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水利工程的含义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CWSBR工艺 污水处理 工艺特点
中图分类号:TM9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10-0191-01
1 我国污水处理工艺现状
随着污水处理事业的发展,多种污水处理工艺都在我国得到了一定规模的应用,其中以A/O、A2/O、氧化沟、SBR为主,其它工艺如AB工艺、曝气生物滤池、水解-好氧工艺、生物接触氧化工艺、稳定塘、土地处理等工艺为辅。每种处理工艺各有优缺点,我们要针对不同的水质水量、进出水指标等具体要求进行综合方案比选,从而确定应用哪种工艺。
2 CWSBR工艺
2.1 CWSBR工艺的简介
CWSBR工艺即恒水位序批式反应器,是由德国G.A.A公司在SBR工艺的基础上研发出来的,继承了SBR的精髓真正实现按照动态设计运行,并完全克服了SBR各池容积利用率较低的缺点。
CWSBR工艺的核心技术有两个:一是利用水力帆的往复运动使常规SBR的变水位运行改为恒水位运行,即在单个水池中连续进水连续出水,周期性的完成SBR工艺的充水、搅拌、曝气、沉淀、滗水的全过程。二是恒水位滗水器的应用。
2.2 CWSBR的工艺特点
(1)投资省
水帆的灵活设计,提高了容积利用率,没有二沉池和污泥回流系统,因此所需管道、阀门等设备材料都大大降低,基建投资减少约15%,每吨废水的投资费用比传统SBR工艺降低约28%。
(2)抗冲击负荷强,模块化设计、运行灵活,处理效果好
CWSBR工艺抗冲击负荷能力强,进水控制区可有效调节污水的水质,使进水反应过程的污染物浓度的变化较小,降低对生化系统的冲击,有利于保证活性污泥的良好生长;CWSBR反应池既可设计成多池模块组合,又可设计为单池独立运行。
(3)适用于现有污水处理厂的改建
可在原有的污水处理工艺上改建而成,并充分利用原有的污水处理设备,利用率达90%以上。
(4)运行费用低恒水位运行,水力损失小,提升泵能耗减少约65%,运行费用降低约10%。
(5)自动化程度高
运行过程全自动管理,实施无人执守,定时维护。
3 工艺设计
3.1 某北方寒冷地区城镇污水厂工艺流程
根据进水水质条件及出水水质要求,采用的工艺流程如下:
污水――粗格栅间――污水提升泵房――细格栅间――旋流沉砂池――CWSBR反应池――紫外消毒间――自然水体
3.2 单体设计
污水处理厂设计规模为4000m3/d,预处理部分按远期6000m3/d设计。
(1)预处理间
粗格栅间、提升泵房与细格栅、旋流沉砂池合建,污水提升泵、旋流沉砂池按近期4000m3/d,最大时变化系数为1.7。预处理间尺寸20.0m×9.0m×11.0m。
①污水提升泵房前设粗格栅间,设栅槽2格,内设机械格栅除污机,栅槽宽700mm,格栅栅条宽度10mm,栅间隙20mm,安装角度75°,栅前水深0.4m,过栅流速0.9m/s。
②污水提升泵房及粗格栅间为半地下式,集水池为钢筋混凝土结构。细格栅设在粗格栅间与污水提升泵房的上层。提升泵房内设潜水排污泵3台,2用1备,其中1台变频。
③细格栅间栅槽2格,格栅栅条宽度10mm,栅间隙10mm,过栅流速0.9m/s,格栅倾角60°,有效宽度B=800mm。采用回转式格栅机械除污机2台,型号:HZG800,功率:1.1KW,近期1用1备,远期2台工作。
④本设计采用1座旋流沉砂池,设计流量采用最大流量,型号:XLC360,功率:1.1kw,水力停留时间20-30S,水力表面负荷200m3/m2・h,直径Φ=2.13m、高H=2.80m,叶轮转速12~20r/min,鼓风机功率2.2kw。
(2)CWSBR反应池
CWSBR生化池由能往复运动的水利帆分割成三个独立的区域,分别为控制区、反应区、平衡区。
设计流量按平均流量:4000m3/d=167m3/h,变化系数:1.0
CWSBR池为钢筋混凝土形式,采用2座CWSBR池。单池尺寸24.0m×22.0m×6.0m,地上3.5m,地下2.5m。
CWSBR池设计中采用的污水冬季最低水温值为8℃,单池参数如下:
污泥负荷:0.05kgBOD/kgMLSS・d,污泥浓度3500mg/l,SVI=100mg/L,污泥产率=1.188kgTS/kgBOD,剩余污泥总量=148.5m3/d,剩余污泥浓度=12.60kgTS/m3,污泥龄21.15d,运行周期为按6.0小时计。
CWSBR一个周期循环的几个状态及时间(如表1)
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①进水潜污泵2台,将控制区的污水打入反应区,本设计采用2组反应池,反池按4周期运行,潜水泵参数为:Q=630m3/h,H=0.7m,N=6.5KW;运行时间1.0h/周期。
②潜水搅拌器4台,安装在反应区,在反应区进水时进行工作,参数为D=1500mm,F=1700N,N=3.5KW;
潜水搅拌机8台,安装在控制区,间歇式工作,参数为D=620mm,480rpm,N=5.0KW;运行时间1.0h/周期。
③恒水位滗水器2台,型号LD500,Q=650m3/h,滗水时间为1.0h;
④出水潜污泵2台:经生化处理后的清水通过重力自流到出水泵的井筒中,然后由出水泵将清水打入平衡区,参数Q=630m3/h,H=0.7m,N=6.5KW;
⑤剩余污泥泵2台,将CWSBR反应区内的剩余污泥排入到污泥浓缩池,参数为Q=80m3/h,H=8m,N=4.0KW;
⑥管式曝气器,数量280根,Q=8-10m3/h,Φ=67mm,L=1000mm;
⑦水力帆2对,尺寸按池形单独设计;
⑧仪表:DO仪2套,红外反射器2套。
(3)鼓风机房及变配电间
CWSBR池总供气量为3000Nm3/h,设罗茨风机3台(2用1备,2台变频)。
