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大学生安全意识调查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1,社会转型期人们思想观念嬗变的调查和分析
2 在发展市场经济中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典型调查
3 网络社会中人们交往关系的变化和伦理道德的新课题的研究
4 封建迷信在一些地区泛滥的表现及其原因的调查和分析
5 当代大学生人生追求的调查分析
6 当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调查
7 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对策的研究
8 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研究
9 农民赋税负担问题调查
10 贫困大学生问题调查
11 公共事业民营化的案例研究
12 各类企业建立现代化企业制度的典型调查
13 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企业典型调查
14 社会大众食品的消费安全意识调查
15 中小股民的投资行为
16 社会外来人口的社会参与意识调查
17 农村税收改革调研、
18 假日经济发展调查
19 当代中国农村家庭结构和功能变迁调查
20 社会安全感现状和原因调查分析
21 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生活满意度的调查分析
22 社会诚信度现状及其影响调查
23 就业方式就业观念变化调查研究
24 社会服务问题研究
25 老年人家庭赡养问题
26 妇女地位和妇女问题调查研究
27 当代社会变迁中消费文化兴起问题调查研究
28 社会生活中中介组织的状况原因及发展趋势
【关键词】:流动性实习实训;实施;管理
中国分类号:G718.5
“流动性实习实训”是以学校为中心,根据全县的乡镇和社区各种需要,组织学生下到相应的乡镇和社区,让学生利用学过的专业知识为当地群众进行“服务”的一种实习实训模式。它能让学生用他们所学的专业知识,服务于当地群众,能增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及社会实践经验,并能提高中职学校在社会的声誉。那么如何有效地组织和实施中职流动性实习实训呢?
一、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计划
科学、规范的实习实训管理制度,是提高实习实训效果的保证。实习实训管理制度包括实习实训领导机构和职能分工、实习实训工作流程、实习实训成绩考核办法、特殊情况的处理、学生实习实训纪律及要求等制度文件。
(1)目的和要求
通过学生参与这种与专业对口的流动性实习实训活动,巩固加深学生在校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并能将所学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以及发现实践环节中存在的专业问题,增强学生自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为学生的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另外还可是改变职业学校的现状,提升中职生的社会认可度。
流动性实习实训要求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同实习实训相结合,将思想品德的修养同良好职业道德的培养相结合,将个人刻苦钻研同虚心向他人求教相结合。
(2)所与人员安排
实习实训指导教师依据农村乡镇和社区群众的调查报告从社区和乡镇中挑选合适地点进行“流动性实习实训”,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工作和宣传工作。实训处安排参与实训的班级学生,并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分组,并安排相应的指导教师。
(3)内容及进度安排
实习指导教师依据农村乡镇和社区群众的调查报告确定流动实习具体任务,实训处安排参与实训的班级的实习的时间表和实习课程表,可以实行单周进行一次流动性实习,双周进行小结。
(4)考核及成绩评定
学校制定出学生实习实训成绩的评定办法和标准,根据学生在实习实训中的表现及实习实训报告的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评价,并对在实习实训中表现出色的学生进行表扬和适当的奖励。
二、实习前的培训与分工
(1)思想教育
实习实训是十分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中职学生非常关键的一门课程,实习实训前首先要让学生明白实习实训的目的及意义,充分认识到实习实训的重要性。
(2)安全意识教育
安全教育作为实习实训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应该让学生意识到只有牢固树立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和防范能力,才能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才能够通过实习实训圆满地完成实践、学习的任务。
