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信息化教学的基本特征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关键词: 信息化 大学英语教学 新模式
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信息技术与教育的结合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无限的空间,构建信息化的教学新模式也成为现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方向和新目标。
一、信息化教育的内涵
信息化教育是指在教育领域运用计算机多媒体和网络信息技术,促进教育的全面改革,使之适应信息化社会对教育发展的新要求。信息化教育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的技术特点,以及开放、共享、交互、协作的基本特征,对传统的教育思想、观念、模式、内容和方法产生巨大的冲击,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培养创新人才具有深远意义。其基本内涵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加以理解:
1.广泛应用现代化信息技术
顾名思义,信息化教育显然离不开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然而,人们对于信息技术的理解还存在一些误区。有些人将信息技术简单理解为多媒体技术,将信息化教育简单理解为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这显然是以偏概全。如前所述,信息化教育具有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的特点,可见多媒体化只是信息化教育的特征之一。我们所说的现代化信息技术应该是包括多媒体技术在内的各种信息手段的综合,贯穿课前、课后,课上、课下,从而形成一个贯穿整个学习过程的信息化有机整体,使学生在学习的各个阶段都能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来辅助自己的学习过程,真正实现自主学习的目标。
2.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除了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外,信息化教育的另一个重要内涵是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很多时候我们仍然将信息化教育理解为信息化的课堂教学,将信息化的重点放在教学手段上,忽略实现自主学习这一根本目标,这实际上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教学理念。《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指出:“教学模式的改变不仅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变化,而且是教学理念的转变,是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思想和实践,向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语言知识与技能,更注重培养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思想和实践的转变。”由此可见,信息化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完成从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为中心的转变,而不仅仅是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厘清这一根本观念,对我们构建新的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
信息素养这一概念是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于1974年提出的,其本质是指全球信息化需要人们具备的一种基本能力。近年来,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信息能力是当今社会人类生存的最基本能力,它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生活、工作、学习的方方面面。在现代信息化环境下,大学英语作为大学本科阶段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除了讲授英语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外,也应承担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重任。我们之所以学习英语,其根本目的是更好地交流和获取信息,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加强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是顺理成章之事,同时也能进一步促进学生语言和文化知识的学习,以及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二、大学英语信息化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
根据信息化教育内涵的基本内涵分析,信息化环境下构建的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应具备以下基本特点。
1.课堂教学与自主学习相结合
如前所述,信息化教育的根本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体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但是在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同时,我们要合理继承传统教学模式中的优秀部分,发挥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根据硬件设施配套情况和学生实际水平,将面授式课堂教学与自主式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构建适合本校实际的信息化大学英语教学模式。充分利用校园局域网,建立语料库、知识库、资源库、习题库等资源,使学生在课前、课后都能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自主进行相应的补充练习和训练。
2.师生互动与人机互动相结合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强调要加强师生互动。而在信息化环境下,我们更需要建立师生互动与人机互动相结合的教学和学习模式。可以说,人机互动是师生互动的延续和补充,是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保证。我们曾尝试使用ASP技术建立交互式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测试系统。通过该系统,学生可以在线自主完成包括听力、阅读、完形填空等题型在内的配套练习,提交答案后,系统会自动评分,并将错题和正确答案显示出来。这样即使在没有教师参与的情况下,学生也能很好地进行自我判断和改进。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完善这一系统,积极寻找更多的人机互动模式,并与师生互动有效结合,真正实现课上课下不断线,更好地保证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
