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对三农问题的看法

对三农问题的看法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对三农问题的看法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对三农问题的看法范文第1篇

站在全国全球范围内――国内立足国情国际寻找优势

人口数量与资源案赋间的突出矛盾迫使我们在破解三农问题时既要立足国内,又要着眼国际。人口多,人均资源少,尤其是人均耕地面积小,人地关系高度紧张,是我国最基本的国情。加入NT0后,我国要参与更加广泛的国际竞争,我国农业是一个弱势产业,入世后农业面临的风险加大。因此必须认清基本国情,找到和发挥比较优势,趋利避害,扬长去短,在比较优势中寻找三农问题的出路。

我国最大的优势是劳动力优势和地域、气候优势。所以,在农业内部,一是要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生产,如水果、蔬菜、花卉、畜产品、杂粮、土特产、中药材等,要延长农业生产的产业链,扩大农产品的加工和转化增值。二是要大力发展绿色有机食品的生产。我国在绿色有机食品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有许多生产绿色食品的优越条件,如气候多样,东西南北差距大,山地丘陵多,有机肥料多,劳动力价格低便宜等,这些恰恰是其他国家的弱项。

由于要素禀赋的限制,在农业、农村、农民内部寻找解放三农问题的空间将十分狭小,三农问题要跳出三农内部圈子,扩大到国内、国际范围来考虑。在二、三产业的国际比较中,我国的制造业、建筑业、旅游业、餐饮业服务业、社区服务业等具有明显优势,而且发展潜力大,吸收劳动力多。所以要加快二、三产业优势项目的发展,在国大分工体系中寻找破解三家问题的空间。

以市场化改革为导向――劳动力自由化、土地资本化

解决我国整个经济问题的最终途径是继续实行市场化导向的改革,发展市场经济,因此,破解三农问题也不例外。20年来我国农业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靠的就是市场化导向的改革,这些成就的取得是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取代计划经济体制的结果。

发展市场经济的前提是生产要素能够自由流动。劳动力和土地是市场经济的两大重要因素,目前,这两大因素在我国还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这主要是因为它们受到各种政策限制,不能自由流动,达不到优化配制的效果。

由于我国选择的是城市偏向的工业化战略,为实施这条战略,最大限度地从农村抽取工业化原始积累,国家制定了一整套城乡隔离制度,从社会制度上将整个社会明显分为城乡二元,不同元采取不同的发展政策。城乡隔离制度的核心是户籍制度,通过户籍制度将居民分为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不同户口代表不同的身份地位和不同的福利待遇,城市户口的居民可享受一系列国家福利待遇,农村户口的居民只能在贡献农民剩余后自食其力。

以户籍制度为代表的各项歧农政策将农民锁得很死,农民的行动自由受到限制,难以公平参与社会竞争。户籍制度在城乡之间竖起一道屏障,农民不能在城乡间自由流动。农民被束缚在原本就很狭小的生存空间内,这一方面导致了农村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农业资源造到大量破坏,另一方面是阻碍了农业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生产要素得不到优化配制,农民被“圈”着受穷。

如今,我国农民进城要办许多证件,交各种费用,面且进城后还得不到与市民一样的公平待遇,被排除在各种福利制度之外,农民进城成本太高。我国要发展市场经济,就必须解除对农民的各种不合理政策限制,打开城门,允许农民自由进城,让农民成为真正的自由劳动力。

土地是发展市场经济的另一重大因素。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土地价值可能有5万个亿。土地是一项巨大的资源,但我国土地却没有进入流通领域,土地不能增值。我国农民人均耕地面积仅为1.5亩,户均承包地面积为7亩,远低于世界水平。现有的家庭承包制对土地的分割使经营规模难以扩大,一家一户的小生产难以实现和大市场对接,爱惜抵御市场风险能力小,土地经营的规模效益难以发挥。

目前我国大多数地区农业依靠的仍然是简单劳动与土地的结合,农业生产没有改变传统方式。争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但却解决不了农民富裕问题。我国要实现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农业经济转换,要发展农村市场经济,就必须将土地、劳动等传统生产要素与资金、技术、知识、管理等现代生产要素结合,进行优化配制。这必然要求土地资本化,即土地具有增值可能。要实现土地增值,就必须扩大生产规模。目前在符合条件的地方(如出现土地抛荒现象地区)可将土地承包经营权作为资本加以转证,将土地向农业经营者手中集中,实现初具规模经营,原有农户可以以股东身份参与分红或者有偿转让。

