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航天科技心得

航天科技心得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航天科技心得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航天科技心得

航天科技心得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航天文化创意;产品创新;科技传播;调整改进

中图分类号G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3)107-0036-02

航天是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国家科学技术和经济实力的综合体现。中国航天作为我国高科技战略性产业,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积累和沉淀了独具特色的航天文化。

今天,面对发展、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时代大潮,面对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如何通过文化创意让普通百姓体验和分享到航天事业的发展成果,进行有效的正能量传递和科技传播,已经成为一些有责任感的企业在创新产品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他们正在用一次次的创新与努力,为航天文化创意产业的持续发展寻找有力的支点。

本文以北京神舟创意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简称:神舟传媒)为例,探索航天文化创意企业在产品创新与科技传播中的经验与得失。

1 紧握航天内容 创新产品

随着我国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各类文化创意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数量之多超过之前数年。在此情况下,若想在万马千军中脱颖而出、独树一帜,唯有“创新”两字。

创新,顾名思义,创造新的事物。在文化创意企业里,什么样的创新才算是成功的创新呢?我们认为,如果企业的文化产品既得到了社会热议、同行称赞、市场好评、品牌凸显、企业获利,同时又传递了正确的价值观、审美观。那么,这就是成功的创新。

毋庸置疑,任何一种文化创意活动,都要在一定的文化背景下进行。航天文化创意产业是在中国航天事业50多年发展所积累的航天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以航天事业积累的事件、历史、人物、故事以及工业遗存作为题材和支撑的文化创意活动。

作为高科技产业的代表,创新是航天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依托于航天事业的航天文化创意产业,从诞生之日起,就注定了要携带更深、更广的创新基因。其创新的核心在于:对航天内容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和再提升,将有形的高科技技术与无形的人才创意力量有效结合,通过对知识产权的开发与运用,对产品创意“一意多用”,创造出能给消费者带来心理上或精神上巨大满足的高附加值文化产品,最终实现企业的赢利。

1.1重大航天事件中的产品创新

自上世纪90年代末以来,我国的航天发射逐年增加,呈现井喷态势,取得的成就更让世人瞩目。特别是载人航天,每一次发射都会掀起规模不小的航天热潮。对于企业产品创新来讲,这无疑是最好的时机,也是最佳的创作素材。

2011年9月29日,我国第一个目标飞行器和空间实验室“天宫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并于2011年11月、2012年6月分别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飞船成功对接。

借助于“天宫一号”的发射契机,企业自主创新研发了“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航天互动科普体验舱”项目。体验舱外形接近真实的天宫实验室,采用4D动感座椅系统,配合高科技视听、互动和集成控制等多项技术。参观者只需通过操作桌面上的操控手柄,就可以真实体验到火箭发射、躲避太空碎片、太空维修、交会对接、安全返回等太空任务。震撼的发射场景,专业的任务指令,紧张的躲避环节,让观众在身临其境的体验环境中,尽享高科技带来的愉悦感。

航天互动科普体验舱一经推出就受到了市场的热捧。在北京科技周上,体验舱项目成为全场最受欢迎的展品,参观者络绎不绝,等待队伍长达百米。刘延东、郭金龙、万钢等领导同志也走进体验舱内,亲身体验太空之旅的神奇。

应该说,航天互动科普体验舱是航天文创企业产品创新的一次成功尝试。它通过虚拟现实技术模拟交会对接的过程,将严肃的航天事件变成普通百姓可以亲身体验的文化产品,使航天内容与娱乐体验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这次尝试为企业日后创造出更多受大众喜爱、市场认可的航天文化实体产品,提供了一个有利的例证。

1.2重大展览活动中的产品创新

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之一,会展业成为带动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新增长点。航天文化创意企业根据重大展会、主题展览的需求,围绕航天内容创新研发相关产品,提高产品创新速度,也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

《太空侠》是企业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为“太空家园馆”量身定做的3D立体电影,讲述的是小乌鸡皮皮在太空中的奇幻经历。世博会期间,作为“太空家园馆”的镇馆大片,该动画电影吸引了数十万国内外观众的目光。2010年9月《太空侠》成为中国大陆唯一一部入选第67届威尼斯电影节的3D动画影片,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高度认可。

