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校企合作发言稿

校企合作发言稿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校企合作发言稿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校企合作发言稿

校企合作发言稿范文第1篇

关键词:科研合作 人才培养 学科发展

1.引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一所研究型大学,微软亚洲研究院是微软公司的基础研究机构,双方具有共同的科研目标和科研理念,为深入互利合作创造了有利条件。自1998年微软中国研究院(2001年升格为微软亚洲研究院)建立以来,双方建立了有效的战略合作关系,在科研合作、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在此基础上联合建立了“多媒体计算与通信教育部-微软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大-微软联合培养人才新模式实验区”和“中国科大-微软亚太研发集团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依托这三个平台,双方将科研合作、人才培养、学术交流等合作计划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促进了我校信息学科的发展,探索出一条高水平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模式[1]。

2.合作模式及成果

2.1科研合作

微软亚洲研究院每年提供研究经费用于设立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并帮助确定前沿研究方向、评选研究课题。通过开放基金课题的实施,加深了我校青年教师与微软相关研究员的合作关系,促进了青年教师与国内外学术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提高了他们在相关领域的影响力,为他们进一步争取国家层面的研究课题打下了坚实基础。

目前,重点实验室已资助了30项开放基金课题,其中20项已按期结题,取得了很好的成果。基于开放基金课题的研究成果,课题负责人共获得了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子课题、2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国家“863计划”课题。同时,我校视频处理与通信、互联网搜索与挖掘等研究方向获得了快速发展,发表了一批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2.2师资队伍建设

在双方联合制定的“青年教师培养计划”支持下,学校选派有学术研究潜力的青年教师到微软亚洲研究院进行为期一年的访问研究,在相关研究员“手把手”的指导下,提高他们的科研能力和对于信息学科前沿的把握能力,创造出一个“不出国就能够享受国际化培养”的师资培养有效模式。目前,学校已选派了5名青年教师去微软亚洲研究院进行一年的访问研究,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其中4位青年教师完成访问任务后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另外,学校还根据学科发展的需要,聘请微软亚洲研究院的研究员担任我校兼职博导,直接指导研究生,从而增强信息学科师资队伍的实力。

2.3课程建设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高校信息学科的课程建设必须跟学科前沿、企业核心技术紧密结合,才能培养出符合社会需要的高水平人才。微软亚洲研究院始终走在信息技术的前沿,并且鼓励研究员到高校开设新技术专题课程,学校充分利用了这些资源来不断保持课程的先进性。2005年,我校邀请了微软亚洲研究院12位研究员,为我校研究生和高年级本科生开设了《互联网搜索与挖掘》选修课程,把当时最新的研究内容传授给学生。2009年,学校又邀请了微软亚洲研究院5位研究员,与我校教授共同讲授《机器学习与知识发现》课程,收到非常好的效果。

2.4人才培养

微软亚洲研究院拥有一批在各自的学术领域有很高造诣的年轻学者,拥有最好的科研环境和高水平的国际学术环境。学校通过聘请兼职博导、大学生研究计划等方式,使得更多的学生有机会去微软亚洲研究院研究实习,探索研究生、本科生培养的有效途径。目前,学校已聘请13位微软亚洲研究院专家担任兼职博导,每年招收7名左右博士生。同时,学校利用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实习生计划等,安排更多学生到微软亚洲研究院完成大学生研究计划,拓展了学生的学术视野,提升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双方联合培养的博士生和本科生已经在信息领域的一系列国际顶级会议上发表了96篇优秀学术论文,并有多位联合培养博士生获得国际顶级会议的最佳论文奖,其中有些已毕业的博士生已经在国内外的高校和研究机构中担任中坚力量,初步奠定了自己的学术地位[2]。

2.5学术交流

微软亚洲研究院被公认为国际上信息领域著名的学术研究机构之一,云集了一大批“大师级”的专家学者,每年还接待很多国内外著名大学教授的访问。我校通过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国际合作渠道,每年邀请多位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访问讲学,为学生和教师提供一个与大师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对他们的成长具有长远的影响。2010年7月,我校与微软亚洲研究院联合承办了视频通信与图像处理领域的重要国际学术会议VCIP 2010,此次会议收录了来自23个国家和地区的113篇高质量的论文,近200位多媒体领域的世界知名专家和学者出席了会议。

