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道德素养调查报告

道德素养调查报告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道德素养调查报告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道德素养调查报告

道德素养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大学生道德素质状况的社会实践报告:

关键字:大学生 道德素质

摘要:本次调查报告主要是针对温州大学学生自身道德素质状况,及其对道德素质问题的看法展开调查。

近年来,高校录取率不断提高,教育普及进一步发展。但高学历是否就意味着高的道德素养?德才兼备是我们每个人希望做到的,但现实中两者并不一定是正比例相关。一些大学生违背道德,甚至泯灭人心的事,在网络媒体发展的状况下,时常活生生出现在人们眼前。作为温州大学的大学生,我们有必要审视自我,了解环境。特作此调查。

一、调查的方法与内容

本次调查报告由温州大学学生处信息调研队发起,主要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展开,调查的主要对象为温州大学在校大学生,调查内容从道德素质基本认识及看法、自身道德素质水平两个方面展开。通过反馈回来的调查表统计总结得出温州大学在校生在道德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二、调查报告的分析

本次调查发放问卷350份,收回326份。

1.道德素质基本认识

首先,什么是道德素质?89.9%的受调查者认为是一种道德修养,89.7%的同学认为是一种道德情操,认为是一种文化素质的占71.3%,还有59.7%的同学将之认可为一种心理素质。本题既然为多选题,并且每个选项都有半数以上人选择,可以看出道德素质是多方面综合性的。它既是一种内在的修养,也必会受到心理文化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随后通过一定的外化,将这种内在的抽象的素养反应在日常生活中。

在对当今大学生道德素质水平的认识上,认为非常好和好的总共仅占20.1%,67.5%的同学选择了一般,还有12.3%认为差。这样的数据不免让人疑惑而心有微凉之意。我们从小所以为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我们所以为的德才兼备,所以为的要读书,先做人,难道到了大学,到了更远的社会就淡化甚至是遗忘了?

那么大学生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

53.7%的人认为是道德修养,有德才是最基本的;24.7%的人看重社交能力,11.6%的人认为成绩优异最重要,还有10.1%选择了创新思想。而在当今社会知识与道德素养孰轻孰重的问题上,58.4%的人认为两者都很重要。

而另一方面,即在道德对公民制约作用的问题上,21.7%的人认为作用很大,而72.3%的人认为作用正在弱化,6%的人则认为完全没有作用。这不仅需要政府学校方面的宣传教育,更重要的是构成这个社会的每一个人的自我改善。只有人人道德向上,才会使道德的公信力和约束力增强,真正起到无形之法的作用。

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如何提升自己的道德素养?42.3%的人认为在于个人觉悟,30.7%的人认为在学校教育,还有26.4%的人认为家庭教育也必不可少。确实,道德素养既然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存在,在其养成的道路上必然也是受多方面因素共同影响的。

2. 自身及周围人群道德素养水平

这一方面为本次调查的重点。

在公交车上看到老弱病残,78.1%的人会主动让座,15.4%选择别人不让,我也不让,5.3%的人会假装没看见,还有1.3%的同学不管怎样都不让。在平时乘坐公交车的经历中,其实经常能看到温大学子主动为老弱病残让座,有些同学甚至觉得让座麻烦,干脆一直站着。但是还是有一些同学没有这种谦让的意识,觉得同样花钱坐车,凭什么让位于人。这种想法虽然不能受制于法令法规,但必然会受到道德上的质问谴责。

在人行道为红灯,但此时恰好没有车辆经过的情况下,你会怎么做?

仅有29.2%的人会坚守交通规则,等绿灯了再通行;19.4%的人表示会随大流,别人走我就走;16.1%的同学认为能快点走最好,而35.3%则会视情况而定。不论人走我走,还是视情况而定,其实都是人侥幸心理的体现,以为车少,以为自己速度快,而就此酿成大祸的又何尝少,真正到了那时就追悔莫及了。

对于学校组织的志愿者活动、社区服务和公益劳动,56.4%的人认为只要是能得到好处而且相对轻松,那么就会参加;33.2%的同学表示什么活动都愿意参加,而还有10.3%的人不愿意参加此类活动。确实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与学分相挂钩后,志愿者活动的动机似乎不再那么纯粹。有的学生加入青年志愿者,只是为了取得相应学分,不是为志愿而志愿,只是为学分而志愿。但是试想,如果志愿者活动没有相应的学分奖励,当代大学生又有多少能发自内心不求回报去做这一份事业?这是值得人们反思的问题。

如果你的舍友在出门前忘了关台灯或热水器,导致台灯或热水器开了整整一早上,你会怎么做?

