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洪涝灾害案例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农业保险面对的是高度分散的农户,其经营季节性明显,光靠农业保险经营机构自身扩大网点和人员明显不经济。因此,需要政府和其他有关部门密切配合。有研究表明,以一个中等旗县年统报26680万m2为例,保险公司旗县支公司20余人,再加上相当数量的代办人员,从3月份开始承保,最少需要持续工作到11月份,理赔兑现工作结束,也不能保证承保和理赔质量。可见,仅凭保险公司业务人员不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
2内蒙古气象服务融入政策性农业保险
2007年4月,政府组织召开全区农业保险试点工作会议,副主席雷•额尔德尼强调,农业保险是农村经济的稳定器、助推器,是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开展农业保险有利于改善农业经营主体的信用地位,促进农村金融体系的稳定、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更有利于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作为华北地区政策性农业保险推广和实施最早省区,农业保险全面开展并迅速发展。2007年,内蒙古地区中央政策性险种包括小麦、玉米、大豆和能繁母猪保险,地方性政策性奶牛保险同时开办,后来增加油菜籽、葵花籽、马铃薯。2010年,增加温室大棚保险、生猪养殖保险、肉羊养殖保险、肉牛保险、蔬菜种植保险和葡萄种植保险,为215万户农牧民提供风险保障195亿元。至2011年末,从保费收入、补贴金额和承保面积等指标来看,所取得成就位于全国各省市之首。2010年,内蒙古气象局以“两个体系”建设为契机,推进气象为农服务工作规范发展,防灾减灾服务更加精细,重点围绕洪涝、冰雹、干旱等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为农业保险公司和农业保险灾害评估机构提供重大农业气象灾害精细化评估报告。灾损评估结论得到党政、保监局、农保企业和农牧民一致认可。2012年7月,开展内蒙古巴彦淖尔市“6.25”洪涝灾害评估,评估结论成为政府救灾和保险公司理赔依据。同年9月,受人保财险内蒙古分公司委托,开展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洪涝灾害精细化评估。2013年,受人保财险内蒙古分公司、安华农业保险公司委托,开展内蒙古通辽市洪涝、大风灾害和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洪涝灾害评估。2014年,气象局全面推进农业保险气象服务工作,通过与鼎信公估公司合作,为内蒙古境内安华农业保险公司所承保范围内所有地区提供洪涝、冰雹、干旱等灾害的农业保险精细化评估。
3关键技术
3.1技术路线
内蒙古气象部门开展气象灾害定损评估中确立“三结合”的技术路线:1)资源利用上,自治区、盟市和旗县气象部门相结合;2)技术手段上,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和地面调查相结合;3)专业支撑上,气象部门、农业部门和有经验农民相结合。经综合气象监测评估、卫星遥感、航空遥感、地面调查、农业专家及农牧民等定量评估手段,最终形成评估结果。
3.2技术流程
1)根据灾害发生的时间、地点快速筛选适用低分遥感影像分析植被长势,结合降水量、行政区划等数据得出灾损程度初步结论。2)开展多部门、上下联动的灾害调查工作,其中包括地面灾情实际调查和航空遥感拍摄灾情工作。3)采用高分影像分析植被长势,结合实际调查的结果、初步结论和航拍信息,最终得出灾害评估结论。
3.3技术方法