(3)技能培训
①专业理论知识
学生需要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动手能力,指导老师可以根据实习实训的具体的任务进行一些有针对性的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并让学生自己提前做些相关的准备工作。这样可以提高实习实训的效果,也能提高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
②表达与交流能力
学生进入实习实训场所,一定会与当地的群众接触交流,沟通是不可或缺的部分。学习与人沟通,我们必须要懂得“真诚待人”,“尊重他人”是人际交流中的基本原则。要做到对他人的尊重,需要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第一称呼得体,恰当得体的称呼使对方感到亲切交往便有了良好的心理氛围;第二注意说话礼貌,温和的说话语气,使对方会很愿意与你交流;第三注意自己的肢体语言,恰当的肢体语言,也可以使交流变得更容易。
只有学生在实习实训中能很好地与人沟通与交流,才能确保实习实训的顺利进行。实习实训前对学生进行表达与交流能力的培训也是必不可少的。
(4)分组分工
实习实训是让学生去社区及乡镇去进行服务及传授相应的一些知识,挑选出来的班级学生必须具备一些相应的专业知识,并合理地对学生进行分组,可以按照“各不同专业的学生相互搭配、动手能力强与稍差一些的学生搭配”的方法,把几个班的学生合理地分为多个小组,每个小组选出组长和副组长,小组的实习事务由组长和副组长负责管理与协调。
三、流动性实习的实施与管理
实习实行指导教师、实习小组长、学生三级协同管理,各自职能要求如下:
(1)组长负责制
实习实训过程中实行组长负责制。组长和副组长负责管理与协调本组相关事务。组长提前将指导老师分配实习实训任务进行细化分工,再分配给每一个参与实习实训的学生,让每位同学提前预知自己的实习实训任务。
(2)学生自我管理
学生应严格遵守实习实训纪律和实习实训单位的各项规章制度,按实习实训实施方案和实习实训计划要求认真完成实习实训中规定的各项任务,记好笔记。实习实训中要尊重指导教师、工作人员,服从安排,虚心请教,如遇紧急情况必须听从组长和指导老师的指挥。
(3)指导教师及时指导
专业老师一起参与到流动性实习实训中,专业老师可以对碰到的技术难题给出专业知识方面的指导,并对碰到的其它的一些问题进行组织与协调。
四、评价与奖励
1、学生自评
每次实习实训结束后,学生对自己在上次进行的实习实训中的表现做一个客观的评价并写好实习实训报告,内容包括对介绍自己在实习实训过程中的表现、遇到的困难、存在的不足及调整对策。
2、教师评估
每次实习结束后,教师对实习实训情况的进行分析、总结,对实习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讨论,拟出解决方案。
3、奖励
学校根据相关评定办法和标准,根据学生在实习实训中的表现及实习报告的完成情况对学生进行考核,对在实习实训中表现出色的学生进行表扬和适当的奖励。
总之要有严格的管理制度、适当的培训、科学的实施与管理、以及完善的评价标准,才使“流动性实习实训”有效进行,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中职培养出来的学生在社会上更具竞争力。
参考文献
[1]《中职生实习管理的探索与实践》作者:朱勤,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
通过毕业实习,进一步掌握本专业的基本理论与技能,在实践中印证自己所学的知识。作为一个实践型专业的毕业生,更要在实习中善于发现问题,并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撰写实践报告和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本次实习,学生要自主选择一个具体领域,深入到其内部进行实践,将所掌握的旅游管理专业的综合知识运用到该行业中,提高在相关领域的实际技术水平,并初步培养动手能力,为毕业时顺利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其基本目的是了解所在地区、所在行业部门的一般概况,所在单位的性质、职能,经营、管理水平,特点与创新,发现存在的问题,运用相关知识进行原因分析,提出相应的办法与策略等。
通过毕业实习,达到如下目的:
1 、较全面、深入地了解相关工作的关系及重要作用,熟悉现行管理体制及实务操作技能,使学生对所学专业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2 、帮助学生进一步消化、补充和巩固已学到的专业理论知识。通过实践环节,检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程度、掌握程度和实际应用能力。
3 、有针对性地锻炼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将所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他们脚踏实地、扎扎实实的工作作风,为今后较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打下一定的基础。