性能参数:Q=26.10m3/min,H=6.0m,N=37.50kw。
(4)紫外消毒间
紫外消毒间设一座。紫外消毒间尺寸:13.0×8.0×4.5m
4 结论
通过该工艺的运行,该城镇的污水完全可以达到预期的排放标准,从而也证明了CWSBR工艺适应寒冷地区的运行条件,即使在寒冷地区最低水温8℃时亦能取得良好的处理效果,该工艺在城镇污水处理中拥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
参考文献
[关键词]水利工程管理 现代化 精细化
中图分类号:G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0-0198-01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地表水和地下水,以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水利工程所涵盖的范围十分广,其主要包括农田水利工程、防洪工程以及水利发电工程等。近些年来,随着社会需求的不断增长和变化,水利工程逐步走向了现代化,而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是实现水利工程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一、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概述
(一)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
要想准确理解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含义,首先必须要明确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是随着管理技术的完善而发展的,其符合水利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不只是简单地将其“硬件”现代化,还要将其“软件”现代化,其主要包含对管理理论和管理体制的现代化。总之,其要达到拥有现代化的水利工程设施、现代化的水利工程管理理论和现代化的水利工程管理方法的目的。
(二)水利工程管理的精细化
精细化管理是起源于上世纪五十年代日本的一种企业管理理念,它是社会分工的精细化以及服务质量的精细化对现代管理的必然要求,是建立在常规管理的基础上、将常规管理深入应用的一种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管理所占用的资源和降低管理成本为主要目标的管理方式。水利工程管理精细化的最显著特点就是重细节,其要求在每个细节上都做到最好,主要可以概括为“细、精、严、准”四个特点,细就是指力求把所有工作都做到最细;精就是力求将每一个环节都做到最好;严就是管理制度的严谨;准就是保证工作完成的准时和准确。精细化管理尤其强调执行力,是一种十分先进的管理理念。必须要明确的是,实现管理精细化是实现管理现代化的先决条件,如果做不到管理的精细化,那么也就不可能实现管理的现代化。
(三)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建设的思路
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民生为工作理念,在保证水利工程安全的前提条件下,完善现有的水利工程管理制度。具体可通过对工程管理理论的研究,来改革现有的水利工程管理制度,通过制度的标准化来实现管理的精细化,通过信息化的建设来实现管理的现代化,从传统型的水利工程管理方法转变为现代化的水利工程管理方法,从而保障我国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二、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建设的具体措施
(一)加强对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建设的认识
近些年来,随着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需求的增加,我国对现有的水利工程管理更加重视,不但对水管体制进行了改革,还增加了对水利工程的资金投入,水利工程管理得到了不少发展。尽管如此,我国的水利工程管理人员对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的认识还不够,普遍存在“重建设,轻管理”的情况。因此,相关的水利工程部门领导者应当起好带头作用,做好对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建设的宣传工作,加强工作人员对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的思想认识,明确其重要性,从水利工程的可持续发展出发,建立水利工程管理责任制,将责任层层细分,保证每一位工作人员都明确自身的责任,从而保障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的顺利进行。
(二)深化对水管体制的改革
