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中华饮食文化概论

中华饮食文化概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中华饮食文化概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中华饮食文化概论

中华饮食文化概论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传统饮食文化 食品教学 传承发展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3)09-0198-02

一、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内涵

狭义上来讲,“饮食文化”特指我们日常生活中所说的食文化,广义上来讲,它包括“饮文化”和“食文化”两部分,二者有着各不相同的特色,承载着不同的饮食文化内涵。中国饮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有着独特文化内涵和精神品位,锻造了华夏子孙的健康体魄以及高尚品味情怀,体现了中华民族祖先的聪明智慧和刻苦奋斗精神,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坚固的基础。

加强传统饮食文化的研究对当代大学生精神面貌有着深远影响,同时也帮助大学生了解传统文化,养成健康饮食习惯,加强自身修养具有重要意义。如今,透过沉沉时空,对传统饮食文化进行继承与发扬,以推动现代食品工业经济快速发展是社会主义文明发展的必然,也满足了人们生活所需。人们饮食生活已进入了“体验经济时代”,饮食文化逐步趋于多元化,人们的日常饮食所需已从温饱型向丰富型和享受型转变,饮食的美感、乐趣和健康方面成为转变的焦点。消费者要演绎好饮食文化缔造者的精彩角色,更要完成好在中国饮食文化传承和发展中的光荣使命,归根结底在于是否从全面、准确角度去理解饮食文化中的内涵。

二、在教学中灌输传统饮食文化的意义

(一)饮食文化和高校食品专业研究的内容上相一致

高校食品专业开课内容主要是食品基础理论,主要包括(工业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化学、食品生物化学等);食品生产工艺操作和加工过程的研究;食品生产中的高新技术应用;食品质量安全的研究;食品营养学的研究;其他食品包装、食品安全管理法律条例、食品流通、食品质量检验等方面。作为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与高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为重点。

传统饮食文化研究中所指的人类食事活动内容有:一是生产,食生产。即原料的加工生产、保藏等。二是食生活。即原料的获取、食品流通、运输、消费、烹调、饮食、礼仪等。三是食事象。即与饮食相关的具体行为、现象等。四是食思想。即饮食的认识、相关知识、观念、理论(食不厌精,脍不厌细)等。五是食惯制。即习惯、风俗、传统等。由此可见,中国饮食文化的重要性,也是食品专业重要的学科内容。

(二)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需要

食品这一行业是涉及民生的发展行业,也是百姓不折不扣的良心行业,其对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道德素质要求。随着我国食品产业经济的迅猛发展,对高素质高技术含量的人才需求量逐年增加,高校专业教育方向正好能够满足企业对高技术含量人才的迫切需求。因此,需要将传统饮食文化贯穿在高校食品专业人才培养的阶段里,使技术水平含量和文化成为学生不断成长的双翼,有利于实现培养人才的目标以及学生在社会上的不断攀登。

(三)饮食文化的传承需要引起大学生的重视

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名声源远流长,由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大量的国外思想潮流和思想观念的不断涌入,使中国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甚至价值取向都呈现出多元化的引导,暗示了对不同性质的文化分辨模糊,因而逐渐对饮食和文化失去了自信心。导致大部分学生盲目崇拜西方风俗文化,贬低本国民族文化,大学生的民族信心与自尊心受到极大伤害。因此,要弘扬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增强大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保护并发扬本国饮食文化,传承饮食文化要引起当代大学生足够重视。甚至把它看做是维护民族的一种权益,保护本国文化的强烈意识。因此,作为食品相关专业的学生,弘扬我国博大精深、历史悠久的饮食文化责无旁贷。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市场经济的大浪下,更需要大学生不拘一格地去研究好、继承好中国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为社会精神文明建设和文化建设贡献年轻的力量。

三、在教学中传承传统饮食文化的对策

(一)充分营造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学习氛围

把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与培养大学生的品德的提升、完美人格的树立与文化素养有机结合起来,结合《中国饮食文化》课程中所说的“饮食风俗文化”“饮食礼仪文化”等相关章节内容联系起来,是学生诵读经典文化的一种学习方法,这也正是在潜移默化地提升大学生人格修养的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1.礼德传承。清华大学教授认为:如今在高校教育当中,存在的一个比较普遍问题就是,在大学校园里只注重专业知识和技能方面的单纯教育,而却忽视了个人的道德情操、职业道德、人文关怀等非专业方面的教育。许多人认为上大学的学生目的普遍都是为了个人有一份可靠而稳定的工作,前程似锦,一帆风顺。所以,他们一旦毕了业,就想要立刻赚钱,过上安稳的日子,至于民族是否兴衰、社会是否因存在某些问题而阻碍发展,都觉得与自己毫不相干。目前,高校大学生内心普遍都没有文化自尊和文化自觉,这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非常可悲甚至是恐惧的一种社会现象。