3.合作的重要意义

高校与高水平企业研发机构的合作是一项互利共赢、优势互补的战略举措。高校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合作对象,采取有效的合作模式,从而实现共赢的目标。

3.1 把握学科发展方向

大家知道,高水平的前沿研究工作不仅仅存在于高校、研究所等科研机构,对于信息学科来,像微软、IBM、Google、Intel、华为、百度等许多国内外大公司都非常重视基础研究工作,并且具有很高的研究水平和影响力。高校与他们这些著名的公司合作,可以帮助把握学科发展的方向,促进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

3.2 培养高水平人才

2009年,教育部进行了研究生教育结构的调整优化,扩大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招生范围和规模[3]。2010年,教育部又启动了“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4]。其目的就是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像微软亚洲研究院这类高水平的科研机构往往拥有大批经验丰富的研究员、浓厚的学术氛围、一流的科研环境,高校可以充分利用这些资源,为高水平人才的培养创造良好的实践条件。

3.3提升学科竞争力

从我校与微软亚洲研究院的合作模式和成果可以看出,合作增强了学科的科研实力和水平、提升了青年教师的竞争力、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培养学生的质量,因此这种高水平的合作可以提升学科整体竞争力。

4.总结

高校与高水平企业研发机构的合作是一项互利共赢、优势互补的工作,受到国家、高校和企业的高度重视。高校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合作对象、采取有效的合作模式,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合作过程中,高校务必坚持以培养一流学生为核心,将科研合作与学科建设紧密结合,提升学科竞争力。

参考文献:

[1] 广纳精英,共同创新―记微软亚洲研究院联合实验室,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08.5。

[2] 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中国高校产学研合作优秀案例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9.4。

[3] 关于做好2010年招收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教育部教学[2009]12号。

[4] 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育部教高[ 2011]1号。

校企合作发言稿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校企合作 课程开发 机制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Curriculum Development Mechanism Research of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ZHANG Ning

(Departme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Shijiazhuang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Vocational College, Shijiazhuang, Hebei 050035)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our country vigorous development under the support of national policy,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mode is widely adopted, but cooperation scope expanding gradually and lacking i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make the university-enterprise cooperation still stay on the surface, it is difficult to form school development with the enterprise profit and win-win mechanism, to further ease the students' employment difficult problem in this paper, from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colleges and enterprise employee lie in the deficiency existing i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specific construction steps of course development mechanism to establish,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mechanism of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n our country curriculum development to provide ideas and suggestions.

Key words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college-enterprise cooperation; curriculum development; mechanism

所谓校企合作中的课程开发,是指通过对合作企业相关岗位需求、市场环境、发展前景等进行科学评估预测,在分析学校自身所具备的性质、教学特点、硬件条件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企业和学校原有资源制定教学目标,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案来组织课程结构,保证课程开发的创新性和实用性。通过对多家高职院校校企合作情况调查可以看出,大多数高职院校只是掌握了一点皮毛,在合作机制、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多方面都难以实现真正的课程开发。

1 合作机制与实际落实有偏差

通过走访调查发现,对于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多数院校能够给予认可,对其教学理念掌握相对全面,但是在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机制上存在较多问题,表现在课程安排与职业需求脱节严重,导致课程开发只停留在研究室里,而人才水平与企业要求存在较大偏差。比如,在走访体育类高职院校时发现,由于这类院校学生与企业需求关联性较小,大部分毕业生选择培训基地、体育俱乐部、健身房作为自己的求职方向,但是我国的培训基地、体育俱乐部等起步较晚,规模较小,所以职业需求针对性较强,这就导致了课程安排与职业需求脱节严重的问题发生,许多合作企业表示对毕业生满意程度低,试图解除合作关系。这种尴尬情况在其他高职的校企合作中并不少见,是由于合作机制上缺少计划性、针对性、灵活性而造成的。需要专业性较高的高职院校能够制定恰当的合作机制,保证课程开发的顺利开展,提高校企合作的效率。

2 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有偏差

在全国范围内,大多数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过程中都对专业课程进行了重新设置,但是由于教学方案不完善,导致课程设置仅仅停留在课程调整,而没有对教学方案进行完整实施。这样简单化的课程设置完全脱离了工学结合的宗旨,学生也难以在这样的课程中掌握企业真正需求的专业技能,导致企业在加大投资的前提下没有获得相应收益,企业试图从技术员工谋求技术进步的思维难以得到实现。