水利企业应深化对水管体制的改革,使其能够适应水利工程现代化的发展趋势。具体来说,水利企业可完善水利工程的相关配套措施,做到分工明确,同时还要大胆创新,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来进行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定期地对相关供水设施进行维护,可建立维护人员的激励和考核制度,以此来提高员工的积极性,保证水利设施维护工作的精细化和规范化。此外还要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将水利设施的维护工作进行招标,使其具有竞争性,建立良性的市场竞争机制,以此来保证水利工程设施的质量。
(三)加强对新技术的利用
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各种水利方面的新技术层出不穷。水利工程企业一定要加大对相关技术的应用力度,这不仅可以大大提高水利工程管理的工作效率,而且还是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具体来说,水利工程企业可将新技术、新设备的引进纳入到企业的发展规划中,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避免出现新技术或新设备“无用武之地”的情况。这些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应用可以实现水利工程的自动化运行,还可以实时地对各种重要指标进行监测,能随时随地掌握水利工程的运行情况,这样一旦数据出现异常时,就可以及时地发现并处理,从而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新技术和新设备的引进不仅可以提升水利工程的管理水平,而且还可以有效促进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的建设。
(四)提升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
管理人员作为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建设的具体实施者,其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建设的实际效果。因此,务必要加强对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管理知识的培养,使其掌握现代化的管理理念,提升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具体来说,一方面企业可以积极引进综合素质较高的管理型人才,另一方面可以建立定期的管理人员培训制度,以此来对企业现有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从文化和技术两方面来提升水利工程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出具有先进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的综合性人才,以此来满足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建设的需求。
(五)加强对水利工程的日常管理
水利工程的日常管理是水利工程能否正常运行的关键所在,因此一定要加强对水利工程的日常管理。具体来说,要定期地检查水闸、堤坝等设施,在汛期要做到每天检查,以此来保证水利工程的安全性。此外还可建立水利工程的考核制度和责任制度,科学合理地进行调度,保证各部门都能按时完成自身任务,努力实现水利工程管理的精细化和现代化。
(六)加强各部门的合作
水利工程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其管理好坏不仅关系着工程的质量,还关系着人们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在进行水利工程管理时务必要加强各部门的合作,协调好各部门的工作,将之与防汛、人事、设计、通信网络、财务等各部门联系起来。比如在进行水利工程的规划和设计时,要将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作为参考因素,在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实施时,要保证其质量,使其能够满足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的发展需求,从而保障我国水利工程事业的稳步前进。
结束语
随着管理理念的发展和人们需求的提升,水利工程管理的现代化和精细化建设被更多人所关注。实行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不仅可以提升水利工程的管理效率,还可以有效提升水利工程的质量,保障水利工程的安全。笔者认为,新时期下应该加强对水利工程现代化和精细化的认识、新技术的应用、各部门的合作以及对水利工程的日常管理,此外还要深化对水管体制的改革,提升水利工程管理队伍的整体素质,以此来保证水利工程管理现代化和精细化建设的顺利实施。
参考文献
[1] 袁国强.浅析水利工程管理运作中存在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1(23).
[2] 李辉,姜崴.浅析水利工程管理质量影响因素与关键技术[J].民营科技,2010(05).
[3] 刘涛,王锋.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 实现企业发展新跨越[J].科技信息,2011(11).
