的。因此,鼓励环保产品的推广和替代是解决有机废气治理的有效途径。

后端回收更关键

尽管开发环保型的水基产品已经成为涂料、胶黏剂、油墨等行业的大势所趋,但国内包装印刷、家具涂装、纺织印染等行业仍在大量使用溶剂型涂料、胶黏剂等产品。这固然是由于相关的水性涂料、水性胶黏剂等环保产品在性能上还有不足,工艺尚不成熟,但更重要的还是成本问题。因此,在这些行业中加强对有机溶剂的回收再利用就成为减少VOC排放的关键,也是减少雾霾的后端治理环节。

对于复合膜行业中有机废气的收集和处理,钱桂敬表示:“行业应加快积极推广比较成熟的活性炭吸附技术,通过对有机废气吸附、脱附、提纯、分离并循环使用实现达标排放。要保证干法复合过程产生的有机废气实现有效处理和达标排放。同时还要研究探索印刷工序使用的混合溶剂油墨产生的有机废气的回收利用,力争取得新的突破。”

他建议,在对挥发性有机废气综合治理中,复合膜行业可以借鉴人造革、合成革行业的经验。传统合成革采用DMF溶剂型聚氨酯,生产过程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挥发性有机废气,严重污染环境。在合成革集中传统产业区温州市,在《合成革行业整治提升方案》指引下,各企业在DMF回收和挥发性有机废气治理上进行了大量投资,取得较好减排效果。

刘杰也告诉记者,随着国家环保法规的日益严格,家具行业也加强了挥发性有机溶剂的减排工作,目前苏浙一带的企业多采用气化燃烧炉处理有机废气,北方的一些企业还对有机废气燃烧处理中余热进行了回收利用,既减排又节能。

然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回收只是减少VOC排放的第一步,如果回收的有机溶剂不能再利用,就不能真正达到减排的目的。目前在汽车制造与维修、家具涂装和包装印刷等行业中,规范企业基本上可以做到有密闭的操作空间。而其他的小企业基本上没有回收装置。即使是有回收装置的企业,如何处理回收来的废弃有机溶剂,也是一件让人头痛的事。

通常情况下,挥发性有机溶剂通过活性炭或碳纤维的吸附,只是简单地把溶剂收集、固化下来,而要让回收来的溶剂有个好的去处,就必须要经过高压解附、高温蒸馏,多组分溶剂还要经过精馏分离后,才有利用价值。

“能不能回收虽然重要,但回收来的溶剂去哪了,是我更加关心的。”陈宇对记者表示,“事实上,如何处置回收来的溶剂是让那些规范企业感到头痛的一件事。不做回收处理,只要没人查没人管,就完事大吉;而要进行回收,首先是要有前期投入,之后还要定期更换吸附剂,而回收的溶剂要实现再利用,就要进一步配套更多的脱附、蒸馏、精馏等装置。因此,只要搞回收就要不断地投入。这不仅增加了企业成本,同时还增加了消防、安全隐患。没有哪个企业愿意去做只增加成本而没有效益的事。”

因此,陈宇认为,在这样较难处理的有机废气回收的环保产业上,目前还没有更多的市场驱动力,政府的支持和鼓励显得至关重要。他在提交给北京市人大的建议中指出:一是要通过立法和制定标准,辅以优惠扶持政策,强力推广不限于环境标识的环保涂装产品和技术,限制溶剂型涂装工艺的新立和扩建;二要倡导有机溶剂回收再利用,政府要制定优惠政策扶持企业回收再利用有机溶剂,就地循环减排;三是地方财政补贴支持专业单位建立复杂成分回收溶剂的精制分离公共服务平台装置,就近为表面涂装企业提供安全的专业技术服务与合作;四是加强回收溶剂再利用过程中的专业安全监控,让专业单位去处置危险化学品,减少事故隐患。

专业处置效率高

有机溶剂的回收再利用需要专业的化工技术。尽管汽车制造、家具涂装以及包装印刷行业有机溶剂总的排放量多达数百万吨,但具体到每一个企业,一年的排放量少则几十吨,多则上百吨。如果要求每家企业都按照使用-回收-精制-再利用这样的方式来处理有机溶剂,建立起全套的化工装置单元,显然是不切实际的。