珠海航展是我国重要的国际性专业航空航天展,每两年举办一次,以实物展示、贸易洽谈、学术交流和飞行表演为主要特征。针对历届航展的不同需求,企业创新研发了形式各异的展品展项。2010年第八届航展上推出“卫星应用天地一体化沙盘”展项,沙盘直径7m,高2m,全面展示了卫星系统在通信、导航及遥感方面的应用情况。2012年第九届航展时,企业历时数月创新研发了三维动态十米长卷“航天,让人类生活更美好”展项。该展项运用3D动态影像,全面展示了航天技术在人类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此外,在2012年“中国首次载人交会对接航天展”香港巡展期间,企业设计实施的“中国未来载人空间站全息影像”展项,以新颖的全息成像技术演示了中国未来空间站的构型。幻影的画面结合音乐与解说,呈现出美妙的视听体验,让香港同胞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中国未来空间站的样子,成为此次航天展的一道亮丽风景。

2寓教于乐 传递正能量

我国的航天事业从起步至今历时50余年。50年间航天事业经历了坎坷与辉煌,也记录了一个民族的自强、自信与自豪。伟大的事业催生先进的文化、孕育伟大的精神。航天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已经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华民族的强大精神支柱之一。

以航天文化为背景的航天文化创意企业,势必要担负起弘扬航天文化、推进科学普及、传递正能量的责任和使命。

但是,今天青少年受众的阅读习惯已由过去的文字阅读为主,发展为读图为主,如何利用文化创意手段,让孩子们在轻松的环境下自觉自愿地了解科学知识,享受科学世界的乐趣呢?

秉承快乐科学、寓教于乐的创作理念,企业将一向被大家视为枯燥的航天知识、航天原理融入到互动体验项目及相关文化产品中,通过悬念迭起的航天任务设计、身临其境的太空环境渲染、以及生动活泼的卡通人物造型,激发孩子们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在体验快乐获得自信的同时,积极地吸纳科学知识,享受科技世界的美好。

2011、2012年期间,企业研发的天宫一号与神舟八号、神舟九号交会对接模型,就充分体现了寓教于乐的创作理念,让参观者零距离体验航天发射过程的同时,轻松地学习到航天知识点、了解航天专业术语。

此外,文化资源的跨界整合也是弘扬航天文化、传递正能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2010年9月27日以“勿忘国耻、励志腾飞”为主题的航天科技成就展在北京圆明园遗址公园开展。展览作为圆明园罹难150周年系列活动之一,由“起跑”、“聆听中华的脚步声”“飞天圆梦”“太空出舱”等16个版块组成,详细介绍了建国来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重大成就。期间,还穿插了观看航天立体电影、体验大型航天科幻舞台剧等文化活动。

圆明园航天展通过创意把历史与现实、传统与现代有机地融合起来,实现了跨界资源的整合。在圆明园罹难150周年之际,通过鲜明的对比,使参观者深刻体会到“国强则民强、国弱则园毁”的道理,起到凝聚民族士气、激发爱国情怀的作用,有效地传递了正能量。

3调整改进 谋求跨越发展

坦率地讲,我国的航天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较晚,并且由于保密资质等原因的限制,使得许多文化创意企业难于进入航天与军工文化创意产业市场。因此,知名的航天文化品牌如同凤毛麟角,实体性的文化产品也远未形成规模,整个产业尚处于初级探索阶段。

但是,随着国家对文化创意产业扶持力度的加大,以及航天事业的井喷式发展,航天文化创意产业迎来了发展的最佳机遇期。处于产业变革中的航天文创企业,只有在实践中不断调整改进,弥补自身不足,巩固发展优势,才能在产业发展的巨大浪潮中,顺势而为,取得跨越式发展。

3.1从作品观念向产品观念转变

众所周知,文化创意产业的核心是创意。对于创意人来说,一个创意就是一个作品,是具有个性化和差异化的独立作品。但是,对于文化企业而言,只有将一个具有经济价值、新颖独特的创意,迅速产品化,并实现“一意多用”,开发出多种类型的产品,延长产品链,才能够降低成本实现盈利。