关键词:生态水利工程;水利建设;水利设计
1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意义
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实际上就是环境管理和生态建设领域当中的全新概念,水利工程生态设计要求对于工程中的所有环节都进行研究其带来的生态破坏和生态影响,并且通过不断改变设计方案和措施,最大限度的降低水利工程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实际上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综合性比较强,相比较于普通的水利工程来说,生态水利工程不但需要满足治理河流的需求,满足防洪、灌溉、供水、发电等不同要求,也应该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并且把其当做水利工程建设的重点不断进行监控。把生态系统和水利工程进行有机统一,这是未来水利工程建设的重要目标。
2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必要性
传统方式的水利工程建设主要对河流以及生态系统造成两大方面的影响和破坏,一是,导致自然河流逐渐变成沟渠,这其中主要包含把天然河流建设成直线的人工河流。水利工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对水流起到拦截作用,从而增加了河流的蓄水量,除此之外,也增加了上游河道的宽度和深度,也会淹没更多陆地;二是,自然河流逐渐出现非连续性。一般由于筑坝都是顺着河流方向建设的,从而导致出现非连续性,由于水利工程的不断扩张和增加,使得更多的流动河流以及生态系统逐渐变为不动的人工河流和湖泊,促使流动水文、速度、边界以及水深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于水利工程的影响使得已经适应原本生活环境的动植物,又要开始适应新的生活环境,这样就会导致很多适应能力比较差的动植物出现淘汰的现象。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水利工程设计和技术研究水平也在不断提高,逐渐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传统的水利工程往往仅是可以满足功能需要,但是很容易忽视生态系统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和破坏,从而造成生态系统功能逐渐衰退,降低自身净化功能,从而损失了水利工程带来的利益。
3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理念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
生态水利工程实际上就是在满足人类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时候,充分考虑到周围环境和生态系统,确保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水利工程的基本含义主要为:一是,应该遵从对生态系统破坏和影响力最小的原则来进行选址,尽可能降低水利工程对生态系统的破坏;生态水利工程应该遵照生态系统的自动净化和组织原理,在对水利工程进行研究和设计的时候,必须完全考虑到周围环境的承受能力,逐渐把维持生态系统平衡当做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内容,以此当做制约生态平衡的主要原因,充分考虑生态系统的承受力度和健康过程,确保水利工程可以保证生态平衡;推崇建设环境友好型的水利工程,最大限度的避免出现生态破坏问题,降低环境成本。
3.1生态水利工程建设的原则
为了符合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把资源保护和工程建设相结合明,确水利工程服务于人类和社会的地位,不断改变观念,逐渐实现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从而达到水资源能够持续利用以及优化水资源的作用。为了完美实现水利工程的作用,应该建立相应的水安全体系,因此,就要建立防洪工程以及一些非工程措施,来保证水利工程的水安全。想要提高水利工程的承载能力,就必须对水资源的合理配置进行重视,不断保护和节约水资源,从而改变水资源承载力。为了有效地提高水利工程的保护功能,应该切实做好围堰保护河岸的工作,提高工程中围垦滩涂,从而提高水利工程的保护功能。
3.2生态水利工程的应用
第一,提供相应的动植物生存和繁殖空间。通过建设生态水利工程,可以很好的把河道、水流、提防和岸边的动植物进行整体连接,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依据现有大自然地貌和地形合理科学配置与改进,从而建立一个互惠共存的生态系统。在水利工程中河堤坡脚位置上拥有很多变化带以及高的孔隙率,从而比较适合生物生长,因此为鱼类的生存提供场地,并且河道两旁的绿树和丛林为昆虫和鸟类提供栖息地。
第二,提高水资源的自身净水功效。水资源的自身净水作用就是把有机污染物经过氧化形成无机物的过程,并且可以不断运用水资源中的细菌以及真菌等污染物。在分解无机物的时候,可以为水中藻类植物提供养分,藻类经过不断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相辅相成。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增加鱼巢、鱼道逐渐形成流速带,这样方便于氧气进入到水中,增加了水中的氧气含量,促进了植物的生长,为净化了水质提供保障。
第三,起到调节水量的作用。生态水利建设的过程中,河道周围的植被具有一定的蓄水作用,在水资源中一般都会含有大量土壤动物和微生物,从而使得河堤出现很高的孔隙率。枯水期,之前储备的水会慢慢进入河道,从而起到调节作用;在水比较丰富的时候,水开始向河堤中渗入,避免出现洪灾。总而言之,生态水利工程在水利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还处在大力建设水利工程的阶段,水利工程的建设在给社会带来了资源保障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环境,因此,在设计水利工程的时候,需要充分考虑生态理论,借鉴先进经验和技术,不断创新,从而提高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水平,减少水利建设带来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杨丽荣.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运用[J].黑龙江水利科技,2012(11):198-199.
