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农村生活心得体会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胡厚爱
转眼在大学生村官这个工作岗位上已经是第二年了,在过去这段时间我努力付出过,也收获了很多基层工作经验,但是,我对村官工作依然有欠缺的地方。我结合个人工作的实际情况,认真对照“三问三思”进行了个人检查和自我剖析,汇报体会如下:
一、我毕业就扎根在农村,村官的工作锻炼了自己,俗话说“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农村是能锻炼人的地方。
二、我当村官做了一些事情,例如:和村两委干部一起深入村民组宣传社会保障卡的政策,对群众进行细致的讲解,将新农合医疗和养老保险政策,普及覆盖全面;协助村党总支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并且每次将计划、方案等,及时报送上级部门备案。同时,个人认真做好学习笔记和心得;参加秸秆禁烧工作。协助村两委开展秸秆禁烧宣传活动,印发秸秆禁烧告知书,走组入户,散发告知书,到一线巡逻。通过村组干部的共同努力,本村没有出现一处着火点;配合做好远程教育工作。()利用“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平台,播放科教视频、党员电教片和农用技术,提高远程教育的使用率和功能性;参与开展乡村干部“五个一万”登门走访活动;参与档案整理和村务公开工作。协助村两委成员整理和准备党建、综合治理等的材料,协助将村务、党务、财务情况及时在公示栏公布。
当然,我也有一些不足之处,例如:学习目的不够明确,学习时缺乏认真思考,只从字面上理解,没有深入落实到行动上;工作缺乏主动性和创新性,盲目的工作态度让我缺乏追求创新的动力,有时也往往导致自身的懈怠;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少,缺乏亲民性;与社区“两委”领导和同事们的沟通较少,缺乏自信心,由于我个人的性格问题,在遇到某些问题的情况下,只是自我去理解,没有主动向班子成员提出,因此这也就让我失去了多次学习机会。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1、加强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己政治理论修养。更加深入学习理论和业务知识,用知识武装头脑,在实践中善加利用,解决学习不够重视、功底不够扎实、工作成绩不明显的问题。同时,一定要有一种学习的危机感、紧迫感,把学习知识、解放思想、提高素质作为生存和发展的紧迫任务,当作一种工作和追求,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2、增强责任意识,提高工作积极性。
3、主动与社区其他工作人员进行交心谈心,遇事主动向领导请教,遇到困难及时向同事寻求帮助,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实践能力和遇事处事能力,学会从困难中积累处事经验和法则。
4、工作中加强创新性,改变死板固定的工作状态。作为现代新型农村大学生村官,我们不但要做好自身本职范围内的工作,更要协助社区“两委”班子为社区的大局事业出谋划策,及时主动地提出创造性意见和策略,同时利用我们的技能和特长为社区经济发展寻求新的突破,这是中央号召我们大学生村官进基层的目的,也更是我们自身对于新农村建设的一份责任。在社区班子中,我的年龄最小,却是最有朝气的,因此我们要学会带头创新搞发展,这样才能促进社区事业的蒸蒸日上。
在其位谋其政,任其职尽其责。必须以率直、谦虚的态度,乐观进取、向前迈进。
(来源:冶山镇关塘社区第一书记 胡厚爱)
三问三思心得体会
--陶思齐
在参加完三问三思大讨论会议之后,自己久久不能平静。平时自己只是关注于眼前的工作,渐渐变成了简单重复缺少了思考。这次的会议却提供了这样的一个契机。让我静下来思考,为什么自己会在毕业的第一年选择这样的一份工作、在成为大学生村官的这三个月中自己做过什么、今后的村官工作还要做什么,有地方什么要继续改进的。