3.2注重航天文化内容资源的挖掘

我国的航天事业发展了50多年,期间积累了大量生动鲜活的事件、历史、人物和故事。但现有的创意产品还仅仅浮于表面,热衷于对航天发射及领军人物的描述和表达,这些显然只是航天文化内容资源的冰山一角。加强对内容资源的深度挖掘,通过创意以不同的角度和形式加以诠释,创造出让人们可亲近、可消费、耳目一新的航天文化产品,是每个航天文化创意企业的责任,也是使命。

3.3强化科技与文化的融合

科技和文化是文化创意产业实现腾飞的双翼。企业运用新技术,特别是数字技术发展的最新成果,可以提高文化产品的科技含量和市场竞争力。今天,中国市场正处于全面消费升级阶段,人们的文化消费已经由浅层次的消遣型、娱乐型向深层次的知识型、发展型、智能型方向发展。与新技术紧密结合的文化产品更能符合现代人的文化消费习惯。

3.4借力新媒体

新媒体是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出现的媒体形态,如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新媒体所具有的多屏、移动、互动的传播特征和规律,带来了受众数量的激增,也创造了更多的文化消费需求。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的航天文化创意产业,应加强与新媒体的互动与合作,充分利用好新媒体“跨平台、多屏幕、一体化”的传播特点,使其更好地为航天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刘逸帆.中国广播.不是创新,就是消亡,2013,6.

航天科技心得范文第2篇

年轻的中国姑娘于航,她凭借着舞动芭蕾之惊艳,在2016年2月的第44届瑞士洛桑国际芭蕾舞比赛中夺得金牌,成为时隔25年后第二个夺冠的中国姑娘。2016年3月,于航在“影响世界华人”盛典上榜上有名,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北斗卫星研制团队、郎平和中国女排、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齐名。

我的脚就是用来跳芭蕾的

1999年出生的于航,来自吉林,因为身材修长,她从小就被父母认为是舞蹈的好苗子。于妈妈在女儿4岁时,把她送进当地舞蹈培训班练舞。

2009年夏天,10岁的于航来到上海,进入上海戏剧学院附属舞蹈学校芭蕾专业。幸运的是,她的指导老师是我国著名舞蹈表演教学家林美芳。林老师记得当年于航刚刚进入学校时,她围着小于航走了好几圈,然后轻轻拍拍她的肩膀说:“你是块跳芭蕾舞的好料,四肢长,头部小,脚背很大,行!”一旁的于妈妈拉着于航的手,母女俩笑开了花。她们知道,大名鼎鼎的林美芳老师曾培养出现任美国旧金山芭蕾舞团首席演员谭元元、英国伯明翰芭蕾舞团教师赵磊、北京舞蹈学院芭蕾舞系主任邹之瑞等一大批舞蹈界顶尖人才。于妈妈说,于航的“腾飞”是从上海开始的。

10岁的于航每天要进行3小时的芭蕾基础训练,林老师要求她每天练完回家还要写心得,记下每天训练的情况。林老师说,跳芭蕾舞要获得最后的成功,道路十分艰难,光投入大运动量的训练是不够的,还需要一个人的悟性和专心,可能还会在训练中遇到想像不到的伤痛。

林老师教学非常严厉,每天上午,仅仅是一个眼神到手指的配合动作,就要求于航练习几百遍,她在一旁一遍遍地为于航纠正。有时候,眼神到位了,但手指的弹跳不够,那就得重来。训练时,林老师会问于航:“你累不累?”懂事的于航为了不让老师担心,明明很累了,却说不累。林老师笑着说:“说不累,肯定是假的,关键是心里要有坚持的信念。”

2012年夏天的一个下午,正在训练的于航不小心脚扭伤,她当场就趴在林老师的身上哭个不停,边哭还边问:“老师,我会不会以后都不能跳舞了?”林老师轻轻地拍了拍小于航的肩膀,安慰道:“别怕,老师也经历过这样的摔伤,你休息一下,不要紧张,很快会好的,你的脚就是用来跳芭蕾的,不会摔坏的。”很多年过去了,于航一直记着林老师的这句话:“我的脚就是用来跳芭蕾的!”