所以,校企合作中的课程开发需要在合作机制指导下制定完善的教学方案,并通过切实的课程设置及调整保证教学方案的完整实施。这是工学结合模式宗旨的要求,也是推进校企合作深入开展的必由之路。

3 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有偏差

通过向毕业生发放调查问卷发现,在已经开展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中,有大概53%的学生反映,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仍居存在偏差,自入企业实习开始,相当于对专业技能进行了重新学习,对知识构建进行了重新调整。这跟企业制度、技术改革有一定关系,但是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教学内容更新慢以及校方与企业之间沟通的缺失造成的。需要加大与校企之间的沟通力度,校方对教学内容及时进行更新调整。通过调查研究,可以看出,充分理解课程开发的实施理念是保证校企合作高效进行的关键。对于课程开发应该制定一体化的实施过程,通过对实施主体、教学过程、教学场所三方(下转第25页)(上接第20页)面的综合利用,才能将课程开发理念落实到位。对课程开发的具体实施步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

(1)成立专业性强的课程开发小组。校企合作不是高职院校与企业签订用人协议这么简单,学校也不是向企业输送人才商品的工厂。所以,在开展校企合作过程中,应该首先成立由学校教师与企业专家组成的课程开发小组,制定完善的校企合作机制,对学校现状、改进方向、企业人事安排进行充分了解,在此基础上共同探讨课程的设计与开发。当然,课程开发小组的作用也并非仅停留在课程开发前的研讨上,还应该以后的具体课程设置、教学过程中起到桥梁和指导作用,保证教学方案、教学内容确定过程中的准确性与灵活性。同时,课程开发小组成员应该具备一定预见能力,能够正确看待高职院校学生能力与知识系统的关系,保证课程开发具有持续发展的支撑能力,能够对学生、一线教师、企业进行相关课程指导。

(2)对课程设置进行针对性和适用性安排。课程设置应该在合作机制的指导下进行,在职业技能、职业素养方面才能具备准确的针对性和普遍适用性。比如在教材编写上,应该编写基于校企合作的专门教材,对职位工作流程、职位在企业中的位置、职位与社会的关系进行系统安排,保证了课程设置与企业需求之间的针对性,使学生掌握了职位与自身职业生涯的关系,促进学生对技能知识的消化运用。同时,在课程设置中应该增加实训、企业工作环境实习等方面的安排,让学生在真实的岗位流程中掌握专业技能运用,促进边学边用中的技术创新。

(3)开发立体化教学内容。立体化的教学内容不仅仅是指课堂教学中的综合知识灌输,还应该体现在教学方式、教学资源的多样化运用,对学生潜能的立体化调动。这一方面可以首先从教学方式上入手,拓宽教学资源的调动范围,把书本上的知识与职位需求相关联,通过运用互联网等方式,进行多媒体教学。同时,增强教学资源的利用效率,把“教”与“学”相结合,实行“教”“学”位置互换等方式,模拟工作流程,增强师生互动性,提高教学效率。

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对专业知识结构的理解,不能只强调技能提升,忽视宏观教学,避免学生“机器人”的现象出现。使立体化教学内容在提升学生技能的同时,达到培养创新性人才的作用,使学生在进入企业之后能够尽快完成角色转变。

通过以上论述可以得出,在校企合作课程开发中,需要学校与企业共同努力,对学校性质、企业需求、岗位技能等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开展。要将日常教学活动与课程开发教学方案积极调和,使高职院校教师与对口企业形成课程开发的整体队伍,调动广大教师、行业人士、课程专家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实现“教、学、做”为一体的校企合作环境,全面提升校企合作进程。同时,高职院校应该抓住国家政策这个强大依托,突出自身具有培养实践性、专业性、开放性人才的特性,将课程开发机制在更大范围内推广,为国家人才培养做出应有贡献。

L?012年度河北省高等院校英语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项目编号:HB12Y032,课题名称:校企合作开发外贸英语课程研究

参考文献

[1] 李闽,于晓丹.高职校企合作课程开发问题实证研究[J].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5).