80.1%的人会与其沟通,希望对方下次注意;8.6%的同学会选择保持沉默,但是心里会就此留下疙瘩;另有11.3%的人持无所谓态度。随手关灯关热水器是一个需要养成的好习惯,生活中确实会出现由于一时马虎而忘记关灯关水一类的事,这个时候,作为寝室成员,就应该互相沟通,互相体谅,互相帮助来养成这种习惯。

你是否介意不道德的行为?

69.8%的同学表示介意,16.1%表示不介意,另有8.8%和5.3%的人表示无所谓和习惯了。在遇到不道德的事情时,25.7%的人会坚决反对,21.2%的人选择随波逐流,47.1%的人会提出自己的看法,6%的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当做什么都没发生。

对于不道德的行为敢言敢指出,才能避免这些行为更加猖狂。但现在的风气是,公交车上如果有人在实施偷窃,很少有人敢正义指出。这是社会的悲哀所在。

接下来是一些不好的有违道德的做法,列表来说明:

你或你的同学是否出现以下状况 是 否

乱吐痰 27.7% 72.3%

乱穿马路 73.3% 26.7%

乱扔垃圾 61.5% 38.5%

随口说粗话、脏话 55.9% 44.1%

作弊 41.8% 58.2%

说谎 42.3% 57.7%

抄袭 50.9% 49.1%

其中对于考试作弊现象,我们又进一步对其设置了问题调查: 你对考试作弊持何种态度? 是 否

不能接受,自己从来不作弊 30.2% 69.8%

可以理解,学生压力太大 38.0% 62.0%

可以理解,为了考高分 28.0% 72.0%

可以理解,总比补考好 30.5% 69.5%

没什么大不了,我也做过 11.8% 88.2%

没什么大不了,不被抓就ok了 16.6% 83.4%

其他 5.8% 94.2%

在周围人对父母是否孝顺的问题上,仅33.2%的人认为这一方面做的好,60.7%认为一般,还有6%的学生认为做的比较差。孝敬父母是中华传统美德,如果连这一点都无法做到,其他道德之事恐怕也不必再谈。

那么所有这些不道德没素质的行为产生的原因何在?

你认为产生不道德和没素质行为的原因是什么? 是 否

图方便 51.1% 48.9%

不那么讲究 44.6 % 55.4%

大家都这样,我也这样 35.8 % 64.2%

习惯成自然 50.1 % 49.9%

社会风气造成 69.0% 31.0%

个人意识太差 55.2% 44.8%

缺少宣传和教育 32.5% 67.5%

人性本恶 13.4% 86.6%

原因各方各面,有主观,有客观。但所有都不能成为道德素质下滑的借口。

三、本次调查总结

据有效统计,总体上看我校学生对于网络都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其中的问题还是不容小视,忽视不道德因素做缺乏素养的事的人并不在少数,这其中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调查,就如何解决网络问题提出三点建议:

一. 大学生反思自我,从自身点滴做起。很多大学生只注重专业技能的培训,而忽视了人立于世的根本。只有先学会做人,才能做学问,才能成就我们各自的人生道路。

二. 学校作为教授知识的场所,不仅要将学生培养成才,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如果一个高学历高智商的人没有道德的约束,那么很可能给社会带来的不是贡献而是危害。

道德素养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为贯彻实施《湖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永州市委制定了《永州市“十二五”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加快高层次卫生技术人才培养和基层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力争县以上卫生机构卫技人员70%以上有大学本科学历,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60%以上有专科学历。5年内为县级医院培训100名临床住院医师和技术骨干,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300名合格的全科医生,实现每万居民拥有2-3名全科医生和乡镇卫生院有1名全科医生的目标。这对于永州的高职临床医学的学生来说是很鼓舞人心的,他们只要在学校认真学好专业,拿到相应的各种证书,就业的前景是很好的。最后了解职业情,无论中央还是地方的文件都强调构建健康和谐的医患关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医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近几年我国的医患关系也日趋紧张,各地不断出现严重的医疗纠纷事件甚至还危及生命。这就要求学生学好、学精专业,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从以上“三情”可以看出:只有充分了解医疗卫生事业的国情、地方情和职业情,才能在社会实践中有目标有方向,做到有的放矢。高职医疗专业就业前途是很乐观的,关键是要给自己正确的定位,勿好高骛远。