从2001年起,为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中央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归结起来也都是以市场化改革为主线。首先是户籍制开始松动,全国有2万多个小城镇推行户籍制度改革,在小城镇拥有固定住所和合法收入的外来人口均可办理小城镇户口。其次是对有条件的地方允许采取租赁、入股等形式,加快土地流转。另外对粮食、棉花流通体制也进行了改革,提出要打破垄断、放开市场和价格、鼓励公平竞争、规范市场秩序。种种情况说明,加快市场化改革已成为破解三农问题的基本方向。

发挥国家、政府的主导作用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解放农民、支持农民发挥农民主体功能

破解三农需要发挥国家(政府)和农民两方面的作用,这两者的作用哪一个都不能轻视。其中国家处于主导地位,其主要任务是解放农民和支持农民,为破解三农问题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我国三农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深刻的社会体制原因,突出表现在城乡二元分治的政策上。以户籍制度为代表的各项歧农政策将农民锁得死死的,农民的行动自由受到限制,难以公平参与社会竞争。户籍制度在城乡之间竖起一道屏障,农民不能在城乡间自由流动。农民被束缚在原本就很狭小的生存空间内,这一方面导致了农村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农业资源造到大量破坏,另一方面是阻碍了农业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生产要素得不到优化配制,农民被“圈”着受穷。发展市场经济的一个必备条件就是要有自由劳动力,我国市场经济已经发展了十几年,但我国农民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人,现在套在农民身上的绳索还很多很多。用绳索束缚农民行动自由的主体是政府。所以目前政府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要彻底解放农民,给农民松绑,给农民自由。当前要做好各项涉农体制改革工作,如改革户籍制度,取消对农民进城的各种限制,降低农民在城镇就业的成本,尊重和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取消对农民休耕的政策限制,开通城乡产权交换渠道等。

实践证明,国家每“解放一次农民”――给农民松一次绑,农民就给社会以巨大回报。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解决了中国人的温饱问题;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成为国民经济的半壁江山;农民创造的股份合作制,为国企改革提供了经验;农民跨地区流动突破了二元社会结构,促进了城乡要素的合理配置和交换,如此等等,说明了人的解放是生产力解放的前提,只有个人价值的充分实现,才能创造出有效的社会价值。

国家不仅要解放农民,而且还要支持农民。农业的弱质性和它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客观上要求国家财政加大对农业的投资力度,以弥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缺陷。目前国家要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义务教育、农民教育、农业科技等项目的投入,提高农业的自我发展能力。

另外,作为三农的主体农民需要充分发挥自身功能,要抓住机会、机遇,适时做出调整,积极配合国家三农改革。农民自身要做的工作是尽快转变观念,更新意识,提高自身素质。

利用各种途径转移农村过剩人口减少农业人口数量――农民非农化

三农问题的最主要问题是农业人口太多,农民就业困难,所以三农问题的最终出路是减少农业人口数量,转移农村过剩人口,实现农民非农化。按照发展经济学家约翰・刘易斯的看法,所谓发展就是把传统部门即农村的无限供给的剩余劳动力通过发展现代部门不断地予以转移。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渠道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这不仅是学界共识,也是为所实践证明了的。目前我国第三产业发展还很落后,统计数字显示,我国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只有30%左右,而发达国家就业比重高达60~80%,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种类有150个,而我国却只有50左右。发达国家的社区服务就业份额为20--30%,而我国目前仅有4%左右。据推算,全国32个人口在百万以上的特大城市和43个人口在50~100万的大城市中,社区服务业可提供的就业机会至少应在1500万个以上,再加上其他中、小城市提供的就业机会,就可以大大缓解我国巨大的就业压力。因此,解决就业问题在第三产业还能找到巨大空间。

发展第三产业的前提是人口在空间上的相对集中,大力发展城市化。只有人口相对集中,其平均成本才能大大降低,高度分工才能成为可能,服务种类才能大大增加。我国城市化水平还很低,严重滞后于工业化水。目前我国工业化水平已超过50%,但城市化水平却只有38%。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在49%,与同期国际社会比较,我国的城市化只能说是接近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我国13亿人口中仅有30%左右生活在城市。据中国科学院《2001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提供的数据,目前中国的城市化率与人均GNP相当的国家相比,低了10个百分点;与国内的工业化率相比,低了12个百分点;与国内非农就业比重相比,低了20个百分点。我国经济要持续发展,三农问题要彻底解决,城市化是必由之路。充分运用市场机制来引导、加快城市化进程,对于破解三农具有重要意义。