2.人格素养的培养。《易经》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是要求后人生活上自强不息,积极进取,勇于承担社会责任。孔子提倡:“发愤忘食,乐以忘忧”,是激励后人发愤图强,敏而好学,学而不倦的乐观精神。用这种精神来教育当代大学生,让他们掌握所学的专业知识和积极学习传统饮食文化成果精髓的追求精神,还要注重人生的现实意义,即注重艺术品位与人生价值,注重人生自我修养和人格的建立。

(二)在高校食品专业人才培养中加强饮食文化的教育

1.几千年的华夏文明造就了璀璨辉煌的文化,这是祖先留给人们的宝贵财富,需要我们更好地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饮食文化自成体系、博大精深,蕴涵丰富理念、政治思想、风俗礼仪等,与我们平时日常生活紧密相联,更是继承了我国民族优秀文化思想。因此,高校应大量宣传并且在专业课中进行普及教育,作为专业知识的有益扩充,完善知识框架结构。通过调整食品专业课程体系安排,把饮食文化作为人才培养方向其中一门必修课程,得到学生对文化学习的重视,形成要学习高端技术必先学习传统文化成果的精髓。这样,将饮食文化这门课程应用于高校食品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当中,不仅增强了传统饮食文化感染力和凝聚力,而且还能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文化知识,完善教学制度的时效性,使学生内心世界得到丰富,这样利于学生自身素质教育的全面升华。

2.培养从业自信心,增强社会责任感。我国饮食文化在当今世界上声誉名扬天下,中国饮食闻名于天下。例如,两千年前淮南王刘安发明的豆腐,诸葛亮发明馒头比西式汉堡包早一千多年,这都是古时候了不起的时明,直到现代依旧影响着我们日常生活的习惯乃至全人类的生活饮食习俗。“民以食为天”,目前,传统饮食仍旧是国内外第一大行业,世界500强企业有大部分行业与饮食相关。诸如此类的饮食文化有利于激发当代大学生的学习激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并且培养他们的从业信心和自豪感。

四、总结

在“民以食为天”的生存理念驱动下,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蕴含着人生丰富的哲理,是大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文化资源,对大学生自身修养、人文关怀有着深远影响。抓住人们饮食生活的要素,理解其要义,实现价值的提升,是实现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在民族中更好传承、更快发展,从而最终推动中国饮食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总之,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中的文化经典能启迪学生的心智,提高个人修养。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在教学领域里占据主导地位,把大学生文化素质和精神面貌引向正确道路,它集中体现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传统,展现了划时代的古老文明。

【参考文献】

[1]徐兴海.中国食品文化论稿[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26:7-8.

中华饮食文化概论范文第2篇

关键词:饮食;文化;理念

饮食文化从狭义上讲是指人类在饮食生活中创造的精神文化。我国饮食文化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饮食观是干百年来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对于提高人的饮食质量,保证人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饮食保障理念进行比较分析。

一、地方饮食保障理念

(一)因时因地饮食理念

因时因地饮食观是指人的饮食与健康要与季节特点与自然环境结合起来,饮食要合乎时令及环境的要求。人的饮食过程是人体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人体的健康状况与其所处的自然环境密切相关,不同气候、不同季节、不同地域对人体会产生不同的作用,进而影响人的饮食需要。饮食保障不仅要考虑满足人体正常生理需要,还必须照顾到人体因不同自然环境而产生的特殊要求,如冬季吃狗肉可以驱除寒气,暖胃养身,提高人身体抵御寒冷的能力。由于自然条件及的不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饮食习惯有较大差别,且往往有特殊饮食需求,例如回民不吃猪肉等。

(二)医食同源饮食理念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食用、食养、食疗、食忌”之说,指的就是饮食的作用不仅是满足人们的食欲,为人体日常活动提供能量,而且能养生、治疗疾病。同时,饮食要有忌讳,不能“乱食”,否则会危害人体健康。医食同源观,包含着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医生在给病人治病时,饮食的配合必不可少,要把以药治病和以食调养紧密结合起来;另一方面是指科学的饮食具有养生和防止疾病的作用。医食同源的思想观念,是我国独有的传统和制度。从现代医学和营养学来看,医食同源实际上就是将医疗和食养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医和食共同为除病延年、养生健身服务。