3.3.1数据资料及处理1)气象资料的处理。根据灾害种类确定应用数据,暴雨洪涝灾害采用降水资料,干旱灾害采用土壤墒情、无降水日数、降水距平等资料,冰雹灾害采用雷达组合反射率资料。2)卫星遥感数据处理。卫星遥感资料来源于环境减灾卫星、landset、GF卫星和风云卫星,利用气象卫星与资源卫星时间、空间上优势互补,对洪涝发生发展情况作出动态跟踪监测评估。最初获取来的数据是单波段tif格式数据,需要对数据多波段组合成一个文件:利用遥感处理软件进行大气校正,做除云处理;云层特别厚无法去除的地区,切除处理。将气象灾害发生前的卫星影像作为基准数据,将后续的数据处理配准到亚像元级别精度,为后续变化监测提供基准数据。再对校正后数据分别计算NDVI(归一化植被指数)值以及NDVI差值(见图1)。3)航空遥感数据处理。航空遥感作为卫星遥感的辅验证,利用人工影响天气飞机进行航高2000.0m、空间分辨率0.3m的航空遥感拍摄,航线选择一般2~3条,尽量将有代表性的灾情轻、中、重的区域都包含在内。利用航空遥感处理软件处理得到航空影像图(见图2),与卫星影像比对,为下一步提取指标做准备。3.3.2灾害初步评估根据气象灾害发生时间地点,结合气象部门灾情数据界定气象事件。采用气象卫星遥感影像,快速反演植被长势,与气象事件叠加分析,得出灾害评估初步结论,并结合路网确定灾害评估地面调查路线(见图3)。3.3.3灾害地面调查气象部门联合地方政府代表、农业保险公司、农业专家及有丰富经验农民组成联合调查组,对主要受灾作物类型、受灾程度及受灾面积等进行实地抽样调查,重点调查灾害发生重区域,同时兼顾相对较轻的地区,为精细化评估提供验证依据(见图4)。3.3.4卫星遥感评估利用卫星遥感做农作物受灾前后的NDV(I植被指数)变化来检测。作物生长期受灾后遥感图上NDVI值有相应降低,NDVI降低的程度与受灾程度呈现正相关的关系,对灾害发生发展情况作出动态跟踪监测评估。3.3.5航空遥感验证根据灾害调查实际需求开展航拍工作,使用无人机或运12飞机,开展航拍工作,实现航空遥感详查实现卫星遥感与实地调查不同尺度的关联验证(见图5)。3.3.6精细化评估采用资源卫星、高分卫星遥感影像,反演作物长势,根据灾害类型、作物类型、耕作制度及发育阶段,确定灾害评估指标,以地面调查和航拍影像验证灾害等级,在气象、土地利用、地形、雷达、行政区划和产量等多源信息共同支撑下,完成精细化灾害评估工作。1)开展作物分类。因不同作物在两期影像上的变化存在差异,进行精细化评估时首先要进行作物分类。根据土地利用、耕作制度及种植结构等数据,结合影像自动分类技术,将受灾区域内的主要作物进行分类。2)确定灾害发生范围。结合气象要素、地形、雷达以及野外调查(包括地面调查和航拍)等数据确定灾害发生范围。例如暴雨、洪涝灾害主要使用坡降比、降水量确定灾害发生范围;冰雹灾害主要使用组合反射率产品确定灾害发生范围。3)确定气象灾害损失等级。根据农业保险理赔阈值,结合作物发育期、作物种类、产量数据及野外调查结论确定灾害损失评估等级。4)精细化评估结论。根据确认的灾害等级,结合土地利用、行政区划、作物种类,进行叠加分析,最终得出图表一致的行政区域内作物受灾程度的评估结论。3.3.7经济损失各种作物的经济损失计算:经济损失=单产×价格×受灾面积。其中,单产为过去3a单产平均值,价格为上一年销售价。
4结语
在当前全球环境急剧恶化的情况下,生态发展和自然资源可循环再利用等问题,成为了国外园林设计师关注的重点问题,在众多城市景观国际大奖中,更是将设计城市自然资源可持续循环发展等做为评判的重要标准。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时,对当时开发的区域强制实施政策,降低已建或新建项目的雨水径流量,同时也要保证雨水的质量和环境,雨水必须要进行处理,根据雨洪的控制和处理效果进行审批。因此,在如今的美国多个地区,都建有雨洪控制利用系统的景观,以雨洪控制利用设计来为这些城市中风景园林的设计带来效益。德国是世界上最早采用城市雨洪控制利用的国家之一,也是雨洪控制利用技术较先进的国家之一。近些年来,德国了一系列相关的法律法规,规定:除非出现特殊情况,降水才能排放进公共水管中,其它任何时候都需要进行相关处理;开发后的雨水径流量不得高于开发前,即达到“排放量无增长”的情况;并且使用经济手段以达到对雨水合理利用和控制。这些规定都使景观设计师们对雨洪控制利用提高了要求。在新型城市中采用雨洪控制利用技术在世界各地都取得了良好发展。