解决我国农民就为问题在大农业内部还能找到相当大的空间,据有关方面估计,农业的充分发展,农业生产结构的优化,可吸纳近一半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农业产业链短,附加值低。目前,发达国家对农产品的加工约占总量的80%,我国只占10-20%。发达国家食品工业产值相当于农业产值的2N3倍,我国还不到1/3。发达国家农业产前、产中、产后的产值比例为2:1:7,我国正好相反,是7:l:2。可以看出,我国农产品加工转化增值的空间很广阔,余地很大,潜力很大。只要认真抓好农产品的加工与转化增值,农业效益的增长大有希望。

对三农问题的看法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现状;立法建议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5-092-01

一、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概述

(一)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发展

目前在我国的新农合制度,是相对于旧农村医疗合作制度而言的。就当时的基本国情,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前,经济发展的水平,旧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解决了农民看病难吃药难的问题。但随着经济的发展,这一制度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三农”问题是我国的根本性问题,而医疗保障又是“三农”问题的关键,这一问题解决不好,就不能实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目标。因此,我国政府于2002年10月提出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并在全国部分县市开始试点,计划到2010年实现基本覆盖全国农村居民。

(二)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内涵

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采取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的方式筹集资金。新农合作的特点是,政府资金投入比例增加,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对参保的农民给予相应的补助,提高了农村医疗保障的水平。旧农村医疗合作制度的资金主要是农民自己负担,政府主要起宣传和引导的作用;新农合制度以大病为主,解决农民因大病导致的致贫现象,不同于旧农村医疗制度以小病预防为主。新农合由卫生、财政、民政和扶贫等部门合作,成立专门的协调小组进行管理。

二、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现状——以正安镇为例

2013年辽宁正安镇政府对新农合的总体要求为:全面覆盖,巩固提高,实现在新的起点又好又快的发展,即参合农民要达到39万人,每人的参合资金为70元,农民筹资到2012年12月5日结束。具体为以下四点:首先要狠抓宣传发动,通过会议发动、媒体宣传、基层联动,确保参合指标圆满完成;第二要抓资金筹措,筹齐农民的资金,配足财政资金,争取上级补助,确保参合基金足额到位;第三是抓制度建设,管严医疗网点,加强队伍建设,管理好医疗基金,确保新农合平稳扎实运行;最后抓组织领导,明确领导责任,严格工作纪律,强化督促检查,加强部门协调,确保工作责任落实到位,将新农合这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做好。对正安镇一部分人口进行了调研问卷,根据问卷反应的结果来看,农民普遍反应报销的范围过于狭窄,报销程序比较繁琐。具体表现为:

(一)承保大病,忽略常见病

新农合以大病承保为主,政府根据近年来农村人口因罹患大病、重病而导致贫困的社会现象突出,提出“新农合”制度,在实际工作中缓解了部分农民的经济负担。但却忽略了农村人口在常见病、多发病的治疗费用上承受能力,另外承保大病意味新农合的起付线就相对要高,正安镇所在镇、县医院只报销住院费用,对无需住院但长期治疗的慢性病等的花费,对农民来说是很大的经济负担。这些均不在报销范围内的常见病,长期以往会让农民对新农合失去信心,就会“小病大治”的情况。

(二)医疗卫生机构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政府对农村卫生机构的资金投入有限,医疗设备落后,医疗人员水平、素质较低,导致无法及时、准确的对就诊患者作出明确诊断,严重会造成误诊漏诊,无法满足农民群众的医疗需求。但是参加新农合的农民为报销医疗费用,减轻经济负担,不得不到指定的医疗水平较低的医院。

(三)程序复杂、不透明

新农合缺乏一种透明、有效、简洁的资金补偿体系,经常产生农民与行政工作人员信息不同步、不对称,导致报销程序复杂,农民为了报销需要跑好几个地方,一些农民采取送礼、请吃饭等途径以加快报销的速度。