3.接受信息与探索信息相结合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新旧知识之间主动构建意义的过程。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习应该是学生自觉自愿地主动参与、思考和探索的过程,而不是强加在他们身上的任务。教师的职责在于帮助和引导学生,鼓励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任何学习都失去意义,这一理论为信息技术和创新教育的结合提供了理论支撑。我们说要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就是要培养他们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加工信息、创新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要实现这一目标,首先就要培养他们积极探索、主动思考、努力创新的能力,在接受教师所传授信息的同时,不断主动探索新的信息。
三、结语
信息化教学已成为现代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如何更好地适应这一转变,建立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是每一位大学英语教师都应当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应认真分析和研究信息化教育的基本内涵,建立起适合本校实际的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真正实现学生的个性化、自主化学习,并实现向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为目标的终身教育的转变。
参考文献:
[关键词]信息化;学习方式;新实践教学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5.24.196
[中图分类号]G4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5)24-0-02
高职教育中的信息化教学模式主要基于个别授导、情景模拟、调查研究、课堂授导、远程授导、合作学习、学习工具、集成系统等,不同维度、不同思路的组合形成了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本文主要研究实践教学模式。
1 信息化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
我们把教学过程中借助信息技术开展、进行的学习称为信息化学习方式。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已经彻底改变了传统学习的一般过程,信息时代的学习也因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学习方式。很多传统教学中的按部就班、被动接受、信息渠道狭窄的问题正逐渐发生改变,形成了特点明确的信息化学习方式。信息化学习方式中的信息化,主要表现为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工具、学习环境、学习资源5个方面的信息化。
传统的学习强调知识的深加工,以知识点为线构建关于某门学科的整体知识构架。学生跟着老师走,无目的、无方向,自然也无动力。每堂课按部就班的讲解也许在学生看来就是一种毫无意义的堆砌,最终在教与学之间筑起一道坚实的墙。在信息化时代,学生的主体地位将得到回归。学生自主形成的信息化学习方式会帮助他们直接了解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完全不用被动适应教师教学进度或教学内容。因此,信息化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表现在3个方面:学习目标自主化、学习工具多样化、学习资源网络化。
2 基于信息化学习方式的新型实践教学模式探究
基于高职院校学生逐渐凸显的信息化学习方式,我们在教学实践的过程中以改革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作为基点,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习惯入手,以构建信息时代的能力结构为目标,探索现今信息时代中更为实际有效的新型信息化教学模式。
新型信息化实践教学模式是各类教育工作者(教师教辅人员、教育理论研究人员)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总结形成的。当其成为一种稳定的教学结构形态时,会对传统教学思路产生巨大影响。在教学过程中,非常常见的两类教学思路是:①习惯了“灌输式”课堂讲授的教师以为只要提供好的教材和所谓“优质的”资源,学生就会去认真“消化”;②习惯了“解读式”课堂讲授的教师,很难知道如何组织学习活动,也通常以为只要把“优秀”授课录制下来提供给学生,学生就会去认真“听”一遍。这两种教学思路与飞速发展的教育信息化严重脱节。新型信息化实践教学模式弱化了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凸显的是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式、教学环境的组合结构与形态。例如,教学资源可以建立数据库,教师和学生可以同时进行人机交互、人人交互;交互的主动权可以灵活多变,通过答疑、作业、在线测试、学习日程安排等环节,实现交互主动权的变更;教学的信息化终端设备更为多样化,可以是因特网电脑、手机或其他移动终端。
2.1 新型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思路
2.1.1 以差异化教学为基点
差异化教学的思路是高职教育过程中一直坚持的原则,但在学生信息化学习方式的影响下,又具有了新的内容。差异化教学要考虑到学生信息终端、学习程度、学习精度、学习路径等多方面的差异。差异化教学的学习平台要求支持常见的不同类型的终端设备,在组班教学的前提下,支持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达成不同的学习目标。差异化教学的出发点和最终的目的是实现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学习。
在对学生实施差异化教学的过程中,要求教、学双方都能灵活适应和使用终端设备进行学习问题的呈示、提问、应答、判别和反馈,并尽力使交互形式更为生动活泼。
2.1.2 以协作探究教学为基本方式