(三)饮食养生理念

饮食养生是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的基础理论之一,其思想体现在《神农本草经》、《黄帝内经?素问》等著作中。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饮食物资越来越丰富,一些如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发病率不断提升,使得居民对饮食养生、科学膳食越来越重视。而传统的猎奇,什么都吃的饮食观念正在被逐步淘汰。当今,说起燕窝、海参、鱼翅、鲍鱼,人们往往感觉有营养而趋之若鹜,这也是一种盲目迷信,缺乏科学常识的表现,认为食品价格越高、越稀有就越有营养是一种认识误区,其实,这些食品中的营养素在普通食物中就可以获得,并不需要刻意去追求这些食品。

(四)勤俭节约理念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饮食保障的基本原则,主要表现为科学预计饮食保障需求,按需求进行保障;合理利用剩余的饭菜,不随意浪费;日常生活选取大众化饮食原料,对原料加工精细制作,烹饪出色香味形俱佳的菜肴,满足就餐需要。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经过几千年文化的积淀,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的骨子里,也成为衡量一个人品行的标准之一。

二、军队饮食保障理念

(一)营养平衡理念

饮食保障要做到合理营养、平衡膳食,要有足够的热能以维持人体活动;有适量的蛋白质,供人身体生长发育和组织的修复更新;有充分的无机盐参与构成身体组织和调节生理机能;有丰富的维生素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有适量的食物纤维,以维持正常的排泄及预防某些肠道疾病;有充足的水分以维持体内各种生理功能的正常运行。饮食加工制作在继承传统烹饪技法的同时,避免营养素流失,实现饮食营养价值的最大化,以保证官兵身体健康,保障完成各项军事任务。

(二)快速有效的理念

经过长期的发展,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形成了“色、香、味、形、器、质、适、序、境、趣”总体风格。而现代军营饮食文化是为广大官兵服务,为提高部队战斗力服务,强调快速有效供应保障,以满足部队作战需要。因此,军营饮食文化不片面追求形式美、花样新,而是从平时能满足部队生活训练需要、战时能满足部队作战需要出发,快速筹措、加工、制作,快捷食用,满足部队饮食保障需要。

(三)安全可靠的理念

饮食安全成为部队饮食保障必须坚持的理念之一。要树立食品安全意识,使广大官兵认识到食品安全重要性,规范食品采购渠道,坚持粮油从军粮供应站采购,副食品从专业批发市场或大型超市采购,防止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军营。对进入军营的食品进行食品安全检测,确保安全放心食品进入军营;在加工、储存和食用环节中,规范操作,防止食品被污染和变质。

(四)讲求效益的理念

过去,供应军人伙食费标准与部队实际需求之间长期处于弱势平衡状态,要用有限伙食费搞好部队伙食保障,不得不精打细算,努力提高经费使用效益。因此,军队在长期的保障实践中,养成了重管理、讲效益的伙食保障理念,并贯穿于现实伙食保障活动的全过程。只有树立牢固的效益理念,在饮食保障活动中注重科学决策,完善伙食保障体制,采用信息化管理方法,才能将有限的经费发挥应有的效益,满足部队平战时生活保障需要。

三、军地饮食保障理念比较

(一)地方注重养生,部队关注营养平衡。近年来,人民生活条件不断得到改善,鸡鸭鱼肉不再是奢侈品,可一些“富贵病”也随之而来,高血压、脂肪肝等疾病越来越多的威胁着人们的身体健康,人们开始追求科学膳食、合理膳食,“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无公害食品”等名词不断涌入人们的视野,养生越来越深入人心。部队饮食保障同样也追求营养与健康,但更关注营养素之间的合理搭配,制订了营养素供给量标准,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无机盐、维生素等的供给量都做了具体规定,保证官兵身体健康。

(二)地方注重勤俭节约,部队关注效益。勤俭节约是我国人民的优良传统,无论是居民还是饮食企业,都讲求节约,居民节约是为了细水长流,为日后的生活进行储备,饮食企业节约是为了节省原材料,获得更多利润。而部队讲求效益,不是片面的追求经济效益,而是在有限的标准内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益,从而获得更多物资,搞好部队生活保障,让官兵吃饱、吃好、吃得卫生,增强官兵体质,保障各项任务顺利完成。