4 、培养社会交往和公关能力。
二、实习地点、单位和时间毕业实习地点:学院实习基地及由学生自行联系确定的其他单位。
实习岗位:由实习单位具体安排,主要是市场营销相关工作岗位。
三、实习的基本内容
经济管理教研室关于实习内容的建议如下: 学生通过一段时间在相关岗位上的具体操作练习,应了解实际工作中具体作业流程及不同模式,从而使已学过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本实习原则上应选择与市场营销专业知识相关的部门进行,内容包括商品销售、市场调查研究、生产与供应、开拓市场等。毕业实习的基本内容:
1 、收集实习岗位相关资料,了解实习单位的组织机构,尤其是旅游企业管理组织机构的设立及其职责权限的划分情况。
2 、参与实习单位的工作过程。
3 、观摹实习单位的工作活动。包括:商品销售、市场调查研究、生产与供应、开拓市场等。
4 、在实习报告中分析评价实习单位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情况与不足,并提出合理化改进意见。
Eg1 :旅游饭店实习
现代饭店是一种综合复杂的商业部门,包括前厅部、客房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营销公关部等服务部门。因此要实习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但总的要求,经过有关服务实践,了解掌握现代饭店的管理理论的组织结构、组织制度、经营战略与决策、市场营销管理、服务质量管理、督导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饭店设备管理和安全管理等。
实习的具体内容如下:
1 、了解和掌握现代饭店服务的标准。
服务的态度标准;服务的行为语言标准;服务如何满足宾客个性化需要的标准;服务工作的指导方针。
2 、前厅部
前厅部的工作特点及其基本职能;前厅部的组织管理;前厅部的工作流程及岗位职责;了解前厅部的区域环境设计与设备设施;了解前厅工作中的人际交流;前厅预定工作管理;前厅接待工作管理;前厅问讯工作管理;前厅收银和收入审计工作管理;前厅商务工作管理。
3 、客房部
组织结构及主要岗位职责;客房部区域环境艺术和布局装潢设计;客房的清洁保养工作和管理;客房服务工作及管理;客房部物资设备的管理;客房部的劳动管理。
4 、人力资源部
饭店员工的配备与储备方法;饭店员工的培训管理方法;饭店员工的考核评估方法;饭店工资制度设计的原理和方法;饭店的动力管理方法。
5 、营销公关部
饭店的需求分析;饭店市场细分与营销战略的选择;饭店的产品设计;饭店的价格决策方法;饭店营销的沟通技术;饭店的主要推销方法。
Eg2 :旅行社实习
1 、导游接待部
接受旅行社分配的导游任务,按照接待计划安排和组织旅游者参观、浏览;负责向旅游者导游、讲解、传播中国文化;配合和督促有关部门安排旅游者的交通、住宿,保护旅游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等事项;反映旅游者的意见和要求,协助安排会见、座谈等活动;解答旅游者的问询,协助处理旅途中遇到的问题。
2 、计调部
排好线路,安排好行程。联系酒店、旅游车、以及用餐的地方。出好票据,并事先核实所出票据的准确性(数量、时间等)。如是组团社需联系地接社,用传真或电话协商好接待标准及价格。做同行业的游客输送简称同业。多以电话和传真来完成。
3 、接待部
热情周到的接待所来办理、咨询相关旅游业务的人员。向游客介绍特色的旅游线路。
4 、外联部
利用相关的旅游信息到有旅游需求的地方介绍自己的旅游产品。联团、调查市场同业价格、组团等相关工作。
注意:学生可根据自身情况以及企业的需求,选择其中的若干内容进行深入了解和实习。
七、实习的有关要求
1 、自行联系实习单位。
2 、联系好实习单位后开始实习两周内,将实习单位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信息反馈给导师。
3 、实习结束后,需提交实习单位加盖公章的鉴定意见和个人实结。
4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与社会公德;严格遵守实习单位各项规章制度;
5 、尊重单位领导和职工,虚心请教,深入细致地开展实习活动;
6 、爱护公共财物、注意环境卫生和个人卫生,积极参加实习单位的公益活动;
7 、加强自我修养,树立良好的大学生形象;
8 、加强安全意识,保证实习顺利进行;
9 、服从实习领导小组及实习单位的协调和指导;
10 、重大问题和困难及时与实习领导小组取得联系并作汇报;
11 、按时返校进行实结;
12 、违反上述要求者,视情节轻重给予纪律处分及扣除实习成绩的处理。
八、毕业调查报告的书写
(一)选择与联系实习调查单位
建议选择所在实习单位。如确认有更合适的调查单位,可以另选,但必须附有调查单位的通讯联系资料。
(二)拟订实习调查计划
1 、调查目的
根据本专业特点,通过调查侧重掌握旅游景区或旅游企业的经营特点、企业发展现状、前景,整个旅游行业的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及对于解决对策的思考、旅游文化形式、旅游对社会、文化的影响等内容。
2 、调查计划
从上述内容中,选择调查的核心主题,并做适当延展,拟订调查计划——调查什么、如何调查、从何处入手。要调查部门、人员,具体布置和时间安排等。
(三)整理资料及撰写调查报告阶段
前一阶段所获的均为原始资料,本阶段应注意围绕调查目的。对原始资料进行筛选,确保真实性、准确性和实用性。
