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责任的意义

社会责任的意义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社会责任的意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社会责任的意义

社会责任的意义范文第1篇

内容摘要:企业社会责任战略能否达到企业预期的初衷和目标,企业的社会责任传播起到关键性的作用。企业社会责任传播可以根据传播获得反馈与否分为单向和双向两种不同的途径;在新的通讯技术环境下,社会责任传播将在Web2.0和移动终端等方面有更多的应用和发展空间。企业在进行社会责任传播管理时要注意拓宽传播途径、选择合适的传播途径和内容,并且要留意及把握以微信等为代表的一些新传播途径和方法的应用。

关键词:企业社会责任 传播 途径 定义

企业社会责任(CSR)是指企业在获取利润的同时,要承担对股东、消费者、员工、环境等利益相关方的责任。CSR已经成为很多企业的共识,并被认为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重要战略之一。在制定和实施CSR战略的过程中,社会责任传播是关系到企业的CSR战略能否发挥应有作用的关键因素。因为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起到的正向作用,必须以目标受众能全面、正确接收到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相关信息为前提。因此,为达到企业目标以及提高CSR战略效果,企业应该重视对CSR传播的管理。

目前专门针对CSR传播的研究相对还比较少。本文通过对CSR传播的意义、途径以及发展趋势的分析,提出了CSR传播管理上的建议,希望能引起企业对CSR传播管理的重视以及为企业的CSR传播管理提供相应参考。

企业社会责任传播的概念

企业社会责任传播是企业为了获得外界对其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的进一步理解和认可,将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的有关实践和信息发送或传达给利益相关群体的过程和行为(刘梅因,2011)。企业社会责任传播是企业向社会公众传递其社会责任理念、战略以及具体活动的行为,是企业主动与外界就CSR进行的一种沟通。

企业社会责任传播的重要意义

企业社会责任传播是企业CSR战略实施的必要过程和重要阶段,它影响着企业CSR战略的实施效果,只有当受众正确全面了解企业的CSR行为时,CSR战略才能给企业带来利益。

(一)让外界了解企业社会责任理念、战略及动态

通过合适的传播途径和方式,企业的CSR理念、战略及行为可以及时对外,有助于增加外界对企业的认识,加深对企业的了解。CSR传播为企业与其利益相关群体之间关系的建立提供了可能,并为两者之间的沟通起到一定作用。只有进行成功的CSR传播,社会成员特别是消费者才能形成对企业CSR的完整认知,企业进行社会责任实践的初衷和投资目标才能实现。

(二)有助于企业修正其CSR战略

CSR不是闭门造车,从制定到实施,企业必须与外界保持传播和沟通。在此过程中,企业不符合社会成员需求、愿望和价值观的CSR行为,可以被及时发现和修正。企业因此可以制定出更符合相关利益群体期望的CSR战略,从而更好地规划CSR活动。

(三)提升企业形象和品牌价值

CSR是企业品牌影响力的重要来源之一,许多学者的研究都表明CSR传播能提升企业形象和绩效。有效的CSR传播能树立企业积极、正面的形象,有助于企业获得各利益相关群体的支持和提升企业在利益相关者中的地位,改善企业的社会绩效(苏蕊芯等,2010)。

企业社会责任的传播途径

CSR传播途径,是企业传递CSR信息的方法。合适的CSR传播途径是企业与外界进行有效沟通的关键。实践中,CSR传播的途径有很多,按照进行实时反馈与否,本文把CSR传播途径分为单向和双向两种。

(一)单向传播途径

单向传播途径以对外进行CSR信息发送为主,并不对发送的信息进行实时反馈,这是企业早期进行CSR常用的途径。单向传播途径主要有企业年度报告、企业CSR报告、广告、企业网页等。其中,企业网页也可以成为双向传播途径,但是就我国而言,绝大部分企业在使用企业主页的时候几乎都是以单向信息的为主,并没有进行沟通反馈,互动效果乏善可陈。