(三)地方关注口感,部队注重安全。城乡居民对膳食的评价注重食物的色、香、味、形,特别是食物的味道,占有很大的比重,强调食物美味可口,可接受性要好。而部队是集体膳食,更注意饮食安全,制订了饮食安全管理相关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要求经正规渠道采购所需食物,杜绝腐烂变质食品流入军营,合理加工制作,严格饮食卫生管理,确保部队饮食安全。

参考文献:

中华饮食文化概论范文第3篇

一、武汉地域文化概述

地域文化来自李麟主编的《地域文化常识》的概念是指中华大地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地域文化首先在于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与另外的地区在文化形态上呈现出不同的特色和风格。在长期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中,地域文化也形成了相互渗透和包容的特性,并从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到社会的意识形态等诸多层面得以表现出来,使得各类生活习俗、语言习惯、服饰讲究等都表现得与别处完全不同。但因为地域文化的包容性与渗透性、自身不断的演变,加上表现形式的多样性,人们又往往难以精确地概括某地的文化特点。武汉是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博大精深的城市。那么武汉文化的特色是什么呢?个性魅力在哪里?有人说武汉最多只有商业文化、码头文化、市民文化。但是实际上在武汉的历史画卷中记载着不朽的文化。这里有“盘龙文化”,件件殷商青铜器皿展示着当时制造业的巅峰水平,开启江城文明之光;这里有“知音文化”高山流水,琴台知音,千古佳话,铸就武汉人重情、践诺、守信的品质;这里有“木兰文化”,木兰替父从军,巾帼不让须眉,传承着中华民族的爱国传统和尊老美德;还有荆楚文化、三国文化、饮食文化、黄鹤文化、东湖文化、宗教文化等,都浸润着这里的一草一木。武汉的历史和文化,就物化在这残垣断壁、亭台楼阁与山川湖泊之中。凡此种种,显示出武汉文化作为一个地域文化体系的鲜明个性与卓越品质。

二、人才培养模式概述

“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特定的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以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1998 年在教育部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普通高校教学工作会议上,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周远清同志曾对这一概念作出过阐述,他认为所谓的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就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以及实现这些培养目标的方法或手段。它具体可以包含四层含义一是培养目标和规格; 二是为实现一定的培养目标和规格的整个教育过程; 三是为实现这一过程的一整套管理和评估制度; 四是与之相匹配的科学的教学方式、方法和手段。

三、武汉地域文化视角下导游培养模式的构想

(一)明确培养目标

武汉市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并重,但相对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居多。基于对导游工作的特点及现代旅游活动特征的研究,特别是对于武汉导游人才现状、武汉旅游资源、客源市场特征的研究,我认为武汉导游人员不仅要具备熟练的导游业务技能,还应有扎实的文化知识基础。要在导游培养模式上打破传统培养模式,紧扣市场需求,培养学生的文化知识素质及职业技能。因此,应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以专业理论为基础,文化知识全面,特别是地方文化知识突出的应用型导游人才为目标。

(二)优化课程体系

旅游业作为一门综合性边缘性实用性强的学科,要求学习和掌握多门学科知识。在课程设置上既要重视知识的整合与人格的塑造,同时也要强调培养学生的道德理想、人文精神,另一方面要给专业教育以必要的知识准备与补充,使专业知识与人文知识为一体。

1、将课程体系分为四大块:通识模块课程、专业基础及核心模块课程、地方文化模块课程、实习(实训)模块课程。通识课程包括政治文化课、计算机等;专业基础及核心模块课程包括《旅游学概论》、《导游业务》、《旅游政策与法规》等;地方文化模块课程包括武汉饮食文化、武汉宗教文化、武汉山水文化等;实习(实训)模块课程包括《模拟导游》等。

2、组织编写武汉地域文化系列教材:如《武汉文化概论》等。

3、重新组合文化类课程:结合“四大块”课程体系,对必修和选修进行精心组合。在教材选择和授课内容上应从旅游文化角度,结合旅游业发展实际,对历史文化知识进行梳理,突出重点。特别要结合地方历史文化资源及社会环境,灵活变动或补充教学内容。

(三)改革教学方法

导游专业课程从单一的以教材为中心的课堂讲授式向“理论+实践+服务地方经济”转变,形成指导性教学与主动性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主要教学方式有:课堂讨论式、案例教学法、模拟及现场教学法、学生讲授教师指导法、多媒体教学法等。

(四)改革评价体系

中华饮食文化概论范文第4篇

一、新疆农牧区新教师入职过程中的文化适应困难及其表现

新疆是一个多元文化并存的地区,农牧区地处偏远、基础教育及其支撑能力十分薄弱,师资短缺。一些非本土或非本民族的新教师(以下简称“新教师”)在入职初期,由于文化、地域、饮食等方面的不适应延缓了其专业成长,有的甚至离开本地区,严重影响了新疆农牧区基础教育的发展。