然后对之进行分析与研究,充分运用所学理论知识与之印证,要能通过调查发现问题更能解决问题。将分析研究的结论撰写出来。调查报告注意要理论联系实际,语言流畅,逻辑性强,不少于 1500 字,并连同调查提纲、调查记录按时提交被调查单位和实习指导教师。
(四) 毕业实习报告的内容要求
1 、报告标题
2 、实习地点
3 、实习单位
4 、具体部门
5 、实习时间
6 、实习内容
关键词:高校;90后时代;物业管理;对策
中图分类号:G4
一、“90后”大学生的特点
90后泛指1990年以后出生(包括1990年)的所有中国公民。90后与80后相同,均出生在中国改革开放后,但不同的是,90后在出生时改革开放已经显现出明显成效,同时也是信息飞速发展的年代。
1、网络依赖性大
这十多年由于互联网不断普及,其自主性、开放性、平等性和虚拟性等特点不断深入人心。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调查显示,7岁到15岁之间的中国儿童,超过70%至少上过一次网。由于先天的优越条件,使得“90后”大学生对网络的依赖性很大。
2、知识面广,心态开放,易接受新鲜事物
在某大学一份800名“90后”新生的调查报告中显示,有62.3%的学生保持读书的良好习惯,兴趣爱好比较广泛。另外有64.8%的学生认为自己心态很开放,易于接受新鲜事物[1]。这表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90后”大学生不因循守旧,具有较强的创新精神和探索精神。
3、自我保护意识和动手能力弱,生活基本常识欠缺
由于中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影响,“90后”普遍为独生子女,父母呵护有加,因此对父母的依赖性很大,他们大多出现独立生活能力弱,财产安全意识薄弱等现象。
二、“90后”大学生对高校物业管理的影响及现状
1、电子产品广泛化相对于安全管理的单一
“90后”必备“三大件”:电脑、手机和数码相机。高科技的使用给生活增加了便利,但也带来了一系列的安全隐患。单一的人员防范,只能局限于大体积物品偷盗,而现今的物品往往价值高,体积小,“顺手牵羊”事件防不胜防。
2、学生自身发展需求全面化相对于公寓文化建设氛围的不足
随着就业竞争的加剧,“90后”大学生对生活的要求更高,面对的社会压力更大,因此他们对技能学习、社会求生方面的诉求更多,公寓文化建设便是他们获得这些知识的载体。而当前,很多高校在公寓文化建设过程中,简单将开展文化活动等同于文化建设,或将文化载体等同于文化本身,或是流于形式,忽略学生感受,脱离学生实际需求,形成文化的“空中楼阁”[2]。
3、学生知识全面化相对于物业人才匮乏,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90后”大学生由于处在物质条件丰富的年代,接触各类新鲜事物的机会多,所学的知识更全面。而在高校学生公寓社会化过程中,学生公寓物业管理人员基本上是由原学生宿舍的管理人员和临时工组成,整体素质不高,文化水平低,缺少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工作经验和优质的服务理念,造成服务人员的素质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的要求之间有很大的差距。
三、“90后时代”高校物业管理的对策
1、敢于创新,使安全防范措施多样化
在原有措施单一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首先,可以成立学生安全巡逻队,对他们进行素质培训,利用业余时间负责学生公寓的安全保卫工作。其次,大力推广保险箱,可有效降低偷盗发生率。据统计,在中南大学公寓内使用过保险箱的寝室,很少发生被盗案件。第三,明确寝室管理员的职责。对学生做到真心、诚心、细心,让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再者,加强学生管理工作。安排辅导员入住学生公寓,与学生同吃、同住,经常性的交流与沟通,切实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及时排除学生中存在的不稳定因素。另外,充分利用学生会这一学生自己的组织,增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意识。
2、主动占领网络宣传教育新阵地
要牢固占领网络教育阵地,物业宣传教育管理手段可通过网络创新,建立后勤服务和学生的网络互动平台。利用“90后”大学生接触网络多的特点,在网络上面宣传防火防盗以及基本的生活常识。同时可发挥校园广播,校园电视,校刊校报等多种媒体的功能,形成网上教育合力;让更多的学生理解和配合我们工作。
3、改变学生生存状态,大力建设校园文化,强化高校“育人”功能
正确引导大学生合理利用网络,在公寓中营造出一种优美清新的生活环境。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有直接的隐性教育功能,要创造一种科学、求实、文明、创新的文化,以增强学生的凝聚力、责任心和使命感。而且,文化活动需要持续化。公寓文化不仅要有品牌活动为载体,也要有形式多样的小型活动来体现,充分实现文化活动开展的丰富性和延续性。
4、提高自身修养,加强人员培训,引进人才
面对个性外扬,知识面越来越广的“90后”大学生,现有的高校物业员工应该从提高自身修养入手。多看书,多想事,不断的提高自己的知识面,减少在日常服务过程中与学生的冲突,并及时总结工作经验,增加与学生沟通技巧,提高自身处理问题的能力。