大四的这一年偶然在校就业资讯网上看到大学生村官的招聘简章,初看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恰巧室友也提到这个事情,才开始真正思考去农村工作这件事情。首先这份工作是回自己的家乡天长,虽然自己并不是一个地地道道农村长大的青年,但是家里的长辈在农村生活,每每回去看到自己的家乡,总想为家乡做些事情。虽然这个想法一直都有,但是却缺少去真正实现它的机会。当时想了很久,觉得大学生村官会实现自己这样一个务实的想法。
干村官的这三个月中,自己深入过田间地头,参与过农村的改田工作,这部分工作我认为自己是做的不足的,因为虽有好的想法,但是脱离成长的背景绝对不是一个短时间内就能弥补的。所以这段时间中自己更多的是留守在村部中,做一些目前来看是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日常的打扫工作,一般的党建材料,其中最繁重的一项的工作就是11月份医保录入,工程量巨大,异常枯燥和繁琐。而且还不能出错,因为这个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相关,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事情完成后感觉是一次历练。在工作中只要留心就能学到东西。
突然,传来一阵“突突”的马蹄声,我不觉精神一振,眯眼细看,有一位书生风尘仆仆地起马赶到,只见他头戴儒巾,身穿青衣长袍,抱拳向我问好:“贤弟,多谢你的美意,我骑马走进村口,但见排排柳树迎风飘舞,密密的树荫环抱着村庄,好一处人间仙境,贤弟安家在此,定是胜过神仙。”“兄台过奖了,请到寒舍一叙。”我把孟浩然请到屋内,又吩咐妻子端上酒菜。我俩久别重逢,喜不自胜。孟浩然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好酒好酒,如此美酒,定是贤弟自酿美酒。”“孟兄,你再尝尝这些菜肴,感觉如何?”在我的引荐下,孟浩然尝了一盘又一盘,只见他越吃越带劲,干脆端着酒杯来到了窗边。窗外是一畦又一畦的碧绿的菜地,一边是空旷的大谷场上跳动着几只悠闲的麻雀。孟浩然虽然是一个大诗人,可他一向淡薄事世,向往着平静的农村生活。我俩很自然的聊起了农事,我们一边说自己的心得体会,一边吃饭。就这样,从中午一至聊到黄昏。
夕阳西下,孟浩然起身告辞。可周围的美境仍在挽留着诗人,促使孟浩然拿起笔,在墙上挥毫泼墨: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和,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自行车在我们座下飞奔,离开了城市的喧嚣,离开了汽车的海洋,路上很静,除了我们十几个人,只有稀稀疏疏的行人不时擦肩而过。不同的是,东营的环境与经济模式决定了东营农村那独有的特色,两边不是绿色的海洋,也不是规则的耕地,而是相连或相隔的水坑与断断续续的芦苇丛,给人的感觉很凄凉,加上不时的一个孤零零的井架在那独自的上上下下,更是让人内心有种沧桑,有种悲叹!“油比水多,电线杆比树多”,一点也不假,放眼望去,只见数不清的电线杆从芦苇丛中挺拔而起,电线更是错综交杂,再也没有别的什么东西了,什么树林,什么草青,什么花乡,什么鸟语,一切的一切,在这儿,只能是天方夜谭!
目的地到了,南田村。它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这个村子很没有生机。并不只是因为缺少树、花、草等许多代表生命的东西,更是因为这里的人们。主街道很直,但进入眼帘的也只是笔直的油路,两边稀稀疏疏的几个人,几个老人,几个已经很上年纪的老人。年轻人哪去了?孩子们哪去了?我很纳闷!当与这些老人们聊过之后,才知道,没有耕地,附近的厂子又不需要农民去做工,人们只能将视线投向远方,离开亲人,离开家乡,为了生活,挣钱!而孩子们,在烈日炎炎的七月,没有树阴这个绝好的的天然空调,它们又怎能聚在太阳下面去作游戏呢?也只能是呆在水泥笼子里“享受”没有伙伴的独处与无聊。终于遇见了几个小朋友。天真,无邪,可爱的他们,却道出了一句最让我触动的话语:“我出生到现在,每年只见我爸爸一面”,思想,凝滞!!但是,为了生活,我们又能怎样呢?
或许,主观的看待东营的农村,是不对的,但作为一个外地的有着中国传统的农村男孩,我真的不习惯这儿的农村生活。你再瞎编两句得了,老师不会一个一个数!