二、开展多种有效的社会实践,帮助高职学生深入了解专业、正确定位职业

1.开展医疗现状社会调查

辅导员在放寒暑假前做好调查报告的主题安排,发动学生利用寒暑假深入当地卫生院、社区了解医疗现状,写出调查报告并在开学后进行评比,以更清楚地了解当地医生的工作、生活情况及医疗卫生状况,为今后回乡工作做好思想和心理准备。

2.组织医疗服务队下乡、下社区

辅导员利用寒暑假、周末等时间,在专业教师的带领下组织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组成医疗服务队参与“三下乡”或下社区活动,既可以服务老百姓,又可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技术水平。

3.举行定点公益活动

进行社会公益活动是社会实践的重要内容,也是对大学生进行公民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径,通过社会公益活动来提高学生的基本道德素养和职业素质。零陵特殊学校、永州老年公寓是我系长期关注和服务的单位,走近这些特殊人群,让学生体会到人生的不容易和自身的幸福,可以借助自己的专业帮助这些特殊的人群,享受服务他人所带来的快乐。

4.做好暑期医院顶岗实践

学校可以联系一些医院,让即将毕业的学生进入医院以实习的方式顶岗实践,可以是义工或有酬劳的工作,也可以跟老师见习多多学习,尽可能多地接触与专业相关的行业,把理论用于实践,了解本行业的情况。

道德素养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直播残酷画面,引发媒介伦理失范

传媒强大的功能有目共睹,然而一旦对媒介的利用不当,就会造成其他的社会功能的失调。如果不将信息有所把关,而是灌输式的强迫受众接受,就会产生严重的“麻醉性”负面效应。如今,大众传播媒介领域所面临的伦理问题比其他任何行业都更为突出,一些大众传播媒介的可信度正在不断地受到质疑。在“8・23”香港人质事件中,歹徒通过劫持车辆上的车载移动电视收看到了外界警方及政府的全部动态,最终酿成全球现场直播人质遇难的悲剧。

一个国家电视台对突发事件的现场直播折射出这个国家的信息公开化的程度,其公信力在相当程度上反映出政府的公信力。在最初的“黄金4小时”内,因为有媒体的现场直播能让全球人民看到事件发生的过程,可以督促菲律宾政府和警方立即做好解救人质的行动,信息传播越全面越充分,就越有利于民众、组织以及国家做出正确的判断。媒体的直播报道既是义务也是责任,还民众知情权,这样的危机报道方式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对于后期菲律宾一些媒体的持续跟进,一味地以“公众的知情权”为由,滥用新闻自由、践踏伦理道德、罔顾社会责任、肆意行事,对社会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同时播出的血腥场景对观众尤其是人质家属造成心理伤害。然而,公开化的程度如何,电视新闻报道的底线在哪里,新闻直播报道方式和媒介伦理道德的矛盾引发人们困惑。

理解直播概念,探索现场直播底线

1.如何理解现场直播

电视的本质是叙事,是融合声音和图像的信息传播,能够活灵活现地再现事实,是其他传播媒介无法比拟的。 而现场直播作为一种时效性最强的传播方式,深刻地改变了人们传统的新闻观,《中国应用电视学》一书作者认为,现场直播是指“在现场把新闻事实的图像、声音及记者报道、采访等转换为电视信号直接发射的即时播出方式,就新闻事件来说,它既是报道方式也是播出的节目”①。让观众在事件发生的时候仿佛“身临其境”,直接感受到现场的氛围,“亲眼目睹”事件的发展过程,具有强烈的现场感、真实感、参与感、期待感。由于现场直播具有不可预知性,满足了受众的好奇心理和第一时间获得信息的需要。

2.如何理解媒介伦理

何谓“媒介伦理”?“媒介伦理属于应用伦理的一种,主要指媒体及媒体工作者出于自律的需求而拟定的成文或不成文规范。”②

根据大众传播实践,它表现为媒介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加诸社会大众及自身某些应然的规范及标准为基础,由此而展开对于彼此及自身的要求与评价,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客观要求。其中涉及到媒介的权力与义务问题、社会层面的责任问题、赏罚问题,也涉及媒介层面的德性发展历程,讨论媒介实践和话语规范的合理性与合法性问题。