三、完善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议

(一)构建新农村合作医疗法律体系

我国目前并没有专门的法律体系是关于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一般根据“决定、通知”等形式的文件来执行,这样使得各地执行多变,所以建立一套新农村合作医疗法律体系是关键。对此提出一些看法,新农村合作医疗最好以制定法律为主,以地方规章为补充,自上而下形成一套完整的法律体系。

(二)提高政府对新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投入与监管

各级政府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相应政策。对于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应加大财政补贴。县级以上地方政府应尽快建立专门的管理机构,以便强化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资金的监管,从而保证资金用到实处,解决报销难复杂的现象。执法工作人员素质有待提升,对于其中存在于的违规违法使用新农合资金的行为,及时进行监督,情节比较严重的,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对三农问题的看法范文第3篇

一、提问的基本要求

1.提问要有层次性

问题犹如山峰,坡度太陡,无法攀登;坡度太缓,也会使人丧失攀登的兴趣。提问应设置合理的坡度,这既是考虑学生思维的特点,也是为了贯彻素质教育要有意识地培养和训练学生思维能力的要求。根据由近及远、由浅入深、从具体到抽象、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规律,提问要注意围绕一个中心,层层深入地提出一系列问题,使学生的认识逐步深入;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循序渐进,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求知的高度。如学习九年级思想品德课《走科教兴国之路》,在学生阅读有关数据与资料后,我设置了以下几个问题:①我国是否是科技强国呢?如何看待我国的科技总体水平?②我国与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是什么?③我国该如何缩短与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④是否只要有了经费的保障与法律的规定,我国目标就能实现?还需要依靠什么?人才的创新能力从何而来?这几个问题,有一定的层次性,第一个问题,所有的同学都能回答;第二个问题,要从材料中归纳出,这需要一些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语言,中等及以上的同学可回答;第三、四个问题,需要一定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可以让同学们展开小组讨论,然后推选一名同学总结发言,这就需要集体的智慧。大家通过讨论,得出了这样一些结论:科技的创新——人才的创新能力——教育。通过这样层层深入地提问,培养了学生的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落实了教学目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把握评价的主导性

教师对学生的“激励与赏识”在课堂评价中处在主导地位。在课堂上,教师的教学评价要能准确简练、自然真诚,能使学生产生情感的体验,体味到成功和被老师赏识的喜悦,从而焕发出更大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爱护公共设施》教学中,当学生回答了小区公共设施的变化后,教师可以说:“你的观察非常细致,看到了社区设施的细小的变化,那你们看到了学校公共设施的变化吗?”这样的评价一方面可以体现出赞赏的力量,激励学生进一步思考,同时也自然地衔接到了下一环节。课程改革强调课堂上要多激励赏识,少批评指责,但这并不是说教师可以一味地、毫无原则地对学生进行“赏识”“激励”。当发现学生理解上有偏差时,教师就要通过明确、有针对性的评价来引导学生的学习和情感走上正道。

3.问题要有针对性和启发性

我们一直没有停止对学生的道德教育,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嘴上说的、手上写的与实际行为不一致,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嘴里讲道德,耳朵听道德,而所行所为常不能合乎道德的标准,在无形无影当中,把道德与行为一分而为二。”问题的结症在于我们过分重视了对学生的理智进行教育和影响,却忽视了道德的践行。而思想品德课的目的正在于此:就是要在提高他们道德认识的基础上,激发他们的行为动机,对他们提出明确、具体的行为要求,并具体指导行为实践。初中思想品德教材中的许多内容都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如:受教育的权利与义务、关爱集体、关爱社会、保护环境等,我们都可以就地取材,来个现身说法,针对学生中存在的不努力学习、不关心集体、不爱护环境的问题进行直击,在事实面前,他们会有强烈的震撼,在以后的行为中也就会自律许多。

二、提问的基本方法

思想政治课的提问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采用什么方式,都要围绕教学的中心、重点和难点以及学生的实际,做到灵活运用,巧妙设计,易难适度,重在启发。

1.归纳式提问

就是把学生所学过的内容中带有共性的、有相同知识点的知识归为一类进行提问。例如,初三思想政治中关于“本质”的问题有若干个,如果在归类的基础上进行提问,就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学习的积极性,能使学生系统地把握有关的知识,收到良好的效果。