单向的CSR传播途径能让企业在CSR中掌握主动权,信息的选择与披露都可由企业自主决定。同时,以上四种常见的单向传播途径都各有优势和不足。首先,企业年度报告和企业CSR报告均由正规途径,里面的内容相对比较权威可信;广告和企业网页在可信度和权威性方面相比则稍欠。其次,企业网页、企业年度报告和CSR报告的传播成本比较经济,广告费用的投入则比较大。最后,就信息的集中度而言,企业年度报告没有其他三种途径好,CSR信息在企业的年度报告中一般分布比较零散,外界对CSR信息的获取相对比较困难。

以上单项传播途径中,企业CSR报告由于可信度更高、信息更集中、关注度高等明显优势,成为企业CSR的主要途径。特别是在我国,选择CSR报告进行CSR传播的企业数字在这几年得到飞速发展。据中国社会科学院CSR研究中心的《2012年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白皮书》显示,我国的CSR报告呈现井喷式增长,达到1006份。

(二)双向传播途径

双向传播途径以互动、反馈为主要特点,它能更有效地发挥企业CSR战略的作用和影响,传播效果更胜一筹。公关是企业早期主要采用的双向沟通途径;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博客、微博、SNS社区、视频分享等以新网络技术为载体的双向传播途径越来越受到关注。

互动性沟通是双向传播途径最突出的优点。通过倾听、交流和互动,企业的CSR目标及战略能更符合社会成员的期望及要求,同时增进企业与相关利益群体之间的相互理解。特别是基于Web2.0技术的双向传播途径,它们的覆盖范围更广、传播速度更快、互动效果更好,而且还具有成本低廉的绝佳优势。在我国,Web2.0技术的传播途径有企业官方微博、开心网、人人网、优酷、百度等。这里要重点提及的是企业微博,微博高效快捷的信息传播能力,不仅可以实现与社会成员的面对面沟通,还能更好地把握主动,实现企业CSR理念、价值观的传输。目前,阿里巴巴、星巴克、奥林巴斯、中国太平洋保险等企业已经开始在使用微博进行CSR传播。如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宝开通了名为“支付宝公益”的官方微博,通过微博与免费午餐、壹基金、中国扶贫等公益慈善机构合作,开展温暖包裹、爱心午餐、自闭症儿童关爱等CSR活动,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星巴克在其官方微博上重点强调道德采购,其分店微博也大力呼吁和提倡环保,组织红树林知识推广、清洁海滩等各种CSR活动。这些企业的微博上都已经清晰地贴上了“CSR”的标签,并且获得了很多粉丝关注,微博已经成为它们传播CSR的重要途径,相信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微博CSR传播的行列。

企业社会责任传播的发展趋势

不管是单向还是双向传播,CSR传播都必须借助一定的载体才能进行,CSR传播的载体基本上经历了从传统媒介到PC的过程。广告、公关稿、企业CSR报告等采用的是电视、纸媒等传统媒介;在Web2.0时代,博客、微博、SNS等新传播途径则离不开PC这个载体。

但是随着移动电子商务的兴起,手机、PDA等移动终端显示出强大的媒介优势。以手机为主的移动终端摆脱了有线以及固定地点的限制,可以随时随地进行信息的与交流。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第31次互联网调查报告显示,截至2012年底,手机已经超越了台式电脑成为网民首选的上网设备,手机即时通讯也成为手机中最热的应用。以微信为例,腾讯开发的这款手机聊天软件从推出至今,已经有超过3亿用户使用,充分展现了手机移动终端的强大魅力。微信不仅可以成为企业品牌推广和信息的平台,还能实现随时随地、精准的信息投放。目前企业微信还只是停留在给用户文字信息的层面,微信在语音、图像和视频技术上的强大能力并没有得到很好发挥,而这些技术在CSR传播上都可以有很大的应用空间,微信在成为企业CSR传播途径方面具有很大潜力。