雨水花园结合风景园林和新型雨洪控制利用的手段,能有效将雨水径流量多出部分排入土地中,使植物和微生物对其吸收和净化,雨水在净化后可以通过渗入补充进入地下水资源,达到水循环利用的效果。在土地资源严重缺失,并且洪涝灾害严重的城市,雨洪调蓄设施就成为了雨洪控制利用与景观相结合的最好措施,其功能在于可以将暴雨截留,并且能将雨洪峰值削弱,使城市受到洪涝灾害的危险性降低。在非雨季中可以作为公共景观等,这样既能控制洪涝造成的危害,还能合理运用土地资源。以上几种案例证明,城市风景园林建设中,新型雨洪控制利用对城市生态环境带来了极大改善,已逐渐成为一种时尚潮流。在风景园林设计中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采用相关的雨洪控制利用系统。
2我国风景园林设计中的雨洪控制利用系统
近几年,我国在雨洪控制利用中的研究和发展得到极大提高,在景观建设方面也获得了大量的实践经验。在目前,部分大城市中,已逐步将雨洪控制利用规划到公共活动空间和住宅区中,在部分设计和建设项目中,将雨洪控制利用的理念和技术合理运用到城市化中,不少景观建筑都获得了极大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环境效益。部分高等大学都对雨洪控制利用和景观设计增加了重视程度,在设计和建设风景园林以及城市房屋建筑上,均考虑对雨水的处理和运用。从整体上看,科学地将新型雨洪控制利用技术和理念融入城市风景园林等设计中还远远不够,需要多方面的专家、学者、设计师等共同努力,将城市建设中造成的生态失衡反转过来,使自然生态得到良好的发展。
3结语
【关键词】抗洪救灾新闻报道;媒体融合;微信直播
面对突发事件,人们渴望获得更快、更新、更全面的信息。因此,谁能在突发事件新闻报道中第一时间提供最新动态,全景式展现真实场景,谁就能赢得受众的青睐。作为地方党报,突发事件新闻报道的快速、全面、有效,意味着对舆论的正确引导,对民心的抚慰和安定。因此,必须弥补纸媒传播时效上的不足,探索媒体融合的有效手段,迸发“加速度”,提升时效性,增强传播力,提高引导力,扩大影响力。
一、地方党报在抗洪救灾新闻报道中的传统做法与不足
洪涝灾害是我国自然灾害中重大的、多发性灾害,包括洪水灾害和雨涝灾害两类。洪涝灾害事件属于危机事件范畴的一种,因其公共性、突发性、危害性等特征,历来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当暴雨洪灾突如其来,做好抗洪救灾新闻报道是各类媒体的重要职责。作为地方党报,更是要快人一步承担起信息、引导舆论、安定民心的重任。
池州是一个洪涝灾害多发地区。1988年撤地设市以来,多次遭受洪涝灾害袭击,其中又以1998年和2016年为最。1998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池州境内暴雨成灾,圩口溃破,道路中断,民房倒塌,良田被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作为市委机关报,池州日报社快速行动,安排记者驻守防汛抗旱指挥部,采写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同时派出5支采访小分队,赶赴贵池、东至、石台、青阳和九华山,采写各地抗洪抢险救灾情况。在为期三个月的抗洪救灾期间,《池州日报》与奔腾肆虐的洪水抢时间、比速度,编辑部一再推迟截稿时间,努力做到当天采写的稿件当天上版,做到了每天都有大体量的“昨日新闻”见报,每天清晨都能按时将报纸送到邮局,尽最大努力将报纸在最短的时间内送到读者手中,发挥主流媒体鼓舞士气、安定民心的作用。
对于党报这种早报来说,无法否认的事实是,经过一天的采访、撰写、编辑、印刷、打包、分发和投递之后,当报纸被送到读者的手上,新闻已经成了旧闻。而对于一些地处偏远或者交通受阻的乡村,由于邮局无法及时投递,“昨日新闻”甚至成了“每周新闻”。此外,受版面空间束缚,很多已经采写的新闻无法见报,编辑部不得不忍痛割爱;受出版时间限制,一些晚间发生的重要新闻不能及时,只能隔日见报。