校企合作发言稿范文第3篇

关键词:校企合作;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

高校科技工作已经逐渐发展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应用研究的重要方面军,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生力军,已成为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摇篮。然而,2010年全国科技成果统计报告中的数据显示,我国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仅为20%左右,真正实现产业化的成果不足5%,而西方发达国家的转化率为50%~70%,美国和日本甚至达到了80%。[1]可以说作为科技成果的供给主体的高校存在着科技成果转化率低,与企业需求信息不对称,科技与经济存在严重脱节,相关机制体制不健全,科技成果转化的动力不足,转化环境还待优化等问题。截至2012年4月,全国普通高校共有2138所[2],其中高职院校1297所,占61%,占据了整个高校的半壁江山,它们的科技成果转化情况如何?还鲜有文献报道。本文就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

吕海萍[3]的研究结果表明,企业认为影响校企合作的障碍因素分别是科技成果不成熟68.5%,决策管理协调不够占16.9%,权益分配不当占15.4%;高校认为影响校企合作的障碍因素分别是权益分配不当占73.7%、科技成果不成熟占36.8%、决策管理不协调占31.2%。目前,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科研成果与市场严重脱节

从吕海萍的研究结果看,企业认为科技成果不成熟占到了68.5%,这对高职院校来说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也看出了为什么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率低的缘由,首先是因为高职院校市场意识淡薄,没有找准科技成果与市场的切入点,从而与市场严重脱节,导致很多优秀的科技成果不能转化为生产力,科技项目的研究与开发缺乏市场竞争力。其次是高职院校科技项目选题与企业需求结合不紧密,这主要是因为高职院校很难掌握企业需求的第一手信息,这就导致科技成果与企业需求的脱节。另外,即使科技项目选题紧跟企业需求,但在研究前没有和企业合作,进行充分的可行性调查,导致科技成果无法及时产业化,许多大量的、有价值的科技成果被束之高阁,降低了科技成果转化率。

2.管理体制不健全

目前,高职院校管理体制方面存在职权不分、体制不健全等问题,许多高职院校以其管理二级学院、系部的模式管理科技企业,企业的法人代表由高职院校任命,进行行政化管理,这就出现产权、经营权、日常管理运行的多方矛盾,使科技企业无法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参与市场竞争;其次,由于高职院校科技成果管理体制长期形成的注重科技成果奖励和论文,轻视知识产权保护的倾向,使得高职院校科技成果保护不力,张惠玲[4]的研究表明,近30%的高校存在科技成果流失现象,其中外单位窃取流失占40%,化公为私占10%左右,随人员调配占20%。最后,管理体制不健全导致人才流失,由于参与科技成果转化的主要是教师,如果高职院校没有给他们提供一个好的发展平台,以及良好的激励机制,他们很容易流向企业。

3.科研经费投入不足,不能满足大规模产业需求

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一项成熟的技术成果成功地应用于社会生产,其研究开发、中试、成果商品化三者资金投入比例一般为1∶10∶100,而我国远低于这个比例,[4]政府经费投入多集中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而科技成果转化经费支出大,具有高投入、高收入、高风险、周期长的特点,国家在资金方面无法向科技成果转化大规模倾斜,高职院校在融资方面又存在诸如政策支持力度小、银行要求的贷款条件过高等诸多困难,导致科研的成果局限在理论研究,产业化程度不高。

4.没有充分调动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意识

企业是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过程中的重要主体,同时也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受益方,企业投资理应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方式。然而孙建成[5]认为:在校企合作中,多数企业处于从属地位,86%的企业缺乏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伙伴。大多数企业关注的是如何通过资金、人力投入在现有生产基础上扩大其产品的市场占有率,以科技进步为主的内涵式扩大再生产,还没有成为企业发展战略的主流。这主要是因为科技成果转化的长周期和先期投入的高风险企业难以承受,缺乏科技创新主体意识,使得一些企业宁愿投资“短、平、快”项目,也不愿投资科技成果转化项目,导致科技成果转化慢,收益差。

二、促进高职院校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对策

1.确立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化的导向

科技人员在进行科技项目选题时,应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市场需要和提升企业效益为原则,选择那些适应性强、创新性突出、具有较大市场潜力的科技项目,并与相关企业紧密结合,让企业专家参与到项目研究全过程中;高职院校在进行项目评审时,就可以以该项目的技术创新成果能否直接进入企业、面向市场为观测点,同时彻底排除在评审过程中受任何外界因素影响,使科技成果转化工作在科技项目立项这个源头环节就打好基础,为以后的成果转化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最后要严把科技成果鉴定关,严格按照《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办法》、《科技成果鉴定规程》,确保成果鉴定的严肃性、科学性、公正性,从而有利于科技成果的转化推广。