1.交际中的文化休克

文化休克主要是指进入到新的、陌生的文化环境后产生的不适应现象。通常来说文化休克有负面效果。在新疆农牧区,文化休克的产生主要是因为新教师来到牧区的新环境中,由于农牧区生活习惯与自己以前的生活环境存在很大差异,使他们感到茫然不知所措。新教师在学校的书本中学到的有关处理各方面关系和问题的知识,突然间变得不适用了,甚至有些新教师的一些行为都不能被当地少数民族理解。理论与实践的巨大反差使新教师开始对新环境产生怀疑,加之语言障碍和价值观的异同,新教师很容易把相同文化背景人际圈子看做是“心灵的避难所”,逃避或拒绝与当地文化接触,从而产生文化休克现象。

2.饮食适应困难

饮食是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逐渐形成的特有文化。新疆牧区主要以哈萨克族为主,一日三餐都离不开馕、奶茶、奶油、酥油等奶制品。哈萨克族人经常会说这样一句话,“一顿不喝奶茶头疼”。笔者在阿勒泰支教时有次坐车,一个中年哈萨克妇女给司机说,路过她妈妈家门口的时候停下车,她捎个东西,司机停车时嘱咐,“快点,不要喝奶茶啊”。另外,由于牧区处在高寒地区,冬季漫长,所以牧区的人多爱饮酒,而且敬酒被视为对别人的尊敬。再者,农牧区主要以牛羊肉为主,这对于来自内地或城市的汉族教师来说很难适应。这种饮食文化的差异,导致了许多新教师在入职过程中难以适应,以至产生拒绝或回避现象。

3.生活环境不适应

新疆有着独特的地域环境,北疆地区以畜牧经济为主,南疆则以农耕经济为主。牧区主要在山区,远离城市,经济发展落后,生活节奏慢。例如新疆阿勒泰、塔城的一些牧区,冬天风雪较大,只有开春才能走出牧场。春天积雪融化,洪水泛滥,经常给农牧业生产和人们的生活出行带来不便。笔者在阿勒泰支教时,一些偏远乡镇一年只有几个星期不刮风,有些乡镇水质盐碱化非常严重,又苦又涩,不能饮用;夏天蚊子、“小咬”肆虐。新教师从自然环境较好的地区来到牧区后,因为对恶劣的自然环境不适应,个别新教师出现焦虑、水土不服等问题,严重的甚至生病,无法正常工作。

4.民族习俗难以认同

农牧区少数民族在特殊的经济生活、自然环境、历史传统、生产方式和心理感情中形成了该民族特有的价值观念和风俗习惯,新教师在入职过程中由于民风习俗的差异,存在对入职地少数民族习俗认同困难问题。

首先,新疆牧区人口居住分散,长期的游牧生活使牧区人们养成了性情直率、热情诚恳、好客大方的品格,他们经常喜欢聚集在一起唱歌、跳舞、聊天。在学校,少数民族教师依然保留了这种传统,而新教师可能会认为这是打扰别人的表现。新教师由于受汉民族或本民族文化影响,一定时间内也很难做到对这种文化的认同。

其次,新疆农牧区少数民族除蒙古族外,几乎都信仰伊斯兰教,猪肉被列为禁忌,所以和少数民族同事同吃同住时,要注意尊重少数民族习惯,同时在语言当中禁止说猪之类的话。作为汉族的新教师,对这种民俗较难适应。

再次,牧区少数民族的一些生活习俗对于新教师来说,需要很长的时间来适应,比如对于主人给的食物都要高兴接受、不能夸孩子等等。

5.文化资源存在差异

新疆由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在文化、教育资源的享用上存在城乡间的不平衡。来自城市或发达地区的新教师,已经习惯了网络、书店、报纸、杂志的生活,同时城市里教育体系完备,使他们能及时了解到最新的教育信息、及时参与各类学习培训。然而这些教育资源在偏远的农牧区还未能全面实现。这种工作与学习环境的差距,也难免使一些新教师产生失落感。

二、新疆农牧区新教师文化适应困难的原因探析

1.文化的多元性

新疆自古以来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地区,有47个民族,其中13个世居民族,每一个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都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文化。多元文化并存,从古至今一直是新疆社会文化的一个显著的特征。当前,新疆农牧区新教师来自全疆各地甚至疆外,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新教师对农牧区尤其是少数民族文化适应产生困难。