新闻的时效性就是新闻传播的及时性和有效性。随着新闻传播手段的更新和受众对信息获取要求的提高,新闻“时效”中“时”的内涵更多地体现为“全时性”和“即时性”。时效性是新闻的生命,是决定新闻是否有价值的重要因素,甚至在一些事件性新闻中起着决定性作用。比如抗洪救灾新闻报道,地方党报受限于传播方式的先天不足,在抗洪救灾新闻报道中,时效性不够和信息量不足的缺陷影响了主流舆论作用的发挥。随着网络时代的兴起和传播手段的创新,这些缺点将得到逐步改善。
在信息化时代,新闻事实的采编固然重要,但能否及时、有效、快捷的传播开来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新闻传播的效果。在一些特大灾难性事件中,准确迅速的传播甚至能挽救更多的生命。传统媒体拥有扎实精干的采编队伍,在新闻采编上有很强的竞争力,但受制于采用静态的、平面的传播方式,无法满足受众对于新闻更快、更新、更全面的需求。而新媒体如互联网、手机等,则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传统媒体的不足。
二、新媒体时代地方党报在抗洪救灾新闻报道中的探索
网络时代来临,信息以秒为单位不断刷新,这给新闻报道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在抗洪救灾新闻报道中,受众渴望的是新闻事实的“全景呈现”和“实时呈现”,传统媒体必须加快媒体融合步伐,创新方法手段,在新闻传播中快人一步,在媒体竞争中抢占先机,在舆论引导中砥柱中流。
近几年来,池州日报社着力推进传媒结构调整,以报纸为平台,积极创办新媒体,先后创办了池州新闻网、池州手机报、池州廉政手机报,《池州日报・九华晨刊》和池州新闻网官方微博、微信,形成了以《池州日报》为龙头的多媒体发展格局。在2016年的抗洪救灾新闻报道中,池州日报社创新方法手段,让媒体融合释放出巨大的合力。
2016年7月,池州连遭暴雨袭击,强降雨引发大洪水,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启动Ⅱ级应急响应。洪灾当前,池州日报社按照全社一盘棋的要求,打破内部部门界限,在报社编委会的统一指挥下,《池州日报》《池州日报・九华晨刊》及新媒体中心统分结合、共享资源、各具特色,共同做好抗洪抢险救灾宣传报道工作。
7月4日起,《池州日报》每天拿出两个以上版面,开辟“坚决打赢防汛抢险这场硬仗”专栏;《池州日报・九华晨刊》拿出三个以上版面,开辟“众志成城 抗洪抢险救灾”专栏,对各地各部门抗洪抢险救灾工作进行报道。池州新闻网开设“坚决打赢防汛抗洪抢险救灾这场硬仗”专栏,对两张报纸的内容进行转发。
毫无疑问,如果仅仅是日报和晨刊按部就班地报道,受众对自然灾害新闻报道“全景呈现”和“实时呈现”的要求会得不到满足。为了突破传统媒体的制约,池州日报社决定开通池州新闻网“汛情直播”微信平台。
通常所说的微信直播,是指将实时视频通过微信页面进行直播。而池州新闻网的“汛情直播”微信平台,则是整合了视频、图片、文字、链接等诸多内容。《池州日报》《池州日报・九华晨刊》和新媒体中心30多名记者被整合起来,统一调度,拿起相机、手机和采访本,把抗洪救灾一线所见所闻运用文字、图片等形式,传送给“汛情直播”微信平台编辑中心,通过手机微信实现了抗洪救灾信息和真实场景的实时。同时,根据《池州日报》《池州日报・九华晨刊》的不同定位,加强新闻策划和包装,刊发各具特色的新闻报道。
一家报社旗下的“全媒体”参与,显然不是媒体融合的全部,而是简单的媒介相加。媒体融合要求把各种媒体的采编作业有效结合起来,资源共享,集中处理,衍生出不同形式的信息产品,然后通过不同的平台传播给受众。在这次抗洪救灾新闻报道中,池州日报社把《池州日报》《池州日报・九华晨刊》和“汛情直播”微信平台的采编作业整合起来,不仅保证了新闻传播的时效性,也为受众提供了各具特色的新闻产品,实现了从简单的媒介相加到媒体融合的转变。
三、“直播新闻”迸发出媒体融合的强大合力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池州新闻网“汛情直播”微信平台的成功运行,在抗洪救灾新闻报道中打通了池州日报社旗下各种媒体的互通渠道,有效地整合了采编资源,释放出媒体融合的强大合力。