【关键词】水利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通常来说,软土多分布于水量丰沛的地域,其最常见的表现形式是土内含有大量水分的淤泥及淤泥质土。当软土内水分比较多的时候,就会使软土内的颗粒之间的空隙增大,一旦受到一定的外力作用时,就会出现压缩、变形等问题,使抗剪切能力、透水能力下降,存在着十分明显的不足。因此,要采取正确的做法处理软土地基,进行科学的施工,使软土地基的稳定性得到加强并有效提高地基的质量,确保高效科学地进行水利工程施工。
1 软土地基的基本含义及特征
1.1 基本含义
软土地基,即由软土构成的地基,其土壤主要由软土构成。软土地基主要的组成成分是淤泥质粘性土、淤泥质粉土、泥炭等土质,这些土质有的含有丰富的身份、有的土质疏松,它们的压缩性很大,但是强度比较低,不能承受过大的压力。
1.2 特征
通常来说,软土地基有着低强度、低透水、高压缩、沉降快、不均匀的特点。
低强度。因为软土地基往往由软土构成,软土土质疏松、强度较低,这就直接导致了软土基地的强度过低,在施工中可能会出现崩裂、塌陷的故障。
低透水。一些软土地基是由淤泥质粘性土构成的,透水性并不好,在进行地基的施工过程中,大部分水分不能顺利排出。为了保障顺利、安全地完成地基建设过程,往往都是使用排水固结法进行软土地基的排水工作,提升软土的稳固性。
高压缩。因为软土的一些特性,软土地基的强度就会很低,有着很大的压缩性。在进行水利工程的施工时,伴随着不断进行的工程建设,工程总体质量也在不断地增大,随之而来的就是更高的软土地基塌陷的发生率。一旦单位面积压力超过0.1MPa,软土地基就会塌陷,给水利施工带来很大的困难。
沉降快。软土土质与其它土质有着很大的差别,其高压缩性容易使软土地基快速沉降。随着水利工程总体质量的增高,沉降速度也就越快。
不均匀。在软土地基中,软土是由多种土质构成的,每一种土质都有自己的密度、硬度及强度,这就造成了水利工程建设中由于软土地基受力的差别而诱发的建筑塌陷甚至倒塌的现象。
2 处理软土地基时应注意的问题
2.1 施工准备阶段
在处理水利施工软土地基之前,需要先进行检修设备的相关工作,以保证设备可以正常运作。同时,还要清理好施工的场地,促进工程建设能够顺利进行。除此之外,还应该做好检查施工材料的相关工作,保障施工质量能够保持在一种高水平的状态。
2.2 施工过程阶段
在进行水利工程软土地基的施工建设中,需要时刻注意施工中的相关事项,认真细致、严肃地依照软土地基的施工工序进行施工,同时要做好相关的安全防护工作,加强维护施工设备的力度,以保证设备能够正常的使用。
2.3 水利工程的相关要求
在进行工程建设时,要按照水利工程实际的用途及规划好的建设级别选择性价比最高的建设方案,依据所选择的建设方案进行施工。我国的水利工程一般依据实际用途的差异进行划分,每一个类别都有着各自的质量标准及是工程机,在建设国家级的水利工程时,要制订一份质量较高的施工标准,尽量完美地处理好软土地基建设;在建设规模较小的水利工程时,就不必十分严格地要求施工质量,在这种情况下就要对工程造价及施工质量的关系进行充分的考虑,选择其中性价比最高的一个方案进行施工。
2.4 软土地基的施工量
在进行工程建设时,应该充分考虑软土地基的施工量,以保障软土基地高校施工来依据工作量的差异选择适合的处理方案。例如在进行大型工程施工时,往往不使用换填管理法处理软土基地,其原因是换填管理法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这必然会大大提升工程造价成本。
2.5 软土地基的施工工期