5、建立协同管理服务平台,与学校各职能部门加强沟通交流
高校物业管理区别于小区物业管理的一项特殊功能就是辅助教学管理,配合学校各部门做好学生教育工作。对于“90后时代”,高校还在摸索的管理过程中,及时的交流沟通,能让我们共同更好的完善日常教育工作。因此,物业部门应加强与学校其他部门的有效协作与配合,建立一道完善和健全学生公寓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服务平台,坚持依章办事,确保管理的规范化、约束的有效化。
总之,在“90后时代”,如何增强物业在学生心中的形象,如何不断的完善我们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是我们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应循序渐进。只要我们能够坚持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和改革创新的原则,就一定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就一定能够不断开创当前大学生物业管理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关键词 大学生 非正常死亡 成因 对策
当前,由于招生规模的急剧扩大,一方面导致学校无法良好地消化如此庞大的生源,应运而生的大班教学和“放牛吃草”的教学模式让许多从应试教育中走来的大学生一时无法适应,造成内心的焦虑与恐慌;而另一方面,历年扩招导致劳动就业市场供需严重不平衡,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惨痛的现实,这给许多人,特别是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造成巨大压力。
加上受大学生活节奏加快,学习压力加大,人际关系复杂化,个人主义价值取向普遍流行等因素影响,更使得大学生的生活方式和心理健康受到很大挑战,极少数大学生甚至选择走向极端。
一、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社会现状
大学生非正常死亡区别于新陈代谢自然过程导致的生命殒灭,是指除老死和病死以外的其他各种死亡,包括自杀、他杀、意外事故等等,其中自杀所占比例最高。以往,在中国保监会主办的首届校园安全与风险管理论坛上公布的一项最新调查显示,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和3000名大学生非正常死亡。而近期另一份调查报告则显示:突发性、脆弱性和报复性是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突出特点;心理素质差、社会压力大、某些媒体的不良宣传误导和教育的缺失是引起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主要原因。大学生由于自卑、失恋、受挫等心理因素而导致的自杀已占到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类型的第一位。大学生非正常死亡事件不仅给家庭带来了极大的痛苦,而且严重干扰了学校正常的教学和生活秩序,影响了学校和社会的安全稳定,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二、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成因分析
(1)人际关系紧张造成心理压力。同学之间关系不够和谐,一方面导致大学生产生自闭偏执等心理问题,另一方面因无倾诉对象,有问题的学生更会加重心理压力。由于长期缺少倾诉和交流的对象,这些学生会逐步形成一种孤独、焦虑和烦躁的情绪,久而久之,心理障碍越来越严重,导致任性、自私、性格孤僻,不善交际,承受挫折的能力差等问题发生;或产生交际恐惧症、自闭症等疾病。这些心理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的疏导,就很容易酿成过激行为或产生轻身念头。
(2)沉迷网络对现实社会缺乏认知。有些大学生沉湎于网络虚拟世界,将网络社会视为“精神家园”,成为其逃遁现实社会的所在,并自我封闭,与现实生活产生隔阂,不愿与人面对面交往。久而久之,会影响大学生正常的认知、情感和心理定位,还可能导致人格分裂,造成性格的变态和人生观的丢失,这也是诱发自伤、自残等行为甚至自杀轻生的重要因素。同时,过度沉湎于网络将造成大学生多种生理疾病的发生甚至猝死。
(3)对新环境产生适应障碍。大学新生都有一个角色转换与适应的过程,每年刚入学的大学生往往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心理学上将这一时期称之为“大学新生心理失衡期”。导致新生心理失衡的原因首先是现实中的大学与他们心目中的大学不统一,由此产生心理落差;其次是新生对新的环境、新的人际关系、新的教学模式不适应,产生困惑而造成心理失调;另外,新生作为大学校园普通的一员,与其以前在中学里作为佼佼者的感觉大不一样。大学新生对新环境不适应,如果得不到及时调整,便会产生失落、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这也是导致非正常死亡的诱因之一。