【关键词】小学 作文教学 思考与体会
农村有优美的自然风光,浓浓的乡土气息和淳厚的风土人情。但农村学生相较于城里学生而言,他们生活中可感知的新鲜事物少,视野较窄,可供阅读的书籍极其匮乏。在教学中,我发现农村小学生普遍存在着对作文不感兴趣、作文水平低的现象。通过几年不断的探索,我认为提高农村小学生的作文水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提高:
一、关注生活,积累素材
很多学生一看到作文,最头痛的就是不知道写什么内容。记得我是学生的时候,我的老师就告诉我,要想作文写得好,就要关注身边的一切,当时就特别注意身边的事和物了,到写作的时候,好像不管什么样的作文,自己都有内容可写。今天自己当老师了,也同样把这个方法告诉我的学生。其实生活中很多的素材都是我们写作的元素,多数孩子觉得没什么可写主要是没用心去关注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同时我认为这样的积累,对于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敏锐度也有很大的帮助,久而久之的积累,作文内容就丰富多彩了。
二、遵循作文训练的规律,分阶段进行训练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指出,小学阶段的作文训练,是从低年级的“写话”,到中年级的“写片段”,再到高年级的“写成篇作文”。起于“写话”间于“写片段”,落脚于“篇的训练”,三个阶段有着内在的联系,三个阶段性的具体要求是:即低年级说的是提早训练,贯串在阅读教学的全过程中,每周设两节说写训练课,以词句训练为主,让学生围绕一个中心,会说一句完整的话,会说几句连贯的话,能说一段通顺话,然后写下来。中年级集中力量说好、写好“片段”,达到内容具体、条理清楚,到四年级由“片段”训练过渡到能写简单的记叙文。高年级“成篇训练”突出加强审题、立意、选材、表达等六项基本功训练,达到内容具体,有条理,有中心,有重点,有真情实感,能展开想象和联想。
三、留心观察,引导学生捕捉素材
生活是作文的源泉。所以《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养成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积累习作素材。因此,教师教学中要“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鼓励学生去仔细观察生活,捕捉生活素材。观察应该发挥多种感官的功能,做到眼看、手摸、口问、耳听、脑想,从各个方面了解事物的特点,全面、细致、深入地认识事物,在头脑中形成活生生的事物立体形象,使学生获得深刻的感受,捕捉出作文生动形象,内容具体的素材。观察应该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首先,农村的民风民俗地道纯朴。相对于城镇生活而言,农村生活更注重于对传统风俗习惯、古老文化的继承,更是农村孩子喜闻乐见、城镇生活中所欠缺的,如果能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将这些身边的民俗生活作为作文的一类素材,不失为写作教学中的一大亮点。
四、扩大阅读,丰富知识
为学生作文创作奠定基础作文是各种知识的综合运用,没有丰厚的知识,是很难写出思想深刻、内容丰富、新颖别致的好作文来,所以教师要教育学生,要多读课外书籍,特别是那些名著,甚至自然科学知识,也要了解一些。正如培根所说“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巧意,数学使人精微,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辨”。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阅读和作文,教师可组织一些读书班会,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体会,或以讲故事、开辩论会等形式来锻炼口才。再通过办墙报、校园文学报等形式提高学生的书面作文水平。学生在广泛阅读中,从古今中外名著和大量诗文中汲取了健康的思想和艺术精髓,同时也积累了大量词汇和第二手作文材料。通过阅读,学生视野开阔了,知识丰富了,思维活跃了,再不会为"无米之炊‘而苦恼。
五、开辟园地,让学生施展才能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评价,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创新的闪光点,及时给与鼓励,树立良好的自信心,激发写作的动机。首先我们在每月的教学中,坚持把每位学生认为自己最满意的习作1―2篇通过修改后,装订在班级上,每学期编印一本班刊,让每个学生互相交流,并记录下自己成长足迹。还可以将这一成果与爸爸妈妈共同分享。同学们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增强了习作的信心。
六、加强思维方式训练,培养学生作文创新能力