2.建立合理完善的管理制度

合理完善的管理制度是从根本上解决科技成果转化问题的保障,要想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必须建立合理完善的管理制度。若高职院校是通过自我兴办企业完成科技成果转化,这就必须清晰产权、明确权责,使其成为一个真正的生产型经济实体,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充分调动科技人员与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若高职院校是以科技成果作为资本与企业共同进行成果转化,校企双方都会承担较高的风险,双方必须建立紧密型的合作关系,用合理完善的管制体系来规范双方行为,避免内耗,将投资风险降至最低;健全的激励制度是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有效手段,高职院校应按照政府的相关政策,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完善科技评价体系,建立公平合理的评价机制,推行新型分配制度,形成人才激励机制,为科技人才的发展搭建平台,如将科技成果转化贡献突出的科技人员或横向项目多、与企业联系紧密的科技人员安排到重要的工作岗位,设立成果转化奖、成果效益奖等等,充分调动他们从事科技成果转化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的多元化融资渠道

资金短缺是高职院校科技成果转化主要障碍之一,高职院校可以通过以下渠道进一步拓宽资金的来源,形成全社会、多渠道、多形式的融资体系。首先是联合企业申报政府的产业化项目,如高校科研成果产业化推进项目等等,争取获得政府拨款;其次是自有资金,目前,许多高职院校在教研项目和教改项目上的投资较多,反而对科技项目的投入少,存在“不见兔子不撒鹰”的现象,高职院校应改变观念,加大对科技项目的投入;第三是在确保科技成果能有市场的前提下,高职院校可以利用房产做抵押,以争取银行贷款;第四是若资金缺口较少时,可向教师融资;最后高职院校可以将科技成果作为无形资产,与企业合作进行科技成果转化。这些获得资金的方式,既可以单独采用,也可以结合几种方式作为解决资金问题的途径。

4.调动企业的科技创新主体意识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本质上取决于企业的技术创新、吸纳科技成果能力和经营能力,因此,要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校企联合机制和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断提高其科技成果转化主体的认识,使企业寓科技成果于产品开发和发展生产之中,真正成为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首先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如加强对专利的保护,加大对仿冒侵权打击力度,并修改专利法有关规定;制定鼓励政策,引导企业加快产品更新换代速度,提高产品档次、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等等。其次是深化企业体制改革,加大资金投入切实将科技成果转化成商品、转化为生产力,完善企业持续发展的机制体制。最后高职院校与企业必须建立互信互赢的合作机制,合作机制是校企双方开展合作的纽带,双方应在利益分配、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达成共识,开展深入合作,为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率做出双主体应有的贡献。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政府、高职院校、企业三方,政府应该出台相应政策加以引导,搭建平台,为成果转化做好保障,而企业、高职院校应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紧密合作,全程参与科技项目选题、研发、鉴定、转化,如果缺乏企业的参与,高职院校的许多科技成果就会被束之高阁,无法转化为商品、生产力,但若缺乏高职院校的参与,企业就有可能丧失获得适应性强、创新性突出、具有较大市场潜力的科技成果机会,从而丧失提升其核心竞争力的机遇,可以说双方合作从长远的发展来讲都是互利双赢。

参考文献:

[1] 张晓龙.论我国高校如何突破科技成果转化的瓶颈[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3):220-221.

[2] 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全国高等学校名单(截至2012年4月24日)[EB/OL].2012-05-09).http://221.12.38.131/web/articleview.aspx?id=20120509093812114&cata_id =N003

[3] 吕海萍,龚建立,王飞绒,等.产学研相结合的动力-障碍机制实证分析[J].研究与发展研究,2004,16(2):58-62.