陈宇认为,虽然在包装印刷、家具涂装、织物印染工业中制定法规标准推广挥发性有机物的末端治理技术措施十分必要,但无论从投资、效益,还是技术、安全环保角度考虑,单个企业都没有能力上马精制分离项目。企业虽然采用活性炭吸附法将生产中产生的有机废气进行了吸附,但如果回收的溶剂不能分离精制再利用,只能以极低价格甚至贴钱转移给其他客户,那么这个投资就没有经济回报,企业就没有积极性。而转移出去废溶剂如果没有专门的企业对其进行脱附、分离、精制,它就没有任何的利用价值,如果溶剂再次排放到空气中,其对环境的污染不是减轻了,而是加重了。

如何为回收来的溶剂找到一个更好的去处,使其不再成为污染环境的祸首,答案就是“让专业的人来做专业的事。”

据陈宇介绍,溶剂回收后的处理涉及到许多专业性很强的化工单元,高压解附、精制分离,如果不是专门的化工企业,拥有专业技术手段,是不大可能做好的。在没有化工生产经验的非化工企业中运营化工装置,增加的安全隐患不言而喻。把事情交给专业的机构做,是处理城市中有机废气的最佳选择。

在北京化工集团就有这样一支专业的有机废气的回收处理机构,为本市的一家显示器和电机元器件生产企业配套处理其回收的有机溶剂。回收来的溶剂经过解附、精馏,就拥有了使用价值,从而形成了一种良好的可循环的回收再利用的模式。

“我就是从这样一个典型案例中得到启发的。”陈宇表示,“像有机溶剂这样化学品的处置一定得由专业的化工企业来承担,才能做到安全、环保。在一定区域范围内集中建立专业化的精制分离处理中心,对周边企业的回收溶剂进行集中精制分离处理十分必要。另外,地方政府还要安排建立包装印刷、家具涂装、织物印染等工业园区,在园区内建设公用的有机溶剂回收设施及公共服务平台,引导中小企业入园集聚生产,也不失为是一种有效的专业化处置模式。”

但他同时也指出,有机溶剂的回收再利用基本上是一种公益事业,从经济学角度讲,是没有市场驱动力的。他建议,政府与其将精力用到对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的惩罚性管理上,倒不如变“堵”为“疏”,把资金用到对专业的回收企业的支持上,在用工、用地和税收等政策给予政策优惠和支持,扶持这一产业走上良性循环的道路。

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节选

奋斗目标:经过五年努力,全国空气质量总体改善,重污染天气较大幅度减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空气质量明显好转。力争再用五年或更长时间,逐步消除重污染天气,全国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具体指标:到2017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可吸入颗粒物浓度比2012年下降10%以上,优良天数逐年提高;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细颗粒物浓度分别下降25%、20%、15%左右,其中北京市细颗粒物年均浓度控制在60微克/立方米左右。

一、加大综合治理力度,减少污染物排放

推进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在石化、有机化工、表面涂装、包装印刷等行业实施挥发性有机物综合整治,在石化行业开展“泄漏检测与修复”技术改造。限时完成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的油气回收治理,在原油成品油码头积极开展油气回收治理。完善涂料、胶黏剂等产品挥发性有机物限值标准,推广使用水性涂料,鼓励生产、销售和使用低毒、低挥发性有机溶剂。

二、加快企业技术改造,提高科技创新能力

对钢铁、水泥、化工、石化、有色金属冶炼等重点行业进行清洁生产审核,针对节能减排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采用先进适用的技术、工艺和装备,实施清洁生产技术改造;到2017年,重点行业排污强度比2012年下降30%以上。推进非有机溶剂型涂料和农药等产品创新,减少生产和使用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积极开发缓释肥料新品种,减少化肥施用过程中氨的排放。

关于大气污染的研究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

1 企业社会责任的概述

1971年,美国经济发展委员会(CED)在《商业企业的社会责任》中将企业社会责任(CSR)分为三层,最内层是为实现经济职能的有效运行而产生的清晰的、基本的责任――产品、工作和经济增长责任;中间层次的责任是企业以敏感地知晓变化的社会价值和期望的方式执行经济职能而产生的相关责任,如环境保护,善待员工等;最外层次的责任包括新出现的以及无形的责任,这些责任是为改善社会环境企业应该更多参与的责任,如贫困问题等等。Carroll(1979)对CSR的定义进行了总结,形成了CSR金字塔模型,在此模型中,CSR从下到上分为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自觉责任(也称为慈善责任)四个方面。