新媒体的加入拓展了新闻报道的空间。2016年抗洪救灾持续20多天,池州日报社参与记者500多人次。为了最大化地报道抗洪救灾一线新闻,《池州日报》和《池州日报・九华晨刊》通过增加地方新闻版面、增开摄影专版等拓展版面空间,累计刊发稿件600余条。而“汛情直播”微信平台则不存在“版面不足”的问题。抗洪救灾新闻报道中,全社记者为池州新闻网“汛情直播”微信平台所用,采写编发各类信息2000多条,点击量100多万人次。“汛情直播”微信平台实时更新抗洪救灾一线新闻,在抗洪救灾的危急关头,做到了连续20个小时滚动播出。
“直播新闻”的实时性提升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效果。相比《池州日报》和《池州日报・九华晨刊》这两个传统媒体,“汛情直播”微信平台能够在第一时间、跨越时空传递信息,在传播力大大提升的同时,增强了影响力。抗洪救灾期间,前方记者实时传递一线信息,以现场直播的形式滚动播放灾区抗洪抢险救灾信息。在报纸难以迅速及时发送到基层干部群众手中的同时,新媒体发挥出跨越时空的优势,在帮助灾区干群第一时间掌握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稳定民心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身处外地的池州人通过“汛情直播”微信平台了解家乡受灾情况,发起慈善公益救助活动,有力支援了抗洪救灾工作。
多媒体参与的宣传“大合唱”增强了新闻报道的舆论引导力。抗洪救灾期间,《池州日报》《池州日报・九华晨刊》和以“汛情直播”微信平台为主的池州新闻网,根据各自不同的定位,加工不同的新闻产品阐释共同的主题。“汛情直播”微信平台以简讯和图片为主,主要任务是第一时间传递信息;《池州日报・九华晨刊》凸显人文关怀,重点报道抗洪救灾中的感人故事;《池州日报》立足党报立场,在完成各项政治任务的基础上,挖掘深度,刊发评论。三家媒体合力,爆发出巨大的力量,丰富了新闻产品,满足了不同受众的需求,增强了舆论引导力。今年池州市试点海绵城市建设,不少市民看到街头、小区积水严重,认为海绵城市建设没有达到前期宣传的效果,政府有关部门不作为、乱花钱。实际情况是由于海绵城市建设刚刚启动,大多数项目仍在建设中,而少数项目已经完成施工并发挥了效益。针对市民对于海绵城市建设的质疑,池州日报社编委会快速反应,立即安排记者到现场采访。“汛情直播”微信平台采用了记者现场发回的照片,配发了有关部门负责人的解释。随后,《池州日报》《池州日报・九华晨刊》用深度报道的形式进行了解读,起到了释疑解惑的作用,发出了主流媒体的“主流声音”,发挥了党媒应有的舆论引导作用。东至县一名群众在没有掌握事实的情况下,主观臆测,在微信“朋友圈”散发了政府要炸破圩堤的谣言。“汛情直播”微信平台及时辟谣,《池州日报》《池州日报・九华晨刊》在次日刊发了有关部门及时处理谣言散布者的消息,消除了恐慌,稳定了民心。
实践证明,直播是报道重大新闻事件和公共突发事件最有时效性的传播方式,能带来更好的宣传效果和广泛的舆论影响。在平面媒体时代,直播新闻是广播电视台的专利,随着网络的兴起,地方党报也能参与到直播新闻中来,在抗洪救灾等突发事件的新闻报道中扬长避短、出新出彩。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普及,给媒体传播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得移动终端者得天下。中国微信用户已经有6亿多,大量的信息是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随时随地获得,所以微信直播在便捷上性已经占尽先机。池州日报社在2016年抗洪救灾新闻报道中创新方法手段的探索,彰显了媒体融合的优势,为做好抗洪救灾等突发事件新闻报道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参考文献:
[1]张袖砚.新闻时效性的把握[J].记者摇篮,2009(7).
[2]庞宇.新媒体环境下的灾害报道[J].新闻前哨,2015(8).