3.现场直播的报道底线

如今,许多美国电视台都非常喜欢利用直升机拍摄高速公路上“警匪追逐”,甚至是枪战的刺激场面,因为这些节目很受观众的“追捧和欢迎”。尽管利用直升机航拍进行现场直播有利于还原新闻真实性,增强时效性,然而,因为媒体的直播也带来了一系列的伦理道德问题。2007年7月28日,在美国凤凰城,两架隶属于不同电视台的直升机凌空相撞,结果造成机上4人全部死亡。事发前,这两架直升机正在从空中对当地警察驾车追赶大卡车的惊险场面进行现场直播,转瞬之间,却悲剧性地从新闻报道者变成了另一场突发事件的主人公,让在电视机前观看直播的观众突然目睹了一场死亡直播。这样的现场直播事件让无辜的记者付出宝贵的生命,也让警方增加了调查的负担。那么现场直播报道的底线是什么呢?

首先,要肩负社会责任感。

媒介伦理首先体现在记者的品性上,记者的道德品性是第一要素,必须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心,在“8・23”菲律宾歹徒劫持香港人质事件刚发生的阶段,当地电视台本能地启动紧急直播机制,甚至一些现场记者为抓抢眼新闻,在警方谈判专家试图与劫持分子继续谈判时,竟然通过一部手机对劫持者进行连线采访。由于被劫持的旅游大巴上有移动电视机,劫持者通过移动电视机将警察的行动和政府的态度、将劫持者弟弟被逮捕的信息尽收眼底。

鉴于劫持人质事件的敏感性,许多政府都曾出台一些专门的法律法规,对媒体报道的方式与权限进行必要的限制。至于媒体和政府承诺的“公众的知情权”并不是绝对的,而是取决于一定的社会条件,尤其是以报道不对他人造成不公正的伤害,对国家安全不造成不必要的危害,对社会稳定不造成不和谐的影响为限度。当电视媒体在考虑是否要进行现场直播时,要为后续即将发生的事情承担社会责任,这种社会责任在突发事件报道中显得尤为重要。

其次,要尊重人的生命。

直播手段的广泛运用是电视的一场革命,体现着电视的魅力和电视的生命。然而,直播具有不可预知性,这次直播劫持事件也让人们看到了另一面:劫匪通过直播,看到弟弟与儿子被拘捕,这可能是引发他暴怒与开枪的直接诱因。这一转机,是警方处置不力造成的,还是直播造成的?究其根源,是处理失当造成的,美联社日前撰文对营救行动进行了讽刺,称整个过程菲律宾警方行事缓慢,简直像是慢动作影片,更无异于一部长达12小时的血腥纪录片。但是媒体真实报道了这种失当,使得全世界的人们通过电视直播亲眼目睹了这部悲剧。与其说直播的场景恐怖,不如说是“电视恐怖”,“第一时间”把“第一悲惨”的“第一现场”报道给观众。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性报道时,电视的现场直播应该选择用什么样的拍摄方法、表现角度来表现内容呢?现场直播无疑给新闻传播带来了强大的吸引力,但是当现场直播过程中涉及到伦理道德问题时,电视新闻工作者们就必须审慎考虑与抉择。因此,在直播报道中有必要更多地加入人文关怀的情感,更多地蕴含人性的光辉,更多地考虑人的生命的价值,那么直播报道就会更加感人。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如果丧失了同情之心,因为“万恶的收视率”,因为媒体的发展,不择手段地寻找最能吸引眼球的“瞬间”,甚至捕捉并放大当事人及其家属在灾难面前所表达出来的悲恸情绪,这实际上是拿别人的痛苦来狂欢,那么也就违背了他们选择这一职业的初衷。

第三,要遵循新闻职业道德。

在关于“8・23”香港人质事件的调查报告中,有记者被,理由是媒体的报道恶化了当时的局势。报告说:“在人命关天的危险关头,媒体应遵循职业道德和行为准则。”的确,许多记者只顾沉湎于疯狂地追逐事件进展,不能帮助平息事件,甚至阻碍事态和平发展,更别提让一些记者出于职业道德的考量使自己平静下来。更糟糕的是,在歹徒被击毙后,媒体工作者和一些游手好闲的人还蜂拥至车内妨碍医务人员和其他应急工作者做善后工作,这些都是严重缺乏职业道德素养的表现。因此,对于新闻从业者来说,由于其肩负着神圣的以正确舆论引导人的使命,必须坚守职业道德底线,必须追求比社会一般大众更高的道德要求。否则,当新闻从业者失守底线,损害的不仅是媒体的公信力、影响力,更是祸国殃民。

规范报道界限,完善媒介伦理建设

那么,如何规范现场直播的界限?