在以手机为主的移动终端上,企业可以使用的CSR传播途径除了微信,还有微博、企业网页等。二维码技术的应用,能让用户省去输入URL链接地址的麻烦,通过二维码就能直接快速进入相应的网页。可以说,二维码技术实现了信息传输的快捷和便利。技术的进步给CSR传播带来更多的机会和便利,可以预见以移动终端为载体的各种传播途径,会成为CSR传播的新亮点和企业CSR战略的新高地。

企业社会责任传播的管理启示

CSR传播管理是企业CSR战略里面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CSR传播管理的质量也影响着企业的声誉和形象。企业在进行CSR传播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拓宽传播途径

企业进行CSR的途径不够丰富和多样。国内学者的研究发现,消费者获取CSR信息的来源绝大多数比较单一,这势必影响外界特别是主要利益群体对企业CSR特征的完整认知,企业的CSR战略初衷和目的也难以得到实现。

从传统媒介到PC,再到移动终端,可选择的CSR传播途径有很多。企业应该在充分了解和认识各种传播途径特点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尽量拓宽CSR传播的途径,丰富外界获取企业CSR信息的来源,毕竟今天的技术手段和环境已经让拓宽传播途径的门槛变得更低,操作起来也更可行。

(二)选择合适的传播途径和内容

CSR传播必须选择合适的传播途径和内容。在传播途径的选择上,企业必须小心谨慎,因为传播途径会影响到外界对企业CSR行为的归因,进而产生对企业正面或负面的评价。

有研究表明当企业选择中立的机构传播CSR信息时,外界会增加对企业真诚度的感知,因此企业CSR传播途径的选择除了要考虑覆盖范围、传播效率、传播成本等因素外,还要权衡传播途径的权威性和可信度。

传播内容同样也会影响受众的归因和传播效果。根据C.I.Hovland 和 I.L.Janis提出的说服-传播模型,传播内容是CSR传播的其中一个影响因素。传播内容会导致受众对企业“真诚”或是“伪善”的判断,从而影响企业的CSR形象。比如黑心企业宣传公益慈善的CSR内容会给人伪善的感知,那么这种CSR传播就是失败的。企业CSR传播内容的选择要从行业角度及企业自身实际出发,结合目标受众的响应情况,从战略的高度进行规划和定位,否则将适得其反。

总之,CSR传播不能等同于一般的企业传播,只有选择合适的传播途径及内容,CSR传播才能起到应有的效果。

(三)留意和把握传播的新趋势

人类社会在不断进步,传播途径和方法也在不断地推陈出新。为提高传播效果、提升企业形象,企业应该留意和把握好CSR传播的新趋势,让新的传播途径、媒介和方法能为企业所用。首先,不同的传播途径和传播媒介之间可以交互组合创新,如企业CSR报告可以采用网络化的形式(如E-CSR Report)进行,CSR广告可以在微信平台投放,CSR微博可以通过移动终端等。其次,数字媒体和社交媒体的传播优势越来越突出,这两类媒体会对以后的CSR传播策略带来不一样的机遇和挑战。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出与这两类媒体对应的CSR传播策略,从传统媒体过渡到数字媒体、社交媒体,增加CSR传播的互动性和吸引力,进一步扩大CSR传播的辐射范围,提高CSR的传播效果。

总之,CSR传播对企业而言有重要意义,企业CSR传播的途径也随着技术的进步层出不穷。企业要充分重视CSR传播,善于利用合适的传播途径和手段,保证企业CSR战略的实施能达到或者超越预先设定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刘柏因.企业社会责任传播发展及Web2.0时代的机遇和挑战[J].东南传播,2011 (12)

2.苏蕊芯,仲伟周,Li Wei.企业传播、企业社会责任与经济绩效关联性研究综述[J].经济管理,2010(7)

社会责任的意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公司社会责任;利益相关者;我国现状;完善

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公司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消极影响也与日俱增,比如,环境污染、欺诈消费者、侵害职工合法权益等公司的社会责任问题正在不断地彰显出来。