在处理软土地基时,需要对软土地基施工的时间限制进行充分的考虑,依据时间的限制选择最为契合的方案。在软土地基的处理过程中,应将工程建造时间及软土地基加固时间考虑在内,保证工程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保质保量的完成任务。
2.6 软土地基的施工环境
在处理软土地基时,应考虑到施工的环境,依据施工环境、施工标准的差异,因地制宜地选择处理方案及科学合理地施工方案,以保证软土地基建设的质量。
3 处理软土地基的策略
3.1 换填管理法
在处理软土基地的众多方法中,换填管理法是最常用的一种。它的工作原理是将软土换掉,用与施工要求相符合的土质进行代替,以使土质满足水利工程建筑地基的设计要求。在进行换填管理法时,首先要应用大型机械设备,利用其优势挖出不符合地基设计要求的软土土质,依据相应的水利工程的质量等级要求,在其中填入适量的能够使水利工程建筑地基设计要求得到满足的土质,并进行夯实,保证水利工程建设的顺利进行。
3.2 振动水冲法
振动水冲法的作业顺序不能够改变,需要依照一定的顺序钻孔作业,接下来应用水泥、砂石等材料加固软土地基。在进行振动水冲法处理软土地基前需要进行一次合理的设计及规划,并使用标准化的机械设备进行钻孔的工序,与实际情况相结合,采用合适的方式进行加固,以使软土地基的不足之处得到满足。在使用振动水冲法前一定不要采取排水作业,而且在施工时还必须要依据相关的工作流程处理软土地基,最终促使软土地基土质得到改善。
3.3 高压灌浆法
高压灌浆法师处理软土地基的主要方法之一,其工作原理是使用液压或是气压的法师,在软土地基内部注入具有凝固功能的浆液,或者是应用注浆管将水泥浆液均匀的灌入进软土层中。其工作目的是赶走原来软土层中聚集的水分及空气,使软土层变形。浆液的凝固作用是使原有软土层中的较为松散的颗粒或裂隙进行胶合,使之成为新的结合体,以有效提高原来软土层的承载力,加固软土地基。
3.4 化学加固法
化学加固法主要是通过化学试剂相互作用而发生化学反应,以此来改善软土土质,增强软土地基的承受力。化学加固法想要行之有效地改善软土的土质,就要严格地依照相关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及施工标准惊醒施工工作。在使用该项技术进行改善软土土质时,考虑到化学试剂讲给软土土壤带来一定的损害,我们就使用氯化钙溶液和水玻璃溶液惊醒凝固工作,其工作效果也是十分显著的。
3.5 管桩桩基法
桩基法在当前的水利工程建设中应用的较为广泛。由于其牢固性质较好,因此被广泛地应用在处理含水量丰富的软土地基的情况中,其中钢筋混凝土管桩及预应力管桩是使用量最多的。以南水中调中线的某河段工程建设为例,经过考察该河段地基土质并对其进行研究之后,决定使用挤密砂石桩的方法处理渠道地基:挤密砂石石桩的桩位布置成一个三角形的形状,每个桩之间的距离为200cm、桩径为60cm。在进行挤密桩施工之前,要先符合每根桩的桩位放线,成型之后还需要再次对桩位位置进行检查,确定它们之间的位置偏差在要求范围之内,一旦发现存在较大偏差或者缺失桩的现象就要对此进行及时的纠正及补桩。在进行施工时,挤密砂石桩需要跳打进行,从三角形的两侧向中间方向检测成桩,确定它们是均匀分布的并且要逐步加密,及时夯填。
在水利施工中,施工建设者要对影响水利工程建设的因素进行全面的考虑,依据具体的施工情况选择合适、科学的施工方案,提升软土地基的承载力及稳定性。不同的处理方法都有着各自的优缺点,因此施工单位需要结合实际的施工状况采取合适的处理方案,确保水利工程能够保质保量的完成。
参考文献:
[1] 林雨.水利施工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浅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25).