(4)学习与生活带来的压力。所学专业非所爱,课程负担过重,学习方法有问题,不善于独立生活、不善于为人处世,生活贫困等因素,使得少数大学生精神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极可能导致他们出现强迫、焦虑甚至是精神分裂等心理或精神疾病。如果得不到及时的帮助与疏导,就可能导致大学生以怪异或非法的行为加以宣泄,或者以自杀的方式逃避人生。
(5)情感问题带来的压力。大学生对情感方面的问题能否正确认识与处理,已直接影响到大学期间的学习和生活。男女大学生正值爱意萌发期,对异性都有着强烈的兴趣,渴望把友谊提升到爱情。由于对男女感情缺乏了解(有的往往是一相情愿,有的是在感情破裂后不能接受现实),加之不能正确的处理,从而由爱生恨使自己走向极端,要么自杀,要么报复杀人。由于情感问题导致的自杀、他杀,已占到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很大比例。
(6)家庭及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家庭及外界环境的不利影响也会成为诱发大学生心理失衡的因素。比如不当的家庭教育方式、单亲家庭环境及学校环境的负面影响、消费上的攀比、对贫困生的歧视、学习节奏过于紧张、成绩不理想等等因素,很容易使心理脆弱的大学生产生心理扭曲、人格缺陷与人格障碍,久而久之会觉得生活无聊、空虚,在外界压力和内心空虚不断的冲击下就会迷失方向,最终导致悲剧发生。
(7)自我安全意识淡漠。在校大学生由于学习任务重、压力大,长期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下。故每逢周末或节假日不少人就会选择结伴外出游玩,使紧张的精神得以放松。但游玩时有的同学往往会忽视安全问题,做出一些对自身安全不利的事情,使自己陷于危险之中,从而导致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某高校学生张某觉得长时间学习生活很辛苦,想放松一下,就不假外出和中学同学到郊外游玩,并在自己不识水性的情况下下河嬉戏,结果不幸溺水身亡,给家庭和学校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
(8)法制观念淡薄。由于刚开始接触社会,有些在校大学生法制观念淡薄,没有正确的是非观念,常常会为一些所谓的“哥们义气”参与到社会或同学间的矛盾纠纷之中。事实上他们并不真正懂得什么叫友谊,认为在一起吃喝玩乐、相互帮忙助威助阵、讲“哥们义气”就是友谊,而这种所谓的“友谊”很可能已经埋下了自身或他人人身伤害的隐患。加上当前大学生中独生子女多,他们长期受家庭宠爱,形成了强烈的“自我中心意识”,有的人不能像常人一样约束自己的行为,冲动时不考虑后果,从而引发违法犯罪行为。
(9)精神或生理疾病。有的大学生在入学之前精神或生理上已存在疾病,如果学校没有及时发现或发现后不重视,此类学生在入学后往往会因为受到环境、学习、生活等外部因素的刺激而无法控制自己的语言和行为,有时甚至会给自身或他人造成严重伤害。某高校学生李某患有精神疾病,在入学时没有被发现,其后也一直表现正常。而面临毕业时由于压力增大,导致其精神病发作,并伴有严重的自杀和伤害他人倾向,造成了学生中的恐慌。幸好学校相关部门及时把他送到医院治疗,才没有造成意外和伤害。
三、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对策探讨
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的对策探讨近年来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现象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加强对大学生非正常死亡现象的研究,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控措施,努力防止大学生非正常死亡发生已成为各高校必须研究和探讨的问题。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各高校发生的非正常死亡案例的分析,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来预防和控制非正常死亡事件的发生及所产生的负面影响。
(1)大力开展生命教育。生命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贯穿于人的整个一生,蔓延于生活的各个方面,生命教育必须是由学校、家庭、社会等多个合力共同推动开展,而学校在这其中起着主导作用。当前,我国大学生的生命教育主要涵盖以下三个方面:第一,生命意识教育。生命意识教育的内涵,强调生命的本体价值,引导人珍爱生命、尊重生命;强调生命的终极意义,探索生命的归依;强调在生活中体现生命的意义,也就是生命意识教育的生活化。第二,生命历程教育。生命历程教育是教育人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生命历程中的挫折。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没有挫折和磨难,当面对挫折和磨难时,关键是以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生命。通过生命历程教育可以使人积极发现生命的真谛,发现学习和生活的情趣,增强对美好未来的信心,从而主动把握自己的命运,正确对待人生道路上的成功辉煌和挫折失意。第三,生命价值升华教育。生命价值升华教育即生命质量提升教育,是生命意识教育的最高层次。生命教育的使命就在于使个体认识自我、发现自我、悦纳自我,从而最终实现自我。现实生活中之所以出现大学生自杀等非正常死亡事件,与这些学生不能够正确看待自身的价值,长期生活在压抑和自卑的心理状态下有着直接关系。