一、公司社会责任的内涵及理论基础

(一)公司社会责任的概念一直是学术界争论不休的话题,我国学者认为,公司社会责任是指公司不能仅以最大限度地为股东盈利或赚钱作为自己的唯一存在目的,公司应对股东这一利益群体以外的,与公司发生各种联系的其他相关利益群体和公共利益负有责任。这是一个开放性、多层次、立体式的系统,其内涵在于协调公司利润最大化与公司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公司社会责任包含法律意义上的社会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意义上的社会责任(道德责任),法律责任是法律规定的以国家强制力保障履行的责任,是维护基本社会秩序所必需的最低限度的道德的法律化;道德责任是未经法定化的,由公司自愿履行并以国家强制力以外的其他手段作为其履行保障的责任。道德责任是基础,是在法律责任之外对公司提出的更高的道德要求,在一定时期和历史条件下,道德责任和法律责任也可以相互转化。

(二)公司社会责任的理论基础主要来源于公司强大的经济力量及公司利害关系人理论。

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公司是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得以聚集结合的经济体,是对全社会经济资源予以配置的最为重要的市场主体。在竞争环境下,公司为了自身发展和对利润的追求,不断扩大公司的整体规模,与此同时,公司的人数日益增多,导致股权也日益分散,公司小股东和公司的关系也越来越淡化。相反地,公司的管理层却日益集中,以执行董事等大股东为代表的利益群体掌控着公司的发展。因此,公司的实际控制人(即经营者所)考虑的对象不再仅仅限于股东的利益。再有,公司经济力量雄厚,它一方面可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由于其规模不断扩张也容易形成垄断,进而可能对社会公共利益造成损害,这就迫切需要约束公司履行社会义务、承担社会责任。

2、公司在其经营活动中除了与股东以外,还存在着与诸多相关人的利害关系,包括员工、消费者、供应商、债权人、其他竞争者、环境等利益相关者,这些有着各自的利益需求者与公司及其活动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首先,由于这些利害相关人与公司息息相关,因此公司在行为时就必须体现并保护他们的利益。其次,公司作为社会组织,属于社会整体的一部分,其经营行为必须符合社会整体利益,公司应该在实现利益最大化目标和履行社会责任的两个维度之间保持平衡。再者,公司社会责任包括道德责任和法律责任,那么公司社会责任的履行就不能由其听之任之,对于违反法律规定不承担相应社会责任的公司,法律就会给予制裁;对于违反道德责任而怠于履行的,其必然会受到社会舆论和道德的遣责。

(三)公司承担社会责任也是私法中诚实信用原则、公序良俗原则、禁止权利滥用原则等在公司法及相关法律中的具体体现,同时,社会本位观的现代法理念也为公司社会责任理论提供了思想基础。

二、我国公司社会责任的现状

1、我国新《公司法》第5条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公司的社会责任,但这只是一个宣示性的条文,并没有深入地做法律操作细化。在现实中,一些公司履行的社会责任还仅限于道德性,自愿性上,人们也只依据公司自发的公益性赞助活动来对公司社会责任做评价而很少有深入到法律层面的。

2、我国公司法对公司社会责任的利益主体也未做出明确规定,这就使得与公司利益相关的主体出现缺位,这也导致公司社会责任很难履行到位。

3、新《公司法》对公司社会责任及相关制度做了规定:第1条就规定了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是公司立法的宗旨之一,第17条和第18条详细规定了职工的各项权益,并规定公司有义务来保障职工的这些权益,第20条第3款则引入了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允许在特定条件下“揭开公司的面纱”,以及第64条对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规定。但是,新公司法仍然坚持了为股东谋取最大程度的利益这一根本宗旨和基本目标。

三、我国公司社会责任的完善

1、明确界定公司社会责任的涵义

新《公司法》公司社会责任的涵义规定的比较原则,必须在总则中对公司社会责任这一概念作出准确、清晰的法律定义,使其能真正发挥根本性的指导作用。在对概念的叙写方式上应尽可能的全面、准确,可以采用概括式与列举式相结合的方式叙写。