对于企业为什么需要承担社会责任的解释主要有四个理论:一是工具理论,即CSR是企业取得利润最大化的一种工具;二是政治理论,即因为企业拥有一定的资源,对社会的影响比较大,因此应该接受社会的一定职责与权利,或参与社会的合作。企业作为一个拥有巨大力量的经济组织,应该负责任地使用其力量;三是一体化理论,即企业的成长与发展,甚至其存在都取决于社会,所以应该和社会一体化,学者们主要从一般社会事务的管理、公众负责原则、利益相关者管理等方面展开;四是伦理理论,学者们主要从规范性相关者理论、人的一般权利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论证。

2 中国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现状

2.1 实际工资低

据全球最大的工资信息调查研究机构Hay Group发表的研究报告显示,2007年中国工资上涨幅度将位列全球第一,实际工资增长幅度将超过美国、印度和东欧国家。但是,我们必须理性的看待2007年中国工资增幅将列世界第一,因为中国工资增长是在长期低水平上的增长,是在绝对工资额相当低下的基础上的增加。

所谓低工资是指在既定社会生产发展水平下, 社会工资总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很小, 以至于社会平均工资处于一个很低的水平上。在经济学上, 分配率( 即劳动者的工资总额占GDP 的比重) 是一个衡量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公平与否的重要指标。分配率越高意味着劳动者的工资性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所得份额越大, 社会分配越公平, 反之, 分配率越低, 社会分配就越不公平。据中国社科院对“全国工资总额”与 GDP 的比例进行的计算, 我国分配率的比重是很低的:1980年为 17.1%, 1998年为11.7%,2004年为10.57%,2005年为11%。而同期发达国家的这一数字都在50% 以上,有的甚至超过60% 。如今的低工资现象, 已经开始从中国最下层的民工蔓延到了所谓的知识阶层。极低的劳动力工资所产生的危害性影响是巨大的:不仅会使劳动者家庭生活极为贫困;而且劳动者低水准的生活质量影响着整个民族的素质的提高;低工资还会引致社会风气的毒化和败坏,进而衍生出“仇富”、“仇官”仇视和报复社会的情绪; 对于企业自身来说, 低工资难以留住的人才,使企业难以形成凝聚力,由此失去持续发展的竞争力。

2.2 工作环境恶劣

据山东企业网报道,2006年7月22日晚,一餐馆洗碗工因工作环境恶劣而向经理下跪辞职。“小屋子太憋屈了,我在里边待着头晕。”下跪员工说,洗碗间只有一条容一人通过的小道,她一天大部分时间都得在里面待着,“领导不让去大厅……”

类似的报道我们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特别是制造行业的员工,不仅是劳动强度大,而且工资低,没有法定社会保险;工作环境恶劣,缺少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工伤、职业病等一再发生;工作之余的休息环境更是恶劣,拥挤的空间,破烂的被褥,阴潮的房间等。

同样的,一些白领员工也面临着工作环境的问题。一项新的研究发现,每年造成数百万英镑商业损失的办公室疾病“大楼综合症”,又叫“病态建筑物综合症”,其致病原因是负责人疏于管理,而非以前认为的糟糕的办公环境。这项研究指出,工作时的心理因素、缺乏控制能力导致的压力、工作时间太长以及管理人员不能给予足够的支持是致病的最为重要的原因,其次原因才是大楼内的办公人员处于无法忍受的高水平二氧化碳、气传真菌和噪音等。

2.3 企业肆意污染环境

企业环境污染是指企业人为排放的有害有毒物质,破坏了环境的生态平衡,改变了生态系统的正常结构和功能,恶化了工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的环境。污染物又能沿着食物链转移、富集而后进入人体,危害人类健康。较为常见的企业污染环境有以下三种类型:

(1)水污染。有些工业废水中会含有 Pb、Hg、Cr等重金属元素,使水变质,甚至导致水生生物中毒而死亡。有些废水中虽然不含有有毒的物质,但含有大量的N或P的化合物,这些物质排放到水中,使水的营养程度提高,造成过度的富营养化,使各种藻类大量繁殖及各种腐食性鞭毛虫、纤毛虫滋生。结果又造成水中氧气不足,不仅鱼虾不能生存,大量生长的蓝藻、红藻和绿藻等藻类物质,也常因氧气的不足而大批死亡、腐烂。结果生机盎然的湖泊就变成了腐败的臭水塘,如淡水中的水花和海洋中的赤潮等。

(2) 热污染。 来自电厂和其他工厂的热水进入水体,使水温升高,水中溶解的氧减少,同时水中的有机物因温度升高而加快了氧化分解的速度,进一步降低了水的含氧量,水生动物也因体温升高,代谢加速,需氧量增加。因此水生生物的生存受到威胁,甚至因窒息而死亡。

(3)大气污染。 工厂排放的废气都会造成大气污染。主要的污染物是 CO、SO2、碳氢化合物、氮氧化物以及粉尘等,这些污染物在空气中可相互作用形成二次污染物,再度污染空气。

2.4 企业缺少慈善活动

慈善心是爱心的表达, 是社会责任感的体现,企业享受到很多的社会资源,理应担负更多的社会责任。因此,企业需要在力所能及的时候多做慈善事业。然而,当今中国一些企业家和企业缺少“慈善观”,社会责任感缺失,似乎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在2006胡润百富榜上名列前茅的企业家在慈善榜上的排名却很靠后,有的甚至榜上无名。中华慈善总会统计,中华慈善总会在8年中,筹集的善款近13亿元中,内地捐款只占30%。在这30%中,企业、个人所占的比例并不高。一项关于上市公司在公益方面捐款的统计表明,年捐赠超过100万元的上市公司,只占上市公司的很小部分,甚至有数百家上市公司公益捐款数为零。 可见,慈善在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中还没有形成风气。

3 企业如何承担社会责任

3.1 转变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中的经营理念大多倡导“企业应该创造利润,回报所有者”, 但却忽视了企业对推动社会进步做出的贡献与担负的社会责任。企业的社会责任一般包括遵守商业道德、保护劳工权利、保护环境、发展慈善事业、保护弱势群体等。要转变企业的文化,首先要让企业的领导改变企业的的经营理念,明白企业是社会的一部分,企业必须担负一定的社会责任, 并且一个负责任的企业在社会上会更受欢迎、有可能获得更多的利润。

其次,要塑造正确的企业文化必须要让员工转换思想, 其中最有效方法就是对员工进行培训。我国企业应在借鉴应西方现代管理科学方法的同时更应该注意自身企业的传统文化教育, 要做到东西文化取长补短, 较好满足市场经济的需要。

3.2 加强社会舆论监督

美国商业杂志《福布斯》杂志宣布,2007年起取消中国富豪慈善排行榜。这是福布斯为中国富豪排名八年来取消的第一份排名。按照福布斯的官方的说法:中国的慈善事业不如国外成熟,很多富豪捐赠方式隐秘;不少企业家保持低调,不愿公开其在慈善领域的贡献,增加了数据调查难度。

关于取消中国富豪慈善排行榜的原因各界众说纷纭,但是取消排行榜并不意味着舆论忽视了企业慈善行为,相反是给中国企业一个更快成长的空间,在有经济力量发展自身的同时担负起社会责任。并且社会舆论还可以以其他新闻报道、私人排行榜、社会调查等方式去强化中国企业的社会责任行为。

3.3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强化企业的社会道德责任, 不能只寄希望于企业的道德自觉, 还必须要强化企业社会责任的外部约束, 实行适合我国国情的企业社会责任法律法规监管制度。

同时,中国还应完善与慈善事业相关的税收政策。根据中国目前的税法规定,企业纳税人用于公益、救济性的捐赠,在年度纳税所得额3%以内的部分,准予免除。就是这3%,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企业只有向事先得到国家批准的少数基金会捐款才能得到减免税收的优惠。四川的一位企业家因为捐赠在向税务部门申请减免税的时候被告知:只有捐钱给国家主办的少数几个慈善机构才能享受到这种减免税待遇,而他直接向贫困山区的捐赠却不在这种减免税可以考虑的捐赠范围之内。导致这位企业家的公益热情大打折扣。