学生作文的过程是对小学生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的综合训练过程。儿童作文是儿童思维的产物,也是作文能力表现的前提。教给学生思维方法,训练小学生思维,需要老师的引导。在引导过程中,让学生探索以小见大,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思维方式。这样长期注重思维训练,学生认识水平明显提高,并学会了运用逆向思维。多向思维、外向思维等多种方法作文,写出的作文别出心裁、意想不到、耳目一新,利用活动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写作能力,作文教学应当把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放在首位,训练学生创新思维,可以渗透到活动中去,最后引导学生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出来。
总之,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有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意识,采取切实可行的方法,学生的创新思维一定能激活,创新作文能力一定能提高,学生独特个性一定能得到发展。我们身在农村,工作在农村,在教学中难免会有困难。只要教者有心,把握时机,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掌握规律,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我相信学生爱上作文并不难。当他们融入生活中,他们定会以大山一样宽厚的胸怀,以充满泥土气息的质朴语言,在广阔的作文天地里驰骋
【参考文献】
摘要:美术教学中的“手工”,作为一种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形象思维能力、设计思维能力、创造意识、技术意识、环保意识和动手制作能力的教学活动,对开发学生未来从事生产劳动、发明创造和美化生活等方面的潜能,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优势。
关键词:农村学生;手工;能力意识培养
为完成《贵州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美术教育现状调查与对策》这一课题,我根据新课标“尽可能运用自然环境以及校园和社会生活中的资源进行美术教学”的建议,围绕“农村”这一主阵地,利用当地乡土自然资源和民间艺术,进行了农村小学美术手工教学的探索。
一、背景
《国发2号文件》指出:“贵州是我国西部多民族聚居的省份,也是贫困问题最突出的欠发达省份。贫困和落后是贵州的主要矛盾,加快发展是贵州的主要任务。”这一现象在农村尤为突出。穷则思变,为了摆脱困境,急功近利的意识将教育向“考”看齐,“素质”被淡化,美术成了“小三门”,只是课程表上的摆设。农村教育工作是摆在眼前的大事,解决好农村孩子的素质教育问题,但是在贵州农村,手工教学并不受重视。一方面是因为师资原因,更重要的是,受条件的限制,美术教学活动只能用最普通的材料来进行,难以调动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农村的小学生与城市的小学生相比,接受手工学习的机会较少,要想从展览和其它美术活动中接受美术教育只能是美好的愿望。然而,农村孩子更加珍惜每周仅有一节的美术课时间。在多年的美术教学中,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每当他们找到一点可用于装饰的材料,便会在各处比划,美化自己的东西。有时把自己的文具盒上贴点花花草草,有是在课本上用蜡笔涂抹,他们看到装饰材料,就想以自己的手法表现出来,可见学生对美的感受和追求。
二、收集综合材料,充实教学用具
(一)选材:来源于孩子的“生活与积累”
农村孩子的家庭经济条件相对较差,而美术手工活动中所需材料、工具价格不菲,一些家长难以承受。从自然资源的角度看,农村的孩子其实比城市里的孩子幸运多了,树叶、枝条、草梗、瓦当等材料创作作品对城市里的学校来说并非易事,但对于农村学校来说却是唾手可得。这些资源形式多样,色彩天然,质地丰富,易于收集。根据这些材料的属性及其自身的特点进行造型,巧妙构思,学生可以发挥想象,或绘画或剪贴,或雕塑或装饰,既可单一利用,也可综合创作,给予了孩子们无限的创意空间。农村生活环境有许多物质材料是可以用作小学美术综合材料的,只要教师能挖掘出来,那么美术教学内容就具有广泛性,教师也不必为了材料而发愁。
农村最多的就是稻草和泥巴。枯黄的稻草可以让学生编扎各种形象的物体,如:小动物、小稻草人、小花篮等。泥巴则是小学生发展创造力的好工具,小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想象,可以捏出自己喜欢的任何形象。
树叶和枯枝。用树叶创作的灵活性很大,可以要求学生采一些造型上要有区别,有圆型、长条型、异型等,在色彩上也要有所区别,有深绿的、浅绿的、黄绿色的、红色的等。可以用树叶拼各种图案,根据树叶的特点造型,创造出新形象,也可以用树叶来装饰其它物品。而枯枝则主要可以创造建筑物,如:栅栏、凉亭、房子等,枯枝是有力的支撑,再配合其他综合材料组合成建筑效果非常好。
农村里各种树木、花卉、杂草遍地皆是,其中线形材料极其丰富,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麦草和稻草,麦草尤以大麦草为优,大麦草的光泽度明亮,稻草的弯曲性能好,各有千秋。学生利用它们立线造型能得心应手,足见作为农村美术媒材的优势。还有,在造型表现上,有的植物的根部发达,利用其自然形状,去掉植物的上部,倒立在纸上,一粘贴,俨然一棵树状,妙不可言。还有一种野生的“野苎麻”植物,其物开花结果后,将其果实采集起来,给果壳上部蘸上颜色,印制出来,就会出现一朵结构、线条极其优美的花朵,美妙之极。农村自己家种的各种瓜果、蔬菜也是美术课程资源的新角色:西红柿、茄子、长豆角、黄瓜、蒜苗、青菜……利用它们开展的常见的美术活动就是根据果蔬的特点来造型,如:将茄子改成企鹅的形象,将橘子改成一个头的形象等。农村耕种自然少不了种子类,黄豆、绿豆、红豆、蚕豆、葵花子、玉米、小麦、……这些材料作为美术作品的点缀效果很好。平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准备一只“百宝箱”,专门收集各类材料,可以是一些自己喜欢的小材料,比如漂亮的糖果纸、扣子、小鹅卵石、纽扣等,也可以是一些废旧材料,比如塑料瓶、挂历纸、旧笔杆等等。