2、加强相关立法研究,完备法律体系

我国现有法律法规中已有不少关于公司社会责任的内容,但相对来说还是不太完备,有的甚至出现缺位,这样操作起来就比较难,所以立法中要正确处理公司与各方面的利益关系,加强相关立法研究,完备公司社会责任的法律体系。针对公司利益相关主体出现虚位的现象要积极探索社会公益诉讼,使相关利益主体的保护落实到实处。

3、政府的正确引导和督促

政府应推进并使公司社会责任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中,加大对公司社会责任的宣传,让全社会都来关注公司的社会责任,参与到推动公司社会责任的运动中来,营造推进公司社会责任的社会氛围,而且要对公司社会责任做好监督工作,对公司守法行为的情况要充分了解,定期评估,而且依据评估结果给予公司或表彰或批评或惩罚,并向社会公开。

4、完善监督制约机制和公司自身对社会承担社会责任的认识

公司自身应该意识到社会责任的承担,加强监事会的独立性,同时在公司法中确立监事的调查权以加大监事会的监督力度。同时也要加强新闻媒体、社会舆论的监督,并且重视非政府组织在公司社会责任的承担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发挥好行业协会的积极作用。通过内外部的监督机制,为企业实施社会责任做进一步的把关。

5、合理协调公司社会责任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

现代公司经营日益专业化和复杂化,对于经营者的要求越来越高,经营者的自身素质也越来越决定着一个公司的发展,公司法应明确规定董事对利害相关者负有一定的忠实义务和注意义务,否则应当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只有这样公司社会责任在具体操作中才不致于流于形式,才能更好的实施好公司应承担的社会责任。

四、结语

公司社会责任关系到社会各方利益,需要多方法律机制的配合,而远非一部《公司法》所能囊括的,要构建我国完善的公司社会责任法律规制体系,须将现行法律体系中与公司社会责任相关的法律规范,进行以社会责任为导向的整合,需要各项法律从不同范围和角度全方位建构法律框架进而促进公司社会责任的履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1995年修订.

[2]刘俊海.公司的社会责任[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3]刘俊海.关于公司社会责任的若干问题[J].理论前沿,2007(22).

[4]朱慈蕴.公司的社会责任――游走于法律责任与道德准则之间[J].中外法学,2008(1).

社会责任的意义范文第3篇

平实之中显示的是一种成熟。回想七八年前,当SA 8000刚被介绍到中国来的时候,各路媒体都着实热闹了一番。可是却有些过了头。我们知道SA 8000还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国际标准。对这个真正意义的社会责任国际大标准能保持一个客观平常的心境,说明经过了这七八年的风风雨雨,我们对社会责任问题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社会责任既不是单单企业的问题,而是社会中各类组织共同面临的问题。社会责任不是单单哪个国家面临的挑战,而是全球各个国家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挑战。社会责任不是从天上突然降下来的一个新鲜事,但也不是不付诸努力,加以系统思考和管理就能说好的容易的事情。社会责任既不是靠一时运动就能速成的事情,而是需要社会各方自身长期努力、互相关注、互相监督、互相帮助的长期的事情。

平实之中少了一些忽悠,这也是更为难得的。在当初标准的制定过程中,有些专家曾担忧,会不会有些中介机构借着国际标准的名义去忽悠做认证的事情,而带来对标准的误解和误导。而当时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官员还回答,有的机构真要不尊重标准的意愿,去做认证的业务,我们也难以控制。我们虽然在网上也能看到一些提供ISO 26000认证服务的广告,但现在看来还是极个别人所为。

平实之中也许是一种能量的积累。平实之中,我们能看到各种组织和专业机构做出的积极努力。这里既有专业机构在自主地组织研究,也有提供相关培训的,还有的机构探索着为需要的机构提供应用指导。有的行业协会积极为会员开展专题培训和讲座。毕竟这个标准是全球社会责任和可持续发展的智慧和最佳实践的结晶,要想对组织有所裨益,这些都是必要的过程。