[3]程忠良,梅玉明.全媒体时代新闻职业的变化[J].青年记者,2010(6).
关键词:海绵城市;城市环境;作用及浅析
引言:主席高度重视城市化发展的质量,并且发表了“加强海绵城市建设”的讲话,明确指出要大力构建“海绵城市”。目前海绵城市理念在多个发达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新加坡、日本等都发挥了巨大的功效,我国海绵城市理念的提出相对较晚,要善于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建设海绵城市,是实现城市建设和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发展重大举措,从根本上解决“城市病”,推动我国城市发展早日走上生态化、持续化的道路,实现城市发展的可持续。
一、海绵城市的概念和特征
1.海绵城市的概念
我国《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中对海绵城市的概念进行明确了定义: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在这一“吸”一“收”的过程中实现了城市内部良性的水循环系统,还能自动吸收水系统的污染物质,保持城市水土。
2.海绵城市的特征
第一,注重城镇化和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在对城市地下水、自来水等进行存储、排放、使用时不是依靠传统的地下管道而是依靠城市自然环境综合利用各种措施吸收、存储大气降水和地下水,进而缓解城市的洪涝问题;第二,让城市“弹性适应”环境变化与自然灾害,海绵城市建设思路不仅注重恢复和保持城市内部的水系统,更注重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的保护,重视城市系统的自我调节;第三,转变了排水防涝思路,海绵城市彻底摒弃了“快排式”传统的排水模式,在城市排涝过程中始终坚持“渗、滞、蓄、净、用、排”的六字方针;第四,开发前后的水文特征基本不变,海绵城市构建了一个良性的水系统。
二、分析“海绵城市”对城市环境的作用
根据《指南》的相关规定,海绵城市建设规划实施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一是充分保护城市原有生态系统;二是对已经受到破坏的自然环境及水体进行修复;三是低影响开发。海绵城市的建设对解决城市内涝问题、调节地下水、净化水中污染物质、维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多样性、美化城市环境等发挥了巨大功效。
1.缓解城市内涝问题
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在城市发展过程中的应用,起初就是从解决城市雨洪问题出发,发挥着雨洪调蓄、雨水资源收集利用与地下水涵养等作用,完善城市雨水管理体系。海绵城市的建设,改变了以往单纯使用市政地下排水管道和泵站的现状,侧重于依靠城市自然生态系统来吸收、存储、排放降水,综合利用自然生态调节和人为调节措施来缓解城市内涝问题。
群力雨洪公园是海绵城市建设理念运用的一大成功案例。该区域在历史上是洪涝灾害多发区,在对其进行设计的过程中,以保护湿地为原则,巧妙的将其打造成收集雨水、储蓄雨洪、下渗雨水、补充城市地下水、涵养水源、净化水中污染物质、增加生物多样性等功能于一体的湿地公园。在具体实施的环节中,尽量保持原有的湿地区域,群力雨洪公园成功的运用了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湿地公园的开发,为调节湿地公园的生态系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群力雨洪公园的成功案例实现了缓解城市内涝带来的问题和危害,增强城市排水系统的能力,通过协调市政道路和地下排水管之间的关系,增大城市的绿色植被覆盖率,完善城市水系统等措施来达到排涝的目的,确保在雨季时城市市民依然享受安逸的生活。
2.形成良性的水循环系统
海绵城市的建立,不仅有效的减轻城市洪涝灾害,还能够缓解我国水资源不足、水质恶化的局面,为建立良性的水生态系统提供助力。
武夷新区践行“海绵城市”在此方面取得了非常成功的效果。其主要理念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注重对森林生态的修复工作,闽北地区原生态的森林在被人为的滥砍乱伐之后正呈现急剧下降的趋势,鼓励当地林农还林于上,加大对林业种植的补贴力度;二是城市生态修复同样不可忽视,一些贴近地面的建筑如广场、硬地、建筑等工程在材料的选择上采用通气、透水性较好的;三是恢复和修复自然生态环境,保持生态物种的多样性,扩大生态用地的面积,净化水资源,淡化水质,减少暴雨对城市的影响。