超负荷的训练是枯燥乏味的,比如芭蕾舞中最基础的动作叫“擦地”,她每天都要“擦”几千次。每个动作要反复大量练习,直到全身的腿部肌肉对这样的“擦地”动作有了记忆才行。刚开始“擦地”时,她的身体重心是歪歪扭扭的,特别是右脚怎么都控制不好。林老师一遍遍地帮助她掌握技巧。花了大半年时间,于航身体的控制力和重心终于把握住了。

2015年7月的一天,训练后的于航觉得脚很痛,于妈妈赶忙带她去医院做检查,医生初步诊断是脚筋断裂,说她以后还能不能再跳舞很难说。于航吓坏了,在医院的走廊里大哭起来。她对妈妈说:“我马上就要参加香港‘迦南之星’际芭蕾舞比赛,这可怎么办?”

后来经过复查,于航的跟腱部分有撕裂,还没到最严重地步。她对妈妈说:“我觉得,只要骨头没断,我就不能中断训练。”两天后,她直接回到训练场。于航说:“其实我也担忧过,但是我不想让老师的付出和我的努力都变成泡影,所以我选择了坚持,我不想失去任何一次机会!”

成功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

2014年3月,于航在林老师的陪伴下,来到南非开普敦,参加第四届国际芭蕾舞比赛。第一次参加这么大型的国际性比赛,于航非常紧张。在临上台前,她突然觉得脑子一片空白,练好的几百个舞蹈动作仿佛全记不得了。林美芳捧着于航的脸,轻轻说:“你大脑的领悟能力很强的,不要紧张,要放松,所有的动作都会想起来的,你是天生的舞者,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勇敢的‘艾斯米拉达’。”

于航此次的参赛节目名叫《艾斯米拉达》,改编自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家雨果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整个比赛节目有3幕5场。于航在大幕后蹲下身子,闭上眼睛,眼前仿佛呈现出巴黎圣母院、艾斯米拉达、钟楼怪人卡西莫多的场景。艾斯米拉达这名吉普赛姑娘,热情奔放,深深地印刻在于航的脑海里。虽然女主角的个性与于航截然不同,但要把吉普赛姑娘的灵魂跳出来,于航必须寻找切入点和契合点……于航的记忆在慢慢修复。她记起林老师曾对她说过:“舞蹈是用肢体语言来表达内心世界的,要找到人物角色的灵魂,必须要把自己的心和情感都融入进去。你现在不是中国姑娘于航,而是有着鲜活个性的吉普赛女郎艾斯米拉达。”

比赛结束,于航获得少年组古典舞和现代舞两个金奖。林美芳老师说:“刚才在舞台上,你就像一只白天鹅用足尖上的舞蹈演绎着一曲浪漫的故事,表演得相当到位。芭蕾舞的高雅就在这里,你把握得很好!”

大赛结束的当晚,于航在心得中这样写道:“我想到一位名人曾这样说过:‘活着不是靠泪水博得同情,而是靠汗水来赢得掌声。’”“不要担心别人会做得比你好,你只需要每天做得比前一天好就可以了。成功是一场和自己的比赛。”

这次大赛,于妈妈并不在现场,回国后,于妈妈烧了一大桌东北菜为女儿庆祝。吃着久违了的“妈妈的味道”,于航很激动。那天晚上,母女俩谈了很长时间。于航说,每一次她比赛归来,母女俩都会说说心里话,她非常愿意在激动人心过后,听听妈妈的嘱咐,这个和舞蹈可能没有关系,这个与做人有关。于妈妈的文化程度并不高,普通职工出身的她,却懂得很多为人处世的道理,经常嘱咐女儿,要低调,要谦虚,要努力。