社会责任的意义范文第4篇

一、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现状

随着我国社会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结构更加复杂,特别是一些国外文化冲击,给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教育带来了很大的挑战。部分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他们不懂得关心他人,不愿意参与社会活动,对别人、对自己都没有足够的责任担当能力。相关调查研究表明,当前我国有55%左右的中学生社会责任意识薄弱。可以说,社会责任感缺失是当前中学生发展中面临的严重问题。

二、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缺失的原因

1.家庭教育

在我国,部分家庭的孩子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一些家长什么家务都不让孩子做,片面地认为学习高于一切。更有一些家长为了提高孩子的学习成绩,代孩子整理书包,帮助孩子检查作业等。父母对孩子的这些溺爱,会使得孩子一味索取,不懂回报,毫无社会责任感。

2.社会生活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入,我国已进入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一定的改变,一些消极思想出现,特别是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这些思想对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使得中学生过于自私,过分强调自我,抛弃社会责任。

3.学校教育

不少中学生存在很多问题,例如学习懒惰、沉溺上网,对社会漠不关心等。而中学为了追求升学率,往往忽略了对中学生责任感和意志的培养,这样的教育缺失使得中学生不会做人,缺乏社会责任感。

三、中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重要性

1.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

中学阶段是学生身心发展较快的时期,也是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中学生开始接触比较全面的科学文化知识,并在具体的实践中积累了一定的社会经验,他们对社会上的一些现象都有自己的看法和评价,也会进行一定的哲理性思考。因此,在中学时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国外形形的思想也侵蚀着每个人的思想,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大潮中,社会中的每个个体都应当做对国家、集体和社会有利的事情,不做对国家、集体和社会有害的事情。中学生是国家发展的新生力量,他们是否有社会责任感,关乎着我国的未来发展,只有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才能使其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

3.社会责任感是学生建立道德规范的前提

人一旦建立起了社会责任感,就能够自觉地落实道德规范,可以说,社会责任感是中学生建立道德规范的前提。如果没有社会责任要求,道德规范就无法落到实处,也很难发挥作用。因此,社会责任感是道德规范的基础,离开了社会责任感教育,就谈不上道德教育。

4.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社会责任感能够为社会的向前发展提供精神动力,能够维护社会公平和社会安定团结。中学生如果有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就会产生亲近社会的行为,能够在自己参与的社会活动中自觉承担社会责任。因此,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培养中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培养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策略

1.家庭教育的正确引导

每个家庭都是社会的细胞,一个人如果连最起码的家庭责任感都没有,又谈何社会责任感。因此,在中学生教育方面,家长一定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不仅要为他们提供必要的物质生活,还应当培养他们的自理能力和健康人格。在生活中,家长要有意识地让子女做一些他们力所能及的事情,例如帮忙照顾老人和儿童,培养他们的劳动意识和爱心。此外,还要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向他们灌输社会公德意识,并用自己的言行为孩子做榜样,让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中逐步形成遵纪守法的好习惯,履行他们对社会的责任。

2.社会教育

在社会教育方面,家长和教师应当充分利用节假日,带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性活动,关注社会,例如去养老院或孤儿院做助老助残活动,学校组织学生向灾区人民捐款献物活动,在学雷锋纪念日组织学生去社区义务劳动奉献爱心,在植树节组织学生义务植树活动等。通过以上活动可以让学生走进社会,使得他们在丰富的社会活动中培养社会责任感,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学校教育

(1)充分利用学校的德育资源,培养社会责任感。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一个没有道德的人,必定是社会的负担。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方面,应当让学生明确做人的权利和义务,理解做人的尊严,并有自我反思和评价的意识,从而形成正确的社会责任感。(2)开展集体活动,培养集体责任感。班级是中学生学习生活的小集体,与中学生的成长密切相关,因此通过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有助于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应当把教育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教育。例如,通过举办主题班会、开展演讲比赛、我为班级添光彩等活动来培养学生的爱心,提高自身的道德修养。(3)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历史责任感。通过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向学生讲述富有时代精神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英雄模范人物,让学生树立“责任典型”。例如,雷锋、钱学森、焦裕禄等,他们是为国家昌盛、民族振兴和人民的幸福做出贡献的典型,值得人民的景仰和传颂。