(二)综合材料丰富想象
手工教学能让农村小学生感受到乐在其中,充分挖掘各种综合材料进行手工教学,使孩子的天性得到极大地发挥,手脑并用,在设计制作过程中发挥孩子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孩子动手操作的能力。在综合材料方面,各种平常小学生习以为常的东西,运用在美术学科上就能制造出那么多的新奇,小学生肯定会对综合材料保持浓厚的兴趣;在手工制作方面,通过手的操作,锻炼小学生的肌肉群,使手指和手腕协调配合,促进大脑的控制和协调能力,使小学生的动作更灵活和准确,还对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耐心、细致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如:捏泥巴的时候,小学生既要想着头脑中感兴趣的形象,又要两只手配合,以便准确捏出泥像,最后用彩色糖纸包装作品是个非常好的办法,能帮助孩子将型和色整体化;综合材料立体作品,可以用棍子枯枝拼成,很多孩子都会感兴趣。经常锻炼,小学生就会大胆构思,开发智力,提高学生创造力。
(三)感知:着眼于孩子的“实践与体会”。
农村孩子拥有质朴无华的气质,同时也有着渴望美、追求美的的强烈愿望。他们特别想创作出优秀的作品,但由于受经验、眼界的影响,缺乏专业技能知识,使得美术实践能力和审美品鉴水平难以得到切实提高。创作中,常常出现“畏难”情绪。所以教师在辅导时,要特别强调创作手法及技能,尽量多地引入范作欣赏,尤其是优秀的同龄人创作的作品,从而增强其动手创作的实践信心。
立体造型素材还可以是玩具娃娃、水果造型等。做玩具娃娃只需要收集许多废布条,让学生把收集来的各种各色的布料缝在一起,制作玩具娃娃的外形;再把谷类作物填充在里面再缝合,还可以用漂亮的布给娃娃做些美丽的时装,搞一个时装秀,再缝些毛线在头上梳一个漂亮的发型,不过这个活动比较适合高年级女生。水果造型更有趣,把红红的西红柿上搭上碧绿的菜叶当假发戴在头上,再贴上眼睛和红嘴巴就变成了漂亮的小娃娃;紫色的茄子也可以装扮成可爱的企鹅;橘子皮可以做成小小的拖把;各种水果混一起可以变成城市里的汉堡包等。这些综合材料的运用可以千变万化,学生很喜欢,教师也不用担心美术课程的物质材料不先进,吸引不了学生了。
美术是一项实践活动,只有学生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才能体验到创造美的。同龄人作品的赏析,让孩子们倍感亲切。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对作品进行直接的体验,让学生学会感知、欣赏美术作品的方法与策略。在多种形式的手工教学中,通过上台示范、作品展示、评议作品都跃跃欲试。在主动探索、叙述、表现等体验活动中,逐步形成自己的审美个性,并能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审美判断,形成宽容开放的现代审美观念。
三、创作:立足于孩子的“关注与喜爱”
由于每个小学生都有特别的个性,求异特征使他们都想与别人不同,而粘贴画的创作非常灵活,选用的材料不同,创作的类型不同,构思不同都会使作品千差万别,并且粘贴画简单,活动过程也符合小学生好动的特点。粘贴画非常容易出效果,有助于提高小学生的自信心,所以粘贴画也是小学生最喜欢的美术活动之一。我曾帮助一个小学生用棉花做白云,用各种颜色的豆子做了正在专心致志钓鱼的小熊,很简单、很幼稚的表现手法,但学生非常喜欢,因为在他们看来,这些非常普通的材料,居然能做出这些可爱的图画,他们很有兴趣。
给学生足够的时间探究和实践,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让他们从感受到尝试,从尝试到探究,从探究到实践,尽情发挥动手创作能力。深入的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感受,孩子们才能对自己身边唾手可得的材料有更多的想法和更深的体会,才能激励他们不断留心观察生活、表现身边的美好事物。
四、展示:着力于孩子的“评价与成功”
给他一缕阳光,孩子就会灿烂;给学生一次思想碰撞的机会,他们就能闪出智慧的火花。学生们并不缺乏创造力,缺的只是展示创造力的机会。在教学中,让学生谈谈学习过程和心得体会,在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方法,再听取其他学生的意见和看法,取长补短。成功的喜悦是应该分享和传递,才有更大的推动力。因此,在对学生作品评改的过程中,推广赏识,努力给学生创设展示自我、体验成功的更大更宽的舞台。
通过展示,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满足学生的表现欲,激发更强的学习内驱力,既展示了学生的自我风采,更展露了学生的独特感受和个性品味。这不但有利于美术活动学习效果的延伸,有利于学生获得对美术学习的持久兴趣,同时还丰富了校园的文化气息,感受美术给自己带来的莫大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