(2)建立健全信息监控网络和预防工作运作机制。充分利用学校内的校园网络,广泛开设对学生的心理咨询活动,对有心理或精神障碍且不善于交流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心灵呵护;对在与学生的交流中发现的问题要及时有效地进行帮辅,并根据不同的人或事制订相应的帮助措施;要根据不同群体的不同特点,有针对性地做好预防工作。例如大学新生的自杀比例近年偏高,就要考虑是否与其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对学校生活不适应、经济压力过大等因素有直接关系,要在摸清这类学生群体真实情况的前提下做好针对性的帮辅工作。
(3)加强对防范工作相关人员队伍的培养。一是加强对高校辅导员的培养。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也是学生心理问题的疏导者,通过加强辅导员的生命意识教育培训,使他们以饱满的热情去热爱学生、关怀学生。二是加强对任课教师的培养。高校可以结合自身学科建设的优势和特点对教师进行培养,使教师能透彻地了解和把握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和心理健康状况。三是加强对教师影响力和感染力的培养。生命教育不能以简单的说教方式来进行,它融合了多种的情感因素,教师的身教重于言教,只有教师尊重生命,热爱生命,才能使教学活动不仅体现科学的光芒,更体现人格的魅力。四是着手建立专业的心理辅导教师队伍,专门从事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研究,并通过设立学生心理咨询室和大学生心理咨询热线等方式,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预防和干预,教会他们掌握自己的命运,而不是主动放弃生命。
(4)系统开设大学生安全教育课程。我们提倡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尊重人的意愿和情感。对生命本身的尊重和保护应该是以人为本的基础,也应该是教育的基础。一个学生如果从小没有接受过安全教育,没有被一些典型案例所触动,便很难真正领会生命的宝贵,更难以懂得去珍惜。安全教育虽然并不高深,但在大学这个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殿堂里不应受到冷落。高校开设安全教育课,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学习和领悟,真正增强防灾减灾的安全理念,从而具备很好的意识及能力去守护生命安全。而学生安全知识和安全意识的提高,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在遇到危险时成功自救,把危险和损失降到最低化,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对可能发生的危害有高度敏感性,自觉维护校园公共安全,防患于未然。
(5)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高校特定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是一种潜在的教育力量,它能使大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要注重通过积极健康的育人环境、舆论氛围来培育大学生的生命情感,从校训、校风、教风、学风等各个方面,充实校园的文化内涵。要高度重视网络对大学生生命意识教育的强化作用,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网络阵地;同时还可以利用网络优势,及时准确地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和他们关注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在正确引导的同时,有针对性的把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高校学生管理部门还应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体育活动,开展有益于大学生身心健康、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的其它活动,使大学生学会与他人和谐相处,培养他们的人文关怀、社会关怀精神,学会欣赏他人,接纳他人,尊重和爱护他人的生命,减少伤害他人生命事件的发生。
(6)制定大学生非正常死亡应急预案。要充分发挥高校各级学生管理部门、团委、保卫机构等相关职能部门的作用,对存在隐患的苗头要及时制订科学有效的处置措施,把预防学生非正常死亡这项工作作为保障学生人身安全的重点来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