社会责任的意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公益广告 媒体 社会责任

现代意义上的公益广告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我国公益广告出现的时间较晚,1986年由贵阳电视台摄制的《节约用水》是媒体播放的最早的公益广告。之后,中央电视台于1986年10月26开播《广而告之》栏目,揭开了我国公益广告发展的新篇章。近年来,我国公益广告蓬勃发展,并在促进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这是媒体积极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结果。

一、公益广告与“媒体社会责任理论”的关系

追根溯源,公益广告是“媒体社会责任理论”的产物。此理论产生于20世纪40年代的美国,是在对自由主义理论的批评与改进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媒体社会责任理论”诞生的一个前提是:自由与责任相伴而生。位于政府之下,拥有特权地位的传媒,在当今社会具有大众传播的重要功能,因此传媒有义务对社会承担责任。①从更深层次看,“媒体社会责任理论”的出现,是发端于20世纪初美国企业的社会责任运动。上个世纪40年代,工业革命的出现,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方式,也影响到传媒自身的性质。在当时的美国社会,大众媒介处于垄断地位。在商业利益的驱使下,媒体对于国内的各类社会矛盾置若罔闻,这种状况招致了社会各界的批评与不满,广大民众强烈要求传媒积极发挥正面的舆论导向作用,引导公民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由此,“媒体的社会责任理论”应运而生。从内容上看,“媒体社会责任理论”涉及大众传媒的各个方面,媒体除了监督政府、提供娱乐、为经济制度服务、保障个人权利之外还负有维护和增进社会公共利益的责任,②而公益广告以其特有的内容及公益目的成为大众衡量媒体社会责任感的一个硬性标准。

公益广告,顾名思义就是“为公共服务的广告”,是由大众传媒的,旨在增进公众对突出问题的了解,影响其对此类问题的看法和态度,改变其行为和做法,从而促进社会问题解决的广告宣传。③就内容而言,公益广告不以盈利为直接目的,而是以倡导社会主流价值观、向公众传播有益的社会观念、对受众进行正确的舆论引导为宗旨。就作用而言,其以短小活泼的形式、司空见惯的主题、发人深省的说道规范人们的社会行为,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实现社会的和谐发展。综上所述,公益广告作为宣传的一种手段,自产生之日起,就成为了社会大众评判媒体社会责任感的一个标准。

二、“媒体社会责任理论”视角下我国的公益广告

从根本上来说,公益广告的宗旨是推动公益思想、公益精神的普及并推动公众的自觉公益行动。④在我国,电视公益广告在整合社会公众力量、弘扬传统美德以及倡导合理的社会行为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1、整合社会力量

在突发事件中,通过公益广告,整合社会力量,彰显人文关怀,是媒体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如2003年,面对“非典”疫情,中央电视台将公益广告当作宣传和战胜“非典”的媒体主战场,制作并播出了近20部抗击“非典”公益广告,引起了电视观众的广泛关注和强烈共鸣。2008年,面对突如其来的“5・12”汶川大地震,媒体再次吹响了承担社会责任的“集结号”,“汶川加油!”“我们永远在一起!”等大量振奋人心的公益广告不断在央视滚动播出,掀起了支援灾区奉献爱心的热潮。“灾难面前,我们众志成城、共度难关”,这样的信念通过公益广告传递给每一位受众,把整个社会的力量凝聚在一起,产生了极大的感召力,激起了全社会携手并肩、互帮互助、共克时艰的责任感。

