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国外水产养殖技术

国外水产养殖技术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国外水产养殖技术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国外水产养殖技术

国外水产养殖技术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水产养殖;水产品种;引进;可持续发展

我国所引进的水产养殖新品种在极大程度上丰富了我国的水产种质资源,并且由国外引进的水产新品种大多都得到了良好的应用和推广,为我国水产养殖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与此同时,水产品种的引进与应用也为我国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并且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社会总体经济的增长与发展。

1.我国水产养殖新品种引进现状

建国初期,我国的水产总产量不足50万吨。50年代末期,我国加快了水产事业的发展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使我国的水产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的实施,渔业产业结构经过几次调整,水产品总产量到2000年达4278.99万吨,比1999年增加156.5万吨,增长3.80%。发展最快的当数水产养殖业。

水产养殖事业的高速发展,除了我国的渔业政策引导和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外,其三要原因是我国加大了新品种的引进力度。从而促进了我国水产养殖事业的高速发展。我国大规模的新品种引进工作始于50年代末,早在1957年,我国就通过民间渠道从越南引进莫桑比克罗非鱼。1959年我国政府接受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赠送的原产于北美洲的虹鳟发眼卵5万粒和稚鱼6000尾,之后,特别是改革开发以来,先后从孟加拉、日本、埃及、美国、泰国、越南、非洲、墨西哥、苏联、印度、澳大利亚、英国等引进了上百种水产养殖新品种。

2.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对国外水产养殖新品种的引进工作已经有了好几十年的历史,从最初的民间引进越南的一种罗非鱼起,到现在从日本、埃及、美国、英国等多个国家引进上百种水产养殖新品种为止,我国的水产养殖引进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是,时代的进步督促着产业的发展,将目前所取得的成就与市场、社会的需求相比,会发现其成就是渺小而不值一提的,甚至还会发现我国的水产养殖引进工作其实存在着不少的问题。且这些问题的主要表现形式如下:

2.1引进品种较少

从1957年我国通过民间渠道从越南引进罗非鱼开始,直到今天,我国的水产养殖引进工作已经坚持了五十多年,其品种的引进地、引进品种的范围也有了一定的拓宽和扩大。截止目前,我国已经从日本、美国、泰国、英国等多个国家引进了上百种水产养殖新品种。但与其他国家比起来,我国所引进的品种数量还是太少。再加上近年来大多数国家都开始将水产养殖品种的引进方向转换到驯化上,力求将野生动物驯化,然后投入市场销售,以便获得更高质量的养殖品种和养殖效益。但驯化引进工作的难度十分之大,曾经欧洲、亚洲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鳄科、鲤科、鲶科等多个科目的39中鱼类进行了驯化,但获得显著驯化效果的仅仅只有其中10种,剩下的29种鱼类中,18种鱼类驯化有一定效果,但效果并不显著;6种鱼类的驯化效果不好;最后剩余的5种鱼类的驯化效果模糊不清。

2.2水产养殖品种的引进存在盲目性

就我国所处的地理条件分析,我国沿海城市的数量并不多,淡水资源的限制以及沿海城市数量的限制,是导致我国水产养殖品种引进技术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而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对外交流与合作渠道不断扩大,不少单位自行联系,往往造成同一技术、同一种类由不同地区和单位重复引进,如虹鳟鱼、罗非鱼、南美白对虾、扇贝等多次从国外引进,有的因引种后的保种及纯系复壮工作做得不够,导致很快失去其经济优良性状而不得不再次引进等,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同时,也影响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2.3推广应用的力度不够

调查发现,不少单位由于种种原因,包括小集体意识,往往自行引进、自行试验,自然推广生产,导致许多技术和品种引进后多年仍难以推广,难以形成规模效益,是技术和种质资源的一大浪费。

2.4检疫工作仍未引起高度重视

经调查发现,一些单位在新技术、新品种引进过程中不能按规定进行检查、检疫。有的虽履行了检查、检疫手续而未能真正做到检查、检疫,甚至有的单位和个人通过民间渠室和三资企业的商务活动引进的种类根本不履行检疫手续,因此,难以杜绝和查处病虫害的带入。

3.发展战略与对策

3.1建立全国性水产养殖新品种引进管理体系与信息系统

要使我国的水产养殖新品种引进工作健康、有序的开展,必须建立全国性水产养殖新品种引进管理体系与信息系统,以便对我国已经引进和待引进的水产养殖新品种进行全上程跟踪管理。并根据产业发展,制定出今后引进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因地制宜、统筹规划、分类指导。

3.2严格执行检疫法规,杜绝病虫害带入

水产养殖新品种的引进,对我国的渔业发展确实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也不应忽视在检疫方面的问题。检疫是引种中重要的一关,世界各地农作物引种中因检疫不严带进病害的例子很多,损失也很严重。应抓好检疫关,防患于未然。在实施引种的过程中,应对新品种和随其而来的所有工具、饵料进行严格的检疫、消毒并隔离饲养,确定无疑后再转入大面积养殖。

3.3尽快建立国家级良种引育中心

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我国不少地方原、良种资源的紧缺和浪费并存。因此,建议一是实施原、良种生产许可证制度,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狠抓国家级原、良种场的年检。同时,要制定一系列包括税收在内的优惠政策,从物质和资金上,给予扶持。并实行原、良种的定点生产,取缔无证生产。二是建立健全权威性的国家原、良种监测机构,建全有关法规,建立相应的标准和苗种生产规范。

3.4切实搞好引进后的保种和推广工作

引进的优良养殖品种和养殖技术,对于缩短周期,增加我国水产种质资源,提高渔业产量和经济效益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但我们也发现,我国引进的不少品种和技术尚未能达到规模化和产业化。其原因之一是多数未建立行之有效的保种和推广基地以及与之相应的各级苗种繁育和养殖基地。

4.结束语

据了解和调查,截止目前,世界各地所驯化和引进的上百种水产养殖新品种,都在我国有了广泛的推广与应用,并在应用中不断成长逐渐形成了产业,而这些产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为我国创造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且大大推动了我国水产养殖事业的发展。可以这么说,我国水产养殖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壮大,其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因为对水产新品种的引进。因此,为了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也为了我国社会总体经济的大幅增长,我们很有必要大规模的引进水产养殖新品种,丰富我国水产的种质资源。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