探究式教学方式注重教、学双方对学习内容的深入、多方面的剖析、学习。从探究式教学的实施方式来看,更加依赖数据库系统和检索技术。学生的思维是非常发散的,在学习过程中需要很多更为广阔的信息帮助他们建立起对某个知识点的全面认识。所以,数据库的建设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学生会对哪些知识感兴趣,哪些知识虽然枯燥却是必须的,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加用心,在提供学生更广泛的知识和不让他们迷失在浩瀚的信息海洋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激发、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首先注重有效网络环境的建设,在此基础上,注意合理的研究主题、项目、任务、问题等不同层次要求的,鼓励、监督学生进行广泛的文献阅读、信息筛选、分析讨论、总结和明确思考结果,形成多方面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再分组、分班教学的基础上,开展横向的跨校、跨地区协作探究。
2.2 新型实践教学模式的构建要素
2.2.1 教学资源数字化、立体化
学生的信息化学习方式进一步要求我们构建更加数字化、立体化的教学资源。信息化学习方式的本质内涵是学生的信息化生存。而信息网络是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必须先着力实现教育的信息化,才能优化信息化教育。
目前,在高职院校的信息化教育资源的构建中,比较成熟的是课件、多媒体素材、各类网络课程和学校内部建立的电子图书信息资源,但是教育软件资源的建设还是比较薄弱,为了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应分层次、分服务对象地建立和完善各类数据库资源。
2.2.2 构建数字化实训中心
数字化实训中心是将高职院校“实验室―校内实训基地(工业技术中心+专业实训室)―校办工厂(生产性实训基地)”三级配套并向校外实训基地、产业基地延伸的实践教学体系虚拟化的学生(员工)实训平台,为学生提供了方便快捷的学习、实训环境。
2.2.3 建设协同实验室
同时,还可在数字化实训中心的基础上建设协同实验室。在协同实验室中,学生可通过自发或分组进行实验设计,通过模拟软件的模拟结果进行理论知识的深化和修正,方案成熟之后,开展真实的实验环境操作。在此过程中,有相应的系统考核学习行为,优化实践过程效果。
2.2.4 构建实践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
随着电子科技的迅猛发展,今后的信息化教育系统将会朝着更加集成化方向发展,把信息资源、工具、情境、教学、管理等功能都综合在一个系统中,操作简单的平台或界面将越来越普遍。
实践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是一种集成化的信息教育系统。在这个系统中,首先要综合不同的信息化教育模式,可让教师进行多种教学模式的尝试和摸索。其次,实践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要兼顾“信息化”和“管理”两个功能。在“信息化”方面,要求支持网络通讯、多媒体应用、人工智能、人机交互等基本的信息化技术;在“管理”方面,要求把信息资源库、工具使用、情境教学、在线测试、教学反馈等功能都综合在一个系统中。
3 结 语
我们应认识到信息化学习方式是众多可供选择的学习方式中的一种,并不是唯一的、最理想的学习方式,但高职院校学生的信息化学习方式会深刻影响到其现代行为方式、现代思维方式的形成以及优良思维品质的养成。在高职理工科实践教学的实施过程中,要关注信息技术对学习产生的更深层次的意义,应注重发挥信息技术在课下的积极作用,以提高实践教学的有效性。
主要参考文献
[1]李芒.技术与学习――论信息化学习方式[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关键词:信息技术 课程 整合 学习能力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3)08-0047-01
一、学习能力和学科整合
所谓学习能力,就是指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去独立地获取信息,加工和利用信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个性特征, 也是一个人成才的重要基础。党的十提出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是历史的期盼,是时代的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造就大批创新型人才,推动创新型国家建设,是实现 “中国梦”的重要途径。然而面对当前纷繁复杂的教育现象,一些外在的因素不时地干扰着教学的进程和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教学的育人功能被人为地扭曲,以升学率定输赢,以分数论英雄,学校的一切考核评比完全被一只“看不见的手”所绑架,作为学生最根本的能力——学习能力却被忽视。这种状况与素质教育的初衷完全背道而驰。如何让教师静下心来教书育人,学校教育重回本真,使学校教育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已成为一个不容回避的话题。新一轮课程改革将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作为重要内容:这就是用信息化的思路和方法,通过优化教学设计创设高效课堂,引领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帮助学生找到一条通向未知世界,享受学习快乐的康庄大道。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强调要把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利用信息技术所提供的自主探索、多重交互、合作学习、资源共享等学习环境,把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整合过程中得到有效的锻炼。由此可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改变传统教学结构、实施创新人才培养的一条有效途径,也是目前国际上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与潮流。它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的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组合、重构,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而不是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特征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最基本特征是:有先进的教育思想、教学理论的指导、学科交叉性和立足于能力的培养。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采取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 ;二是信息技术成为师生的基本认知工具 ;三是确立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目标;四是具有“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五是将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