2、弘扬传统美德

当今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带来了人们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各种文化的撞击与并存,使得我们优良的文化传统出现某种程度上的缺失。在这种情况下,媒体有责任重新建立一种适应新时展的道德价值体系,这时候公益广告就充当了进行伦理教育、弘扬传统美德的角色。央视曾经播放过一则有关“孝道”的公益广告,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广告是这样的:一位年轻的妈妈在临睡前端水给年迈的母亲洗脚,她的举动被年幼的儿子看在眼里,于是在妈妈忙完回屋之后,他也学着妈妈的样子端了一盆水过来要给妈妈洗脚。小男孩儿那天真无邪的表情、端着水摇摇晃晃的身影曾让无数观众为之动容。“百善孝为先”。相信看过这则广告的人都会对这句话有了更深的理解。这则广告令人过目不忘,时隔多年,仍为无数人津津乐道,其教化意义不言自明。诸如此类的广告在倡导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传递正确的理想信念,弘扬良好的社会风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3、倡导合理行为

公益广告本质上是为公众的社会利益服务的,它所宣传的是主流价值观,提倡的是合理的社会行为。它以鲜明的立场,委婉的态度力图将一定的价值判断和行为准则通过一定的创意形式传递给受众,意在教育和引导人们。伴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各种社会问题诸如环境污染、资源短缺、交通拥挤等接踵而至。在这种情况下,媒体理应承担起维护公共利益的责任,针对这些问题警示和劝诫性的公益广告。如2005年7月,许多城市出现了水电供应紧张的局面,为了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保持经济良好发展,中央电视台及时地推出以“节约创造价值”为主题的系列公益广告,通过数字明确告诉广大观众:“只要全国空调每调低一度,将节约数十亿度电。”这样的广告意在提醒人们在物质财富不断增加、资源不断枯竭的今天注意节约是很有必要的。⑤

三、我国公益广告的完善与发展

公益广告在我国已有20多年的发展历史,经历了从萌芽到繁荣、从幼稚到成熟的发展过程。但是,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的公益广告事业起步较晚,媒体社会责任意识相对淡薄,在运行模式和广告方面还存在一定缺陷。长期以来我国的公益广告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政府主导的,其独立性和自主性不能得到充分体现,媒体多是因为行政命令而制作公益广告,主动承担社会责任意识比较差,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我国的公益广告数量不多、质量较差、活力不足,未能形成广泛的社会影响力。另外,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媒体因为过度重视“市场效益”,而将公益广告作为其塑造形象的手段,属“面子工程”,从而造成公益广告与社会大众脱节,使得公益广告的地位和重要性彰显不够。

综上所述,公益广告事业的发展机制不完善,媒体社会责任意识淡薄是造成我国公益广告事业发展不尽如人意的重要原因。因此,要突破我国公益广告事业发展的瓶颈,必须要从制度和政策法规方面进行完善,明确媒体公益广告的社会责任。首先,政府应加强在制度和政策方面的引导,最大程度地发挥公益广告在社会教育、价值定位及舆论导向方面的作用,政府组织及有关部门要积极探索,多做尝试,充分调动媒体参与制作公益广告的积极性。其次,要通过法律手段建立一定的保障机制。作为“政府的耳目喉舌”的媒介机构的职能之一在于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媒介经营过程中追求以赢利为目的的经济效益无可厚非,但是,当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发生冲突时,媒介机构的法律性质就应决定其必须要以社会效益为先。⑥

电视公益广告作为一种高层次的广告形式,自有它不可估量的特殊的社会价值。在我国,公益广告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挥着规范社会行为、改善社会风气、创造良好社会环境的重要作用。⑦因此,公益广告事业的发展关乎媒体社会责任的增进,理应引起重视并求得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①[美]威尔伯・施拉姆:《报刊的四种理论》,北京:新华出版社,1980

②王天定:《谁的责任、向谁负责、负什么责任―――浅议媒体社会责任的概念及特点》[J].《科学经济社会》,2007(2)

③高萍:《公益广告初探》[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1999

④潘泽宏:《公益广告导论》[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

⑤孙曲:《试论电视公益广告的社会效益》,《学习月刊》,2009(9)

⑥禹建强:《中国新闻媒体的“社会责任”》[J].《新闻与写作》,2008(4)

⑦薄云明:《谈电视公益广告的特点与作用》,《观察与思考》,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