首先,预见报道结果,强化媒介责任。“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一方面,电视现场直播以其零误差的传播时效、无与伦比的现场感、广泛的参与性而独领电视。由于事实的瞬息万变难以估计,媒介工作者在电视进行现场直播之前应当秉承着职业理念对报道可能产生的一切结果和社会影响做一个必要的预测,制定解决方案和备用方案,随时把控事件发展进程。另一方面,有些事件在直播前是可以预料到结果的,因此,是否有必要直播就很值得商榷。2003年3月21日开始的美国对伊拉克战争,是人类历史上首次完全由电视直播的战争。这既是战争的奇迹,也是电视的奇迹。然而,当现代先进的媒介技术可以将战场上最真实的一面毫不掩饰地呈现给世人,当人们完整地看到任何血腥的战争细节,当大量的残酷画面像子弹穿过身体一样刺激信息接受者反应时,媒介是否应当为这一切后果埋单?

其次,加强媒介素养,完善职业道德。加强媒介职业道德建设是媒体责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内涵,是媒体在回应各种现实道德追问中的责任担当。若是媒介缺乏对自身的自我约束,就会导致媒体行为失控。在西方的许多国家,把突发事件中媒体的现场直播纳入危机现场管理范畴。这种做法已是很常见,既可以保证现场直播的质量,又可以不干扰警方的正常行动。但是,此次菲律宾警方对现场管制杂乱无章:未清场、未隔离、未管制、未屏蔽,记者们可以直接通过手机找到劫匪,劫匪也可以用监视器俯瞰现场并监视警方。甚至在人质尚未完全救出的情况下,各路媒体记者、闲杂人等竟都拥到大客车四周。这种儿戏般的现场管理可能是导致“直播失控”的根本原因。

再次,健全监控体系,维护社会稳定。目前出现的新闻职业道德的弱化,仅靠传媒界的自律效果并不理想,需要依靠社会、政府、舆论的共同监管拯救媒介的伦理道德。一方面,通过法律和政策的强制性力量对媒体活动中的不良现象进行及时监管;另一方面,受众是最广泛的他律力量,随着社会进步和媒介技术的发展,受众文化水平和判断能力不断提高,监管能力已比较强大。“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各监管力量的作用,就要在它们之间形成有机联系,最后通过一个媒介伦理监管网络来发挥整体效能。”③

媒体及从业人员必须夯实新闻职业道德基础,必须时时刻刻以正确的新闻伦理道德观来规范约束职业行为,有效自律、强化他律,增强社会责任的意识。莫让在新闻实践中因为出现新闻伦理意识的缺失而使媒体沦为“帮凶”的事件再次发生。居安思危,警钟长鸣。

注释:

① 张晓锋:《电视现场直播的引导方式》,《当代传播》,2004年第2期。

②胡兴荣:《新闻哲学》,新华出版社,2004年9月版,第42页。

道德素养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摘要职业道德是各行之间的竞争核心力,重点是要加强对会计人员在业务操作规范、规章制度、业务知识、业务技能、业务流程、沟通技巧等内容的培训。但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许多国有大型企业在职业道德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本文在调查报告的基础上,分析其存在的相关问题,并对这些问题提出相应的方案。

关键词会计业职业道德调查报告

一、专业调查的概述

1.调查的目的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民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国民财富的积累,话说曲靖就是极具典型例子,各企业的快速发展,财务状况极大改观,治理结构初步改善,竞争和创新压力不断增强,随着各商业企业的不断发展,其各行之间的竞争核心主要是其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重点是要加强对会计人员在业务操作规范、规章制度、业务知识、业务技能、业务流程、沟通技巧、等内容的培训,切实增强会计人员对内、对外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技能和水平,以此促进服务创新,为企业创造更大价值[1]。