航天科技心得范文第3篇

摘 要:在地理实践教学过程中,把地理课堂教育模式格式化,或单纯把地理教学与其他课程完全割裂出来,而成为当前影响基础地理教学质量的一个关键性因素。长期以来,单纯的以应试教育为目的的照本宣科式的教学模式遭到不少学生的抵触,从而影响了地理教学的综合教学水平与质量。创新地理教学方法则强调把地理与政治、历史、文化等学科相融合的教学思维,从激发学生广泛的学习兴趣为途径和手段,从而实现以多学科相互影响带动的作用促进地理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的目的。

关键词:实践教学;多学科融合教学;兴趣引导;万事通;故事会

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体系下的地理教育,往往让学生走入死记硬背的死胡同;而且,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会发现,很多学生在纯粹为了应付考试的学习过程中,并没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这就使得整个的教学质量出现滑坡。作为一名基层担任班主任的中学教师,我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通过把地理知识和历史、语文等专业的课堂知识相融合的办法进行创新教学,不仅学生在课堂上认真听讲的态度端正了,而且大家的学习积极性也都普遍提高了。

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书本上的很多专业知识不像有情节、生动或易引起学习兴趣的历史或语文那么受欢迎。单纯的照本宣科为学生讲授离他们现实生活很遥远的地理知识,或过于单一的教学授课方式,不仅让他们感觉枯燥无味,老师在课堂上也不能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经过多年来在一线教育岗位上的实践和经验积累,并结合自己的心理体会,我总结出一些能够有效提高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积极性的创新教学方法和技巧,希望把这些心得体会与经验拿来与从事地理教学的同行们一起共勉。

有些学生之所以在地理课堂上恹恹欲睡、没有学习积极性,原因包括很多方面。有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也有学校安排课时的合理性问题,还有老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问题。在本人看来,无论学生对地理课的兴趣浓淡,还是课时安排的是否合理,作为一名老师,都有责任和义务通过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质量等手段改变某些学生对地理课的偏见与喜好程度。课堂上,老师讲得不够生动,或者地理知识本身就是那么枯燥无味,就很难让对地理不感兴趣的学生振作起来认真学地理。作为班主任,我在课下跟一些同学进行交流,听听大家对地理教学的想法和建议。有学生反映说,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感兴趣的学习倾向;有人喜欢数学,有人喜欢历史,有人喜欢物理,也有人喜欢地理;让所有学生都喜欢地理,显然不现实。尽管,每个学生都有各自不同的兴趣爱好倾向,但在应试教育体系下,每个学生又不得不把自己不喜欢的专业课程的成绩提高上来。作为老师,特别是在基础教育的过程中,如何让同学们对自己不是很感兴趣的课程产生兴趣和积极性呢?这个问题也让我从我国著名的的地理实践教学权威专家王恩用研究的政治地理学的课题经验中受到一点启发。

王恩用教授在几十年的地理实践教学与研究领域,把“人地关系”的综合分析与时空变化的关系和政治经济的宏观发展趋势等理论渗透到地理教学的实践中,在“地理环境与社会发展”,“文明起源纵横谈”和“人地关系”等论著中,对地理环境――经济――社会的相互影响的理论和实际作了较全面与辨证的说明。也就是说,地理学不是独立存在的一门学科,它与政治、历史、文化、环境、国防、科技、天文、军事等领域的知识有着密切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如果把这些相关联的知识融合在一起运用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就会把原本枯燥无味的地理课变得充满趣味性和知识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

受王恩用教授地理教学理论的启发,我在课堂上进行了一个大胆的尝试。那就是,把地理课与语文、历史、政治等课程进行融合讲授的方式,同时,把地理教学和爱国教育、责任教育相结合,通过知识的关联性来引起同学们对地理知识的学习兴趣。结果发现,转变教学方法后的地理课堂上,打瞌睡、交头接耳不认真听讲的学生少了,支起耳朵认真听讲、积极举手回答老师问题的学生多了,甚至有学生主动对某个自己感兴趣并存在疑惑的问题在课堂上与老师进行辩论,还有的学生低下头认真地记笔记,整个学习的激情高涨起来。创新教学方式所起到的激发学生自发学习地理知识的效果不仅明显,而且以往依赖传统的死记硬背的记忆方式也逐步被打破。