2.对比式提问

即教师在提问时把有内在联系但又比较相似的知识概念以提问方式列举出来,让学生比较、分析差异,有针对性地掌握不同的内容。例如提问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就可以从时间、地点、标志、内容及影响等方面进行提问,使学生既有局部的思维过程,又有整体思维过程,有利于对知识的整体掌握。

3.启发式提问

启发学生思考,使其对所见所闻提问、对理论怀疑提问、对教师的答案提问、对道德标准提问,就热点问题、焦点问题、社会现象发表自己的看法。这些问题,紧贴学生的生活实际,往往是学生急需答案、很感兴趣的问题,可活跃课堂气氛,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大事、关注生活,寻求理论与现实生活的结合点,证明所学知识不是空洞的。如“三农问题”,“为什么要重视三农问题”、“会给我们的生活或社会带来哪些变化”;又如“马加爵事件”,“悲剧的发生与家庭教育有何联系”、“学校和社会又有何责任”、“我们青少年学生应如何对待自己的心理挫折”,等等。政治课不只是回答“是什么”,应启发学生多问“为什么”、“怎样做”、“后果会如何”,这样,学生才能跳出教师设计的问题模式,去创造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成功中寻找快乐、在快乐中更加成功,从而提高思想道德认知水平,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4.补白式提问

提出一个巧妙的有价值的问题,需要教师在学生回味空白上补白。问题提出后,要让学生回味此问题(下转50页)(上接49页)的巧妙之处,提出他们心中所想,教师可利用“反问”“串问”促使学生产生顿悟之感。教师的“串问”“多媒体问”时刻给学生以激情和活力,让学生“自问”“质疑”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和创新意识。总之,无论是“教师问”还是“学生问”,教师应在巧用回味的时间空白时,让学生在回味的时空中产生共鸣,时刻使学生的思维在课堂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5.矫正式提问

对三农问题的看法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信社;农户;金融服务;满意程度;Logistic模型

文章编号:1003-4625(2008)05-0024-03 中图分类号:F830.6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

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成立最早的、发展最迅速的、体系最完善的、规模最大从业人员最多的、覆盖范围最广的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金融领域中占有独特的竞争优势。现阶段,农村信用合作社是为“三农”提供资金支持和金融服务的主体,因此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然需要农信社担当起历史使命。农信社有责任、有义务反哺农业,回报农民,这既是农村信用社办社宗旨及其性质决定的,也是农村信用社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农信社的发展、壮大必将会对农村金融、农村经济以及三农问题的顺利解决产生深远的影响。然而,农信社服务农户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金融产品不够丰富、支付结算手段较落后、从业人员的服务态度和服务意识还有待提高等等。这些问题都会影响农户对农信社提供服务的满意程度,从而影响到农信社自身的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开展对农信社相关问题的调查研究有格外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需求角度出发,通过2007年河北农业大学暑期开展的实践调研活动对农户对农信社服务的满意程度进行调研,以期对农信社满足农户需求、提高农信社综合实力以及更好地服务于三农有所裨益。

二、理论基础及研究假设

(一)理论基础

农户对农信社提供服务的满意程度可以参考消费过程中顾客对提供服务商家的满意度的相关理论。奥立佛(1980)认为,在消费过程中或消费之后,顾客会根据自己的期望,评估产品和服务的实绩,如果实绩低于期望,顾客就会不满;如果实绩符合或超过期望,顾客就会满意。美国学者韦斯卜洛克和雷利(1993)提出了“顾客需要满足程度模型”。他们认为:顾客满意感是顾客的消费经历满足顾客的需要而产生的一种喜悦的心理状态。产品和服务的实绩越满足顾客的需要,顾客就越满意;越不能满足顾客的需要,顾客就越不满意。汪纯本(1990)认为与实绩和期望之差相比较,顾客需要满足程度对顾客满意程度的影响更大。基于金融行业,张松洁认为,临柜业务人员的表现、附属设施与服务能力、营业环境与业务品种设计、大堂经理或咨询员服务、企业形象、宣传是影响银行储蓄业务顾客满意程度的重要因素。张德栋等认为,银行形象、预期金融产品或服务质量、感知金融产品或服务价值影响顾客的满意程度。