3.4 慈善与企业战略相结合

慈善与企业战略相结合已然是企业社会责任的一个更高境界,它能将慈善的效果最大化。思科公司通过建立网络学院培养了大量网络人才,同时也极大改善了公司的人力资源储备;壳牌石油每年都会提供大量资金和专业技术改善当地的基础设施,如道路系统和电力设施,进而改善了企业的经营环境;IBM通过长期向学校捐助计算机和硬件设备,由此在青年人中间树立自己的品牌,这在带来社会效益的同时,也扩大了IBM的潜在客户群。 由于这些项目的社会目标与公司的专长紧密联系,所以它能够以较高的成本效益比出现,较之单纯的捐款捐物,提高更大。

4 结语

在全球化迅速蔓延的今天, 要谋求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不仅需要企业正确的处理好自身的问题,如员工满意度、组织结构、企业制度等;更需要企业处理好与外界的关系,即企业需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不仅因为这是一种企业对社会、对利益相关者负责的做法,也不仅因为这样做可以避免因伦理上不可行而导致的决策失误, 还因为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优势有可能转换成竞争优势。由于企业担负社会责任的行为而受到的舆论表扬, 品牌价值的提升, 非顾客的增加等事例足以证实:企业承担社会责任是有利于企业的长久发展的。

参考文献

关于大气污染的研究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 HAN;阻隔防爆技术;应用

中图分类号O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4)123-0101-02

HAN技术,简称为容器阻隔防爆技术,一直是世界各国长期以来研究的重要课题,旨在解决危险化学品储运容器的防爆问题。HAN阻隔防爆技术1991年首先用于海湾战争中,主要在飞机、坦克、装甲运输车等的油箱内安装HAN阻隔防爆装置,解决了这些装备油箱遇到枪击起火爆炸的问题。由于其独有的本质安全特点,国内许多安全专家倾向于从军事领域转向工业和民用领域。

2002年开始,我国在江西南昌、广东汕头等地的加油站试点应用HAN阻隔防爆技术,取得成功。

2005年,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颁布《汽车加油(气)站、轻质燃油和液化石油气汽车罐车用阻隔防爆储罐技术要求》(AQ3001-2005)行业标准,旨在规范和指导HAN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目前,该项技术广泛应用在加油站、油库、炼油厂、化工厂、油罐车、铁路运输槽车、军机、军舰等方面,已被实践证明是安全、可靠的,并取得了很好的应用效果。2006年版的《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156-2002)中对HAN阻隔防爆装置的使用做了强制条文规定,用来解决过去加油站遗留的距离民用建筑安全间距不足的问题。

1 HAN阻隔防爆技术的机理

众所周知,油品燃烧发生爆炸必须同时具备三个要素,即助燃物、可燃物及着火源,只要切断一个要素燃烧爆炸就不会发生。

抑爆原理:抑爆材料叠层中的网眼组成蜂窝状结构,把装填容器的内腔分成许多细小的隔室,遏制了火焰的传播。同时,这种蜂容结构在单位体积具有良好的导热性,可以迅速吸收掉燃烧释放出来的绝大部分热量,使燃烧反应后的最终温度大大降低、反应气体的膨胀程度大为缩小,容器的压力增高不大。抑爆材料因而具备良好的抑爆性能。

基于HAN技术的产品能够有效的抑制物质发生爆炸、消除静电,因此,使用抑爆材料组装的油罐车在运输中可以减少液体的晃动程度,具备不磨损容器内壁、所占容器容积小的优点,从根本上解决了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储运安全问题,同时也起到了减少空气污染,有利于环保的作用。

2 HAN阻隔防爆材料介绍

铝合金抑爆材料是由特殊铝合金组成的一种网状结构材料,按一定密度方式填充在盛装有易燃、易爆液体的容器中。当该容器中的空气与其装载的液体、蒸汽混合达到或超过爆炸极限时,如遇到明火、静电、撞击和雷击等,可以有效抑制容器发生爆炸。

铝合金抑爆材料可应用于燃料运输车、流动加油车、机场加油车、飞机、船艇等运输工具的油箱和油罐抑爆,也可应用于各种存储汽油、柴油、丙酮、香蕉水等瓶体或罐体的抑爆,极大地提高了各种运油运气、储油储气设备的安全系数。