校企合作发言稿范文第4篇

关键词:普通高校; 校田径运动会; 发展模式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2)08-158-001

教育部在2000年颁布的新的《体育与健康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培养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体现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普通高校运动会对学校体育起着导向、推动作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展示学校体育的重要窗口之一。但传统模式的校运会目的单一、形式单一、参与对象单一,已远远跟不上社会发展与人的发展的需要,其重要性及在大学生心中的魅力也逐渐消退,这与新时期体育教育改革的宗旨想违背。因此,新时期高校校运会发展模式一直是今年来高校探讨的话题。本文笔者想通过对校运会传统模式的分析,提出一些可行性的建议,以期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对普通高校运动会现状的分析

1.竞赛体制陈旧、形式单一

长期以来,普通高校校内各种群体竞赛均由校体育部一手包办,教师需投入很大的精力去组织比赛,工作量很大。传统模式的校运会由于受奥运会思维模式的影响,往往都是以田径运动会的形式举行,可以说是正规田径比赛的缩影,只是规模小些,参赛人数少些,竞赛水平低些。有些学校可能会因为场地条件的限制而少设几个项目,比赛的规则、计分的方法、组织形式等方面均照搬了正规比赛的模式。

2.内容与教学相脱节

传统模式的校运会在运动项目的设置上,无一例外的均按竞技运动会的要求设置项目。有许多项目在日常的教学内容中从来没有出现过,对田径项目中一些技术性强、难度大的如跨栏、标枪、铁饼、三级跳远等项目必须经过长期的、系统的训练才能较好的完成,但校运会上设立了这些项目,学生往往迫于无奈而参加了这些项目的比赛,于是就出现了比赛时撞栏、跳栏、铁饼横着飞、标枪纵向翻转的现象,既增加了学生受伤的可能性,也会使学生的自尊心受到打击,影响他们再次参加比赛的勇气。

3.普及程度不够

高校运动会往往以学院为单位,一般情况下都是规定每个项目每个单位报两人,每人限报两项(可兼报接力),造成参赛人数少,大多数学生无事可干的情况。重尖子、轻群体,重胜负、轻参与,重选拔、轻普及,抓了少数人、丢了大多数人,忽视和剥夺了广大学生接受体育教育、平等参与学校体育活动的权利,把少数学生在校运会上获取名次与奖牌当成了主要目标。

二、高校运动会的作用

1.校运会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点内容,是培养学生社会使命感、责任感、成就感、团队意识和合作、竞争等良好心理素质的最佳途径,也是教会学生认识社会、了解人生以及如何面对挫折和失败、战胜自我、超越自我的最生动课堂。校运会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号召力,是宣传和发挥体育功能的最好阵地。

2.田径运动会不仅促进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对学校的德育工作也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竞争是竞技运动会固有的本性,顽强拼搏、坚忍不拔等坚强的意志品质更能在此中体现,从而提高抗挫折能力,增强了自尊心和自信心。

三、对普通高校运动会模式改革的设想

1.观念更新,提高认识

对传统模式校运会的改革首先必须是观念的转变,只有观念转变,才能产生创新意识和行为。新时期高校运动会的目的应是通过体育竞赛,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吃苦耐劳、坚持拼搏的精神,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服从裁判、遵守纪律的优良品质,培养学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培养他们自我锻炼的意识及能力,从而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2.对校运会的组织形式及设置项目的改革

组织竞赛是手段,贯彻学校体育思想、推动学校体育工作,达到全面育人是目的。我们要加大对校运会的宣传力度,注重体育文化思想的传播,改变以往的做法,将校运会由单一的运动竞赛变为融健身、娱乐、竞技为一体的综合性体育文化节。在项目的设置上,应达到正规竞技项目和娱乐项目参半、精英竞赛项目与集体项目参半,有可能的话还应逐渐加大后者的比例。

3.加强对田径课程的改革,创造条件,确保田径选修课的开设

随着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体育教学的内容和形式都变得更贴近时代和学生的需求。许多高校为了适应高校教育改革,公共体育教学实行学生自主选课和选老师的形式。这虽然有利于学生体育兴趣和终身体育思想的培养,但田径是一切运动的基础,是最能全面发展人体运动机能的。

4.竞赛体制改革

改变以往校运会由体育部教师包办的做法,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具体可采用由学校牵头,体育部(院系)统筹指导,院系、学生会、社团联合承办的方式,此方法不仅能体现出各院系、学生会、社团的特点,而且能培养全体师生的主体意识、合作意识、创新意识等。