笔者认为,海绵城市就像被放大了的“湿地”一样,最大程度的修复城市原有的水生态系统,注重开发雨水的渗透、调蓄、净化、利用等综合作用,实现雨洪资源的有效利用,使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维持着一定的径流量。森林植被、湿地等大大提升地下水的涵养能力,净化水质,吸收水中的污染物质,确保居民生产和生活用水的安全性,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同时实现地表水、地下水和自然降水三者之间的平衡循环。
3.保持城市水土
不可否认,城市水土保持是实现涵养水源、防风固沙、提供动植物栖息地等的关键,而海绵城市的建设,又能够给城市水土保持工作的雨水控制环节提供便捷。在建设海绵城市的过程中,做到了开发前后的水文特征基本不变,始终坚持低影响开发的原则,城市水土保持离不开对雨水的控制。
比如,我国投资建设的重庆海绵城市,其建立了完整的防水控制,也因为重庆地处高原,山地较多,在进行海绵城市建设的时候发展了绿化工程,让绿色植被对城市的水土进行保持。雨水较多季节植被能够吸收水分,保持水源,对于雨水能够做到有效控制。并且,绿色植被与重庆城市的人文特征相符,也是海绵城市与其人文气息相得益彰构建之处。
鉴于此,笔者从海绵城市建设和城市水土保持出发提出以下建议:一是结合海绵城市建立起合适的雨水控制利用设施,做到真正的系统优化;二是加强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监测,纠正雨水控制期雨水控制的不当之处;三是注重低影响开发理念和水土保持临时排水措施相结合;四是政府部门要积极引进和开发雨水利用控制系统的新工艺、新技术、新手段等。
4.改善城市的人文和自然景观
在实施“建设海绵城市”的规划策略时,对居住区和城市道路进行分割,增大了建设绿地的用地面积,合理的修建了广场,广场铺装多采用透水式铺装,城市道路人行道也采用了透水式铺装的方法,增强了城市内部的水循环系统;另外,城市内湿地、公园面积增大,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比如,嘉兴海绵城市的建设,便是对居住区和城市道路进行有效规划,开垦绿地面积,增加绿化建设,让百姓在享受到其“海绵”作用的同时还能够欣赏到美丽景色,增添了城市的人文气息,美化了城市的自然景观,可以说是一箭双雕。嘉兴海绵城市建设是全国海绵城市建设的标杆,也得到了全国各地的争相效仿。
结语:
海绵城市的建设是实现城市化和自然生态系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有力克服了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当前,无论城市规模的大小,建设海绵城市已经是大势所趋,其推动了新型城镇的建设,在城市化发展中贯彻落实了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
参考文献
[1]仇保兴. 海绵城市(LID)的内涵、途径与展望[J]. 给水排水,2015,03:1-7.
《我国自然灾害知多少》课题教学设计(教学参考)
【单元教学目标】
1、 情感与态度:感知保护地球对人类的重要性,树立保护地球的责任感,加强防范自然灾害意识,争做环保小卫士。
2、 行为与习惯:进一步养成保护环境的行为与习惯,提高在自然灾害面前的自救、自护能力。
3、 知识与技能:懂得环境问题给地球造成的危害,初步理解珍惜资源的意义,了解自救自护知识,提高自救自护能力。
4、 过程与方法:用调查交流、创新展示、运用读图表分析、案例分析、创新展示等方法来组织教学,增强防灾减灾的的意识, 树立保护地球的责任感,提高自救自护的能力。
5、 道德教育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法治教育点:遵守有关保护地球和防灾减灾的法律。
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部编版二下第五单元第十六课第一课时)
学校
班级
执教者
课题
我国自然灾害知
教时
1
日期
一、课题分析:
本课题主要引导学生了解我国自然灾害的多发性及严重性,了解造成自然灾害的原因以及自然灾害的危害,。本课先从我国发生的各种自然灾害入手,让学生感知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以及造成这些自然灾害的缘由,引导学生明白只有加强对环境的保护才能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
二、学情分析:
在我国每年都有各种各样的自然灾害发生,新闻中也经常会报道各种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但对于五年级学生来说感受还是不深的,首先体现在人类面临的环境灾难在某个区域,我们的学生中绝大多数没有经历过;其次,有的自然灾害对学生的生活影响不大,学生感受不到。因此,学生的防灾避险意识比较淡薄,防灾避险的能力比较弱。
三、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认识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