三、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作用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与能力,二是培养学生具有终身学习的态度和能力,三是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四是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应变能力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信息时代,知识量增多,知识成为社会生产力、经济竞争力的关键因素;知识的高度综合和各学科间相互渗透,出现更多的新兴学科、交叉学科,不断改变着人们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对人类一切领域具有深刻而广泛的冲击和影响。在这种科学技术、社会结构发生剧变的大背景下,适应能力、应变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变得至关重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信息的大量泛滥,使人类的学习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变革,学习者将从传统的接受式学习将转变为主动探究和创造性学习。学习者必须学会利用信息资源,学会在数字化情境中进行自主发现的学习,学会利用网络通讯工具进行协商交流、合作讨论式的学习,学会利用信息加工工具和创作平台,进行实践创造的学习。
四、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的误区
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将各要素之间协调配合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如果掌握不好,也会出现一些误区,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例如在课件使用上,过分追求课件的数量和形式的创新,忽视课堂实际需要,削弱课堂教学效果;只重视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忽视传统媒体的运用;在网络使用上,出现为使用网络而使用网络,忽视教学目标和效果;过分依赖网络资源,忽视自身的独创性;过分偏重于素材性资源,忽视资源的层次性、系统性和针对性;在教学方法上重视演示现象、传授知识,忽视揭示过程、培养能力;重视形象思维教学,忽视抽象思维培养;在教学思想上重视课内,忽视课外;重视教师“如何教”,忽视学生“如何学”;重视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以上问题的出现,与教师对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这一概念实质的理解错误有关,或是片面的割裂了二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失之偏颇。我们在实际应用中应尽量避免类似问题的出现。
总之,信息技术拓宽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和范围,极大地丰富了信息资源,为个性化、自主及交互式的学习提供了实施的舞台,使生动活泼主动的学习得以进行,使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的构想得以实现。信息技术不再只是帮助教师传授知识的辅助手段,而是服务于学科教学的必备条件,是提高教育教学活动的效率、更好地进行素质教育的方法途径;对于学生来说,信息技术则是学习知识和提高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不再只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是促使教育革新的有力武器。广大教师只要不断钻研,探索创新,趋利避害,乐于实践,则教学改革的春天就一定会来临,高效课堂的构建、创新人才的培养和民族复兴的梦想必将成为现实。
参考文献
[1]《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
一、教育信息化的概念
教育信息化的概念是在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信息高速公路的兴建而提出来的。华南师范大学桑新民教授认为:“教育信息化是指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教育系统进行全方位改造,从而大大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
二、教育信息化的特征
教育信息化的特征有技术和教育两个层面。
从技术层面上看,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点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和多媒体化。数字化使得教育信息技术系统的设备简单、性能可靠和标准统一。网络化使得信息资源可共享、活动时空少限制、人际合作易实现。智能化使得系统能够做到教学行为人性化、人机通讯自然化、繁杂任务化。多媒化使得媒体设备一体化、信息表征多元化、复杂现象虚拟化。
从教育层面上,教育信息化的基本特征是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与协作性。开放性使得教育社会化、终生化,学习生活化、自主化。共享性是信息化的本质特征,它为教育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大量的数据文件、档案资料、软件程序等丰富的教学资源形成了一个高度综合、集成的资源库。交互性使得学习者可以向教师提问,可以与其他学习者交流,可以围绕当前或当时的学习主题进行相互讨论。协作性使教育者有更多的与他人协作和研讨的时间和空间,从而有更多的合作机会。
三、高校教育信息化存在的问题
(一)信息资源建设严重滞后
教育信息化的核心是教学信息化,教学信息化的基础是信息资源建设。但目前高校的信息资源建设严重滞后。究其原因,首先是信息资源建设缺乏相对统一的标准,在开发上大家各搞各的一套,造成重复建设,并为以后的兼容留下隐患;其次是各个高校各自为政,在信息资源建设上缺乏协调和合作,分散了信息资源建设的人力和物力。
(二)缺乏配套的政策支持和协作机制
教育信息化将带来高校办学的开放化,办学开放化使得信息资源能够共享和再利用。而在现有的高校体制下,一方面,各个学校都有自己相对封闭的办学经济利益,如何解决因资源共享造成的各高校之间、教师个人之间的利益格局调整问题,迫在眉睫,需要建立相应的配套政策和协作机制;另一方面,在对教师个人的教学质量评估中,如何体现教学信息化的要求,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对教师的教学信息化工作予以认可和奖励,也是一个需要进一步去研究探讨的问题。
(三)师资队伍建设
一方面,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受传统教育的影响很深,要接受新的思想观念还有一个过程。另一方面,教育信息化对教师的知识结构、综合素质、信息化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信息意识,善于将信息网络上新的知识信息与课本上的知识信息有机结合起来,不断了解和掌握本学科及相关学科的新动向,以新的知识信息开阔学生视野,启迪学生思维。
(四)教育信息化建设的经费投入不足
教育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工程,既包括硬件等基础设施建设,也包括信息资源等软件建设。教育信息化初期投入比较大,需要有一定的经费保障。但目前我国高校的办学经费普遍比较紧张,除少数列入国家“211”工程的高校外,大部分高校无法在信息化建设方面作较大的经费投入,这些也在相当程度上制约着高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