5.评比方法、发奖形式的改革

校运会是以竞赛的形式出现的,既然是竞赛就会有名次高低之分。在文明竞赛的前提下,“金牌意识”还是需要倡导的,如果我们一味地“友谊第一”,那么学生的竞争意识就得不到培养。校运会评定各学院最终名次的方法不应单纯以比赛得分多少为最终依据,而应结合各学院参与程度、精神面貌、会场气氛等因素来评价。这样就更能引起各学院领导及同学们的重视,吸引更多的同学踊跃参加。对于发奖,应改变以往发奖品、发奖状的做法,可以模仿奥运会颁奖做法,颁发有学校纪念意义的奖品或奖牌,让学生在一种新的情境中充分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自豪感,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和爱校情怀。

参考文献:

[1]陈晓宏.高校体育竞赛改革探析[J].体育函授通讯,2002,(5)

校企合作发言稿范文第5篇

【关键词】硫酸镁;万托林;高氧驱动雾化吸入;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高氧驱动雾化吸入法是利用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雾滴由呼吸道至支气管起到解痉、平喘、止咳、祛痰等作用。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是指气管、支气管粘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1]的急性发作。在秋冬季节或感冒时症状加重,诱发其急性发作。临床体征为呼气费时、费力,双肺呼吸音低,满布或散在哮鸣音,偶闻及湿罗音。口服及静脉药物治疗喘憋症状改善不明显。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自2008――2012年共收治300多例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者,随机选取20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A组100例,男65例,女35例,年龄46-86岁,平均年龄67岁,住院平均5天以下80例;B组100例,平均年龄66岁,男66例,女34例,年龄48-83岁,住院平均5天以下60例。两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病情等方面具有可比性。诊断均符合《内科学》(第7版)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

1.2方法

1.2.1两组均给抗感染、抗炎、解痉、平喘等药物口服及静脉常规治疗,A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7.5%,硫酸镁2ml+万托林2ml高氧驱动雾化;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万托林2ml高氧驱动雾化。同时监测呼吸、心率、血压及喘憋改善情况。治疗3-7天进行疗效比较。

1.2.2吸入时间餐前或餐后2小时,每日3-4次。:坐位或半卧位,有利于药液沉积到支气管及肺泡;意识模糊者平卧位,抬高床头30度。使膈肌下降,胸腔扩大,增加气体交换,提高疗效[2]。氧气流量:6-8L/min为宜,使雾滴更微小,易于到达细支气管。

1.3疗效判断标准①显效:3天内呼吸困难明显缓解,咳嗽、喘息、呼吸音改善、肺部哮鸣音明显减少或消失,痰培养无菌生长;②有效:3-7天内呼吸困难好转,咳嗽、喘息、肺部哮鸣音减少,痰培养无菌生长;③无效:7天后仍咳嗽、喘憋,肺部哮鸣音无明显减少,痰培养有致病菌生长。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χ±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随机区组设计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P

2结果

2.1疗效比较A组有效95例(95%);B组有效90例(90%),A组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镁离子是细胞内常见阳离子之一。与低剂量万托林合用后作用明显提高,其可能机制是镁离子广泛参与细胞活动的各种生理过程,通过多种途径发挥作用[3-4]:①通过细胞膜上的钙通道调节细胞内钙离子运动,舒张支气管平滑肌,抑制腺体分泌。②能使胆碱能神经末梢的乙酰胆碱释放减少,阻止支气管哮喘发生。③能激活腺苷酸环化酶,加快二磷酸腺苷转化为环磷酸腺苷的速度,其浓度升高,使支气管平滑肌处于松弛状态。④可激活支气管哮喘患者的支气管壁中功能低下的受体,抑制喘息发作。⑤镁离子具有镇静的作用。⑥对抗缺氧所致毛细血管和小动脉痉挛,降低心脏后负荷,随着肺淤血的减轻间接改善呼吸功能和缺氧。⑦等渗硫酸镁与万托林合用有协同作用,增加万托林疗效,减少其副作用。将硫酸镁联合万托林高氧驱动雾化吸入,研究A组慢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在显效、总效上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0-61.

[2]王林凤.呼吸科患者氧驱动雾化吸入不良依从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国健康月刊 ,2011,12:26

[3]吴雨平.雾化吸入硫酸镁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46例[J].广西医学,2007.01,29(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