2、认识大自然有不可抗拒的一面,知道不合理的行为会诱发或加重自然灾害。
3、树立环保意识和安全意识,主动防灾。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我国主要的自然灾害,认识自然灾害带来的影响,知道不合理的行为会诱发或加重自然灾害。
难点:培养收集资料整理资料、思辨探究等自主学习能力。
四、课前准备:
课件:教学媒体。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活动一:
看视频 知灾害
导入:聊聊今天经历的开心的事。幸福吗?快乐吗?是啊,冬日,暖阳,我们在校园中愉快的学习,在课堂上朗朗读书,在操场上奔跑追逐,实现着我们的篮球梦,突然——
1、出示《汶川地震》片段1,片段2
2、寄蜉蝣于大地,渺沧海之一粟。灾难面前,人类如此的渺小无助。同学们,我们的地球,我们的大自然并不是一直都是心平气和的,它也有发怒的时候,比如地震,海啸,洪水等,我们称之为“自然灾害”。自然灾害是指对人类生存带来危害,或损害人类生活环境的自然现象。(自然灾害分类)
3、学生说说你还知道哪些我国发生的重大自然灾害?造成怎样的影响?(小组交流)
学生观看
指名交流
虽说是五年级的学生,但是对自然灾害的直接接触较少,本环节对学生的幸福环境与突发的地震遭遇形成对比,意在引起学生的共鸣,更好的感受生命在自然灾害面前的渺小与无助。
活动二:
看统计图,分析自然灾害的危害性
1.ppt呈现2019年十大自然灾害及其影响。(危害大:生命、环境、经济、社会稳定、精神、疾病(疫情))
2、出示统计图
认真阅读统计图,你有什么发现?我国哪些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比较大?
3小结:
旱涝灾害和台风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是最大的。
地震、泥石流是造成人员伤亡最多的。
4、灾难连锁反应PPT 、思维导图
小组讨论
指名交流
。
观看ppt
运用新闻视频数据更具体的呈现自然灾害对我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之大,损失之重。
五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通过读图分析学生能直观的了解到我国自然灾害对经济造成的重大损失。
拓展--自然灾害的出现不是单一的,而是影响巨大的连锁危害。
活动三:
小小调查元
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1.出示中国自然灾害分布图
这是一张我国自然灾害分布图。从图中,你有什么发现?
小结:
1、 种类多()
2、 分布广
对我国影响最广的自然灾害是滑坡、泥石流、洪涝、旱灾和病虫害等。
(1)我国旱灾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2)洪涝灾害分布东多西少。其中长江流域、黄河中下游地区最为集中。(3)雪灾多发在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4)台风灾害多发生在东部沿海地区。(5)地震西多东少
课前查找资料
上台汇报
五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运用图示直接、明了,而且更为客观。
通过读图分析学生能直观的了解到我国自然灾害的种类及分布情况。
活动四:
辨析小能手
过渡:自然灾害危害如此之大,造成这些自然灾害的原因有哪些呢?
PPT:自然因素
人为原因(满足条件才能形成自然灾害)
学生讨论满足什么样的条件会引发怎样的自然灾害(报告单,小组合作)
小结
自然原因
人为因素:滥砍滥伐
乱扔垃圾
工厂、汽车排放废烟废气
冰箱、空调大量使用
…
学生辩论
通过视频科普,学生们对自然灾害的成因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去讨论和发掘人类哪些不好的行为诱发或加重了自然灾害,只有有了充分的危险意识,才能更好的去避免以后可能出现的类似行为。
加强印象,增强学生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总结
1、如果我们不满足这些条件会怎样?(自然灾害大大减少),
2、所以我们应该——
3、不仅仅如此,我们更应该敬畏自然,如我们前面学过的哈尼族人一样,与与大自然友好相处,科学优化自然,这样我们的大自然将不再发怒,会心平气和的孕育我们。
4、兵书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这节课我们自然灾害发生的原因,在我国的分布规律,我们又如何有针对性的防御自然灾害呢?(上网、查阅资料,咨询父母师长,我们下节课交流)
完成表格
制定方案
1、让学生主动查找预防自然灾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