3 HAN阻隔防爆技术的典型应用

3.1 HAN技术在撬装式加油站的应用

采用HAN技术的爆橇装式加油装置由阻隔防爆地上储罐、卸油泵、加油机、自动灭火器组成。阻隔防爆的储罐位于地面上,加油机在储罐两侧。储罐内放置多个隔舱板,可将其分隔成多个舱室,用于储藏不同的油品。在每个舱室设有阻隔防爆的油气回收装置,每个舱室的底部有清洗通道,通道连接有排污阀。

此外,在储罐内设有竖井。竖井有四个立柱,由中孔板构成的护筒填充有阻隔防爆材料的单元体。储罐清洗时,可将护筒和阻隔防爆材料单元体一起取出。储罐底部还设有清洗通道,沉淀槽连接有排污阀,储罐内的杂质、油污很容易被排出。

通过应用“阻隔防爆橇装技术”,保证了加油站环境的安全环保,能够解决储运容器和装置因意外因素引发的爆炸,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

3.2 HAN技术在成品油运输上的应用

HAN阻隔防爆技术被国家批准试点以来,采用HAN技术改造了数百辆运油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有数据统计分析,成品油运输中因静电、交通事故、维修造成的事故总数占95%。安全管理伴随着科学技术进步进一步提高,采用新的安全技术推动了以人为本和效率的安全生产管理。

因此,HAN技术在运输油罐车上的应用,体现的防爆作用非常显著。

4 HAN阻隔防爆技术优点

4.1阻浪、阻隔

采用HAN技术的运油车液体晃动高度仅是普通运油车的1/40,有利于汽车转弯时保持平稳;其油面上方空间被阻隔,其燃烧速度仅是普通运油车的1/30,即使着火,也比较容易灭火。

4.2消除静电

采用HAN技术的运油车在装卸、行驶中不会因静电积聚产生放电火花。

4.3防爆作用

采用HAN技术的运油车空间被安全保护,即使撞击、枪击也不会发生爆炸。

4.4减少轮胎磨损,延长使用寿命

由于浪涌现象妨碍轮胎与地面的摩擦大大减少,实施HAN技术改造后的运油车三年只需换两次轮胎,而没有实施HAN技术改造的运油车二年则需要换三次轮胎。

以上技术的优点减少了运油车安全事故的95%,因此,HAN阻隔防爆技术是成品油运输管理的重要技术手段。

5 HAN阻隔防爆技术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HAN阻隔防爆技术不仅能够保证危险化学品在储运过程中的本质安全,还可以抑止油气挥发,节省能源,带来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HAN技术的防腐蚀特点可以减少漏油,延长容器使用寿命。另外,运油槽车实施HAN技术改造后对轮胎保护效果明显。没有实施汽车运油槽车HAN技术改造前,运油车在起步、转弯、刹车状态下轮胎磨损非常严重,应用该技术后,原来一般两年三换轮胎变成现在的一年一换。初步测算,仅此一项,一辆运油车一年就能节省万余元费用。

据最新研究报告显示,饮用水污染的主要责任者是采用地埋式油罐的加油站。

采用HAN阻隔防爆技术改造的加油站,将地埋式油罐改为地上阻隔防爆橇装加油装置,从而避免油品渗漏引起的地下水污染,抑制油气挥发带来的大气污染。

实践证明,HAN技术装置能最大限度地阻止油气污染,保护环境,符合我国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

6 HAN阻隔防爆技术的应用局限性

6.1增加固定资产投资

目前的价格在3300元/m3,一个加油站按照两个汽油罐改造就是30万元,确实是一笔不少的投资。

6.2 影响油品质量

对于一些对油品品质要求苛刻的高档轿车,安装了质次价廉的HAN阻隔防爆材料,可能会影响油品质量。

综上所述,基于HAN技术研发的产品,能够解决危险化学品储运容器因意外因素引发的爆炸,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财产损失。HAN技术的成功推广和应用,具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环保作用,对提高危险化学品安全储运工作,缩小与国外先进技术水平的差距,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成品油安全储运与HAN阻隔防爆技术-HAN技术.

[2]油品储运装置阻隔防爆技术研究.中国安科院危化品安全技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