2.调查问卷设计的基本思路

为增强各行之间竞争力,故对各行职业道德作一个对比,开展了社会调查,并提出一些关于会计工作人员职业道德中应该注意的相关建议。为此,通过问卷的形式,以及图表分析来发现各行中职业道德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根据它所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使各行职业道德有进一步提升。

3.调查的时间、对象和主要方法

在2013年4月9日到2013年4月15日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询问等形式对曲靖市的20多家企业进行了调查,虽然在此期间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但总体来说还是不错的。在调查当中也发现了在会计中哪些职业道德是不容忽视的一些问题,需要进一步的解决,通过一些有针对性的决策使各行职业道德得到进一步改善并能够更好、更快的发展。

在此期间主要通过电子邮件、实地考查等方式进行,共发放问卷40张,回收30张,回收率尚可,在此次调查过程中,覆盖面不是很广,受到局限性,但在此次中收到资料较全面。

二、调查结果的分析

1.工作人员职业兴趣及能力

图1会计业工作人员对职业态度分布图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到大部分会计人员中工作人员均处于比较满意状态,比较满意占42%,非常满意占35%,一般占15%,很不满意占7%。所以大部分会计人员均是处于一般状态,能维持时间合理利用,感觉每天忙碌过,而相对于不满意的人群,则必属于坐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只是在虚度光阴,而工作人员更应该增加对自身岗位的兴趣,才会想尽办法增加自已业务水平并达到足够的专业胜任能力。

现在,每个人都应感觉正处于危险期,会计行业专业人才的涌入金,将使失业岗位的频繁增多,故更应该培养对职业岗位的兴趣,站在先就业后择业的角度看问题,多了解岗位,深入体会,培养职业兴趣[2]。

2.会计人员受教育情况

图2工作人员学历分布图

通过调查了解到会计工作人员学历状况,本科学历只占15%,大专学历占40%,中专学历占30%,初中学历占到10%,由此看出,会计工作人员学历普遍偏低。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高科技的出现,且各企业发展速度增快,对其工作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并要加强工作人员的学历提升,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的需要。

3.会计工作人员的法律知识

图3会计工作人员的法律知识了解程度分布图

在调查中,我们询问现岗工作人员的问题是,目前我国是否存在会计从业职业道德规范?如果存在是在哪里规定的?令人遗憾的是,居然有11%的工作人员认为不存在会许职业道德规范,只是在人们的信念之中。另有20%的人认为存在会计职业道德,但不知道在哪里规定的。可见有三成的会计工作人员对法规的熟悉和了解是模糊的。

在实践中,不去努力学习相关法律知识,对法律、法规、准则、制度不熟,不能准确理解、把握会计相关准则和会计核算制度,以致无法准确核算经济业务,犯一些错误或不充分的信息,导致了信息不能准确、真实地反映单位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3]。

4.会计工作人员的政治素养

图4会计工作人员的政治面貌情况分析

通过以上数据不难看出,会计工作人员政治素养偏低,其中其他部分占有20%,团员占到45%。不难看出,会计行业只要中专毕业就可以胜任,甚至于只有初中毕业也可强拉上阵,只不过其言行举止有待提高,这只能说明一个问题,素质并不是很高,而更需企业内部高素质群体来相互制约,在现在各行各业正处于勃勃生机,将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我们更应该提高自身政治素养,做到更好。

三、改进的意见和措施

1.提高会计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增强法律意识

(1)增强会计工作人员提高专业技能的自觉性和紧迫感。工作人员要适应时展的步伐,就要有危机感、紧迫感,要有不断提高专业技能的自觉性,只有具备专业胜任能力,才能适应会计工作以及做到不断创新。

(2)加强学习,提高工作人员素质。工作人员素质高低既影响到企业相关准则和核算制度的贯彻执行效果,又影响到企业整体形象。所以要加强会计工作人员的教育,提高工作人员的素质。加强从业人员的业务知识及职业技能的学习,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的需要。

2.大力开展诚信教育,提高职业道德

(1)加强会计职业道德的学提习,提高工作人员对职业道德的认识,增强他们遵守职业道德的自觉性。进行职业道德规范的建设,自律应是我们的追求方向。目前,不但会计人员的自律意识很差,甚至行业内的自律性组织也未能完成职能角色的转变。但是,“欲速则不达”,要达到自律的境界,首先要在他律问题上“过关”,解决其合理性和权威性问题,制定一系列科学、合理、高水平的法律制度,并在实践中切实执行[4]。