[关键词]生态水利;闸坝调控系统;协调
一、生态水利的概念
生态水利是21世纪人类的文明进步和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水利提出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21世纪水利发展建设的最高目标。生态水利,就是按照生态学原理,遵循生态平衡规律的法则和要求建立起来的满足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利用的水利体系。生态水利包括4层含义:第一:水充分满足人民生活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第二,为满足社会发展需要而实施的水利行为,要充分考虑水利环境保护,不能以破坏水利环境为代价;第三,对业已造成的水环境破坏进行治理和恢复;第四,与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相适应,要提供良好的水环境。总之,"生态水利"处于最高层次,是水利工作的终极目标。
二、闸坝对生态水利的影响
(1)对河流物理生境和生物组成的影响。基流稳定性增强以及流量可变性降低,导致大型水生植物的过度生长,使现有生物量增加,但是引起鱼类数量和大型无脊椎动物的多样性减少。大坝下的不稳定流量减少了物种多样性和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的现存量,并导致了鱼类和大型无脊椎动物被搁浅。闸坝修建后,激流生境变成静水生境,导致河边的小龙虾和腹足类种群数量减少,限制了鲑鳟鱼和产卵亲鱼活动范围,造成普通鱼类数量上涨,而一些适应于浑浊河流生境的鱼类则由于产卵场被淹没而消失。中科院南京地理研究所的研究表明,蚌埠闸建成后,在闸下形成了新的家鱼产卵场,这是由于水流经过闸孔底部下泄时,急流遇到消力栏的阻挡,使上层水流作旋转运动,不断向四周翻滚,在闸下很长距离内水流紊乱,流向复杂,形成了家鱼产卵必需的流水条件。但是,由于闸门开启时间和开启度都随上游来水情况而定,因此,闸下产卵场所必须的水文条件并不能得到保证。有些年份闸下产卵场没有亲鱼,直接影响了鱼类的繁殖。(2)流态对生长发育规律的影响。水位波动比率和干扰频率(洪水和大雨)以及强度(流速和剪应力)的改变,能够影响植被幼苗的存活率和生长速率。尽管许多水生动物的生长发育规律受温度状况影响,但特殊流量或洪水事件的历时对水生动物的生长发育也很重要。流量在鱼类的生存和关键生命阶段(如生殖物候、产卵行为、幼鱼存活、生长模式和补充量)中起着重要作用。上升流量历时的改变以及大型洪水会对鱼类产卵和迁移造成严重影响。(3)流态变化有利于外来物种的引进和入侵。河漫滩湿地的干-湿循环特性的丧失通常会带来巨大的生态影响,使外来物种盛行、增殖,造成本地大型水生植物数量减少。河流激流生境变为静水生境也会导致外来鱼类的大量增殖。水葫芦(凤眼莲)等外来物种取代大型水生植物群落,成为优势物种,这在淮河流域下游低流速和滞水河段屡见不鲜。
三、流域闸坝调控系统中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发展模式
(1)水利工程建设与生态环境相协调的基本理念。一是树立起人与自然相协调的科学发展观,系统全面理解生态水利的理念和方法,正确把握和确立水利工程建设的生态水利模式,以相应理念的渗透为指导,主动与自然相适应,才能使二者相协调,造福人类。二是树立起开发利用与保护相协调的资源观,水利工程不仅在防洪、供水等方面作用巨大,在改善水环境、修复生态系统方面同样大有可为,水生态系统的改善对流域范围内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起重要保障作用。三是树立起水利工程服务于社会的基础地位观,把水利工程建设放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中,与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发展进步联系起来。(2)建设生态型水利工程的方法。首先,生态水利工程建设在方法上要体现亲自然的特性。不但要掌握水在气候系统、水文循环中的运动转换规律,还要研究其在特定的生态系统中,特定的生物群落与水体的相互依存的关系。既要研究水体的物理特性,也要照顾到其系统循环特性。在开发利用河流时,将河流与其上下游、左右岸的生物群落置于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中考虑,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等。
生态水利在工程建设中没有固定的方法,应视不同的水文条件和不同的河道形态进行具体分析。这就要求我们因地制宜,灵活的进行规划施工。
参考文献
[1]孙宗风.生态水利的理论与实践.水利水电技术.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