2.心理上的落差

刚刚毕业走上工作岗位的新教师,对未来的教师生活充满了憧憬,但理想与现实之间往往存在反差。当新教师来到农牧区后,几个人住一个宿舍,没有电脑、网络,甚至洗澡都要走很远的地方才能找到浴室,一些人因此会出现失望、沮丧、甚至悲观的情绪,把这种情绪归结为少数民族文化所致,因此会主动疏远民族文化,延缓了新教师专业成长的速度。

3.社会支持减弱

每个人到一个新环境都需要得到亲人、朋友、同学的问候、鼓励、安慰。新教师来到农牧区,由于信息不畅通,与父母、朋友之间的联系不能像以前一样方便及时,孤独感油然而生,戒备意识增强,最终导致了他们产生少数民族文化适应问题。因此,让新教师在较短的时间内在情感上找到依托是加快他们文化适应的关键。

4.文化参与度低

笔者在阿勒泰牧区支教时,发现新教师参与当地少数民族各项文化活动的程度与其农牧区文化适应水平之间存在一定关系。能积极参与当地社会文化生活的新教师,就能较快地得到当地民族、同事、领导的信任和支持,也能快速融入到农牧区的社会文化生活中去。反之,一部分新教师由于习惯和性格上的原因,对参与农牧区社会文化的积极性不高,他们只是为了面子上能过的去而被动参与,实际上心理隔阂问题并没有解决,如此,他们也很难在短时间内融入到当地的文化生活中去。新教师的文化参与程度与其跨文化适应能力存在紧密关联。

5.对农牧区文化虚假适应

跨文化适应的表现不是简单的对其他文化的理解和尊重,而是如何在知、情、意、行等方面对其他文化进行理解和接纳,如何减少先入为主的文化偏见,学会心胸开阔和平等地对待不同文化。新疆农牧区新教师一方面对自身的文化存在优越感,对牧区文化了解甚少,不愿或不敢与民族文化进行更多的交流;另一方面,有些新教师不懂装懂、自以为是,认为他们对农牧区的文化有一定的把握。事实上,他们只是停留在一知半解的层面,并没有充分了解当地少数民族文化,特别是日常生活中的隐性文化。

三、新疆农牧区新教师文化适应的路径思考

1.正确认识农牧区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把我国民族文化的总体特征概括为“多元一体”模式,这是我国民族文化认同的文化基础。纵观历史,我国各兄弟民族团结、和谐、宽容、繁荣、合作始终是主流。社会稳定团结,是各民族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承认的结果。民族、宗教、语言和其他文化和生态方面的差异,并没有成为现实各民族正常接触的障碍,反而成为促进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不同的语言系统、不同之间相互理解的内在动力。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多元文化汇聚的区域,各民族世世代代杂居在一起,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大杂居、小聚居的局面。文化多样性特征表现得比较突出,各民族拥有相对稳定的适用于自身文化特点的自然地理位置、民族风俗习惯。在社会生活中,多样性接触频繁,形成了相对“稳定对立”的多元文化结构。因此,新疆农牧区新教师要积极树立中华民族、中华文化认同感。

2.多渠道积极主动适应农牧区文化

(1)加强农牧区文化认同

首先,要积极主动通过各种方式融入到民族文化当中,通过语言的学习、工作中的互助、生活上的帮助等方式,寻求少数民族文化个性化的认同与整合。

其次,建立“同伴互助”体系。“同伴互助”是一种很有影响力的教育扶助方式,发挥有过同样文化适应经历的老教师的积极作用。因为在同伴之间交往,没有阶层间的区分,新教师更有认同感。“同伴互助”能为新教师的文化适应提供帮助。

再次,新教师要积极参与农牧区经济文化生活,通过参与活动,达到一定程度上的文化认同。

(2)在差异中寻求和谐

在文化多元性和多样性的今天,承认并尊重文化差异,是各种文化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的前提。各民族文化的存在都有其合理性,都能够保持并促进存在于该文化领域中的社会、政治、经济等系统正常运转。新疆各民族的文化是新疆各族人民在独特的历史环境下创造出来的,是新疆各民族共同的财富。农牧区新教师要换位思考,站在少数民族文化背景的角度去看待民族文化、尊重民族文化传统、尊重民族等习俗。

3.适应并弘扬农牧区少数民族优秀文化

中国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了大量而丰富的民族文化,农牧区新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挖掘各少数民族文化中的优秀资源,比如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等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及其思想,提高少数民族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在积极培养教育少数民族学生掌握现代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要使民族学生了解和掌握本民族文化,形成良好的跨文化适应能力。与此同时,新教师也要不断学习农牧区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统,这样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

总之,正视并采取相应的对策,解决新疆农牧区新教师文化适应问题,不仅能使新教师尽快熟悉并适应农牧区的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有利于新疆农牧区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也有利于新疆农牧区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弘扬,并由此促进新疆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各族人民间的团结进步与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M].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2]万明钢.文化视野中的人类行为[M].兰州:甘肃文化出版社,1996.