(二)研究假设

理论上推测,农户自身的条件不同也会影响其满意程度,如农户随着年龄增长、学历提高极可能会认识更多新事物,对原有的事物会产生新的看法,比如当他们得知国有商业银行开展的业务及其服务情况时会与农信社进行比较,对农信社的服务就有更高的要求,故其需求在数量和水平上会有所提高。直接影响农户满意程度的如手续是否复杂,这里选取比较有代表性的贷款手续进行分析,如果手续复杂很可能不会令农户感到满意;如果认可信用社服务的农户很可能有向其申请过贷款的历史;如果认为农信社的保险业务完成的比较好,也很可能会对其服务感到满意;如果网点合理、信誉好、从业人员服务质量高等也都易使农户满意。

三、样本说明及模型设计

(一)样本说明及变量描述

本次研究通过发放问卷的形式,调查范围涉及河北省11个主要城市55个县,针对农户对农信社的存贷款、支付结算手段、金融产品及从业人员的服务等方面做了较细致的调查,共发放问卷291份,收回有效问卷282份,占全部收回问卷的96.9%。本次调查涉及范围广、农户类型全,有较强的代表性。

农户对农信社提供的服务是否满意,假设农户满意的概率为P,那么不满意的概率相应为1-p,故可以采用Logistic模型对满意程度进行分析。我们可以通过农户对信用社贷款手续的繁简、网点分布是否合理、信誉是否比其他银行好、从业人员的服务是否满意、是否可接受其农业保险等几个方面来分析,当然农户的年龄和学历作为农户的个体特征也会根据其自身变化影响到农户的需求,从而最终影响农户的满意程度。我们选取“农户对农信社服务是否满意”作为因变量Y,如果满意赋值为1,反之为0。拟选了8个自变量并对每一个自变量进行赋值:X1为户主年龄,X2为文化程度,X3为是否认为贷款手续复杂,X4为是否向农信社申请过贷款,X5为是否认为农信社网点设置合理,X6为是否认为农信社信誉比其他银行好,X7为是否对从业人员的服务感到满意,X8为是否可接受农信社农业保险。拟设计各变量解释及预期作用如表1所示,各变明文化程度越低越容易对农信社的服务满意;贷款手续复杂与否的系数统计检验在0.0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回归系数为正,说明贷款手续越简单农户越易感到满意;网点设置是否合理的系数统计检验在0.01的置信水平上显著,回归系数为正,说明网点设置越合理,农户越满意;信誉方面其系数统计检验在0.05的置信水平上显著,回归系数为为正,说明农户越肯定农信社的信誉,越容易感到满意;对于从业人员服务的质量和农业保险方面,系数统计检验均在0.01的置信水平显著,回归系数均为正,说明农户对从业人员的服务、农业保险业务越认可,越容易满意。是否向信用社申请过贷款与满意程度联系不大,主要可能由于有部分农户虽然向农信社申请了贷款,但在贷款过程发现农信社的某些方面服务不到位,本文没有对这些方面进行研究,有待在以后的研究中得以论证。

对三农问题的看法范文第5篇

突出矛盾

1、人民内部物质利益矛盾146(人数)51.0%

2、社会阶层之间的矛盾79(人数)27.6%

3、干群矛盾58(人数)20.3%

4、区域矛盾49(人数)17.1%

5、城乡矛盾130(人数)45.5%

6、不同部门之间的矛盾5(人数)1.7%

7、不同所有制之间的矛盾15(人数)5.2%

8、中央和地方的矛盾12(人数)4.2%

9、政府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的矛盾47(人数)16.4%

10、其他2(人数)0.7%

未填29(人数)10.1%

今年是“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我们又正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这一进程中将面临哪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对此,我们问卷调查了在中央党校学习的近300位地厅级及以上领导干部学员,调查结果表明:

“人民内部物质利益矛盾”是排在首位的突出矛盾

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面临许多矛盾,有些矛盾甚至还相当突出。调查结果表明,“人民内部物质利益矛盾”是排在首位的突出矛盾(51%)。其次是“城乡矛盾”(45.5%)。(对当前面临的突出矛盾的调查结果可参见文中图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善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尤其是人民内部物质利益矛盾。我们必须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的高度,充分认识妥善处理人民内部利益矛盾的极端重要性。