四、如何推进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
(一)重视基础设施建设
校园网是信息化的重要基础设施,在信息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校园网的建设要注意适当的超前性和高度的可靠性,能够满足信息化教学对数字、图像、视频等大流量数据交换的需要,在信息点的分布上要考虑重要教学、科研、信息检索等空间的数据密度。同时要搞好数据中心和应用软件建设,建设良好的教育信息化硬件环境。
(二)做好信息资源开发
采取各种激励措施,鼓励教师和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开发和制作标准、规范、有特色的信息资源,建设集电子教材、课件、学术文献数据库、管理数据库等为一体的信息资源库。信息资源的开发建设要遵循统一的标准,以便信息共享和利用。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高校教育信息化需要培养四方面的队伍,首先是信息化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其次是信息化管理队伍,使参与教育管理的人员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工作效率;第三是信息化技术维护队伍,保证信息化基础设施的正常运行;第四是信息化理论研究队伍,对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总结、研究、探索,为教育信息化建设提供理论上的支撑和指导。
(四)增加信息化建设投入
教育信息化需要人力、财力、物力的保证,其中经费的保证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在目前高校经费偏紧的情况下,除了国家加大投入外,可以采取一些政策性倾斜和社会化措施,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快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
一、更新观念,明确目标任务
(一)信息技术教育不同于计算机教育,计算机是21世纪高度信息化的主要物质承担者和技术支持者,没有计算机及其网络技术,就没有当今社会的高度信息化,因此开展信息技术教育活动,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都是必不可缺的,计算机、网络教育是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计算机教育不等于信息技术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与计算机学科比较,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它涉及众多的边缘和基础科学。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本身就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所谓计算机学科性,它兼有基础文化课程、劳动技术教育和职业教育的特点,也兼有学科课程、综合课程和活动课程的特点。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打破只能讲计算机的“学科”知识的“学科本位”的思想,克服单纯学习技术的观点,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成为支持学生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明确信息技术课程的任务。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基础学科,它是培养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同样重要的终生有用的基础技能之一的课程。国家新的课程纲要已将它列为政、语、外、数之后的第五位课程。信息技术课程的内容归纳为以下四点:1.信息技术基本知识和技能;2.信息能力;3.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4.信息道德。
(三)加强对课程整合的理解。《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讨论稿)》中指出,要注意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讨的能力。努力创造条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各类学科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涉及了信息技术课程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的问题。我们应该利用信息技术对其他课程进行学习和探究的能力,积极开展信息技术与各类课程的整合,通过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进行整合,可以充分地利用现有资源,发挥设备的最大潜力,在有限的物质基础上,实施高质量和高效率的教育。
(四)加强信息道德的培养。当今的社会各种信息层出不穷,既有大量的、丰富的学科知识、动人事迹等信息,也泛滥着一些不科学、伪科学、不健康的甚至有害的信息垃圾;计算机犯罪、计算机病毒肆虐、个人隐私遭到威胁等都是信息技术发展所带来的消极后果,因此在进行信息技术课程中,加强对学生使用信息技术的人文、伦理、道德和法制的教育,培养学生鉴别信息真伪的能力和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就显得非常重要。
二、灵活运用“任务驱动”的教学方法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这个原则突出了在“做”中“学”的思想。目前,“任务驱动”教学法已经形成了“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
(一)“任务”设计要有明确的目标,要求教师要在学体目标的框架上,把总目标细分成一个个的小目标,并把每一个学习模块的内容细化为一个个容易掌握的“任务”,通过这些小的“任务”来体现总的学习目标。设计“任务”时,其认知目标一般可以采用了解、理解、掌握三个层次的学习水平。
(二)“任务”设计要具有可操作性。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通常,教师对知识进行讲解、演示后,关键的一步就是让学生动手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把握真知、掌握方法。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一定要注重“任务”的可操作性,要设计出只有通过上机操作才能完成“任务”,是用非计算机手段难以实现的。实践证明,信息技术课的理想教学环境是人手一机,学生上课的最佳过程是边听讲(或边看书)边操作。
(三)“任务”设计要符合学生特点。第一,“任务”设计时要注意学生特点、知识接受能力的差异。第二,“任务”设计要注意分散重点、难点。第三,以“布置任务”的方式引入有关概念,展开教学内容。第四,尽力体现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