[3]赵荣光,谢定源.饮食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4]范碧鸿,陈媛.民族地区的文化认同与和谐社会的构建[J].岭南学刊,2009(2).

中华饮食文化概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和谐 传统节日文化 思想政治教育

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世界交流不断加强,许多西方节日逐渐在我国流行起来。加上商家的利益驱使,许多洋节日在中国华丽登场,受到年轻人的热烈追捧。反观中国的传统节日,一些传统习俗逐渐流于形式,连承载着厚重历史的端午节也不知怎么变成了“舌尖上的粽子”,蕴含其中的深层次的文化的厚重的东西却被渐渐遗忘。对此,国务院办公厅发出通知,公布了国家法定节假日的调整结果,将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三个节日确定为我国的法定假日。这是符合民意的,也是十分必要的。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一种行为表现形式,起源于我国古代农业社会文明,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丰富厚重。其中很多优秀的精神内容为我国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而思想政治教育如果可以吸收传统节日文化的优秀资源,也必定会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一、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

研究表明, “文化”是人们在经济社会发展中通过不断创造、总结、积累、流传下来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因此,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是历史发展的体现。文化的结构可以分为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两个层面[2]。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自然也不例外。

(一)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内涵的物质层面

1.传统节日的饮食文化

自古“民以食为天”这种思想已经潜移默化于各种传统节日活动中。如元宵节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大年三十吃饺子,中秋节吃月饼等等。中国传统节日大多是农耕社会由于祭祀活动发展而来的,这些在祭拜神鬼、祖先活动中形成的一种习俗的食物不仅肩负了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渴望,更代表了一种深厚的民俗情感。

2.传统节日的祭祀文化

祭祀活动的历史源远流长,在青铜器铭文和甲骨文中均能找到有关祭祀活动的文字记载。中国传统节日历史悠久,绚丽多彩。如春节、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中元节、中秋节、腊八节,这些传统节日中保留着民间生活独特的民俗文化。多姿多彩、各式各样的中国传统节日将轻松和愉快的氛围植入于人们的生活当中,让不断流逝的时间用循环的方式参与到人们的生活节奏中,给人们生活增添无穷的乐趣、生机与活力[3]。发展到今天的节日庆典活动大多与古老的祭祀仪式、迎神赛会、驱邪免灾的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层面

节日从起源和发展上来看,是在人类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并在历史发展中不断潜移默化地完善着,再逐渐渗透到社会生活里的过程。与社会的发展一样,节日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中国传统节日伴随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不断演变进化成为中国独特的节日文化,并在发展过程中融入了多种文化元素,共同构成了完整和谐而意义深远的节日体系。我国历史上,最早的风俗活动起源于对自然和神灵力量的崇拜,大多都与民间流传的迷信传说和禁忌有关系;人们口耳相传的神话传说和传奇故事都给节日文化增添了神秘、浪漫的色彩;在宗教流传以后,其内涵和行为规范对节日的设立和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人们对一些历史人物的纪念与缅怀也赋予了节日特殊的内涵,如是种种,都在节日的内容里得到了凝聚于升华,让中国的节日具备了独一无二的历史感与文化感。传统节日中,蕴含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深厚传统文化。从古至今,每个节日都有自己的历史起源、动人传说和独特民俗趣味以及根深蒂固的群众基础。传统节日中的民俗充分体现了我国民族的传统习惯、人们的道德观念和,承载着五十六个民族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憧憬,具有很强的内聚力和广泛的包容性[4]。

二、传统节日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一)传统节日有利于对青少年进行“贵人伦,重亲情”的教育

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流减少,甚至家人之间也缺乏必要的沟通而变得越来越陌生。很多家长只顾得给孩子更好的物质生活,缺乏情感交流。很多独生子女只知索取不懂回报,漠视父母的辛苦付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代沟也越来越深。中国传统文化重视亲情伦理,这种理念也反映在传统节日文化精神当中,中国的伦理文化通过中国传统文化表露无遗,而这种伦理情怀也在传统节日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清明节的祭祀扫墓、重阳节的登高敬老、中秋节的团员和睦都体现了这种“贵人伦,重亲情”的思想。传统节日为亲人之间周期性的团聚提供了可能。