(2)财政部门及各单位组织在职工作人员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在职工范围内进行正反典型实例的宣传,开展诚信教育和警世教育,确实提高工作人员的思想道德素养。

3.加大惩处力度,严格财经纪律

管理部门以及执法部门要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对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坚决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肃查处,杜绝、现象。强化行业之间相互监督体系,提高执业质量的监督的力度,对违规者进行严厉处分。

总之,职业道德是职业赖以生存的保障,是工作人员对大众的公开承诺,当今会计职业道德建设中存在这许多问题,通过强化措施,加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等措施,有助于会计职业道德走出缺失和困境,提高会计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杨兵.我国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滑坡探析.现代商业理论研究.2007(4).

[2]王伟.对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探讨.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7(8).

道德素养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财贸素养教育 人才培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是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重大理论创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指针,为当代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锤炼优良品德、提供了发展动力,明确了基本途径。

一、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统领作用

德育教育的主要目的和功能之一就是受教育者通过掌握道德标准和原则学会做人做事。一个有强烈道德责任感的人,会走上一条服务社会的人生道路;一个恪守道德规范的人,会自觉遵纪守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具有时代性,是德育教育的核心,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统领作用,同时对学生进行做人做事的教育,如乐观、宽容、平等地待人;真诚、谦虚、认真地做事等等,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与身心素质的协调发展。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素养教育相互渗透、相互结合

在创办高职教育的过程中,提出了人才特色的“素养教育”目标,即“五板块”教育:“爱心、诚信、责任、严谨、创新”和“有爱心、讲诚信、负责任”的品格素养和职业素养。人才培养目标即“素养教育”是德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把素养教育贯穿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始终,达到了素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一致性。

1.爱心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鲜明的科学性、民族性、时代性、开放性,是真正引领时代前进的价值体系。在讲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的同时,与结合“素养教育”进行爱自己、爱家人、爱学院长的爱心教育。爱自己:从关爱生命、敬畏生命的角度告诫大学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同时摒弃自私自利的人生观,结合大学生轻生事件,进行生命教育。爱家人:包括爱父母、亲人,结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孝慈思想,把爱的教育由浅入深,由小到大、循序渐进最终升华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爱学院:爱护学院的公物,维护学院的荣誉,使学生懂得爱须从身边小事做起,从日常行为做起。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高度重视实践性,要结合高职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践,在实践中影响学生。针对高职学生喜欢运动的特点,大力开展体育运动,磨练大学生吃苦耐劳精神;针对他们关注就业,热衷考证的心态,引导他们脚踏实地、志存高远、报效祖国;针对学生参加勤工俭学活动,告诫学生要诚信服务;针对大学生喜欢上网,大力加强网络教育,开办红色网站等。在授课过程中,为了强化教学内容,使学生做到知、情、意、行相统一,完成从道德情感到道德信念、道德行为的转化,设计与教学有关的社会实践内容,如:做志愿者或义工,最后以调查报告的形式畅谈奉献爱心时的体会与快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发挥德育基础作用的同时,更注意德育的层次性、鲜明性和实效性。

2.责任教育

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提出恰当的要求,不用“高、大、全”的模式“一刀切”。在进行责任教育时,阐述相关理论使学生明辨是非。

从高职学生道德品质的养成入手实施德育教育,符合高职院校学生思想实际和接受水平,使德育教育收到由近及远、推己及人的功效。对自己负责、对家人负责是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基础,以由小见大的层次递进的方式,力争教育内容体现时代精神,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学生需要,更使德育目标具体化。最后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教学内容,列举优秀大学生成长事例强调对国家和社会的责任。

3.诚信教育

诚信既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一个社会运行的基本道德规范。弘扬并践行诚实守信这一传统美德,是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讲授市场经济与诚信道德关系,列举大量贴近学生生活的案例并提出思考问题,采用小组讨论法、课堂辩论法等让学生展开讨论。设计诚信活动系列:如学期初的诚信承诺、学期末的对照检查和诚信考试倡议等等。

4.严谨教育和创新教育

通过实践性教学活动,如:设计创新思维的课堂练习题;利用身边的废旧物品,制作成手工艺品,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又如严谨教育,写出生活中要注意的细节,再制订计划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