“社会保障问题”被认为是构建和谐社会要重点解决的头号社会问题

关于哪些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重点解决的社会问题,从调查结果来看,被调查者对社会问题的看法则相对明显地区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社会保障问题”,51%的被调查者认为这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重点解决的社会问题。在所列全部社会问题中,超过五成的人所选择的社会问题,只有“社会保障问题”,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必须重点解决的头号社会问题。这样多的被调查者把“社会保障问题”列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必须重点解决的社会问题,一方面说明领导干部普遍重视社会保障问题,对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的重要性的认识是比较一致的,另一方面也说明大家普遍对目前的社会保障制度并不满意,希望加大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力度。

第二层次是超过30%的被调查者所选择的社会问题,共有3个,依次是“腐败问题”(35%)、“城乡差距问题”(32.5%)和“贫困问题”(31.1%)。腐败和贫困不是什么新问题,近年来一直是人们普遍关注的两大社会问题,反腐败和反贫困也是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必须常抓不懈的两大工作。这次调查结果中,“城乡差距问题”排到了第3位,所占比重又如此之高,这可能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大背景有关,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领导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识。我国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依然很大,有些方面还呈扩大之势,突出地表现为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社会事业发展、基础设施和面貌、财政支出、信贷、投资等方面存在“六个巨大反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特别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第三层次是20%左右被调查者所选择的社会问题,共有5个,依次是“居民收入差距”(26.9%)、“三农问题”(26.6%)、“地区发展差距问题”(25.2%)、“失业问题”(24.5%)和“社会风气问题”(19.6%)。

第四层次是10%以下被调查者所选择的社会问题,除“社会治安问题”的选中率为9.8%外,其他社会问题的选中率均很低。这也说明,被调查者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必须重点解决的社会问题,主要集中在社会保障问题、腐败问题、城乡发展差距问题、贫困问题、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等社会问题上。解决这些社会问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着力点和突破口。

与2002年我们所作的类似的调查结果相比,可以发现一些重要的信息。一是2006年调查结果中,失业问题、贫困问题、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位次,明显低于2002年;二是社会保障问题和城乡差距问题凸显,在2002年调查中还进入不了社会问题前10位,这次调查则分别位列第一位和第三位。三是腐败问题、贫困问题和居民收入差距问题的位次变化不大。对这些信息,我们可以作多方面的深入解读。

60.8%的被调查者认为,“贫富悬殊”是应特别注意防范的风险

21世纪前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前所未有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但是,机遇同挑战总是同时并存的。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一系列阶段性特征和世界各国发展的经验综合分析,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可能是一个高风险期。也正因为这样,我们做过的几次相关问卷调查,都列出了一个共同问题,即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可能面临和必须注意防范的风险。

2002年调查更多地考虑了当时我国加入世贸组织这一宏观背景。“金融危机”被61.5%的被调查者认定为我国经济发展中应注意防范的主要风险,居第一位。40.4%的被调查者认为,“民族工业受到严重冲击”是我们应该注意防范的主要风险,居第二位。38.5%的被调查者认为,“农业受到严重冲击”是我们应该注意防范的主要风险,居第三位。30.8%的被调查者认为,“社会保障基金入不敷出”是我们应该注意防范的主要风险。

2004年的调查仍显示“金融危机”仍然是居第1位的主要风险。居第2位的风险是“贫富悬殊”。44.8%的被调查者认为,“贫富悬殊”是我们在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该注意防范的主要风险。可见,在被调查者看来,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中应注意防范的风险,最主要的还是“金融危机”和“贫富悬殊”。

这次调查与前两次调查结果相比,出现一些值得重视的变化。而最主要的变化,莫过于一直高居第一位的“金融危机”,下降到了第三位,只有51%的被调查者认为“金融危机”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中应特别注意防范的主要风险,这一比例远远低于前两次调查结果。相应的变化是,“贫富悬殊”在所有可能的风险中上升到了第一位,60.8%的被调查者认为这是应特别注意防范的风险。另一个重要变化,是57.3%的被调查者选择“社会信任度下降”,认为这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中应特别注意防范的主要风险,居第2位。这可能既与社会诚信方面出现的问题有关,又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有关,因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诚信友爱的社会,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必然比过去更加重视社会信任。

超过60%被调查者认为"''''三农''''"问题仍然严重

在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国内主要因素,也是我们多年调查别关注的一个问题。2004年的调查结果表明,“各方面体制还不很完善”被认为是当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主要的国内因素,选中率为81.3%,远远超过其他所有因素。列第二位的因素是“‘三农’问题严重”(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