(二)传统节日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时机

思想政治教育学认为,越是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越应该是润物细无声的,生活化的,对人们影响深远的,只有这样才能让人们更容易接受。所以我们要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性原则,讲求工作的方法和艺术。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将传统节日文化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无疑是十分恰当的。通过对节日内涵的了解,通过对节日活动的参与体验,青少年可以潜移默化地受到传统文化感染与熏陶。把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传统节日之中能够使得青少年在快乐的生活体验中无声无息地感受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精神内涵,思想政治教育也能够取得更好的成效。如果能将庆祝传统节日作为纽带,将理想与信念的教育融入到青少年的日常生活当中,让青少年在体验节日的快乐的同时,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寓教于乐,在传统节日文化中融合理想信念教育理念,必将使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空洞乏味的说教局面得到极大的改观,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三)传统节日有利于对青少年进行和谐人际关系的教育,使青少年树立以“仁”为核心的人文价值观

现如今不少青少年热衷于虚幻的网络世界,在网络世界滔滔不绝,在现实生活中往往沉默寡言,不喜与他人交往。现实社会的某些思潮也容易影响青少年的价值观。事实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和谐的关系。我国儒家自古以来就强调“规矩之道”要求爱人如己,推己及人,强调“以天下为己任”,“仁民爱物”的人文关怀,重视人与人之间的情谊关系。春节通常是亲戚朋友聚在一起,畅谈生活联络感情的契机;中秋节将团员作为庆祝的主题,倡导全家人聚在一起;重阳节则提醒人们要注重尊老敬老。当今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而人与人的关系则在逐渐的淡漠。这种情况下,传统节日的存在成了加强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密切人与人之间的联系的重要平台。我们经常会发出这样的感叹:交通越来越便利,通信越来越发单,而人深处闹市却常常感到越来越孤独寂寞,人与人直线距离越来越近而心与心的距离却越来越远。我们在建设校园文化的同时,不妨将传统节日的文化教育融入其中,这不但有利于解决一系列社会问题,也可以是学生通过和周围的同学、老师、朋友共同庆祝节日、共同体验节日的快乐,既可以让心灵得以慰藉、情感得以寄托,也增进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加了对彼此的了解和信任。开展传统节日活动可以为增强青少年人际交往能力,增加青少年与老师、学生的交流提供有利条件。在节日活动中让青少年懂得设身处地为他人照相,在生活的细微之处做到助人为乐、与人为善,站在更高更远的角度来审视我们所生活的这个社会和所处的环境,掌握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方法。所以,传统节日对青少年建立谐人际关系起到了十分必要的作用。

(四)传统节日能够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民族凝聚力,是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手段。

中华民族是一个富有爱国主义精神的民族,贵和谐,尚中道,追求团结统一。传统节日具有增强民族凝聚力,维护国家统一的功能。在民族精神中,民族凝聚力具有突出的地位。民族凝聚力整合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观,激发着人们的强烈的向心力,构筑了中国人加过统一的群体意识。传统节日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蕴含着优秀的民族精神和五十六个民族之间的深情厚谊,也承载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来的文化精髓,对于维系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社会稳定都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我国的春节、中秋节期间,举国上下一排欢腾,男女老少阖家同乐,呈现出和谐喜庆的节日氛围。端午节这一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特别是其中蕴藏的爱国主义情怀更化为一种内在的精神气质,激励着一代代炎黄子孙不畏艰难、昂然奋进,造就了一幕幕铭刻在民族记忆深处的动人事迹与不朽传奇。例如,端午节这个对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进行纪念的日子,其中就包含着许多的思想品德教育资源,屈原这个历史人物是爱国者的代表,他身上流传下来的精神是爱国主义精神,他是中国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的代表,端午节中有很浓郁的爱国主义气氛和传统文化氛围,这对净化当今社会中浮躁的风气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重阳节、除夕节等节日中饱含了人们对故乡的眷念和对亲人的思念。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许多传统节日又增加了诸如民族大团结、祖国统一等新内涵。

参考文献

[1] 王文章,李荣启.中国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J].艺术百家,2012(3).

[2] 教育部高教司组,编.张岱年,万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12.

[3] 李欣.中国传统节日与祭祀文化[J].新闻爱好者,200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